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论文(最新6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组织学论文(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1

摘要:教育是我国重点发展与建设的行业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的盛行,为丰富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本文重点就如何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教媒体;初中化学;教学优化

化学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科,对化学教学进行必要的优化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就是主要的创新之一。那么电教媒体是如何优化初中教学的呢?本文将会介绍。

一、电教媒体对化学教学的优化分析

(一)电教媒体提高化学教学的实验效果

电教媒体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果。那么电教媒体是如何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优化的呢?首先,电教媒体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效果。在初中化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实验,一些较好的初中会配有实验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实验室完成。此外,一些初中并不配有化学实验室。因此,对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老师很难将实验的场景绘声绘色的表现给学生,就算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很难使得学生们观察到相应的结果。例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典型的红磷燃烧实验,由于洪林燃烧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1]。因此,老师通常并不会让学生做这个实验。但是红磷燃烧的实验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所有老师只能将红磷燃烧的现象等以文字的方式向学生们传达。当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电教媒体教学后,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去感受整个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还可供学生们反复观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电教媒体有利于突破化学教学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较为抽象的概念与知识,如果仅仅使用文字进行阐述与表达,学生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困难,学生掌握、消化新知识的速度与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比较抽象的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在讲述电子排布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的迁移、运动等,由于过于抽象,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知识,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电教媒体,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突破这些难点的知识。电教媒体通过动画、视屏、图片、语音讲解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们展示电子的运动、迁移等,使得学生们最直观的去感受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得难点被攻克,学生们可以更加简单的去理解那些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三)电教媒体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总结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总结与记忆。这也是电教媒体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的方式之一。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复杂,知识覆盖的方面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对初中化学进行章节总结或者阶段总结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困难,如果采用以往的板书形式很难将知识全面的、详细地展示给学生,而且看起来比较混乱,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容无法很好地消化知识总结。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老师可以以框架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知识点彼此的所属关系非常明确,而且知识点总结得非常细化[2],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章节的知识总结与全书的总结,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好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全的知识。

(四)电教媒体提高化学教学的反馈速度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反馈速度。化学教学反馈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衡量学生对某一阶段教学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与参考数据。那么,电教媒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高教学反馈的速度的呢?最主要的就是电教媒体的大容量与及时性。教师可以在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后紧接着提出一道相关的练习题,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们对练习题的正确率来初步的判断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当完成某一阶段教学的时候,老师还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制定一套模拟试卷。根据学生们对试卷的完成情况从而判断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分难度的试题考察,从简单到苦难,有层次的、有推动性地出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一下子接触到较为困难的题目,打压学生们的信心与学习热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介绍的关于电教媒体是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教学。通过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完成自己的学业。

参考文献

[1]王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河教育,2014,(12).

[2]李明.浅谈电教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S1).

[3]周世强.多媒体教学对初中化学课堂的影响[J].教育革新,2016,(01).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2

[摘要]21世纪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正面临着适应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灵活度,使其更加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接受新的知识。而如何借助电教媒体,使教学“活”起来,则需要进行具体细致的探讨。本文将结合电教媒体的特点,就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作用加以阐述。

[关键字]电教媒体兴趣互动效率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教媒体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发挥重大作用。它改变了以往古板的说教式的讲授方法,给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音像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导入主题,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第一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之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他们的思绪带入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之中,对课堂教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童趣,借助电教媒体,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可以打开电脑播放《西游记》片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嚷着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老师讲完故事后可以发问:“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的展开铺下了基石。

二、绘声绘色,讲解知识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把长方体的立体实物图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示,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轻松扎实。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候我在投影上又加一个梨,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们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掌握也较为深刻。

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让学生观察一框形象逼真、色彩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的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事物的观察很快的理解了循环的概念。

又如介绍周长的概念时,学生不好理解,通过课件演示就好懂得多了。多媒体课件里演示一只小白兔绕花园走一圈,它走过的路线长度就是这花园的周长。小白兔活泼可爱的奔跑的形象令周长这个概念深刻地在他们的脑海里。

四、释疑解惑、指点迷津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提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互动交流、活跃气氛

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练习的训练,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堂练习,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好方式。借助电教媒体的这种练习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训练思维与应用能力。

总之,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绝对的意义。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设备,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方位培养学生素质,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3

一、运用电教媒体,发展创新思维

初中的数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十分重要的。电教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环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既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数学素养。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运用电教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给学生引导方向,多方向去考虑一个问题。一题多解还有一个好处,学生可以把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和发现,以后做题时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去解答。因此,在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电教媒体教学可以从深层次触及学生的认知领域,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的规律,从而让学生形成稳定可靠的认知结构。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电教媒体设置情景教学

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悬念是一种使人们对事物产生好奇感的情境,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悬念,可诱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欲望,对问题进行思考是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思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悬念情景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性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自身知识体系的局限性,激发他们更强的成功欲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造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内心需要。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教师在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思维参与的深度,教师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三、结语

课堂教学作为前沿阵地,电教手段的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电脑加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摸索数学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艺术修养,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融情寓理于教学之中,把数学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合理利用好电教媒体。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4

摘要:详细分析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 扩展知识空间,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1 前言

电教媒体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有效利用电教媒体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起到很大的作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有效方法,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电教媒体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探索精神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1]。

2 小学语文电教媒体优化教学的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 加深课文理解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 对创设教学情境十分有效。投影仪教学直观、形象生动, 学生可以快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及场景, 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 良好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形象生动的教学也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探索的欲望。

如四年级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整篇文章都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的坚强勇敢和对父亲的信任, 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点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浓浓的父子情。但小学生阅历较浅, 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认识也不够, 只有把地震等这些抽象模糊的概念、事物以直观的形象表现出来,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个时候就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 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特定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情境, 感受文章的事物和情境, 深刻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课时, 先给学生观看地震灾害的视频和图片,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 学生必定会对地震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可以感受到地震灾害的震惊场面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无奈和渺小, 调动学生的情绪, 提升课堂教学气氛。看完视频和图片再给学生讲解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 让学生对文章流露的情感产生共鸣, 深刻理解文章中描绘的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以及在灾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内涵。

扩展学习空间, 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是为了培育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能力, 而这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如今, 电教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在电教媒体教学中, 多媒体计算机运载的信息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 学生可以很大范围内查询、分析、筛选、整理、积累信息和知识, 极大地扩展学习空间。同时,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利用播放视频与音频、展示图片等手段, 让小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2]。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 对于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者视频, 来达到让学生认识字并会写字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象形字“山”, 可以展示一幅一座高大山峰的图片;教学会意字“森”, 可以展示三个“木”字结合成“森”字的过程;教学形声字“鹅”, 可以播放鹅叫的视频;等等。利用这些展示手段, 可以让学生轻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有效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又如在教授三年级课文《月球之谜》时, 除了讲解文章涉及的月球知识外, 还从网上寻找许多月球的知识, 给学生观看、阅读。对于对月球感兴趣的学生, 可以把一些介绍月球的书籍、网页、网站、论坛等介绍给他们, 教授他们寻找相关知识的方式方法, 扩展学习空间, 激发求知探索欲望, 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巧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比较抽象, 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相关性, 学生容易对其缺乏兴趣。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电教媒体技术能够提供生动、形象的参照物, 创设情境, 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逼真地展现出来, 吸引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授《桂林山水》时, 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桂林, 只是阅读课文里面的文字和听教师的讲解, 他们无法知道桂林山水具体是什么样的, 对于文章中美如画的意境的描写也很难理解。在教学中, 笔者巧用电教媒体, 把《桂林山水》中抽象的语言文字用生动直观的图像表现出来。同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桂林风土人情的视频, 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在导入新课后, 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图片, 一边播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的美景之中, 充分激发学生观赏、品味桂林山水的兴趣, 对于文章中“奇峰罗列”“怪石嶙峋”等抽象的词语, 也能结合形状各异的山峰图片来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品味出作者语言文字的美, 如身临其境一样去欣赏桂林山水, 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资源, 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是提高学习效率最有用的方法。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是很丰富, 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 理解学科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要正确梳理好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资源, 把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具象的、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 逐一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让学生能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更好更有效率地接受语文知识[3]。

如在教学《称象》这个课文时, 经过梳理, 这一课的重难点知识就是“曹冲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如果只是依靠阅读课文和教师的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曹冲到底是怎么称出大象重量的。所以, 这时候就要借助电教媒体, 充分利用资源, 把“赶大象上船”“船舷画线”“赶大象下船”“放石头上船”“运石下船”“称石”这一曹冲称象的过程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让称象的步骤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表现出来,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多媒体展示完之后, 让已经理解曹冲称象原理的学生上台表演, 把称象的过程演示出来, 让同学和教师进行点评, 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突破重难点,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教材内容, 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标提倡大语文教学观, 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 要在教材的内容上拓展延伸, 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学习知识, 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弥补教材资源的短缺, 有效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节省课堂时间, 优化教学环节。同时, 电教媒体丰富的知识环境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打开学生进行创新的大门。

如在教授《乌鸦喝水》时, 为了拓展延伸知识点, 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找一些类似《乌鸦喝水》这样益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拓展知识面, 发散他们的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先播放乌鸦喝水的影像, 根据影像让学生发散思维, 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乌鸦喝水的方法外, 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乌鸦喝到水。这时候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学生思考的结果, 教师要做出科学的点评,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正确引导和鼓励, 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 为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播放相关视频, 通过视频, 学生可以看到茂盛葱绿的树木, 手一拍, 就看到了多姿多彩、大小不一的鸟类, 就像文章中所写的“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这生动鲜明的一幕, 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鸟的天堂”。针对学习这篇课文, 给学生布置一个描写大树的写作练习,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描写风吹下的大树, 也可以描写下雨时的大树, 更可以描写大雪下的大树。总之, 让学生全凭自己的想象来描写, 以此方法来拓展延伸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挖掘美感因素, 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欣赏课文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努力挖掘文章中的美感因素,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能感受美, 受到美的熏陶。

如在教授《燕子》时, 可以借助文章中的“燕子”来赞美春天的美丽。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来结合文章, 帮助学生欣赏文章中优美的句子。介绍完课文的背景知识后,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听见过春天的脚步?有没有看见过春天婀娜多姿的身影?有没有感受过春天沁人的气息?”对于这些问题, 学生一开始可能回答不出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 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对文章进行朗诵, 将文字和图片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之后, 深刻体会到“春天的脚步”“春天婀娜多姿的身影”“春天沁人的气息”这些美的意境, 感受到春天的美, 得到美的熏陶, 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3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有效运用电教媒体,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更好地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同时, 教师也应该记住, 电教媒体只是教学中有用的辅助手段, 课堂还是要以学生为主, 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到最佳契合点, 让电教媒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4]。

参考文献

[1]张小伟。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 (24) :83.

[2]曾晓荣。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0 (4) :26—27.

[3]董新全。解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 2013 (1) :105。

[4]何兰芝, 张淑平。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误区及评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09 (9) :125—126.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5

[内容提要]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三项目标之一。它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相辅相成,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互作用。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刻感受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将很好地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接下来,我就平日的教学积累谈谈自己浅显的做法:

一、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二、调控教学的顺序,把握目标达成的时机;

三、针对学生的实践,调整目标达成的角度;四、运用迁移的规律,提高目标达成的质量。

[关键词]

认知目标电教媒体

认知目标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中的三项目标之一。它与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相辅相成,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互作用。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方法,认知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级在语文教学中,了解是指对有关语文知识和事物的识记,能再认或再现;理解是指对有关语文知识和事物进行初步解释、说明、分析、归纳;掌握是指能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初步应用所学的知识。由此看来,认知目标的三级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认知目标的达成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电教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接下来,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遵循心理学原则,创设目标达成的条件。

据有关心理学研究,儿童脱离丰富的客观刺激会削弱其思考力,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仅在理智内容上苍白无力,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有害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相反,那种适当刺激儿童感官并引起其探索行为的环境,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目标选定以后,首先要创造目标达成的条件。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正符合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地配合使用,协同学习,使其心理上始终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例如三年级第六册《荷花》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认知目标之一就是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挨挨挤挤、莲蓬等词语的意思。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孤零零地提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伊始,我播放配乐朗读并展示课件:荷花各种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以获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这基础上,进行反馈交流。例:学生说自己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我便出示挨挨挤挤一词,就这样,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出示相应的生字新词。由于莲蓬、花骨朵这些词语的意思比较概念化,学生的生活中接触得又不多,解释起来较为费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在理解这些生字新词的意思时,我还是出示幻灯(一幅荷花图),说说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荷花图),说说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就使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形象的画面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借新建立的表象理解掌握抽象的文字。这样识记不但效果好,而且保持长久。

二、调控教学的顺序,把握目标达成的时机。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必须要体现可控有序的特性。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顺序,把握住目标达成的时机。小学生接受知识是与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特征和运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他们思维的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能引起学生产生对相应的事物的经验表象,为理解新知识求得感性支柱。电教媒体的介入,最能发挥这一优势,教师应当按理解中掌握、运用中强化的原则设计听、说、读、写递进发展的训练过程。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时,有一道练习,利用又又写词语。在总结巩固阶段,再次利用投影图象理解又大又圆两个意思并列的词构成的词组,从图象中,学生看到西瓜不仅大,而且圆,在脑海中建立了西瓜又大又圆的概念。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了相应的认识后,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成功地去解决与原习得情境略有不同的特定问题。教师投放几幅色彩鲜明,主题明确的图象:1、两只在空中飘荡的气球;2、一棵结满苹果的树;3、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同时以又大又圆作为原有知识点,提问解决新问题。以第一幅图象提问:看图,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学生答:两只又大又圆的气球在空中飘荡。再以第二、三幅图象,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变通已获知识。提问:用又又说说苹果树上结满怎样的苹果。学生答:苹果树上结满又大又红(又红又圆)的苹果。又提问:小姑娘长得怎么样?学生答:小姑娘长得又白又胖(又活泼又可爱、又聪明又可爱、又美丽又活泼)。这样按照设计合理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顺序,把好达标的尺度,圆满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三、针对学生的实践,调整目标达成的角度

在多媒体优化组合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反馈机会较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达到期望目标的距离,可随时在课堂中反映出来。教师要在把好目标达成尺度的基础上及时作目标调整。心理学研究得出一个原理:我们在引导感官活动鉴定各种错误或正确动作的结果时,可以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引用一些补充性的刺激来寻求和巩固更完美的工作方式,并完全消除错误。所以在目标调整过程中应利用补充性的刺激消除错误,纠正谬误,使新知识的习得尽可能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例如《爸爸回来了》一文,意在教育学生学会体贴父母。然而,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往往容易片面地看问题,他们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毛毛、亮亮的爸爸对自己的孩子真好。毛毛的爸爸下班回来后,带他上街买雪糕。亮亮的爸爸下班后,背着他一步步上楼回家。从而毛毛、亮亮真正得到了父爱,而忽略了关键的一面:爸爸劳累了一天该好好休息。此时,教师以调整目标达成的角度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至此,可以再次用课件演示爸爸的汗水不断往下滴的情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爸爸这个人物满头大汗的样子,由此得出爸爸工作一天已经十分疲劳,孩子应该体贴爸爸的结论,从而体会到冬冬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就能把毛毛、亮亮对爸爸撒娇、冬冬关心体贴爸爸的语气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捕捉到了文中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运用迁移的规律,提高目标达成的质量。

学生善于模仿,诱发他们将习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各种清净,便可使知识技能广泛迁移。知识技能的运用,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处理信息时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能有效地提高认知能力。由此可见,知识技能的迁移与提高目标达成的质量息息相关。电教课堂教学结构很适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例如《松鼠的尾巴》一文的教学,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抽动投影片,出示松鼠活动图象,引导学生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及作用。学生对松鼠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东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以此作为知识迁移点,扩展到变化了的新情境中去。教师用课件演示其它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例:在傍晚的田野边,蝇子飞来飞去,牛不断地甩着尾巴驱赶蝇子的场景;啄木鸟在树上啄虫的情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再让他们叙述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新事物,就能较好地理解或处理新问题。他们从松鼠用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当作降落伞从树上跳下,想到小燕子用尾巴当作方向盘掌握方向、啄木鸟用又长又硬的尾巴当作支柱支撑身体在树干上啄虫。他们从松鼠用又软又能保暖的大尾巴当作被子用,想到老牛用又粗又长的尾巴赶蝇子、猴子用又细又长的尾巴当钩子倒挂在树上等等。从上述可见,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新事物的实质,把新信息传递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去。这样,认知目标达成的质量也就越高。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电化教学课堂结构,加之有的放矢地将上述四方面做法融于电化教学之中,使学生明确认知目标,掌握认知方法,就能较好地促进认知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2、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彩一小学:《遵循儿童心理规律,构建小学愉快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中国当代小学教育实验》。

电教媒体让教学活起来论文 篇6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要想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其素质,以及发展他们的能力,需要从课堂的教学效率开始抓起,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来实现,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等,大量教育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合理使用电教媒体的话,能够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学要突出重、难点,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电教媒体;技术;优化;教学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过程的一个方向。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可知: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方向要改变,即朝着提高国民素质的方面转变,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也就是让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意味着,在基础教育当中实施素质教育尤为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以及能力,需要从课堂教学效率上要质量,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一些技术手段,下面就一一谈谈这个方面的有关内容。

一、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从一项科学研究数据发现,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当中,83%借助视觉得到的;11%借助听觉得到的;3.5%借助嗅觉得到的;1.5%借助触觉得到的;1%借助味觉得到的。这就说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尤为重要在学习当中[1]。从当前大部分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来看,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的,其一,教育思想不先进;其二,使用的教学方法简单化;其三,使用的教学手段也很陈旧等等。这样一来,大部分课堂教学越来越不好,出现这样的局面,即“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等。因此,目前学校有必要想办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优化教学过程,已经得到显著的效果。我主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即选择适宜的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同时把传统教学媒体融合在其中,最终实现多种媒体组合教学,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教学当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广泛使用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调动他们的各种器官,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

二、如何合理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

从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来看,即放映性的、放音性的,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摄像、多媒体电脑等。其中,幻灯、投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体来使用,其性质比较独特,比如,在展示静止画面的时候,可以放大,且十分清晰地让学生欣赏,尤其能够方便地增加一些细节在图上,或者分部展示某些部位。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遮挡一些的组合图形,往往使用复合片翻片来进行,接着分步来讲解其内容,即从简单的内容到复杂的内容,从局部讲解到整体讲解等,使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而递进,大大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梯度与思维的难度。大部分学生觉得,通过这种方式来讲解内容,很容易把握,内容也很容易被理解,最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另外,为了把一些演示实验投影到大屏幕上,可以借助幻灯和投影,确保所有学生均能观察到实验最清晰的效果,使演示效果越来越好。例如,自然课要给学生演示“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这个实验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投影上,横放了一根条形磁铁,同时放一块玻璃在磁铁上,再洒一些铁屑在玻璃上,然后对着玻璃轻轻敲打,此时玻璃上的铁屑很有规则地排列起来,我把这一现象立刻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看,学生非常吃惊地认真看着,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此外,写板书的时间也可以缩短,比如,在投影片上显示板书的内容,我们充分利用大屏幕,即把教学内容投影到其上,往往比用粉笔把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的`效果好,然后,把这些节省的时间用在学生做练习上面。这样一来,老师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最终提高了课堂效果[2]。

三、把握尺度,适量运用

我们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说任何一个课堂教学均必须使用,一般要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来决定,进而选取适宜的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有的时候可以把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融合在现代的教学媒体当中,积极发挥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进行《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我为了把实验过程更好地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我借助视频展示台来辅助的,使学生能够看到清晰的实验现象、实验过程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对于种子的发芽实验,在进行的时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课上无法完成,因此,我采取播放录像的形式来让学生看这个实验过程。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个实验过程的同时,很好地把握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这往往是传统教育媒体难以实现的效果,通过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越来越深刻,使教学目标越来越顺利,最终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对于大部分实验来看,可以用多媒体电脑动画来进行摸拟,但是无法取代实验,因为一些演示实验需要教师亲自去做,还有一些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去做,这些实验只有学生亲手做了之后,才能增加印象,最终取得好的效果。

对于多媒体而言,其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图、文、声融合在一起,且活动十分形象,所以,其为教学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受到很多教师的喜欢。那么,多媒体使用是否越多越好,是否可以取代教师的讲课?答案当然不是。多媒体作为一种“电教”方式来辅助教学的,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作为课件的设计者,若仅仅把精力放在图片与动画的层面上的话,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难点内容,使教学越来越优化;其次,结合教学的目标来选择媒体,使用媒体要有个度,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把握好。总而言之,为了提高课堂效益,要合理使用电教媒,尤其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提高媒体的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共亚。浅析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11期。

[2]秦红。巧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实效[J]。华章(教学探索),2016年02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