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这次为您整理了体育教学论文范例(最新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二期课改“以人为本”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关键词:体育快乐
跨入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在社会健康观和体育观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所以,快乐体育思想就运用而生,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离不开的,特别是与当前进行“二期”教育改革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紧密联系的。
快乐体育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所在,追求所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会方法。它重视体育课中所具有的独特乐趣,以此来满足运动的欲望,发展体力和智力,驱散疲劳和烦恼。真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
一、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教师转变观念、体现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而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采用灌输方法,一切以教师说了算。已经无法让孩子发挥主动性,严重妨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正是在“二期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喜欢怎样的教学环境且学生之间可以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制订,甚至可以参与教学进度与制度实施,只要学生喜欢教师就应该满足他们的需要。
2、树立学生自信心,敢做课堂主人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教学,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教育学生课堂是他们的,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能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的方法教师都应该主动接受,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主人,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能品尝体育的快乐。。
二、改变课堂模式,激活课堂氛围
1.导入新颖,气氛活跃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也乐于接受。例如:我们改变以往军事性的导入方式(小干部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利用学生好动的天性,以游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自由结伴按自己的练习倾向有序地进行活动:还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练习的背景音乐,既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又能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愉悦。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得到心理上的,同时也起到了整备活动的辅助功效,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2、师生共练,融洽师生关系
俗话讲得好: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溶入到学生中去,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利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如:身体的接触、抚摩孩子、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等。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行动感染学生,以微笑服务学生。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模仿老鹰的动作,幽默的脸部表情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练习欲望,满足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
3、学生自由结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和同龄人进行交往是内在的心理倾向,能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做游戏是意见非常高兴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兴趣爱好相同的结伴”——可以使学生在练习和交流中得到快乐;练习能力相仿的结伴——可以使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得到成功的快乐;练习能力不同的结伴——可以使练习能力好的学生在帮助他人时感到快乐——助人为乐。这种方式的采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
1、多器材教学,品尝练习的快乐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个性倾向,把选择权让给学生,就是形式有权在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器械练习。一般而言,学生从事自己所喜爱的、熟悉的、能容易掌握的运动项目,如男生喜爱足球、篮球、乒乓等一些竞赛项目,而女生则较接受羽毛球、毽子、跳绳等文雅的项目,这样学生不仅接触器械时间多了,而且运动量也同步加大,练习的意识加强了。学生练习兴趣高涨,教学气氛活跃,自己做主,满足需求。
2、改变练习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悦。
有人曾这样说“如果教师给学生都是具体的东西,规范的东西,那么学生就没有创想了”,故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利用场地器材进行各种变化和组合进行练习,以此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在障碍赛跑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垫子、健身棒、短绳等来作为障碍物,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从新对障碍物的次序进行重新组合来缩短比赛的时间。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有的组把四个障碍物交换了位置,有的改变障碍物的形状等,在比赛中品尝创新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有不同的练习形式,教学场面气势如宏。有思则必有疑,有疑则必有探知的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
四、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
1、正确优美的示范,消除心理障碍。
教师正确优美的讲解与示范是一种最直接、最实用的教方法。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学特点:儿童的第一信号发育比较完善,而第二信号系统发育比较迟缓,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特别敏感,且他们天生模仿能力很强。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熟练、轻松、优美的示范来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让他们跃跃欲试,同时还能消除学生对练习动作的恐惧心理。例如:在“单杠后摆下”动作教学时。由于是学生初次尝试练习,为了避免产生恐惧心理现象,教师可先进行规范、优美的示范,从方向、部位、时间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既有利于学生直观模仿便于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以及容易掌握动作,使他们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又有利于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多媒体的运用,体现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手段更趋向人性化,其唯一目的是让学生在情绪和心理上体现独一无二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如录像、投影以及电脑等手段使学生更直接,零距离的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如2002年4月在上海同洲模范学校进行的二期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事先运用了多媒体制作,学生通过录像看到上课时的自己。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历历在目,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课堂气氛空前高涨。也培养了孩子平时锻炼的好习惯,增强了竞争的意识,知道了自己爱好运动是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
3、场地器材合理布置及色彩的运用
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它不仅体现教师资力的内涵也能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激发他们练习的欲望。课堂中教师可以把体育器材布置成小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图,如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给学生清新的情境和直观的感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器材上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利用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课前产生兴奋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加锻炼。
五、建立评价体系,从成功中体验快乐
1.教师鼓励性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即用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鼓励性评价能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如: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一点你一定能跳过去;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超越自我、战胜他人过程中享受达到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无法知道或体验的效果。如:在做“前平举和侧平举”的时候,学生可通过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所做动作的到位率。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的信息来提高自己动作质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互评不仅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3.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来源。是改进教学的动力和手段,有利于解决了学生学习中“要我学”和“我要学”矛盾的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对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自我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身体体能是一方面,另外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范畴。团结意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让学生学会和他人正确的相处方式,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作用与价值。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引导,并且很好地体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来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普遍存在一些特征,如:情趣不稳定、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挫败感强、团结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和他人接触,等等。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身心特征来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来给学生相关引导,进而深化对于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启发,教学过程不能太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太枯燥,教师应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进行简明扼地讲解,作出清晰的动作示范。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团体小游戏来开始体育教学,如“老鹰捉小鸡”,一个同学扮演老母鸡,一个同学扮演老鹰,其他同学扮演小鸡,学生们在相互追赶的过程中,便能体会到个人不能与集体分离,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战胜困难,从而使学生在趣味化的游戏中逐渐领会到团结意识的作用与意义。
二、体育游戏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实现影响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好的教学形式就是游戏教学法。游戏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将很多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游戏不仅能带给学生身体体能上的锻炼,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质。游戏教学有着很多显著的优越性。游戏的竞赛性、规则性、教育性在体育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培养在比赛过程中自觉遵守规则的竞争意识;那些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游戏类型也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计那些需要学生相互协作的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慢慢地领会到团结协作的作用与意义,进而让团结意识在学生脑海中更为深入。例如,游戏“蒙眼睛过河”,在这个游戏中需要把其中一位学生的眼睛蒙上,被蒙眼睛的学生只能靠同学的指引下才能过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协作团结非常重要,只有大家进行高效的合作才能将游戏顺利地完成。使学生慢慢明白集体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深化学生团结协作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内容,进而丰富体育的教学形式,这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很多课外活动都深受学生们喜爱,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少活动也是对学生团结意识的一种培养与考验。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外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协作配合来完成的活动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这将会非常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团队内成员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都会很有帮助。另外,学校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如:班级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等。比赛项目多以有趣、简单、有效、娱乐性较强的集体项目为主,如:“乒乓球垫球接力跑”、“赶猪跑”、“抱球接力跑”、“双人绑腿接力跑”、“袋鼠跳”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民间体育活动。活动结束后,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与奖励,激发他们的参赛热情。活动过程中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使学生体会到与团队一起努力取得胜利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深化学生的团结意识。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组织与设计上灵活地进行创设,有意识的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有效地将体育游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团结意识的形成与深化;另外,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通过以上这些教学过程能对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有很好帮助。
作者:金如琴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第二篇: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生年龄较小,但是好奇心较强,兴趣十分广泛,尤其喜欢游戏形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游戏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一些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恰当应用游戏提高课堂效率,寓教于乐。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游戏 学习兴趣 综合素质 人身安全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也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同时,体育游戏这种趣味性强、生动活泼,以此形式展开教学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那么,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有哪些意义,体育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应用游戏呢?下面我们将进行研究。
1、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的意义
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相对于传统体育活动更受学生的欢迎。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具有如下几点意义:
1.1、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相对于文化课,虽然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更加青睐,但是对于许多体育技能的掌握和体育项目的练习,小学生依然不感兴趣,尤其是对于队列练习、50米跑、立定跳远等项目更是兴致全无。而利用游戏则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上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体育项目产生积极的态度。
1.2、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教师比较严肃,甚至会对体育教师产生畏惧的心理,在体育活动中也会畏首畏尾。而开展游戏,则可以使教师成为游戏的组织者甚至参与者,师生“打成一片”,强化了与学生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愉悦地进行项目的训练,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1.3、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游戏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原因有4个方面:(1)体育游戏需要学生全员参与,调动主动参与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形成主人翁的意识;(2)体育游戏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游戏不断调整思维,强化思维的适应性;(3)体育游戏一般都是需要竞争与合作的,因此它潜移默化可以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游戏的对峙与合作中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4)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2、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游戏
既然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意义非凡,那么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游戏,并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使游戏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2.1、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
游戏并非随意设计的,而是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分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适合小学生参与的游戏。例如,在50米跑的训练中,学生感觉到十分枯燥,毫无趣味。教师可以“拯救同伴”的游戏来带动教学,游戏环节设置如下:两人为一组,A在50米开外,后背被粘上一只气球,教师从10开始倒计时,如果在10个数的倒计时完成后B依然没有跑到A身边,A身上的气球就会被刺破,游戏失败。小学生比较讲义气,为了拯救自己的同伴,通常会尽全力跑到同伴身边,而50米的距离10秒钟内完成的标准,又是符合小学生身体发展规律的。这样针对小学生量身定制的游戏,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2.2、开展贴合教学内容的游戏
教师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最终《·》目的还是在教学中,还是为了使教学更为有效。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教学中心的原则,设计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游戏,尤其是应该体现出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投掷项目的游戏设计中,我们可以设计两种比赛规则,一种是比赛谁投掷得更远;一种是比赛谁投掷得更准。这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投掷项目要求,可以训练学生投掷的准确度与投掷距离。又如,在练习队列时,枯燥的队列训练小学生会十分厌倦,而此时教师可以根据队列训练的要点,设计一个队列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随意指定一名学生,从他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接力游戏;要求第一名学生说“立正”之后,第二名学生要同样做立正的动作,然后发出其他指令(例如向左转)并作出动作,那么第三名学生同时也要做出这个动作,以此类推,交替进行;游戏过程中,一些学生反应不及时,会做错动作,那么就需要表演节目,表演节目之后自动离场,直至场地中只剩下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则为胜利者。
2.3、兼顾游戏的自主性与纪律性
体育课是需要组织纪律性来保障的,而游戏活动偏于自由化,氛围是比较宽松的,比较自主的,因此有时候会与体育课的纪律性发生冲突。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平衡与兼顾了。为此,教师可以在设计游戏时,向学生强调游戏的规则,并且告知学生违反规则需要接受惩罚。而有些游戏操作起来容易打乱秩序、造成混乱。特别是分组之后进行的球类、投掷类游戏,如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游戏,容易影响教学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场地与器材,一方面要保证游戏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学生听从指挥,严明纪律,采取一定有效的强制性措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4、注重游戏中的人身安全
体育课上最关键的话题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有保障安全。尤其是在游戏中,学生玩得忘我,一不留神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其实,任何体育课上的意外伤害事故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课前热身活动不足,或者是教学组织不严密,或者是教学场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是学生运动负荷过大。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只要造成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失败的体育课。为此,教师需要注重游戏中的人身安全,从思想高度上重视并相应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如: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性较大和运动负荷大的游戏前,应做好热身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除上述注意事项外,教师还不能掉以轻心。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高警惕,观察学生反应,关注学生游戏中的体力变化,及时作出游戏的调整或终止。
3、结语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很适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观点、教学模式的过时以及对课堂的把握不够合理、准确等问题,加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没有充分注意游戏中的安全问题,导致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运用和开展还不够完善、合理。为此,教师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的作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作者:牟忠伟 单位:高新区清平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历红。体育游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条件”———由一项实验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2,(08).
[2]刘琪,洪燕燕。体育游戏对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3]李荣娟,覃林。游戏化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06,(24).
[4]常益。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对小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作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黄勇。南京市浦口区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低效行为分析
体育运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积极进取的心态,但是基于他们好玩、好动的天性,往往在自制力的控制上面还存有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避免出现课堂低效行为。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策略,充分地发挥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而避免低效行为则是一条提升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忽视课前准备,影响课堂效率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体育课要依存于外在的环境来实现教学目标,如学校的场地建设、体育器材的选择、班级人数的多少、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容易情绪化的时期,所以场地的布置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体育器材也要满足每个学生的课堂需求,否则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例如,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运球练习,此时有学生跑来告诉教师,他们没有球可练,球被其他同学分完了,然后教师又要返回器材室为学生重新拿球,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要清点一下人数,以防再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因器材准备不足反复拿取器材的现象,无疑会使学生失去课堂活动的兴趣,且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前和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在体育课开始之前,教师不仅要备器材、备学生,还要备课堂中可能临时生成的教学环节,另外学情的掌握、体育场地的适宜性等各个方面都要精心地准备,避免出现课前准备上的失误,造成体育课堂低效行为。
二、淡化教学重点,造成课堂冗杂
体育课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可谓形式多样,但是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才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发挥;学生是否在课堂中学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或者是技能,才是检验课堂有效性的标准。而教师在课堂环节设置上的重形式、轻内容将是构成体育课堂低效性的一个主要因素,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才是课堂凝聚力的基础,离开了教学重点的课堂无疑是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例如,在排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准备活动后,便开始了关于排球教学的很多活动,如垫球、传接球、扣球等训练,还安排了小组之间进行排球赛。虽说比赛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在各种排球知识的学习中倍感乏力,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似乎只有比赛才是他们这节课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教学的灵魂在于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没有重点的教学活动即便是面面俱到,也不能将课堂提升到到一个有效的高度。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凸显出一项技能的重要性而强化练习,找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效行为的发生。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统领性的,只有在教学目标下衍生出的教学重点中安排教学环节,才能使课堂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中心中发散课堂内容,进而避免因为缺少教学重点而出现课堂低效行为。
三、忽视课堂管理,致使课堂无序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生的自主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就完全地放手给学生,尤其是体育课堂,没有教师的管理,学生很可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很差,他们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迷惑,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允许学生思想和行为自由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化和引导,唯有此,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朝着身心健康的目标前进,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在适当的指导下得到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更是如是,教师必要的管理尤其重要。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显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器材来供学生进行个性展示,如篮球、排球、跳绳等,而这项要求的设定初衷虽然是为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突出主体意识,但是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师引导的作用,当学生在自由活动的同时,课堂也出现了无序性,如教师还没开口,学生就将自己喜欢的器具抢玩一空,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抢到器具而争吵不休,在这种无毫无秩序可言的课堂,何谈有效?在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体育教学中不能将学生放任自流,恰当的课堂管理,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至关重要,教师在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要使课堂陷入不能控制的境地。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使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演绎得更加精彩。
四、总结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的低效行为有很多,教师要在认清新课程改革理念精髓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课堂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前的备课不仅要备学生,还要备器材、备场地等,力求在课堂中确定有效的教学重点,真正发挥出体育课堂的实效,让学生能在体育课堂中展示个性、健康成长。
作者:季小梅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福亮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只要从体育教学的目标、改革、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便给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改革 问题 对策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慢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教育改革加大了各个学校改革的步伐,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各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而不是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因此,作为完成学校体育任务重要途径之一的体育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发展与进步,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1、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学目标太过单一化
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的意思就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缩小了学生的发展空间,限制学生目标追求的广度,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自由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其主要体现在,只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而判断出学生的成绩,同时由于体育工作者并没有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太过单一,没有新颖性等等。这些原因都是会使学生在教学目标单一的环境下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1.2、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
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目前的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围绕“竞技”二字构建的,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相关教学内容,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快速发展的脚步。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的竞技化会给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以下影响:
(1)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般来说,我国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其主要作用就是提高身体素质上和增强学生的忍耐性。而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则是把提高素质发展的专项性逐渐迁移到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不能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实现到底,使体育教学改革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影响最深的一点就是,这样的教学转变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与真正的体育教学目的相违背。
体育教学的最终教学任务其实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魄、锻炼学生的忍耐力、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到科学健身方法为主要教学任务。而竞技性运动项目则是与体育教学任务相违背,该运动项目则是从体育竞技的角度出发,主要是为国家选用一些优秀的运动员,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过程,达到完善技术,实现提高运动成绩的最终目的。虽然,部分的运动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运动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对于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脚步。
(3)竞技化的强身指向了健身目的。
详细的来说,健身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全民的健身意识,在不影响人体生命科学的情况下,逐渐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全民的身体素质,让全民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竞技化的强身只注重体育对人体的改造作用,不能让全民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由此可看,竞技化的体育教学一定不能帮助全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严重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不能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进而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
1.3、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技术化
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技术化其实就是指,在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太过苛求运动技术的规范性,误以为有效的实施运动技术就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体魄。但是苛求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该技术不仅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还会使我国的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难以实现。
1.4、体育教学组织纪律化
体育教学组织纪律化其实就是指,在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课堂的有序性,不得不把教学组织的统一性摆在首位,进而把体育教学效果放在后位,促使我国的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失去了体育教学存在的意义。其体育教学组织纪律化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影响:一味的强调组织性,严重忽视了体育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教学任务就是,将已有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忍耐性,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由于部分的体育教师只知道组织纪律性,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而导致体育教学逐渐转变成为了缺乏失效的机械操演,促使我国的体育教学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1.5、教学评价统一化
所谓的教学评价统一化其实就是指体育教师忽视了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运动才能和主观努力被埋没,以统一的教学评价法并不能够正确反映出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严重缺乏公正性等。
2、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2.1、实施正确的素质教育的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实施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素质教育下正确的课堂教学的观念。以下的课堂教学理念可以指导体育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1)体育教师要明白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增强体魄,树立一个正确的健康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2)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独特性和创造性等;(3)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核心任务。
2.2、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使其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促使体育教学更好的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体育教师只有把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同时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和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更新有效的教学评价法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让每位学生能够知道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2.3、制定出更为全面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全面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体育教学的全体性和重要性,要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进去,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出正确的教学课堂目标。虽然,在层次的区分上不能实现每位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可以以一个小组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课堂目标。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2.4、改革与发展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正确判断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改革与发展,直至找到更为合适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能够准确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树立起全面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体育教学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孙宁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魏庄中心校
参考文献:
[1]郭敏刚。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审视与路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冯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操类项目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4.
[3]刘旭。邵阳市城乡结合部小学体育发展现状与困境研究[D].吉首大学,2014.
[4]张海雄。湖南省贫困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
[5]李德海。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前后小学体育发展状况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
社会的进步推动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前行,改革中的体育教学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以期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本文主要介绍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并转变体育教学方式,提出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创新教学法等适应学生主体发展能力的新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体育 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
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学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所以为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所受益,就需要在教学的时衡量教学发展理念。如果教学的发展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老师作为教学主体了解整个课程需要表达的内容,但学生却不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一定会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互动交流,比如在篮球教学时教师为学生传授各种篮球传球的知识,但是学生本身对课程的整体教学模式不是很喜欢,所以对老师讲授的内容积极性不高,影响学习质量。如果让学生自己讨论关于篮球的传球技巧,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会融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么学生对体育课堂将会有全新的认识,也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式
1.问题教学法的开展。
(1)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知识融入体育教学中。
理论基础是合理教学方法开展的支撑,因而问题教学法也不能抛出在外。问题教学法要想有效的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第一,掌握与问题教学法相匹配的理论知识,当基础知识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第二,相关知识的理论基础掌握,能够探索出教学实施的具体途径以及教学改进方法,学生能够客观全面的认识问题教学法。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开展探索,找问题教学法中理论是实践的契合点,保障教学质量。
(2)合理的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情境创设。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问题教学法,合理的设置情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教师在问题教学法的实际掌握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合理的情境创设,及时的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予以鼓励,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法的开展。
(1)情景教学模式的创造。
教师运用生动和幽默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展开。比如创设“千难万阻救伤员”的情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游戏的规则,当学生在游戏途中遇到障碍的时候,要先了解先带领伤员是跳过火圈还是跳过模拟的水坑,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总结游戏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救助伤员。有的学生在游戏的时候因为经验总结找到游戏快速通过的技巧,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有时候学生感觉游戏的情景不合理也会自己创造游戏环节,学生在平时都喜欢看一些综艺节目,比如现在热门的“跑男”中有很多有趣游戏环节和游戏项目,学生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游戏改编以后和同学一起参与,如撕名牌,不但培养学生灵活的反应能力还能够在运动中提升体育学习气氛。
(2)鼓励学生在自编自演中提升创造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创造性的潜能激发。比如在准备活动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设想预习活动的开设;要积极的创设出比赛的规则和项目的整体运作方式;游戏教学模式的开展让学生真正的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传统的两人三足游戏中,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新的创意,在两人三足的基础上可以两个人中间夹一个起球。增加锻炼时候的难度系数,可以加入创意让各组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把图案画到气球上面,如果游戏过程掌握不好力度气球就会爆炸。这样加大游戏的趣味性。学生在娱乐开展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开展趣味跳绳运动的时候,不要沿用以往的传统跳绳都是老师和学生摇大绳让学生一起跳,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可以变换一种形式,一个学生一边跳大绳,一边把手里的小球扔给下一同伴,下一个同伴在接到球以后才能够继续跳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手脚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学生自己创设的游戏会有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在玩中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新的游戏模式。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创意。
三、结语
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研读体育课程标准,整合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不断的优化体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小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斌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孙士凯。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29):20-22.
[2]张敬。小学体育教学中“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2):101-102.
第六篇:小学体育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再加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集图像、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全方位展现体育魅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育 应用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体育实践的拓展。多媒体技术集多种优势于一体,被广泛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并且让学生能够更形象地学习到知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拓展了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体育课之前总是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学生感到枯燥的同时往往丧失体育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意识到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如果教师不注意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会导致学生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辅助教学,让原本枯燥的体育理论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例如:教师在对一些体育卫生和体育准备活动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卫生常识制作成相应的PPT和小动漫的形式。这样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动漫,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还能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并且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生动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同时在面对一些体育规则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实例教学,将体育规则通过PPT+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教师可以通过搜集相关的视频素材,然后组织学生观看,教师应该注意在平时的多媒体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有重点的素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中一些难点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能让学生掌握体育难点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在上课之前对体育的规则,体育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讲得很清楚,但是在真正到了体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还是状况百出。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技术具有模拟现实的功能,教师在上课时通过三位一体的模式,让学生能充分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扎实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反馈获得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于体育实践内容进行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体育活动规则和肢体动作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教学视频和PPT进行动作定格,让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观看动作结构,以及一套连贯动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认知整个动作的基础上,继而达到对自身动作的整体把握。如此一来,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突破体育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如教师在讲解篮球运动时,可以首先通过PPT给学生讲解篮球有哪些运球动作和肢体假动作,并且给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由来和基本的体育规则,继而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展现给学生一个形象的世界,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地展现来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提高自身的体育技术。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充满乐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乒乓球运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进行乒乓球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乒乓球基本动作视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并且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定期展开乒乓球活动,这样促进学生的体育竞技。
四、开拓体育教学的新途径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体育技术符合当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为体育教学服务,并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国家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五、总结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手段下实现身体素质和学习知识同步发展。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和学融合在一体,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面对枯燥的理论提不起学习兴趣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打开了新的局面。
作者:胡亦波 单位:江苏省泰州高港实验小学
第七篇: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渗透艺术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再加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集图像、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全方位展现体育魅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育 应用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体育实践的拓展。多媒体技术集多种优势于一体,被广泛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并且让学生能够更形象地学习到知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拓展了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体育课之前总是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学生感到枯燥的同时往往丧失体育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意识到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如果教师不注意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会导致学生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辅助教学,让原本枯燥的体育理论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例如:教师在对一些体育卫生和体育准备活动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卫生常识制作成相应的PPT和小动漫的形式。这样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动漫,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还能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并且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生动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同时在面对一些体育规则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实例教学,将体育规则通过PPT+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教师可以通过搜集相关的视频素材,然后组织学生观看,教师应该注意在平时的多媒体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有重点的素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中一些难点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能让学生掌握体育难点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在上课之前对体育的规则,体育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讲得很清楚,但是在真正到了体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还是状况百出。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技术具有模拟现实的功能,教师在上课时通过三位一体的模式,让学生能充分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扎实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反馈获得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于体育实践内容进行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体育活动规则和肢体动作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教学视频和PPT进行动作定格,让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观看动作结构,以及一套连贯动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认知整个动作的基础上,继而达到对自身动作的整体把握。如此一来,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突破体育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如教师在讲解篮球运动时,可以首先通过PPT给学生讲解篮球有哪些运球动作和肢体假动作,并且给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由来和基本的体育规则,继而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展现给学生一个形象的世界,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地展现来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提高自身的体育技术。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充满乐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乒乓球运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进行乒乓球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乒乓球基本动作视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并且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定期展开乒乓球活动,这样促进学生的体育竞技。
四、开拓体育教学的新途径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体育技术符合当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为体育教学服务,并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国家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五、总结
1.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常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还可以改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在学习动作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模式的安排与教学安排、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队列练习时可以安排一些“反口令练习”;在准备活动慢跑时穿插些“喊数抱团”的游戏或者增加“蛇形跑”“螺旋形跑”等等;在短距离跑的起跑练习时,可以安排坐姿、背向、转圈等不同起跑方式的练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使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
2.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场地器材等多方面进行择优择机运用。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游戏法、比赛法等等,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创造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设置教学法等等,我们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各种教学模式中去,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他们喜欢的篮球赛、排球赛等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夺冠的喜人场面,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内容要多样、可行。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必须得到每个体育教师的重视。高中选项教学时,学校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师资配备、拥有的场地器材等方面考虑,正确、合理地安排选修项目。例如:在球类项目设置时,可以安排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在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设置上肢、下肢、腰腹等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分组练习,尽可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可以预见体育教学已从动作技术为中心逐渐向体育方法、体育爱好为中心过渡,但这并不说明以后就不需要教动作技术了,而是将全面拓宽技术、理论、素质、保健等方面内容,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为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突出娱乐性、实用性、健身性、终身性,而内容的深度则强调可行性。
二、抓住有效教学的核心,培养自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需要学生能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求新求异,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体育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对体育教学发表独特见解,同学间能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无论是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和还是动作技术技能学习时,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应设置和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场地器材等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效教学要达到最优化,体育教师必须理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明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求新求异的能力是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是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目的。例如:在枯燥无味的中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条长跑的路线、方法、情境进行练习,练习完各组对自己的设计、体验谈优缺点,使单纯的围绕操场跑的耐力练习变成有趣的情境跑,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思想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平等、民主、理解以及尊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本。教师虽然是指导者,但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发现学生的优点或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要给予微笑、表扬;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要给予鼓励、指导;发现学生的缺点或错误时要给予指正、适当的批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在这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们身心愉悦、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体验成就感,实现生命的价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确立健康的人格和自由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