美学研究论文(优秀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美学研究论文(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美学论文 篇1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总结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美与丑就像矛与盾一样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每一种事物在包含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美与丑都是相对的。在生活中的“美”,并非“美”而是“美感”。这种“美感”是源于人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以在人们的眼中美是永恒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等。同样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围绕在我们身旁: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甜蜜的爱情。也许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繁忙和奔波中度过。以至于对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都无暇顾及。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应当解放自己的眼镜,放飞自己的心灵。也许我们会突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其实“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美学范文 篇2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一致的原则,笔者认为此是古典美学的精髓,在旅游美学中亟应继承和发扬。真即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功利性,它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追求真、善、美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

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观方面,人们不满足大自然的恩赐,依靠物质力量和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大力移植人造景观,收得较好的经济实效本无可厚非。但各地微缩景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什么世界名胜城,民俗文化村以及沦为宣传封建迷信鬼文化之类所谓景观,随处可见。除了暂时的经济效益以外,更无审美教育可言。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提高,不久必将被唾弃!此风不宜提倡!尽善也,未必尽美也!这些杜造的伪景观,不真实,美也就无从谈起。什么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岂非全落空了吗?

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感情。当徐霞客登上莲花峰,目睹黄山万峰起伏、云雾奔腾的迷人景色时,他不禁“狂叫欲舞”起来……这就是黄山给霞客带来的强烈美感。旅游美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投入、立体感的特征,只有旅游能给人从游、观、听、嗅、触等多方面获得美的信息量。不难设想人们置身于舞台布景一样的人造景观中会产生什么激动人心的美感啊!

“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到大自然中去,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可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今日在长江三峡的崖壁上,尚可看到当年抗日将领的题刻“驱逐倭寇”。祖国锦绣山川,岂容敌蹄蹂躏!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回想半个世纪前,中华大地,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我炎黄子孙为抗击日军入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史绩!淞沪决战,宝山喋血,罗店鏖战,四行仓库八百孤军……今天已经很难寻找当年的遗迹了!笔者日前去浙江南北湖旅游,此处位于杭州湾澉浦附近,正是当年日军登陆点,健忘的人们不肯在此立一块小小的石碑,宁可不惜工本修建子虚乌有的谭仙城!想起苏联卫国战争后,所有战场遗址都建有高大的纪念碑,无名英雄墓地燃烧的火炬终年不息,鲜花花环常年布满四周,人们永远追思英雄的不朽业绩。可是在我们脚下这块以抗战闻名的土地上,竟然找不到一块纪念碑,一座雕像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惜如此真、善、美的旅游资源被历史尘土湮灭了!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都应以真、善、美一致的原则,审慎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里有一个@①别问题,各地旅游部门的决策者也有一个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刻不容缓的任务。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蕴藏着无限深厚的美的景观,正待我们眼睛朝下,深入发掘,综合利用。罗丹有一段名言:“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是在叫喊旅游资源贫乏吗?其实,各地区都有许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潜在资源,浙江镇海的经验,值得注意,他们耗资千万,已经开发和恢复了许多近代反侵略战争的海防遗迹,让历史告诉未来!不久将建成东南沿海颇有特色的新的旅游胜地。

在风景区发展旅游业,千万不可忘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原则,具体地说按照风景美学规律办事,它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美。要审慎处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一般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古代画论对此曾经作过非常精采的阐述:“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液,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不要为发展旅游,而去炸山填谷,毁林断流,破坏自然景观!众所周知,自然风景的形成,有其漫长的时间过程,一旦破坏,难以补偿。黄山如果没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也就不成其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世界级旅游风景胜地了!

对于各地的旅游饭店建筑来说,要以建筑美学、环境美学和风景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饭店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特别要妥善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要以人(旅游宾客)为中心,协调自然——人——建筑三者关系,要从旅游者审美心理、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出发,尊重人,尊重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统一的艺术构思。这里仍然要强调真、善、美相统一的基本美学原则。真,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善,也就是实用性,功利性,引申为经济效益。在实用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争取将旅游饭店建造得优美舒适,千姿百态,充满迷人的魅力,以吸引中外宾客,远悦近来,宾至如归。当然,从建筑造型、庭园绿化到室内设计,均需精心设计。既要有中国特色和地方色彩,又要有时代精神。饭店建筑和美学问题,也是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范畴。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莫过于让旅游者去观赏艺术品。“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丽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固、积淀下来,留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情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李泽厚《美的历程》)辉煌的文化艺术是永葆美的魅力的人文景观,中国在此具有巨大的优势。各地旅游部门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一大批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让文物古迹直接与游客对话。保持它原有的本色,切忌画蛇添足,整旧如新,以致弄巧成拙!为了更好地向观念介绍各种艺术特色和风格特征,旅游美学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青铜器和陶器等艺术品作深入的研究,充分揭示它的美学特征和时代风格。如被世人赞叹不已,被誉为“世界第八个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如此震撼人心?引人嘱目,它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究竟何在?最主要的是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时代精神。秦俑的艺术特色是高度的写实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早期雕塑艺术普遍特征,到了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风格上转向写意,手法更加洗练。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古典雕塑艺术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是纪念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它不是单纯为了观赏需要而创作,而是为了纪念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纪念某种功绩和勋业的产物。“托物言志”、“寓意于物,”往往通过某种动物去表现人,象征一定的意念。不以如实模仿自然形态为满足,采取装饰手法,美化作品形象,寄托作者自己的审美理想。

旅游美学与艺术美学关系密切,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和建筑美学等等学科都和旅游美学有多边缘、多渗透的关系。一个称职的旅游工作者,不可不对此有较深的理解。为此,旅游院校必须加强艺术欣赏教学,所有短视的做法,都是不合时宜的。

关于提高旅游工作人员自我审美修养和形象设计,也是旅游美学不可忽视和研究的课题。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属于社会美的范畴。我们必须加以切实的重视。

心灵美是一切美的核心。也就是善。西方美学家对美即善的说法颇多。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亚里斯多德曾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孔子也曾提倡美与善并举。他说:“尽美矣,也尽善也”。就善而言,它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如果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那善就美,否则就恶就丑。具体的说要爱国、正直、诚实、真诚而热情,不做有辱国格、人格之事,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诚于中而形于外”、“外秀而内美”。旅游工作者是美的使者,故有必要重视自身形象设计。言谈、举止、仪表、仪容、礼节、礼仪和风度等等都要达到美的要求。

素有“礼仪之邦”和“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华民族,历史强调“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做到“量体裁衣”、“修短合度”,创造了高度的服饰文明。关于仪表美。这里涉及人的形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应是比例匀称、发育正常的健康美,而不是追求纹身束胸的病态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的服饰美要求服饰得体,和谐,入时。做到端庄、整洁、大方。不必追求奇装异服,有失仪容。发型要根据职业特点设计,基调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不必追求奇特怪异,披头散发。给人累赘拖沓之感。

语言美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精炼,言调悦耳,热情亲切,文明礼貌,若能稍带一点幽默风趣更佳。

谈到风度美,那是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它既反映人的外表,又包含人的内在品质;既表现人的外貌、举止、仪表、仪态,也表现人的思想、精神、学识、修养、性格和气质。所谓风度美也就是人的人格力量之美。是人的外表与内在高度统一的综合表现。我们说某人风度好,决不是仅仅是指他的外表,而是内外结合起来作出评价。大略的说,应该是坚定庄重,高雅大方,潇洒脱俗,不卑不亢。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特别要克服崇洋媚外的心态,给人以质朴美好的印象。

古人云:“人咸知饰其容而不知修其性”,就是说人们往往只注意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心修养的自我完善。这确是人们的通病。离开了人的内在美,不论他外表如何漂亮,只能是徒有其表,根本谈不上美。对于旅游接待人员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美的服务和优质文明服务了。

记得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象一块淤泥!”“人不是美丽了才可爱,而是可爱了才美丽!”诚哉!斯言。

美学论文 篇3

审美时尚是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全球性时代背景下以及美学研究转向审美文化研究、对文学的探讨转向对文化的关注的学术环境中产生的一个当下性范畴。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背景使“时尚”这个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不再受限于时空的阻隔而可以实现在世界各个角落同步登场;人类审美共通感的存在,也使“时尚”无须借助语言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并可能成为引发人们竞相摹仿、追逐的文化消费浪潮。如此,使“审美”与“时尚”这两个概念走向一个偏正复合的单一范畴成为可能,对“审美时尚”的研究也成为当代审美文化探索中值得重视的前沿性课题。

审美时尚的内涵

审美时尚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术语和概念。因为范畴所“揭示的是客观世界和客观事物中合乎规律的联系,在具有逻辑意义的同时,作为存在的最一般规定,还有本体论的意义”(注: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但是,不论是在静态的逻辑层面上展开还是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轨迹中探寻,都难以对“审美时尚”予以准确的界定。它与“审美文化”有着共同的内涵界定上的“尴尬”命运。正如对“文化”众说纷纭的解释带来的是对“审美文化”界定上的争论不已一样,对“时尚”的阐释角度不一,也给“审美时尚”的界定带来了困难。还是先来看看对“时尚”的有关解释:“时尚是现实生活中广为流行的某种行为习惯、某种物品或某种观念。”(注: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4页。)“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地说,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注: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时尚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致消失的过程”(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大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对“时尚”的界定已呈多样化,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一样。第一种从客体文体出发,已有把时尚从理论上加以划分的意图;第二种从主体角度出发,论及时尚的社会行为模式;第三种从社会心理角度出发,探求时尚的传播规律。***,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是研究“时尚”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虽然没有对其作出严格的界定,但从社会学角度对时尚进行了功能和价值的描述与判断。如:“通过某些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载刘小枫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4、96页。)“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并且像其他一些形式特别是荣誉一样,有着既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4、76~77、77、84、85、81、85、85页。)**学者藤竹晓认为:“时尚不仅是某种**、行为方式渗透于社会的过程,而且,通过各种渗透的过程,时尚队伍的扩大,还包括不断地改换人们的价值判断过程。”(注:藤竹晓:《废弃与采用的理论》,转引自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414页。)英国学者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认为:“时尚会随着新旧阶级的此消彼长而获得相应的意义:恰如费尔南德·布罗代尔所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服饰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社会地位的显示’。特别要提及的是,服饰还参与了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对旧的**阶级和**结构的挑战。”(注:JoanneEntwistle.Thefashioned 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Cambridge,UK:PolityPress;Malden,MA:BlackwellPublishers,2000,p.78.)以上三位,除**学者外,均倾向于时尚是阶级的产物,社会地位衍生时尚。**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切入,对时尚进行的各有侧重的内涵揭示,进一步突显出时尚内涵的复杂性。“不过,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审美时尚’是‘时尚’的一种类型。换言之,审美时尚是‘时尚’;但并非所有的时尚都是审美时尚……”(注: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2期。)但是,在“时尚”与“审美时尚”两者的关系上,还存在着另一种观点,即“时尚”本身就意味着是“审美的”,加上“审美”属画蛇添足,因而形成了对“审美时尚”范畴**存在的必要性的质疑。真正厘清这两者关系,对我们把握“审美时尚”内涵十分重要。

首先,从时尚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客体角度来看,时尚自身的确包含着审美的因素,在这个层面上,时尚与审美时尚几乎可以等同,也就是说,时尚的就是审美的。在**,时尚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化的过程中,由少数金融寡头所操纵,通过大众传媒来展示所销售的产品,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激发人们的摹仿欲望,并引领社会的潮流,进而达到产品畅销的经济目的。这一经济行为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最初的目的没有改变,但其社会意义却在不断地演变。比如,作为时尚之都的法国巴黎,T型台上的时装展示,在销售者眼里,只不过是一种促销**;而在***和欣赏者眼里这已是一种艺术的展示,是一种时尚,一种审美时尚。

其次,从主客体两相映照的角度考察,“时尚”与“审美时尚”虽同为一种客观存在,但“时尚”偏重于客体存在;而“审美时尚”更侧重于主体观照,即以美学的视野对客体“时尚”予以自上而下的烛照。从这一层面而言,两者又不能完全等同。比如,当下市场上的电子类产品,厂家在促销时常冠之以“时尚”,诸如“时尚手机”、“时尚电脑”、“时尚MP3”等,作为反映一个时代的文明之物,并能引领时代潮流,它们被冠之以“时尚”;或者在相对一段时间里,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或同一厂家先前的产品相比,在款式、功能、价格等方面不断地翻新、改进等,故称之为“时尚”,这两个方面均能成立。但这些时尚实物是否就是审美之物,这种时尚是否就是审美时尚,还要取决于主体能否产生审美感受。

通过对“时尚”内涵的探寻和对“时尚”与“审美时尚”两者关系的辨析,我们认为,审美时尚是一种给追随者以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的时尚。审美时尚不同于实用时尚,实用时尚带给人实际的利益和物质享受的满足感,而审美时尚则是诉诸感官愉悦和情感陶冶的、精神层面的消费。审美时尚与观念时尚也有不同,观念时尚给人们以观念上的改变与冲击,但这种时尚常常以更加前卫的、非审美的观念和行为示人,并不在意能否形成为大众接受和追随的审美行为,更不追求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作用。 审美时尚的特征

1.创新与摹仿的上行下效。这两者构成了审美时尚发生学意义上的特征。创新是民族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造就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特别是审美时尚的产生,其社会 心理恰恰是人们求新求变、标新立异的心理追求。而摹仿则出自人类的一种本能心理动 机,特别是对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外在新奇事物、行为的摹仿,往往源于不自觉的心理 冲动。当原始初民某个部落里一些女人将野花插在自己头上,或一些男人狩猎归来将兽 角戴在自己头上,将寻常之物作为审美对象并用作装饰品时,不论是出于图腾崇拜还是 原始宗教的目的,他们的这些创新行为都会引发众人的纷纷摹仿,从而成为那个时期不 同部落之间的时尚。这种时尚又往往是体现部落内部一致性和与外部相区别的标志。“ 在那些社会结构不具有阶级分层功能的地方,时尚的本质是由分界功能——再加上模仿 功能——构成的这一点特别地明显,在此情况中时尚向邻近的阶级显露自己。”(注:[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 、74、76~77、77、84、85、81、85、85页。)可以说,一方面,没有创新,就没有时 尚的产生,因为创新是一种“寻找不变中的变化、个体的差异、**性,从一般性中自 我凸显的基本取向”(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载刘 小枫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4、96页。)。 另一方面,没有摹仿,也就没有审美时尚的发展。正是人们的追逐和摹仿,使审美时尚 得以完成自己的一次生命旅程并走向消亡。

2.领潮与赶潮的双向互动。这是促使审美时尚快速传播的社会心理特征。时尚的潮流 总是为***所引领,而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追赶潮流。“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 实中:时尚总是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 。”(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72、74、76~77、77、84、85、81、85、85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对于领潮者而言,他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树异于人,而赶潮者希望的是求同于人。对 于审美时尚的追求同样如此。在领潮者和赶潮者心中,对审美时尚的截然相反的认知, 使审美时尚已化作不同的符号象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赶潮者希冀追上并加入领潮者 的行列已不可能。因为旨在树异于人的领潮者早已在赶潮者求同的道路上弃之而去,另 辟天地,开始引领新一轮的审美时尚浪潮。因此,对于审美时尚而言,它“不是存在(being)的问题,而在于它同时是存在与非存在(nonbeing);它总是处于过去与将来的分 水岭上……”(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 版社2001年版,第72、74、76~77、77、84、85、81、85、85页。)

3.同化与分化的群体归属。这是审美时尚的社会功能特征。领潮者的“趋异”和赶潮 者的“求同”,使审美时尚在社会历史的共时性状态中对人们起着既分化又同化的复杂 作用。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寻求一种群体的归属感,而审美时尚常常扮演着划分 社会阶层的角色。不可否认,即使是处于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也有着审美共通性,这种 共通性使不同群体的人在追逐审美时尚的过程中得以同化;同时,身处上层的人为了将 自己所属群体与其他下层阶级区分**,常常拥有自己贵族化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 ,它们常常表现为由一种实物转向为一种审美符号,并把它作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标志 。比如,“欧洲男人的佩剑、女人的羽毛扇、伦敦人的雨伞、*八旗子弟的荷包(腰 上戴一串)”(注:华梅:《定位时尚》,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120页。) 等。有时,上层阶级会动用**严禁下层阶级摹仿他们的审美时尚,如*封建帝王对 黄色作为帝王之色的占有等,以使他们与社会下层阶级相区别,达到分化的目的。但审 美共通性的存在和对上层阶级习俗好尚的摹仿,又使审美时尚具有不断同化的社会作用 。今天,人们的群体归属感更为强烈,人们在对审美时尚的追逐中寻找同类,回归同类 ,个体因追随审美时尚而被同化,又因追逐不同的审美时尚而被分化。

4.内隐与外显的社会面具。这是审美时尚对人们的一种心理补偿或者说是平衡机制。 “优雅的人与特别的人接受时尚把它作为一种面具加以使用”,因为“他们非常不想与 人交往,因而在外在事物上盲从公共的标准,成为保留他们个人感情、品味的自觉方式 ”。(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72、74、76~77

、77、84、85、81、85、85页。)对于内隐者而言,“只要它 是时尚,它就可以免于个人在成为注意对象时所会经验到的不愉快的反应”(注:[德]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4 、76~77、77、84、85、81、85、85页。)。时尚对于那些举足轻重、引人注目且个性 化十足的人而言,又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因为在时尚里一方面具有普遍的摹仿性,跟 随社会潮流的个体无须为自己的品味与行为负责,而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对个性的强调、对人性的个性化装饰”(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 ,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4、76~77、77、84、85、81、85、85 页。)。对于外显者而言,“许多时尚容忍狂妄、自大,而这在独处的个人那儿会遭到 愤怒的排斥。然而,在时尚的支配下,它们很容易被接受”(注:[德]齐奥尔格·西美 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4、76~77、77、 84、85、81、85、85页。)。这恰恰是时尚为追随者带来的庇护。审美时尚同样具有这 种社会功能,如许多女性在公开场合受审美时尚的驱使,为了展示自己的美丽“可以当 着三十个或一百个男人穿低领的衣服,但在客厅里对着一个陌生男人穿同样的衣服却会 感到困窘”(注:[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1年版,第72、74、76~77、77、84、85、81、85、85页。)。 5.尚美与**的精神追求。不同时期的时尚以及人们对审美时尚的追求体现着人类向 往和追随美的生命历程。马斯洛曾经写道:“在某些人身上,确有真正基本的审美需求 。丑会使他们致病(以特殊的方式),身临美的事物会使他们痊愈。他们积极地热望着, 只有美才能满足他们的热望。”(注:[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第59页。)“我们关于审美的需要、冲动、愉悦、创造性,以及所有与审美有关 的体验,很少能够通过实证进行把握。但是,审美的体验是如此强烈,审美的渴望是如 此迫不及待,使得我们不可避免地想要设置一些概念来指称这些主观事物。”(注:马 斯洛语,转引自[美]爱德华·霍夫曼《洞察未来》,**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28 页。)审美时尚便常常因此而成为美的代名词,它就是作为一种“审美需要”而体现在 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观照、追求、品味与享受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正体现着人类心无羁 绊的生命**。也正是人类对审美时尚的不懈追求,才使“美”这条河流不断地得到激 荡而源远流长,才使审美时尚不断地演绎、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引领着人们向美的** 境界前进。

审美时尚的范畴系统

对审美时尚进行范畴研究,还要把它置于相应的范畴系统中,以动态的眼光去把握它 乃至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变。因为,“特定的美学范畴乃至范畴体系一旦在特定 历史时期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 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文化背景的转换和审美实践活动的日趋丰富和深化,特定的 美学范畴乃至范畴体系也必定会在历史演进的动态流程中或隐或显地表现出变易性。” (注:徐放鸣:《论美学范畴的学科特性》,《学术月刊》1993年第7期。)因而,我们 要努力在历史性与逻辑性、稳定性与变易性的辩证**中,寻求对审美时尚形成新的认 知与理解。

在我们研究审美时尚范畴系统之前,有必要先探讨、确立时尚范畴系统。就时尚范畴 研究而言,虽然各家研究的出发点、理论背景和阐释目的不同,但具有一定共识的是“ 三大形态”说。如金元浦认为:“时尚的发展有一个序列,可以区分为时兴(fad)、时 髦(fashion)与时狂(craze)三个阶段或三种形式。”(注:金元浦:《丧钟为谁而鸣?》 ,《河北日报》2003年8月15日。)周晓虹认为:“时尚不是一种单一的社会现象,它有 不同的层次,具体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有关时尚的诸多称谓中选择时 髦(fad)、时尚(fashion)和时狂(craze)这样三个最具概括性同时又互为连续的概念, 来**时尚这一现象的三大主要形态。”(注:周晓虹:《时尚与社会变迁》,载周宪 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65~272页。)两位 学者对时尚三种形态的汉语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却是一致的,如对 “fad”,前者解释为“时兴”,后者为“时髦”;对“fashion”,前者为“时髦”, 后者为“时尚”。那么,“fad”、“fashion”究竟对应汉语哪两个词语比较适合呢? 对于“fad”,《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为牛津词典)解释是“流行的时尚 、爱好、狂热等”(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牛 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17、527、1626、1696页。);《朗文英汉 双解词典》(以下简称为朗文词典)解释是“(一时的)狂热;一时的风尚”(注:《朗文 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第429、437、280页。)。相对于时 尚的初始化“起步”状态而言,“fad”显然是“小跑”了,它虽未形成气候,但已稍 有影响了。因而,它不应该是时尚初始化状态时的“时兴”。不过它也绝不是“时尚” 。两个词典对“fad”均有限制,前者表述为“not likely to last”,后者限定为“a short-lived”。既不是“时兴”,也不是“时尚”,它是否可以对应“时髦”呢?这 还要取决于“fashion”究竟指代的是什么。在牛津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是“popularstyle(of clothes,behaviour,etc)at a given time or place,流行的式样;时尚; 风尚;风气”(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 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17、527、1626、1696页。);朗文词典解释是 “the way of dressing or behaving that is considered the best at a certaintime,时髦;时尚”(注:《朗文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 第429、437、280页。)。两者的共性释义即为“时尚”,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依据,重要 的是两者对该词严格的时空限定,前者为“at a given time or place”,后者为“at a certain time”,这一点对该词对应汉语“时尚”是非常重要的(见下文论述)。由此可见,周晓虹对“时尚”的三种形态划分较为合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时兴”不存在。实际上,时尚(fashion)初始化状态的“时兴”,在英文中对应的是“trend”,即“start a style,practice fashion,etc that others copy,开风气之先;带领新潮流”(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17、527、1626、1696页。)。对于时尚(fashion)的下位范畴,两位学者均认为是“时狂(craze)”,我们则不能苟同,时尚(fashion)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临界线,在此之前,它为少数领潮者所拥有和操纵,当它冲破这个临界线为大多数赶潮者普遍拥有时,它已不再是“at a given time or place”,或“at a certain time”,它已经是“popular favour or acceptance风行;befashionable or popular everywhere到处流行”(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四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17、527、1 626、1696页。)了,即“vogue”。但这种状态并没有达到时狂(craze)的地步,因为“ craze”的意义是“a very popular fashion”(注:《朗文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第429、437、280页。)。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时宜”,即时尚 (fashion)冲破临界线后,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当时的需要或好尚”(注:辞海编辑 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4页。)。当然,“vogue”所体现的时尚状态并非汉语“时宜”所能充分涵盖,只是我们根据需要,赋予 它此义。经过“时宜(vogue)”,时尚(fashion)才走向时狂(craze)。据此,我们认为 ,时尚范畴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表现为: ……→时兴(trend)→时髦(fad)→时尚(fashion)→时宜(vogue)→时狂(craze)……

时尚范畴系统的建立,为我们探讨审美时尚范畴奠定了基础。作为时尚的一个子集, 审美时尚有着自身独特性,其范畴的演进过程、序列化特征及承传变易关系与时尚有共 通性,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从开启、演进到闭合这一过程来看,审美时尚范畴系统的 一个循环周期表现为:

……→时兴(trend)→时髦(fad)→时尚(fashion)→时宜(vogue)→时俗(obsolescence )……

比较这两个范畴体系可以看出,不论是时尚范畴还是审美时尚范畴,在外在形态上, 它们都由一个基始性范畴——“时兴(trend)”推衍**,各自形成一个序列,有先出 和后出的区分;而且范畴与范畴之间循环通释,意义互映,形成了一个互为指涉,彼此 渗透的动态体系。就两个系统的核心范畴而言,均是“时尚(fashion)”,它与前两个 范畴“时兴(trend)”、“时髦(fad)”之间是一种**范畴与下位范畴的关系。就流程 而言,这两大系统均是线型结构,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线型结构不同于由一个“元范 畴”推演而成的线型结构,也不同于“众星拱月”式的“卫星型”范畴结构和“星光四 射”式的“辐射型”范畴结构。“时尚”与“审美时尚”范畴系统均是一个动态结构, 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空间上具有广袤性。这是我们从相同点上得出的看法。从不同点 上分析,这两个系统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时宜(vogue)”之后的下位范畴不一样,一个 是“时狂(craze)”,另一个是“时俗(obsolescence)”。这的确是两者的一个重要区 别,但不是根本区别。两个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范畴从**发展到下位,有没有始终贯 彻“审美”之维度。就审美范畴自身而言,这也只是个完整的连贯性动态系统,也许, 在时尚的萌芽状态——时兴(trend)阶段具有审美因子,而发展到时髦(fad)阶段就丧失 了这些因子,从而使这个系统至此就走向了终结。“时髦与美并不能完全画等号,纯白 色的唇膏遮住血色的双唇,也许会引来许多目光,但其中会有多少是欣赏呢?”(注:华 梅:《定位时尚》,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120页。)康德也极力否定时髦 的审美鉴赏性,认为“时髦终究并非一件鉴赏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是极端反鉴赏的),而 主要与纯粹虚荣有关”(注:康德:《美的感情》,转引自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 美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就两个范畴系统中“时宜(vogue)”的下 位范畴而言,不可否认,“时狂(craze)”与“时俗(obsolescence)”均具有非审美性 。但是,“时俗(obsolescence)”是审美时尚承传变易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阖”,一次 终结。“时俗(obsolescence)”自身不具审美性,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反衬与确 证了其**范畴的审美特性。对于时尚范畴系统而言,也许整个循环周期都不具有审

美 特性;也许其初始状态具有审美特性,甚至贯穿到“时宜(vogue)”范畴,但“时狂(craze)”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具审美特性的,甚至是反审美的。同时,“时狂(craze)” 未必是“时宜(vogue)”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不能认为是时尚范畴系统的终结性标志。 时尚范畴系统也许发展到“时尚(fashion)”就急转而下,走向没落;也许在发展为“ 时狂(craze)”后再走向终结。

或许,对两个系统内的范畴再作静态的逻辑阐释更有利于我们认识审美时尚的范畴系 统。“时尚浪潮兴起的初期阶段被称作时兴……继而,时兴进入时髦,情结被进一步唤 起……当追求时尚达到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时,时尚便演化为时狂。”(注:金元浦: 《丧钟为谁而鸣?》,《河北日报》2003年8月15日。)“作为时尚最为常见的初始状态 ,时髦是‘一种零散的、短暂的时尚’。”“与时髦的零散性和短暂性相比,时尚是一 种相对持久且较为成型的生活或行为模式;而和时髦的浅俗性相比,时尚也具有较为丰 富的文化内涵,它是生活风格、活动系统和具体的文化项目的系列显现。”“时狂是时 尚发展的极端形式,是时尚参与者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注:周晓虹:《时尚与社 会变迁》,载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 65~272页。)

“时兴(trend)”这个基始范畴是审美时尚的萌芽状态,在时空中如昙花一现,但正是 在这美好的一瞬间,才激发出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继而演化出下位范畴——“时髦 (fad)”。审美时尚范畴系统下的时髦(fad),虽然也具有短暂性,但其在传播上却具有 迅速、广泛的特性。其审美特质表现在人的审美情感被进一步唤起,对时髦(fad)的普 遍认同使追求本身具有审美愉悦性,大众在时髦(fad)的浪潮中获得一种审美心理满足 。这种审美心理,常常是从物质上的占有而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当时髦(fad)发展成 为时尚(fashion)时,则表明一种具有审美特性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文化精神等为 少数领潮者所拥有和操纵,并成为众多赶潮者纷纷追随和效仿的对象。而领潮者此时的 审美愉悦则与时髦(fad)阶段相反,它是先有精神上的需求,而后发展到物质上的占有 所带来的心理满足与愉悦。至此,审美时尚形成并在向其临界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虽然它具有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但是,它天生就是短命的。“时尚决非是现存恒定 的,而是总是生成变化。一旦时尚全面流行**,或者说,一旦那些原本只有***追 求的时尚无一例外地影响到所有的人,就不再可称其为时尚。”(注:[德]齐奥尔格· 西美尔:《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载刘小枫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 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4、96页。)同理,审美时尚也遵循着这种规律,当审美时 尚被众多赶潮者所拥有并形成全社会的文化消费热点时,它就是审美时宜而不再是审美 时尚了。也就是说,当审美时尚愈演愈烈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处在不断加速否定自我 的过程,当它达到顶峰,冲破临界线为人们普遍接受时,就走向时宜(vogue),从而迅 速否定自己、抛弃自己。必须指出的是,审美时宜的下位范畴是走向“时俗(obsolescence)”而不会走向“时狂(craze)”,罗斯曾专门指出,时狂与暴众心理十分 接近,是一种典型的缺乏**性的集群行为方式,并且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注:罗斯:《社会心理学》,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08年版,第76页。)

对审美时尚范畴所作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时尚及审美时尚的认识和理 解,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时尚观、科学的时尚观、审美的时尚观,使人们在感受、追随 、摹仿时尚的过程中,能获得美的享受并避免误入歧途,这是审美时尚范畴研究最重要 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美学论文 篇4

关键词:音乐情感审美

摘要: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永恒美的特质,有时我们可以凭直觉感受到,有时需要一个学习、理解,逐渐深入,领悟的过程。如何去表现音乐作品,领悟作品中的情感,使之更生动真切,这就需要对其尽可能的理解准确,感受得深,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倾“听”是分不开的。

音乐是文化形式中最纯粹的精神文化形式和精神活动方式,同时又是最直接的情感活动形式。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一、作品的情感

音乐的情感表现,是把我们内心从音符中感受到的东西,通过弹奏乐音的方式显现出来。简言之,就是内心感受在乐音上的显现。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具体是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来实现的。而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来表现音乐内容的方式、形式、方法等方面的总的特征。古典**的音乐风格讲究形势美,它美化生活,从理想的高度观察生活,给生活以永恒,感官上易于听辩强弱;古典**的音乐作品遵循美学的原则,对称、平衡,具有唯美**特点;浪漫**更像是一种年轻,充满对未来欲望的表现;表现**强调艺术表现人的情感,体现情感论音乐美学的观点。

个性也可称为人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它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受到的文化环境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习惯,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例如,现在多数年轻人难以接受传统戏曲音乐,老人一般也都不能接受前卫的摇滚音乐,认识这样的音乐过于嘈杂喧闹,毫无音乐美感,因此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审美力也会千差万别。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压力不断增大的人们越来越需要音乐,这种贴近于情感的艺术来调节,而对于那些充斥着不协调的、冷冰冰的、机械的现代“纯音乐”,除了好奇和惊讶之外,便不会再有更多的兴趣。在我个人看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应该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它抓住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它有丰富的内涵并与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讲,在音乐中,人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表演者无论是从演奏技术上还是音乐美学思想上都有有所研究,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作品的倾听

音乐是声音艺术,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音乐是一种抽象的声音表现,要掌握其特点只有依靠听觉的记忆。如果我们没有把所选择的乐曲仔细消化吸收,很容易就会变成走马观花,只知其貌而感觉不到内涵。对一首作品要有深刻的了解和印象,主要的就是多次的反复聆听。一般来说,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已经能够逐渐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细腻变化。比如《夕阳箫鼓》,这首*经典的钢琴曲,旋律委婉质朴,节奏多变,虽为钢琴曲,但依然能够听出弦乐器特有的音调。我们注意到了旋律线的起伏,感受到了节奏的转变,随后注意到音色的转化,脑海中展现了一幅夕阳映江、晚风轻抚、江楼钟鼓的画面,这就是真正进入了音乐。 好的音乐作品是人对生活感受的抽象反映,具有强有力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冲击力,让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激荡,当它能够满足听众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期待感,刺激着听众的感官期待下次的继续聆听。好听即为美,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美为**,不仅是作品表现的自然,身心也要融入到其中,是听还是看,一切皆为自然流露,达到一种赏心悦目。音乐使听者的心灵得到提升,给人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共鸣。它比一般的语言更为深刻,比文字更为动人,音乐翩然而来,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不自觉的融入其中。日常语言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限度的;而音乐语言则是抽象的、感性的,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且难以捉摸。音乐的语言,不是任何单纯的“说”就可以表达的情绪语言,它是思想上无法用具体语言表述的。

平时还要注意多收集不同风格的各类作品,多听,多分析,多比较,来加强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提高自我的情感审美能力。把乐曲中体会到的美和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体验融合起来。比如,当我们从一首乐曲中体会到一种欢乐的美感时,很自然地,也会联想起我们自己曾经有过的欢乐情绪。当我们在弹奏中把这两种欢乐合而为一时,那就既表现了乐曲的,也表达了自己的欢乐。对作品多加揣摩,主动参与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表现出来,力求真实再现作品风格。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听众可以在欣赏作品的第一时间里感受到作者的情思,乐曲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抒发的意境和思想,使整部作品犹如作者自身命运和心灵的写照,让人为之动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不仅要合二为一,还要注意必须忠实地反映原作者的创作意图,除了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外,还必须结合扎实的钢琴弹奏技术,才能真正有效的表现好音乐。

音乐情感表现是目的,弹奏技术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具备了乐曲的内涵和个人的体验,才能生动感人,令人信服。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听众可以在欣赏作品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思,乐曲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抒发的意境和思想,使整部作品犹如作者自身命运和心灵的写照,让人为之动容。音乐改变的不是人的心态,而是在音乐中提升人使其状态与理性,更完美的结合。

美学论文 篇5

在一门科学中,经久不息的混乱与不和谐是不应该存在的,否则那就不叫科学,更不要说是美丽的科学了。那么从科学学的角度来看,一门学科或一个理论应该具有哪些特性才能算是一门科学或是一种科学的与美丽的理论呢?美学能够成为象数学、物理学那样具有严密性与和谐性的科学吗?美学可以是美的吗?什么样的美学才算是科学的与美丽的呢?从其他一些比较成熟的科学中,我们是不难找出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应该具有哪些基本性质的。具体说来,美丽的美学应该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基本性质:

1、解释性

科学首先是用来解释现象的,是用来揭示各种现象的原因与规律的。对于美学,法国当代美学家马克•西门尼斯在《当代美学》一书中曾经说过:“美学研究的雄心壮志或者说它的使命和责任,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面对艺术作品,特别是当面对那些新颖而令人迷惑的艺术创作时,总会产生的解释和理解的需要。”1而现在在美学中,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相当多的现象有待于人们解释,如美学为什么是混乱不堪的?为什么许多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相同的美感而人与人之间却又存在着巨大的美感差异性呢?再如,人们都知道艺术有很大、很多的功能,如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那么艺术为什么会有这些功能呢?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与问题,人们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描述,另一种就是解释。而对现象与问题的描述能被认为是科学吗?对天文现象的描述能被认为是真正的天文学吗?对物理现象的描述能被认为是真正的物理学吗?对生物现象的描述能被认为是真正的生物学吗?不能。同理,对美学现象与问题的描述也不能被称为科学。只有对种种美学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美学才能真正成为科学的美学,进而才有可能是美的。

2、完备性

我国现代生物学家舒德干在评价现代的综合进化理论时说过这样的话:“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完善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和回答该领域里全部或主要现象和难题。”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完善的理论或科学应该具有完备性。现在在美学中已经积累了太多的现象与问题,要对这些现象与问题作出统一的与科学的解释,美学必须具备完备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我们不能满足于对一个问题或一个现象的解释或解决,如我们不能只研究美、艺术、美感等概念,不能只研究有关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在研究艺术时,我们也不能只研究作品的结构、只研究作品的意义等等,因为事实证明,那样会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应该对美学中的所有问题与现象进行系统的考察与分析,把美学中的所有的基本问题与现象一起进行解释或解决,以便我们能从根本上彻底结束美学的混乱状况。

3、一般性

一般性就是普适性。一门科学或一个理论如果没有一般性或普适性,那么这门科学或这个理论首先是值得怀疑的,其次其价值也一定是很有限的。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一般性,比如说它只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而不适用于太阳、月亮等等天体,那么这个定律也就不能称作万有引力定律了,其应用范围也就十分有限了,人类也就不能借此把人造卫星、把宇航员送上太空了。美学如果要想成为一门科学,那么她所有的概念与原理等也都应该适用于所有的美学现象与问题,即应该具有一般性即普适性,这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4、和谐性

学美学与学艺术的人都知道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上的贡献,但是学物理学的人却都知道他在物理学上的一个错误,这就是他认为重物比轻物落得快。初看起来这个结论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推敲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结论里面包含着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先假定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再假定把重物与轻物绑在一起让它们下落。由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而两个物体绑在一起,其重量就比其中任何一个物体都要大,因此两个重物一起下落就必然比其中任何一个物体单独下落都要快;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轻物比重物落得慢,这样它们在一起下落时,轻物就必然对重物有一个拖曳作用,从而使得它们在一起下落时,它们要比其中较重的那个物体在单独下落时要慢。由于我们从同一个前提得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因此这只能说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是一个错误的结论。近代物理学之父、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这样推理的。在发现了这个错误之后,他还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科学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内部一开始都是有矛盾、对立或不和谐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矛盾对立的双方,要么是一方取得胜利而另一方趋于消亡,要么是双方的矛盾化解,以统一而告终。这就是说,科学或理论内部本身要有一种和谐性或自洽性,而不允许存在不和谐的现象与结果。现在在美学中,到处都充满了矛盾、对立与不和谐,而且这些矛盾、对立与不和谐要比“重物比轻物落得快”所包含的矛盾、对立与不和谐要明显得多,如在我国就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有人认为美是客观的,有人试图综合两方的观点但并不能尽所有人之意,等等。对这些矛盾对立与不和谐,难道我们真的就视而不见吗?或者就任其存在吗?实际上,任何科学或理论都是不允许存在矛盾、对立与不和谐的,而发现了科学或理论中的矛盾、对立与不和谐,正是科学或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的良机。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应该和其它科学或科学理论一样,其内部是和谐的、自洽的,美学的混乱应该预示着和谐的美学的存在与诞生。

5、统一性

关于统一性的思想,朱亚宗在《伟大的探索者——爱因斯坦》一书中说:“统一性思想无疑是人类思想领域里最早萌芽、最经久不衰并最富有魅力的思想之一。古希腊早期的原始唯物主义思想,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统一性思想不仅是哲学的基本思想,而且也是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普朗克曾经指出,自然科学从一开始就把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概括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作为自己最伟大的目标。泰勒斯的水,道尔顿的原子,奥斯特瓦尔德的能,海恩利希•赫茨的最小曲率,等等,都曾被当作物理世界的统一本原而令人激动。”3“正是这个统一性思想,数千年来激励着无数的自然科学家去探索那隐藏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背后的壮丽的统一性,并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果。”4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有许多科学家都曾因为完成某种统一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牛顿完成了对经典力学的统一,麦克斯韦完成了经典电磁学的统一,达尔文完成了人与动物的统一等,而爱因斯坦更是雄心勃勃,曾要完成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或力)的统一。

具有高中物理以上知识的人都知道,牛顿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的情况,而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则分别适用于高速与微观的情况,那么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不是就完全否定了牛顿力学了呢?不是。实际情况是牛顿力学可纳入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或者说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综合进了牛顿力学。现在在美学中,由于从二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对美进行了不间断的探讨与研究,因此迄今为止人类就积累了难以计数的理论与观点,这些理论与观点甚至都被称作美学,如古典美学、情感美学、形式美学、艺术美学、悲剧美学等,现代美学还有无意识美学、心理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符号美学、信息论美学、实践美学等等,此外,还有以地域称呼的,如中国美学、西方美学、东方美学等,甚至还有以人名命名的美学,如康德美学、如黑格尔美学等。这些“美学”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美学并没有真正成为科学,另一方面,我们对此也应该理智地认识到,既然这些理论或观点已经形成,都在某一点或某些点上作出了深刻的揭示与发现,并且或大或小地都曾发生过影响,因此简单地把它们加以否定绝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我们应该运用唯物辨证法的态度与方法来对待它们,我们应该用一种统一的思想和观点来对待它们。统一性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混乱不堪的美学来说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对于建立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也实在是太有必要了。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应该与其他成熟科学中的许多观点一样是综合性的,是统一的。

6、简单性

迄今为止的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自然决不作徒劳的事情,它每多作一件徒劳的事情,就意味着少供应一些东西。因此,自然满意简化,不喜欢奢侈和浮华。”5在上段提到的同样的一本书中,朱亚宗在介绍爱因斯坦的光辉思想时说:“简单性思想是爱因斯坦最心爱的科学思想之一。爱因斯坦一生对简单性的信仰与追求,对简单性思想的阐发和倡导,以及运用简单性思想的出色才能,对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6“爱因斯坦认为,客观世界具有简单性,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理论也就应该具有简单性,因而科学理论的逻辑简单性原则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性要求。归根结底,它是客观简单性的反映。”7把这个原则应用到美学中去,我们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学不应该复杂到如一团乱麻而应该是简单的。

7、美的性质

过去的美学,在整体上由于缺少一般的观点、和谐的观点、统一的观点等,因此就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称为美的美学。这就非常奇怪与滑稽了。一门专门研究美的科学,本身却不是美的,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与美学相反,一些不专门研究美的学科却以美作为目标,甚至把美与不美作为判断理论正确与否的依据。法国物理学家彭加勒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他们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们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不值得存在……。”8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曾经记下他与爱因斯坦的一段对话,在其中他写到:“当大自然把我们引向一个前所未见的和异常美丽的数学形式时,我们将不得不相信它们是真的,它们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9美国天文学家钱德拉塞卡在评价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魏尔称之为推理思维威力的最佳典范,而朗道(Landau)和栗弗西兹(Lifschitz)认为,广义相对论大概是现有物理理论中最美的理论。爱因斯坦本人则在他的第一篇论述场论的论文结尾处写道:‘任何充分理解这个理论的人,都无法逃避它的魔力’。”10其他学科或理论都如此重视美的性质与作用,美学就更应该责无旁贷了。实际上,美学应该具有美的性质、应该是一种美丽的科学,这不应该只是从其他科学得来的经验或借鉴,而应该是美学科学内部和谐性或自洽性的本来要求,美学不美,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悖论。本书取名为“美丽的美学”,其目的就是想在科学的基础上,把美学整理和改造成一门符合自身特征的学科,即美丽的科学。

以上列举的七条性质仅仅是一门成熟的科学或理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把美学的情况与这些性质相比,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学确实离科学还差得很远,而且显得很不美。难道美学真的就永远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吗?不,人类至今没有能建立起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并不等于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不存在,只是这需要时间,需要智慧,需要找出美学始终不能成为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的原因。现在,美学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凝聚了无数哲人的智慧,已经积累了充分的资料,如果我们再做一点后续工作,用以上性质指导我们的研究,那么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是完全可以建立起来的。人类有能力提出“什么是美”等问题,也一定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本书就是想在无数前人与巨人的肩膀上,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把美学整理与改造成具有科学性与美的特性的科学,美丽的美学就是指专门研究美且具有解释性、完备性、一般性或普遍性、和谐性、统一性、简单性与美的性质的一门学科。

1马克•西门尼斯著:《当代美学》,王洪一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8页。

2达尔文著:《物种起源》,舒德干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548页。

3、4朱亚宗著:《伟大的探索者——爱因斯坦》,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200—201、202页。

5转引自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68页。

6、7朱亚宗著:《伟大的探索者——爱因斯坦》,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221、230页。

美学论文 篇6

一、当代**艺术美学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当代**艺术美学的特点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因此当代的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或者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认识的***。而现代的哲学观念直接影响当代美术创造;当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沿着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的。

那么我们了解了**艺术美学就必须了解当代**艺术美学的特点。“当代艺术”是**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随着**社会进入现代时期之后,就出现了和古典艺术以及近代艺术不同样式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改变了以古典写实的路线,代替的是体现艺术家张扬个性的观念和形式的艺术语言。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它们在内容上往往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并且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当代艺术精神。

(二)**当代艺术对*绘画的影响

从文艺复兴开始,**发达国家的现代发展进程上保持着***,所以**的“当代艺术”对世界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但是这并不**着其他国家在艺术上要临摹于**。当我们纵观近代以来*美术的历程,不难看出其实它也是一个不断向**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在理性地借鉴**现代艺术理念,*需要吸收和借鉴**当代艺术的成果,但还是要将它与*传统的因素融合,用以创新的*式的当代艺术。

二、当代**绘画与*传统的文人画理论

(一)传统的文人画理论

国画中包含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人画。这个概念从唐代王维生开创,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到明代的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文人画作为*绘画的一种传统形式,即是在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面在笔墨意境中都表现了“胸中有逸气”“**、反叛”“张扬个性”等特点。虽然传统的人文画艺术思想内容的表达非常机械化,而且把富于细节变化的事物形象简化抽象使之单一,但是这毕竟是传统思想的体现形式,具有**传统韵味。

(二)**当代艺术影响下文人画的转变和发展

传统的文人画包含了文人的闲情逸致、高古风格,以及内心的写照,因此在唐宋时期文人画对形体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准确如王维、苏轼、米芾、赵孟頻、唐寅等,但如文征明、石涛、郑板桥、尤其是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等等这些明清后的文人画家们,他们的风格则是向着张扬个性个的方向发展,画面“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再来看现代的文人画,由徐悲鸿开始,**的艺术思想逐渐进入*,开始了中**艺术美学结合的新艺术体系。很多艺术家都对其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当代的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已经由艺术家们分解成最基本的画面元素,从而不再由物象的真实感来打动观众,而是通过色块、明暗、几何形状等画面因素的各种排列组合的方式来营造艺术氛围,通过画面元素来制造出“节奏”感传递作者的意象。这种和观众沟通情感的方式和传统文人画是相同的。但是表现手法确实大相径庭。用艺术的语言来表现现实物象,在传统的文人画中通过笔墨表现的非常到位,而当代文人画作画的形式逐步被一些材料,技法,甚至抽象语言所代替,取而代之的是新表现**下的文人画。

三、当代水墨文人画发展的方向

在文化方面**思想和当代**的绘画理论基本一致。随着**艺术美学影响在*的逐渐深入,传统中单一的写实为特征和呆板的规范性艺术标准,已经和当代思想格格不入,这种机械落后的审美准则必将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格局中消亡。当代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当代****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文人画传统的东西——强调出个人内心文人情趣的艺术思想。精神闲适的审美观点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节奏。所谓的艺术突破、创新焦虑成为现代绘画的重要精神特征。而传统的那种“胸中有逸气”被今天的艺术家的“反叛和争取**”来取而代之。“反叛和争取**”都是另含有目的的虚张声势的呐喊,与*传统文人画家的“**、反叛”的精神都是悖反的,当代文人画的艺术创作不可避免地就带有功利**的东西,甚至是为了来迎合市场。所以在当代绘画中文人画的衰落就是必然的。我们不禁为文人画的衰落而悲哀,悲哀传统形式的没落。也许正是这种悲哀将会转变成让我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探索的动力。

美学论文 篇7

论文关键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一、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色彩指标

明暗对比是表达三度空间幻觉的强项,这首先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明亮度,形成的阴影里无质却有形,并有大小深浅之分,能对景观画面的相对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由色彩的明暗度相差而构成的明暗对比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色彩对比形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如人们看到红橙色联想到火光,而觉得热;看到蓝色联想到冰天雪地,感受到冷。这类色彩的变换使人的色彩感情像在波浪中起伏的小船,随着冷暖色彩倾向性而上升和跌落。

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补色对比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故而补色对比具有永恒的色彩和谐价值。当人们眼睛疲劳的时候,欣赏一处由不同色彩结构构成的美丽风景,在得到美的色彩享受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调节了人的色彩视觉机能。

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纯度即颜色的饱和度、彩度、鲜明度,反映色质饱和程度的等级。色彩纯度对比就是以高纯度的颜色同稀释后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同一种纯度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的重要形式因素,而面积对比的主要依据在于各种颜色的明度。

2、形状指标

形状指标应包括外轮廓线和形状面积。人们认识物体,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边线形成的外轮廓,因为边线外轮廓将这一物体与其他物体划分开来。外轮廓线有粗细、曲直、浓谈、虚实之分,加上角度、方向的配合,就可以经过交错、排列灵活地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于凹进或成曲线状的景观来说则很难确切把握其边线、外轮廓,因为这些物体结构的形状并不都是由该物体实际边线呈现出来,因为如此,所有物体真正形状是以它的基本空间即基本体积所构成,也就是它的面积构成了它的形状。形状面积只有大小的对比,不同性质区域面积大小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3、质感指标

质感是物体的表面物质特性给人的感觉。质感具有丰富景观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质感在视觉景观中意味景物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衬托,产生视觉的张力,尤其是视觉质感差异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粗糙灰白的砾石地上几颗珠圆玉润的红樱桃,反比把它们放在丝质台布上时更加晶莹夺目。

三、建构科学合理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最后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才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因此,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景观评价数据。由于景观美学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和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要保证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就必须在科学性与文化性中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的技术支持就是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采集评价指标时,减少人的因素;在统计过程中,也减少人的因素。

建议分步评价方法,保证景观的文化性。分步评价方法即先进行景观的科学审美评价,然后再进行人文评价。由于景观的美学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十分强的活动,要保证其客观性,仅有科学性的审美评价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文评价来保证景观的文化性不受到科学性的破坏。

建设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美学评价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和大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把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纳入评价体系,让民众的声音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设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景观审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N].解放日报,2004-7-25.

[2]王玉婷。关于视觉造型艺术中的色彩对比美[J].美与时代,.

[3]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4]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1986,3:38-40.

美学论文 篇8

美谁不喜欢?我们应该把天生的感受力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作为,自觉的按照美的尺度来建造我们美好的每一天,而不只是在美术馆才能感受到没美的现象,不只是在电影院、音乐厅才能知道美的存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按照美的尺度去生活,去感受。

那些原始人用来装饰身体的贝壳、石珠、兽牙,以及史前陶器上巧妙的线纹和图形、岩画和洞穴壁画的造型等,就充分表明,早在人类产生装饰和娱乐自己的最初意识之际,人便不仅同动物生存状态有了质的区别,而且其审美意识的最初萌芽也已诞生。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人和人的活动存在,就有人对美的感受、追求、创造以及对美的问题的不断思考。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

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休谟说“趣味无争辨”。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不会有人去为了趣味的事而争辨,实际上因为趣味不同而引起的争辨确实太多太多。休谟的意思是,当某种争论涉及到趣味的方面时,恐怕就很难以轻易地得出谁是谁非的结论。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的个体在趣味上的差异可以是巨大的,也可以是微小的,但是在这“众口难调”的差异之中,如果各执一端,难免有“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弊病,美学史与艺术史中曾经出现过,以后必定还会继续出现的诸多理论、观点、风格与流派,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有趣味上的差异性。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

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中国的美学研究虽然走过那么漫长、曲折的路,然而比起西方来,时间还是短得多。中国美学研究到现在才100来年,西方美学研究到现在已有250多年,这是从美学诞生算起的。西方从20世纪开始,美学研究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向,我们称之为“语言学转向”。就是说基本上从20世纪以后,再去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研究什么是美,给美下定义,这样的努力已经大大减少。

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诸如审美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等的研究上。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更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学,但几乎没有一派美学再花很多精力去研究美的本质。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比他们晚了很多。之所以落后,有很多原因,一个原因是建国后我们受前苏联的影响比较大,有很多东西没有跳出传统的框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闭关锁国。跟西方有比较大的隔阂,存在所谓“铁幕”,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被割断,对西方一些新的东西疏离已久。审美活动也就是审美。

首先我觉得把审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着现实的根据。在现实中,在我们生活中间,审美现象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现象不过是我们要探讨的或者我们要进行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生活的内容极为丰富驳杂。

审美的活动,审美的文化,审美的现象,可能到处都有,甚至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不可能离开这些审美的活动,审美的氛围。第一个就是自然美,就是对自然界的审美。随着人类文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东西进入了我们审美的视野。我们原来强调的一种自然美是山水的秀美,但另外一种我们或许不一定看成是很重要的自然对象的,如某个山石的怪形怪状,有些看起来很怪诞的东西,也可以进入我们的审美视野。

自然界的很多东西,都能够进入我们审美的范围,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就是艺术美,这是艺术活动的产物。各个方面、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快,现在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间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每个人审美趣味不一样,对有些艺术的对象可能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同一个人对有些东西欣赏对有些东西不欣赏,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天地,艺术活动的天地。我们如果真的完全离开了艺术活动,如果全部艺术生活真的都从我们的生活中剥离出去,那我们就很难活下去了。

美学研究论文 篇9

(lesartsdel’existence)。所谓生存的艺术,就是一整套反身的和自愿的实践方式(despratiquesréfléchiesetvolontaires)﹔人们不仅由此确定一定的行为规则,而且还设法改变他们自身,形塑他们自身的独特生存方式,并使他们的生活,改变成为具有特定美学价值﹑又符合特定风格标准的艺术作品(uneoeuvred’art)。这样的生存艺术(artsd’existence)以及‘自身的技术’(latechniquedesoi),当它们被基督教整合到教士的权力运作模式中,当它们在更后一个阶段又被整合到教育﹑医学和心理学的实践的时候,就丧失了它们的一部份重要意义及其自律性”(Foucault,1994:IV,544-545)。因此,福柯指出:“我应该承认,同‘性’(lasexualité)等问题相比,我是更多地对‘自身的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感兴趣”(Foucault,1994:IV,383)。由此可见,探讨‘自身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生存美学,在福柯后期的研究工作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他寻求‘关怀自身的生存艺术’的自然产物。但是,要彻底探索生存美学,不但同‘自身的技术’的演变过程有关,而且势必要关连到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主体性原则(leprincipedelasubjectivité)的形成和运作过程,关系到贯穿于西方文化生活中的真理游戏(lejeudevérité)策略(desstratégie),也同西方人的基本生活经验(l’expériencefondamentaledesOccidentaux),特别是他们在性的方面的生活经验(l’expériencedelasexualité)息息相关。福柯为此强调说:“我所研究的,毋宁是探索我们文化中,有关我们人类的各种不同的主体化模式的历史(J’aicherchéplutôtàproduireunehistoiredesdifférentsmodesdesubjectivationdel’êtrehumainedansnotreculture)”

(Foucault,1994:IV,222-223)。显然,福柯之所以在临死前十年左右,转而集中思考西方社会文化中的‘性史’部分以及‘自身的技术’的转变过程,就是为了从中揭示西方主体性原

则的考古学和系谱学根源,并同时系统地清理出原本存在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获取自身愉悦的性经验’(aphrodisia)和生存美学(l’esthétiquedel’existence)。福柯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关于‘性’的艺术(l’artdesexualité)以及生存美学,是关怀和陶冶自身、以便使自身的生活方式,提升到具有艺术游戏性质的实践智慧(phronesis)的更高层面﹔古代的生存美学,虽然会对自身的行为,有某种程度的约束,但其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身审美愉悦的欲望,而且,它的实行过程,也完全出自个人内心的自由意愿,并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审美化。因此,福柯后来集中探讨生存美学,并不是偶然的。根据福柯的看法,人生在世并非为了使自己变成为符合某种‘身份’标准的‘正常人’或‘理性’的人。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把自身界定或确定在一个固定身分框框之内,而是要透过逾越游戏式的生存美学,发现人生的「诗性美的特征,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生历程。福柯一向把理论创造和思维活动以及生活本身,当成生存游戏艺术,当成‘关怀自身’和进行自身生命审美化的过程,也当成追求最高自由境界的一种「自身的技术(techniquedesoi)或「自身的实践(pratiquedesoi)。正因为这样,福柯赞同他的法兰西学院的同事、古希腊研究专家哈多(PierreHadot)的基本观点,强调哲学的任务,不应该是进行抽象的意义探讨,也不是为了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而纯粹是探索和总结生活的艺术,寻求生存美学的各种实践技艺(Hadot,2001)。人是一种永远不甘寂寞、时刻试图逾越现实而寻求更刺激的审美愉悦感的特殊生命体;真正懂得生存审美意义的人,总是要通过无止尽的审美超越活动,尽可能地使自身的整个生活过程,谱写成一首富有魅力的诗性生存的赞歌。

二生存美学与‘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考虑到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特点,福柯认为:生存美学的重建及其实施,是离不开对于‘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l’ontologiehistoriquedenous-mêmes)的研究(Foucault,IV,223;383;609);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自从基督教道德和罗马统治者的权力运作紧密相结合之后,特别是自从近代社会产生之后,西方人的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体性,逐渐成为了个人和社会生活以及文化再生产的基本原则。“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就是”我们自身是如何成为主体的”﹖福柯在这个基本论体中,强调了两方面的意含:一方面是试图揭示他所一贯严励批判的传统主体性原则的真正实质及其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则重点指明:“创建绝对自由的个人自身(soi-même)”在生存美学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地位。为了揭示传统主体性原则的真正实质,福柯在其一生的理论研究中,以大量的精力从事知识考古学以及权力和道德系谱学的批判研究活动,不遗余力地揭示权力(lepouvoir)、知识(lesavoir)和道德(lamorale)以及各种社会文化力量的紧密交错关系,揭露它们相互配合、纵横穿梭而彼此渗透的狡诈计谋,特别是揭示它们在创建和散播各种论述(lediscours;Discourse)以及贯彻论述实践(lapratiquediscurcive)的过程中,威胁利诱地运用复杂的策略的权术游戏的特征。福柯指出,就是在这种政治运作中,我们逐渐地丧失了‘自身’,一方面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的主体(lesujet)以及成为说话、劳动和生活的主体,另一方面也不知不觉地沦为历代社会统治势力所宰制的对象;所以,福柯由此指出,主体无非是各种传统理论对每个人的自身进行扭曲的结果,也是社会统治势力普遍宰

制个人的欺诈手段。正因为这样,福柯对传统‘主体’深恶痛绝,欲予彻底批判而后快。更具体地说,福柯在其长期的理论研究中所要探讨的基本论题就是:‘我们自身为什么和怎样同时地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的主体和客体(对象)’﹖我们自身在形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的主体的过程中,究竟又怎样既满足于主体地位,又永远感受到自身的不自由﹖福柯由此认为,如果我们自身并不知道自身的奥秘,不知道自身何以成为主体、却又同时成为被宰制的对象,那么,掌握再多的知识真理,握有再强大的权力,把自身练就成德高望重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在探寻上述基本论题的基础上,福柯终于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将研究中心转向关怀自身(lesoucidesoi-même),转向‘我们自身’的真正自由的基本条件和实践原则,这就是他的生存美学的基本宗旨。由此可见,福柯对传统主体论的系谱学批判,是他建构生存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正如福柯所说﹕实际上,“唯有首先通过将主体自身的存在纳入真理游戏之中的代价,真理才有可能被赋予主体自身”(lavéritén’estdonnéeausujetqu’àunprixquimetenjeul’êtremêmedusujet)(Foucault,2001:17)。所以,福柯明确地指出:“我的问题,始终都是关于主体与真理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究竟是如何进入某种真理游戏之中”(Foucault,1994:IV,717)。为此,福柯在1980至1981年度的法兰西学院课程大纲进一步明确地指出,‘步入真理的门槛’(l’accèsàlavérité),对当代西方人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致连西方人自身的身份及其生活的意义,都是由此决定的(Foucault,2001:504)。经过长期探讨,特别是经过曲折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道德系谱学的批判研究之后,福柯终于以总结的姿态,对主体性问题作出如下结论:“首先,我想,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握有、作为建构者、又到处可以找得到的普遍形式的主体(jepenseeffectivementqu’iln’yapasunsujetsouverain,fondateur,uneformeuniverselledesujetqu’onpourraitretrouverpartout)。对于这个主体概念,我是非常怀疑和讨厌的(Jesuistrèssceptibleettrèshostileenverscetteconceptiondusujet)。我想,与此相反,主体的建构,是通过一系列约束的实践,或者,以某种更加自律的方式,通过解放的和自由的实践,如同古代时期那样,同时,当然也根据人们在文化领域内所遇到的相当数量的规则、风格和规定(Jepenseaucontrairequelesujetseconstitueàtraversdespratiquesassujettissement,ou,d’unefaçonplusautonome,àtraversdespratiquesdelibération,deliberté,comme,dansl’Antiquité,àpartir,bienentendu,d’uncertainnombrederègles,styles,conventions,qu’onretrouvedanslemilieuculturel)”(Foucault,1994:IV,733)。三生存美学的核心是‘关怀自身’福柯就是这样,试图通过对统治者所操纵的真理游戏的考古学和系谱学的研究,揭示和阐明:人生的真正目标,不是寻求时时约束我们自己的‘真理’、‘权力’和‘道德’,也不是盲目地依据传统的主体论而将自身改造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的主体;而是使自己成为自身命运的真正主人,成为具有绝对独立意志,敢于和善于满足自身的审美愉悦,使自身的言语运用熟练自如,文风优雅﹐培养成为富有创造性的独具自由个性的个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同追求自身生存自由的生存美学相一致的。福柯试图通过他的生存美学的考察,将人本身从传统主体性原则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恢复人之为人的自然面目:人之为人,不是他物,不是主体性原则所为﹔而单纯是其自身而已。换句话说,人既不从属于‘他人’,也不从属于世界,更不追求抽象的‘意义’﹔人的真正奥秘就在其自身(soi-même)之中。自身,是个人生命的基本单位及其生存过程,是决定个人自由以及创造个人生命的审美生存特有本色的基础力量。福柯指出:“人人与之相关的自身(lesoi),无非就是关系自身(n’estriend’autrequelerapportlui-même)。总之,自身就是内在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关系网中的自身的存在论本身”(Foucault,2001:514)。我们的‘自身’,在未同他人和他物发生关系以前,在本质上是一种‘缺乏’(absence)。作为缺乏,自身永远需求建构和重建它所期望的同他人和同他物的关系。所以,自身虽然深处于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内部,但它那只属于其自身的生命力本身,具有完全自律的超越性,使它始终又发自内部的自我超越倾向,永远产生能够推动自我实现的某种张力关系。这就是人的‘自身’不同于其它生命的地方(Ibid.)。福柯强调,生存美学所寻求和探讨的自身,是自由的自身,是真正靠自己本身的自由意向所创建﹑并不间断地实现审美超越的生命单位和生存过程,因而是唯一的和不可取代的。

因此,福柯主张,为了创建和实现美丽的人生,我们必须时时转向自身(epistrepheinprosheautou;conversionàsoi;seconvertiràsoi),朝向自身,靠向自身,相信自身,关怀自身,在满足个人自身欲望中,不断实现审美生存的自由逾越和好奇性探索,以便创造、享受和鉴赏自身的生存审美,使自身成为真正独立自由和充满创造活力的审美生命体。很多人以为,福柯的整个理论活动,只是重点地对传统思想进行批判,似乎他只会否定和破坏,并没有进行有建树的理论创造。但实际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前,福柯的首要研究目标,就是揭示造成‘我们自身’的现状及其历史奥秘﹔而在七十年代中期之后,当福柯转而研究‘性史’、‘自身的技术’和生存美学的时候,他更多地是为了寻求解决我们自身的现状的出路。生存美学就是引导我们自身走出现状的困境、创造自身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实践原则。生存美学本身的提出,就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创造。

四生存美学是永恒逾越的实践智慧福柯的生存美学强调:对于人来说,只有在审美超越中,才能达到人所追求的最高自由﹔也只有在审美自由中,才同时地实现创造、逾越、满足个人审美愉悦以及更新自身生命的过程。自身的生存审美过程,是审美的训练、陶冶、锤炼和教育,更是具体的和复杂的生活实践本身。它要求在自身的生存历程中,扎扎实实而又自觉自强地进行;必须在生存的每时每刻,让自身的生活变成为艺术的创造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的美的创造、提炼和不断更新的流程。显然,在生存美学中,美不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化身,不是康德的‘审美判断力’,不是分析美学所说的‘审美经验’的实证体现,同样也不是自身任意杜撰

明:人生的真正目标,不是寻求时时约束我们自己的‘真理’、‘权力’和‘道德’,也不是盲目地依据传统的主体论而将自身改造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的主体;而是使自己成为自身命运的真正主人,成为具有绝对独立意志,敢于和善于满足自身的审美愉悦,使自身的言语运用熟练自如,文风优雅﹐培养成为富有创造性的独具自由个性的个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同追求自身生存自由的生存美学相一致的。福柯试图通过他的生存美学的考察,将人本身从传统主体性原则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恢复人之为人的自然面目:人之为人,不是他物,不是主体性原则所为﹔而单纯是其自身而已。换句话说,人既不从属于‘他人’,也不从属于世界,更不追求抽象的‘意义’﹔人的真正奥秘就在其自身(soi-même)之中。自身,是个人生命的基本单位及其生存过程,是决定个人自由以及创造个人生命的审美生存特有本色的基础力量。福柯指出:“人人与之相关的自身(lesoi),无非就是关系自身(n’estriend’autrequelerapportlui-même)。总之,自身就是内在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关系网中的自身的存在论本身”(Foucault,2001:514)。我们的‘自身’,在未同他人和他物发生关系以前,在本质上是一种‘缺乏’(absence)。作为缺乏,自身永远需求建构和重建它所期望的同他人和同他物的关系。所以,自身虽然深处于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内部,但它那只属于其自身的生命力本身,具有完全自律的超越性,使它始终又发自内部的自我超越倾向,永远产生能够推动自我实现的某种张力关系。这就是人的‘自身’不同于其它生命的地方(Ibid.)。福柯强调,生存美学所寻求和探讨的自身,是自由的自身,是真正靠自己本身的自由意向所创建﹑并不间断地实现审美超越的生命单位和生存过程,因而是唯一的和不可取代的。

因此,福柯主张,为了创建和实现美丽的人生,我们必须时时转向自身(epistrepheinprosheautou;conversionàsoi;seconvertiràsoi),朝向自身,靠向自身,相信自身,关怀自身,在满足个人自身欲望中,不断实现审美生存的自由逾越和好奇性探索,以便创造、享受和鉴赏自身的生存审美,使自身成为真正独立自由和充满创造活力的审美生命体。很多人以为,福柯的整个理论活动,只是重点地对传统思想进行批判,似乎他只会否定和破坏,并没有进行有建树的理论创造。但实际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前,福柯的首要研究目标,就是揭示造成‘我们自身’的现状及其历史奥秘﹔而在七十年代中期之后,当福柯转而研究‘性史’、‘自身的技术’和生存美学的时候,他更多地是为了寻求解决我们自身的现状的出路。生存美学就是引导我们自身走出现状的困境、创造自身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实践原则。生存美学本身的提出,就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创造。

美学论文 篇10

【摘 要】护理美学是由护理学和美学交叉组成的一门学科,该门学科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整合护理工作人员、患者及社会间的审美关系,让患者得到美学的护理及美的享受,进而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生理、心理满足,最终提高治疗效率,加速患者康复。随着人文精神在医学界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学界对护理的美学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应用并推广护理美学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现对我院护理美学应用情况进行如下总结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美学;医学;应用

医学工作不但是一个治疗与被治疗的过程,还是一个维护和塑造人体美学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一个部位或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均对人体美学存在极大损伤[1]。患者来院治疗时,不但需求快速的治愈损伤的机能,更希望治疗工作可以从美学角度出发,以提高治疗满意度及疗效。由此可知,临床工作中治疗疗效不仅表述为疾病的转归,还体现为人体美学的重现,这也是护理美学的根本出发点。

1、护理人员的审美修养

美学教育事实上一直贯穿着整个护理教育工作中,但就实际临床需求而言,院校的美学教育仅能奠定护理人员的基础美学修养,而进一步的美学修养还需在工作中加以培养和升华[2]。因此,相关医疗机构需将美学教育工作纳入到护理人员日期工作中,并通过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风貌以及职业行为等具体内容来表现,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美学鉴赏、表现以及创造能力吗,并反过来指导护理工作。

2、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美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形式美有对称、层次、和谐、多样、统一等多种表现方式。这就要求医院环境布局、病房内部布局,甚至小到病床桌上的小物件布局均需从这些表现方式来合理布置。如医院可为病房窗台摆放了盆景、鲜花等,墙上悬挂木雕、油画,这些均可有效提供病房的层次美及色彩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美好的色彩可刺激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合理的多颜色布局有利于患者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现在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服的多颜色化也正体现了这一点[3]。此外,医院还需为患者提供宽敞、整洁、安全、安静、通风以及温度适宜的外部环境,这些大环境的优化不但可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还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医疗及护理环境。

3、塑造护理人员的形象美

现代美学将人的形体美、动作美、语言美、外饰美以及行为美划归到外在美的范畴中,而认为学识、道德、情操、修养以及心灵美是人的内在美。这就意味着护理人员的形象美需从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角度来共同塑造。护理人员的相貌身材是外在美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个基本条件上,护理人员还需从仪表、姿态、语言、行为等方面来强化自身的形象美。在实际的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保证衣帽整洁、留海不得过长、淡妆上岗、端庄大方、语气轻柔、神态温和,并多应用如“您好,谢谢,请”等礼貌用语,让患者感受到亲切、可信赖,进而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最终加速患者康复[4]。例如在给予患者输液操作时,护理人员可于穿刺操作时轻声对患者道:“对不起,可能有些痛”,这简单的一句抱歉必然能赢得患者的理解和宽容,护理依从性将极大提高。

4、护理技术操作美

在日异月新的今日,医学技术发展极快,护理技术更迭也极为频繁,新仪器、新疗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并积极通过自学、单位培训等方式更新护理知识,以保证技术的先进之美。护理人员在技术操作时还需以规范、整洁、端庄、有条不紊的职业风范为指导,保证护理技术有限、周到、准确实施。这不但是体现护理人员精湛专业技术的要求,也是提高患者安全感和信任度的必然要求[5]。

5、结论

总而言之,护理美学的发展和应用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从美学修养、医院环境美学、形态美以及技术美等方面入手,以最大程度提升自身素养,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金莲。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181-183.

[2]李惠芳。门诊护理美学服务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0,38(05):1691-1693.

[3]袁文华,高国贞,陈莉,等。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对护理美学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201-203.

[4]邱京。应用护理美学提升护理专业形象[J].现代医院,2011,11(08):185-186.

[5]刘紫嫱,黄艳梅,王琼。应用护理美学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岗护士素质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12):1681-168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