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学校教学管理论文(通用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摘要: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关键词:
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管理意识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1、教师素质提高
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功,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安排时间,并制定了检查措施。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另外还请各方面的人士来校传递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是提高的途径。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把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作为制度贯彻执行,并把论文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组成部分,认真评选、奖励并记入本人的教学档案,同教学成绩一样成为教师职务评定、评选和提干的依据。对教师队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教学环节的管理
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的群众化,把全体教师都吸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这三个层次的公开课均实行一课一研讨的办法,就是每次公开课后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討会。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学校和其它的职能部门一样,也有不同的科室组成,由于工作重点和性质的不同,各个科室都应有不同的制度对其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有这样,各个部门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所以,我们在修定制度时要顾及全面,对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要进行修定。
2、针对性原则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必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要认真分析出工作中那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审视寻找出原有制度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修订。
3、长期性原则
作为制度,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修定制度时,既要着眼于现在,也要放眼于未来,使之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让它成为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则和准绳,起到稳定军心和局势的作用,我们不能信口乌鸦,更不能朝令夕改。
4、人性化原则
我校老师平均年龄偏大,大部分已步入中年,这一时期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较重,且身体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再加上我校女教师很多以及她们独有的生理现象这个现实,所以,我们在修订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不误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想老师之所想,力所能及地为老师解决些实际问题,形成条文,列为制度,努力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三、转变与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小学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桥梁,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
一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来源。二是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四、构建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
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要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条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营造心情舒畅的环境。一是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师构建舒适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校教职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二是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科适时地增添教学器材,逐渐地改善教学器材、教学设备,使器材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三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优良作班级风的形成等,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总之,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这些转变,就要求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在当前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和谐校园建设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学校和谐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改革我们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中制约学校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用和谐理念指导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消化各种矛盾,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具有指导、激励和导向功能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学管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增强全体教师的凝聚力。
一、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教学自由空间,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学常规管理者,一方面要注意纠正部分教师误认为备课、作业、辅导等教学常规可以弃而不要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在不断改进的同时,赋予教师以教学常规的自主权。应构建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从各方面查找资料,决定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于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上,很多因素是不可能事先设定的,学生的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的“意外”。而不应是模仿他人,迷信权威,对于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寻求对策,大胆创新。“只有开放型的教师才能带出开放型的学生”,鼓励教师努力构建开放、民主、充满活力的课堂,体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共同探究、设计、体验、交流以及相互之间检查等,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得知识。课后作业应转向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之赋予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究制度。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在要求教师应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同时,学校的教研活动应把重心指向课堂,以其为突破口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校本教研。课改要顺利推进,教师始终是重要的推动力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关键。教学管理者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至关重要,应积极从推进课改实验的需要和教师学习的需要出发,购置课改资料,研究论文,优秀案例等,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深化、升华、创新、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学校定期开展新课改研讨,收集课改的“金点子”,征集教研论文。创造校本研究的条件和氛围。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问题累积制度。要求教师结合教材、教法、学法的实际,及时累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疑难问题,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学科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解决,也可争取上级教研人员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加强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还要注意“研”“训”结合,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并把教师的教研情况列入考核内容,使教师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得到关注,从而使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教学管理者要作好“经验的移植和整合”,使教师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具体地与学生经验相适应的操作 行为。总之,学校应该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见的教学制度,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三、建立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教育机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人员,更应该是“求实、求真、求新”的教学研究人员。基于这一点,教学管理中应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得失和喜、怒、哀、乐及时地记录下来,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认真反思自己上过的每一节课,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学管理者应采取要求教师日反思,月总结,教研组周交流,教导处期中、期末展评等方式,使教师对自己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超越自我。
四、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的民主制度建设。
教学管理要在课改中发挥职能作用并形成特色,保持管理运作的畅通,就必须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广大教师通过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另外,还可以通过教师会、家长会、学生干部会等,征询管理意见、建议,实施教学管理公开制,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教学管理上发挥积极作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工作,使管理形成特色并卓有成效。
五、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考评制度
在新课改实施中,教学管理者应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努力促使教师充分而自由、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立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从关注人性发展和完善教师自我角度去考评,使教师主动参加考评、乐于参入考评,通过考评获得全面的发展;另外,构建多元化的考评模式,既要考评教学成绩,又要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心理历程,注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分析,促使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最后,在考评的形式上要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考评,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管理制度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为课程和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它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就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起来。经过我们近几年的不断改革、创新,我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贴近学校实际,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工作更加和谐、理性,学校纳入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近几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成绩在县教育局督导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得到领导、社会的好评。在2007年中考中,我校优秀生录取率名列全县第一名,统招生上线率稳居全县前列。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概念等同于大学。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大学所有工作的核心,那么教学管理就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手段,使教学相关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过程,它是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强有力的保证。常规的教学管理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状态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各学科、各专业、课程、实验室、教学中心、教学基地、教学队伍、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相关基本建设管理,以及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管理。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在今后十几年内,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为何目前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呢?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保障,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目前高等学校都在实践和研究的问题,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就需要在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要求。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社会化、国际化、民主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变化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大众化不单是一种量的描述,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整体的考察和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导致了教育主体、结构、目标、功能、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各方面内容的多样化。如果把当年的精英化教育比作象牙塔,那么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则更像服务站,它让曾经独立的大学与产业、工业、市场、商业、用户等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学本身的发展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大学内部也产生了诸如就业、财政、商业化等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的传统大学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讲授标准等都与国际接轨。从高等教育内部环境看,近年来大家对教育的本质从工具论走向人本论,教学的本质也从教本位转变为学本位,教学内容上开始由传授论转向协商对话论。以上变化必然导致教学管理需要从过去的行政主义的论调转变为服务、保障论,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管理以管理者为中心,强调统一要求,内容僵化,重在控制。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等教育的创新环境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高等教育办学环境,我们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传统的计划式、指令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变化。
高校工作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如何能够通过新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是每所高校都应该追求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建立一个能够顺畅运行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是完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保证。通过总结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几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学生部门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将学生工作部门纳入到创新教学体系中,把学生的科创活动作为创新教学的组成部分。学生工作部门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创新知识与方法讲座、创新成果展示汇报会和大学生科创活动等。创新教学体系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部门与部门之间,教师与学工人员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协调配合。如此,可以构建一个覆盖大学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科技竞赛与专业教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生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结合的创新教学体系。
本科生创新教学体系的建立实施,需要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创新的支持,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实施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能很好的为这一教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燕山大学也已经在三个学院进行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试点,预计2016年会扩大试点范围或全面铺开。校院二级管理后,高等学校的管理重心由学校各职能部门下移至二级学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管理潜力。学院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其在教学管理的理念更新、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及运作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效率低下、师生课堂氛围混乱等[1]。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勇于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大学的教学管理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用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保驾护航。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面临信息化建设的难题,而教学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新时代高新人才的关键,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一些思考,以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
教学管理;更新观念;信息资源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面对新兴技术中比较突出的信息技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对教育系统实行改革与创新,使学校教学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即在现代先进教育的思想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运用其管理理论与方法,在充分考虑外界因素的条件下,对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重新组织、配置、协调、控制,从而快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教学管理信息化:其一是教学管理内容,其内容包含了教学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其二是教学管理手段,包括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1、更新观念,营造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氛围
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仅需要教育局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各部门的全力配合、积极参与。除了要保证资金外,还需要保证软件的适用度与便捷性,同时还要对软件进行定期升级与维护,保证系统软件的安全使用。
2、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学校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中信息资源包括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课表信息、活动信息等等。这些资源信息涉及面很广,可以说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所以,必须要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安全性与完整性,必要时刻要对数据资料进行备份。
3、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队伍的建设
教学管理的建设不仅取决于以上几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很重要,政府和学校不仅要引进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综合人才,还需要对学校已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
知识经济化和信息化时代对学校教学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各位教育界同行在思索的,各部门、各环节都应该相互协作,保证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高福成。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