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整理的大学心理学论文【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摘要】音乐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在你痛苦、失落时,还是在你开心、激动时,音乐都是最好的陪伴。音乐影响着人们,也改变着人们。它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
【关键词】音乐;审美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最具年轻、有活力的一族,是一个看似轻松却承担着巨大压力的群体。这些压力来自学业、生活、家庭、感情以及就业等方方面面。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逐步攀升,自杀、凶杀等不良事件屡见不鲜,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的警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告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
1.1情绪控制、抗挫能力差。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活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生活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基本都是一帆风顺,几乎没有受一点委屈和苦难。这就使得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经受挫折及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上大学后,有的学生要远离父母,独自学习和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就开始产生负面情绪,加上就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对前途十分迷茫,遇到挫折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情绪失控,做出过激行为。
1.2人际交往能力差。上面提到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独处时间较多,步入大学后要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环境,他们难以适应。加上在与人交往中缺乏技巧,便产生交往恐惧,对人自私、冷漠。另外,由于大学大多是开放的校园,大学生身心基本偏向成熟,他们有的开始谈恋爱,但是往往会在恋爱、性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便走向极端。
1.3自我认知能力差。所有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前都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轻松惬意的,但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的差距[2]。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转变,加上受学业、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感情及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影响,导致有的大学生由于压力过大而承受力低下,便逃避现实,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依赖互联网等虚拟世界,通过玩乐、放纵麻痹自己的心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久而久之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不良心态,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最能拨人心弦、最擅长抒发情感,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乐是人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将音乐美分为六类,分别是:优美、壮美、欢乐美、悲剧美、崇高美和喜剧美。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能唤起内心深处的美好,并从中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获得美的感受。
2.2调节不良情绪。人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音乐也是如此,有的音乐轻快欢乐,有的音乐悲伤万分,有的音乐鼓舞人心,有的音乐催人泪下。不同的场景下创作出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心理下也要聆听不同的音乐,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并调节人的不良情绪。大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及压力的影响,难免会有不良的情绪。当忧郁、烦闷时,可以聆听《彩云追月》、《金蛇狂舞》等清新、明快的乐曲;当自卑、情绪低落时,可以聆听军歌、进行曲等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斗志,让他们找到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2.3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受不良风气及不良诱惑的影响,当代很多大学生对感情观以及思想观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理性的对待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欣赏,学生们能在音乐家谱写的音符及乐曲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有效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结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音乐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因此,教师在大学教学中要擅于应用音乐欣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孔杰。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音乐时空,2015,08:183.
[2]朱燕聪。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J]。音乐时空,2014,09:115-116.
1.1、功利性驱动使大学生习惯养成难以持久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非智力因素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了能力素质“一枝独秀”的状况。诚实、善良、助人、守约、践诺等对学生成人影响很大的良好素质,因不能被数量化、标准化而没能纳入考试评价系统,处于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焦点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关心,学生好的表现,被视为应该的正常行为,教师较少给予及时的褒奖。没有正面积极的强化,学生既缺少快乐的成就体验,也没有总结和巩固正确行为范式的积极性。
学生的尝试错误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而被放大,犯错招来的尖锐批评等消极刺激象一块重石压得学生失去自信甚至自尊,这些消极情绪憋在学生心里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使得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在高考强大压力下形成的。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外在压力消失了,在强大压力下“养成”的习惯发生蜕变,自由散漫的现象大量出现,诸如迟到、逃课、上网游戏、吸烟喝酒。大学中,利益驱动的诱导方式仍然明显,考证、考级、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应试性培训,多有急功近利性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不在教学规划之列。有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初步计划的占83.2%,但认为自己不能够坚持的则占50.3%,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学生占60.8%。这说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1.2、教学过程“心育”不足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快乐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有效的交往达成的。师生的有效交往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基础上,通过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承。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学习成绩评价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视而不见”,以成绩评价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做使得学生心灵得到的“挫折”多,而自豪、骄傲少。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发展的积极体验被频繁的消极体验“淹没”,这种痛苦多快乐少的情感体验消解了学生发展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教师灌输的正确理念成为无根之木,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内化为自律的指南。
1.3、片面约束使大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不足
教育的管理功能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一是“惩罚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习惯以惩罚代替教育。
二是“看管式”教育。为了“不出事”,给学生规定了诸多“不许做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缺乏应有的关照。这样的限制并不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
1.4、不良氛围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支持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社会法律法规、道德风尚、家庭、学校、社区等局部环境都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组织系统育人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负面宣传和不良现象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缺乏、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二是高校没有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相关部门一般没有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规划,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调查显示,75.6%的高校只是要求教师教好书,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并不规定或者不强调老师的育人任务。
就性别这一社会因素而言,现有的研究所给予女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这15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无明显变化,研究者认为这种稳定性在于这归因于在过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明显变化[1]。这说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息息相关。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却发生了一定改变。现实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学,她们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和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在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中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的动荡,社会的变革及价值观的变化时,女大学生为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又必须理性的进行思考,挣脱各种羁绊。同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失衡显得复杂,强烈和隐蔽[1]。女大学生表现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与男性的根本差异说明,她们在认知的内部倾向性和独立的心理特征上有着固有特征[2]。故此,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实有必要。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它一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点,主要研究个人的积极情绪、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以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4],进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正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谋而合,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向上,国内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探讨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开展校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前景[5]。
1忽视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领域里,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车文博等人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为学校环境压力、学业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6],张林等人对全国13所代表性高校20xx名大学生的大一学生进行测查的研究结果发现,大一学生的防御方式和调整情绪的心理调节机制是外部求助和压抑、幻想,大二、三学生以总结经验和自我防御方式主,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则更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城市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显著低于来自乡村的学生;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显著高于独生子女[7]。李虹与梅锦荣对北京1295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生活消极事件构成大学校园的主要烦恼,以日常烦扰所产生的压力为主要压力是大学校园烦扰的主要特点,而突发性消极事件并非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8],等等。现有的有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的研究重在调查压力的来源与发展趋势,并对造成压力感的社会因素(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进行了分析,但该类研究却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并未顾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态度对压力感的影响。就现有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将压力情景下的认知因素主要归为个人的认知评价和认知倾向两个方面。
从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来看,认知评价在人们的压力调节上其实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在情绪活动中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感,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达到更好的适应。已有相关研究[9]证明了这一点,压力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并不直接决定负性情绪的产生。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随着严厉的增大呈现增多的一般趋势,但并非较高压力必然伴随着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二者的关系与认知评价的内在调节作用有关。负性情绪体验随个体降低对外界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估而减少;如果个体判断外界压力事件的威胁性有偏差,则负性情绪体验可能会增加。
认知倾向则在情绪反应与压力情境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显著差异存在于认知倾向不同的个体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则相对较少,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对于女性大学生而言,个人的认知倾向对调节压力感的影响,则较男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女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7~25之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期,由于对事物认知不稳定,缺乏完整把握,进而造成她们的思维方式容易轻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压力和挫折感,进而造成情绪、自信心、压力与挫折应对方面的问题[10]。在性别的差异上,认知倾向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生相对乐观的认知倾向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男性中相对悲观的认知倾向导致了相对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认知倾向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关于认知因素是否包含于压力基本特征之中的问题中,学界存在一些争论。一部分学者通过实验发现:一般结果期待倾,也即一般认知评价倾向(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时间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主要包括乐观和悲观两类)与控制点、归因等人格特征具有概念上的联系,它们在内容、指向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但与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效能有关,实证研究往往会发现它们具有虽然显著但却较低的相关,可见认知评价对人们压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联系[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负性情绪体验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不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在较低压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倾向于略少,这表明认知评价倾向在负性情绪产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12]。对于这类状况,可以尝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研究。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就建立在个体积极认知对其自身心理过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设形式将认知因素考虑在压力基本特点当中,并尝试以自设问卷的形式来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关。如能证明某一认知因素对压力感具有显著高的影响效果,则说明个体认知因素亦属大学生心理压力基本特点范畴。
2缺乏专适用于主流大学生的心理量表
尽管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严谨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但是它们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在测量个体压力感或与之相关的负性情绪、行为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调查问卷》(LES),这些量表的编制大部分不是专门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13],且这些量表多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对于那些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的被试来说,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怀疑。
首先,在研究压力的领域,国内目前尚无已经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特色的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学生研究领域中,依据性别分类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专家,例如:Vaillant等在经过比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后特别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评价工具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设计并推行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且能有效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实证效度的探索尚显不足。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评价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对其实证效度的探索。不能单纯使用SCL-90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尽管在正常人群中的施测结果表明它的信度较高,但实证效度很低。原因就在于SCL-90完全忽视个人的美德、品质对于压力来源、压力发展趋势等基本特征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都指出,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还应注意有效地区分和结合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在使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传统心理学的测量指标[16]。
最后,现有有关大学生适应的研究往往是围绕对大学新生适应的问题而展开的,而大学适应并非只在大学第一年才会出现,应该是大学整个阶段的问题[17];所以,各种评价量表和工具在理论构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生适应的方面的测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现有评估量表评价大学生的适应更多地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很少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而是强调的是适应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此外,使用国外的量表研究和评价国内大学生适应情况较多,忽视了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来看,西方大学更强调个人而中国大学更强调集体,国内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还不够[18]。
当然,以上指出的关于压力基本特征研究领域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价值,因为不管是从学术的严谨程度来看还是从现有的应用结果来看,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领域的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都是一种必要和必然。该领域在当前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类问题的研究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只要按照科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探索,就必然能够达成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体系的有效创新意识,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意识分析
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及思想意识。所以,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通过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管理的体系,明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优化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稳定支持,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在现阶段教育体系的创新意识发展中,需要将大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创新意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新媒体环境特点
(一)便捷性
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在信息发出后,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回复,为双方的互动交流及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其语言也呈现出便捷性的特点,出现了缩略语、数字单词的谐音,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性的服务。
(二)新颖性
在网络资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新媒体形成了新颖性的特点,例如,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构建,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网络语言环境及新颖的交流方式。大学生在该平台上,可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及时传输,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基本需求,实现了网络资源运用的丰富性及个性化,完善了新媒体传播的核心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正面影响
第一,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借助新媒体来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升他们思想道德的综合水平。第二,新媒体为大学生营造全新的环境。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信息资源,拓展了技术的运用形式,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及时性传输,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资源环境,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第三,新媒体环境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大学生群体对知识内容的认知,通过实时地观察及分析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基本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稳定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道德认知存在冲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各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成长中容易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西方文化中一些偏执的思想会对大学生心理的成长造成制约,如果不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会使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需要将心理教育作为基础,通过规范及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意识,从而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第二,在新媒体网络资源构建以及信息共享的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呈现出多样化,实现了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多样化传输,但信息的传输缺乏必要的监督,充斥着各种不良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例如,在一些娱乐新闻、游戏信息等广告网站中,经常会弹出各种淫秽的图片,存在着不良信息,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好奇心强,辨识信息能力较弱,会吸引着他们去点击浏览,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第三,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中容易与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对大学生的信息隐私造成影响,为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盲目地信任陌生人,会制约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流,形成不客观的人际观念,较易产生畸形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因此,在现阶段下要革新教育体系,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基本需求的分析,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强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意识
(一)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性及平等性使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拉近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提供良好基础。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认识到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构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改变以往教学环境的限制,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完善合作交流管理机制,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及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在现阶段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优化中,将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环境的营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强化自身的基本职能,在教学中通过对教育环境改变因素的分析,革新教育体系,将大学生作为主体,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有效支持;第三,在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构建一对一的交流环境,使教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大学生可以真实、客观地分析自己内心的想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通过营造“以大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大学生对心理教育内容的认知,为大学生思想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二)借助心理素养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新媒体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为了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这些内容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平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借助电视、广播及报刊等介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自媒体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提高信息资源运用的真实性及高效性;第二,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开展咨询教育活动,咨询活动主要包括团体咨询及个体咨询两种,团体咨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主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个体咨询主要是针对较少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活动;第三,构建自媒体信息资源的监管机制,肃清网络教育的环境,强化大学生对客观信息的辨识度,从而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定支持。
(三)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综合素养
新媒体环境可充分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需求,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设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良好支持。在实际的网络教学环境的营造中,心理教育人员需要分析大学生对网络的需求,及时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综合设计网页、视频,使大学生掌握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强化自身的心理素养,从而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在高校优化教育体系的同时,也需要院校针对教育人员的基本现状,构建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实现教育人员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增加教育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对于教育人员而言,需要将多样化的心理教育内容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基础。此外,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中,还需要实现对师资力量的合理整合,引进专业性的网络通讯技术人才,丰富教师队伍的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效整合传统媒体资源,优化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高校大学生稳定提升综合能力,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革新提供良好支持。对于高校教育体系而言,教育不仅应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社会实用人才,而且还要在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养,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途径,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构建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空间,从而为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奠定基础,实现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4):399.
[2]徐娟娣,乔婧芳,吴艳虹,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15-16.
[3]阮文玲.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3-104.
[4]陈军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1-83.
[5]刘洁,曹缪,侯祎,等.新媒体环境下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4,(31):246-247.
[6]石变梅.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利弊分析[J].中国教育学术平台,2014,(4):133.
摘要:部分高校毕业生面临挤压现象,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却往往处于劣势,民办高校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更加严重,同时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心理问题。经调查分析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种问题发生比例较高,心理问题既伤害了学生的健康,又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择业。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心理健康
从xx年开始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20xx年第一批民办高校毕业生走进就业市场。特别是20xx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以来,截止到20xx年7月我国民办高校达444所,民办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20xx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将创纪录达到749万。部分高校毕业生面临挤压现象。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却往往处于劣势,由于就业受挫和对就业的不合理认知,内心迷茫等等原因,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较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调查吉林省内3所民办高校的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研究工具:1、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检查量表,将从十个方面来了解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人群,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测评普遍采用这一量表。
二、结果及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回收有效率92.31%。心理正常214人,占有效回收问卷89.2%,心理问题26人,占有效回收问卷10.8%。分析结果详见表一强迫症状检出19人次、占有效问卷7.9%,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检出11人次、占有效问卷4.58%,抑郁因子检出8人次、占有效问卷3.3%,其他因子的检出人数分别为焦虑4人次、敌对3人次、其他为2人次、恐怖和精神病性各为1人次。经过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于全国常模无差异。但是个别因子检出率上存在存在差异。
三、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群体具有智力发达、情绪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个性张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应该针对大学生的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心理指导培训,学校加大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尽快回到学生生活中。
(二)学校应该大力开展针对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工作。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存在只注重就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好的创业就业技能也不能很好地执行。由于毕业年级学生正在实习找工作阶段,不可能进行集中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授课模式和心理咨询方式。在离校教育中,针对以往高发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特别讲解,如就业的自我设定、角色定位、抗挫折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就业中不至于盲目、慌乱,提高择业中心理健康意识,遇到就业挫折时能够合理处理。培养学生优良的就业心理品质。
(三)针对检出率较高的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进行个体化辅导。1.强迫症状是指以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使个体感到困扰,以致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对症状轻微者可以在加强体育锻炼,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工作,寻找生活的兴趣点,来转移注意力,减缓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针对强迫症状建议到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机构就诊。2.人际关系敏感是指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他人相互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或者人际关系紧张,与他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不轻易相信他人。尤其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此种问题,非常不利于应聘工作,影响就业。3.抑郁状态对就业中的女大学生来说非常不利。如问题较轻,大多数人能够自愈。要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正确面对困难,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以一时成功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失败而垂头丧气,鼓起勇气,勇于面对困难。如问题严重应到心理医院检查。
(四)采用微信、QQ、电话与在校外找工作的同学进行有效交流,关注他们的动态,如微信和QQ动态,发现问题主动联系学生,给学生正确心理指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问题、尽快摆脱心理困扰。在就业难的大形势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内心的焦虑不安越来越强,因就业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从民办高校女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出发,来研究就业心理问题,是对以往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次研究既促进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也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