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学论文发表(最新8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医学教学论文发表(最新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医学职称发表论文 篇1

医学职称发表论文

试论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医疗卫生体制【1】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失败首先是观念上的失败

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设计理念和改革思路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中国人民在观念上的认可。

中国人从一开始就在思想上抵触,后来又在行动上抵制了这一改革方向。

最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者以用脚投票离开市场的经济行为方式使得这一市场无法正常运行下去。

总起来说,这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设计者没能充分重视“国民观念”这一中国基本国情是他们的一大失误。

而这其中,对“国家、生命、平等”这三个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观念的忽视使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从方向上背离了中国人民的预期而不可能得到中国人民的接受。

2中国人眼中的“国家、生命、平等”

2.1国家、政府与国际

西方学者曾经认为现代社会是所谓“市民社会”,每一个人都是像鲁滨逊一样的单独的理性人,这些人的不同程度的叠加构成了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

因此,个体比整体更重要;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比从整体到个体的上下交流更有效率也更具有正当性。

因此市场是更有效率的也是更正当的。

而国家的代表——政府则是一种垄断机构,是没有效率、不够正当甚至可能是不负责任的。

接受了这一观念的中国主流学者也这样看待中国、中国人和中国社会。

并认为中国人迟早会和他们一样接受这一“新观念”,而对中国人原有的观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中大多数是农民。

城市居民也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大多数城市居民在思想观念上和农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中国具有5000多年从未间断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国家在当代中国人心中与在50前的中国人心中没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今天的国家和炎黄氏族联盟那时候的国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个大家庭、共同体的概念。

几千年来大一统的国体在中国人心中所形成的大一统的观念,使中国人认为国家是由人民血脉相连有机构成的整体。

国家是每一个百姓自己的国家,在国家面前人人平等。

从而,国家这个概念在中国人心中被神圣化、神秘化了,国家是值得每一个国民自豪的整体。

执政者是经由人民的推举或由历史的正确选择而具有正统并执掌政权的,因此政府的正当性和责任感是不成问题的。

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喜欢简单明了厌恶复杂多变的偏好使得中国百姓更愿意相信并服从政府而不是去追逐市场并冒险。

因为和市场比起来具有正统的政府的行为可靠得多,效率也未必会低。

当出现问题时,规劝或撤换执政者比去收拾分崩离析的国家、杂乱无章的市场要方便快捷得多。

和千秋万代的国家相比任何百年老店也只是历史的一瞬,和经由人民的推举和历史的选择而产生的政府相比,任何企业家的信用都相形见绌。

因此、当取得成绩的时候,中国人习惯把功劳首先归于政府。

而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人也习惯地把责任推给政府。

而不会去考虑市场或国际因素。

所以,与西方政党轮替的制度相比,在中国,政府的责任是永远逃不掉的,政府永远是最后的埋单者。

由于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相对封闭的思想观念,大多数中国人更加相信自己国家的东西和自己的传统经验。

对来自国际的观念、标准和体制思想上比较抵触,或者说至少是不太重视。

因此,在改革中所引进的新的观念和体制得不到中国人民的认可就不足为奇了。

2.2生命、平等和尊严

“天之大德谓之生”、“天人合一“、”人命关天“,生命在中国人的心中总是和天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十分珍视的概念。

不可逆转、只有一次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神圣化和神秘化了。

任何财富和利益在生命面前都可以忽略。

把货币和生命联系起来本身在中国人看来是对生命的一种侮辱。

生命不仅具有数量上的意义而且具有质量上的意义。

有质量的生命、健康的生命是和尊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把自己的生命健康交给自己的国家,交给国家办的医院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

由于中国不间断的历史,当代中国人与5000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的中国人的平等观念没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人心目中平等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泛平等”的观念,不仅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还主张人与世间万物甚至人神之间、人妖之间的平等。

平等绝不仅仅意味着利益,更重要的是她首先意味着尊严。

在国家面前人人平等,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和利益、地位的平等比起来在生命健康问题上平等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人人拥有平等的生命健康权,没有人在生命面前具有超越其他人的优先权。

而这一点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因此,在与生命健康相关的领域里公平是比利益和效率重要得多的概念。

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因何失败?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卫生体制基本上是在尊敬中国人的“国家、生命、平等”概念的基础上由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尽量地保证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权。

但由于对效率的不够重视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度保障,使得对国家造成了过大的财政负担。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摸着石头过河”为基本特征,首先从经济改革开始的。

因此,“卫生事业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制定卫生改革措施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医疗机构认识并引进市场机制的开端。

卫生改革被误认为是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而模糊了它的目标指向。

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引进和借鉴外国特别是美国的经验和制度不仅成为当时一种方便的选择,而且还成为一种时髦。

在没有理论准备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使得当时首先解决的是最眼前的问题,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此,“放权让利”减轻国家过大的财政负担成为当时的选择。

在这样的起点、倾向和环境下,卫生改革形成了市场化的路径依赖,而从来没有去考虑卫生事业本身的特点,从来没有去考虑中国人民能否从观念上对其进行接受。

预防、疾控和医疗意味着生命和健康,保健品和保健服务意味着健康和舒适,医疗器械和药品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涉及安全的战略性物资,把这些生死攸关的东西交给变幻莫测的市场而不是国家,这是中国人民观念中不可接受的。

在实际上的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医院企业化过程中,财富指向和效率倾向逐渐地提高了其他项目对生命健康的相对重要性,颠倒了生命与财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也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相抵触。

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造成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极化和分层。

这意味着不同的人会因为拥有不同的财富而具有不同的生命健康权,意味着人的生命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

而这意味着对人的尊严的一种藐视和对生命本身的一种侵犯,这种藐视和侵犯其实对任何人的、即使是富人的生命都是如此。

而这必然扭曲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工作态度和方式造成医患关系的对立,造成市场供需的紧张,造成市场的失灵和失败。

另外,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这种财富倾向、效率倾向和对公平、对人的尊严的忽视也导致在医院管理体制、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中对医护人员权利的侵犯。

总之,自1978年开始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在观念上就被中国人民拒绝了,它从一开始就在需求方得不到任何需求。

因此,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失败。

4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若干经验教训

4.1“国民观念”是不可回避、不得不重视的基本国情

人口、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国情已经得到大家的重视,但人头脑中的国情——观念,却被认为是很容易改变的,特别是当它面对所谓“先进理念”时。

实际上,一国国民中长期形成的观念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稳定性,而从所谓的“先进国家”引进的所谓“先进理念”倒未必先进,或者不一定适合本国国情。

因此,在改革中要眼睛向内,既要顺应国人的传统观念,又要对国民进行观念更新,而前提当然是对这一基本国情——“国民观念”的充分了解。

4.2医疗卫生事业首先要遵循的不是经济规律

虽然说“卫生事业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但医疗卫生事业面对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人的交易关系,因此首先要遵循的不是经济规律,而应该更多地考虑人口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伦理规律,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向某些经济规律说“不”,即敢于忽略某些经济规律。

4.3医疗卫生事业发达的标志是“没病”而不是“治病”

能够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是一个国家医疗技术发达的标志,但未必是这个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达的标志。

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的影响下,人们误把医疗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当成了医疗卫生事业最发达的国家,并误把它本不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当成最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引进了中国,却抛弃了原来远比它先进得多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国制度,使得一些原来已经被消灭或基本被消灭的疾病又开始流行起来。

因此,选择一个正确的标准,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本国标准而不是盲目地“与国际全面接轨”才是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2】

【摘要】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医院的经济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深化和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 财务管理在医院的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降低医院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医院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领导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财务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领导是医疗界专家教授,对财务管理不熟悉,只重视医疗业务的管理,忽视医院的财务价值管理。

﹙二﹚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许多医院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只重视预算收支,忽略预算编制和预算评价,预算执行主观随意性很大,资金使用效率低。

﹙三﹚医院成本核算不科学、不规范。

长期以来,医院作为国家事业单位,不重视成本核算,开展成本核算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奖金核算,以此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影响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并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篇2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管理的作用更加具有时代性的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学校教育管理质量,推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以期对于现今的教育管理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更好的应对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历史较长的学校,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在过去发挥着作用,在今天、明天仍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然而在光环之下,一部分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存在着“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做法,观念陈旧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由于这种经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小胜即满、小绩即安的情绪,滋生了“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工作作风虚浮问题就必然出现,如“软、懒、散”现象,备课、上课不认真,甚至有的教师不备课就上课,早来晚走等现象屡屡出现。在管理上,制度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办学思想,难以发挥制度的效益性;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又难以有效地进行全方位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着“无法可依”现象。即使有规则的一些工作,由于管理落实不到位,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些问题已构成制约目前学校适应社会要求快速发展的瓶颈。围绕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学校发展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确定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的思想,实施大策略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以人为本”应该作为现代小学教学管理中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小学教育管理应当树立的一种哲学理念。

激发教师兴趣,强化参与意识。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在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 中要树立“以教师为本” 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 的管理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事实证明,倘若只把教师看做是管理对象,处处以管字当头,就很难真正尊重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很难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许多校长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当自己制定的管理目标被教师们认同, 自己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真正结合了,学校的各项管理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突出学生主体,为学生服务。

每一个商店都主张顾客至上、用户至上,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样要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学校为学生而办,教师为学生而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对象, 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至上意识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做重大管理决策时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学生,千万不可偏离育人这个主导目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要落脚于学生,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设广大学生留恋的整洁、优美、幽雅、协调的视听环境;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力求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功能。总之,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把学生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为育人服务。

(三)、优化教学质量管理

学校管理中教学管理是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抓好每天、每周、每月、每期的教学管理:

1、各学科教师要求有完整的课时教案和复习教案,教师至少配备三种参考资料和一至三类练习题集,要求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

2、不上无准备的课,教导处加强督查,把课堂教学事故拿入考核,查到无准备的课视为旷课,并与其谈话,限期改正。

3、重点科目要有适量作业,分课时、单元下发,作业把握三个关口:一是作业量足,二是作业全批全改,三是作业评讲订正,教务处加强督查(每期至少定时检查四次,平时抽查等形式)。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计划的落实靠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制度是进行教学管理的“法”,有了这个“法”,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它能促使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能使学校产生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学校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教师教研进修制度”“目标教学研究课制度‘论文发布制度” 等,从而使教研活动、教师的培训工作有了时间、内容的保证。为了抓好备课工作,学校要规定一些“整零备课制度‘教案检查评比制度‘开学第一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作业批改要求’‘优秀作业评比制度”“帮差培优制度”等。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些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常规化。

2、健全评价机制,激励校内竞争。

评价是教学管理的手段,对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达到科学性强、可信度高,就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教育部基教司的精神,我们要健全教案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单元形成性评价机制、质量分析评价机制以及对教研组、年级组的管理评价机制、学校管理工作自评机制等,在校内形成一种和谐竞争的局面。总之,评价工作是对教育教学总目标的验收,是检查职责是否尽到,操作是否合格,科学地运用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激励着全体师生进入全面竞争的氛围。

论文发表医学经济评职称com 篇3

论文发表医学经济评职称com

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1】

【摘 要】临床医学研究生是目前临床、科研的主力军。

在近年大规模扩招的压力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面临着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的双重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合理规划培养方案,使得临床技能提升与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共发展是每一位研究生导师面临的考验,我们结合近几年带教研究生及研究生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探讨临床技能与科研创新双进步的可能方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临床技能;创新能力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成为临床、科研的主力军,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处于科研、临床技能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

本文仅对临床专业型研究生临床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及临床技能培训等浅谈几点看法。

1.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存在的主要矛盾

1.1 专业学科深度与广度与基本技能之间的矛盾

我校就读的临床型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也有少数有较短的工作经历。

由于考研的压力,许多学生大学实习期间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学习,导致研究生阶段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基本技能培训。

此外,目前普遍存在临床研究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广度与专科知识的深度不够的问题;同时,由于现代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专业技术和操作分工更为明确,加上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范围,专长趋于窄而精,无疑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新的问题[1]。

1.2 科研创新能力与临床技能培养的矛盾

临床医学研究生是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对他们而言,科研训练和实验室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

但我们的临床专业研究生,目前的培养计划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科室轮转,根本没有安排实验室学习时间;如果安排实验室工作,就必须缩减在本专业科室学习时间,这对于原本就专业知识欠缺的学生也是很不利的,可能影响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分配。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目前许多临床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尚显不足,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加困难。

因而,如何能在这么短的学习期间,即学习临床本专业知识、相关临床理论,又增加深度、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摆在导师及医学院校面前的难题。

2.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2.1 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1.1 加强文献的阅读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是否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所要阅读的参考书、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杂志期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定期组织学生共同交流。

改变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式的输入的教学模式[2],“让学生自己讲”是很好的激励措施。

要求研究生学会查阅国内外文献,并随时关注国内外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为第二步的选题做充足的准备。

2.1.2 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实践活动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 创新能力是思维与实践结合的产物,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人们的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不能随意杜撰, 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踏踏实实的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正确的选题、严密的设计是科研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要求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所选课题的方向和意义,使选题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研究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及大量的文献及参考书的阅读对本专业的现状及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临床阶段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个体特点,采用以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教育方法,使学生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3]。

导师则在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设计空间,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更大的创新能力[4]。

要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研究课题的目的不只为了写毕业论文,而是去探索、发现及创新的过程。

课题的。设计一定要重视细节,要精确合理,病例数目一定要充分,研究方法要具有可行性,要仔细推敲和研究,不要在课题设计上就存在致命的缺陷。

2.1.3 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

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研作风。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实验数据不能修改,更不能编造。

要锻炼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临床技能的培养

2.2.1 三基能力的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因为专业方向较为明确,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但由于每个分科都有它专业的特殊性,导师在研究生第一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时给研究生选择选修课就要选择一些与临床医疗密切相关的医疗技术课程。

要重视研究生的临床三基学习。

2.2.2 临床思维的学习和建立

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观察、判断、分析、综合和预测能力。

这种能力往往通过分析病例、解决具体问题表现出来,是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建立并得到强化的。

在培养过程中,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临床工作能力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严格规范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杜绝不规范医疗操作;从患者接诊、检查到治疗,全套正规程序严格要求。

跟随上级医师查房、定期的教学查房都是提高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

查房时,研究生汇报病史的过程就是检验其临床思维的过程。

定期进行典型病例、疑难病例的讨论,讨论时要要求学生准备,并发言。

跟随导师上专家门诊,也是临床学习积累的重要环节。

按我院研究生管理规定,临床学习期间,研究生有10个月的相关科室的轮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傅金英,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18(9):806-808.

[2]许杰州,施楚君,吴丽萍等。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初探。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10):305-306.

[3]董碧莎,王丽。浅谈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西北医学教育,,8(3):49-51.

[4]王健, 侯稳。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现代预防医学,, 35(15):2905-2906.

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研室标准化【2】

摘要:探讨临床医学课程的特点,分析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提出教学医院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措施和经验,使临床医学课程教研室工作有章可循,促进教学建设、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临床课程;教研室;标准化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内部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研室是处于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

高等教育学指出,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诸方面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工作、教学法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师资培养、进修教师和研究生培养、学生自学指导、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验室与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等等。

因此,教研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也是学科课程的载体,在教学运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能否提高。

几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现代高等医学院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许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系与附属医院、附属教学医院合并成立临床学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由此,教研室的组织、管理形式也发生很大变化,致使高等学校完整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管理出现部分缺失,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结合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教学建设中实施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临床医学课程的特点

临床课程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这个阶段要求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转化为临床综合技能。

通过理论授课、实验课、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四种方式实施。

教学周期从大三到大五,跨度长,内容多,课程间内容相互关联,授课进度相互衔接要求高,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着更高的要求。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

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

这对教研室、教师、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实施这样的要求又存在一些困难,从教师工作性质上,他们既是医生又是教师,同时肩负医、教、研三重工作任务,且医疗工作任务繁重,科研工作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精力受到很大影响。

从学生学习方面来讲,学习的是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诊治绝对不允许出现差错、事故,学生面对各不相同的患者个体,千变万化的病情,既需要掌握医学知识,又需要运用医学伦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中还要严格执行卫生法规、医疗制度,防范医疗纠纷,较其他类别课程学习难度加大。

如果在制度和工作安排上没有科学的设置,必然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实现,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临床医学课程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医学院校将临床医学系和附属教学医院合并成立临床学院,进而教研室和医院专业科室合并。

这在扩大教学资源,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等方面有利于教研室的建设。

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随着医院现代化发展进程,临床分科越来越多,临床医生专业分工也越来精细,教师和本科全面医学教育及专业课程相对应的离散度越来越大,这导致承担一门临床课程的临床业务科室和专业课教师数量增加,教研室建立在多个临床专业科室的基础上,增加了教研室的管理难度,教研室的职权、工作机制、教学任务统筹都面临新的问题。

教师还存在学校的教学编制和医院的临床编制之分,在人事管理、培养目标、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绩效管理等方面也有不同。

由此导致现在部分教研室不能全面开展工作,只完成教研室职能中部分任务,致使出现教学的自由化倾向,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这种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

重温教研室的性质与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对照教研室性质与任务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理体制,成立院(系)教学督导组织,检查指导教研室的工作,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篇4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的基本方法;把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个学期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亲密的伙伴,如何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探究,体验快乐,培养科学素养呢?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该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地里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自然教学大纲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枯燥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我将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医学SCI论文发表陷阱讲解 篇5

医学SCI论文发表陷阱讲解

我们都知道,SCI医学论文发表的两个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和毕业,但由于时间观念比较强,所以都比较急促,这样就很容易困在里面,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这些阻碍我们的进步,为了确保稳中求胜的陷阱。

现总结如下:

投稿前切莫急噪,要有耐心。要知道你所操作的将是一篇公开发表物,因此不能有错。有很多错误,在发表前是对编辑和审稿人的不尊重,发表后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把“最高级别”的帮助留到最后,逐步、节约使用你的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不要乱加作者、乱挂“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这样太普遍了会让人觉得有问题,容易产生“学术不端”的怀疑,尤其是些小豆腐文章。作者尽量不要“修改”。修改作者很不professional。

不要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不要好高骛远,要事实求是地选择杂志。没有0%以上的把握最好不要乱投,尤其是一些你这一辈子可能要经常打交道的杂志。

语言可以选择语言编辑公司,花1000元左右很值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时代、语法特别是the, a(an)...等冠词用法把握不好。小错误,大毛病!

要耐心选择合适的杂志,不要仅考虑影响因子,尽量发表得离自己的专业近一些。

不要认为BBRC、MH等杂志就容易发表,不要有任何“投机”“侥幸”的理。对任何杂志都要特别严肃认真地对待。把前面的工作做得塌实些,中的可能性就大些。

有连续性的实验工作不要急于发表医学SCI论文,最好对你即将进行的工作有预实验或有预见后再发表你已经有的结果,这样能保证你的'工作将有延续性,起码不会出现“自相矛盾”。连续性的文章不能有重复性的数据资料,也尽量要避免同样的语句或段落出现在前言或是讨论当中。要知道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医学论文投稿之前对英文信件的常规习惯和礼貌用语要充分了解。不可让我们以一种无礼、粗鲁或不专业的形象“出现”在编辑面前。很多书信写法(cover letter, revised letter, point-to-point response to revi-ewers,and so on...)把常用的信笺模板储存到自己的文件夹当中去,这样应用起来就方便了。

短评和letter要求很高,我们当然鼓励。但是,发表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是建立在你广博的科研知识和深入对别人工作的理解之上的。切不可以为随便写几句就能发表。三思而后投。

不要因为毕业、晋级等原因就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编辑。他们的工作安排不可能因为你的需要而变化。如果你真着急,就应该早些动手,“把自己的时间抓得紧些,给别人的时间宽松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上就是针对医学sci论文发表陷阱的大解析,看完以后是不是茅塞顿开呢?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文可以学到一些sci论文发表相关知识,同时也希望广大医学者可以顺利通过职称评估。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篇6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 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 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1、 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2、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听觉的变换

除了哨音,可以通过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所有的学生都会身心愉悦的

此外,在场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开发设计,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医学电力论文发表 篇7

血管新生与心脑血管疾病

[摘要]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血管新生,然而血管新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却众所不一,本文拟对今年来有关血管新生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做一综述。

血管新生是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生成新的血管的过程。

在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创伤修复等的发生发展中,血管新生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今年来是我国病发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血管新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将血管新生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在血管的生长与分化过程中,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抑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当平衡状态打破时,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基础上,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增殖与迁移,从先前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的形式生成新的血管,即血管新生。

血管新生一般分为4期,第一期为因子诱发期,当血管发生损伤、创伤、肿瘤生长、局部炎症反应、缺氧以及某些细胞因子变化时,使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增加,在局部积聚,从而诱使血管新生。

第二期为增生侵入期,表现在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松解内皮细胞与周围组织的粘附,周细胞与/或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浸润。

第三期为分化期,血管内皮细胞伸展,彼此连接形成新的血管芽孢,血管芽孢逐步形成中空的血管腔。

第四期为成熟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使中空的血管腔延长,血管腔与血管腔的两端发生连接,形成血管襻,并继续形成新的血管芽孢。

诱发血管新生的因素较多,缺血、缺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研究已证实,缺血缺氧是引起血管新生的基本原因[1],正常组织与缺血缺氧组织的分界面可能在血管新生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炎症是血管新生的另一因素,当炎症与应激发生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释放某些促血管生成因子,引发血管新生,且在炎症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血管内皮与基底膜之间的连接松懈,十分有利于血管新生。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的因素在诱发、影响着血管新生。

这些诱发因素通过一系列的改变调控着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抑血管生长因子间的平衡状态,并最终引发血管新生。

促血管生长因子有许多种,其中研究较多、较为清晰的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和Tie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angiogenin及胎盘衍生生长因子(placenta derived growth factor,PLGF)。

VEGF是促血管生长因子发现较早,研究较深的因子之一,研究表明它能特异性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2]。

VEGFA是VEGF家族中特性较佳的成员之一,其通过与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1和VEGF2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

此外,VEGFA还是最强的促血管生成蛋白。

它引起增殖、出芽和内皮细胞管道形成。

VEGFR1是VEGF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它是最有效的有丝分裂受体,VEGFR1在病理性促炎症反应处募集造血前体和单核细胞时起关键作用并促进血管新生[3];促血管生成素是另一类促血管生长因子,它包括Ang1、Ang2和Tie受体。

Ang1主要作用通过促进内皮细胞与周围支持细胞的交互作用和黏附从而促进并维护已形成的血管的完整性,同时在排卵期间血管新生活跃处可能刺激新血管的形成。

Ang2主要作用是降低细胞与基质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同时Ang2能通过与Ang1竞争性结合Tie2 从而阻断Ang1的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第三类主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

FGF由与靶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FGF受体结合而呈现其生物学活性。

FGF分为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它们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且产生胶原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1 血管新生与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失调能触发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移动,细胞外基质在血管壁沉积的一系列病理过程,从而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损伤后再狭窄[4]。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是中心环节。

TSP1是主要由血小板分泌的450KD糖蛋白,也是多种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份,它是体内自然存在的血管新生抑制物。

TSP1表达在粥样斑块及受损血管处迅速上调,可能参与血管重塑的病理过程。

通过实验证实抗TSP1治疗可以促进血管损伤后的再内皮化,同时减轻内膜的增厚[5]。

此外,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常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它们可以促进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甚至诱发斑块内出血和斑块破裂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可能成为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靶点,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

应用血管生成抑制剂endostatin或夫马菌素类似物TNP470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能够抑制斑块增生[6]。

可见通过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抑制血管新生能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 血管新生与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造成各种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增加有功能的冠状动脉分支或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血管新生能通过诱发分支血管的增多来缓解血管不足,改善冠心患者症状的作用。

Schumacher[7]研究发现aFGF促心肌血管新生的临床试验结果。

2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外科旁路手术期间直接心肌内注射aFGF,12周后血管造影发现注射部位可见致密的新生血管网,且无副作用报道。

以猪为模型的研究证明,VEGF和FGF均能改善心肌缺血,4周后就有侧支循环形成[8]。

综上可知,促血管新生能适度的改善血供不足,缓解冠心病的作用。

3 血管新生与脑缺血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时,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供,挽救濒死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的关键,其中恢复缺血区的血供是最为直接最迅速的治疗途径之一[9]。

Hayashi等研究了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VEGF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VEGF mRNA在缺血再灌注后1 h后增加,3 h达高峰[10]。

Lin等在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用Northern分析显示,Ang1的转录片段的延迟反应在缺血后2周增高(比对照组增高8倍)[11]。

可见,在脑缺血的过程中,血管生长因子均发生了改变,这提示血管新生与脑缺血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在临床治疗方面,Vogel等将携带VEGF165 cDNA的腺病毒重组体载体立体定位注射到大鼠微状核,11 d后HE染色证明血管密度和管腔大小增加,脑血流量呈VEGF剂量依赖性增加[12]。

综上所述,血管新生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血管新生。

然而,血管新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调节作用却是不一样的。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由于血管新生能引起斑块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但对于冠心病和脑缺血疾病,血管新生却能因为增加缺血区血管,从而改善疾病。

在血管新生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抑血管生长因子间的平衡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这些调控因子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将能更好的阐述血管新生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Fujita M,McKown DP,McKown MD,et al.Opening of coronary collaterals by repeated brief coronary occlusions dogs.Angiology,1988,39:937941.

[2] Gerber HP, Malik AK, Solar GP, et al. VEGF regulate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survival by an internal autocrine loop mechanism. Nature,,417: 954958.

[3] Rafii S, Lyden D, Benezra R, et al. Vascular and haematopoieticstem cells:novel targets for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Nat Rev Cancer,2002,2: 826835.

[4]Ross R.The pathogenesis ofatherosclerosis:a perspective forthe l990s.Nature,1993,326:801809.

[5]ChenD,AsaharaT,KrasinskiK,etal.Antibodyblockadeofthrombospondinaccelerates reendothelialization and reduces neointima formation in ballooninjured rat carotid artery. Circulation,, 100(8):849854.

[6] Moulton KS,Heller E,Konerding MA,et al.Angiogenesis inhibitors endostatin or TNP470 reduce intim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plaque growth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Circulation,1999,99:17261732.

[7] Schumacher B,Pecher P,Von Sprecht B U,et al.Induction of neo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myocardium by human growth factors:first clinical results of a new treatment of coronary,heart disease.Circulation,,97:645650.

[8] SoRelle R.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stop angiogenesis for cancer and encourage it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1998,98:383384.

[9] 蒋霞,李勇,范维琥,等。血管新生与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1):3739.

[10] Hayashi T, Abe K, Suzuki H, et al. Rapid induc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expression after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Stroke, , 28(10):20392044.

[11] Lin TN, Wang CK, Cheung WM, et al. Induction of angiopoietin and tie receptor mRNA express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2):387395.

[12] Vogel J, H rner C, Haller C,et al.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human VEGF165 in rat brain: dosedependent, heterogeneous effects on CBF in relation to vascular density and crosssectional area.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3,23(4):423431.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篇8

摘要: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定位于学校教育方向,使学生具备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素养,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培养人才,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本文针对电大小学教育专业写作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进行论述,阐述了小教专业学生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培养;小学教育;写作;教学实践能力

一、小教专业学生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教专业学生作为基础教育人才的重要储备军,是即将走上讲台的准教师或已经进行教学活动的老师,自身的知识深度和教学能力对日后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影响,电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小学进行教学,写作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老师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教学能力就决定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写作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拓展,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感悟,更需要培养学生以一个教师的身份进行预演的能力。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学生基本属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正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或正努力准备成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因此相对高校师范生,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熟知自身教学风格。时代在前进,写作素材多样化,学生需要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自身已备的知识库融入与时俱进的世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运用于实际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写作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转变思路,树立全新写作观

从目前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写作理论架构不合理,写作教学过于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际写作能力培养,由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转变思路,重新确定写作教学观念,把写作教学与知识积累、人格培养、写作能力培养作为写作能力培养重要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的人格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知识积累是基础、写作能力培养是根本,人格培养是过程,写作教学能力是目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教学实践能力,就要摈弃专注写作教学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观,把知识积累、人格培养、写作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作为写作教学的整体来定位写作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写作教学培养的效果。电大小教专业的学生要构建出自身合理的写作模式,然后将这种模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摸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写作教学途径,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要教书育人,先执笔能文

写作教学是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教学难点。而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写作教学能力培养还缺乏实践探索性,课堂教学方法缺失点多,效率不高。欲教于人,必先自通。因此必须提高其本身的写作水平和构建自身的写作教学框架。只有自身拥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有很深厚的教学资源,才能够有满意的教学结果,只有投身实践教学,才能查缺补漏。写作不只是组织文字表达的一个结果,要培养小教专业学生的写作教学能力,更要求教授他们将写前、写中、写后协调统一,扩展素材积累,明确写作核心,注重文后点评。分析明确写作的核心,准确把握好主题走向;创建课后交流的平台,师生共同课后好交流;注重课堂课后的练习,锻炼学生随手写能力;评讲出学生优秀作文,提炼出亮点进行共享;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引导学生全心学习。

(三)教学做合一,训练写作素养,培养指导写作能力

从事写作教学的学生往往不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培养所教学生的写作能力,故而指导出的写作作品往往空洞乏味、毫无生命力可言。要想获得较高的写作教学能力,需要多读、多思考、多感悟,才能获得才、胆、识、力、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在生活中,对于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认知影响说是教。只要做到教学做统一就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小教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素养。

1、培养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阅读能力是写作教学的先行军,是写作的基石,没有素材的积累,没有基础的铺垫,谈不上写作教学。在现阶段的很多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个基本点,因此学生的写作无从下笔,一提写作就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很多的作文内容空洞、枯燥无味,要么肤浅幼稚、蜻蜓点水。学生这种难于表达、不擅表达的状态根本在于头脑中缺乏素材。因此作为小学教育的学生不仅自身要大量积累,也要要求学生拓展阅读。大量地阅读,不仅可以发展语言,积累知识,丰富感性认知和想象力,更能够让学生视通四海,思接古今,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建立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科学化、多元化的阅读指导。

2、把握兴趣的激发和提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切教学都将事半功倍,学生的写作也将游刃有余。因此学生除了系统化的阅读拓展,还要在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下,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要做好写作教学,教师一定要教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真心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大事小情。生活是感悟的发源地,对于写作必须观察生活,没有生活,写作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教师要让学生的写作面向生活、走近自然,用灵敏的视觉去观察、捕捉、体验周边的点点滴滴。小学生的视角是纯净的、更是独到的,罗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故而教师要引领学生让他们将观察到的生活写出属于他们的内心感悟,平日可以通过随笔周记的形式来加以练习。写作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小学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阶段,老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从看图说话到话题作文,学生必须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才能进行独立写作。老师应该注重课中课后的练习,题材无处不在,锻炼学生随手写作的能力注重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4、着力情感的升华与展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写文,方能引起心灵共鸣。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目标体系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三位目标进入教育教学,备受社会关注。作文是情感的载体,而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探寻新方法,才能培养孩子多“情”善“感,有真情才有栩栩如生的作文。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了一样”。而作文则是流淌着情感的表述,是充盈着丰富的爱的再现,离开情感和爱的作文,就如离开池塘的鱼儿,毫无生命力可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爱浇灌于整个教学过程,用情感浸润课堂,用真情演绎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抒情达意,表达自我。

(四)适用技巧,重视评阅

作文中,点睛之笔往往能给作文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写作知识之后,务必要指导学生在文中运用写作技巧让整篇文章灵动起来。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可以采用多种叙述方式,写作顺序,写作手法等等。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他的精神产品,一定要从整体训练出发,全程独立完成选材、命题、文章构思、语言表达、修改文章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文的评阅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实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这里,可以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反思进步,摘录经典,交流美文,因此教师一定重视文后评阅。可以采用各种评阅方式,如交换评、小组评、轮流评,教师主导整个过程,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精神产品的欣赏之中。促使学生爱上作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叶圣陶曾说过: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展示给人们知道,将无形的思维化为有形的表达,练就一篇好文章,必定少补了平时的练笔。指导学生写循环日记、随感,笔记等,可以是一篇叙事文,可以是一段心情杂记,也可以是一句感悟,利用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写作。注重小练笔,收获大精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