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最新3篇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大重要课题。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最新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社会心理学论文4900字 篇1

《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

[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 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言行举止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相关报道,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__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文章,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反思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日记”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网络舆论管理需“疏”、“堵”并重

“由于因特网确实开阔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空间,政治、经济的权利组织针对因特网实行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硬性控制转向以软性的对话关系、对策关系为主,如同我们说话中有语法的无形控制,但大多没有感觉到一样。”如果从社会控制理论来看,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一种“软控制”,但是强调舆论引导并不意味着对“硬控制”的漠视。“硬控制”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并辅以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内容上的管理,突出表现为“堵”。“堵”作为一种强力手段,对网络信息散乱、负面倾向等不健康状况的及时清理、规范会有明显效果,如:对一些恶意散布西化言论、攻击我政治体制、蓄意蛊惑人心的所谓“自由民主”、“思想启蒙”等具有颠覆性、破坏性的网站进行封杀;对一些恐怖、黄色、反动、人身攻击等有害言论予以删除或取消访问资格。这些“硬控制”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占领新阵地、掌控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扶持性作用。但从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应逐步调整“堵”与“疏”的比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手段,不失为一种理性、科学的选择。

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2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抱怨言语行为进行了定义及研究。在语言学界,在抱怨言语行为中,由于过去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说话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话人表达不满、烦恼、责难以作为对该活动的反应,并且这一抱怨常常讲给对这一冒犯行为至少要负部分责任的受话人。汉语抱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

心理学界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后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展开的。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关于抱怨言语行为的心理学文章,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阐述,只是简单的讲述。另外,考虑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大部分的发展都在美国进行;因此,许多发现尚未在其他文化中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通过对汉语抱怨言语行为语料的分析,发现汉语抱怨言语行为同样具有自我表现的功能,因此提出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方式的观点。下面首先介绍社会心理学中自我表现这一概念。

自我表现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因为大部分社会交往活动可以基于自我表现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没有自我表现的意图。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可以肯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人们将抱怨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想给抱怨的倾听者留下什么印象呢?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下文针对这两个问题做详细论述。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抱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现象,我们时常会听到周围其他人或我们自己抱怨天气不好,考试题太难,工作压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或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抱怨呢?有人会说:“我需要发泄!”是的,抱怨具有宣泄的功能,通过抱怨可以减少自己内心的认知失调所带来的不愉快。但是,我们抱怨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或不快,有时,我们是为了进行自我表现,也就是试图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印象管理”,无论我们是否亲身体验了对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满情绪,我们仍可能会进行抱怨,通过抱怨来影响我们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试图给他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并实现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现个人属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现我们的个人属性和品质,并达到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目的。通过对抱怨言语行为实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们试图留给别人不同的个人属性印象。当我们的同事向我们抱怨公司老板太苛刻时,如果我们随声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们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样不满的体验,我们实际上都是在表现我们的个人属性。这种情景下,抱怨成了我们之间关系的一个联结点,我们之间产生了某种共鸣,拉长我们的谈话,并达到了在我们之间建立起团结一致的人际关系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过抱怨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和我们的目的所在。相反,如果我没有跟随他抱怨,他很可能会认为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从而形成我和他不属于一类的印象,他很可能结束他的谈话或寻找其他倾听对象。由此可见,抱怨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调节剂。

抱怨表现个人优势。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自我体验或听到周围人的这种对事物或他人的否定评价。在餐馆吃饭时,有人会抱怨某道菜不正宗或某种酒不如另一类酒好喝,他的抱怨是要给同桌其他人造成一种印象:他对菜和酒挺有研究,他的品位很高或比其他人见过世面。在公司里某一个部门主管可能会在老总面前抱怨其他人的无能,他是想给老总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即他很有能力。所有这些抱怨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即我的期望和标准很高,并且通过这种印象实现被赞赏或被服从的目的。

抱怨表现个人弱势。我们抱怨时,并不总是在表现自己的优势,相反,有时我们抱怨是故意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比较弱势,以期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同情。

抱怨表现个人弱势,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抱怨表现个人弱势,还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面子。我们都希望别人觉得我们很棒,希望获得别人的尊敬。告诉别人自己不好的表现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给失败的自己“留点面子”。如果一个人准备做某事并且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做好它,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这时如果我们通过抱怨一些事情,会挽救我们的面子。这时的抱怨是一种防御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其实是一种找借口的行为。有的学生考试没考好,害怕丢人,他会抱怨考试题太难,或别的同学作弊等。有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会在赛后抱怨自己身体有伤,或是裁判不公平。这些人都是在寻找借口来挽救自己的面子,减小给其他人留下负面印象的程度。同时,通过抱怨,人们会产生一种自己不是太差劲的自我印象,保护了自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语境下人们进行抱怨不仅仅是一种内心不满情绪的宣泄,人们还通过抱怨言语行为完成各种自我表现:表现个人属性、个人优势和弱势;并实现各种不同的目的:获得别人赞赏、同情和关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自尊;挽救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但是这些想法和目的是否一定可以实现,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抱怨的内容、抱怨倾听者的认知等,并可作为今后研究的内容。

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3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Black,William进步提出,形成性评价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任务或者活动,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与学。国内有学者总结,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还有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我国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样,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有的研究者总结社会心理学的考试特点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實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结果强化了考试的“证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试的“改进(improve)”功能,不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势必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另外,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社会心理与行为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而当前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其是否适合用来理解与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可疑的,已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当前习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无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方式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观察、课堂讨论、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教育评价的技术发展迅速,如日常表现评定、问题简答、实地设计、学习档案袋、个人展示评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根据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应用,以发挥两种评价方式的各自优势(终结性评价实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补其短。

课题组在20xx-的上下两个学期中,对20xx和20xx级的两个自然班的社会心理学教学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论文写作与汇报,小组案例搜索分析与汇报、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真观察并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大胆地质疑现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绩评定中将小组与个人的成绩综合起来。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采用期末测试的形式。

由于研究过程中两个自然班班额较小,并且没有对照组,因此无法对研究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评价。就期末测试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学生与往届的学生没有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可以看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反思

形成性评价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妨碍实施效果,使评价偏离了预期的目标。

“形成性评价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他们当前知识、理解与技能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因此设立哪些形式与题目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分别评估自己的教与学,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大难点。其次,很多研究者讨论过形成性评价的效度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以获得清楚一致的评价标准,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国内的教学评价实践中,形成性评价更多地成为一种考核的方式而不是发挥反馈信息的功能,背离了形成性评价的目标,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

课题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学校部门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多数教师都认为当前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是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但是对于要实施形成性评价又都心存顾虑,很少有人表示会马上开始采用新的评价方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应用形成性评价需要教师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从学校相关部门获得足够的支持,仅凭教师个人的行为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当然任何的改革尝试都是有价值的,总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变通要好得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