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发展中,社会和谐是当代中国在从旧式现代性转向新型现代性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和谐社会论文(通用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摘 要】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中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目前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依然存在着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理由和挑战,本文在分析挑战的基础上,对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民族关系 和谐发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民族地区的总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目前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理由与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影响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找出解决理由的正确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中国民族关系进一步和谐发展。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
历史与现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一定要有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作为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能凝神聚气、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跨越地域与民族差异的全体中国人共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国家愿景。认同这个共同价值目标,就会减少内耗与冲突,就能达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与规范,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自由、平等、公正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协调民族关系的保障,保障每个民族、每个公民实现自由、平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同时也是作为维系各民族关系的准则。诚信、友善既是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准则,也是社会交往的规范,诚信、友善的公民与民族是造就诚信、友善的社会的基础,诚信、友善地处理民族关系就能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与一致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用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原则与规则化解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找到了各族人民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是维系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和谐提供了价值准规与规范;为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民族关系和谐发展面对的主要理由
目前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然而,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还存在,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的冲击,给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发展的不平衡理由仍然存在,制约着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多在落后的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自然条件恶劣的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还相当落后。从全国范围来说,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着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2、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矛盾与民族理由的高发期
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民族理由和民族关系带来新的冲突与矛盾,如各民族交往需求的增加与民族心理之间的隔阂存在着矛盾等。
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发达地区、城市聚集流动,城市居民中的少数民族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摩擦也日益增加。而城市民族理由往往与诸多社会理由交织在一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3、民族分离主义的破坏活动影响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全球化时代,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影响到了中国,一部分人在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出现了强化和极端趋势,把民族、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尤其是边疆跨境民族中的少数青年人对国家认同感比较淡薄,客观上容易接受民族分离主
义的蛊惑宣传。因此,在依法打击各种分离主义势力的同时,要关心青年的发展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三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民族和谐夯实社会物质基础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共同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提高民族地区的综合实力, 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团结、和谐就有了物质保障。
试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个理论的提出,反应了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思路,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 科学 发展 观指导下的伟大 实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的理念在我国古已有之。有关“和谐”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与人的和谐
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做人要遵循“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原则,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一致性。墨家创始人墨子则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只有“兼相爱”,“视人若己”,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缓解甚至消除冲突,其结果就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和谐。核心在于“保民而王”和“以德治国”。二是经济和谐。儒家主张对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三是文化和谐。这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统多元性。
(3)人与自身的和谐
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4)人与 自然 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的是“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见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的平衡。
(5)世界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比如,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墨家以“爱无差等”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法家以“富国强兵”为梦想,倡法治,图实效。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以竞争为主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更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所以说,作为伴随着人类文化诞生以来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的凝聚力在今天仍然推动着人类文明生生不息,具有重要价值。
2、西方思想中的和谐学说
西方也很早就开始追求“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著名的 哲学 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认为和谐是产自对立,而不是产自相同的东西。
到了现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803年 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1842年,德国空想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提倡社会和谐”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的 历史 局限性和理论缺陷,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无法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限于空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文明虽然是目前最先进的文明,但它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而且这种不和谐现象其本身无法克服,只有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而,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会存在着各方面的矛盾,但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的,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关系仍然是和谐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则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3、 中国 共产党对构建和谐 社会的理论探索
在长期 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 发展 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 政治 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 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论断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可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中国传统 文化来讲还是从西方思想史上来讲,都是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渊源的。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 科学 设想;既是对古今和谐思想的继承,更是对古今和谐思想的发扬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 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同志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 和谐相处。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转16页)(上接15页)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人民是 历史 前进的推动力量。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发挥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力,它不可能发展,也难以保持稳定,当然也就没有社会和谐可言。所谓各尽其能,就是要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的社会。所谓各得其所,就是要使全体人民获得施展能力的机会,获得利益回报的保障,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享其成,既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又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核心是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和谐相处,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人际关系和谐是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因此,它既要求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体系,又要求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还要求有良好的生态 环境。
参考 文献 :
季培林,《和谐社会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邹徐文,《和谐社会新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谈论媒介功能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摘 要 我国每一届领导人都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作为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诚信友爱,和谐有序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理想中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媒介的社会功能,以及媒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 媒介;功能;和谐社会;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社会的各个部门无不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新闻媒介一直以来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传达着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着社会民生,发挥着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大众传媒包括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党政机关报等。作为新闻媒体应该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桥梁、导向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1 媒介的功能分析
要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媒介的位置,就要清楚媒介的社会功能有哪些。一般说来媒介的社会功能包括喉舌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几个主要方面。媒介通过自己的社会功能影响和转变大众的思想、观念、生活,价值观,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1 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析
媒介应该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媒介的首要功能也是重要功能就是社会舆论,媒介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推动大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媒介负有观察和监督社会的责任,因此,媒介的公信度是媒介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例如一些新闻调查类的节目或者专栏,诸如《今日说法》、《社会调查》、《焦点访谈》等节目,对于社会上的新闻事件全视角,无隐瞒的追踪报道,对于大众来说,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一些事件也因为媒体的介入得到了妥善解决,在维护和构建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强大责任。
1.2 媒介的功能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媒介如何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引领者的作用呢?首先,媒介应该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作为人们群众只有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和谐,才能积极向上,弘扬正气。媒介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让人们不断积极进取,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媒介在减少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上维护着谁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媒介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联网的普及,使得媒介由纸质转向虚拟。虚拟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可以说,虚拟世界对青少年的而影响更大,抓不住青少年的思想构建,就会失去整个社会,因此,媒介更应该在虚拟世界进行良好舆论和观念的建树,影响青少年的观念思想,从而占领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2 媒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
首先,社会的支持是媒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没有社会的支持,媒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谈,这可以由网络媒介的监督作用得以体现。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普及,这可以由一些著名的网络语言可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我国网民的数量也在呈几何增长,网络媒体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例如之前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虐熊事件”、“我爸是李刚”等事件,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在广大网民的参与下,这些事件不断传播、发酵,在网络媒体的持续关注下,这些理由都得到了解决,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起到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媒介的引导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形成社会的道德价值观。例如,前一段时间网上盛传的“女孩用身体换旅行”事件,在媒体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介入下,最终以一场闹剧而终结。这件事情之所以被媒介不断跟踪,是因为如果一旦这件事情发展下去,必将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道德观的形成。 媒介就会通过报纸广播等进行各种形式的宣讲,使之深入人心,耳熟能详,从而影响和转变人们的价值观。
其次,媒介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凝聚群众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媒介通过分析世界形势,中国国情,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党好的方针政策把大众的注意力和干劲引导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例如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媒介大篇幅报道下海经商,发财致富的信息,使得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激发大众不断为国家的富强,经济的活跃而奋斗。再如,神州飞船发射成功共,月宫1号空间站建设,申办2008奥运会,2014年成功召开APCEK会议等,都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鼓舞和增强了人们建设祖国的信心。
第三,媒介还能够通过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就像和谐社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而先进文化的传播凭借的就是大众传媒。社会失去了精神文明就谈不上和谐,媒介不但传播先进文化,同时也创造先进文化。我国具有自己本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媒介承载着传承本国先进本土文化的责任,吸收和借鉴其他各国的先进文化,和本国的先进文化相融合,通过电影、电视、杂志、歌曲、戏曲、文艺等形式进行传播,从而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起到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例如《百家讲坛》、《学说中国话》等电视栏目,就能够在谈古论今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丰富着人们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第四,媒介应该通过捍卫社会正义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也是媒介舆论作用的一个方面。一个国家只有充满正义和公平才能是和谐的,很难想象一个充满不公和争议的社会如何实现和谐。媒介应该同情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加强自身的监督功能,化解社会矛盾。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就通过关注一些弱势群体,来影响和呼吁社会正义力量。再如 “城管打人事件”在媒介的关注下,个体商贩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也遏制了那些不良执法行为,缓解了对立矛盾,推动了和谐社会。
社会的和谐是人们世世代代的不懈追求,而进行和谐社会构建的道路还很漫长,作为媒介要借助自己的社会功能,在公共领域发挥舆论引导、监督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1]何莲洁,张珂,王文静。电视媒介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探析[J]。今传媒,2013(8):107-108.
[2]徐春玲。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7):25-26.
试论社会和谐
[摘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重大论断,是在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深入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重大论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个重大论断。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的这个重大论断,深化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注释,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有了客观的认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重大论断提出的背景
1、“这一重大论断”是在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从多种维度去拓深和完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位一体”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2、“这一重大论断”是在深入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目前,我们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我们党认为,解决上述一系列两难问题,必须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贯彻统筹兼顾的原则,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
二、“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内涵
1、生产力高度发达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离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
2、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贫穷是产生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不消灭贫穷,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
3、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核心价值目标
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
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大论断
1、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探求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他们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真正建立起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便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消除了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2、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地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胡锦涛强调:不和谐不是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社会和谐凸现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构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空间。《决定》首次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论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进一步凸现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总之,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必然要得出的逻辑结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丰满、更加清晰也更加深刻,从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4.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最早始见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充满了对道德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奋斗的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基础,一方面要以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保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离不开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事业的要求、人民的企盼。
二、公民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本质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就是思考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和谐。“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主要表现在:
(一)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
“和谐”由“和”和“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每一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是所有人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和谐的细胞或基本单元,人与社会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最根本的基础和前提是人自身的各方面之间要和谐。任何个人,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较为理性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力。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换言之,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总的来说是指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德、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还必须实现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能力、创造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身体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能力与精神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全面自由发展又可以促进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支撑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则集中体现和实现着人的价值[2]。总之,人的身体、能力和精力的和谐发展或全面自由发展,是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的最高表现,也是人类争取自我完善,进而成为人类自身的主人和美好理想的最终目标。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所谓“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社会内部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和谐社会构想强调的是社会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和谐,无疑是和谐社会构想的核心内容[3]。和谐自古以来既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使人们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创造活力迸发,而且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要实现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是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仁爱万物”思想、“道法自然”思想、“与天地参”思想,现代西方的尊重生命伦理学、大地伦理学、尊重感觉的伦理学、地球伦理学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过多地强调对自然的索取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一度遭到过自然的报复。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在一些干部的思想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即重经济建设、轻思想道德建设的倾向,抓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面热、中间温、基层冷”的现象;在互联网和文娱场所传播的一些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亟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费投入不足;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手段和必要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活动场所少,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难以维持,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还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工作骨干队伍,等等。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和谐的理念和精神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4]。必须按照“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切忌一阵风走过场。
(一)要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树立和谐理念。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等有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广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
(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揭露和批判有损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让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使抽象的道德理论“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的心里”,让枯燥的信条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激发公民的道德情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建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引导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区分善恶,明辨是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知行统一,引导人们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促进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
(五)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造的优秀实践成果,注重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
(六)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措施,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提倡和奖励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七)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手段创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和渠道,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通过生动、形象的道德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公民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公民实际的道德行为,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5]。总之,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胡振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J]。求是,2005,(23)。
[3]郑浩等。公民道德建设要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N]。光明日报,2005-10-1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4-02-26.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