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理健康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00年12月3日,由国家教育部基教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实验区负责人。会议交流了实验工作启动情况,研讨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框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和咨询委员会主任、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做了重要讲话。
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应邀专程来到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工作。董处长在听取了中心负责人所做的有关中心工作的详细汇报之后,对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出版系列中小学教师指导用书、创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开通“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网”、承担国家教育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开发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中心日后的工作及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当谈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时,董处长强调说,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刊物,对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很有帮助。他嘱咐工作人员,办这本刊物,定位要准,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及时报道各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及时刊载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好的案例、好的经验总结等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人员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2000年10月25日―28日,《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于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参加人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及分管、负责本地区或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等,共约500人。与会人员就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就如何进行小组心理辅导问题,做了现场“工作坊”。国家教委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全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好师资培训工作。
2000年11月17日―19日,“江苏省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班华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本土化、现代化的观点。他进一步强调说,人的素质不可能靠国外引进,人的素质要靠培养教育。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新华书店和北京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心理素质培养》宣传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全国各省新华书店负责人会聚一堂,共同商讨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的宣传发行工作。《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是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学读物,它紧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对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很有启发。该套丛书自2000年开始由福建省新华书店负责总,在各省新华书店的支持下,发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就是为了及时交流各地发行情况,以备日后更好地宣传而召开的。
关键词: 教育理论创新 生本教育 体系 创新特点 实践优势
教育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使创新理论与现实环境相容,避免新理论与广大教师受众心理、行为习惯之间发生摩擦,使得教育理论变得更富有实践效率,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是教育理论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是当今中国三大素质教育实验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试图以生本教育体系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理论内部结构、外部概念表征的创新特点由此带来的实践优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结构体系的后现代创新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谁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和不完全的。”他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的、多向度的,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用多视角的眼光透视社会,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性的一致性、同一性和整体性,高扬事物变化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一元的现论[1]。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主义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缺陷,唯一幸存下来的“规则”就是“什么都行”[2]。生本教育的理论核心虽然属于“学生中心说”,但无论是其多元化的理论构成体系还是纵横捭阖的创新方法都颇具后现代精神。
1.1政府主导型创新。
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等。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创新体系一样,从生本教育的创新动力来看,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创新。
政府主导型创新符合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借助政府推手进行大面积的理论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将不利于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我国在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创新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的自主创新。
1.2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绝不是完全丢掉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3]
生本教育教育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它的教学宗旨、课程观、教学观都可以找寻到儒家思想的踪迹,如孔子的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朱熹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循序渐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儒道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生本教育体系较之其他理论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核心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理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多种理论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么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要么障碍重重“穿新鞋走不了路”,这也是很多教育实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国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及不同理论的兼容问题,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其他理论体系,如探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尽管生本教育体系同样是以国外理论为其核心,但是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里面是以隐含文本或实践文本而存在的,而教师看到的符号文本则是具有传统儒家味道的中国式表达,比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也是生本教育理论体系结构处理上的最具匠心之处。
1.3广泛吸收中国当代成功教学实验经验为技术支持。
教育理论要作用于实践,离不开学生、课堂,每一种教育理论都要寻求或者创造适用的实践杠杆。生本教育实践体系里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合理吸收了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作为其技术支持,比如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学导类的教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多年的“探究式学习”,这些教育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的影响广泛,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当代教育科学大发展为母体,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并汲取西方教育精华,兼融并蓄各种教育流派,以传统文化为衔接点,以当代文化为推动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转换和整合。
2.以简驭繁,基于受众心理的概念表征创新
教育理论的推广过程,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需要遵守传播学规律,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受众意识,不仅需要考虑作为个体受众――人的心理特点,而且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教师的心理特点,增强受众心理的亲近感,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如果过于生僻,只会让教育实践者在常规活动中迷失方向,继而产生逆反效应。很多理论在实践中由于其概念符号的选用不契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因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比如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2.1识别优势:快捷、有效传达教育理念。
牛顿曾说:“自然界喜欢简单。”普通规律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有助于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摆脱无助于效率的、繁文缛节的、空耗精力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德鲁克在对创新提出的“五个要求”中认为,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如果过于复杂,就很难修正。[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教育理论深刻化、复杂化、洋化,这恰恰违背了创新扩散的规律。
“生本教育”,表达简洁、明了,不像“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那么模糊,也不像“探究性学习”那么高深,有助于在短时间里抓住理论的受众视线,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更有效、快捷、无误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并且能接受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2.2相容优势:师本生本,在对立统一中找到受众心理稼接点。
教育理论是文化创新,新的理论或者是新概念的提出都不能只考虑创新者的表达需求,只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受众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惯性,缺乏承前启后的思维桥梁,都难以达到认知、态度、行为的全方位改变。生本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体系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异中求同,在对立中求和谐,寻找到教师心理的稼接点。
2.3执行优势:扣住课改主要矛盾的民主实践创新。
2.3.1避虚就实,构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育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空想阶段就有成为故纸堆的危险。生本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是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
2.3.2避轻就重,抓住课改主要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解决[5]。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6],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是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的价值理想[3]。民主是世界的趋势,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教育民主是世界民主的必经途径。中国民主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文化,而“师本位文化”就是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它已经阻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生本教育”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7]。
3.总结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兴盛,同时,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体制也形成了以官方价值为主导的潮流,当前应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术研究更为自由化,学术价值多元化。
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自身的学科框架内思考问题,而要遵循创新的规律及信息的传播规律,在翻译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中国的国情特色予以本土化改进,在自创新理论时亦应汲取本土营养。
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课程本体:符号实践本体和符号研究本体。这里“符号实践”指的是符号化活动,即符号体系的建立实践和使用实践。而“符号研究”,则是指对符号和符号实践的再探查、描述和审视,它脱离了符号实践本身,而形成独立的以研究成果为主的本体。[8]
作为学术研究者,不论是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或者推出新理念,都不能仅考虑到教育理论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研究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到其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与现实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同样,作为一线实践者,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就必须有意识地将其提升到符号研究本体的科学高度。只有如此,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从学术走向民间、从民间走向学府,理论才不会脱离实践,实践也不会抛弃理论,创新才能产生效益,所有人的辛苦才会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创造性对话性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2.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23.
[3]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J],2007,(10):3-7
[4]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3-10.
[5]冉隆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9-72.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吴全华。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与绩效[J].课程・教材・教法[J].2003,(2):20-2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于伦理课、社会课、体育课等课程中。美国高校没有为全体大学生设置心理学课程,但一些高校在社会学的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关于心理学的课程,例如社会心理学、文学心理学、心理学入门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对人类行为的了解和掌握更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方法和技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学会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压力以及情感问题。社会服务和健康图书馆社会服务是带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义务服务,从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环境清理、慈善工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对劳动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更加具体化的理解,从而弥补了高校教育中的不足。美国高校多数都设有健康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最新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出健康、正确的选择。以此来拓展高校心理健康的服务途径,提高高校心理服务质量。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一般建有多功能活动场所,有阅览室、游戏室、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个别和团体辅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心理健康中心通过改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美国大学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启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90年教育部为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并且分别于2001与2002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虽然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一些因素的制约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第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并且不稳定。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者数量呈现出明显的相对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知识,对工作者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的工作者主要包括心理学教师、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等管理者,他们中多为兼职,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心理学技能的培训。因此,在咨询和教育中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效果,不能很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咨询和治疗层面。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数为“重心理咨询,轻健康教育”和“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针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和治疗上。而忽视相对多数心理健康却面临成才、学业与情感等问题困扰的大学生,导致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象以及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第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不够规范。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一些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课程内容不够规范,使用的教材也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这样就很难有效地提高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其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型队伍首先,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资格准入制度。上岗教师须持有职业资格认证,并定期接受资格审查和检验。其次,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训。定期组织培训班,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方面的培训。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论坛,鼓励从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开展调研实践。再次,政府要把高校心理咨询师当作人才来定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培养步骤和方向。通过划拨科研基金,鼓励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科研活动。科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第一,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低年级的大学生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基础公共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理解。第二,实用性课程的开设。在不同阶段开设入学教育、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择业与求职等实用课程,侧重解决大学生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增加教学的实用性。第三,设置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解析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把辅导重点放在提高大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上来。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首先,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组织培训活动,拓展有关服务的渠道,例如: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以及相关的团体研讨,使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惑时,能够从自身的问题出发找到解决办法,在自我保健的同时,更能够促进自身良性发展。其次,进一步拓展路径,在宿舍和班级中挑选心理素质好、各方面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他们可以定期带领自己小组的成员,针对一些有共同兴趣的主题进行讨论,彼此帮助、彼此支持。能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成为学生和心理咨询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更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学生中的广泛宣传。
三、结语
1.1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同点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简要来说主要有政治理论教育、主旋律教育、三观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教育重点放在了完整的人格的塑造,通过教育,学生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理想上的追求,他们的形成法律意识、时代意识与自我意识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上能较为成熟,大学毕业学会求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如何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调适的方,把异常的心理因素去掉,形成正确的心理现象,侧重点烛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形成良好的物我发展能力,能适应当今的生活,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爱好与主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倾向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也有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也具有少许的政治因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具有间接性的教育与指导,从心理教育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良良性变化。
1.2具有互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能功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之间具有互补性的一面。从心理、思想、行为三者相互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来看,心理状态健康与稳定能形成良好的思想觉悟,开始优良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的基础,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觉悟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品质提高了,也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过来,虽然心理健康重在育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较快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
育结合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对二者进行整合是必然的,使之发挥最佳的育人功能。
2.1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
目前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本身的内容形成学生内在的品德和自觉行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借助心理活动的调解,才会更有效的完成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要素的培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补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扩充
我们以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重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社会的认识、国家的认识,重视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的时候如何去处理。但是很少让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等方面关注不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的社会心理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需要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变化较快的社。产生这种心理变动的因素是思想方面的起到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教育,内定与目标要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这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就得到了发挥,势弥补了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面使得思想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活化,于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2.3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分支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与内容也相对独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单独的来完成,他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与参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特点上看,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人的本身内在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有很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现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手段与途径,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导,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3心理性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3.1在理论层面上的整合
以科学的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的这两种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但都是思想教育的大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把二者看作是一个大的整体来进行融合教育,在体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又体现其互补性,使二者协调发展,而不是把任其中一个牺牲掉。其次,把大学生的生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就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教学,这是教学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学生的生活对受到的教育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2在实践层面上的整合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对于其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观念会折射出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健全一个人的人格,不仅是使他能够以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接人待物,更好的完成各项事务,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舒适,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满足与充实。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心理更容易被压抑或扭曲,在待人处事方面易产生危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格随着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而发展。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既是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取决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程度,同时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健康心理的支持。影响个体人格形成的因素可以大致划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这两大类。通常情况下,后者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更大,主要涉及个体的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童年生活和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个体的受教育年限被拉长,在人生的头二十几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播基地,同样也肩负着培养和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和人格的重任。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人格将对其在未来社会中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现实中,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不少的家长和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性质的主要标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人格塑造和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本应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延至高等教育阶段,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作为大学生人格构建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基础,是大学生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正确立身处事的前提和导向。只有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事物时,其才能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促使学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要想形成高尚的人格,学生必须学会自尊自爱,为理想不懈奋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内心消极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其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超越意识,借助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从而缓解或化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同时通过不断开拓和良性的竞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中能够更快的适应。其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人格中的缺陷和不足,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活动的开展。在现实生活中,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人格中必然存在“短板”,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强化学生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大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积极、轻松的人际交往氛围,能帮助大学生净化心中的消极心理情绪,促使大学生学会体谅他人,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3.1完善大学的心育组织机构,积极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求高校从学校、院系、班级三个层次建立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不断对该网络加以完善。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体,高校应以此为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特点,有效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有效的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咨询师以及其他专业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就院系和班级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主动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予以高度的关注,以尽早的消除学生人格中的缺陷,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其次,利用班会和团会的机会,向大学生普及一些有关如何增进心理健康或者消除心理困扰,舒缓压力的有效办法和途径。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消除了大学生的不良人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和维护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自身有更加透彻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其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得当代的大学生更加渴望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信任、理解、支持与尊重。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增强和激发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并发展和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3.3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预防障碍性人格的形成
经济比较贫困、学业落后、日常生活散漫、生理存在缺陷的大学生即为本文中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因而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和重视。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针对贫困生,要注重对他们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勇往直前;而针对存在违纪现象的学生,学校则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加强对其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向着更加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3.4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