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土木工程论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文章在总结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课程缺乏、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实践
土木工程材料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组分、结构与材料性质的关系、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毕业设计、进行科研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
1、课程现状
1.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根据材料的来源,有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根据材料的功能,有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根据材料的成分,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另外,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计算推理的内容相对较少。土木工程材料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连,每种土木工程材料(原材料或产品)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有些技术指标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种材料往往构成混合材料或产品,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混合材料或产品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另外,工程应用环境对于材料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既要体现各类型材料的基本特性,又要在工程应用上形成统一体系。这些因素使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1.2实践课程缺乏,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点。传统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被越来越弱化。“土木工程材料”作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样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经费短缺、缺乏实习基地等问题。另外,该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且以文字叙述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作为在校学生,平时也无法接触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实验配套缺乏,更加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碎片”,缺乏整体性的概念。例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与组成材料、配合比设计、养护条件、结构和构件设计紧密相关的整体论,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1.3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三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为标志的工程建设新时代已经到来[3]。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也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例如普通砖的砖块体积小,施工效率低,而且砖块烧制需要毁田取土,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消耗大量能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但体积大、施工效率高,而且使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得到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这种传统的烧结砖正越来越多地被加气混凝土所替代。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材料的发展速度慢,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材内容而制定的。我校的教学大纲修订年限较长,进一步导致授课内容跟不上新材料的发展速度,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
2、教改方法
2.1结合工程案例,加强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代替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土木工程材料中叙述性的内容较多,如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工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工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过程也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地上出现的石灰墙面鼓包、开裂现象,北方地区出现的路面、桥梁用水泥或混凝土剥落现象、沿海地区大坝的钢筋裸露、锈蚀现象,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整栋房屋突然垮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各种材料特点及施工技术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另外,由于课程中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实例演示等教学信息通过屏幕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对于钢材的拉伸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以及时间长、操作难的实验等,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实验学时有限,而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有些实验周期很长,无法在课堂内把所有实验都完成,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首先,在实验课上完成基础实验,例如完成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胶砂强度试件的制作,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水泥水化产物的分析,石膏制品的制作,沥青的粘度测试等实验。其次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以教师指导及研究生助教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例如各种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水化产物、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教师可以提供题目,学生确定选题,然后分组完成。最后每组同学递交实验结果及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材料性能检测实验、新材料的开发研究或者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关注学科发展前沿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材料的发展速度慢,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更新,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关注学科前沿和培养创新意识上,特别注意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情况,研发符合我国工程特点的新材料。例如,在国内外,聚氨酯外墙保温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聚氨酯的防火性较差。许多事故表明,火灾造成的巨大伤害都是由于所用材料的防火性差,并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毒气而造成的。由于我国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且高大,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材料必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引导学生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且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新材料。另外,应缩短教学大纲的修订年限,同时应把教学内容的主动权交到教师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固有体制会制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2.4改变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是应试教学方式中的传统评价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课堂出勤、上课听讲、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依据。平时作业紧扣教学重点,例如石灰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骨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配合比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反应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材包含了大量关于材料的技术指标以及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公式。随着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指标也会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在信息时代,电脑能够为人类提供海量数据,并可及时查询,因此很多内容无需特别记忆。因此,开卷考试能够回避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结合,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3、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认识促进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程云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xx(4):27-28.
[2]张俊,罗伟。《材料工程基础》教改[J]。广东化工,20xx,38(3):200.
[3]张灵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改革[J]。四川建材,20xx,41(2):295-296.
[4]苏达根,张志杰,钟明峰。以学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xx,27(11):49-51.
靳正国,郭瑞松,侯信,等。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增刊),20xx:31-34.
1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内容
1.1施工技术控制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和控制施工人员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以做到对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在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之前,必须了解使用性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在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必须加强现场的监控力度,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2施工人员把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中,施工人员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完工时间,因此,企业要注重以人为本,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按照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考核。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激励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做到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1.3施工工序调整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会因为气候、温度等原因影响施工工期,因此,想要保证土木工程施的工质量,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必须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目的。
2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面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策略,不断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减低施工成本,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2.1提高认识,完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不断升高,想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企业必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增强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才能给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使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控制。例如:使用完整的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科学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预防,避免质量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2加强管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因此,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管理,对会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仔细检测,避免施工工期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监控,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顺利安全进行。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企业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运用,采用最有效、最快的方法解决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等,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3加强监控,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应
在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监控,根据相关单位的监控情况,制定合适的质量控制负责人,以制定完善、高效、系统的质量监控机制。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制定相应的制定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规划等,使土木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应。例如: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和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列出可采取的相关解决措施,最终制定最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2.4注重人才,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先进科技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才能使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必须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课程,让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性不断提高。现代发展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不断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1、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道路桥梁路基的平整度控制不佳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路桥路面的平整度是道路桥梁工程最为重要的部分,如果在对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对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使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进行快速的衰减,使得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颠簸和晃动,从而造成车辆的损坏以及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在现如今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路基路面平整度控制不佳的状况,对车辆的通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道路桥梁路基的夯实不足
从现如今的道路桥梁使用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的道路桥梁在竣工完成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损和裂痕,更甚至于道路桥梁的突然倒塌以及严重倾斜等现场的出现。而导致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在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工程的平整度以及施工的进度,对路基的夯实进行了忽略,从而导致路基的夯实不足;(2)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施工过程中昼夜温差的不断变化,使得施工材料发生了热胀冷缩,导致道路桥梁路基的承载力不均匀。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竣工之后,由于车辆的通行,使得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路基路面的损毁和断裂。
1.3道路桥梁路基的塌陷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桥头的填土与沉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使得桥头大板与桥梁伸缩缝之间的连接程度无法得到要求,从而在连接的接口处形成凹凸不平的阶梯,对车辆的通行速度进行了降低。同时该阶梯的存在,不仅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给道路的桥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桥梁就会出现沉降及倒塌。因此,在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必要性的措施,从而对桥梁的塌陷进行有效的防止。
2、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路基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如果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严重的危及。因此,在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技术要求,对其进行施工,从而对路基的质量进行保证。
2.1道路桥梁路基的填料施工技术
路基填料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成分导致不同厂家和批次的路基填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路基填料进行选择时,必须要根据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以及设计的标准对其进行选择。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路基材料的含水量对路基的压实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路基的基压压实达到最高的密实度,以及道路桥梁路基的建设满足设计的标准要求,就必须对路基填料材料中的含水量进行有效地调节。
2.2道路桥梁路基的压实技术
在现如今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使用大吨位的压路机,对道路桥梁的路基进行碾压,并使得碾压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使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是实现压实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道路桥梁的路基进行碾压时,必须要根据路基填料的密实度以及性质,对压路机的进行选用和配置,并根据压路机所具备的性能,对土的松铺厚度进行适宜的确定。在使用压路机时,首先要用平地机将土的松铺厚度整平,并将路基填料的含水量根据气候的情况将其控制在最佳的程度上;然后对其进行振动碾压和静压;最后使用灌砂法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严格地检测,当路基的压实度检测合格以后,再通过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之后再对下一层的路基进行填筑。
2.3道路桥梁路基排水技术
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对道路桥梁的排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路基的排水,为了对路基受水的侵害进行控制和防止,就会在路基中设置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拦截的系统,从而将路基工作区内的含水量控制在工程允许的范围之内,对路基的稳定工作进行保证。(2)减少农田排灌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的影响。
2.4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施工技术
路桥过渡段不仅是桥梁和道路的连接点,而且也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因此,要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将搭板和桥面上层的结构和厚度保持一致,避免路基的沉降;然后,根据施工的情况和要求,对路基的性能进行有效的改善,对它的承载力进行提高;其次,根据台背材料的类型、渗水量以及降水量选择合理的排水方式,对路基的台背进行排水,从而保证填料的干燥;最后,在台背回填时使用台阶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逐层加宽。
3、结束语
总之,路基施工技术的质量对道路交通的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设计的要求,采用先进、科学、合理的路基施工技术,从而对道路桥梁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现代建筑建设的基础要素和核心要素,根据工程实际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土木工程建设进程。在实际土木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运用进行深入地研讨,充分运用工程质量监督的优势,注重管理细节,实现土木建筑更为系统而科学地控制,将施工质量管理作为现代建筑的建设保障,不断促进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
一、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的意义
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发展意义。首先,从实际发展来说,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可以对针对一些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因素展开分析,找出实际的质量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实际措施,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的严格管控;除此之外,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相关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理论的改进与完善。
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因素
(一)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因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人为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提升。首先,从领导者的角度来说,缺乏良好的领导者会使工程施工的过程缺乏科学的指导,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根本得不到良好的贯彻和落实;其次,操作人员的自身水平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高低,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质量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的基本质量。
(二)施工材料因素
工程的材料繁多,需要进行随时抽样调查,在施工前对材料的质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材料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施工所选用的材料进行科学严格的检查,这样就使施工材料的使用存在严重的质量风险。材料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将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于施工材料因素的管理问题来说,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工程施工的基本质量。
(三)施工技术因素
对于施工技术来说,是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技术、施工方案技术、施工风险管理技术等等。一般来说,在进行施工技术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分析,保证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技术设计的时候,部分土木工程施工部门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施工技术设计,甚至部分施工技术的设计不符合现实的环境需要,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中的基本质量控制,不利于保证工程的质量管理效果。
(四)施工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对整个施工进程而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施工环境可以减少施工的阻碍,提高施工的基本效率,更好地保证基本施工质量。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环境因素,如地质、水文、气象、当地的人文环境等。这些基本的环境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控制造成影响。如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忽视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不能对施工环境加以合理的控制,这样一来就会严重降低工程的施工效果。
(五)施工设备因素
对于施工设备而言,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施工设备可以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部门的基本效益。一般来说,对于施工设备因素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设置,例如,做好调查机械设备是否能正常进行工作,机械工作是否有瑕疵等问题。机械操作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机械的安全意识,要保证工作的质量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施工设备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导致施工设备问题频发,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质量。
三、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筑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也逐渐在提高,高超的领导能力和好的技术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聘请一些专业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这样既保证了施工队伍的完整性和创新性,同时又保证了新技术的引进与发展,对施工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就需要对材料的购买以及使用等全部流程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认知。对材料的购买、运输以及保管和使用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基本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施工材料要进行科学的防护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然要参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位置的测量与确定,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测量技术,帮助施工测量人员进行准确的定位分析,找到准确的施工位置,从而进行科学的施工建设。所以,加强技术管理,不断的引入新技术,改革技术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土木工程质量的科学管控。
(四)加强对施工环境的考察与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展开必要的调查,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区的施工环境,需要科学地侦测施工地区的水文、气象以及地质环境。在对施工地区的基本环境有一个科学的把握之后,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保证基本施工质量。
(五)加强对施工设备的选择与管理
在施工前进行设备性能抽样调查,对施工设备的使用要进行严格检查筛选,检验设备性能是否合格,检查设备的性能是否良好,检查不合格就进行退回重新购买,保证施工设备的基本质量。除此之外,采购设备要广开门路,掌握设备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需要在口碑比较好厂商采购,所采购的设备必须是三包产品,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施工材料的基本质量。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质量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成本与进度的前提下,质量控制是控制的重點。因此,文中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胜启;周楠。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xx.11:6-8+54.
[2]李海兵。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xx.(12):218-219.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施工技术分析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与当前主流的环保理念相结合,从而实现完善的工程施工体制,需要建立绿色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一)绿色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含义分析
分析绿色施工技术以及期施工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绿色施工的基本含义。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绿色施工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进行的工程施工。其中包括对周边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噪音、空气等污染指数的最低值为指标的施工理念。因此,绿色施工就是一种环保型施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施工项目之一。
(二)提倡绿色施工的意义分析
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对于传统的施工产业并非是一种强大的冲击。实际上,绿色施工有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传统的施工环境中,将绿色施工的理念引入,并且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改进,从而既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又对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对环境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因此,对于绿色施工而言,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绿色施工是未来施工的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主流话题,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程。因此,未来的建筑施工应该能够以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并且降低对周边环境以及空气的污染与影响,从而在最大的限度内提高了施工的生产水平,并且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2)绿色施工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解决了长久以来发展与环境直接的矛盾
人类发展必然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但是由于发展初期的环保意识淡薄,人类为了满足生存而进行粗放式的开发,从而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绿色施工的理念引入,实际上就是在提醒人们,只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地方,才能够真正地发展。
(3)节约型施工不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形成了一种理念与体系
绿色施工的提出,让粗放型施工的模式开始遭受到冲击。实际上,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并非只是遭受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现在也逐步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考虑周边环境以及生活质量而进行的粗放施工,必然会遭到排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现有经济,提倡绿色施工是一种必然。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绿色施工的理念不断深入,绿色施工的技术也开始得以发展,并且是在实际的生产与开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那么,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呢?首先,对施工的现有进行分析与归类,从而保证传统施工的基本模式。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现有施工技术中找寻基本的发展接口,从而实现传统施工与绿色施工的对接。传统的施工技术对于噪声的控制、运输材料的沙尘控制、水资源的防污染情况,甚至是包括光污染等都没有更好的防护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尤其是目前一线城市雾霾严重,这与传统的粗放式施工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样的基本状态下,引入现代化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绿色施工技术形成完成体系之前,绿色施工只是一种理念,是为了能够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合理使用周边资源。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开始有了初步的应用。其中对于噪声污染,建筑施工中引入先进的设备,并且制定了相关的绿色施工条例。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施工参考标准。这样,施工技术就得以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得以应用和发展。其次,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采用不同的绿色施工技术。依托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绿色施工的效果,从而保证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实用性。例如,在城市城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噪声污染以及光污染的现象。总之,很好地实现绿色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绿色施工在未来建设中的发展将更为顺利。改造世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与目标,在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生存居民的认可与支持。绿色施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了生产与发展的协同性。
二、土木工程中绿色施工的管理分析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如何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绿色施工,如何能够按照绿色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就需要对绿色施工进行合理管理,从而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秉承绿色施工的理念。
(一)依托实际施工地形进行合理施工
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形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施工场地有地下水或者是施工频临居民区。那么,在这样的场地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地下水的防污染问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污水排放的专有渠道,进行合理的污水排放;第二就是要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因为周边居民区会受到噪声的污染,从而影响居民生活。此外,光污染也应该考量在其中。因为夜晚的光辐射还是很严重的,因此需要将工作使用的灯安装灯罩,减少晚上的光污染。
(二)秉承环保理念节约用水用电
节约环保是永恒的话题,因此在进行绿色施工的过程中,依然需要秉承节能减排的理念,在使用水和电的过程中,保证安全和正常施工的前提下,一定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这样不仅仅是对能源的节约,更是能够在一定情况下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因为水和电造成的二次污染。总之,绿色施工的技术应用需要管理部门的监督执行,保证将绿色施工的理念应用到广大的施工队伍中,从而建立真正的绿色施工团队。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协作分析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计,两者应该能够实现协同的作用。因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施工环境和施工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无法实现合理化施工。因此,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及时做出修改,并且进行及时的更正。对于绿色的土木工程施工理念而言,需要重点强化绿色的理念。在施工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先进行实地考察,明确施工环境的合理性,然后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绿色施工的设计。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条件方面与设计的协作分析
施工设计很多时候凭借的是经验,因为对于施工的设计师而言,已经有过太多的设计经验,这些经验足以拿过来进行活学活用,从而保证了设计的进度。但是,在施工方面,一定要对施工条件进行实地考察,从而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设计的影响。因为在很多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突然的状况或者是环境的不合理设计,造成了在实际施工与设计施工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施工的阻碍,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进度。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两者的协作与统一,就一定要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的条件进行提前调查,并且将施工环境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设计,从而在遇到突事件的时候,也能够合理地进行安排。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理念方面与设计的协作分析
如上文所阐述,针对现代的施工条件,更多的是需要采用绿色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设计方案中应该能尽量采用绿色施工的措施,从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例如,在城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污染以及沙尘污染,都会对周边的人们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需要提前进行施工理念的设计,提倡绿色施工的设计理念,从而避免造成意外的损失。
四、强化土木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的必要性
建筑物筑建在哪个地域,当地的地矿环境好坏、气候情况等都是制约建筑工程质量的外部因素。而一般外部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作用都是无法改变的,例如,在我国四川或是云南多容易发生地震或是容易泥石流,那么这种恶劣的地质环境以及暴雨的冲刷就会给建筑物的筑建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每栋建筑物的筑起都是给人类遮风挡雨的,是给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提供一个避风港的,如果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承受起一定的负荷或是存在着质量隐患,那么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将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因为工程质量问题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把控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监理方首先要严格律己,再去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做到细致入微,这样才能将建筑工程质量把关工作做到实处,故而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五、土木工程施工后需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后,首先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质量自检工作,施工单位自检完毕后,监理单位再进行全面的复核,如果发现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图纸严格作业的,将其详细的做好记录;若因为施工方的善意改动施工方案而给工程可能带来质量隐患的,监理单位不予验收签收;如果施工方是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作业的,监理方需连同建设方、施工方以及建设方一并对其工程进行验收确认。
五、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的施工与设计,两者一定要保持一致性。设计是施工技术的先导,能指导施工的进程。而施工技术则是设计的最佳体现,绿色的施工设计以及合理的施工设计,都能够让土木工程更加高效化。此外,要注重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严格遵循在工程开工前就做好所有材料、设备、人员上岗、以及建筑工程场地周边安全质量隐患的查处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承包方以及监理方必须紧密地配合,严格杜绝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安全隐患和施工质量问题,切实强化做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1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型学科,涉及房屋建筑、桥梁、道路等各类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对于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为了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高效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能够使毕业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规划、管理、施工的基本能力。但是,实际上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投入不足,与实际工程脱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满足社会需要,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改革途径
利用图片、场景、声音等多媒体仿真技术,分析土木工程的模型近些年来,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多媒体仿真技术得到初步的应用和探索。为了在视觉和听觉上使人得到直观、清晰的认识,在虚拟环境下,人们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场景、声音等综合表现进行模拟,从而达到仿真的效果。首先,在整个土木工程开发过程中,要分析、勘查地质。因此,在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一边动态演示该模型,一边逐个讲解、综合分析复杂的地质因素及对工程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方向、层次对地质实体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解,直观地观察到地质实体的空间特征、内部构造、变化规律,从而积累工程地质的分析经验。其次,土木工程的结构复杂,如抗震性能、防火防腐防裂性能、承载能力、材料的变形能力等。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的教学中,为了向学生形象地展现整个建模过程,在构建工程结构分析模型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将整个工程的结构一层层拆解剖析。并且,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要时可以暂停画面,重点讲解,分步解析,随时修改参数,使学生克服教学难点,使复杂荷载效果动态化、可视化,揭示参数变化前后工程结构发生的改变。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可以从任意视角观察工程结构分析模型,不但实现了三维可视化,还摆脱了模型过小的限制。利用图片、视频等信息化形式,展示实际工程情况土木工程的重点是施工的安全问题和工程的质量问题。目前,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够启迪思路,深化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具有导向性、启发性。而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展示实际工程情况,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再现真实的情景,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教学的安全性,使学生在教室中就能感受到建筑工程的现场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为了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施工过程和建筑各种自然或人为作用力,基于信息化条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安全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一些形象的工程事故,使学生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和工程事故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可以使教师清楚地讲解建筑结构、工程材料等专业知识。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演示、讲解,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服务实践的应用型专业,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要高于理论。因此,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种建材性能的检测方法、技术标准,为工程打下基础,巩固理论知识,实验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高校由于条件所限,很难建立规范化、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实习基地。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去施工现场实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工人的施工。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和讲解一些操作时间长、危险系数高、施工费用高的实验,不仅能够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实验时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学,加大教学信息量,弥补教学内容的滞后性目前,土木工程行业日新月异,而我国很多高校的教材更新比较缓慢,调整周期较长,跟不上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而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加大教学的信息量,了解到学科的前沿技术,从而弥补高校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及时补充教学知识,完善教学结构。因此,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土木工程专业,解决工程问题,开发学生多维思维空间,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补充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如自制分析模型、补充教学内容等。随着信息化不断地发展,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会促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还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弥补了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从而提高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发展也十分的迅速,人们对土木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十分的重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钢结构土木工程的施工进行时有很多的优点,主要有自身重量轻、韧性好、抗震能力强等,所以土木工程施工时使用十分广泛,本文对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得对土木工程有促进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技术
1钢结构的优点分析
1.1钢材性能好
对于钢结构使用的钢材中会掺有锰、钛、硅等元素构成的合金材料,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很高,具有很好的抗压和抗拉能力,防震性能良好,使得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还有就是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延展性,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另外钢材可以融合很多其他元素,可以对钢材的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并且可以得到高韧性、抗疲劳、抗冲击、耐氧化的特种钢材,使建筑物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1.2可塑性高、用途广
钢结构的使用和混凝土结构比较具有很多的优点,钢结构在柔韧度方面十分好,在承载能力方面比混凝土也好很多,使其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钢结构的承载能力比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好1.5倍,在相同条件下,钢结构最大程度上截面更小,可以对空间进行有效的使用。
1.3施工便利、质量稳定
钢结构建筑在施工时候用的时间很少,钢结构建筑生产过程中是流水技术,生产时由于是流水线生产,所以生产规模很大,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就可以轻松的完成安装工作,施工工期短了以后,施工的成本就会有效的降低。1.4环保节能在进行钢结构工程施工时,施工作业量不是很大,产生的噪音很小,施工中产生的废料可以直接的回收,这样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还有就是钢结构的投入对较少产生的收益高,拆卸方便的优点使得工程施工建设十分重要,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钢结构用钢材代替砂石混凝土,不会产生粉尘等污染空气的物质。另外钢材存放方便,回收利用率高,更不会产生土木工程垃圾,减小环境的压力。
2钢结构建筑在土木工程行业存在的劣势
钢结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主要的劣势在于钢结构土木工程的结构原材料是钢材,导热性能很好,比其他材料的导热系数高,钢结构工程在出现超出钢本身最大熔点值的情况,会使钢结构出现刚度和强度下降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会对土木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钢结构土木工程方案在设计的社会要对相配套的防火设计进行重视,还有就是钢结构土木工程在耐腐蚀性能比较差钢材料在使用的时候会与空气中水分产生氧化作用,进而出现生锈的情况,导致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在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时,要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对土木工程的质量进行影响。
3钢结构施工重点技术分析
3.1吊装与螺栓基础技术分析
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来说,吊装工作分为钢梁吊装和钢柱吊装,这两种吊装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在进行钢料吊装的时候,对吊装施工方案要求很高,吊装方案设计没有问题以后,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就可以开始进行钢梁吊装,在进行钢柱吊装的时候,需要做好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钢柱不损坏还要保护柱脚部位的螺栓,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十分重要,影响着整个钢结构具体的定位,所以进行地脚螺栓位置的确定工作要严格的控制,防止由于地脚螺栓出现问题,对钢结构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螺栓的预埋标高误差不能超过5mm,位移误差不能超过2mm,在进行预埋以后,进行多次测量,降低误差,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要注意安装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所有的螺栓保持一个方向穿入,在穿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垫圈保持一致,并且朝向正确,固定螺栓时,进行初步拧紧,再按顺序拧紧,最终拧紧三步进行固定。
3.2焊接技术分析
钢结构焊接 www.haozuowen.net 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钢结构焊接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焊接不能达标,为了防止焊接工作受到的影响,需要负责焊接工作的施工人员持有上岗证书,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焊接,对于焊接所需的材料,在施工现场必须齐全,在焊接工作开始以前,做好焊接的计划工作,使焊接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计划进行工作,有效的规范工作行为和顺序。在焊接时所使用的焊条应符合质量要求,不能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质量不达标的焊条,在焊接完成以后,要检查焊缝的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清理,焊接时工作人员应注意焊接的应力,认真查看焊接变形情况。
4提高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质量的若干建议
4.1加强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
应该构建完善的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严格保障钢结构施工质量,严格审查持证上岗情况,严格施工规划方案审查,还应该加强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尤其是把控钢结构构件制作、安装及连接时中偏差很大的问题,以保障钢结构施工顺利进行,依据土木工程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和施工参数,应请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讲解,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便于促进钢结构施工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4.2加强钢结构建筑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建筑施工时,施工图纸在建筑施工时占有主导的地位,施工图纸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还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所以应重视钢结构在施工前图纸的绘制环节,保证图纸绘制的准确性。对于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联合设计单位共同对图纸的绘制进行监工,以确保图纸的设计及绘制的质量,图纸审查的时候,检查人员应认真的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读,保证工作人员对建筑纸的内容进行了解,还有在钢结构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确保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建筑技术,有一个良好的施工团队,可以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结束语钢结构的发展十分快速,使得钢结构将会在土木工程施工应用十分广泛,钢结构建筑在建设时具有很多的优点,具有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在使用方面更好的适应很多结构形式,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在生产时实现生产线生产,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建设工期很短,机械化作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更加合理、高效地运用钢结构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土木工程施工时,重视并做好钢结构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为工程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注重课程建设和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已是共识。但强化实践能力的手段往往极易流于形式或盲目仿效而没有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进行思考,探索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融合工程实践的切实可行办法,抓住区域工程建设机遇,挖掘地方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组织实践教学,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后进入工程实践领域形成坚实的铺垫,同时也是应用型专业教学特色的体现。
关键词:土木工程论文;应用型;对接;工程实践;探讨
1概述
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市场的急迫需求和发展前景催生了一大批高等教育院校办学转向应用型培养模式,但现时由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加上目前我国尚未颁发应用型人才培养客观上需要的企业深度参与的法律法规,导致实践性教学实质上仍处于理论探索层面。与其同时,高等教育的讲台上要求必须具备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这些大多数直接来自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没有丰富应用型职业经历的科班出身的教师却要从事实施培养面向建设工程一线岗位创新技术型人才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已向我们的肩负应用型培养人才的院校提出了挑战。我们如何尽快走出这一尴尬境地,不少高等教育的学者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孜孜探求着。就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早在20xx年,五邑大学的蒋启平介绍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德国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概况,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人才质量控制方面同我国进行了比较,进行有益的探讨;盐城工学院的刘照球则对比盐城工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核心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认为英方的合理性对我们有启发;桂林理工大学的曹霞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特别注重,强调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抓住职业素质结构、基础理论及科技应用、推广、转换能力,为最终获取注册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和岩土工程师等)进行基础训练,在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立方面给出了富有成效的建议;中德合作的合肥学院在应用型专业办学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和形成了先进的模块教学模式,树立了国内楷模。所有这些探求均给我们的应用型土木工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根据本地应用人才情况结合本校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独特发展路子应是地方性应用型院校的当下追求。
2对接工程实践教学之困惑
2.1培养目标定位问题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土木工程项目的兴建、改造和国家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发展战略,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时代的担当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兴办之多,在校人数规模之大在众多专业排行中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成为不少有一定办学资历和实力的高等院校该专业实施计划或正在成为奋斗目标。但是对于新建院校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而言,甚至培养目标定位也有不明晰的。模仿而不是借鉴,套用而不是创新的现象比比皆是。立足建筑行业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办出专业特色应该是指引我们的办学方向。问题是我们往往针对自身不足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学者观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基地是注册土木工程师的摇篮,这话应激励我们为之策马扬鞭。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与土木工程高职高专实质区别是,前者强调面向建设一线有创新精神的项目部级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后者强调培养班组级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两者的职业岗位群定位和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不同,同时都强调实践性教学,教学方法似乎相同(如项目化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方面必然有层次差别。
2.2师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应该具备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的同时还应有执业经历。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实战型的教师,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市场、保持市场竞争力凸显专业特色的根本保障和关键要素。专业课教师缺乏工程经历,教学活动必然存在如下问题:
①教学内容枯燥,无工程背景支撑,似无源之水,教学形式刻板生硬,无血无肉,必然单调乏味,教师不能“游刃有余”,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不能互动,更谈不上师生共鸣;
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缺乏富有工程经验的指导教师引导,面对施工现场的“一草一木”,教师无“触景生情”之感慨,更不会“低声吟唱”或“大声喧哗”(激情教学);
③专业课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不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就不会带领学生结合现场瞄准、分析工程问题的实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科任教师不能形成所授学科内容与其专业实践背景的对接,淡化了所授学科在工程界应用的魅力;
④指导教师不了解工程实践操作模式和项目“内情”,进行实践性环节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有效开展,没有设计经历的老师何谈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没有施工经验的教师怎么指导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不深谙设计思路步骤怎么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甚至毕业设计也只能采用套用或惯用模式,均源于与工程实际脱轨。
2.3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安排应用型的特点铸就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专业基础课之间衔接和主要专业课的课程科目的设置、安排次序和度都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据调查,不少院校课程设置贪多求全,弄得学生貌似学有所成,实则负担重重,苦不堪言。例如结构力学尚没有开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或钢结构基本原理的课程就已经荣耀登场了。施工技术课程未开,工程概预算或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也开始上了。实践教学方面,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建设所做的试验项目有没有探讨其实用性,其工程应用意义何在,与项目专业综合实践是否链接,不少实验往往重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普遍的,单纯校方完全投入是不现实的。土木工程的现场模型有其多变性,实体体积大,立体交叉。实践教学场所往往临时求助于当地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而项目形象进度也不一定与我们的实践课程内容相吻合。施工单位接纳的积极性不高,实训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3几点建议
3.1围绕地方性做文章地域优势不容忽视。据报道,20xx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已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的8个市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国家要打造使仅占全国2.2%国土空间的长三角城市群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局面,无疑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内的高速公路、城际轻轨、高新产业园、高教科技园、现代服务园等基础设施项目会纷纷上马,中国规模建筑企业会同作战的百年机遇就在眼前。大土木平台的到来必将造就土木人的大作为,包括工作平台、实践平台、专业应用平台、各工种交汇平台。拥有天时、地利的该区域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良机,未雨绸缪必定不会错失良机。
3.2与周边“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名校深度合作与周边名校合作,可以少走弯路。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学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已经相对成熟,新建院校完全可以借鉴,对照自身条件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可以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到名校进行教学观摩,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交流讨论;可以聘请有实力的教授定期不定期来校做学术报告,介绍教科研成果,参与实验室建设和课程设计,推动和引领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使我们的科任教师教研教学水平得以提升。
3.3尽快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尽快考虑与本地数家规模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咨询企业、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院、水利设计院、市政公司和建筑、市政检测公司等单位签订长期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基地保证随时可以提供教学实训场所,并安排指导老师。学校课程建设研讨、课程设计环节应聘请上述合作单位高工(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当然学校方面也可以与企业共同探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项目或对企业员工提供专业教育培训。双方真诚合作,共搭平台,共创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上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也常常是学校方面优化教师结构、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方面应给予挂职教师关心与鼓励。教师定期总结汇报实践成果并与教师年度绩效挂钩。
3.4聘用市区建筑行业专家为学院客座教授参与实践教学借鉴办学已积累丰富经验的院校做法,有计划吸收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助学。或学校聘用市级建筑行业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同时具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在专业范围内享有声誉的专家为学院客座教授。他们不仅带来了建筑行业一线岗位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深度和广度,而且带来了土木工程领域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的责任意识。如某项目的工程图纸审查时,对结构布置、结构计算书、软件的适用性、计算书的完整性、计算分析、结构构件及节点、结构设计总说明等有哪些具体要求,从而体现设计深度与责任。应用型地方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做好有计划培养校内教师,激励教师早日成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探讨研究教学改革,采取多种高等职业教学方法并举。加大实验室建设,开放实验室等都是助力对接工程实践的途径。
4结语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追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必将走向成熟。抓住核心课程建设,不断优化、改革课程内容对接工程实践,是我们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目标的客观需求。强化动手能力,完成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提前体验职业岗位的角色,必将充分发挥土木工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我们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带来旺盛的生机。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其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在理论教学中引入网络数据资源,将学术前沿、双语教学及创新引导集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建立配套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可以实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创新人才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不仅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紧密相连,更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或深造密不可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检测手段、实验原理、验收中的规定,了解材料在储运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防护的原则,了解材料的发展趋势。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是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学科交叉大、逻辑性差、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1],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验证性试验的开设更让学生收获甚少。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平时的教育和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高校各专业各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为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创造条件,突出培养各级在校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三部分,理论教学仅32学时,实验教学仅8学时,实践教学为课外完成部分,已有的教学内容安排颇为紧张,在此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学习内容,只会让课程更加冗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就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下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创新思路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一、土木工程材料理论教学的创新切入点
(一)数据库资源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网络信息化社会,可利用资源丰富,但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却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将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谷歌或百度的学术数据库资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创新思维,更可为其深造打下基础。例如,混凝土的耐久性章节,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实际工程中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通过以下方式化解知识的乏味。第一,进入中国知网搜索首页,输入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时,搜索结果中《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指标研究》和《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正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等论文在课堂上不用打开详细浏览,只需使学生了解题目,并进行引导,例如基于《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提出内蒙古冬季冻害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问题,让学生作为课堂作业完成;或者基于《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引导学生思考已学的几种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或者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其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第二,为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可用互联网网页辅助学习。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学生可根据被引量的高低明确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可根据相关搜索词扩展混凝土耐久性的相关知识点,并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如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渗透性等都是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内容。
(二)学术前沿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不增加现有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将学术前沿与基础知识教学融会贯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课外知识面广,好奇心强,将课堂中提到的学术前沿与课外创造相连,更能培养其研究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功能性及绿色智能化土木工程材料章节,除传统的防水、保温隔热、吸声隔声及绿色建材外,可引入目前研究较热但未进入教材内的自修复混凝土、导电混凝土、融雪化冰混凝土等。混凝土作为使用量最大的承重结构材料,加入自修复粘结剂,可使其对损伤破坏产生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具备机敏特性,成为智能混凝土;加入导电纤维或填料,使其具备压敏或拉敏特性,可作为功能元件,用于结构健康监测或交通探测;对该种混凝土通电后,使其具备电热特性,用于融雪化冰,可解决因撒布除冰盐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问题,还可解决机场跑道的安全问题。这些新颖的学术前沿知识不会增加教学课时,但却能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如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其视野。当然,此部分知识点的讲授更不适合于灌溉式教学,除采用前述中提到的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或者百度学术资源引导学生探索外,还可采用课间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如TED演讲视频———一种自我修复的沥青,及融雪化冰混凝土试验视频等。
(三)双语教学与理论创新的结合
为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双语教学已成为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但限于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课时,只能在课件中标示出专业词汇,此时,将专业词汇与百度或谷歌学术检索相结合成为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突破点。可将相关知识搜索结果中的一篇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让其进行翻译并思考。
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创新切入点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在该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源泉。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并,加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同时[3-4],更应探索创新性实验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立。
(一)探索实验设计方法
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是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使已经开设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逐步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转变。目前,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环节的规划已根据创新性思路进行调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水泥基本性能实验。在确保学生准确掌握水泥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基本概念与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征集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有疑义的问题如搅拌速度、养护温湿度、水泥水化进程等,让学生在完成试验报告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解答其中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增设特种水泥的实验。此部分为开放性实验,不占用实验学时。如油井水泥,对比分析并讨论实验效果的不同,进而引导有想法的学生探讨油井水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三,在砂石实验部分,增加标准砂细度模数的测定,并增加不同细度模数砂的设计试验。如连续级配、间断级配及单粒级设计,并将其用于配制同等级别的混凝土,对比性能指标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现象。第四,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部分,除普通混凝土外,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尝试制备特种混凝土,如泡沫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等。第五,在混凝土强度实验部分,不同组的学生可制作不同尺寸的试件,或同尺寸不同配合比的试件,进行对比研究。第六,加设开放试验环节。鼓励学生实践新思路、新想法。并为可行性较强的实验思路落实条件。为保证实验改革部分达到预期效果,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将此部分放入作业考核环节,以作业成绩计入最终综合测评成绩。
(二)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
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对现场新的工程情况的解决做出有突破性、创造性贡献的人才。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训练与锻炼,是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等赛事的举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练武之地,与此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基于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可完成由理论引导到实践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设计,并已经初见成效。在不影响土木工程材料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要点。数据库资源的利用,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检索方式,更可拓宽其知识范围;开放式地引入学术前沿,可在激发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为其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双语教学的引入可将大学生创新平台与世界同行发展接轨;在理论引导的同时,探索创新型实验设计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董素芬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淑春,吕恒林,吴元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
[2]魏太兵,陈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8)。
[3]徐松芝,刘嘉诚,林晓兰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S1)。
[4]董素芬。工程造价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9)。
摘要:土木建筑工程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钢结构施工技术较强的优势使得其在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其不仅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还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技术;运用
1 钢结构技术的特点
1.1抗压性。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主要是由钢制材料所构成的。钢结构主要是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构架组建所组成,各个连接部分均使用焊缝或螺栓的形式组成,重量较轻且施工较为简便,是各类厂房、场馆以及大型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首选。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钢结构,运用钢筋,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建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使得建筑更加坚固。所以使用钢结构技术还能够提高施工建筑的寿命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建筑物内人们的人身安全,使得居住或其他能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1.2经济性。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运用钢结构技术,能够使得结构更加美观和便捷,以及能有效地减少施工所用的材料,除上述两点外,还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争取时间上的利益,为企业谋取利益,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1.3安全性。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钢结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证建筑具有安全性,因为在运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时,会出现沉降和裂痕等问题,而运用钢结构技术可以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同时还能加强整个施工建筑的质量,为安全提供了保障。
1.4环保性。以往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木材,只有加强林业资源采伐力度才能满足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对木材的较大需求,导致我国森林覆盖面积逐渐减少。我国正在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工程项目建设要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钢结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促进土木工程建设节能环保特性提升,钢结构是可回收利用的,安装便捷可以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总量,以及土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噪音、粉尘污染。钢结构成本投入较低,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
2土木工程中钢结构施工的要点
2.1钢结构选材和连接。钢结构在选材时主要有四个材料可供选择,分别为:板材、管材、型材以及金属制品。在实际施工时,一般选用的都是普通的碳素钢,因为碳素钢的塑性低,所以它具有比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在土木工程中,钢结构连接中主要有梁梁连接和梁柱连接这两种,这两种连接的主要连接的方式是依靠高强螺栓或者是焊接。当选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时,还需要对螺栓进行检验,能够让它具有足够的精度去进行孔位的连接。
2.2钢结构的堆放以及机械安装地点的选择。在对结构进行安装时,实际所要使用的面积要远远大于结构的占地面积,因为当结构在运输过程中遭到破坏是结构变形,这就需要在施工现场对结构进行恢复。在对钢结构进行安装时,大多数情况都要借助起重机进行操作,起重机必须符合安装的要求,防止安全事故或其他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3钢结构油漆工艺的流程。钢结构油漆上艺的流程如下:第一步,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用钢丝球进行刷打,再用棉纱将锈粉清理干净;第二步,对钢结构进行涂漆,在涂漆时要注意的是需注意钢结构表面的干燥度,当钢结构表面有水出现时,就需要将水擦拭干净再进行涂漆,在涂漆时要涂刷到位,不要让漆涂到铆孑L;第三步,待钢结构表面油漆干燥后,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并做最后的检查。
2,4钢结构施工中的吊装技术。吊装技术在土木工程钢结构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吊装技术的好坏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好的吊装技术可以让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景得到提升,而不合理的吊装技术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要对整个施工工程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运用最适合该工程的吊装技术,使得工程在进度上以及质量上都得到保障,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2.5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应用。在土木工程中运用钢结构技术,是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因为钢结构都要通过对钢筋进行焊接才能够组成。焊接技术同样也对整个施工工程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由于钢结构的施工量比较大、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施工地周期也比较短,这就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接技术能够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焊接技术不仅要在进度上满足其整个工程的需要,还要在质量上满足整个工程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3提高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加强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的管理。要想提高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土木工程钢结构施工的管理,要保证每个相关人员都能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自己工作岗位不出现问题,确保在施工时能够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对钢结构的其他方面也要进行管理,使得在整体上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出现不足的地方耍尽快加以解决,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3.2设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iVf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单位应该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设计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监督机制,设立监督机制后,还应该要保证监督机制能够进行有效的实施,所以,单位就应该请相关专业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使得施工人员相关方面的意识不断被强化,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3.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土木工程钢结构的施工质量,还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相关方面的培训,包括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普遍情况来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都不够高,缺乏比较正规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要将其完善,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减少事故的发生,使得施工企业能够得到发展。
4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更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土木工程,更应提高要求,将钢结构技术更好应用到施工中,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果燕燕,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5:247.
[2]杨俊鹏,钢结构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注意的问题[J].机械管理开发,20xx,05:118-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