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社会,他人产生联系,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所学习和探究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思维的活跃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的严肃课堂氛围,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对生物知识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通过设疑来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还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生物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生物知识的奥秘。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选择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感,使他们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逐渐增进时,学生会把对教师的喜欢转化成学习生物的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1、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动进行探究。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会轻松地和教师进行知识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知识的理解,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使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从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新颖性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产生学好生物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能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从情感上拉近和生物学科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知识。所以,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使学生能更积极地进行学习;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生物综合素质。
二、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操作,并让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和分析的习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实验操作,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对生物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1、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操作的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自己设定实验方案,并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认真观察,随时记录下实验现象,并整理和总结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在整理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实验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他们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让学生进行整理和总结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和同学分享,提高他们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进行创新教学
要使初中生物教学实现创新教学,教师不仅要利用好生物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激发他们思维活跃性的同时,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中,把他们带入到对大自然的探究中。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等,通过亲自观察,加深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等。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还要走入学生中间,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想法,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认真思考,积极谈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一、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教学任务的分配要合理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再占据主体地位,而应该将其还给学生,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分配有足够的认知,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导向授课,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启发和平等原则
如今的教育发展理念是要求学生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平等是良好交流、沟通的前提,教师应该抛弃以往身份的隔阂,真正将学生看作朋友,发挥出启迪者和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足够重视,尊重每一位学生,跟他们进行平等而友好的交流沟通。重视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予以指导,谆谆善诱,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3.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齐头并进
初中生物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学习,教师应该以“大众基础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来完善自身的思维、行动和认识。
4.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之间肯定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层次地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专业基础等,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营造情境氛围
参与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多方互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借助问题的创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课堂讨论中。比如,课堂上讲到了植物开花和结果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出外踏青或者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到蒲公英、桃花等植物的区别和作用,然后可以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它们种子形成、扎根并且生长的全过程。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比如果实是怎么形成的,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条件等,让学生开始进行积极的思考,这种提问和情境创设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巧妙吸引学生参与
初中生还处在爱玩并且好奇心较重的年纪,初中阶段也是他们发展认识开阔思想的重要时间,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游戏、讲故事或者表演等方式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
3.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手法不用,参与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重点在于启发和指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如果想让参与式教学真正发挥出积极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利用其中的人文和自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人文智慧的熏陶,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保证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我们日常所见的生活现象来进行生物知识讲解,用沙尘暴以及森林破坏等现象让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小树立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4.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活动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强,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科学探究相关的活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起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来。所以,教师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积极利用生活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的博大精深和人文情趣。参与式教学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生物学科的教学特征,符合当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生物;发散思维;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多方位、多层次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主要特征包括精细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变通性。其中,流畅性是指思维十分灵敏迅速;变通性是指思维可以随机应变,并且触类旁通;精细性是指精细分析事物的原理或者整个过程;独创性是指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至关重要。
一、连环设疑,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传授生物学知识以及应用生物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不同层次和不同方位的问题以及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吃馒头,要求学生细嚼慢咽,亲身感受整个过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如“食物里面什么营养物质会被消化?在什么地方被消化?最终流向哪?”“食物的消化应具备哪些条件?消化发生在什么地方?”通过环环紧扣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接受长时间训练之后,就会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质疑问难,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哲学家陈献章曾指出:“前辈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质疑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不断质疑问难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领悟、疑问以及学习生物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循环往复,最终养成发散思维。此外,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学生和教师的表现发表个人意见。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决定》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想知道两性人是什么样的人、两性人的体内染色体与常人是否存在差异、增加或者减少性染色体会出现什么后果等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赞赏并且肯定学生的疑问,同时简单介绍有关两性人的知识。问题的答案不是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利用这些问题,有效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获得独到的见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构建新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应倡导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人格、知识以及能力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让学生转变成终身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求生物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听众,更不是课堂教学的配角,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将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将提升学生发散思维作为根本,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以及个性,秉持着友善、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教师应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及关怀,让所有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都可以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和学的过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自然的教育环境。如在《测算和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实验教学时,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亲身融入实验过程,并且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居民住宅小区里面的尘埃是否少于煤楼?”“楼层越高是否尘埃越少?”“室内尘埃是否少于室外?”“雨后空气里面的尘埃是否少于雨后?”然后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些问题。等到学生测出结果后,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结果的兴趣,然后主动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获得结论。当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能畅所欲言,自由抒发自己的意见,同时敢于纠正其他学生的想法,经过探讨之后获得最佳方法,实现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合理设计练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不能完全依照常规,而是要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以及不同方向分析相关材料信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深入分析并且解决问题。部分练习题的训练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能够通过串联知识,实现举一反三以及触类旁通的教学目标。习题设计的方法有:首先,一题多变。使习题里面的情节、条件以及问题发生叙述形式、扩缩、比较以及顺逆的改变。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情况下,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其次,一题多议。教师可创造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技能以及经验,并且组织学生议论,产生思维撞击。如对于“为什么子女会和自己的父母比较相似”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如基因怎样控制性状、什么是基因、人体基因和DNA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等。
五、结语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时,教师应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进行探究型教学,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慧。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成功(教育版),
[2]库里曼考开。发散性思维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3]唐述亮。发散性思维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
[4]凌丽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一、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发展
生本教学理念的核心是高度重视初中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这样的理念渗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作为开展教学的重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阅读课文,观察标本,观看视频资料等,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在执教《探索生命的方法》这节课时,我们做了这样的课堂设计:
(1)激疑导入:给学生展示图片腐烂的肉中有许多蛆虫。提出问题:看到这些蛆虫,你想了解什么?
(2)让学生大胆猜想:蛆虫是怎么生成的?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回答。
(4)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把两块等重的牛肉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一致的玻璃碗内,一只碗口裸露,一只盖上纱布。
(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实验成功,还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设计关注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设计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身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充分的运用。
二、认识生物知识,感受学科魅力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用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穷魅力,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所不在,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生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比如在学习《神奇的微生物》时,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1)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究竟神奇在哪里?让学生在家中做食物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可选馒头片、土豆等。
(2)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心得,运用已掌握的微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感受微生物的广泛性。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应用实验,如自制馒头、自制酸菜等,感受微生物的神奇。
(4)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如此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探究知识,并学会了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步入了学有所用,用有所获的良好状态,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发展、认识生物知识感受学科魅力几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抛砖引玉,吸引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实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本教学理念的策略。为了培养出能够会学、善用生物知识的新时代的初中学生而付出努力。
一、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注重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其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师要彻底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仅要看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习过程,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质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态直观地学习生物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形象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多媒体技术集图片、动画、视频、文字、声音于一体,能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把生物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全方位地给学生视觉、听觉和感观上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和过分渲染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不能让多媒体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图片、视频,再加上合适的文字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不但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好、善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探究,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考试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应考能力,这并不是指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考取好的成绩,而是要教会学生认真审题、抓住问题的重点,要能排除干扰,通过找出隐藏的条件从而正确地解答问题。此外,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综合能力。
(五)加强练习,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外,还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等情况,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教学重难点问题,通过精讲多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练习能有效地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时代在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以不可阻挡的优势改变着教学的方式,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视听、网络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于一身,教师借助这些特有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老难题,同时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课堂具有趣味性。
一、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由于处在特有的年龄阶段,虽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由于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都比较短,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上的资源,能够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形象化,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时候,学生对细胞的了解不够形象,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如从一个盒子拆开有一个小盒子,接着一直拆盒子,最后得到的就是细胞;又如,认识菌类可以通过认识平时的蘑菇等等植物,让学生产生形象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自己所讲的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去了解知识的内容,并在课外拓展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引子,能够让学生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上演一场眼球大战,满足了学生的视觉享受,例如在学习生理一课,可以通过生物里面的真实体验,让学生看见精子和卵子融合的场景。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也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讲解新课时要注重把新课中易混的知识点讲出来,讲出来让学生明白不同点,教师可以借助ppt流程图的形式,简明扼要的列写出不同点,让学生明白整个知识的核心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它能够为教学增添光彩,并且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不好也会对教学造成影响。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师对于教材的有些难点重点要着重利用好多媒体,让学生重点把握知识点的结构,让书本上哪些艰涩难懂的知识点更为形象、直观,生动,但是对于书本上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点,教师没有必要再多花时间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而且在面对一些实践内容较强的科目时,不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制作标本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书本的学习,并且将理论应用在实践环节中,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同时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真正去观察产生淀粉的过程。这样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丰富教学容量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在生物圈中,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属于它研究的范畴,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书本、图片获得,有的是从视频、网上、声音或自制动画得到的。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地灵活多样。例如,一张“动物百科全书”光盘有几千种动物的资料,包括动物的生活环境、地理分布、动物的形态、食性以及叫声行为等,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编辑,创设学生需要的情景,在课堂上就能生动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学内容。
五、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初中生相对知识储备较少,因此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被事件本身所迷惑,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对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重点。例如在学习蝉蛹褪壳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无法直观而又形象的去想象这个过程,这时候,多媒体就可以大放异彩,我们可以用多媒体重现整个蝉蛹蜕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更想象化的一个过程控制来增强知识体系的了解,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多媒体时可以提出相对应的问题。例如蝉蛹会经历哪几个蜕变的过程,每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特征,并且每个过程中蝉蛹身体上的斑点会如何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最后让学生看完后各抒己见,表达相应的想法,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将学与究相结合,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同时这样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学成果。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了教学的模式,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尤其针对像生物这样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来说,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初中生物的课堂效率,大大提升了教学成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作者:黄世鹏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初中生物教学对生物教育地位的定位已做到正本清源,即生物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更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观的综合教育,其目的就是确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基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准确定位互动式教学的科学内涵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灵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活动,是将教学活动视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切、直接、自由、融洽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在动态中进行教与学合二为一的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与学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互动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学习成绩、轻学习过程与参与,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等多样化的倾向,使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产生过重的依赖思想,主动认识、主动探究的信心和愿望逐渐萎缩,以致于把本来其味无穷、其乐无穷的学习活动变得枯燥无味,令人厌恶恐惧,结果导致学生离开教师就缺乏自信、不会学习,历经多次失败的体验后,就会丧失主动求知的信心,放弃主动探索的努力,从而丧失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单向表达模式变为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讨论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感受,教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培养。
三、确定主体地位,有利于生生互动
真正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学生与学生相互启示的一种良性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给予”。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一个发展的个体,一个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主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思考、认真观察、合作探究、交流表达,让学生与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使环境的潜在因素现实化,使学生与环境和谐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有利于生生互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导演”,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演员”,教师不能妨碍或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在生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推理、判断、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积极探究,深入钻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强化教学过程,实施教与学的互动
互动式教学不仅注重学习的内容,更应突出教学的过程,因为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前提下开展的实践活动,即教与学关系的互动,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是让学生主动探究。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去培植、去调动、去激活,设法在课堂内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客观、公正地接受学生的解释,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观点。这样使学生的感情处于积极、自由、安全的心境状态下,便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怀着极大的兴趣,自觉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从而体会到获得新知的愉悦感;就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注重实验教学,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动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学科,要研究生物现象、探究生命奥秘、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教师必须放下权威,走下讲台,走出课堂,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共同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生物现象,从而为实验教学储备丰富的感性知识。然后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中,教师只对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给予点拨和简介,具体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共同完成,老师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错误结果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从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彰显,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综合利用农村独特生物自然条件,以教育培养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讲授与电化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形成利用农村得力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学习;教学实践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综合利用农村独特生物自然条件,以教育培养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讲授与电化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形成利用农村得力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主要目的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挖掘、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笔者结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积极转变观念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二、改变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要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置身于科学探究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生物学科中的现象及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研究、信息搜集与处理以及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最终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实现价值观。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有探究环节,还必须有探究内容,探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
三、传授探究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常的生物教学中,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远没有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重要。例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我们就要大胆地走出去,把探究空间延展到田间和村寨,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校园,了解田间和村寨生物的同时,还要学会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为以后的探究作好准备,并且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传授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训练的绝好素材,可以设定多种探究情境和生物种类,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科学探究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生自然就学会思考,知道怎样学习,在亲自经历这样一个个探究活动以后,顺其自然地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指导课外实践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对生物学有较强的新鲜感,对生物学科中的各种现象比较好奇,这就为我们在以后的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新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在课外实践时会遇到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来解决,如何克服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要综合考虑课外实验题的难易程度,科学命题,并在课外实验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对课外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充分预判,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课外实验出现的问题不仅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更能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化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五、合理进行分组
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强弱,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勤于动手,要想让实验取得成功,并且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分组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将他们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组成员的作用,实验效果才会得以显现。因为本人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的特点和个人能力了解得比较透彻,在分组实验时,按照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大小进行搭配,充分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讨论表达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还要随时观察每组的实验状况,关注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适时加以鼓励和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信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生物中的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加以完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农村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更加完善,农村学校生物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教学理念上,对于传统教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充分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当学生犯错误时,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聆听他们的内心,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教师应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老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学习中要因材施教,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一方面,生物课堂教学中,要以生活为导向,以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生物现象为依据,让学生感觉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容易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心理会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渴求,更加热情地去学习,进而促进整个生物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生物学科与自身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在体育比赛,特别是长跑中,可以运用生物知识,合理地调节步伐和呼吸频率,把握跑步节奏,帮助自己取得优异成绩;还可以根据所学营养知识为家庭成员制定一个适合的食谱,合理搭配膳食。通过让学生认识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来提高学习兴趣。
三加强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生物实验,可以加深对重要结论的理解,同时也能记忆深刻。生物实验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验时,要让每一个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边讲解专业的生物知识边进行实验操作,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生物知识和实验的操作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从具体的事物和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且这种兴趣一般能够发展成为对整类事物和经验的兴趣。”这更加说明了进行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将多媒体应用到生物教学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现代教学活动中已经是大势所趋。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搬上大屏幕,声像齐聚,再加上老师的循循引导、讲解,能够很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给学生做展示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教学活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现更为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知识储量。此外,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课外实习、生态调查、标本采集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五结束语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和最现实的成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要对这一问题提高重视,不断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思想理念、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