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学生教育论文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学习心理障碍
也许用障碍一词显得严重,但确实有达到这个地步的。笔者所在地区是不发达的农村,他们在小学时课程少,基本上处于无竞争、无压力的学习状态,并且无论学习好坏,都能顺利地升入中学(只要愿意上)。然而到中学后,面临的却是十几门课程,每天八节课的学习任务,各科作业此起彼伏,让他们应接不暇,学习稍好的尚可维持,而本就学习差的学生就感觉难以适应。于是出现厌学心理,待坚持一段时间得不到好转后,就可能辍学。
二、人际关系障碍
如今在农村家庭孩子一般也就两个,有的甚至是一个,平时家长疼爱有加,孩子与外界交往少。因此,多数学生显得心胸狭隘,缺少一份宽容、一份豁达、一份理解。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身体急剧发育,心理行为变化,对自己和异性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成人感明显增强。在各种事情上都努力以成人的姿态出现,用来表现自己,但他们的心理并没有发展成熟,做事不考虑后果,往往带有盲目冲动性。比如打架,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发生校园暴力及其他恶性行为,一时的冲动给自身、家人及对方酿成大祸。面对这些,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道德问题,而应该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此外,还有因家庭贫困、家庭不幸,或因相貌不佳等产生的自卑、自闭心理等。以上列举的许多心理问题,当学生表现不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品德问题,往往家长和教师都作为品德不好来处理。
1、针对学生问题特点,进行积极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地将心理教育混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常人管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来管理、来评估。
2、由班主任承担日常心理疏导的主要工作,与其他各科任老师协调统一,达成共识,共同教育。以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心去教育。
3、要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机制,可以开设农村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长与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4、为重点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案,采用不同方式和方法,找到心理症结,对症跟踪教育,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5、学校或班级可设立心理咨询时间,开办心理信箱,与班主任或老师说悄悄话等。给他们倾诉的机会和时间。这要求老师有宽广的胸怀,有倾听的耐心、有爱心和尊重。
总之,面对比较复杂的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让他们加强自我认识,克服青春期烦恼,顺利走过青春期,完成三年的学习任务,为迈向更高的学府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美满、完善的人际关系,成为健康、乐观、向上、自信的社会人。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分阶段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进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用,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交际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从其兴趣和情感入手,扫除其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方式;要正视学生的不足,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学生当中。如在《找春天》这次口语交际课中,我带学生到校园、公园、广场等地去观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景,找出春天的特点。我与学生边观察边交谈,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交际氛围,消除了学生不敢说话的心理障碍,使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重视阅读教学,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教材,同时也是听说训练的教材。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指导,从中捕捉听说点,渗透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和理解内容、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如在教学《日月潭》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思考作者从几方面描写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要求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词句,然后问他们是否喜欢日月潭,再说出原因。结合看图,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日月潭有个美丽的小岛,所以我喜欢它。”有的说:“因为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所以我喜欢它。”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学生幼小的心灵完全沉浸在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情画意中,而此前进行的说话讨论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宝库,增强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师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说出来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讲述某件事时,总是一边说,一边用丰富的动作来补充,有时甚至手舞足蹈。这除了因为他们好动,还因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必须借助动作来帮助表达。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说”出来。
如教师设计一组吃苹果的动作,在学生面前表演一遍,然后让学生猜猜教师刚才在做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看到教师表演,学生总是特别兴奋,注意力被吸引住了,“说”的兴趣也随之被激发出来了。他们根据教师的动作饶有兴趣地模仿,同时发挥联想,很快就猜出了教师表演的是什么,急切地要表达出来。到说的时候,学生很自然地一边说,一边重复教师所做的动作,使话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教师略加指导,大多数学生都能说:“老师先在篮子里面拿了一个苹果,洗干净了,用小刀削了皮,又切成了几小块,放在嘴里吃掉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用上了这么多的动词,使表达更具体、生动,自身的口语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启发想象,续编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文本中有些课文的结尾是言虽尽而意未了,这样就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善良的学生可不想小羊就这样让狼吃掉,对这样的结尾不满意。于是,我让学生讨论,给课文续编了种种结尾。有的说:“正在这危急的时刻,一头来喝水的大象看到了,伸出长长的有力的鼻子,一下子把狼卷到半空中摔死了。”有的说:“狼扑过去的时候,小羊的一群好伙伴赶到了,大家团结一致把狼赶跑了。”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五、在口语交际课中拓展知识、内化语言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不仅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精神,而且要着眼于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如教学《买文具》这节口语交际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文具用品。课始,我让学生各自介绍(在小组或班上)自己是怎样购买这一文具的(提示学生介绍价格、用途);课上,组织学生模拟买卖文具的现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训练中,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了深层次的感受,从而使思维更活跃,轻松说出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师在完成课本中的交际例子后,还要适当拓宽交际话题,引导学生说说与教材话题相关的内容,做到交际话题生活化。这样的训练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表达要求,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语言。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挖掘口语交际训练资源,营造训练时机,引导学生在训练中积累词汇、拓展思维、探索语言技巧,才能使学生在口语实践中增进交流,提升口语能力,领略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意识的培养就要从学生时期开始教育,对中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可以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可以对家庭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的现状、途径,和重要性等方面加以论述,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对学生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育
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针对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学生出现铺张浪费,攀比等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教育思想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学校要承担起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也至关重要。
一、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现状
当前学校对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处于忽视的地位,并不纳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当中,除了出现不当消费引发的学生冲突事件,班主任才会针对性的进行批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一切跟考试内容无关的知识,被排除在外,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颠覆,不能只关注成绩,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二、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环节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平时课堂学习和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比如:可以开展循环节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学到知识,得到启发,通过同学们的自我展示,纠正自己不当的消费观念。对于学生的教材可以采用循环使用的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此外,作文课和课下指导课,可以让学生查询循环经济的具体事例,谈谈自己体会,语文课堂上的作文训练,就可以以节约为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体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三、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的思想教育对此具有促进意义。就学生自身而言,对学生进行循环思想的教育,可以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在自己平时生活中也会加以运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他们都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减少铺张浪费带来的不良后果。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学生的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有的学生消费看广告,跟名牌,很多购买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暗自攀比成风。自己买的东西真正的使用价值又不高,造成浪费,不仅浪费金钱,甚至制造垃圾。中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价值观的树立关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一代人的价值观都崩塌,那国家何以立?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是否到位,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学生的循环思想教育就显得很重要,学校的作用对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繁荣昌盛也起着很大作用。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不正当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不能盲目消费,跟风消费,攀比消费。要绿色消费,科学合理消费。教师要把循环经济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对错误的消费观念即使加以纠正。通过学校教育让循环经济思想深入思想内心,根植于他们的思想,引导广大学生节约资源,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我国教育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才能完成,那么作为中国的栋梁之才的新一代的学生,就必须在受教育阶段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提升自己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那么学校教育就很重要。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在学校的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影响,可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循环利用资源,可以锻炼学生理财的能力等等,这些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得在中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应具备的能力,对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有重大意义,未来的几十年,国家发展的主力就是长大成才的新一代,拥有循环经济思想的学生将会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可见,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在经济领域必将产生很大的作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公民,更需要有智慧懂经济的高素质人才。有了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那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必然。
四、结语
中学生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要让学校担当起教育培养的职责,通过循环经济讲座,生活实践,教材循环使用等办法,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就可以感受到循环经济思想对生活的巨大改善。让学生承担起国家繁荣发展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刘英娟。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3).
[2]罗国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03)。
[3]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出版社,20xx.
一、立足生本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兴趣的激发、唤醒和鼓舞,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良好的教学活动的开始。”可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前提是学生具备操作欲望,有创新的思维,有敢于动手,勇于尝试的意愿。然而,长久以来,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多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热情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学习过程多流于形式,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让学生在技术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必须审时度势,立足生本理念,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引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敏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如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去年老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无论是拍照,还是听音乐效果都非常好,但是,用了一年后发现这些功能不错,但是打电话时里边总是发出刺耳的声音,原本想拿去手机修理店维修,但已经过了保修期,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帮老师修一下呢?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纷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你想帮老师修理手机,必须熟悉手机和一些电子产品的部件和电路,否则修不好可要负责的。这下学生都老实起来,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的了解起电子元件的特性、主要功能、电路分布等等。这样的课堂就将死板无味的电子知识,灵活而有趣的教给了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有目的的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操作,这样的教学才是课本与生本的无缝连接,才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依托实验平台,提高理论水平
中职生毕业后面临融入社会,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上相对薄弱,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目前的中职院校实验设备较为陈旧,实验仪器不足,这些客观因素势必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教师必须努力的克服这些困难,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在最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在实验板上进行线路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学生需要从课本、同学、老师等多方面寻找答案,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进行方案的修正和思路的重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再如:教师还可以人为的给学生制造一些障碍,如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为每一组准备一个芯片,其中有些组放置一些不能正常使用的芯片,当学生进行实验时,发现实验不能正常进行,就会自动调整思路,利用多种方法检查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促进学生将课文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理论的辅助下实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提高动手能力除了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严格的操作流畅,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在每次实验中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规范,根据电子实验的特点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规范化、准确化、熟练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艺双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动工技术人才。
三、加强实训力度,生成操作能力
对于电动电子技术专业来说,理论固然重要,动手操作才是真功夫。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训力度是关键。首先,学校必须从实训形式上加强力度,可以将课堂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有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通过课外丰富的实践活动,将收获和积累带回课堂,进行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不断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其次,学校要不断优化实训形式,可以组织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主选择,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满堂灌”“一言堂”,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设置实践操作活动,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而选择过程中学生带着极大的求知欲和学习期待,在这种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乐于实践,勤于钻研,全身心的投入到所选的实践活动中,没有教师的命令,没有学习的压力,有的只是学生对电子动工技能的喜爱和执着,在这种状态下实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动手潜能,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强实训管理力度,在学生进行电工电子实习过程中,力求学生独立分析、单独操作,教师要设立统一的评分标准,教师要将这些常规管理做好,做实。对实践操作中出现的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要积极的表扬,利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扎实实训工作,让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树立自信息和成就感,提高操作熟练程度,才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进而提高动手能力。总之,电子行业高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变革进步,实验课程设置、资源配备和教学管理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善。因此,必须立足当前客观条件,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动手热情,利用实验和实训提高动手能力,让中职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 自我教育的内涵、现状及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自我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个人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过程。”当中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后,就能自觉积极地获取知识,努力探求真理,并严格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调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对培养未来学生的良好素质,“心理健康”,造就“四有”新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而一切外部的教育因素,也只有与个人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学校,在三年学习期间,正是处在从少年期进入青春期,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认识的意向和能力也是日趋成熟,所以,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另一方面看,中学生中许多人还缺乏完整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再加上目前社会上的种种外部不良影响等等,中学生自我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单靠教师直接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办”是不行的,而要启发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我应该怎么做”,唤起学生的思考,做出相应的选择,并付诸行动,这比教他们如何应付考试、如何掌握知识,甚至比发展其它任何智力,培养其它多种能力都更困难,同时,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样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校教育是“系统工程”,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单靠某一位教师、某一科教学当然是难以完成的,然而,从微观的角度看,心理学教育这门研究人的心理的学科及其教学,对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却实有着特殊重大的作用。
二、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步骤和具体措施
鉴于上述认识,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心理学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
第一,通过问卷调查,首先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其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使学生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批评,我结合心理学教学,在所学《意志》、《能力》、《个性》、《气质和性格》等章节时,搞了《意志气质自测》等问卷调查和个人评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又加深理解,同时又了解了自己意志、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品质和优劣,这样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可以扬长避短,以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其自我评价的能力,进一步正确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言行。
第二、通过讲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在职业上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使学生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种要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这一重要一环,因为只有明确这一点,学生才有了信心,才能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我列举了历史上古今中外教育家、科学家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为教育学事业振兴,而废寝忘食工作的先进事迹(如科学家钱学森),使学生认识自我教育对形成高尚道德的意义,使学生在仰慕名人名家的成绩、情操的同时,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在讲心理过程知、情、意三者之间关系时,我引用了“知之深则爱之切”这一句古语,教育学生只有了解细、认识深,才会产生深刻强烈的情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意志力,才能提高认识的效率。在培养人以及四化建设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能热爱其本职工作,就可能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发挥意志的推动作用来完成四化建设大业。
第三、通过心理咨询,消除心理疾患,帮助学生对不良行为进行调节。我们人不但身体上会产生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也会出毛病,这就是心理疾病。据《健康咨询报》报道,国家教委的一份调查报告证实: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疾患日趋增多,但仍未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警觉和重视。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其心理疾患,我结合心理学教学和利用业余时间,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活动,这样,先后对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心理疾患的同学,进行了心理上的指导,使其健康的成长。
三、 实践效果与体会
通过以上活动,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学生的作业和心理咨询情况摘到了一些事例,以见一斑。一位学生写道:“学习心理学,我懂得了‘知人难,知己更难’的道理。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克服缺点,发扬长处,对于将来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另一位女同学这样写道:“现在我把一个中学生特有的热情和力量,都投入到各科学习中,在生活上我约束自己的情感,前些天我无意中发现同班同学送来小纸条,他说他爱我,并说愿意和我交朋友,这不平常的纸条,深深地打动了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事,心理异常不平静,差点偷偷哭了。说真心话,那位同学是值得去敬佩的。通过老师的心理学讲座,我心想我还小还很幼稚,我的学业未完,我梦寐以求的事业还未开始,决不能过早地谈这事,于是,我很快平静了自己,婉言拒绝了他,全身心地很快投入了学习中……我很高兴,学习心理学我懂得了这么多,它使我变得更成熟了。”……
这些感人肺腑的语言,真挚坦露的情感,对于一个从事政治学教育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正是从这种反馈之中,从这些中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祖国未来教育的希望,政治学教育及其理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首先应成为一个“自我教育”的楷模,这里包括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如要求学生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不意气用事,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处理问题,表现情感时,要做到“喜怒有节,忧思有度”也就是说,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第二、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真挚的情感交流,才能在课堂上有默契的配合,成功的教育是用真情实感来感化学生的,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科学的教育的作用,只有当它不仅影响到智力,而且影响到心灵和情感上时,它才能见成效”。所谓“心灵”上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影响,是通融、信赖情感对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影响。
总之,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发展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是当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多种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外在的教育因素也只有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为环境所决定。人们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观念、观点,有了辨别是非、判断善恶和审辨美丑的能力,他就会有分析有选择地去接受抵制外界的影响,或者通过改变环境来能动地发展自己的心理品质。
以上仅是我在政治学教育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点初步尝试和粗浅体会,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们对这一问题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