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属于春天的节气,在春分的时候,天气逐渐转暖,并且人们也注重养生问题。那么春分象征着什么含义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象征着什么含义(最新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1、春饼
北方人在春分的时候一定会吃的一道美食,叫做春饼。所谓的春饼就是用面粉摊成薄薄的面皮,然后用各种新鲜的蔬菜比如黄瓜丝,胡萝卜丝,大葱丝,花椰菜丝,然后加上薄薄的蛋皮,再加上酱过的肉丝,把它们裹在面饼里面称为春饼。春分吃春饼是北方的传统饮食习俗,吃春饼一年四季都能顺顺利利,这也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2、春笋
春笋被称为春天的第一鲜笋。春笋以前在北方是没有的,但是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南方的春笋也进入到北方的市场,所以现在北方人也有习惯在春分的时候吃春笋。把春笋和肉丝放在一起炒,或者加入北方特有的酸菜,或者将它们剁碎制成春笋馅的饺子都特别的美味。
3、炖菜
东北的炖菜是非常有名的,那么在春分这样一个中国人比较看重的节气当中,炖菜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在传统的炖菜当中,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还有杀猪菜,都是非常经典的东北炖菜。所以在春分的时候,餐桌上自然也少不了这些传统炖菜的身影。
4、香椿芽
香椿芽可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新鲜蔬菜,而是在春分时节特有的一种食鲜菜,是香椿树上面发芽的香椿叶。这时候的香椿芽特别的鲜嫩,用它来炒鸡蛋或者做饼都非常的好吃,如果这个时节错过了,那么就要再等一年了。所以到了春分时节,北方人也喜欢买上一些香椿芽回来烹制。
象征:昼夜几乎相等
春分,太阳在天球上从南向北移动,运行到天球赤道和黄道的交点,此时称为春分,是北半球春天的中点(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约发生在3月21日,这一天时昼夜等长,所以称为“分”。
春分到来。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汤可以用糖桂花、甜酒酿、花茶或者桂圆红枣汤、桂圆姜汤取代,后者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
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少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芝麻、鲜肉、花生含“高油脂”及“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