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街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陂(bēi):池塘。
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yī),水波。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信口:随口。
译文: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阴。
急走:奔跑。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
1.山雨(元)偰逊(xièxùn)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涨,只觉钓船高。
2.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夜立阶下(清)袁枚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2.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流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题君山(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街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晓日(唐)韩偓(wò)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1.庐山瀑布(唐)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奔雷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2.弹琴(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宿甘露僧舍(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江村夜泊(唐)项斯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
几家深树里,一火照船归。
2.碛中作(唐)岑参(cénshēn)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
[唐]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唐]
杜甫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
[唐]
李绅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
[清]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6、
[清]
高鼎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3、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4、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7、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8、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9、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2、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4、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5、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6、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7、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8、《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9、《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 夜立阶下
清 袁枚。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四首传统文化:
1、《千家诗之湖上》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
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归。
2、《神童诗之四季》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
3《神童诗之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4、《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麦田(宋)杨万里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
个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
2.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zhen)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春夜喜雨(节选)【唐】杜甫——2.4课文——P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忆江南(节选) 【唐】白居易——2.4课文——P19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观书有感 【宋】朱熹——5.2课后——P5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8.1课文——P70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8.1课后——P7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相思 【唐】王维——12.1课后——P10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