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与其说,统治阶级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个最为优秀的领袖人物或一个领袖群体。毋宁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渴求。领袖人物所具备的这种感召力和创造力,源自领袖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及道德品质,即人格魅力。领袖人格体现了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发挥着领袖职位权力所不具备的作用,直接影响领袖的政治行为。伯恩斯在谈及领袖的作用时说,“领袖的作用是由社会的实际变化来判定的,后者又是以动机及对人们的需求和渴望的满足为尺度来加以衡量的。”[2]这里所说的人们的需求与渴望,即人们对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也即社会公众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至于公众为何会对领袖产生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库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个体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种潜在的内心需求。库利认为,在社会个体特别是追随者的身上,存在着未得到引导的精力。他说:“个体的精力、激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某些趋向,都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法测度,但他们却是以往社会生活的全部精髓,这类成分的存在使人产生一种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要求;倘若没有放松和引导这一本能倾向的外来刺激,他就无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他起码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的内心储存着易燃的因素,只有碰上合适的火花,它们才能释放出来。而这个火花通常是某个人的暗示、某种能释放生命力、把骚动着的生命能量转化为力量的激发因素。”[3]这种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需求与存在于体内的未得到引导的精力相结合,便在青年中、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热切渴望中产生了对崇拜的渴求。作为由社会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越是富于活力和进取精神,就越需要理想和一个能向他们提供榜样的领袖。[3]伯恩斯在研究各种领袖类型时,将其划分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和交易型领袖———领袖接近群众着眼于物物交换两大类。认为变革型领袖比交易型领袖要更胜一筹。变革型领袖中伯恩斯最关注道德型领袖。他引用了甘地的例子,说明道德型领袖产生于并最终回归于群众的需要,能够创造满足追随者美好要求的社会变革。变革型领导关系最终成了一种道义上的关系,它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层次,并激发了领导者和追随者合乎道德的理想,对两者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此可见,领袖的精神特质、宽广的意识、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品质和号召力为人们的信念提供了依据,引导着追随者为实现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需求、愿望、理想和抱负。领袖人格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崇拜,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获得人们自觉的追随和自愿的服从,对领袖的政治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表明,对领袖的过度迷恋和盲目追随往往会导致极端的领袖崇拜,将领袖个人神圣化、贬低人民群众,突出领袖的个人地位,无视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最终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国家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法理的权威,以法制的有效规范和制约取代个人专权,反对极端的个人崇拜,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当今时代-§ ,社会公众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盲目崇拜领袖或英雄人物的个人魅力。但是,人们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内心渴求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不应无视领袖对公众行为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应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公众对于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巩固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二、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
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意识形态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道义上的诠释,而且培育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威的心理认同,使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凭借政治社会化机制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外化为人们共同遵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生活准则。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把群众根本的利益提高到未来理想层次上,契合了民众对意识心态的心理预期,唤醒了民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认同。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这其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对其心理预期拥有更高层次的体现,它包含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竞争、效率、开拓创新以及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内容。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带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的不断分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的反映,使中国社会心理迅速世俗化。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世俗化的社会心理易发生不稳定现象。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展的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社会的反映是消费主义日渐扩张和传统意识形态削弱,使传统意识形态整合、引导社会心理的功能减弱,加剧了社会心理不稳定。[4]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世俗化与不稳定,社会焦虑、社会冷漠增加,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5]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政权体系合法性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意识形态表达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整合。那么如何用先进的思想对日益分化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进行整合?这要求必须遵循意识形态政治表达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社会现实的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之中,内化而融合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政治认同,营造与培养与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政治意识形态。
三、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人类需求的优先考虑必须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最终基础”。[6]这里的人类需求也即社会成员的需求包括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大类。合法性基础本质上存在于政权体系对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政府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中最直接和直观的资源,是以政府及其执政党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体系通过提供最现实的政治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借此证实其政权体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唤起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从而获得并巩固其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往往在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更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信仰与追求之上。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意即如何迎合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已成为政府能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与之相适应,政府的系列政治主张及其全部活动都必将围绕不断解放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政府绩效是否切实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相比,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心工作。要克服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民需求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政府绩效的取得与公民需求有机衔接。同时也应看到,政府难以永远保持令公众满意的经济增长率,甚至特定时期还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因此,政绩的合法性可能随时都会被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消解。如果将政权合法性仅仅维系于政府绩效,片面追求政府绩效,很可能会付出民主、公正、自由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只有将政府绩效与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绩效评估中坚持公民导向,保证公众需求与政绩的成正比增长,才能获得民众最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四、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
社会制度是超越个别群体、被赋予了合法性的行动规则复合体,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行政制度、家庭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制度、军事制度、金融制度等。[7]制度规范是对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肯定。作为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的产物,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缜密的规范程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用经验事实证明政权合法性,增强政治认同感。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遵守建立在其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判断等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反映了社会成员内心对制度规范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对政治权力体系而言,了解人们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制度规范的信仰与认同,建立起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制度忠诚。为迎合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需要以法理的权威取代超凡魅力的个人权威,建立民主、公平、合法的制度规范,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酝酿、吸纳、表达、监控机制,使得政府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成为政绩体现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必须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走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反腐制度建设,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体系,治理腐败成效显著。但应当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度规范是合法性资源最缺乏的领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其要求的某些制度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唤起社会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基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偏离价值准则,无法获得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心理认同;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加重了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导致政治认同弱化,消解了业已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因而无法培育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忠诚。这一切使得制度规范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高度,在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新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党的十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之后的反腐败,在我党历史上,是最具特点的历史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期“反腐”的最强音,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明确了关于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反腐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迎合了社会成员对于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普遍愿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从而为巩固政党及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赢得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14-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议题,它对国家和民族,每一民众个体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而发展和完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向心力所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与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也在逐步走向深入。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党报党刊的文献搜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论文有10万余篇,著作12部。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
理论层面的论述与研究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二是学界结合党的要求进行的更深入、更细微的探讨。
第一,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党的重要会议、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系统的阐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从理论阐述到引领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体现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与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作出了说明,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012年,党的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学界的理论探讨主要是深化党纲的纲领性论述,让党的纲领性论述与各个领域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以下主要从概念辨析、结构层次、历史逻辑等方面来展开。
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体系的研究。从价值——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逻辑构建进行了纵向的探讨,像剥皮一样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对概念体系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硕士、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重大课题项目成果中体现。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出发,凝练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早在2007年,戴木才等人就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二十四字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界的研究为党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一步明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根据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的论述,学界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层面做了深入剖析,从指导思想、理念信息、精神文化与社会道德等角度,论述灵魂地位、导向作用,主体地位、目标作用,精髓地位、动力作用,基础地位、规范作用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显得更加完整。
进一步探析了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的深度结合。探寻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导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相关论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理论根基。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发展状况,结合、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代共同发展的逻辑规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研究成果颇多,主要沿着“问题—对策”模式,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思潮、党建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笔者所查阅的文献中,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多,应与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人员主要是高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二是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在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运行机制、学生的心理接受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总体上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还显得比较笼统,细化的程度不够,结合具体层次、具体专业的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不多,其中从高职学生层面做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部分也比较笼统,或更多的只是冠了一个“高职”的名,实质上还是所有大学生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程度不够,高职特色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主要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依据、现实困难与实现路径的思路,结合其他学科领域或专业视角开展研究,如传播学中的传播理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互联网的使用等。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在党建方面,主要是从党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展望
1.紧密结合行业领域,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度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将全面进入体系性研究的时代,将以课题项目为载体,与具体的行业领域结合更为紧密,论述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指导该行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好地融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就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也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高职院校特点、学生所将从事的行业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来进行。
2.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将会更加受到重视
就目前众多的研究成果而言,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几乎是凤毛麟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还是在于其实效性,若无实效性,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实践都无任何意义,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评估、评价研究将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4]中央纪委办公厅、中央纪委研究室。党的十反腐倡廉学习辅导[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6]石书臣、徐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及其把握[J].云南社会科学,2011(2)
[7]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8]廖小平。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9]徐腾、双传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与认识[J].南京社会科学,2013(4)
[10]卢玉、张英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机制优化的对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5-02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它在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心理学课程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核心议题是个体如何受到他们现实的、想象的与隐含的存在所影响,内容涉及自我、人际关系、群体与社会等层面,思考人作为社会存在的行动与思维规律,其不但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合格公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将社会心理学列为通识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在内容体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应以理论本土化、适应社会需要、实验独立设课为主要方向而展开改革,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落后,未能及时反映国际主流研究的新内容
仅就美国而言,专业社会心理学期刊就有20多种,此外能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以百计。以美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JPSP)为例,从1965年至2000年期间就有7277篇。而我国高校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依然以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典研究成果为主要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水平,能够反映的20年80年代以来的新内容很少,更遑论最新研究进展。如“微观理论”是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能够在现有教材中所反映出来的依然只有“挫折―侵犯理论”、“期望理论”、“激励双因素理论”等较少内容。
(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自1978年学科恢复以来,中国人已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学术自信等方面的原因,敢于把这些研究成果编入教科书的极少。目前除“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极少数理论外,几乎都未进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之中,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与热情。
(三)课程内容体系教学重心失当
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于理论建构过程的探讨,也没有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于描述、解释中国人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适用性问题。西方社会心理学自形成期以来,积累了日益繁芜的知识成果,单单描述这些成果就已经需要大量篇章才能完成。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往往没有办法细致探讨理论的建构过程。而且更大问题是,当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在被引述的时候,通常是作为全人类(自然包括中国人)行为的共性而得以尊崇,而文化心理学指出:文化与情境对于人类的心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外在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它甚至被称为“美国白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而在遥远的中国课堂上,很多结论却作为关于人类行为的“真理”来传输给学习者。
(四)由于课程内容体系过于繁杂,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目前最为畅销的国内教科书通常包括16至18个章节,而且随着版次的增加教材也越来越厚,动辄四五十万字甚至70多万字,而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时数通常为54课时,即使教师对某些教材内容点到为止,也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全部章节的讲授。
(五)缺乏统一的学科范式与贯穿整个学科的学科主线
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松散,与普通心理学课程相比,其知识成果远不成系统,社会学取向与心理学取向之争使得有些章节具体而微观,有的章节抽象而又宏观。学生们经常反映缺乏学习主线、对内容记忆的难度较高等问题。国外教材通过划分研究层次并在每一层次内以问题为主导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国内尚未广泛接受这种方法,对于课堂内容体系的编排仍处于缓慢的探索阶段。
二、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要服务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最普遍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授课经验的丰富与积累,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问题,其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对自身、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往往有一定局限,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认识能力。
二是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尚有许多空白点,有许多领域可供学生加以探索,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不能以全面包容已有知识为目标,而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也应面对这一重要课题,从自己的专业特色出发,让学生更加了解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独特属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适应与改造社会等问题。
三、改革思路
(一)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为导向改革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应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而素质教育最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是“宽口径”的,所谓的“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往往有着多重内涵。
首先,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更加了解自身、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设计出既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其次,要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社会能力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整、控制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总和,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社会组织能力等方面。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标。
(二)走本土化之路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要根植于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实践的详细考查基础上。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属性,这是其社会心理与行为存在共性的自然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文化与社会情境的影响,中国人必然有不同于欧美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如果不加鉴别地将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解释中国人行为的普
遍真理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滥用与误用的情况发生。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以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授课框架,在具体内容上重视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但对其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即使它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人某些日常生活现象(如“基本归因错误”),存疑的态度和提出验证的设计方案还是必不可少的。
走本土化道路不是要求学者另外提出一套完全本土的概念,然后据此设计出不同于国际主流的“纯中国化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在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下,探讨与发现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与外国人相比具有哪些共性特征和独特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积累、提炼日常生活中各种相关的规律现象,最好是在未讲解相关理论之前就让他们首先提出自己的解释理论或假设,然后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来对比自己的解释与经典解释之间的异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验证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其有效性和适用范围。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发现已有理论的空白点,发现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议题。
(三)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尝试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可以探索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可行性。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中对实验过程有所忽视,而实验法等实证方法的引入却是奠定本学科科学地位、促进其高速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理论具有反身性,它不独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外,它们的传播会导致相关心理与行为发生变化,因此,理论知识不是永远有效与全世界通用的,理论知识的获得思路与方法才更加重要。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由知识的介绍转向知识的获得。
实验独立设课的益处在于:一是实验课的安排更加灵活。需要时可以在相关课程之后,随即让学生们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以安排在相关课程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对比经典实验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二是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不需要太多的学时,关键在于启发性。只要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即可,如此可以有效地补充基础心理学实验。在独立的实验课时中,验证性实验与自主设计实验可各占一半。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达成社会价值共识,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心理的复杂多变,大量消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转型阶段价值观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迷失的必然后果。因此,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关键是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而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核心内容之一,是意识形态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优化社会心理实质上就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的、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总和,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就是十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一个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上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结构,大学更应严格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社会意识理论研究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包括水平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具有朴素自发性、日常经验性和大众普遍性的典型特征。意识形态是意识水平较高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心理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过系统化、抽象化,就上升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心理,使其按照意识形态的理念发生变化,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心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荟萃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优势人才来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社会意识形态,使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出强大的理论力量来引导社会心理的变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讲,大学主要是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大学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心理的优化从根本上看是要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人格的转型,即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感性和理性的构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个体内部心理成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才有望达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负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质、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本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的是本时代最高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观点等往往也是本时代先进精神的代表,在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过程中,这种合规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个体意识、观点等越容易被社会化,从而成为社会心理。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也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人口数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培育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对当代社会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