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美育教育论文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商业化的美术教育的利
早教的应运而生,让我们更加感慨中国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们左右脑的同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选择送孩子进行早期兴趣培训的时候,选择了美术基础教育,可见商业化的美术教育自然是有它存在的意义。
(一)培养孩子早期美感与基础造型。
孩子的想象力是大人们永远无法追赶到的,如毕加索曾经说,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模仿孩子们画画的线条。很多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大师们绘画的源泉。所以更早的让孩子们进行系统的绘画,可以更早让孩子们的造型以及绘画颜色的调配得到锻炼,有一些孩子,尤其是对色彩感觉画面感觉不是很强烈的孩子来说,早期的美术基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进行一个美感的培训,这种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中国使用,在国外也很适用,在西方,学生们的美术老师,会带领他们去美术馆参观,告诉他们画面的含义,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受美以及画面背后的含义。我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做过一些观察,一个三岁的孩子,在进入班级初始,线条是画不直的,圆也是画不圆的,颜色的搭配略感新奇,但是画面图画较为随意。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第二个学期,家长便向我反馈,说孩子现在画画,画面很整齐干净,颜色,画面的控制明显比以前强了很多。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接受力也是很强的。那么5岁至7岁的孩子在接受系统训练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接受力远比3岁的孩子更快。
(二)培养孩子健全性格。
商业化的美术培训有很大一部分是手工等课程,在手工制作课程的时候不但可以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相互合作的集体感。
总所周知,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一个宝宝,很多孩子都被爷爷奶奶等宠爱。总有一些家长抱怨孩子被宠坏了,那么其实透过显现去观察本质,孩子被宠坏,性格部分缺失,归根到底是因为孤独,孩子自己在家有的时候只有家长的陪伴,却缺少同龄小伙伴的陪伴玩耍,这种手工课程便可以让孩子们有一个相互了解和配合的机会,让孩子们字健康积极的环境里成长。而且,很多美术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授课的时候,在选材上也会着重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这样对于孩子的道德也是一种教育。
二、商业化的美术教育的弊
(一)教条式美术教育。
在美术培训这个广大的市场下,有很多都是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的,那么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开始出现教条化规整化。
比如,对于孩子美术教育,为了达到家长的要求,这些美术教育者们会自己找到一些方法,让孩子画出来的画面非常规整,家长看到了便会觉得孩子可以学到东西,其实,很多的时候,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不一定是规整的就是最好的,孔子提出因材施教,那么在这里有的时候是看不到的。
(二)限制孩子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有些美术培训机构会为了使画面看起来简洁干净而限制孩子们自己添加他们自己想画的东西。孩子说,老师我想在画上画一只小狗,老师考虑到会使画面画乱就会说不,不可以。这样既打消孩子画画的积极性,也会使孩子缺乏了一次发挥想象的机会。当然现在很多培训并不再以画的更像为标准,每个培训机构有着他们各自的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的理念,我们在这并不能够以偏概全。
(三)上课过于敷衍。
在美国,餐桌教育是育儿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中国人把喂饱孩子放在首位,他们更重视“吃饱”以外的其他事情。
大多数美国孩子从两岁起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发出声音,刀叉不能敲盘子,即使不小心发出声响,也必须跟在座的所有人说声“对不起”。在餐桌上照顾别人的感受,是美国孩子很重要的一课,除了不影响到他人就餐,还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因为喜欢某道菜而放肆吃,这是不被允许的。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帮助父母做一些餐前准备,餐后收拾,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也让孩子有一种家庭参与感,学到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礼仪。
这一点对于中国父母来说会觉得不可思议!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明白:“我现在不吃也不要紧,反正家里的厨房24小时为我开着,我饿了自然会有人给我东西吃。”他们没有主动进食的概念,也不会遵守严格的用餐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
对于美国人来说,餐桌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最温馨场所。美国父母非常重视与孩子的就餐时光,无论平常百姓还是国家总统,都会把和家人的团聚看得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下班回家后,每个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赶,为的就是一家人能围坐在餐桌旁,享受一顿愉快的晚餐。
可能我们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一家人一起准备、一起享用、一起交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中国人的早餐内容丰富,却很少和家人一起享用。我们经常在早餐摊上吃,或者把早餐打包带走。即使在家里吃,也经常是孩子吃饭,妈妈忙着收拾书包。于是,美好的早餐时光就这样被匆忙消耗掉了。美国人的早餐很简单,各种麦片圈圈泡在牛奶里,就是一顿。但是,一家人一定要坐在一起,慢慢享用。尤其是周末的早上,爸爸坐在餐桌旁看报,妈妈给每个人的盘子里放入一个鸡蛋或几片培根,孩子们给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上橙汁,这是很常见的场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谈心、说笑,美好的一天就从那一刻开始。孩子从餐桌上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享受吃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比起一顿美味精致的早餐,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父母的沟通和他们之间的那份亲密无间。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美国;中国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背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个世纪,家庭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接触社会的第一单元。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连接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创造家庭幸福的基本的力量,不仅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也是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教育等。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儿童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定义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语是hom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eaching in home。
三、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父母错误的价值观念
一个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受他的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说一些消极的看法,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或“金钱万能。”孩子可能形成一个概念,人活着是为了赚钱,这是一个错误的价值观念。父母有时赞同一些错误的行为,孩子可能形成一个想法,这些错误的行为是正确的。
2、对孩子过分期望的教育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华人家庭,不管孩子喜欢与否,他的父母都会为他设计一个未来。也就是说,中国的父母将强制儿童执行他们设计的生活,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能力。父母的最大的错误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干扰儿童的自然发展。在中国,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家长带孩子到处补习。如果他们在考试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孩子们会被惩罚。
3、长辈溺爱带来的弊端
孩子在长辈的身边,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机会宠坏孩子。祖父母使用传统的观点教导孙女或孙女,样做的结果会破坏孩子的正常成长。
四、今天的美国家庭教育
不同于中国家庭教育,美国纵容型的家庭教育有更多有害的影响。因为过分放纵,这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在广播或电视中,我们有时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信息,一个15岁的男孩在中学枪杀他的朋友。
同时,美国提倡快乐学习。但是,事实上,只注重快乐,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水平在下降。例如,有些学生适应了快乐学习,没有计算器就不能计算。
五、比较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家庭教育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但它仍有其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教育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比较家庭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目的决定着教育的内容。虽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分为道德,智力,体育,艺术等。然而,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智力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就变得不平衡。当孩子开始他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呈现出趋向学校教育的趋势:父母监督儿童的学习,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注重孩子的课外练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这个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学习绘画,舞蹈。但是,没有孩子的意愿,这只能是一个盲目的行动,它会扼杀孩子们的天赋,更糟糕的是,因此付出很多钱和多时间,却得不到好结果。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科学。反之,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有局限性,不科学。例如,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家长更多关注儿童的健康,忽视儿童的体育锻炼,缺乏户外运动。中国家庭教育一直忽视的技能,如,生活技能,工作技能,沟通技巧等。美国人民把这些技能看得非常重要。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国的家长重视知识的学习,事实上,他们只注重低层次的知识,来应付学校的考试。在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试图把钟拆开,你会做什么?”40%父母回答会责骂孩子。从本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父母的思想需要改变。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关注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训练。大多数美国专家建议不学不理解的知识。当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中国的父母总是问这样的问题:“你记住老师教的内容了吗?”或 “你在今天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了吗?”然而,美国的父母会问“你问老师一些问题吗?”或是“今天的课有趣吗?“从问题中可以区别中美的父母。
2、比较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确定它的方向。因此,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它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一些特点。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种期望值并不高。所以美国的父母用一个宽松的态度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善于从孩子的个性中找出积极的部分,让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事实上,这种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根据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我们看看美国儿童在不同时期都做了什么。当他们是一个婴儿,他们独自睡觉;当他们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房间,他们要自己打扫房间。从童年开始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赚钱,例如,他们打扫房子的卫生,送报纸;当他们进入高中或大学,他们主要生活经济来源于做兼职工作赚钱。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才,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光明的未来意味着一份好的工作,过着简单的生。首先,这一目标是很高,难以实现。由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唯一的要求是,他们的孩子可以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学习。这样,他们就忽略了孩子的创造力。虽然中国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们缺乏能力,很难适应这个社会,这就造成了父母的期望有时会落空。
总之,成为哪一种人,取决于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父母,我们应该改变和纠正家庭教育的错误概念。把“人才”教育转变成“成人”的教育,把“一边倒”的家庭教育变成“全方位”的家庭教育,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加快家庭教育的改革。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中国的家庭教育将会迎接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叶立群 . 家庭教育学 [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骆 风 . 21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美育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贯穿于素质教育中的每个部分,每个环节,或通过具体的行为,或通过人的语言,或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或借助于现实生活环境、大自然的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发展智力,展示非智力,培养能力,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使之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进而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一、美育应与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相结合,提高孩子判断美、识别美的能力
首先,美育要与德育相结合,挖掘孩子道德美的因素。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热爱自然与生命教育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班队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和成长空间,让孩子在广泛接触不同事物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对美做出正确地判断,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孩子对美的认识与理解问题。
其次,美育要与教学工作结合,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美、理解美。美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始终贯穿于德育和教学之中。孩子们在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各科教学都和美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育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美的存在,对美随时做出判断。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考虑诸多美的因素,诸如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愉快合作、积极探索、切磋研究、坦诚交流等 ,都会让孩子充分感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努力与协作的和谐美。同时,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寻找各种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所经历的成功的体验,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美好的感受。让孩子认识到获取知识的结果是美,而探索知识的过程更美。通过美育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再次,美育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让孩子真正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由于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因素,使得有些孩子表现出非正常的心理倾向,集中表现为:儿童成人化、自私利己、自我中心、心胸狭隘、占有欲强等。根据这些现象,美育要紧紧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有效对策,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走出自我、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融入群体。让学生懂得阳光热情是美、关爱他人是美、宽容大度是美、谦虚和善是美等,让学生学会施予与感恩,学会尊重与关爱,使孩子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真正理解健康美的含义。
二、美育应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维护美和传播美的能力
美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就是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使家长承担美育的责任,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空间。家长要努力在家庭和睦、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民主平等等方面作出努力。学校也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实施美育,使家庭真正起到美育阵地的作用。学校可以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抓好日常家庭教育,同时定期以某一专题组织开展有益活动,强化家长的美育意识,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努力,建设健康家庭,使孩子在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美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就是利用社会所提供的教育大环境实施美育。学校要有效利用和挖掘社会中美育的资源,以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情感世界、认知范畴。学校可以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设定各种主题活动中,让学生感知社会中美好的一面。重要的是让学生将现在的行为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地联系起来,包括自己的理想、志向、思想道德、行为品格、文化知识等,让孩子从小懂得那些美好的、优秀的品行、丰富的文化知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是立足社会的资本。使孩子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中感知和认识社会,提高孩子发现美、创造美得能力,鼓励和帮助孩子建立维护美得信心、传播美的责任。
三、美育应与孩子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孩子追求美的欲望和热爱美的情感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通过反思对自己的行为有个客观的评价,从而使自己明确调整和改进的方面与方向。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让学生学会把握自己,明确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满意、让别人乐于接受等,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己“美”起来。
再次,培养学生自我提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给自己定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定出目标的内容、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等。通过学生对自身美的培养与完善,让学生从内心产生追求美的欲望与热爱美的情感,让学生最后懂得美的深刻含义:学会尊重与欣赏、学会施予与感恩、学会关爱与宽容,将孩子人性美真正地挖掘出来,用一颗美好的心灵构建出美的生活、美的世界。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既然爱美是人的天性,依照美来实施教育当然更有效。因此,美育大可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可见,实现深刻的教育变革,在合理调整教育的宏观结构,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上确保素质教育的落实这个前提条件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美育。因为唯有美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对美育工作的研究和探讨仍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用教育科学发展指导美育工作,真正让美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