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1

高效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聚焦课堂,建设高效的课堂,历来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中心。为切实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就需要对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近期笔者经过深入调查和思考发现影响课堂高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误、陈旧的教育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把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教学方式和传统习惯仍左右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主要表现在:

1、“教师主体”观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也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表面上看来似乎都在强调教师的核心地位、教师的责任。而我们长期以来实施的也正是课堂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以听、记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的观念在部分教师心中仍然根深蒂固。

2、“高分高效”观

由于高考仍然主要看分数,现在部分教师认为,教得再好不如考得好,考分是教学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唯分数论的教学质量观,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只看教学的结果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了教学过程,更谈不上对课堂教学科学性、高效性的研究。落后的教学理念、方法、行动大大制约了课堂改革的进程,造成了学生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3、“唯师命是从”观

长期以来的一些观点,如:老师说的就是对的,教师不容学生质疑;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就自然阻隔了师生间的交往。教师缺乏激情,课堂缺少生机。

二、旧的思路方法和管理行为

这遏制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凝滞,学用脱节已然成为低效课堂的共同症状。具体表现为:

1、语调单一,情境单一,教法单一

(1)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语调始终如一,无抑扬顿挫的语言观念,使学生的思维很快钝化,兴奋点散化,区分不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15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在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要做到,真的不容易。

(2)知识的导入,缺乏新鲜,甚至无导入,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3)一节课45分钟,只采用一种教法,多媒体利用不充分,学生精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2、一言堂

有的教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堂课,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关注学生的感受如何,不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种课教学任务完成了,短期内考试成绩也许不错,但思维品质没有提高、思维难度大的题目还是不会做,优生优不出,差生会更差。

3、预设问题浅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要不就是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要么是事实性的问题和重复一些陈述性知识,学生阅读课本不加深入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低效互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形式,注重形式上的师生互动,忽视了活动的效益,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落实到互动的过程中,看似热热闹闹,但教学目标的落实变得虚无缥渺。

5、起点高,落差大

教师缺少对学生原有知识的研究,不能很好地考虑基础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例题越举越难,阶梯越设越少,不少问题学生当堂就没有听懂,或似懂非懂。不少问题教师自认为已经讲清楚了学生看懂了,但是对学生而言仍然不知道知识概念的本质,学生课后做类似题目、还是不会,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疲于奔命,根本没时间自己思考、归纳和感悟。

总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有很多细节的东西需要认真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据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改革,应该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一、展现过程,态度体验

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给孩子一些权利的初衷,让他自己去选择对事情的看法,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采取行动的教学策略。让孩子在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教学线段的条数时,教师组织学生数出图中有几条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两图中各有多少线段?通过一番探索出现了不同的数法。有的同学按一二三四段来数的,有的同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无论怎样数都列出4+3+2+1的算式。计算时,可以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也可利用简便方法计算,4+3+2+1=5×2=10。到此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老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图中的点数,算式中的项数,你会有新的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使他们产生一种“柳暗花明”的探索精神。同时使学生体验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形成滋润创新意识的土壤。

二、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1.提供素材,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依靠这些材料,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圆木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组所有圆木小棒摞起来。经过操作,有的组摞成横截面是三角形的,有的组摞成横截面是梯形的,怎样知道共摞了几根圆小棒?发言一向积极的同学一、二、三数起来。善于思考的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知道第一种摞法可利用总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的方法,求出圆木棒的根数。学生带着追求梯形面积求法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探求过程。丰富的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梯形面积的价值是省时、高效。

2.利用素材,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生活体验为背景,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数学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如教学正比例应用时,可利用升国旗的情境,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谁能想个办法知道红旗升起的高度?问题提出来后,有的同学主张量量绳长,有的同学想凭借自己攀登的技能爬上去测一测。在争论不休时老师有意从旗杆影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这一无声的行动,给学生以提示,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想到:“老师,我的身高是136厘米,如果测出我的影长和旗杆的影长,利用比例知识就能求出旗杆的高。”从这一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我们人人都在学有价值的数学。

3.捕捉素材,创设情境,体验价值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价值。如教学扇形面积计算时,我捕捉了这样的素材:李明同学,因害眼病不能按时上课,经医生治疗后在眼上蒙上一个眼罩,看到这个眼罩你有什么感想?通过一番观察、思考、讨论。集大家的感想:这是由6个扇形合成近似圆锥形的眼罩。这种眼罩里面空间大。放药多,能使眼珠灵活转动,有利于眼病早日康复。为了世界上的眼病患者,我们也来做这种眼罩。做时先量出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的度数,再裁6个扇形,缝合在一起就做成一个眼罩。如果能计算出扇形的面积,就可以去买布做。这一事实使学生体验到“不但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必要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创造人生的价值。”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良好的备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性;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运动强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只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还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育在当下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体现在以下几点:是否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等。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实现这些教学要求,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的备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往往只是抄袭和敷衍,为了应付学校的常规检查而做,忽略了备课的重要性。没有课前的认真准备,课堂教学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和体育专业的理论学习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吃透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确定每节体育课的三维目标,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投掷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投掷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就会没什么兴趣,教师反复多次示范和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趣。所以,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在平时常用的一些投掷行为导入到投掷教学中,由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把生活引入课堂”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与传统单一的竞技体育相比,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这样的改变也需要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方法。

(二)认真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重难点知识逐一化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备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采用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游戏或者竞赛环节,以激发学生的疑问为主,在控制学生情绪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参与意识;对于比较踏实稳重的班级,教师可以多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就是有效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训练。因此,我们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还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爱,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把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转移到体育训练当中来,积极投身到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当中。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产生对教师的钦佩和羡慕之情,随后学生便会积极地去接受教师布置的各项训练任务。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联系日常生活进行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如走、跑、跳、平衡等,而这些体育技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在进行系统的体育学习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体育活动入手,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亲切,产生主动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疑解疑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比起单一枯燥地讲解来,学生的兴趣明显要高,尤其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尤为有效。

总之,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将对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