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3000字论文【精选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思修3000字论文【精选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思修300字论文 篇1

我们是新世纪的学生,我们要争做文明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除了做好我们自己,我们还要鼓励更多的人去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穿绿化带,不乱超车,珍惜自己的生命,更是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社会主人公的形象,做一个文明有修养的当代学生。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起来。减少不文明现象,学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一些对别人的关心,是学生们要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行为,做一个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当代学生。

思修2100字论文 篇2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取向,将产生极大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谈谈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与同仁探讨,以求得廓清教学中的一些是非曲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观价值取向

一、探讨的缘由

就一般而言,“价值”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关性,是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及其对主体而言的意义。教育的价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质特性基础之上的,是教育对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所具有的意义。追求价值是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的驱动力,而且教育教学还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还意味着我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种价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实现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因此,如果没有动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没有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整个价值系统就会成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而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这一点。

二、教学实践中形成“基础”价值取向的依据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理论认识、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源。因此,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形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目标,并由此出发形成一条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线索。新课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安排的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教学的至高宗旨是以此为方向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并进而引导其行为。这一方向既要落实在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教学中,也要体现在法律修养的教学中,要在教学中避免具体地、逐个地讲解法律条文。可以说,政治性与科学性共同构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程生态”,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学性则是其生命之源,新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要做到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必须把思想、道德、法律领域社会性的要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内在需要,事实上,在这些领域的社会性要求中包含着许多对于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性生存等方面内容的关注。因此,我们的理论教育一定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实际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并引导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规范领域社会性的要求放到社会实践的情境中去体验,才能形成学生在实践中遵循规范的心理基础,并成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

(三)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新教材从社会秩序结构的角度,把这个法哲学、社会哲学中的问题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们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会规范的层面上让我们重新认识:思想、道德与法律都以社会为其发生的基础,它们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实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立足于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基础之上,共同构成影响社会秩序的要素;它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综合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来形成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会秩序。可以说,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是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四、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笔者以为,在教学实践上尝试以下方法,将有益于促进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案例导入法。在强大的理论逻辑下凸显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内容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均具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现实出发,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转化设计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人入胜的案例,把案例分析作为实施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这一过程也是把抽象的理论还原到丰富的实践中并从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理论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具体生活来观察、分析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根源及其与规范、理论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挖掘的问题和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积极地融入到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第二,专题研讨法。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各个环节之间既有一致的精神相贯穿,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我们可以以这些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题。以“爱国主义”的教学为例,“国家利益”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首次引入的概念,我们可以在“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节中设置“国家利益”专题,列出“国家利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家利益的判断依据和分类”以及“国家利益的实现途径”等专题,在研讨中把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第三,对话教学法。对话式教学在德育领域并不是一种新方式,我们可以把事先设定的“案例”和“专题”作为对话的主要内容,通过充分展示价值公理、展示冲突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形成共识,并由此在思想情感上、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上不断走向理性与成熟。总之,在”基础”课中,讲清并正确处理好价值取向问题,是决定这门课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它,不然的话,我们必将为自己的失误而埋单。

思修3700字论文 篇3

关键词:儒家道德文化;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价值

基金项目:_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515SSK3)最终成果。

儒家道德文化是指由孔子开创,经孟子、荀子等先秦诸子发扬,后经董仲舒、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继承和发展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道德规范,对天道、人道、社会和人性做出深刻的阐释,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价值系统。儒家道德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主流,在一定意义上,儒家道德文化是“道德中国”的代名词。儒家道德文化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固然可以从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实践中汲取价值资源,但是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尤其是儒家道德文化丰富的资源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

自从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材几乎每年都有修改或者提供教参补充说明。但是无论怎样修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都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通行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包括了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因此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排除儒家道德文化资源,那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单薄。

儒家道德文化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道,为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价值和意义。儒家道德文化认为,“仁”是人生最核心的价值规范。什么是“仁”?在儒家最基本的经典《论语》中,孔子向不同的学生解释了“仁”的内涵,但是“仁”最根本的价值就是“爱人”。兹引《论语・颜渊》孔子关于“仁”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由上可知,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仁”的内涵,但是,“仁”最根本的内涵是“爱人”。可以说,“仁”贯穿在整个儒家道德文化传统之中。它最根本的道德维度是成就人、发展人、实现人、超越人,让人人不断由自我走向他人和社会。孟子提出的“仁义”“浩然正气”;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

以^v^同志为代表的中国^v^人,在继承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这是更高层次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引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完整的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在三千多年的儒家道德历史文化传统中,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种道德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人进行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品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必然要加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否则,对学生讲授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就游谈无根。

美国著名学者希尔斯认为,传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保证,是现代文明进步的质量保证,同时传统和其他道德文化资源一样,均参与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传统是活着的现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当前高校的重要的政治理论课之一,必然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的重要体现。

根据现代社会道德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内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应当在许可的范围内增加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比例,这样才能真正显示传统儒家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二、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

尽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般来说,部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兴趣比其学习专业课相对要低得多。一些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去听课。上课的时候,人到心不到。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低头玩手机,或者记英语单词,或者看所谓的专业书。同时,一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师资缺乏,开设大班,一个班上百人,全挤在一个教室里。这必然影响听课的效果。

但是,如果加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内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或者经典的儒家道德故事,再配以理论分析和引导,或许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会提高。比如,讲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节,我们可以借用戚继光、林则徐等故事来说明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再进行理论阐释,这样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就会比较深刻。再比如,讲到“家庭美德”这一节,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的方法。比如,老师问:为什么表哥不能和表妹结婚?学生基本上会做出爱情功利主义的回答:因为这样生出的小孩可能会畸形。老师再问:假如表哥和表妹结婚不生小孩,做丁克家族,是否可以结婚?这样追问也许会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时候教师可以借用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道德伦理来做出问答,让学生明白,人不仅仅是功利的存在物,更是价值和道德的存在物。

这样引入儒家道德传统文化理论,也许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后,有兴趣的学生,也许会去图书馆找些儒家关于婚姻道德方面的资料来看。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

三、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高校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是培养高校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最基本的文本载体。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候,可以采用理论讲授、视频教学、师生讨论等方式。但是如果在采用这些教学方式的时候,仅仅是进行现代道德伦理的阐释和解说,会缺乏理论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儒家道德历史和道德理论就会被埋没。这样,不仅不能从理论上说服学生,而且在实践上就很难让学生变成一个对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有兴趣的人。

道德理论固然需要理论的阐释和论证,但是道德理论不仅仅是理论阐释和论证。儒家道德理论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儒家道德实践的典型案例布满整个儒家道德文化史。

中国的“二十四史”几乎是另类的儒家道德文化史。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因此,在对待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上,我们不能带着现代人的自负,傲慢地审视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应当老老实实地阅读儒家道德文化经典,然后才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说出让人信服的道德结论。

不过,我们应当明白,儒家道德文化强调道德绝不是脱离人类社会之外的一种抽象的理论存在物。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密切联系在一起。道德与人密不可分,离开人和人的实践来谈道德,道德就成为一种虚无主义。

所以,儒家经典作家在阐释儒家理论的时候,总是与天道、人道和人性等结合在一起。通过人们的理论和实践,如“仁”“理”和“功夫”,来阐释人的德性和德行。儒家道德文化始终是围绕人而存在,使人通过人的实践或者道德修养的“功夫”,做到“学贵自得”,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担当精神的人。在儒家看来,人的价值或者成人的标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人的德行和德性达到道德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的这种理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至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果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能够将儒家道德伦理和儒家道德修养的“功夫”理论说透,那么,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无疑是有裨益的。

总之,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作为当代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法绕开的存在,它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思修2800字论文 篇4

【摘要】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开创者,要想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具备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在很多层次及方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存在一般问题,而是很突出的问题,有待于进行提高,如何加强当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题,也是我们大学生必须直面和接受考验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突出问题;对策;提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考

当前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商品意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外先进技术文化的引入、国内经济体制转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观念,新体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及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的问题不可忽视。

1、市场经济在当今新形势的大潮下,在当前带给我们很大的好处,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及正面效应也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不能忽视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面临的考验,他们趋于功利化。很多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非常明显呈增长趋势,透明的思想上蒙上了浓厚的功利化色彩,在参加活动中抢先是好事但是他们中喜欢当主角的居多,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大有人在,而不喜欢当配角的人就更多了,普遍的问题是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繁琐的事更不愿愿意做重复性、舍不得付出性质的工作。有较强的虚荣心,不重视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兴趣的发挥。在校时往往以追求成绩、学历为最高价值,。毕业时又以自身待遇的高低为目标做为基本价值取向。忽略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奉献精神。

2、思想认识得不到提高,高度不够,导致承受能力降低。加之心理素质较差,如何面对学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都变成了一种能力。在改革开放快节奏的今天,市场经济致使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学会坦然的面对,是考验种种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很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出现多重心理障碍由于认识水平的高低,有些学生的理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没有群体意识,如何发展他们的协调性,提高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容易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感是大学生不能正常工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不利的影响的最大原因。

3、成才动机上的个人主义倾向不严重是不现实的。把理想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考虑的是自己的买车、买房等等生活。同学的学习动机不能和国家振兴、祖国强大以及社会发展形成必然的联系,这些都不关他们的事,以自我成才为中心才是他们的思想,自扫门前雪的思想非常严重。为实现自我价值,自己过得富裕是他们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而奋斗,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拿一张大学文凭,找个好工作。没有这则想的吗?其实有很多人就真是这么认为的

4、语言与行动分离。大学生在高校里面经历了大学系统的教育之后,他们学到了本领有了很强的理论认识嘴上功夫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理论探讨、演讲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具体的体现是什么样哪?说白了就是理论能力强,实际动手能力差。在工作学习生活上不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协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严重,整体意识、协作意识薄弱;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不具备奉献精神。比如说现在一些大学生乘公共汽车虽然有让座的。但是这种热情和冷漠比起来还是前者更大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在很多大学生生活中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大学生大多都是过集体生活,在宿舍里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其他同学服从自己的意愿,经常由于一些小事而与宿友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很多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可是就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它们就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的自立意识不增强,协作意识不提高总的来说都是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道德素养问题:

1、诚信的问题:作弊,“作弊”不单单在中小学中存在,在现在的大学中更是大学校园中风行的,它们不是一般现象,确实是普遍现象。大学生的“作弊率”比校园手机的“持有率”还要高。现实中,作弊现象在普通高校内普遍存在,拔尖的一些高校也有这种现象吗?回答是肯定的即使是我国最好的学校也不能说没这种现象。抄夹带、传答案等作弊形式是传统的也由^v^秘密行动^v^发展到公开抄袭、而且集体作弊也存在等等,买答案,发短信、带手机甚至找^v^。尽管学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没有遏制住,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是造成这一问题主要原因,也有就是我们教育制度所导致的。

2、自私狭隘的现象:当今的大学生很多不是独生子女的少,过分地溺爱,孩子,而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对他们提供足够的物质需求,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唯我独尊的性格。晚课的“占座”也是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晚自习开始了,人不用到,先拿纸条、书本“占”着座位,那么后来的人只能“望座兴叹”。“座无虚席,人不过半”是更有甚者了,晚自习结束了,很多被“占”的座位却还一直空着。“占座”事情不大,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既窝火却又无可奈何。现在一些大学生乘公共汽车有让座的热忱的也不多,从小教科书上灌输的基本美德消失无踪。在宿舍里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大多都是过集体生活,要求其他同学服从自己的意愿,经常由于一些小事而与宿友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我们不能否认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措施

1、从大学生刚开始入学就进行思想教育,很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政治理论灌输对大一的学生。通过政治理念的提升,为辨识是非奠定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培养自律和自主的好习惯,从而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实现高尚的道德人生。大学生本身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用学会的本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他们在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关心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表现大学生重视个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大学生渴望成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的一件好事。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重、发展的一个标志。是人生价值观问题,是自我意识对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多种认识,是认识自己和对待他人的统一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并跟随它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思维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说白了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具体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体力、智力、能实际上就是自立意识的成长过程,力都充满信心。

思修300字论文 篇5

我们是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争做文明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除了做好我们自己,我们还要鼓励更多的人去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穿绿化带,不乱超车,珍惜自己的生命,更是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社会主人公的形象,做一个文明有修养的当代大学生。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起来。减少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一些对别人的关心,是大学生们要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行为,做一个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思修3300字论文 篇6

一、“学以变化气质”

张载在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合一”说,他说:“阴阳者,天之气也,刚柔缓速,人之气也。生成履帱,天之道也;仁义礼智,人之道也。损益盈虚,天之理也;寿夭贵贱,人之理也。”(《张子语录中》)这里所说的“天”,指“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与人都统一于气,人之气源于天之气,人之道源于天之道,人之理源于天之理。他把“人性”分为两个层次,即“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人性论,从而奠定了他“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气质之性”张载指出:“气质犹人言性气,气有刚柔、缓速、清浊之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气质。”(《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在张载看来,“气”扩散开来的状态万殊不一,故人所禀受的“气”也各有偏全,也就使“气质之性”呈现出善恶混杂的状态。“气质之性”中包含着人的生理或生存本能,如饮食男女之类,在一定限度内的存在是正当的,人人皆不可免,但如果不加节制,便会累其心而丧其本“性”。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是人和宇宙间所有有形之物在成形以前就已先天赋予了的太虚之本然之性,是一种“久大”永恒的纯粹的至善性,是人所有善的道德品质的本源。张载明确提出气质之美恶虽是与生俱来所受的定分,但只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与修养,“学”之不懈,“变化气质”而立于“天地之性”,去其气质之恶与偏,任何人都能成“圣”成“贤”。

二、“礼以持性”

张载认为,“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变化气质”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礼以持性”或“知礼成性”。在他看来,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就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其核心是“礼”。张载强调:“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他十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以礼成性”,推行设礼、明礼、守礼。张载很注重“礼”在“成性”中的作用,他的“礼”教观念重视“礼”对人内在道德品行的提升,以达善为本。他认为“礼本天之自然”,“礼不必皆出于人,至于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经学理窟•气质》)同时,他还强调“礼之原在心”,“礼”之体是“天道”自然,而制礼、行礼等“礼”之用。他指出:“盖礼之原在心,礼者,圣人之成法也,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张载特别强调在贯穿学“礼”、得“礼”、行“礼”等“礼以持性”、“知礼成性”这个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全过程中,应首先“立于礼”,即“立本”、“立心”或“中道而立”,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无中道而立,则穷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正蒙•中正》)心有所据守,才能不违于礼,才能“崇其德”,实现“知礼成性”“,礼”立则“性成”,“性成”则“道义立”。

三、“知礼成性”的方法与途径

张载的“变化气质”、“知礼成性”与其修养功夫是紧密相关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

1.“大其心)(”。

所谓的“大其心”,就是以己心而合于“天道”。张载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正蒙•诚明》)在他看来,以“心”统“性情”,只有“尽心”才能知“天道之性”,“心”是一个人识“性”的工具。“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在张载看来,即使个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等感性认识的“见闻之知”也是非常狭隘的,极容易形成自己的“私意成见”,很影响到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道德教育与修养首先必须做到“大其心”,才能超越狭隘的“私意成见”,达到天下万物有机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特别主张,“大其心”便是“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只为天理常在,身与物均见,则不自私”。(《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立诚”。

张载认为,“诚”乃“天所以长久不己之道”,既是个人“尽心知性”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所谓“立诚”,就是通过“穷理尽性”,使个人扫除己私而顺乎“天道”。他说:“‘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至诚则顺理而利,伪则不循理而害。”(《正蒙•诚明》)人如果“至诚”则顺应了“天道之性”,就具有道德价值。张载把《孟子》“良知良能”说,与《中庸》的“诚明”说相结合,提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因而,只有以“立诚”这个“知礼成性”的基本方法,去除个人私欲,才能使个人复归“天地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张载在《西铭》中明确提出了“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西铭》被认为“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二程集•伊川文集》卷五),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忠孝仁义之理。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蒙•乾称》)他主张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而应将乾坤当作父母尊长,视天地为自己的躯体与本性,将世人看作自己的骨肉同胞,把万物作为自己的亲密同伴。他将“仁孝之理”从血缘家族拓展到了宇宙天地,提出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也应当像对父母那样同样尽孝道,认为国家社稷是君为父母、臣为家相的道德大宗族。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尊高年”、“慈孤弱”的道德要求,主张应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世人的生活准则,在有限而坎坷的人生中,用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达到“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4.“克己”。

张载认为“克己”也就是“无我”,即人应当“以理义战退私己”,(《横渠易说•下经》)“反归其天理”,以“立天理”(《经学理窟•义理》)而去私欲,不断地克服“私己”、“人欲”和主观偏见,才能最终改变自身“亦是一物”的客体地位,而达到与天地同德的境界。他说:“今见人意、我、固、必以为当绝,于己乃不能绝,即是私己”(《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而“人欲无厌,而外物有限”(《学大原下》)。在张载看来,人若徇“私己”、“人欲”,任其发展,则“天理”就会丧失,就必致于行为恶,导致人格尽丧,“天理”无存。这里的“人欲”,除“饮食男女”的本能之欲外,还指人的“利己”之心。这种“私己”之心既违背了“天理”,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行为价值。因此,必须“不为外物所役”,“不以嗜欲累其心”(《正蒙•诚明》),达到“无物我之私”的道德境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理论基础、作用、目标、内容、过程及方法原则等方面问题。张载在他毕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创立发展关学的学术追求中,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的名句和理念,形成了“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对宋明理学尤其是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做出了极大贡献。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从“天人合一”和“知礼成性”的理论基础出发,以“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为其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的摘要内容,以“大其心”、“立诚”、“民胞物与”、“克己”等为其德教育与修养的原则与方法,有效实现了道德教育和修养本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通过其内化功能而“滋养人德性”、“内外发明”、“内外交养”(《经学理窟•气质》),以至“位乎天德”。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对后世的诸多教育家和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更是推崇备至,称赞道“:呜呼!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附录•王夫之张载正蒙注序论》,《张载集》)张载丰富深刻的“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尤其是他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作用、目标、内容及方法等问题的论述,以及人的外在行为规范化与内在人格的完美化有机结合等观点,对于当代教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