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最新5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1

论加快定西市小城镇建设步伐

[内容摘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省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层次不齐,发展战略和对策也各具特色。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农村小城镇建设总体相对滞后,制约因素很多 ,应借着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发展进程。

[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 管理

一、小城镇的概念

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

二、我市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形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的一些重点小城镇建设力度明显加快,逐渐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培育滞后、投入严重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建设起步晚、起点低,总体水平不高,改造提升、加快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小城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农村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发展小城镇,可以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使城市的资源向农村辐射,资金向农村扩散,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变;能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更多的就业空间,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推进,小城镇建设必将成为“十二五”及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之一。因此,我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也日趋成熟。

三、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省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省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1、乡镇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

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2、“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最近几年,在国务院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地实践和探索。但户籍制度的阴影还在,户籍制度的限制还在,还需要国家制定和配套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

3、小城镇经济结构趋同,产业层次偏低。我市80%以上的小城镇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使这些小城镇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点。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之上的城镇类型在发展中无疑缺乏足够的竟争

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5、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

全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

规律,协调和处理定西市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认真谋划新一轮小城镇建设 应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从本地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经济实力、社会条件、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界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要在客观分析全市各建制镇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已具备建设条件的,尽快编制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规划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突出特色、适当超前,建设可分期进行。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变。

3、强基固本,改造提高,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财力有限,全市小城镇普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道路交通、邮政通信、供电供水是城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要首先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医院、环保排污、环境绿化等也是城镇必不可少的设施,要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甚至超前发展。同时还要通过鼓励群众集资建房、引进房地产企业开发普通商品房、整理开发土地连片营造住宅小区等方式,加强居民住宅建设。

4、项目先导,产业开发,实施好发展第一要务。

要牢固树立“经济靠产业壮大,产业靠项目支撑,项目靠投资推动”的理念,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牛鼻子”来抓。一是要立足于本地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蔬菜、花卉、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吸纳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二是要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服务业,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配套服务。三是要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农产品、小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和综合贸易市场。另外,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

5、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尽快建立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我市许多建制镇的行政区划偏小,总体实力偏弱,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受到行政区划的

限制和制约,影响了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有必要结合机构改革,对规模较小的建制镇进行撤并,同时还应逐步减少镇级机关工作人员。

6、创新机制,多元融资,以开放带动小城镇发展。

小城镇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全社会、内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融资的建设机制。一是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投资的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以及民生工程倾斜的机遇,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筛选储备和申报工作。二是市、县区财政应当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专项用于小城镇建设;各县区收取的城市维护费和小城镇集体存量土地收益,应全部用于小城镇建设。三是推广陇西县经营城市的成功作法,通过统一征地拆迁,进行土地使用权拍卖,盘活小城镇存量土地资源。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形成聚集效应。五是在供水、供热、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可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实行政府特许经营。

7、加强管理,优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小城镇建设的高标准,来源于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效能的管理。小城镇应从治理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入手,全面加强城镇管理,着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要明确镇政府在城镇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综合管理机构,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要制定加强小城镇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镇管理规系。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更应是市场行为。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城镇意识教育,发挥广大群众建设管理城镇的积极性,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走地方财政投入启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收费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8、繁荣文化,公共服务,提升小城镇的凝聚力。 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围绕健全小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小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医院、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发展小城镇文化教育事业打造载体、提供场所、拓展空间;在软件建设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居民自发组织群众性演出团体,在农闲之余和节假日期间,自编自演一些“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社火,戏曲等乡村文艺作品。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

题目:加强小城镇建设 协调城乡发展步伐

姓名:李 晓 婷

学号:12***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校:青龙电大分校完稿日期:2012年11月

加强小城镇建设 协调城乡发展步伐

内容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史口镇按照“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健全功能、突出特色”的要求,明晰发展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壮大镇域经济,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产业合理、有序平安的新型城镇,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

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一)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的纽带,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二)小城镇是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实现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的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部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二)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

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

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四)管理混乱,改革滞后

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协调发展。

(一)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

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民间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鼓励农民成立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农民土地收益和经营收益筹措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基金;二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资进镇,买房建房、兴办企业、务工经商;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兴办企业;四是在小城镇

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费应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小城镇建设;五是盘活存量资产、以项目为载体实行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六是争取上级政府给予财政投入或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

(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

小城镇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土地的制约,这是当前小城镇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用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按照占补平衡原则,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小城镇的开发。

(三)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在发展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一两个产业和几个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有了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小城镇的发展才具有充足的活力和后劲。

(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制止“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宽松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

[2]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农村合作通讯,2006(11)。

[3]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城市管理,2006(3)。

[4]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今日浙江,2006(2)。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3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论 文

学员姓名

学 号

专 业

学 校

二O一五年月

小 城 镇 建 设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类矛盾凸现。为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相对收入水平,为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小城镇建设的严肃性和必要性

小城镇是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属于当地经济最活跃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建设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介于大中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它的顺利建设必然使得城乡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经济双向良好互动的局面。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我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化解农村深层矛盾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总体来说,有资源和地理优势的地方,经济相对发达。但是大部分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自身生计问题,不可能全部涌入大城市,被大城市全部容纳,他们除了可耕作的土地之外,没有其他可提高收入的来源,依然延续几千年来的耕作模式,收入总量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要使农民更加富裕、收入增加,更早地步入小康社会,最根本有效地就是在大城市和农村之间建设小城镇,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开辟新的就业就业渠道和空间,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从而使“三化”落到实处。

2、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实现农村产业化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要发展,农民收入要实现稳步增加,前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集中管理、开展规模化经营,集约土地,根据现在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累积下来无规划的陋习,缺乏科学布局,往往住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址建屋,农村散居现象弊端很大,一是浪费土地,单位建筑用地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二是房屋质量差,安全系数低,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三是难以形成公共的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培训场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受到限制,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四是给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电话线的敷设成本高,大多数农户用不上电话,信息难以及时传递,农村供电线、供水管、闭路电视线、煤气管道的安装,也由于其线路过长,成本过高,难以普及,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有质的飞跃。这就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转移和集中农民,才有利于改变以往老屋随意乱建,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规范其行为,为今后农村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

3、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村社会的软实力,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

小城镇建设的稳步推进,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新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农民的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综合提高农业社会的软实力,势必会加强在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人们之间的交流通道更通畅,更便利。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将大大增强。小城镇建设中公共设施的构建,将大大缓解农村散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破坏,有效地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4、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拓展地方经济发展空间和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根据国家、省、市、地区各级政府的文件指示精神,各地进入小城镇建设的集中爆发期,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服务行业等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民思路活络,农副产品的销售品味提高。与工业产品形成良好的互动。

二、研究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特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小城镇建设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根据本地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增强小城镇综合实力

一个城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这其中的规划设计要依托当地的实际情况,围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努力。建设小城镇,规划要超前,立足高标准,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投入的项目要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群众的投资臵业的积极性,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利用我们土地资源丰富,农副产品丰富等有利条件,发展规模化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整体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要以主导产业带动,专业市场驱动,工业园区带动来加快和促进小城镇的综合改造开发。

2、小城镇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多元投资,共同建设,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建设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它是摆在我们建设中最大的一只拦路虎,但是为了小城镇建设中取得佳绩,我们坚持不等不靠,坚持走市场运作的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使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建设的更好。资金投入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国家重视改造基础设施的机遇,争取资金对小城镇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借助廊道绿化拆迁包赔补偿;三是煤矿搬陷包赔补偿款;四是自筹自资;五是综合利用沿街土地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筹资;六是争取银行贷款。通过上述措施的积极谋划,解决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困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3、小城镇建设中监管措施到位,把握改革发展方向,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成立专门的小城镇建设领导机构,对于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悬而未决的问题拿出具体的措施,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强力推进建设进程。保障规划的严肃性,选址的科学性,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办正规手续的、违反规划设计要求的、坚决予以查处制止。监管到位。小城镇建设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时刻把握住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新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完善现行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金融管理和乡镇行政管理的相关制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

4、小城镇建设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注重环境的综合保护

小城镇建设不单单是简单的楼房、道路、公益设施、工业园区、商业街道的修建堆彻就称之为小城镇建设,它涵盖农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当然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的综合治理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态建设强调城市建设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功能,使人们居住的城市具备回归自然的特性,它的建设并不是人们嘴上常说的绿化建设面积多,它主要强调的就是生物部分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调控功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将城市的绿地系统提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根据我的认知,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生态农业种植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的农业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利用,资源利用融为一体形成良性循环,进行生态种植,降低土、水等物的浪费,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尽量给环境减少压力。二是使城市中的 “自然”处于调控环境质量的地位。就是要在交通、住宅、河流、林地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学设计,保证快节奏下生活的无公害享受。积极施行垃圾无公害处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管理的办法,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提高控制标准。并对排放物集中监测控制,集中管理。建立起和谐相融的生态型城镇体系。

总之,小城镇建设,是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农村“三农”根本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能够早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为己任,为祖国的小城镇建设奋斗!

参考文献:

① 胡培兆 以城镇化模式建设新农村

② 郑新立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③ 浅谈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④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4

学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瓯海分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论文(作业)题目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姓 名

专 业 农村行政管理

浅谈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环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就实质而言,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一)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 总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传统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 这个系统未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会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协调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

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1、产量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3、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入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四)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

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间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只要规定了整个经济活动中允许的排污量,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将根据生产经营的

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 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商品能量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不是单纯的自然循环,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即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有机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在加快。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建设城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目前的模式有传统城市、花园城市和生态城市,我们应该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建设我们的城镇。生态城市强调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功能,使人们居住的城市具备回归自然的特性。生态城市不一味强调绿地面积,但强调生物组分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功能,要将城市的绿地系统提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同时进行。大尺度就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处于调控环境质量的地位。小尺度就是要在交通、住宅、河流、水体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学设计,保证快节奏工作环境下的无公害享受。具体来说,我们要突出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积极实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以及城镇工业废弃物处置等项目;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建立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生态资源保障体

系、生态城镇布局体系、生态产业发展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人居环境体系,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生态经济高效发达、生态社会和谐相融的生态型城镇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 [2]包景岭,骆中钊,李小宁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5 [3]王祥荣,吴人坚,张浩,王寿兵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6 [4]汤铭潭,谢映霞,蔡运龙,祁黄雄。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郑志龙。论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J]。经济师,2007(7)

[6]兰州:城市“绿化补丁”越来越沉重的忧思[EB/OL]。 (2010-1-6)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5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题目: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

号:

课程名称:《小城镇建设》 完稿日期:

年 月

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发展小城镇及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通过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通过小城镇的公共财政体制因势利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三农”问题

公共财政体制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向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重。长远目标应该是有重点地发展条件较好、有前途的集镇和城镇,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城市。但是,要注意一个地区不能平均地发展集镇和城镇。可以将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对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不应一律加以限制,而要有选择地发展。一是近期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并要长期使其中的一些发展为中、大城市。对于大中城市、特大城市要着重进行优化,同时有选择的进行发展。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户籍政策,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允许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定居,从观念上认识到违背城市化规律的做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改变不合理的居住政策,允许农民租房、买房、集资购房,以及到城里居住等。此外,要形成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农村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允许农民进城兴办企业,从事工、商、服务业等;允许企业从农村招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避免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还要在就业、择业、迁移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为顺利地迁移,与工业化同步实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自身也可以产生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土地出让金、建筑业的税收,还可以使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土地聚集,从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成长型的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应注意和撤乡并镇的工作相结合,还应和制定灵活的土地、户籍改革及金融投资政策相结合。

三、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财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由于小城镇财政存在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小城镇在省、市之间的收入分配没有解决,表现在财政的预决算权由上级政府做出,同时返还给小城镇本身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小城镇财政资金的困难。另外,小城镇的公共支出范围还是主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的,即财政支出用于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支出比较小。而且“统支”色彩较浓,公共支出范围较宽泛,没有统一的规则,产生了“摊薄”效应。小城镇在公共支出上存在的“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小城镇财政应尽快明确公共支出的范围,把那些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市场该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放手交给市场去做,而一些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尽快承担起来,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所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城镇发展的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财政环境。结合我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1 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弊端,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集中资金、精力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政府正常运转和公共活动的需要,消除职能越位、错位的矛盾,转为向小城镇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另外,政府还要努力实现政企分开,从“运动员”的角色尽快转变为“裁判员”的角色,不再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经济层面的活动,而是要转为着力引导、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加强小城镇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供给

首先,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等。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地位,而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好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带动整个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能够对其他周边的小城镇产生示范作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迅速地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小城镇平均沥青路面不足1 3千米,全国3%的建制镇、60%以上的集镇缺少供水设备,因此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企业筹一些”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再次,加强信息提供和高新技术开发。运用新信息、新技术不但能提高农业的质量,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乡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造成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 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完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使小城镇真正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财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划分县、镇财税的分配比例,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使小城镇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拥有自己的预算权和决算权。最后,各小城镇还应筹建和完善一级国库,同时还要依据地方特色安排公共支出,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以及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财政体制加以改革,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财经问题研究,2004,(10)

[2]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福建论坛,2004,(7)

[3]赵月,葛长银 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梁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现代财经,2002,(8)

[5]刘溶沧,赵志耘 中国财政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厉以宁 中国经济运行于增长[M] 学习出版社,200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