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论文(优秀9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ppt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关键词:PPT课件;室内照度;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主观清晰度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用到了多媒体课件技术。傅俭(2011)通过在南京大学一、二年级的大学生中的抽样调查发现的数据也表明多媒体教学正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得到师生认可并得以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形式众多的多媒体课件中,PPT课件的使用比重最高。傅俭(2011)进行的调查发现,对于多媒体的课件制作,大部分学生不满意。
对于如何设计制作PPT课件,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在色彩搭配领域。Brunken、Plass和Leutner(2003)认为,多媒体信息加工有三种认知需求—基本加工、额外加工和表征持留。这三种认知需求的不平衡将导致学习者出现三种相应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其中能够由外部进行控制是外在负荷,它与学习材料的设计呈现等有关,能够通过学习材料的改变控制其对学习者造成的影响。而控制外在负荷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学习材料的色彩搭配,最终将学习者受到的负荷限制在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袁红兵和袁毅(2010)认为课件的色彩具有相应的心理特征,能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因而,对于课件色彩搭配的操作是控制课件设计最有效的方法。
以往关于阅读材料,尤其是PPT课件的色彩搭配设计的研究对于阅读材料文本背景间色彩差异越高,视觉效果越好的结论提出了有力支持,但也存在一些较明显的局限。局限之一是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没有涉及室内照度条件这一变量,而这一变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是必然存在的。本研究旨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探讨照度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对PPT课件的具体设计产生影响,同时验证采用低亮度的文字颜色与高亮度的背景色匹配,高亮度文字颜色与低亮度的背景色匹配时PPT课件的视觉清楚度较高这一结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实验被试为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全日制本科生,预备实验被试10名年龄20-22岁,男生4人、女生6人,被试颜色知觉正常(无色盲色弱),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预备实验被试不参加正式实验。正式实验被40名年龄19-23岁,男生7人,女生33人,被试颜色知觉正常(无色盲色弱),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结束发给每人一份礼品。
2.2 实验材料
自制PPT132张不重复的PPT,每张PPT材料为内容相同的一段24号宋体加粗文字颜色(前景色)与PPT课件的背景色均采用CIE1931RGB模式配色PPT的前景色亮度与背景色亮度间差值的绝对值即为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132张PPT亮度差取值范围为0.867-249.186,按照亮度差取值总范围将亮度差分为高中低三组,其中高亮度差组亮度差范围为167.127-249.186,中亮度差组亮度差范围为84.252-166.056,低亮度差组亮度差范围为0.867-78.183。
每张PPT的规格为长,宽均为屏幕的1/2,面积为满屏幕的1/4。每次屏幕上呈现出4张PPT,分为位于屏幕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区域,PPT不重叠,不重复。132张PPT共分为33次满屏呈现。每次满屏呈现的4张PPT前景色颜色相同,背景色属于同一色系但亮度不同,4张PPT背景色亮度等距,4张PPT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等距。
正式实验和预备实验都使用上述材料,预备实验使用一次,正式实验共使用材料两次。正式实验首次使用时先呈现额外的20张(5次满屏)练习用PPT。练习用PPT设计与实验用PPT相同,但色彩搭配不与实验用PPT重复。再次使用时,不使用练习用PPT,且132张实验用PPT使用前重新排序。
2.3 实验器材与场地
实验所用器材包括计算机一台,Windows XP系统,主频1GHz;Epson EB-C2080XN投影仪一台;投影幕布一张,规格为2.2m*3m,幕布距投影仪5.3m。1010B型照度计一支。
预备实验场地实验教室规格为7.2*12m2,被试随机均匀坐在教室内,距银幕距离为2.7-11m。正式实验教室规格为10*16.5m2。被试随机均匀坐在教室内指定的座位,每位被试同左右相邻的被试有一个座位的间隔,间隔距离约为60cm,被试座位距银幕距离为4.2-8m。
两次正式试验中A(较高)照度条件中室内照度范围为450-1380Lx,B(较低)照度条件中室内照度范围为41-582Lx。
2.4 实验设计
实验为3(亮度差等级)*2(照度等级)的被室内设计。每位被试在高、低室内照度条件下分别对132实验PPT进行清晰度评分(五点评分),规定132张实验材料按照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大小分为高亮度差、中亮度差、低亮度差三组。对清晰度评分做3*2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数据使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5 实验程序
提前一周进行预备实验,程序为被试入座后向被试呈现指导语,确认被试理解实验程序开始试验后开始实验。实验时随机给被试呈现PPT课件,每次呈现4张持续8秒,相邻两次呈现间有2秒钟白屏。被试在每次呈现后,对所呈现4张PPT的清晰度分别进行五点评分,一级最不清晰,五级最清晰。预备实验以考察呈现时间是否合适、指导语是否明确等为目的,暂不考虑多种光照条件。实验完毕后回收答题纸10张。
正式实验前事先设定并室内照度值。请被试入座并向被试呈现指导语,确认被试理解实验程序开始试验后开始实验。实验开始后先呈现练习材料20张,随后随机给被试呈现132张PPT,每次呈现4张持续10秒,相邻两次呈现间有2秒钟白屏并提示即将进行第几次呈现。被试在每次呈现后,对所呈现4张PPT的清晰度分别进行五点主观评分,一级最不清晰,五级最清晰。
33次呈现完成后,回后答题纸40张,休息10分钟,通过关灯拉上窗帘降低室内照度,派发礼品。
10分钟休息后进行第二轮实验,不再进行练习,将132张PPT重新安排呈现顺序并要求被试评分,呈现方式,评分要求同上,被试评分完毕后回收答题纸40张。
3 结果与分析
2种室内照度条件下3组亮度差等级的主观清晰度评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对主观清晰度评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各亮度差等级清晰度评分组内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亮度差等级组之间差异及其显著,p
4 讨论
经实验结果分析发现,亮度差等级与室内照度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两因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大。但亮度差等级与室内照度的主效应均为显著,这说明亮度差等级对PPT课件的主观清晰度造成了显著影响,室内照度也对PPT课件的主观清晰度造成了显著影响,但这两种影响相互之间的影响不显著。
经过对亮度差等级和室内照度的主效应的分析发现三个亮度差等级的主观清晰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了PPT课件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等级的变化能够对主观清晰度造成显著影响,且经比较可以发现主观清晰度随着亮度差等级的提高而提高,这也验证了张德乾等人提出的高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的清晰度要高于低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的清晰度。
对室内照度的主效应分析说明不同照度条件下的主观清晰度存在差异,低照度条件的下的主观清晰度显著低于高照度条件下的主观清晰度,证明室内照度对主观清晰度影响的存在。
5 结论及建议
PPT课件的主观清晰度评价受其前景色与背景色间亮度差大小的影响,亮度差越高主观清晰度越高,亮度差越低主观清晰度越低,建议在制作课件时适当选用高亮度差的色彩搭配;PPT课件的主观清晰度同时受到室内照度条件的影响,室内照度越低,即越暗则主观清晰度越低,室内照度越高,即越亮则主观清晰度越高,建议在播放PPT课件时将室内照度适当调高。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对于主观清晰度的影响以及室内照度对于主观清晰度的影响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不明显。
参考文献:
[1]刘艳。高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情况现状研究-以湖北地区某高校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一)微时间
微课程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所录制的视频长度大约为8~10分钟。
(二)微含量
微课程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某一学科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通常是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或者是某学科的重要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
(三)微容量
微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微课视频以及相配套的微教学方案、微课件、微反思、微评价等。但这些资源所占空间仅几十兆字节,便于网络共享,方便学生灵活地学习。由此可见,微课程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对某个知识点的“片段化”视频教学,既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单独拿出来播放学习,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微型化或教学视频切片。它有明确的指向、多样的资源,并且扩充方便、交互性好、短小精悍,这些特征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生可随时随地下载点播,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毕业论文排版”微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应用微课程时,不能是简简单单地播放一段视频记录,应该与某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作业以及互动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微课程体系。在微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选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件、资源、反思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程的质量。
(一)设计选题
我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许多学生反馈,虽然学完了Word软件,但是在对较长的文档或者毕业论文进行排版时,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对于所学的Word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比如:有的学生在对论文进行排版时,不会生成目录,不会插入页眉、页脚,不会使用分页符,不会使用段落设置等。因此,这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软件部分的论文排版知识进行微课程设计。
(二)设计教学目标
本次微课程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对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排版为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Word的排版技巧和使用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一篇真实的毕业论文来说明排版过程。“毕业论文排版”的微课程应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并且占有主动权,但又不是完成脱离教师指导的主动。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主要承担设计者或者导演的角色。教师制作的微课件、视频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设计微课件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设计微课件,比较简单的一种是PPT式微课件,它是由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构成的,将PPT自动播放后再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之内比较合适。还可以采用讲课式的微课程,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拍摄,整体录制完成后进行剪辑,时间控制在8~10分钟比较合适。还有一种是情景剧式微课程,这种微课程比较适合文史类学科。
(五)设计微课资源
根据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例如:练习测试(可以给出多篇长文档进行练习)、考试题目(可以提供本界毕业学生的论文原稿进行排版)、知识扩展(对排版的相关知识以及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予以扩充)、学习反馈(给出论坛或留言板让学生提问)、作品赏析(给出已完成排版的论文供学生参考学习)等。在这个微课程资源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设计微课反思
在设计微课反思时,要根据微课程教学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本次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实际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或提升?这样可以对微课程设计进行再认识、再提升,促进微课程设计水平的提高。“毕业论文排版”微课程制作好后,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即时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个性差异,同时也减少了学习的孤独感。最后,我们利用审阅功能对学生所排出的论文进行评阅,让学生能够看到教师的评语。
三、总结
我校现在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的覆盖,学生手中的数码产品,如手机、电脑、iPad也非常普及,几乎人手一机,这些都为微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奠定了硬件基础。教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整理后,可以录制成微课程,并发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上,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即时的互动学习平台。微课程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新的变革,变革就意味着难免有不足。比如:教师不能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掌握考试时是否有帮忙等。虽然还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微课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摸索探讨、归纳完善,微课程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ppt课件;制作;真题
自从教学改革提出以来,各类教改论文铺天盖地而来,经笔者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以后简称VFP课程)大量教改论文的阅读与研究发现,
现在绝大多数论文以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边缘学科与VFP课程相结合为研究内容,很少有关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而实际上不论上哪一门课,一份制作精良的课件都会对上课提供莫大的帮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门课的基石,通过好的课件教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知识,更容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亲力亲为
在高校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有些教师在接到一门新课的时候,没有所教科目的课件,他们就直接从教过此门课的老教师那里复制一份课件,然后稍加修改,甚至有些人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作为自己的课件使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虽然简单快速,但是很难打造出一份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重点突出的课件,从笔者的经验来看自己的课件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所谓亲手做也并不是说每章每节每句话都要自己去写,当然如果精力和时间都允许的话,这样最好。关于亲力亲为这一点笔者在做课件的时候是这样做的:首先从其他教师那里复制来几份课件,同时从网上下载几份课件,经过仔细比对,选取出一份最贴近于选用教材,适合所教学生的课件,以这份课件为基础,与教材上的知识点逐一对比,如果课件上对知识点的讲解、介绍不足,那就依据书上的内容和自己上课的需要将课件内容补上,经过这样一番修改,虽然课件是在原课件的基础上改过来的,但实际上完全是自己动手做的。
二、统一风格
一份好的课件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般的情况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过于单调,从头到尾都是白底黑字,不论课讲得多么好,恐怕学生也会对一直不变的黑白两色感到枯燥和厌倦;二是过于花哨,过分的强调课件的视觉效果,五颜六色的图片加上不时冒出来的小动画,导致上课过程中学生难以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于教学。
三、突出重点
四、详解真题
为了使真题和其所对应的知识点保持紧密联系,笔者采用了超链接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真题仔细研究一下,弄清这个题目究竟在考查哪个知识点,最后用历年真题链接区中这个题目所属的年月链接到新建的历年真题页,再用历年真题页中的答案链接回知识点页,这样就可以随意地从知识点跳向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再从真题跳回知识点继续讲课。
根据Powerpoint软件中可以为文字设置动画,并可以通知单击鼠标触发该动作的特点,笔者将历年真题部分的每一页的答案和解析都分别设置了动画,这样一来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某一个知识点曾在近七年的二级考试中出现过学生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讲解完这个知识点后直接跳转到真题页,用真题做习题,等同学们将题目做完后单击鼠标让同学们看看答案,如果有真题解析,再单击鼠标让同学们再看一下真题解析,然后再加上适当的讲解,所有问题都解决完后单击答案跳回知识点页,继续讲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不但在做历年真题的时候对知识点有了更好的掌握,还使同学了解了历年真题的难度和形式,增强了学生们通过VFP二级考试的信心
关键词 PPT课件;小学数学;制作方法;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60-02
1 PPT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PPT课件能让学生发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在小学阶段,由于数学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难懂,而且课堂知识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是很不情愿的,甚至是抵触的,这就使得小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被动。多媒体PPT课件能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将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象,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从心理上转变以往对数学不好的印象,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PPT课件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接触的事物不是很多,因此对许多事物抱着好奇的心态去探索。而且他们的思想大多数是天马行空的,传统中规中矩的上课方式容易扼杀他们这份难得的想象力。PPT课件一般是集文本、图形、声音、视频于一体的集合体,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PPT课件,能帮助学生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空间抽象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更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2 小学数学PPT课件的高效制作方法
小学数学PPT课件的内容应以教材为基准 教材是制作课件的灵魂,一切课件都应以教材为基准,围绕教材的内容在课件上进行展开。PPT课件内容以教材为基准,不是将教材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PPT课件上,成为电子版的教科书,更不是将教材内容变个形式放到PPT课件上,而是需要在认真揣摩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既要有教材上的基本内容,也要有对教材内容的相关延伸,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
如在制作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这一节的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可以设置为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上的知识,即关于对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以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二是关于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及课外延伸,可以通过出一些与课本上不相同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此外,还可以找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长方体的实际例子,如为学生展示水立方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求出水立方的表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要制作贴近学生生活、亲近学生认知心理的课件 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贴近实际生活的知识比单纯空洞的理论知识更为感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探索与思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更应该注意在课件中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
如在制作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节的课件时,除了可以在课件中编辑教材中关于使用负数表示温度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其他使用负数的生活场景,如:“我家住在1楼,而我家楼下一层还有地下停车场,那么小朋友们,地下停车场可以称作几楼呢?”或者:“小明的妈妈买的股票今天从10块涨到11,表示为+1元,那么明天从11元跌到10.9元,请问该怎样表示呢?”通过在PPT课件内加入诸如此类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产生熟悉的感觉,掌握新知的愿望油然而生。这样贴近学生生活、亲近学生认知心理的课件,才算得上是高效的课件。
3 PPT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将PPT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更能发挥PPT课件在课堂中的独特作用 在使用PPT课件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PPT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不是课堂的主导,不能将它反客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PPT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要想将PPT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完美结合,首先要做到将课件的运用与教材、板书结合起来,通过PPT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不生动的局限,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弥补PPT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足。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重难点,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据此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教师不可以只盯着PPT而不与学生进行沟通。最后,要注意课堂的评价与反馈,可以通过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来,为学生认真做出课堂相关知识的总结,让学生可以通过PPT课件系统地回顾整节课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三个步骤,能将PPT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两者取长补短,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运用PPT将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难点讲清楚、弄明白 在小学数学中,若单单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讲解其中的重难点,是可以讲清楚,但是学生不一定有兴趣去弄明白。所以这中间就存在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基于这一点,可以设计具有一定吸引力的PPT课件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PPT将课堂知识中的重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重难点讲清楚,让学生将重难点弄明白。
如在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节时,许多学生普遍认为“不太好学”“难以理解”。可以在设计这一节的课件时,首先将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对以后学习数学的作用放到课件上,让学生在思想上对这一节的内容重视起来;然后在课件上编辑出与本节相关的题目,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运算,并告诉学生运算的先后法则,这样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此节的内容;最后请学生到黑板上做相关例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通过运用PPT讲解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难点,更容易让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
4 结语
PPT课件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更要通过制作以教材为中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高质量课件,将PPT课件与传统课件相结合,运用PPT课件突破重难点等方法,实现PP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如此之多的作用,从而使PPT课件更好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宇容。浅谈高质量PPT课件制作模式[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5-30.
摘 要:PPT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是一大创新,但是怎样利用PPT是关键,如用得不恰当,不仅会阻碍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用得好则有利用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因而我们应该学习怎样来用PPT,以及我们应该避免哪一些误区。
关键词:误区;注意点;PPT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29-01
一、PPT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2009年以来,学校配备了电脑以及电视,因而用PPT的教学就越来越频繁,它能够直观的将教师上课的重点、难点生动地展示给广大的学生,易于被学生接受。但同时,PPT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把PPT当作是教学内容,里面的内容太多,图片、内容设计不合理。因而增加了学习内容的不合理。
那么教师在应用PPT上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首先,在课件的质量方面,存在这两种极端,一种是往往很多老师是把所教的内容直接搬到PPT上,这种多媒体教学资源极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另外一种是过渡追求活泼的形式和艺术效果,大量运用强烈的色彩、音效和动画,或者人为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致使学生被新奇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分散到非教学信息上,不知不觉地把精神愉悦当作了学习目的,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教师因为对多媒体教学极为陌生,在认识上、制作上和运用上处于初级阶段,课件制作水平行对教低,便将大量文字板书全部直接搬到屏幕上,并没有一个按照知识点来展现,这样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其教学产生厌倦心理,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在课件的信息量方面,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教学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过程,是由师生双方共同组建的一个信息互动系统。自从PPT引入教学后,便大大的增强了课堂信息的含量,但是由于信息量的增大,学者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信息量的增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有的学者却认为大量信息的堆砌,加大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刘跃军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教师的课件仅是其课本的电子翻版,普遍存在着信息量过大的缺点,由于其信息量大于学生正常思维和笔记能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骤,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1]。赵瑾认为目前的课件普遍存在着信息量过大、信息庞杂无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思维空间备受挤压,加之教学节奏的加快,教学内容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增加,学生要记忆的以及要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多,使学生的认知负荷加大,学生很难把握认知主线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看法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该无条件的片面的看待它们。第一类观点认为信息量的增大有助于课堂教学。但是每一个感官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并且一个感官的超载将影响其它感官的工作,眼睛观看的信息太多则人耳听的效果可能下降,另外单位时间内人耳听的信息太多则人脑的反映可能跟不上,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各个感官的协调配合基本不成问题,也不太容易出现问题,而PPT教学环境下由于信息量的增大,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这些问题的最终会导致学生听课吃力、记不好笔记、消化不良,所以就算是在PPT教学环境下也并非信息量越大就越有利于课堂教学,教学容量的最大要以学生能否接受为前提。
第二类观点认为,信息量的增大加大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不利于课堂教学。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课件信息冗余过大,确实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而传统教学中传输的信息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PPT环境下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增加知识的容量,控制教学的节奏对课堂教学来讲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三方面,课件内容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的过于形象化和固化上。姚晋丽等人在其发表的论文里如是说,不可否认图像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刺激学生的视、听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思维方式多种多样,如抽象、逻辑、直觉、辨证、发散等思维,过分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略抽象思维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很容易使学生对图像产生依赖性而养成思维惰性,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不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课件通常是在上课之前做好的,内容比较固定,而教学过程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讲解时很容易受到课件内容的限制,从而影响老师的自由发挥;同时,由于课件的可复制性,很多教师往往不再准备配套的教案,从而使得讲课内容呆板,新知识无法得到教授,上课质量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课件内容不可一味的强调形象化,要善于给学生留白,可以将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形象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大多易产生好奇心理,如果过分强调形象化,就会对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产生极大的干扰,学生在享受太多感官刺激的同时容易忽略对教学内容的深人理解,尤其是教学重、难点易被淡化。所以课件制作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造教学情景,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及应予以突出的重点上。
二、如何有效地运用PPT
好的PPT应该是突出教学效果,突出重点信息,多用图表,文字少而精,以关键词、短语代替长句,颜色协调、搭配,常见的误区有:1.把PPT当作发言稿使用;2.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混为一体;3.塞满各种图标与曲线;4.使用标准模板。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PPT的效应呢?首先,你应该考虑你希望PPT做什么?PPT的英文愿意为“重点”、“要点”,还有您要考虑的是您平时制作PPT的流程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刘跃军。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开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08(8)
[2] 赵 瑾。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初探[J].科学探索,2008(12)
1.1PPT课件是一门不分学科的通用制作技术
做为数学教师的笔者,总是把数学PPT课件制作学习挂在嘴边,其实,这是站在学科本位的角度来狭隘的看待PPT课件,如果从大学科角度从整体教学思维出发,PPT课件是一门不分学科的课件制作技术,是一门通用的课件制作技术。从PPT软件功能角度来说,相对比flash、authorware、director、swishmax等软件来说,它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可融合各种多媒体素材制作出功能强悍的交互课件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制作周期短、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学科教师喜爱。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学科教师都能应用PPT制作出满足日常教学的课件,可见其广泛性和通用性。
1.2PPT软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工厂,不是加工厂
有很多学科教师对PPT软件的功能过于期待和夸大,其实,PPT软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工厂,不是加工厂,对于数学PPT课件来说,它就是把PPT课件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文字、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按着课件框架结构、教学流程、教学需求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PPT课件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PPT就是一个课件整合工厂,不是纯粹的加工厂,即使随着PPT版本和功能的强大,增添了许多文字、图片等主题样式功能,但也不足替换第三方专业的素材处理软件,数学教师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更理智对待PPT软件,理性开发PPT课件,也能很好的规划自己PPT课件的学习提高方向。
2合理利用网络PPT课件资源,丰富数学课件素材资料库
网络海量资源为小学数学PPT课件制作开发提供了素材保障,大部分的课件素材都能查询到,并进行简单的修改处理就能很好地辅助教学应用。这里一定要精通百度查询技巧,能高效地找到PPT课件资源,并合理下载应用——个别数学教师经常埋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苦于找不到适合的现成的课件素材而烦恼,在百度文库只要本着分享共赢的理念,还是能查询下载到90%以上的PPT课件,这样下载修改再整合个性化教学理念,就快捷地完成一个精美的PPT课件。除此之外,做为数学科教师常年应用PPT课件辅助教学,在PPT课件制作过程中就要注重积累、丰富数学课件素材资料库,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会提供一个课件资料存储的服务器,全校教师的课件素材资源都可以共享存储,随用随查询调用。如果学校不具备这样的硬件条件,那学科教师就做好课件素材备份留存工作,在当今大硬盘大容量的背景下,教学应用的课件素材应该对容量需求量不会太大,几十G的空间足够了。实践证明,只有创建一个满足学科教学需求,包括各种图片、影像、音乐、音效、字体、课件制作软件源代码等素材资源丰富的学科课件素材资源库,才能便于教师快速、高效的制作课件,良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确保PPT课件制作的严谨性,PPT课件制作过程的科学性
PPT课件虽然简单易学、操作灵活,能快捷地开发出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但也要严格按着课件结构和课件开发流程进行PPT课件开发,这样才能确保PPT课件制作的严谨性,PPT课件制作过程的科学性。PPT课件的制作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一般包括制作前期、制作期和制作后期三个阶段。制作前期应从搜集PPT课件资料入手,科学地搜集资料、搜集科学的资料,这其中包括文字、图片、声音、音乐、视频等资料。之后对这些PPT课件素材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分析,筛选出合适所要表述内容以及观看使用这个PPT课件的学生的特点的资料。认真设计PPT课件的各个环节,包括片头、主界面的每一部分以及结束部分想要达到的效果,尽量把PPT课件的每一部分内容作用发挥到极至,制作占用空间小却实用的课件,只有这样严谨地按着PPT课件制作流程开发,才能提高PPT课件制作开发效率,提升PPT课件教学辅助有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整合素养,掌握PPT制作数学课件的技巧,充分发挥其在数学课堂辅助教学的最大优势,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才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它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校园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基本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为校园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网络上教学资源虽多,而质量却参差不齐。此时,我校急需建立一个针对我校专业特色,能为教师教学、学生成才服务的资源库平台。下面,将我校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资源库平台的模块分类、资源要求、后台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与大家作一探讨。
一、我校资源库资源分类
(1)论文。论文模块分为校外及校内论文两类,两个部分中主要收集校内老师在校内外各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及校外各级刊物中发表的论文,是学校老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一个展示平台。
(2)课件。根据运行平台的划分,可以将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两种。单机版的课件一般在网上下载至本机运行。我校现有资源基本上为单机版的课件资源。
(3)案例(电子信息资源)——收集一些在校内有代表性的事件以及现象。
二、教育教学资源库各部分内容及要求
教育教学资料库的内容多种多样,涵盖了网络上所有的电子资源规格。资源库的资源来源有学校购买的电子光盘资源、从网络上下载或购买的一些电子资源、老师及管理员提交上传的个人资源等。
(1)论文素材。论文大多已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或已在各期刊发表,涉及作者的知识产权。为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我们将原有的格式为TXT、WORD、PDF格式的论文素材重新转换成SWF格式的文件,在论文的HTML页上进行显示,这样普通游客访问时仅仅具有阅读论文的权限,无法下载查看,只有校内授权用户登录后才可以对部分论文进行下载操作。现校内论文素材已收录近300篇。
(2)课件欣赏。在课件欣赏中,收集了校内所有老师各门相关课程的优秀课程课件,老师们制作课件主要仍然使用POWERPOINT软件将相关信息内容制作成PPT格式,我们将老师提交的PPT格式的课件同样利用转换软件将格式转换成SWF格式,再显示在HTML页上。与收集的论文一样,课件同样也需要经过授权的校内用户登录后才可进行下载,否则只能进行查看。
(3)案例(电子信息资源)、视频资源。在案例(电子信息资源)中主要收集的是视频,主要用到的视频格式为FLV、MPG、AVI等;在案例部分中主要收集了学校近年来教学案例比例中获奖的事件视频。在视频资源中,收集了我校从系部到学校各级各类组织的活动、会议、讲座等的现场视频。
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设计
作为一个校园资源库平台,应当能够实现以下的功能:①信息检索是关键,应便于老师操作的检索功能;②系统管理员及下级管理员有相关模块的资源管理权限;③教师用户也可具备相应的数据上传权限;④对学生用户也应当设置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⑤管理员还应具备用户管理的权限。
我校建立的资源库,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①资源管理模块。指资源库的所有资源如何收集、如何分类、如何管理、如何供用户方便使用。我校资源库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1)信息的上传:允许管理员、下级管理员及指定教师进行资源上传。2)信息浏览及下载: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本着互联网上资源共享的精神,所有用户都可以查看,但如需下载,只有校内授权用户可以,这也是本着保护本校教师知识产权的目的出发。3)信息审核:管理员及下级管理员可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资源库该资源。4)信息查询:有方便的查询接口,用户可通过该接口快速有效地查找到相关资源。5)信息删除:系统指定的管理员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删除。
②系统管理模块。安全控制:定期对服务器及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更新,并且使用服务器防火墙来保证服务器安全,防止受到黑客攻击。另外考虑到服务器硬盘容量及带宽负荷等因素,还可以从限定IP访问及控制流量等方面入手,保证用户浏览网站的速度及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③用户管理模块。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库有特定的用户,为确定资源库素材的质量及安全性,应为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我校资源库用户分类:系统管理员、分级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和未注册用户。各用户的权限作如下设置。系统管理员:对整个资源库系统有管理权限,可对数据库内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对用户也可以进行管理。分级管理员:分级管理员由管理员分配权限,可以对分配管理的模块资源进行管理。教师用户:可以对资源库内信息进行浏览、查询、使用和上传资源的操作,如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对教师用户分配相应管理权限。学生用户:具备阅读、搜索、上传和下载资源库中相关资源的权限。未注册用户:可以浏览、查询资源库中未进行保密设置的相关资源。
资源库中的数据需要不断积累、更新,既要保证系统的稳定,又要方便操作。因此,我校选择了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资源库服务器,数据库采用ACCESS 2003,两者结合构建了一个运转良好、操作方便的、便于管理维护的资源库服务器平台。
四、教学资源库的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系统平台的正常运转,都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我校资源库的运行也同样如此。①资源库中的资源按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员要进行审查并且定期进行更新。②资源库以网页教材的形式展现给所有用户,对于学生,还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③提高教师应用能力,帮助教师认识到使用网络资源的方便等优点,使教师可以参与到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来。
背景 根据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人熊志坚教授拟定的《2011—2013年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计划之——商品学PPT课件建设》(以后简称工作计划)的部署和要求,历时近两年多的商品学PPT课件建设工作现已完成。详细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商品学课件PPT建设的原则
(1)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的质量、数量、格式、时限要求来制作建设。
(2)严格按照商品学教学大纲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来制作建设、并在学时允许的条件下适度拓展一些商品新理论与新实践知识。
(3)根据本人多年次商品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了解来制作建设。
(4)总体上,新制作的商品学PPT课件较之以往的版本,其内容与形式应更加完善与统一,更加起到辅助教学成效的作用。内容上应全部包含大纲上所有知识点,而且还应有一些新理论新实务之拓展,知识之间的逻辑条理更清楚,应能比教材的章节安排顺序更合理、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形式上,背景应简洁大方,标题与主体之字体、字号、颜色的选择应有美感。
二、商品学课件PPT制作的资料来源
(1)本人多年次、多版本商品学PPT课件的积累。
(2)网上能找到一些免费的商品学各知识点的课件,为本次商品学课件的制作与完善提供了大量合理的内核。
(3)大纲中的一些知识点实在找不到电子文档支撑的,本人就老老实实按自己的授课逻辑、有选择的录入教材上的文档内容并按自我的统一风格制作相应的PPT。
三、商品学课件PPT的制作概况
严格包含大纲的教学内容并进行适度的拓展,本次商品学课件PPT的制作以章的形式体现为13章,各章的标题名称(包含幻灯片的张数)及其对应的相关内容如表一所示:
表一
四、商品学PPT课件建设的三点体会
(1)PPT课件建设很重要
就我院营销专业的实情而言,商品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而指定由本人负责的商品学课程系列建设之商品学PPT课件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满足提高我院商品学教学成效的需要,为我专业学生在商品学理论、知识能力的提高方面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必要前提;其次、丰富了我专业省级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其三、就本人而言,本课件的建设工作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过程,至少提高了我PPT制作的技巧、再次凝练我授课的逻辑思路、形成并巩固自己特有的一些好的授课风格;其四、建好的本课件一定时间内,能为我的其他商品学教学同事作为重要的参考,能很好的节省其商品学教学研究拓展升级的时间;其五、目前我专业的商品学教学大纲指定的教材没有配套必要的课件,这也使得本次的商品学课件PPT的建设与修改完善更为迫切。
(2)PPT课件的建设完善是一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
由本人本次负责完成的商品学全部十三章的PPT课件,完全能够体会到了做好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初建成的早期版本永远不会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一两年短暂的轻松之后,必须与时俱进的根据商品学界与业界、授课师生等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做出相应的更新调整、修改完善甚至创新等等严谨细致的各项各种,确实就是一个永无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长期浩繁的动态系统工程。
(3)本商品学PPT课件存在的两大不足
①形式美方面存在不足。有些幻灯片的文字偏多,电子板书的痕迹偏重,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有些内容原本可以用直观的图片取代文字,但受限于平时授课任务的繁重,没有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找寻许多可用的图片。简言之,我的商品学PPT课件在形式美方面今后还得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逐年逐次加以改进与完善。
②与《工作计划》在油气特色靠拢方面存在不足。事实上,我专业还有一门专业方向课程为石油商品学,这两个商品学之间理应有一个好的衔接,而我的商品学PPT课件在这方面考虑较少。诚然,商品学作为营销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由于其很强的通用性,再加上现有商品学教学大纲的严格限制,因此,本次的商品学PPT课件过多的体现在通用性上。这个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系统改进与完善,比如重新编拟体现油气特色的商品学教学大纲(不仅仅指石油商品学的、以及如何有效衔接两个商品学的教学内容等。),并据之制作出符合油气特色的商品学PPT课件等等。
关键词: 多模态 英语文化 PPT课件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社会日益呈现多模态性,意义的构建越来越依赖多模态话语的融合,多模态话语相关研究应运而生。笔者通过研究中国知网上关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论文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呈上升趋势;思辨描述性的论文居多,而定量实证型的研究较少。完善多模态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拓展多模态研究范围,对于推进我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英语文化教学中运用的PPT课件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种模态的使用类型和整合原则。
二、多模态话语与英语文化习得
多模态指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时,感觉器官会作为整体进行运作。可见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充分调动习得者的各个感官非常必要。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PPT课件以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得到广泛使用。它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于一体,不仅信息传递量大,而且具有多维性,可整合多种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实现立体教学。采用PPT课件是实现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三、英语文化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
1.PPT课件的模态类型
多模态PPT课件不仅可以展示教材的文本材料,还可以同时配合声音、视频材料等。笔者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经常运用PPT课件,采用较多的模态有视觉模态、视听组合模态和视频模态等。
PPT课件的视觉模态结合教材,展示给学生较完整和立体的背景资料。笔者在讲授《英国概况》第一章时,大量运用图片呈现了英国地图、国旗、国徽、地标式建筑、苏格兰男子的格子花呢裙子、城堡、威尔士的红龙旗、水仙花、爱尔兰的三叶草等。采用视觉模态讲解教材中的难点,能使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点。如讲解《英国概况》第三章英国政治时,笔者在课件中运用了动画,如将英国首相设计成一个动画形象,左手拿着的蛋糕上写的是Parliament(议会),下面的盘子上写的是Legislature(立法机构);右手拿着的面包上写的是Cabinet(内阁),下面的盘子上写的是Executive(行政机构),动画人物站的台子上写的是First Among Equal。这样既直观形象地阐述了“为什么英国首相是英国政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个问题,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课件的视听组合模态可以创造立体的教学环境。从语音文字的角度讲,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电影、多媒体软件提供语音环境,提高对真实语音和文字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笔者在PPT课件中根据讲授内容选用了很多英文歌曲,例如在讲解英国简介时,播放国歌God Save the Queen,帮助学生理解君主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意义;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在课件中播放Yankee Doodles(扬基歌),在讲解英国节日的课件中播放圣诞英文歌曲等。
PPT课件的视频模态使用较多的是动画、纪录片、电影等视频,视频模态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脑的立体思维、线性思维等,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笔者制作的《英语国家概况》课件中,插入了很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播放CCTV纪录片《大国崛起》有关Elizabeth I,The Great Charter,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相关片段。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播放电影The Patriots片段,在讲解美国内战时,通过播放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片段,展现美国人民在战争时期的生活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原则
多模态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辅、简约性及交互性的原则;多模态英语文化教学要求教师设计真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更形象生动地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为实现PPT课件的多模态最优整合,教师在进行多模态课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模态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话语范围),根据所教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PPT课件应采用简便易用的人性化的界面设计,这是决定课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可靠、适当的技术条件是确保多媒体课件教学实施过程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2)PPT课件的页面应简洁美观;页面上的文本、图形、图像等可视元素搭配构图合理;主体内容视觉信息表述明确,色彩和明度搭配协调得当;屏幕构成应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各模态的配合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多感官共同参与。多模态外语教学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好模态内部媒体之间的关系,如教材与PPT课件的关系,声音、视频、版面设计间的关系,等等。媒体(图片、音频、动画等)的选用应贴合主题的需要,做到主次分明。
(3)制作PPT时应侧重在知识引入前采用适当的策略,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文本内容以简明的词语概括出主要的和次要的论点,将内容分类、压缩、提炼、纲目化,按照文本的内在逻辑,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选择不同的模态时,要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获得最佳搭配。
(4)多模态学习的强度不能太过,过少的模态使用没有发挥多媒体多模态课件的作用,而使用过频、容量太大会导致学 www. 生无法完全接受所学内容,影响学生的情绪。
四、结语
运用多媒态话语理论制作的PPT课件可以为英语文化教学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多元化互动通道,有助于缓解课堂面授时间紧张的局面;非实时交互环境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他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它使教材中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London:Arnold,1978.
[2]Kress,G.& van Leeuwe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