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优秀10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1

摘要: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最大利润;财务状况

一、财务分析与公司理财

财务分析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动情况,并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为经营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依靠财务人员的经验,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情况,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以便于经营者正确决策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财务分析更加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日臻健全,对企业行为的要求也日趋规范、科学。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条重要评价途径,评价、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看,企业未来价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企业的未来价值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予以分别考虑。一般而言,诸如财政金融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法制建设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应作为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的制约变量处理,客观评价其对企业未来价值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而对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因素,则必须作为企业未来价值分析的基本要素。可见,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分析,实质上是宏观环境分析与微观条件分析的有机结合。

二、当前财务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财务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不一定绝对准确,有时甚至与实际相去甚远,这是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造成的。

(一)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而报表数据本身是有局限的,其具体表现为: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

2、会计报表中的有些数据是通过估计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3、通货膨胀会使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各项数据严重地歪曲。

4、企业往往采用粉饰技术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一般而言,财务分析的诸多指标中,凡是以时点指标为基础计算的大都可以乔装打扮。

5、财务报告中的数据的不全面。

(二)分析方法及指标自身的局限

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上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间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

2、可比性是比较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

3、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虽然要在会计报表说明书或附注中加以注明,但由于会计人员和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能力、经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一定能完成建立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4、财务指标缺乏统一的一般性的标准,目前某些报刊提供的部分行业财务数据往往行业划分较粗,抽样误差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

5、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具体来讲,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赢利能力三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及时、足额偿还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其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这些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这些比率在评价短期偿债能力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流动比率指标。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的,可它不能作为衡量短期变现能力的绝对标准。要注意企业会计分析期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等方法来粉饰其流动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如虚列应收账款,少提准备,提前确认收入,少转成本等。速动比率指标。

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该比率虽然弥补了流动比率的某些不足,却仍没有全面考虑速动资产的构成。速动资产尽管变现能力较强,但它并不等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投资损失等,即使该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证企业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该比率只能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和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企业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同时,企业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支付,而是用流动资产来支付。

第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收回账款的进程及均衡情况;二是当销售具有季节性,特别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较悬殊时,该指标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连续反映;三是不能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率信息。该指标反映某一段时期的周转情况,只有在期末才能根据年销售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计算出来。

存货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是否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一致。另外,为了改善资产报酬率,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希望降低存货水平和周转期,有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存货资产的运营效率。同时,在分析中不可忽视因存货水平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一些相关成本,如存货水平低会造成失去顾客信誉、销售机会及生产延后。值得注意的是,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的结果,如对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性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满足预计商品需求增加的行动等等。此外,对很多实施存货控制(如准时制JIT)、实现零库存的企业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

第三,赢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通常赢利能力的评价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核算,他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赢利状况。

销售利润率指标。赢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标是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虽能揭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获利水平,但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该比率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财务费用作为筹资成本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须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结构不同,财务费用水平也会不同,销售利润率就会有差异。同时,投资净收益是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或其他投资形式所取得的利润,与销售利润率中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同样,销售利润率指标之间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配比关系。因此,销售利润率指标不符合配比原则与可比性原则。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经营者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该指标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二是分子分母为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性,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将年初的净资产折算为年末时点上的价值(或年末净资产贴现为年初时点上的价值),再将其与年末(或年初)净资产进行比较;三是在经营期间由于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资产升值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增加,并不是资本的增值,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也未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以,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应从期末净资产中扣除报告期因客观原因产生的增减额,再加上向投资者分配的当年利润。资本增值是经营者运用存量资产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异,若企业出现亏损,则资本是不能保值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股东向公司投入资本的报酬率,反映了公司净资产的增值情况。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年末净资产”项目中由于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存在差异;二是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包括公司年度内增加的净资产,而这部分增加的净资产是在报告年度内逐步取得的,而公司对该部分新增净资产的使用自然是在取得以后,上述计算公式显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净资产的使用时间,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果不尽合理。

三、财务分析的完善和改进

以下试图从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认识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

(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为弥补流(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改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办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2、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我们知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3、现金支付保障率。它是从动态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的指标,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实际可动用现金资源能够满足当期现金支付的水平。本期可动用现金资源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加本期预计现金流入额,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数即为预计的现金流出量。现金支付保障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该比率达100%,意味着可动用现金刚好能用于现金支付,按理说这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水平,既能保证现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该比率超过100%,意味着在保证支付所需后,企业还能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未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但若超过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超过满足支付所带来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从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会计内涵来看,要提高资产周转率应合理调整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比重,使其组合的结果更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周转率。但仅通过存货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并不能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好坏。还应通过分析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经济内涵,以提高对财务比率的分析判断能力。从经济角度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是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其高低反映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流动性的高低。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小,其质量就高,若处于机制健全、发育完善的资本市场,公司在资金短缺时可以立即实现贴现,否则相反。在分析公司营运能力时,每一级财务比率指标的选用不应追求单一的最优,而应该是相关指标的组合最优。

(三)赢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1、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企业赢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赢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标供参考。

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形成业务的收现能力。

其公式为: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其公式为: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

3、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其公式为: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际获得现金的投资收益越高,通过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变现收益的含量。

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表明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其公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该指标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

5、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其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

6、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表明每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流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水平。其公式是: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改进和完善现行财务指标体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规范会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颜光华。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张金昌。财务分析与决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张先治。财务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2

一、我国企业面临通货膨胀的近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8月13日公布的数据,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比达到5.8%。对消费影响最直接的是,猪肉、蔬菜等消费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专家认为,我国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通货膨胀一般是由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两个因素引起的,但在通货膨胀恶化的时期,需求和成本两个会共同作用,形成螺旋形通货膨胀,这时人们容易形成恐慌心理,造成通货膨胀难以在短期内抑制。对于企业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面对步步逼近的通货膨胀,该用什么样的策略应对,以减少损失,渡过难关。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在物价不断上涨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国家紧缩银根,即使是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也很难贷到款。此时,因为应付款项在不断贬值,在不影响企业信用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应付款项的支付,越迟支付对企业越有利。由于货币性资产在不断贬值,而进货成本在不断上涨,应尽快把货币资产转换为生产物资,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企业应对通货膨胀时,很容易将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转移到下游企业,然后下游企业继续转移,这样企业无休止的转移行为将导致市场价格一轮又一轮排浪式上涨,这将对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障碍。总之,如果通货膨胀到来,它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带来的影响将是普遍性的,此时企业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切莫产生恐慌心理,因为对通货膨胀的恐慌其实比通货膨胀本身更加可怕。

二、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公司理财的对策

1.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

一般来说,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是满足三个方面需要:预防性需要、交易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发生通货膨胀时,现金作为流动资产,其购买能力会下降,如果企业在此时持有大量现金,肯定会因货币贬值而遭受损失。但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对现金的需求量却增加了。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得货币的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在货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持有的现金量不足,不仅难以支持日常生产开支,错失良好的购买机会,还会因无钱付款问题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因此,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未知因素,如果持有的现金不足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更严重的还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企业必须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来应付各种不确定问题。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企业现金管理目标首先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然后才能考虑因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损失问题。

2.合理确定存货数量

存货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及时供应在生产经营中企业所必需的存货。而储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会发生存货的存储成本、磨损成本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等,所以,一般来看,企业应该尽量减少持有的存货数量。在通货膨胀时期,首先,企业应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对存货的影响,合理确定持有存货数量。其次,通货膨胀时期国家一般会采取通货紧缩的政策,受政策的影响,在消费、出口、投资等各方面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会大大减少。因此,企业不宜储存过多数量的存货,应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合理持有适当数量的存货。此外,不管是否发生通货膨胀,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应尽可能地与客户签订长期购货合同,这样可以降低因物价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尽快收回应收账款

作为货币性资产,在通货膨胀期,应收账款会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而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前面也分析了,在通货膨胀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企业本身资金会很紧张,企业间的资金也很紧张,这时,很难收回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概率增大。因此,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企业应指派专人催收应收账款,设定更严格的信用标准,并且要缩短信用期间,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尽快回收应收账款,将其转化成为现金,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坏账损失。

4.科学调整长期投资策略

投资有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分。短期投资,即是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并能随时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短期投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一般可以被认为是现金的暂时形式,变现能力很强。因此,对于短期投资来说,其受通货膨脹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经济结构稳定下,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对短期投资的影响很小,短期投资就不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对于长期投资,就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长期投资是指持有时间超过1年并且不能够随时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权投资等。发生通货膨胀时,通胀率的突发性较强,肯定会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产生严重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准确地预测通胀率,会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产生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在长期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应根据其产生影响及时调整长期投资策略,以免造成更大的投资失误和损失。

5.采取有效方法减少税赋负担

如前所述,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会出现表面上盈利实际亏损的现象,而这时企业应计税的所得额却实实在在的增加了。为了减少损失,企业应采取有效方法减少应负担的税赋。这些有效方法包括:一是加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也可以缩短折旧期限,增加时期内的成本开支;二是采用后进先出法使用存货;三是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四是对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更多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在采取以上方法时,应该及时将采取方法告知税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在税务部门的认可下实现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依法实现降低负担税赋的目的,从而尽量降低因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3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促进了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本文从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外公司理财的先进经验,对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转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适合公司发展的一些理财理念和有效措施,为公司加强财务管理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公司、公司理财、理财观念、创新

现代公司理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以著名财务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MM定理为标志。这一时期著名的公司理财理论还有威斯顿(Weston)模型,科普兰德(Copeland)的公司价值评估理论,马科维茨(Markowits)的资本组合理论,夏普(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等。这些公司理财理论的产生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理财观念,使公司理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国外发达国家理财观念的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逐步升级,由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资本的运营,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把人们的理财观念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股票泡沫的神奇作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大风险使人们增强了对理财观念的重视,以内部控制和风险导向为主体的公司理财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理财理念。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以及由此产生的观念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对增强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的迫切性。

一、现代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主要类型

现代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是公司内部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理财观念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公司由于各自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其理财观念的转变状况也有所不同,从公司发展的一般情况出发,现代公司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理财观念转变类型:

1、从盲目追求权益资本筹集向合理筹资结构观念转变。从资本成本最低化的筹资原则出发,公司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权益资本特别是发行股票筹资,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所有的筹资形式中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大股东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的舞弊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向股东分配股息或因经营不善难以向股东进行分配,使得权益资本变相转化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随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力度的加强、对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不分配、会计信息失真和大股东控制等弊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违规操作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已经难免退市的惩处,公司的筹资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正在逐步由盲目追求权益筹资向讲求筹资成本的最低化和筹资结构的合理化转变。

2、从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向实现全面内部控制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公司存在对最低成本法的误解,把最低成本法归结为“公司内部节约、挖潜、改造等”,把一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生产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其结果造成了不讲求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观念具有动态的含义,最低成本原则的本质内涵应是追求规模经济下的成本相对最低,不讲求规模经济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成本最低是没有意义的。在公司的理财观念中,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成本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存有偏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中,公司内部控制应是全方位的控制,除成本控制外,还应包括:现金流控制、物流控制、商品流控制、人才流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过程控制、组织机构控制等等,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工程,而且最优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各种控制活动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实现最大控制效率的动态控制系统。

3、从不讲信用向不断提高诚信观念转变。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信用观念相对比较低下,公司中为了短期利益不讲求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为规范市场行为,我国公司亟需增强信用观念,这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或避免三角债、偷漏税金等现象,促进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公司信用观念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公司理财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不断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司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和高速发展。

4、从经验性理财决策向科学性理财决策观念转变。理财决策是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遴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的理财决策停留在定性决策为主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决策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民主化的要求,把决策效果提高到了决策工作的首要位置。公司的理财决策不能再停留在低效率、高风险的状态,而是提高到战略决策的位置,使公司的全体人员都来重视理财决策,参与理财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理财决策的有效形。

5、从追求经营的安全性向风险导向经营的观念转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收益并存,呈现正比例的变化趋势。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但是,敢于承担风险并不等同于冒险,公司经营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是经营者自身素质与经验结合的结果。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多公司的风险意识淡薄,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我国开放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公司的经营者自身素质相对较差等。公司的经营长以安性为目标,追求无风险经营,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现代公司的经营者应面对市场的挑战,在经营中培养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过程求得高收益和快速发展。

6、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向重视人才和促进技术进步的观念转变。在公司原有的理财观念中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使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明显地显露出来,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考虑风险的大小、不与投资进行比较以及容易引起短期行为等弊端,使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人们已经认识到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不会促进公司长期的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公司竞争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利润的多少,而是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的进步,公司只要有了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才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由片面地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向争夺人才以及先进技术转移。

7、从负债经营观念向资本运营观念转变。我国公司理财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从国外引进了负债经营的观念,根据西方的理财理论公司负债率应保持在50%-70%之间为宜。公司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负债的节税效应和资本的规模效益加速资本的运营与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育成熟,公司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负债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转变,即把公司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均看作是可以增值的价值形态的资本进行经营,通过资本购并、控股、股权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公司资本的迅速膨胀,彻底改变了公司过去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公司规模的经营观念。目前资本运营已经成为现代公司规模扩张与发展的主要手段,资本运营的观念正在现代公司中形成和成长。

8、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讲求综合效益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公司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公司在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开采效率,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在产品生产方面,存在着资源利用的浪费,生产排放的“三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以及布局失衡、不讲求规模效益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公司的效益观念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现代公司的理财观念也应逐步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的共同提高转变。

二、现代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

根据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公司理财以筹资、投资和现金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引起公司理财观念转变的同时也促进公司理财手段的创新。从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实践考虑,现代公司应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财手段的创新:

1、筹资手段的创新。公司传统的筹资以接受直接投资、公司留利、借款和商业信用为主要方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国外的许多新型筹资方式逐步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公司中已经开始使用的新型筹资方式,主要有: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及可转化债券、发行专项基金、BOT、补偿贸易等。这些筹资方式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理财观念,把资本运营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许多高新技术公司也在探索更加新型的筹资方式,如并购筹资、组合筹资、概念筹资等形式。

2、投资手段的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司的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投入实务资本参与利润分配和以项目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投资理念受到冲击。公司生产经营投资已经不再是公司投资的唯一方式,以公司运作为投资对象的资本运营投资以及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在投资的形态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投资的范围也有当地扩展到外地,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手段的创新是在公司理财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反过来使公司的理财理念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扩展程度发生超常规发展。

3、分配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公司的剩余利润一般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来参与分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公司总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凭借其评估价值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技术进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使公司的获利来源也由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多种渠道,并且使许多公司的非营业利润扩展到大于营业利润的程度。同时,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的对象也在不断随之发生着变化,其中以人力资本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公司未来利润分配的一种必然趋势。另外,在上市公司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非投资性的特种股票在限定的条件下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也使公司利润分配超越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界限。总之,公司的剩余利润分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手段的'创新目的在于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4、资本运营手段创新。现代公司的发展已经不能停留在单纯依赖资本积累扩大经营规模的时代,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资本运营,即把公司价值增值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目标。资本运营的对象也超出了产品的营销的范围,把公司整体或部分的资本作为增值运作的对象,充分运用资本扩张、收缩或内变等多种形式,并充分的利用资本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来促进公司资本的价值最大化。总之,资本运营的理念彻底改变了公司的理财行为,更加注重公司的整体发展和持续的价值增值,在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基础上,追求公司价值增值的最大化。

5、计算机应用及软件的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公司信息管理要求广泛地利用计算机以提高工作效率,从基础信息的收集到决策信息的整理,从手工记账到电算化会计,从职员的基础信息到人才的选用,从生产经营原始信息收集到调度指挥,几乎在公司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会使用到计算。为提高公司理财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同时也提出了软件开发和应用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以及经营决策中,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以及专家智能决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已经成为公司理财的重要手段,并需要进行长期的创新。

三、结论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的理财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适应公司理财观念的转化,从市场竞争的要求出发,许多公司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已经开始实施理财手段的创新。本文针对现代公司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特点,在分析公司理财观念转变主要类型的基础上,重点从筹资、投资、分配、资本运营以及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公司的常见理财手段的创新内容,试图以此寻求促进公司价值增值,实现公司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丹。 浅议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J]。 经济体制改革,2005(2):66-67.

[2] 马春静,孙英。 关于财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139-140.

[3] 郭欣。财务管理概念及其创新[J]。 经济问题探索,2005(3):76-78.

[4] 涂建明。 财务激励发展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 当代财经,2005(3):116-119.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4

一、引言

罗伯特·弗罗斯特指出:“所有的守旧或创新都源于逐利的动机”。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风暴恰恰验证了这个道理。正源于趋利的动机,美国政府、金融与按揭机构、房地产商在本世纪初演绎了一场世界范围的风险大戏,其影响之广、危害之大堪称百年不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这些惨痛的教训无疑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本轮世界经济刚步入复苏之期,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理财业务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理财概念

公司理财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行为。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从财务预测到实施财务目标的过程;从静态角度看,它是经济管理行为。因此,公司理财的概念一般描述为:公司理财是公司理财主体对公司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等,实施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并采取各种措施、手段等以实现公司理财目标的行为或过程。

三、理财的必要性和意义

金融危机的到来给不顾发展现状、盲目扩张的企业敲响了警钟,重视财务管理理念的培育、提升才有可能渡过危机,在危机过后才能迅速进行战略调整,尽快步入发展通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继续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实现中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成果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因此,越是在特殊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始终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规定,强化财务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保持企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措施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企业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金融危机认识的不断深入,对金融危机预测的难度、爆发的概率、爆发的频率和爆发后产生的危害等的研究会不断深入,而企业也需要一套系统、完善、运作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应如何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呢?为应对这次危机,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金融危机下,现金的重要性更为企业所重视,而“现金短缺”也就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

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应全面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应妥善处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关系,倡导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强化资金计划管理,增加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保障资金安全。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运转安全。健全企业现金流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

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高度关注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及重要指标,主动调整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和目标任务,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预判,当好企业战略决策的参谋助手。加强经济、财务、市场、政策等信息体系建设,强化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相互衔接,合理运用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方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

(三)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更应该塑造、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竞争力

财务竞争力的塑造和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外界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收缩规模、降低产能、产品和服务结构调整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企业财务竞争力。敢于发现、面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思考对策,采取相应措施。

五、主要理财手段

简单来讲,“企业理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证资金安全,规避资金风险;二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三是促使资金最大限度地升值,即“钱生钱”。归结起来,就是企业资金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有机结合。在多年的财务实践工作中,笔者总结出如下理财方法:

(一)利用贴现率与存款利率倒挂进行无风险套息

贴现是一种票据转让方式,是指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贴现申请人的过程。由于汇票的实际付款人对银行负债,银行实际上是与付款人有一种间接贷款关系,因此该业务作为银行资产中的票据贷款项目来记录。在贴现过程中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就是贴现率。贴现率实际上是作为变相的贷款利率而存在的,当出现了贴现率低于同期存款利率的情景后,企业便可通过贴现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再将所获资金按较高的存款利率存入银行,即可获得无风险的套息收益。

例如,A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开一个对公账户,存入期限为半年的一亿元存款,然后找另一家企业B(可以是自己的下属企业或关联企业),A作为购买方与B签订一个1亿元左右的贸易合同。A以上述1亿元存款做抵押,可以从银行开出一张半年期银行承兑汇票。假设此承兑汇票的面额为1亿元,B公司拿着该汇票到第二家银行去贴现,第二家银行根据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公司B。上述套息过程的收益为:首先是A公司在第一家银行存款1亿元,存款期限是半年,年利率为1.98%,半年后获得的利息为99万。B公司按1.2‰的月利率向第二家银行支付贴现利息,折算成半年期利率1.2‰×6=0.72%,即贴现利息为72万,其间支付手续费0.5‰,即5万。由于票据贴现和存款几乎是同时完成的,该过程可认为是以77万元的成本获得1亿资金后,再将1亿资金存款半年,整个过程获取22万元的无风险收益。这种变相的资金套息行为的半年收益率为22/77=28.57%,折算成年收益率高达65%。

(二)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为满足持有外币资产的企业外汇理财需求,多家银行推出了与汇率挂钩的理财产品。那些在账户上有短期沉淀外币资金的企业,可通过这种理财方式让闲置资金不断滚动,从中获取较高的存款收益。然而,选择外币理财,同时必须考虑人民币升值风险。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已超过17.6%,有外贸业务的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也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年1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人意料地创出汇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使得企业和相关机构愈加重视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银行推出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与企业约定未来某个时间的人民币兑外币汇率,这样可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

例如,某出口企业收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出口货款500万美元,该企业需将货款结汇成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但同时该企业需进口原材料并将于3个月后支付5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该企业就可以与银行办理一笔即期对3个月远期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即期卖出500万美元,买入相应人民币,3个月远期以人民币买入500万美元。通过上述交易,既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又能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三)进行税务筹划

在现代社会里,国家为了公共建设或均富,要求个人和企业必须对社会分摊责任而缴税。而由于实际征税可能会有不合理的现象,因而产生节税的需求,可以通过经验与熟知法律知识,合法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纳税负担的减少直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这种纳税负担的降低,可通过税收筹划来实行。

例如,有外贸企业与自营出口生产企业的生产型集团公司,可通过关联企业间合作,减轻企业间的整体税负。由于生产型企业与外贸企业出口政策的不同:生产企业计入成本的是征、退税率之差与出口离岸价(FOB价格)的乘积;外贸企业是征、退税率之差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收购价格(不含税)的乘积,因此若将自营出口改为按FOB价(视同含税)销售给集团下属贸易公司出口,将能减轻企业集团的整体税负。

(四)选择融资租赁

动用企业自有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是传统的资本筹集方式,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尤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而租赁不需要动用长期资本投资,只需按期支付租金便可得到所需的资产。使得承租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支付一定租金后便可获得设备的使用权,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此外还有利于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通货膨胀和利率的上升会使设备的价格升高,由于租赁合同一开始就将租金固定下来,并不会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这样可避免由于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所造成承租人的损失。

(五)规避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为规避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可以选择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面对钢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只能是无奈地接受,只有少数企业在利用期钢进行套期保值。因此有必要普遍提高国内企业的认识:套期保值是降低钢材价格波动风险的必要工具,也是国内企业面对国际竞争必须迈出的一步。

例如,20xx年12月15日,螺纹钢主力RB1005最高价为4438,钢铁企业为了减少将来钢材价格降低的风险,在生产出产成品之前就可以4438元/吨的价格出售钢材,而20xx年5月14日钢材现货价格为4380元/吨,通过期货合约可提前锁定收益,规避了风险。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5

【摘 要】 公司理财目标是公司理财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公司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现有公司理财的目标有多种,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从现代理财学理论出发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充分认识影响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应选择合理的、 实用的、 可操作的公司理财目标。

【关键词】 公司理财目标;影响因素; 选择

公司理财目标是指作为理财主体的公司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系列行为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根据史蒂芬·罗斯等人的定义, 公司理财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 一是公司应投资于什么样的长期资产?二是公司如何筹集到资本预算中所需要的资金?三是公司如何管理它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可见, 公司理财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理财主体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具体的理财目标, 从而实现总体的理财目标。

一、我国公司理财目标选择的现状及比较

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目标一致性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理财目标一直存

在较大争议, 选择上存在许多不同。我国现代公司是在对国有企业或家族式企业进行改制后形成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股权的相对集中,大股东经常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所以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处于不同的位置,对企业的要求和权利分配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大股东不满足于仅仅对企业红利的分配权,还要求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权利,中小股东则实际上仅拥有企业的分红收益权利,其用脚投票甚至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这也直接导致“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的滞后,经营者的市场选择机制不能建立,资本市场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因此,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变得不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财目标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 常见如下选择:

1、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

2、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

3、 选择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作为目标;

4、选择社会效益作为目标;

5、选择企业员工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6、选择企业各关系人(股东、经理、员工、债权人、客户等)利益平衡作为目标等。

二、影响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的因素分析

(一) 公司治理结构

理论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很多, 不少学者认为应当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谈公司理财目标。姑且不去讨论这种思路正确与否, 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 在“ 公司制” 中,公司理财是体现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式, 也是规范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 公司治理模式取决于公司目标, 而公司理财目标又是公司目标, 是价值角度的再现, 所以, 只有确定与公司治理结构相一致的公司理财目标, 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进而实现公司目标。其次, 无论以哪种方式作为公司理财的目标, 都必须通过建立一套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如果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称为“ 股东至上” 模式,后者叫做“ 共同治理” 模式。 顾名思义,股东

(二)管理决策因素

管理决策包括公司筹资管理、 投资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管理等各方面。这几个方面其实是公司理财目标的分项目标。 公司理财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其分项目标, 反过来, 公司理财各分项目标的管理决策对理财目标的实现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管理决策因素又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其一, 项目投资和资本结构。公司的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按投资回收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按投资与公司生产经营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项目投资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资本结构简单说就是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未来增长率和销售的稳定性、商业风

险、管理当局的控制能力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态度, 也将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进而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也产生影响。其二, 投资报酬率与风险。收益与风险直接相关。公司在作出各项管理决策时, 要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 研究风险、计量风险, 并设法控制风险, 以实现公司理财的整体目标。

(三)外部环境因素

公司要能正确的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充分利用国家对经济行为的优惠政策和有利政策, 才能趋利避害。商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外部因素, 都将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存货库存、 设备添置、 债券投资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为实现公司理财的目标, 公司必须及时调整生产经营, 适应经济政策, 以迅速提高应变能力。法律环境。公司的理财活动, 无论是筹资、 投资还是利润分配, 都要和公司外部发生经济关系。财务人员应该了解、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实现公司理财目标。金融环境。 公司总是需要资金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 而资金的取得, 除了自有资金外, 主要从金融市场取得。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公司的筹资、 投资和资金运营活动。

各种公司理财目标本身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待完善,但与公司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相对合理的理财目标应能把公司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理财主体既重视公司的规模,又重视公司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选择公司理财目标, 既要考虑财务活动本身的特点, 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使之真正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棣华。公司财务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2]于红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5(4) 。

[3]杨越娟,王琦。现代公司理财目标的讨论[J]。中外企业家,2007(2)。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6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简称为Esop)是指本公司员工以支付现金或借助贷款等方式来获得本公司的一定份额的股票,但员工不直接参与公司决策,而是把股票托管给具有一定资质的法人机构运作,由该机构代表参与计划的员工进入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并按持有股份比例分享公司剩余利润。通过参与该计划雇员具有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达到全面调动劳动者主人翁积极性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实际上,ESOP在公司理财的很多环节都可以发挥作用。

一、ESOP的传统作用

员工持股计划为公司治理机制和所有权机制转变引入新的元素,它把员工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促使员工关心公司效益,对提升公司效率、提高竟争力和增强员工凝聚力都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不同情况的公司的使员工获得所有权的方式各有不同,可能是公司以股票作为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支付给员工,也可能是让本公司员工通过银行贷款、低价配股等方式出资购买,还有可能是公司使用当年盈利购买公司股票后无偿赠与员工,当然也有可能是以上几种方式的混合,但一般来说,所有的员工持股计划都会寻找或成立一个股票托管的信托机构,公司按月向EOSP信托缴纳员工养老保险金,年底再分红派息给ESOP信托,由ESOP信托负责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ESOP这种种产权制度使员工获得公司的部分所有权,成为公司的股东,让劳动资本成为享有股权的依据。对公司面言,既实现长期的资本收入,又优化了资本结构。同时,通过把公司股票转让给员工还具有激励作用有:第一,为公司实行民主管理奠定基础;第二,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增加留住人才的砝码;第三,在扩大公司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收入;第四,改变了公司收益权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了转变。

二、ESOP在公司理财中的作用

(一)筹资环节,作为股权融资工具,为公司提供资金来源

以美国为例,公司员工认购股票ESOP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l.员工家庭积蓄;2.公司专门性分期奖励资金;3.公司用公益金提供的专项借款;4.银行专项贷款。国外ESOP广泛采用的方式第是四种,即由公司担保、员工持股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专用贷款的方式,称为"LEVERAGEESOP"。在执行该计划时,公司将成立一个专门的职工持股信托机构,由公司提供担保,以信托机构的名义代表员工向金融机构贷款,贷来的款专项用于购买公司股票。

美国1976年颁布的《税收改革法案》就认为ESOP是公司融资的工具之一,这个融资手段对职工、公司和股东三方都是有利的。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中,也有企业将MBO和ESOP相结合,通过向原公司员工发行股票融资,从而获得收购公司所需的大量资金。

(二)成本管理环节,ESOP可降低公司成本支出,改善经营业绩

1、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财务杠杆作用。相比公开市场发行股票,ESOP融资减少了聘请顾问、市场推广、中介包销等环节,只是和员工持股会或信托公司、银行打交道,可以节省昂贵的发行费用。在杠杆型ESOP中,对贷款提供者的利息收入优惠可使公司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国家为参与杠杆型员工持股计划的银行提供税收优惠,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参与ESOP的积极性,利息收入50%的税收优惠使得银行能够提供较低价格的资金供给,从而为企业节约了财务费用;同时,根据企业财务杠杆原理,较少的息税前利息支出放大了股东税后利润,有利于提高每股收益。

2、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通货膨胀时期,有了ESOP对员工收益的补偿,又由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不同,员工将会乐意接受未来的股票收入,实现个人所得税的节约,不会给公司带来涨工资的压力,因此劳动力成本可以相对降低,从而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向市场传递的是员工对公司公司未来良好前景的信心,因此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增加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兴趣。

(三)税收筹划环节,利用ESOP的各种税收优惠,获得节税收益

以美国为例,对ESOP的税收优惠不但实在,而且在不断改进中。美国对ESOP的税收优惠是从始于1974年的"雇员退休和收入安全保障法"。该法针对ESOP的主要优惠条款包括以下两项重要内容,一是认可ESOP作为公司赠于计划不同与其他的雇员受益计划和养老金计划,并为ESOP借款购买股票的开通绿色通道;二是赋予公司用来无偿赠于给ESOP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的收入相应的税收豁免权,企业所得税税收减免提高到10%。此后美国不断提高对ESOP的税收优惠,实行ESOP计划的公司获得了巨大的节税收益。

(四)风险管理环节,员工持股有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也有利于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

如果公司仅依赖少数人的投资,经营决策失误概率大,很容易导致企业破产。

员工持股计划使得股东多样化,增加员工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使得公司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降低公司倒闭重组的概率,这一点对于经营风险较大的高科技企业尤为重要。同时,ESOP为非公众持股公司的股票提供了一个内部流通市场,公司的股东既可以选择收回自己的投资,也可以继续持股取得股利收入,增强了股票的吸引力,有助于分散股权,增加控制权转移的难度。

(五)资本运营环节,作为资产剥离和重组的手段,广泛用于各种资产重组活动中

1、成功退出经营不善的子公司,实现资产优化重组。为了减少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负面影响,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价值,公司可选择员工持股计划实现股权的退出。此时的员工持股计划可能并不要求员工除了劳动之外的任何付出,目的只是把企业的股权转移给公司的员工。

2、反接管防御,防止敌意收购。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约定外部收购为员工持股计划执行的条件,一旦发生外来者收购,公司将启动员工持续股计划,公司股权将赠送给全体员工,即员工成为公司的所有者。由于员工股东相对原股东来说较分散,将增加外来者收购的难度,令收购者知难而退。

3、挽救濒于倒闭的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行动曾挽救了濒临破产的公司,甚至还曾使破产的公司死而复生。每一个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公司雇员的行为就像一次救援行动,他们就像白衣骑士,使公司避免了可能是毁灭性的企业收购。员工持股计划把公司主要产权传递给它的自然持股者--员工们,成功地使公司的员工获得终身雇佣,一开始是劳动工人,后来逐渐实现资本工人的身份。

三、我国促进ESOP在公司理财中运用的措施

(一)借鉴国际经验提供各种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各方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1984年美国国会实施的税收改革法案使员工持股计划得到快速发展。该法案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多方参与者都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能得到的税收优惠,是公司不管以何种方式发行给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价值都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公司向ESOP信托支付的股份分红并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部分,也可以抵减应纳税所得,从而减少当期应交所得税;公司每年向ESOP支付的养老保险费用,可以作为成本从应所得税前扣除;与通常的公司股息来自公司的税后收入不同,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息支出也可以从公司税前收入中扣除。对于参与LEVERAGEESOP的银行的来说,它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获得的贷款利息收入的50%免交所得税。

对于持股人的优惠是,如果把所持公司股票以商业目的出售给员工持股计划,同时在一年内对公司债券进行再投资的话,出售股票的资本利得税可以递延至新债券售出时缴纳。正是由于美国赋于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四方(公司、员工、贷款银行、公司其他持股人)都可以享受税收政策上的优惠,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才得以迅猛发展。

当前,我国并没有制定针对员工持股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员工持股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除了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股较受欢迎之外,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持股明显缺乏吸引力,更有一些公司为了实现员工持股甚至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因此,为了推动员工持股在公司理财中健康、规范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鼓励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二)吸引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为员工持股计划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员工持股计划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决定了家庭金融资产从银行债权向企业股权的转变,决定了国有资产的战略调整及混合所有制的顺利实现。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收入分配政策,企业员工手中的闲余资金有限,认购企业股票的资金对大多数员工来说都不是小数字。现实决定了我国的员工持股计划必须采取杠杆型(LEVERAGEESOP)为主,非杠杆型(UNLEVERAGEESOP)为辅的模式较为合适。因此,员工持股计划的顺利实施应由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并且要开发创新的金融工具为ESOP配套服务。

借鉴美国的例子,LEVERAGEESOP一般按以下方式操作:首先,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及员工持股信托代理机构(职工持股会)和银行签订借款协议,由公司和员工股票信托机构提供信用担保,以所购买的公司股票为抵押(公司和员工股票信托机构须承诺在特殊情况下将以协议价格收回全部抵押股票),以员工持股信托代理机构名下未来实现的存款和公并司股票分红为偿还保证,以员工持股信托代理机构的名义向银行贷款购买公司部分股权。同时员工持股信托机构为员工开设特定账户,把公司的捐献、员工分得的利润及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转入该账户,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和本金。鉴于公司是银行提供给员工持股信托代理机构的信用贷款的担保者,按照协议约定在贷款清偿之前,公司不能把对应股票过户到职工持股会名下,只能按照贷款的偿还比例,逐步把相应份额的股票转移到员工持股信托名下,由员工持股信托代理机构再把股票按比例分配到每个员工的个人账户。

(三)完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推进ESOP在公司理财中的应用

员工持股制度是现代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司理财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制度建设的缺失,ESOP在我国的运用几经波折,这就要求我们完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地推进该计划的实行。首先,要完善会计制度建设。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几十项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显滞后,离实践要求还存在差距,与员工持股制度相关的很多会计准则也需要参照国际惯例重新制定。通过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措施的完善,使员工和外部投资者对企业有更充分的了解,增加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其次,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监管。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企业内部民主决策机制的建设,让职工有更多知情权和发言权。同时继续加大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公司治理环境。最后,要完善职工持股风险管理机制。

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激励制度,只要公司股票上市,就存在股价变动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固然有利于持股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创造企业更好的业绩,保证本企业股票价格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但也会给员工收益带来损失,有悖于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因此,可尝试引进保险或对冲等先进风险管理技术,逐步形成一套职工持股风险转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ESOP在公司理财中的多种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少锋。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

[2]文宗瑜,唐俊。公司股份期权与员工持股计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55-78.

[3]李明磊,李浩然。ESOP在并购融资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5:63-64.

[4]叶旭全。员工持股计划最新操作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2:89-85.

[5]岳军。团队生产、剩余分享与ESOP模式[J]。当代财经,2006.11:71-74.

[6]孟庆春。基于竞争考虑MBO与ESOP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模型研究[J]。经济管理,2010.12:137-142.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7

公司理财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保证资金利用的合理性,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开展公司理财之前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保证公司理财的科学性,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

1公司理财的内容

公司理财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筹集;二是投资;三是利润分配。任何一个企业都可能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企业初创;二是持续经营;三是规模扩大。无论是企业处于哪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保障。由此可以看出,筹集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出发点。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一是发股票;二是发行证券;三是贷款等。当然,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特点不同,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资金筹集方案,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性。企业必须合理计算资金筹集的比例,并严格控制筹资的比例。投资实际上就是企业对于筹资的使用,企业利用筹集到的资金展开投资,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的收益。企业的投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投资;二是间接投资。其中,直接投资就是企业把筹集来的资金直接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间接投资实际上就是企业把筹集来的资金应用于金融资产。投资可以让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值,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处于不败之地,但是投资有成功,有失败,成功的投资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对此,企业只有合理的分配资金才能实现投资的目标,这也是公司理财的关键内容。

2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财务报表数据不全面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实际上就是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信息。公司理财实际上就是企业在社会经济条件下,采取一定的对策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组合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资金的回报率。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企业财务人员针对报表上的数据进行核算,对企业的资金活动和运营风险做出评估与预测,以便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决策。但是,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局限性。不同企业对于财务报表的处理方式不同,也就导致各个企业之间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性。除此之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财务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比较大,很多财务人员单一的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来估算财务报表结果。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利率就会发生变化,资金的价值也会出现变化,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就会歪曲。很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信息不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资金活动和结果。

2.2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不合理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企业偿还能力财务分析;二是企业营运能力财务分析;三是企业赢利能力财务分析。其中,企业偿还能力财务分析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短期偿还能力财务分析;二是企业长期偿还能力财务分析。企业短期偿还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衡量的指标有以下几个:一是流动比率;二是速动比率;三是利息保障倍数。以上3个指标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还能力越强。但是,以上3个指标在评估企业偿还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企业营运能力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对企业一段时期内资金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但是只能在期末才能计算出来并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企业赢利能力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人员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上展开的数据核算,但是企业赢利能力财务分析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情况。

3财务报表分析与公司理财

财务报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资产负债表;二是损益表;三是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报表是公司理财的重要依据。财务报表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手段,可以清晰,真实的把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和结果反映给企业管理人员。对此,要想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科学的运用财务报表,并能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来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调整对策。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对象不同,但是各个财务报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财务报表,这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可以准确反映出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企业资产;二是企业负债;三是企业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就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资金使用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损益表则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盈利情况,体现出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现金流量表连接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属于二者的桥梁。财务报表属于比较复杂的系统,体现企业的资金活动。公司理财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因素之上的:一是货币时间价值;二是投资风险价值。其中,货币时间价值实际上就是在不同时期同等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货币的价值受到利率的影响比较大。对此,公司理财必须考虑到时间概念,如果不考虑时间概念,企业盈亏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得不到保证。时间概念的引入为公司理财提供了关键依据,财务报表需要随着时间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风险是随时存在的。企业经营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间下所发生的结果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变动,而且是不确定的。风险有以下几类:一是投机性风险;二是纯风险。投机性风险是无法确定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能不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影响。风险也可以称之为:一是系统性风险;二是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统性风险是无法通过对策分散的,而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通过采取对策进行分散,降低风险性。事实上,企业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应该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风险越大,最终的投资收益也越大。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会刻意的规避风险,但是由于高风险可以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展开风险操作。對此,开展公司理财之前,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为:

一是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报表分析方案,有针对性的展开财务报表分析。

二是合理设计财务报表分析流程。

三是收集财务报表分析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四是把企业财务报表分成各个小的部分,从部分开始分析,再到整体。

五是研究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六是得出财务报表分析结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是比较分析法;二是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必须建立在各个财务报表差异的基础之上。按照企业财务报表的参照标准不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是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实际上就是把当期的财务数据与以往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属于动态对比分析法。通过趋势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差异,以便财务人员改进财务工作,并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二是同行对比分析,也就是把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企业的对外财务数据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分析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取长补短,积累经验,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理财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企业实现转型的关键手段。

在新形势下,公司理财的特点有以下几个:一是开放性;二是动态性;三是综合性。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主要以金融为主导,金融市场也是企业资金的供求纽带,对公司理财有很大影响。如今,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主要是由市场经济形式所决定的。公司理财的对象就是企业资金,所以公司理财属于动态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财务报表分析出现问题将对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后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和公司理财的开展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丰富财务报表分析手段,谨慎对待,增强自身的责任心,明确财务报表分析责任。除此之外,企业必须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加大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定期派遣财务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财务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财务人员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需求,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4结语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对公司理财有很大影响,那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认识到加强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报表分析方案,有针对性的展开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种类比较多,各个财务报表之间既存在差异,也相互关联。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科学的运用财务报表,并能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来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调整对策。公司理财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企业实现转型的关键手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要想在公司理财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合理性。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8

1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平衡关系

在案例的选择上,选择公司常见的财务决策案例,给与一定的假设条件让学员分析,取消假设条件让学员再进行分析。这种将纯理想状态放松至实际条件的逻辑次序便于学生形成参照系,理解理论框架形成的逻辑,把握在现实中进行财务决策需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

2正确处理好教材讲义与讲授内容的取舍关系

“公司理财”课程的教学要做到有教材、有讲义、有作业、有案例。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应该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到教材的先进性、概念的严谨性、实证资料的丰富性以及高职学生英文水平和专业术语的限制,笔者认为选用权威译文版教材比较适当。但是选用时要注意译者的英文水平和专业背景,以保证所选教材有较高的翻译质量。根据调研及教学实践,建议选用罗斯等着的《公司理财》作为教材。除了教材中的内容外,还需要在三个方面对讲义进行补充:一是国内外有关公司理财的前沿理论;二是国内公司理财的本土理论;三是国内外企业理财环境方面的差异。

3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合理关系

3.1选择好的案例素材。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

3.2合理划分案例小组。案例准备通常以4~5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的形成以分散化为目标,这种分散化体现在多个维度:年龄、经验、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以期达到经验互补的效果。

3.3创造良好的案例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案例教学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案例讨论室等。软环境主要指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们踊跃发言的场面和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与鼓励。相比之下,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

3.4创新考核机制。虽然案例来自于现实,但毕竟不是参加讨论的学生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以学生们可能会产生偷懒心理,不认真研究案例,不积极思考,而是不负责任地陈述观点或做出决策,即产生了案例讨论中的所谓“道德风险”。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案例的准备情况,尽量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综上所述,“公司理财”课程是个涉及知识面广、应用性强的综合经济类学科,要讲好这门课,就要在总结其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某个或某些环节中进行创新,形成自身课程建设的特色,树立课程的品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9

摘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公司制企业的必须,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系列问题,针对我田公司治理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思路。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独立董事

1关于公司治理

对于公司治理的定义有很多种,Cohen和Hanno将公司治理定义为“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为确保财务报告过程的公正性所采取的监督活动”。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虽然有关公司治理与实务方面的问题还存在诸多差异。但关于公司治理理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已达成共识:(1)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股东、董事会以及经理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种制衡机制;(2)治理的目标在于增加股东价值,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3)监督、风险管理、控制、激励与约束、目标、责任和权利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4)有效的治理需要有充分的资源来监督组织的控制和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它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等)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利益。具体包括股权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内部公司治理;也包括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政府架构等外部治理环境。

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也就是说,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使因两权分离产生的目标差异所造成的代理成本尽可能降低。

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股权结构的现状

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诸如外部监控机制不健全、董事会功能和职能不够规范、行政干预过多,代理成本上升、经营者行为失控等一系列问题,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公司的经营激励、收购兼并、代理竞争、监督监管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层次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构建公司内部相互制衡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作为公司的所有权结构,表明了股东对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控制程度。在英美等股权比较分散的国家,公司组织主要由董事会和股东会构成。在德日等股权比较集中的国家,公司组织构成有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监事会起比较大的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通常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尚未流通股(简称非流通股),包括国家等发起人股、定向法人股份、其他未流通股份;另一部分是已流通股份,包括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简称A股)境内上市的外资股(简称B股),境外上市的外资股(简称H股、N股等)。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有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方面具有种类繁多,且相当比例的股份不能上市流通的特点(见表1)。

由表1资料可以看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2007和2008年未流通股份分别占到约61%和53%的比例,其中发起人股及法人股占到50%。虽然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能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既不同于英美式的股权分散模式,也不同于德日式的法人间交叉持股的股权集中模式,而是“一股独大”式的股权高度集中。历史原因使得非流通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成分。并且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流通股在全部股本中的比例随着发行股票规模的扩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3我国股权结构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3.1我国股权结构呈现出一种由大股东控制的高度集中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国家,关于股权结构的集中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英美等国以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外部治理为主的体制。其大股东在公司股权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干中国的情况。另一种是日本和德国已经形成的紧密型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往往是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日本的几乎每一个大企业都有一个持有其股票20%的金融集团。大股东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严密的、家庭式的团体。他们不仅通过正式的股东大会或非正式的总裁会议控制企业,而且还会通过资金提供或业务的往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小股东的利益和作用相对被忽视。

与国外相比,我国股权结构显著的特征是未流通股比例过大,特别是其中的国家股比例过大。同时,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股权结构是以发起人股与法人股为主。另外。近年来上市公司法人相互持股的情况也有所增加。因此,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实际呈现出一种由大股东控制的高度集中的特点。

3.2我国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积极作用

大股东的存在导致对管理者更好的监督和企业更好的业绩,特别是股权集中在机构投资者的情况下。股权比例的选择要涉及到两个关键成本:一是风险成本,即投资者投资的方向所带来的风险损失;二是治理成本,即维持公司治理有效运作而发生的成本,它主要包括治理的组织结构本身发生的成本和治理活动的组织协调成本。这两个成本与股权集中或分散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公司的股份高度集中于一个投资者手中(拥有绝对控股权),按照所有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原则,企业所取得的一切利益应该大部分归该出资者所有,外部大股东在其投资企业存在重大经济利益时,投资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会利用一切制度和手段积极主动地监控经营者的行为,以确保管理者没有从事有损于股东财富的活动。由于属于内部高度的监控,因而监控花费少,治理成本低。同时又因为股权分散导致的小股东“搭便车”难题,从而造成对管理者的监督困难。而外部大股东的存在,减少了管理者机会主义,从而降低了管理者与股东的直接代理冲突。所以。股权相对集中有利于减少合约签订与执行中的交易成本,相对集中的股权使得大股东有足够的激励与能力去监督代理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起着监管作用。Berle和Means认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的线性关系。股权集中鼓励创新(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联系的战略)和阻止多元化(与管理者利益相关的其它目标相联系的战略,如规模)。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和完善,小股东还不足以起到对公司的监管作用。而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于减少公司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和自利行为,促进他们对于长远目标的追求总体看是积极的。所以,大股东的存在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和长远发展能力。

4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

(1)在保持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情况下,对上市公司进行一系列有效的股权结构安排,抑制内部人掠夺,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总股份接近百分之五六十的非流通股的存在,不仅因国有股在其中占绝对地位而削弱了对于企业经理人员的监管力量。而且由于不准上市流通,国家对于市场外的非流通股的交易又有严格的规定,经理人才市场、资本市场及公司控制权市场发育十分缓慢,从而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阻碍了对经理人员的另外一种约束机制一一公司控制市场的形成。所以在我国,公司控制市场还不足以形成对管理层的威胁,主要还是依赖企业内部的各种控制机制。所以,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在保持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情况下,要通过对上市公司一系列有效的股权结构安排。解决所有者缺位的股权结构问题,设立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体现这个所有权,来抑制内部人掠夺,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的长远发展能力。

(2)落实独立董事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独立董事制度本身是基于为避免公司董事被控股股东及管理层所控制、从而损害其他中小股东和公司的整体利益而设置的。中国虽不明显存在美英模式中董事长兼任CEO的问题,但大股东操纵并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事例并不少见。因此,在上市公司中严格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既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又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明智之举。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基本设立了独立董事,但仍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的比例偏小,二是从制度安排等方面解决独立董事的“责、权、利”问题,使独立董事真正发挥其作用。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越多,公司价值成长能力也越高,这充分说明独立董事的外部监督作用。对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监管,严格上市公司的报表信息披露。

资本市场信息主要来自报表披露,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相当程度上,也依赖于上市公司报表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了遏制虚假的报表信息,维护投资者权益,我们认为,应在公司治理及其资本市场规则中引人透明化、公开化的市场机制。成熟的资本市场非常重视财务报表呈报的管制,而放松对市场准入等规则的监管,目的是提高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却正好相反,监管部门致力于上市公司的市场准入审批、IPO价格的确定、增发、配股标准的设立等,而轻视对报表真实性的验证。实质上是弱化了对投资者的保护职责。为此,监管部门应转变监管理念,重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管制。加大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减少供大于求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并严惩报表造假者。

公司理财方面的论文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活跃,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逐渐变为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委托理财业务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强化对委托理财的信息披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监管,强化董事责任,以及积极引导上市公司重视主业的发展等一系列对策,这将对完善和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关键字:上市公司 委托理财 困境 对策

一、委托理财的界定

委托理财又称委托资产管理,泛指委托人(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对其资产进行专业管理的资产运作方式,简言之就是“受人之托,代为理财”,如金融信托、投资基金就是典型的委托理财业务。委托理财是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国外己经是很普遍而且专业化的了,在我国从产生到发展至今,也有一定的时间,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外比较起来还很不健全,因此,委托理财在我国的发展道路还是比较曲折的。

二、上市公司热衷委托理财之动因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是指为了获取投资收益,上市公司作为委托方将公司的货币资金按照某一协议委托给证券公司、投资公司或其他类型的法人企业(即受托方)管理,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资产管理模式。

委托理财,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新颖的投资方式,对于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或其他法人企业来说,是一种新的筹资模式。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之所以暗流涌动,有其外在动因与内在动因。

(一)外在动因

其外在动因是委托理财的直接原因,一般而言有2个方面:其一是法律监管制度的松弛,200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为委托理财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条件,比如:上市公司的融资条件得以放宽,解除了上市公司买卖股票的禁令;其二是股市行情的高涨,股市是一个高收益的行业,许多上市公司难敌诱惑,纷纷加入炒股行列,除了炒股,委托理财便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二)内在动因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内在动因是影响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决策的根本性因素,本文认为,其内在动因是上市公司经营理念的变化以及追求利润最大化。首先,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逐渐注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其次,上市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为了使公司业绩的得到更大提升,将将闲资金投资于回收期短且回报率高的委托理财。

三、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目前面临的困境

(一)受托方素质良莠不齐

委托方将自己的闲散资金交由受托方管理,而受托方的素质良莠不齐,受托机构更是种类繁多,除了一些综合类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还有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在这些公司中,除了一些信誉较好,专业水平较高,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券商,也有许多是没有得到认证,尚无资格接受委托理财的小券商,更有甚者,一些受托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严格,随意挪用委托方的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侵害了委托人的权利,直接影响了委托方的利益。

(二)保底条款缺乏法律依据和切实保障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常常采用保底条款的方式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理财来确保本公司收益的稳定性。所谓保底条款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在委托理财合同中约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