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的论文【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学的论文【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1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同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学家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闩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同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闩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l)认为心理学应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闩己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心理学应恢复闩己本来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心理学应当更加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如乐观、活跃、积极、有创意、果敢、坚定、充满闩信,重视效率、勇于接受挑战等。

(2)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等;二是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关注积极的社会环境。

(3)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闩己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闩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当问题出现后,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南来选择闩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可以对问题作出各种闩己的理解。

二、考研的大学生心理的基本状况

1.国内考研基本概况。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学本科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高学历的光环,不再被称为所谓的“稀缺”人才,社会上考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升温,考研俨然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教育部发布了20xx年考研招生计划,其中全国报考20xx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72万人,虽然较20xx年少了4万人,但已是连续10年人数破百万,这也是1994年报考总数的14倍之多。20xx年全国高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为60.8万人,考研报录比约2.8: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家研究生扩招迅猛,考研热居高不下。

2.考研的动机分析。

(l)自身因素。获取知识,自我实现。有些大学生成就动机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因而选择了考研。兴趣爱好。个人兴趣爱好是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本科所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新的专业。

(2)家庭因素。有大学生选择考研是由于来自家里的压力,而不是出于个人意愿。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考研对孩子的发展、就业前景好。

(3)学校因素。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学生在校的考研通过率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有些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考研,为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群体效应。一些大学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刻苦努力,虽然很辛苦,但是目标明确,生活充实,南于自身的目标不明确,为了能融人到同学当中去,所以也找点事干,而选择了考研。

(4)社会因素。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及家长看来,如今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只有通过读研,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才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好工作。社会待遇。研究生不仅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在毕业后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区出台的人事选拔制度中,就岗位设置、福利待遇等规定只有硕士以上才能享受。

三、影响考研的消极心理品质

1.意志力不坚定。有些学生复习了一会,遇到难题,没有前进的动力,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好工作,心里痒痒的,心里想考研那么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学出去旅游了,也羡慕人家过的快活,总是三心二意的,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怎么可能考上?

2.畏惧的情绪。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连续做了几套模拟题,而正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这其实是对向己的一种怀疑,总觉得考研竞争激烈,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意。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千万不能松懈。

3.懈怠心理。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些学生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如果放松了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4.自我效能感低。临近考试,考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感觉闩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开始怀疑自己;和别人对比,觉得自己做题准确率太低,开始慌张。在这时候,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四、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运用性分析。把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1)坚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学生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学习自觉,自制力强,这些特征有利于考研,毕竟国内的研究生考试考查范围广,难度大,尤其是英语,需要一定的功底,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复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的。

(2)敏捷的思维。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有些知识要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向身的想象力,对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考生应该保持乐观向上、愉快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要先保持冷静,勿激动,学会调控闩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提高记忆力。在识记材料时,有一个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为了能把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要把知识分好类,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掌握保持和遗忘规律,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倒U型曲线表明识记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也就是先快后慢。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长的复习之路,堆积成山的复习资料,容易让人丧失动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过培养兴趣,加强体育锻炼,产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2.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大学生获取考研的顺利。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使人的知情意协调发展,提高记忆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成功,最后拿到硕士研究生的绿卡。

(2)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美德和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艰辛但快乐地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动机,以获得智慧和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树立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无所畏惧;可以培养学生的闩我控制能力以及谨慎的态度来实现学生的节制;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总而言之,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 篇2

大学生习惯培养作为一种反复训练和长期坚持的活动,坚实的积极心理品质支撑尤为重要。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其过程哲学中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乐趣的过程,是充满活力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唤醒学习者对生命价值意义认识的过程。可见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都不应该离开人的希望、快乐和幸福,二者在实施主体、研究内容、教育理念、过程引导和目标追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

2.1、增加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兴趣和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和情绪智力,强化自我意识中的正向力量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自助”,这与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在积极的心理环境下,习惯养成之于学生不是一种痛苦或折磨,而是“苦中有乐”;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创新和谋求希望。同时,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由状态”和最高境界,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合一,不断推动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正向发展。

2.2、挖掘积极人格品质,强化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驱动和心理基础

积极心理学注重开发人的心理资本,培养积极人格,涵养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积极的归因方式和良好的成就需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和动机处于健康水平,并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和习惯训练的效果。而传统的消极的教育方法,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抵触的消极情感,做出放弃的决策,造成教育的中断或梗阻。目前,大学生“自育意识”和“自育行为”较为缺乏,而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自我生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导向能力,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内在驱动,将“他律”转化为“自律”。

2.3、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打牢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组织基础

积极心理学不单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也注重群体和社会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重视社会组织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交互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视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社会组织系统的优化和创建,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正能量的传递,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沃土,这与环境育人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篇3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改变简单机械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潜在的积极品质,形成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习惯养成教育机制。

3.1、引导积极的认知,建立自信的习惯养成

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自于积极的自我认知,一种被强制和缺乏自信的行为难以内化为受教者的理性认知和持久的行为习惯。因此,建立积极而自信的自我认知对健康的习惯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认知包括对主体意志品质、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的评价以及目标选择。

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学会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善于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成功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调整自身行为;要有效组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阶段性目标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建立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愿望和激发前进动力,进而推动大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

3.2、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用快乐筑牢习惯养成的根基

体验是将道理、知识、理论内化为人格和习惯的重要方式。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是强化参与。要开展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善和创新选修课方式,开放教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多种自选性的习惯训练活动;

二是创造和谐。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表扬激励等方法唤起学生的良知和情感,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习惯养成动机;

三是善于积累。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积累信心、勇气等正向心理资本;组织挫折性的归因训练,引导积极的归因方法和情绪体验,养成把努力、方法、注意等不稳定和可控的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习惯,保持习惯养成过程前后一致的行为向度和心理归因。

四是自我提升。通过调动大学生主体认识、主体体验和主体调控,使之逐渐从“自发”变成“自为”的主体,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反过来激发大学生的成就感,为新的情绪体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和自觉而快乐的习惯养成。

3.3、优化组织环境,创建自觉的习惯养成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环境建设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熏陶的方式增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感受;

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体现人文关照。要特别重视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三是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对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大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更多支持;高校要把积极心理学纳入教学体系,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心理测量和学生自主评价,营造积极健康的素质养成氛围。

四是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生活观念和自立意识,树立有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朋辈群体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共生效应”。

3.4、注重个体的心理关照,形成特色的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教育应该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差异。

一是增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中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使他们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幸福快乐的状态下培养将来长期受用的做人做事的习惯。

二是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课程种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特长发展、特色发展。

三是教给学生积极自信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设定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努力效果,形成内在而优化的习惯养成自我生成和激励机制。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4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社会化密切相关,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年龄一般在16~28岁之间,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思想丰富、思维活跃、情感波动、反应强烈、体验深刻,加之由于生理和性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性冲动增强、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及经济就业等压力增大,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极为不利。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1〕,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25 %以上,最高时期竟达34 %。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大学生发生暴力犯罪、自杀事件或出现休学、退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2〕: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态度、情绪、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因此每一个大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理因素:性冲动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生理因素之一。有些大学生常常出现性幻象、性梦等现象,并伴随自责和自卑感,造成精神紧张和痛苦;另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等自身生理缺陷,也会引起大学生自卑、沮丧、不满等心理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不良认知和认知歪曲是产生愤怒、焦虑、抑郁、自责、沮丧等不良情绪的原因,他将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和无”的思维五种形式。

③情绪:不良情绪很多,主要有大喜大悲、紧张焦虑、寂寞烦躁、自卑自责、抑郁沮丧、自私霸道等,它们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容。

④挫折:失败和挫折会打击青年人的信心,使他们遭受悲哀、沮丧、烦恼、厌倦、抑郁、痛苦、灰心等不良情绪体验。

⑤习惯和不良行为:有很多大学生存在不良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睡懒觉、不吃早餐、挑食、贪食、懒惰等,这些不良习惯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行为。

⑥人格障碍:人格障碍者内心体验与正常人生活情感相背离,其外在行为明显违反社会准则,常给别人造成损失和伤害,并给自己带来痛苦。

⑦经济和社会环境: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进入了高等学府,同时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心学习。

⑧能力和社会适应:独生子女的问题和大学生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已经使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校期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毕业后又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求,出现很多社会和心理问题。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自我调节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高等院校必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和高科技的要求。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3.1 提高认识水平,重建认知结构

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先进的思维方式建造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认识水平,从而克服错误的认知和盲目的行为。

3.2 树立科学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发展顺序及高低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这种划分,大学生正处在对爱和家庭的需要最为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青年人渴望亲密的友伴,不甘孤独或被人疏离,容易沉溺于形影不离的两人世界。大学生应当自信、自强,不要被一时的情感和生理需要所左右,而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大学生的理想和目标还应当实际可行,具有价值的吸引力,否则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了科学的目标,再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大学生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的喜悦会促使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3.3 丰富业余生活,注重人际交往

单调而枯燥的学习,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厌倦、烦躁、抑郁及痛苦的学习情绪,长期孤独、封闭式的学习,还可以导致大学生出现自闭的性格和人际交往障碍,对他们的人格发展极为不利。丰富业余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4 保持乐观情绪,积极自我调节

青年人应当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在求学期间甘于清贫和寂寞,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积极开展自我调节,克服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常见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主要有:

①自我激励法。

②自我暗示、催眠法。

③自我宣泄法:宣泄时应当注意以不伤害他人及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为前题,主要有体育运动、找人倾诉、大声喊叫、写作或写信、向替代物发泄等。

④自我训练法:通过严格的定时训练,建立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以戒除不良情绪和习惯。

⑤自我放松法。

⑥想象厌恶法。

⑦移情转移法:通过移情或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痛苦。

⑧顺其自然法:不要过分关注自己。

⑨生物反馈法等。

3.5 强化个人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它与知识、技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能力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并不能必然地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转化还有待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磨炼。所以,大学生不但要认真地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当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科研能力,对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环境、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利民,李丹琳,陈林庆。医学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38.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69.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5

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便是就业压力。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主张使普通人获得更好的发展,生活得更加幸福,使具有天赋的人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这就需要人们用一种更开放的、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发展。如今积极心理学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实践的检验。心理资本是个体认为自身能够胜任和应对某事的能力,它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满意感,是对生活的目的感和意义感的体验,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心理资本包括影响个体成就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把心理资本引入到心理学领域的是塞利格曼,而在此后进行的研究中,费雷德·卢森斯(20xx) 等人在结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属于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资本”这一概念。至20xx 年,卢森斯等人第一次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心理资本是人类个体所具备的一般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要素,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是其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这样看来,心理资本可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与开发活动来取得竞争优势,且其超出了人力和社会资本。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卢森斯等人(20xx)对心理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界定,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对目标锲而不舍,为获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希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 韧性),以取得成功。

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开发干预来提升改变的。比如可以通过熟练掌握社会说服、生理和心理觉醒、成功体验、替代学习与模仿等方式方法来开发自我效能;通过设置目标、参与、制定替代性的权变计划,将开发希望用最终实现目标来实现;通过用包容过去、珍惜现在、寻找未来的发展机会来开发乐观;通过关注韧性资产、危害因素以及过程的策略等锤炼韧性。

一 提高自信,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感知方式,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和相信。自信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第一,自信与具体领域有关,具体来讲,在某一领域具备信心,并不代表在其他领域同样具备信心,自信是与被分析的领域联系在一起的,并不能直接迁移到其他领域;第二,自信是建立在练习或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一般来讲,最有信心的工作大多是已经反复练习并掌握的工作;第三,自信总有提升的空间,即使是在非常有信心的领域,仍然会有一些工作任务会让人倍感吃力;第四,自信受他人影响,其他人对个体的看法,会对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产生影响,例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第五,自信是变化的,受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自信的提高需要个体积极地自我认知和获得他人的认同感。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自我认识、提高自信心、人际关系沟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团体辅导中可以为成员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通过属于某个团体的这种需求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成员经常彼此认同,然后感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员通过讨论、游戏、体验等一系列互动取得良好的疗效,当团体内成员感到自己与别人的相似之处并且与人分享自己最深层的忧虑时,伴随而来的宣泄以及来自他人的完全接纳,都使成员获益颇多。将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认知、感受积极情绪、发展积极的行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自信心。

二 建立希望,对未来进行正确的认识

在心理资本四维度中,希望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力和理想途径。通过里克·斯奈德的研究可以看出,希望是对未来的一种有利倾向的认知思考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中,可以通过设定实际而且有意义的目标,通过自我不懈怠地努力,全身心的投入所有的自我力量来实现事先设定的目标。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对信息的掌握是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大学生拥有一种对未来有利倾向的认知思考状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式、就业政策,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掌握应有的择业技巧,建立良好的心理建设等。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这个社会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通过开展就业知识讲座、就业指导课、请政府劳动人事部门领导给学生做形势报告、请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等形式,让大学生熟悉了解行业的形势和发展状态,掌握职业角色应承担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其更好更快的融入职业,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缩短职业适应期。

三 加强韧性,勇敢面对挫折

我国心理学及教育工作者在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心理、学习动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便是心理韧性,即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保护机制、发掘心理潜能,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并帮助学生建立摆脱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安·马斯腾和里德等积极心理学家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认识到,韧性是面对困难时的一种内在心理机制,可以通过这种机制作用来适应当前的困境,激发前进动力。通常意义上来讲,韧性是一种坚韧不拔,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品质,是保证人们不断前行的力量。而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韧性不只是我们日常描述出来的品质,其实它也是一种动态的、有延展性的、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心理优势。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越强,个体感受的压力越低,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大学生韧性应该从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开始,可以从大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积极地全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了解家庭、融入家庭、知晓社会、认识大环境下的就业趋势,正确处理个体与家庭、社会、就业等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抗压能力。

四 结语

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需要高校及高校教师的重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工作和活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提高就业挫折承受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