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整理的心理健康观论文通用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我们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于天之骄子的我们大学生来说,优良的心理素质更是在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将来能报效祖国的前提。
我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我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同学,让大学生活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让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摘要: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科教学不仅要完成基本的知识传授任务,还要发挥其更多的功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
当前,高中生受社会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到冲击,面临着很多的挫折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一、借助数学中的文化因素陶冶学生性情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数学的发展伴随着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可以有意地收集一些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一些重大发现的典故,或者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等。在这些资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努力的重要价值,启发学生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阻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多的数学家,他们身残志坚,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钻研数学知识,百折不挠,这本身就给了学生努力奋进的精神力量。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欧拉,他在失明之后,凭着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和顽强的意志,在数学上做出来大量重要的研究突破,还陆续出版了400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来自于兴趣,来自于使命感,来自于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
二、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子,开展德育教育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心理和异常行为问题的出现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学生对祖国、对政府、对家人失去信心,就容易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自利、虚无和冷漠的态度。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感到归属感,其它的社会需要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我们可以从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开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良好的心态展现给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精于专业,把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也才能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把兢兢业业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相反,如果教师对于一些数学知识没有做到非常精通,在学生请教的时候,教师对知识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便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和对学业的态度。其次,虽然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强,但其中有很多等待挖掘的教育因素。例如,爱国主义的教育资源,能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数学课中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展开,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尤其在当前这个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数学,实现自己内心的抱负,造福于社会和人民,也离不开数学。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了美好的未来孜孜以求,奋发图强。
三、纠正学生异常心理行为有
些高中生会有一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看课外书,甚至睡觉,还有的学生考试时候作弊,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单独与个别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所在,帮助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之前的基础没打好,很可能会在之后的学习中遇到问题就退缩,认为是自己的智力不行,便放弃努力,消极懈怠。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其识别原因,把以前落下的课程补回来,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他们的成绩就会提高上来。
四、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开心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良好的心态。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只要教师的心态积极,对各位学生平等相待,营造出一种鼓励、互帮互助的局面,学生自然会受到这种正能量的影响,提高突破困难的勇气。有的教师不注意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很多学生也因为讨厌这种气氛,而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更可怕的是,这种消极气氛会较长时间地影响学生的心情,甚至波及到旁人。从现实情况看来,课堂气氛差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有时教学过于严厉,出现过讥讽学生的错误,而学生本性是积极的,追求进步的,一次受挫的心理因素很可能导致他们怕出差错,而不敢于回答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积极思维的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内省,注意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忧虑情绪
在应试教育重压之下,很多学校的课业任务繁重,这使得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高三学生,其产生焦虑异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些学生更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不注意休息,导致身心疲惫不堪,情绪波动大,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过度焦虑会让学生产生不自信,由此带来考试怯场,从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所以,教师要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消除忧虑情绪。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好数学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设计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信心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取得学习的成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元庆,冯娟。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10):773~774.
[2]李瑞久。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才智,20xx(27):136.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影响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
摘要:小学的音乐教学是小学中重要的美学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对音乐的认知,还能够通过音乐的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对事物的美好想象。所以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可行的方式,也成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了解音乐教学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好音乐教学的重点,也能够知道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学;音乐
在小学课程中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而是通过音乐教学让小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对事物的审美,并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的心理成长更加的完善。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的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而且小学音乐教师还应该了解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读懂学生的心理,并寻找更加适合的方式,因材施教。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音乐教学之内。这样就能够达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心理成长的质量。
1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审美
小学的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的旋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在小学教育的宗旨上,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学的重点,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除了美术教学,音乐教学就是非常好的学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让学生了解如何对事物进行是非的分辨,如何对进行美与丑的分辨,让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成为一名有完善的审美观及价值观的人员,这样就达到促进学生修养成长,促进心理健康[1]。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利用《粉刷匠》这首歌曲,让小学生知道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热爱生活。利用《空山鸟语》,《爱是一首歌》、《红旗颂》等积极上进的歌曲,表达对向上的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带动学生的心理变动,和情绪,并促进了学生审美观念的提高。
1.2健全学生人格
随着音乐不断的发展,其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很多音乐作品都蕴含了积极向上的内容,当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利用其内容,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不同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每个音乐发展阶段的社会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感知音乐的内容的同时,能够提高对我国音乐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格成长[2]。例如:我国古典音乐《二泉映月》,教师在为学生播放《二泉映月》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解释曲调的由来,以及曲调创作背景,这样学生在听曲调的时候能够理解曲调中所表达的人们的生活遭遇,以及小学生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人格层次。
1.3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只有在初级阶段培养好的习惯和心理基础,才能够在后期成长的时候明辨是非。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渗入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对小学生心智发展的推动。所谓的心智发展不仅是对音乐理解力的开发,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的开发,通过音乐的教学熏陶学生的情操,通过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发展[3]。例如,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电子琴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以及手部协调能力,在电子琴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利用好手部与眼部、耳部的相结合,才能够弹奏出优美的音乐。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让学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
2.1通过师生互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互动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的变化,而切在有效的互动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4]。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通常的办法都是直接为学生播放教学的音乐内容,并在对音乐的技巧细节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熟悉旋律的方式达到相应教学的目的;此刻,教师是站在主动的角色中,而学生是被动的角色,这样教师就不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知识,也不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学生的内心发展和想法,所以为了能够让教师更加贴学生,就可以利用互动的机会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了达到互动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变主动为被动,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就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所想的角度和方向,也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轻松。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原地进行模仿划船的动作,并一边模仿一边进行演唱。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再次教师也需要参与到模仿中,从双方的参与教师能够了解小学生内心的变化,而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学与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5]。
2.2通过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健康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就需要满足学生对目标的需求,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应的目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内心心理发展。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该更加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内心发展的了解,让教师的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从而满足学生对音乐教学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利用大合唱的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为此教师可以将大合唱比赛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设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选择合唱的曲目,一般在小学阶段选择的都是《五星红旗》、《黄河大合唱》、《七子之歌》等,在学习之前应该将曲目播放给学生听,或是将曲目的视频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的震撼力,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曲目的具体内容,并将会学生如何能够相互的配合达成共同的目标[6]。当学生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比赛表演时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内心情绪,这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
2.3完善音乐教学内容促进心理教学
音乐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完善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课外音乐,这样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并锻炼了自身的音乐技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完善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音乐教学辅助工具、或是音乐剧等方式,例如:小学音乐课程中《爱是一首歌》一课,教师在正常技术教学过后,可以将歌曲改编成为小的歌剧,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乐器互动丰富教学的内容。这个教学方式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建设和发展,以为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教学之外的内容。让学生也知道,教学不一定要局限与课本的内容,很多课外的内容更加具有教育的意义,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与参加音乐会或是音乐剧的演出,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心理建设。
2.4用情景教学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音乐课程与小学其他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其可以利用音乐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若是在音乐课堂中设立情景剧,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情景教学的方式加入到教学的模式中,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题目的内容和背景,并正确的指引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曲目的意义。例如:《红旗颂》一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可以事先准备好小红旗,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进行之前,向学生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国的简史,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曲目的背景。在学生对曲目了解之后,就可以将《红旗颂》歌曲变成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乐曲的认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的投入也会用心去体会乐曲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在情景剧之后的生活中,学生依然了解怎样将情景剧中的含义与现实相结合。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加情景剧的表演,以此熏陶心理的发展内涵和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7]。
2.5通过音乐教学评价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的氛围一直都是轻松优美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是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教师针对唱的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会直接影响该学生的心理发展。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整体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进度,而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也会出现懈怠或是反感。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调整批评的方式方法,用正确引导的方式对待学生,帮助学生改变现状。
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一项基础课程,为了能够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教师都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让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还能够在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建设。教师还应该学会利用课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建设提供渠道。
参考文献
[1]薛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探讨[J].教师,2012(12):125—126
[2]吴宪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10):115—116
[3]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4(03):125—126
[4]陈阳.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分析[J].吉林教育,2016
[5]童琳.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华少年,2016(04)
[6]余岚.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6(01)
[7]李蕴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求知导刊,2015(11)。
【摘 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事实,提出应从大学“心理辅导员”这个角度来进行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与方法,更灵活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大学生在学校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迎接各种挑战。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员 维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生代表着社会的未来。青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特别是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化和成熟,使得青年大学生对新事物、新观念尤其敏锐,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因此,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生存状况都非常重视,而大学阶段正处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真正创立的时期,尚未最后定型,有着很强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当今风云变幻的高科技时代,居社会宠儿地位的大学生难以抵御各种诱惑和消极观念的误导,走向自我迷失与困顿。
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不过,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绪,迅速呈现出积极的精神面貌,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却“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自杀。有专家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
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心理健康的状态更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事实让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充满了担忧。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与保持呢?作为高校辅导员又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贫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但其影响有一定限度。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但当经济条件能够满足个体和家庭需求后,其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将会停止,当家庭经济收入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准时,反而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说明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来源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家住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整体水平要高于那些生活在农村,尤其是生活在边远乡村的大学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农村经济条件普通低于城市外,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受城市文化、政治、教育、信息和公共环境诸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常要优于生活在农村中的青少年,从而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西部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师资力量薄弱,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和各类考试压力更大。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同学关系、恋人关系、寝室室友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等,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和现象不能正确看待,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
家庭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因素。父母双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不论是单亲家庭还是父母离异的家庭,总会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给子女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使其心理健康受到无形的伤害。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的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很多因素有关口,家庭月收入高低、家庭来源地不同、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和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均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类别不尽相同,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在开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要关注来自富裕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将那些来自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家庭结构不完整和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大学生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有区别地从不同角度与层面,用不同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 “心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在传统思维中,高校辅导员都是依据人格魅力和经验开展工作,不需要多高的理论水平。如今,这种思想不仅不再适应高校新的教育形式,而且在现实中还阻碍了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阻碍了其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大学既不是单纯灌输知识的场所,也不是刻板束缚的禁地,要适应大学教育的需要,辅导员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写出与学生工作有关的调查报告或论文,创造或总结学生工作新经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以往的辅导员往往容易把自己定位为“政治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政治辅导员是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求学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高校稳定,政治辅导员必须坚持政治强、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生活辅导员是指在生活上关心热爱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是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管理学生方面,辅导员们目前往往采用正面灌输的教育方式,对各种社会思潮和现象也往往采用“堵”的教育方式,禁止学生接触,管理手段也仅局限于开会、谈话等正面接触形式。
而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元文化的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与交流空间都处于空前的开放状态,学生的选择范围与交流手段也不尽相同,并且学生的生活问题和一些政治性问题经常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和简单的管理手段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手段,重视心理辅导,创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而要做到这些,“政治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所做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从心理这个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应该把高校辅导员定位为“心理辅导员”。
三 更新教育观点,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学生集中于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则以择业问题为多,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学好多门课程,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批好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要当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是不容易的,要当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更不容易,辅导员要面临知识权威性和知识更新的挑战。因此,一名合格称职的辅导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比如一些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大学生总会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加剧,从而产生心理焦虑和压力,这时就需要辅导员灵活运用心理学中“心理对抗理论”和相关的心理知识来排解学生这方面的焦虑和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和观念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念和健康理念,才能在工作中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关注心理问题的防治与心理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来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
[2]龚晓会。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维护[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叶国清。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1)
[4]杨和平。黄翠萍。谢模英。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表现和成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4)
[5]门浩。马爽。Men Hao.Ma Shuang 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新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
[6]姜笑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干预策略[J].考试周刊,2008(25)
[7]赵峰。孙延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疾病发展诱因及预防[J].商业经济,2009(12)
【摘要】本文章是写关于大学生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的环境下,对社会心理这块“晴雨表”的反映,从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先从心理健康的定义出发,来判断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然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育后的意义。还有现在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原因分析,对这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让这些祖国的栋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将来能够对我们祖国的发展、富强做出自己贡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正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音乐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音乐 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音乐可以通过使人放松,表达和释放个人情绪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使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国内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显着的缺陷,例如过于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对课外音乐活动重视不够以及课程单一和缺少变化,这些都阻碍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鉴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未来的音乐教育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缺陷入手,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 理学 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 艺术 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 治疗 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 现代 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 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 音乐 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
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老师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12.9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
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5.12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
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 治疗 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摘要: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追求素质养成教育,实现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开设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的开设目的在于育人,为了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中还需要渗透进去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探析,旨在为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世纪,我国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知识水平,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小学生最初接触的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如果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老师运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将会对小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
1.1培养学生道德认识
培养学生道德认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社会上真善美以及假恶丑的现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有助于学生养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高尚的品德,让自己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小学生的心理是纯洁的,如果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对他们品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帮助。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的“真诚、诚实”的教育中,思想品德老师可以选择《掩耳盗铃》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解,为寻求讲解的生动性,老师可以播放《掩耳盗铃》的视频,让学生从中体会所包含的道理,理解其中的寓意,从而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能够自欺欺人。这种培养学生道德认识的方式,能够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2营造和谐、愉快的教育环境
一个和谐、愉快的教育环境,最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思想品德课老师可以在每堂课上都为学生创设这一种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上课时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问题的内容是:“如果有两位同学有恰好相反的不同意见,应不应该因为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同而感到生气?”基于这个问题,老师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或建议,认识到生气不利于身心健康。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票选出平日中最宽容、大度、尊重别人的人,对他们进行奖励,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互相宽容、互相帮助,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3行为、言行感染
小学生对老师都有一种崇拜的情愫,因此,老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行为以及言行来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例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爱国”教育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奥运健儿夺得金牌的荣耀时刻、国家对外经济贸易获得重要进展的重大时刻,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用这些成功者的事例感动学生,让学生对他们产生崇拜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1.4为学生提供榜样
小学生有一种喜欢模仿别人的特质,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特质,向他们提供一些具备优秀品质的榜样,让他们跟着榜样一起学习。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便是老师自身,因此,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微笑,注意自己的谈吐,多向学生分享一些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借鉴。不仅如此,思想品德课本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名人,老师可以每一节课选择一位名人的事迹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将他们作为生活中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的品格。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社会上一些“最美”的事迹,让学生学会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养成正确的观念,从而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1.5锻炼学生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仅局限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应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小学生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让他们在这些多人活动中锻炼自己。例如,春游远足的时候可以规定学生带的东西,帮助学生养成朴素、坚强的精神。除此之外,对于课本上的典型案例,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角色,明白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做。如在《不上当受骗》的分角色扮演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怎么对陌生人提高警惕,如何冷静处理问题。这种锻炼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实践明白道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秀品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社会上报道了很多由于学生心理不健康而做出害人害己事情的案例,足以看出对小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方馥馨。探索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120.
[2]滕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6):88.
[3]徐小红。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策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9):279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荆门市城区内随机抽取老年人样本,此次调查共计240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根据基本情况调查的项目具体包括:
(1)居住地:城市150人,农村71人;性别:女性115人,男性106人。
(2)婚姻:有配偶148人,丧偶73人。
(3)是否与子女同住:有111人,无110人。
(4)年龄:64以下57人,65岁~69岁之间73人,70岁~79岁之间68人,80岁以上23人。
(5)学历:无47人,小学83人,初中53人,高中18人,大专9人,本科及以上11人。其中在婚姻状况这一项目上,还有未婚与离异两项,因为调查中这两项人数所占比例太少,就只保留了有配偶与丧偶两项。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问卷内容包括2部分。
(1)采用一套基本资料问卷,包括10道小题,涉及年龄、婚姻、学历、职业、业余爱好等内容。
(2)SCL-90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测试者可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1]。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个体。测验目的: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测试结果评定: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此外还有附加项目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评分方法:分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
2.调查方法对荆楚理工学院参加公选课《老年心理学》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统一培训,于20xx年3~5月在荆门市城区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调查与指导,问卷当场收回,对于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现场询问答卷并予以记录。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整理并剔除缺失资料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p<0.05时,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时,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
二、结果
(一)总分与因子分的分析
按全国常模结果[3],总分超过70分,或任一因子超过1分,可考虑筛选阳性,说明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检查。本次调查荆门市221名老年人的总分均值达到了94分,超过70分。各因子分中有5项因子的分数均分超过1分,属于阳性,他们是: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其它,还有人际关系这项因子的均分也达到了0.96的分值,接近1。从总分与阳性因子分来看,荆门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与全国老年人相比较,荆门市老年人普遍存在躯体疾病,在心理层面存在一些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行为,还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同时伴有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扰也比较明显。
(二)老年人各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1.性别、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不显著在差异性统计分析中,性别、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这三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基本无差异,这些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不显著。
2.居住地、学历、年龄、兴趣的广度四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性的影响显著在差异性统计分析中,居住地、学历、年龄、兴趣的广度这四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与老年人躯体化、抑郁、偏执、恐怖和敌对这些因素之间有高相关。
(1)不同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住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在躯体化及抑郁两个因子上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F(躯体化)=10.032,P=0.002;F(抑郁)=7.503,P=0.007),p<0.01,两项因子平均分都大于1分,属于阳性水平。数据表明老年人都有明显的躯体化和抑郁问题,躯体不适,疾病多发,在心理层面上很容易产生抑郁、无希望、无助和无能为力的感觉,而这些身体不适和心理的抑郁感农村老年人要比城市老年人更严重,差异显著。在偏执因子得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偏执)=5.389,P=0.021),p<0.05,城市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能比较全面地分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想法,而农村的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更易表现出片面、固执,或倾向于钻牛角尖的状态。
(2)不同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历老年人在偏执这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偏执)=2.548,P=0.029),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随着学历的提高,心理健康指数也在逐步地提高,学历越低,心理健康问题越明显,如无学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最多,平均分大于1,属于阳性,同时大专学历的老年人在这个社会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心理困扰,但并未影响其心理健康。
(3)不同年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老年人在抑郁、恐怖、偏执这三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抑郁)=3.500,P=0.016;F(恐怖)=3.837,P=0.010;F(偏执)=2.910,P=0.035),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年龄段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年龄越大,抑郁分数就越高,更多地表现出无望、无助和无能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恐怖因子的分数也在逐渐提高,怕外出、怕去公共场所、怕人际交往、怕乘坐交通工具等,而70岁~79岁老年人的心理恐惧感在四个年龄段中是最强的,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恐怖因子分数相比于70岁~79岁老年人的得分有所降低,但总趋势还是在上升(见图6)。偏执因子得分在老年人中也随年龄的增长有提高的趋势,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多的会表现出固执、片面。(4)不同兴趣广度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老年人的10个心理健康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因兴趣广泛度不同老年人在敌对这项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敌对)=3.262,P=0.022),p<0.05。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兴趣越广泛,心理就越健康,而没有任何兴趣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反而要高于只有单一兴趣的老年人
三、讨论
荆门市老年人的量表总均分为94分,超过全国常模24分,说明荆门市老年人的健康存在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进入老年期,很多躯体功能会有明显的减退,而躯体功能的减退导致老年人更易受各种疾病的困扰,思维和行动也会有明显不如年轻时的感受,此时更容易觉得自己无用,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形成抑郁的状态;老年期生活中发生严重生活事件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龄阶段都高,老年人会因为恐惧疾病和死亡而产生焦虑。退休后收入减少,意识到经济的窘迫也会使老年人产生焦虑,严重的焦虑会影响人的正常睡眠和饮食,进而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不同地区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存在差异。城市老年人在躯体化、抑郁、偏执这三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这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与医疗水平和保健机制有关。城市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机制比较健全,医疗水平较高、看病方便、确诊率高,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普遍了解,由此带来的疾病困扰相比于农村老年人就少很多;而农村医疗和保健机制不健全,易导致农村老年人躯体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2)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关。城市老年人在这两方面的生活都比较丰富,大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城区中的社区活动、老年大学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外界和人的交流也较多,接受的信息多,生活水平较高;农村的老年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明显的要低,易导致抑郁、偏执。
(二)学历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历的高低对老年人偏执心理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笔者所列的学历分为6种状态:无、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总体上说,心理状况中的偏执因素随着学历的增高而越来越低,学历越高的老年人看问题做事情更倾向于全面综合的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较高。学历越低,老年人思想行为越偏执,这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学历低也即受教育程度低,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增进健康,躯体疾病进而诱发心理困扰。
(2)学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经济独立能力,进而也易因此产生片面的判断思维。
(3)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农村老年人获取资源的途径很少,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当面对问题的出现时会倾向于较为偏执。
(三)年龄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恐惧、偏执三个心理特征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在刚进入老年期的老年人,上述的负性心理增加明显,其精神活动有一定波动,以后随年龄增加,除恐惧性在79岁之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之外,波动趋势趋于平缓。这可能与老年人逐渐适应角色和环境,对生活的要求降低满足现状有关。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患病数目和种类增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从而使老年人开始退出角色或丧失角色,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老年人产生抑郁、恐惧、偏执等心理改变,使老年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和患病后得到的医疗照顾日趋下降,也是老年人心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兴趣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兴趣的广泛度对老年人产生敌对情绪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兴趣越广泛,敌对情绪就越少。到了老年阶段,老年人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主体角色转变成了依赖角色,工作角色转变成了家庭角色,重心已经不是工作,很容易产生衰退感,而此时能顺利适应这种角色转变的老年人大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经常参加兴趣类活动可以继续让老年人有成就感,情绪状态比较平和。还有一些老年人则完全回归家庭,虽然没有具体的兴趣,但是他们大都帮子女操持家务、投身于家庭、带儿孙,由此也能让一些老年人顺利适应老年期的角色转化,这种传统的中国老人的生活状态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无兴趣的老年人敌对情绪反而要低于只有单一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的原因。还有很多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兴趣又很少,社会角色的转变没有相应的衔接,就很容易出现不适应老年生活现象,进而出现敌对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这就需要老年人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激发老年人的多种爱好和兴趣,避免负性心理的产生。
四、结论与建议
荆门市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扰,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农村老年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同时兴趣的多与少也成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个尺度,兴趣越广泛,心理健康状况越佳。前文的研究结论,为有效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依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老年心理健康,强化为老年人服务,努力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充分运用市财政建设资金的同时,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心理危机干预与社区、农村老年心理救助等特殊优惠甚至免费政策。加强老年工作人才培养,如社区心理指导师,仿照大中小学每个学校都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模式,在社区按一定比例配置相应数量的心理指导师,统一培训上岗,保证专业水准,继而保障服务质量。其二,以社区或老年服务站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以教育为主的讲座,以解决共性问题为主的团体咨询,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实施心理安慰的个体咨询等。也可开展面向更多老年人的心理热线,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情感护理中心等。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立正确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观念,从社会到家庭,从子女到自身,使老年心理保健成为常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主动适应能力,学会求助。不仅追求“健康老龄化”,还要追求“积极老龄化”。其四,丰富社区、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满足老年人高层次需求。在社区和老年服务站,开设书法、绘画、音乐等培训班,丰富老年生活情趣;组织老年人学习养生知识、老龄知识等;让一些高素质的老人参与社区青少年德育教育,在与下一代互动的过程中,真正发挥社区满足老年人的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和老有所为等需求的作用。一个社会懂得对老年人进行精神赡养,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老年人的世纪,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强心理卫生工作,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