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了,在最后的冲刺时间里,如何复习才能事半功倍,考出理想的成绩?
[复习篇]
按照高考时间、科目自我模拟
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在脑子里进行复习、回忆,把生疏、重点的内容着重复习,已熟练的内容可一带而过;重温自已以往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公式、定理以及总结。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很重要,学会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从而进入状态。要体验各种考试的不同情景,把我们现在每次模拟考试当成高考来对待。体验考试的感受,到高考的时候会很顺利地适应高考的考场。
在高考前的几天里,建议考生每天适量做一些卷子、题目或是审视以前做过的卷子,曾经的失分处现在是否已经全部弄懂、吃透,达到练手、热身的效果,找找感觉,不要做太难的卷子挫伤自已的信心。这段时间大部分的高中学校都已经将高三学生放回家自己复习,你完全可以在家里按照高考的时间、考试科目进行一、两次的自我模拟,来把握高考的时间节奏。核对答案、自我批阅的过程也可让自己体验老师阅卷的感觉。比如:字迹要清晰,条理要清楚,解题步骤不能漏等等。
[心理篇]
增强信心,学会放松和倾诉
主要是心态放松和情绪稳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紧张水平与工作学习效率呈倒U字曲线关系,适度的心理紧张对人所从事的活动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唤起注意力,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积极应战考试;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提高效率。
知识、能力仅是考好的必要条件,考试的成效还取决于第三因素心理素质。考前调节心理的几条建议:第一,增强信心。要树立一种信念:我一定能考好。不要过多地考虑结果会如何,只需关注过程。考试期间停止一切过于忧虑的想法,鼓励自己我一定能考出我所有的水平。第二,调整认知。开展积极自我对话,告诉自己这次高考只是一场考试而已。避免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比如过分夸大这场考试对自己今后生活学习的重要性等等。第三,学会放松。掌握一些自我放松的技巧,如音乐放松、阅读放松、游戏放松、运动放松、练习腹部深呼吸,想象或回忆你曾经去过的美好地方等。把每天的模拟练习卷想象成考试,达到放松自己情绪与身体的目的。第四,学会倾诉。当你为考试而坐卧不安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在家除了复习之外,也可以与父母一起晚上散散步,漫步于户外,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转换视野,保持乐观情绪,从而达到调适紧张心态的目的。
[生活篇]
作息做到与高考时间、节奏吻合
科学作息。这段时间在家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科学作息,劳逸结合,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与高考的时间节奏吻合,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保证上午9点和下午3点开考时间内自己的效率最高,精力和注意力最集中。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保证睡眠。一个人的新陈代谢完全从夜间的休息状态转变到早晨的活动状态,至少需要3个小时。为使自己的大脑能在上午9时左右进入最佳状态,就必须有意识地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才能发挥出大脑的最佳效益。遵守自己制定的睡眠时间计划。每天至少保证8小时的睡眠,同时注意睡前的心理卫生,睡前要使自己的精神平静下来,以帮助松弛神经,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
合理饮食。考生在迎考阶段大量用脑,加上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能量消耗很大,必须有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在饮食上,考生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面食为主,注意酸碱食品的合理搭配,适量进食一些高蛋白的牛奶、豆浆、蛋类等,同时要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使各种能量的摄入维持平衡。这样才能增强抗体,提高免疫力。
研究表明,补充富含碘的食物可以缓解心理紧张,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都是较好的选择。洋葱中的有效成分有稀释血液浓度、改善大脑供氧状况的作用,因此食用洋葱利于消除紧张。此外,核桃有健脑作用,适宜长时间精力集中和用脑过度的考生食用。要多吃能够增强记忆力的食物,如卷心菜、大豆制品、牛奶、鲜鱼、蛋黄、木耳、杏等。
一、跟上老师的脚步复习
越是到最后的阶段,考生越是要沉得住气,不能浮躁。有些考生可能在这个阶段会选择自己复习,而不是跟随老师的脚步复习。虽然这种复习方式对于成绩优异的考生来说更合适,但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不听老师讲课,问题会更多。毕竟老师经验丰富,讲的内容也是比较细致,有方法有技巧的,对于复习和解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考生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很多拿分的机会。
二、重新看看教材
考试的题目都是来源于教材的,因而考生不要一味的做题,把自己的知识盲区漏掉了。也要挤出一部分时间,好好去复习教材,去看看自己有哪里不懂的地方。考生在看教材之前,可以做一下课后习题,如果课后习题掌握的很好,那考生就不用浪费时间去看章节的内容了。反之,如果考生题型正确率不高,那就需要好好去复习一下章节的知识点,顺带之前做的笔记本、错题,也都拿出来看一看,全面的巩固,攻克那些难点。这样不仅节省时间,效率也会更高。
三、多做一做精题
备考的后期,考生一定要多多做题,特别是精题。精题包含的知识点都比较重要,如果考生精题做的好,也就说明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因而,平时考生要去选一些考试的真题进行模拟测试。且自己精经常做错的错题,也要反复的去做。当然也要记得在规定的时间,做完规定的题型,也能让考生更快适应高考的氛围。
四、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考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是特别重要的。考生在这段时间,就要好好的休息,养精蓄锐,不要让自己太疲惫,不然快考试了,精神状态反而不好了。考生平时就要注意休息,不要挑灯夜战,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去锻炼一些身体,多跑跑步。
一、分析梳理,认清自己专项增长
一模后,除了跟着老师正常复习外,要把本学期做过的试卷,装订成册,翻阅一遍,重点对做错的、易错的、失误的、歪打正着的做对的等等题,重新审视,加以巩固。对做错原因也要加以整理,以便在高考时有针对性的避免类似错误。其次,高考语文各种题型、常见的出题规律、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特殊性等都应心中有数。比如发现现代文阅读中理解句子的题常做错,那就要盘点做题思路,进而明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来说多从文章的主旨、行文思路、文具所在段的段意、相邻语句,句子本身机构、修辞等角度考虑。若做题思路对,表述常常出错,那就要进一步训练表达能力,注意掌握现代文阅读的表达技巧。
二、适当练习,保持做题的感觉
一般来说,考前做题量要不断减少,但不宜停止。这样做是为了保持题感,针对最能提高分数的版块重点进行专项训练。
一模后,应避免那种“就要高考了,做题已经没有用了”的错误观点。或许这时做题的不见得能再次提高多少,但是却可以使大脑保持一种清醒状态,不会麻痹。此时做题宜选择难度略小于高考的综合试题来做,或上一年度的各地高考题,以免难度太大影响自己的情绪,注意限时、认真完成。
另外,也针对性的做些小练习。比如作文的开头练习、语言运用和表达练习、古诗词鉴赏练习等,感觉有提升空间的、需要保持状态的点,都可以做点练习。但强度一定要小,次数一定要少,体量不宜过大。
三、优化学习,主动自我调节
一模后要注意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优化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考试状态。
高考语文安排在上午9:00—11:30,做题也要放在每天这个时间段内进行。一般在8:30—11:40之间。梳理、巩固、练习等一切语文复习工作,都应该安排在这段时间内。目的是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以便把语文状态激发出来,使自己在这段时间内最容易进入语文学习、语文科做题状态,最终形成条件反射:这段时间内,涉及语文方面的东西,大脑最容易星峰,最灵活。特别是那些习惯于晚上或者夜间写作、做语文题而上午状态不佳的同学,如果调整不好,高考成绩可能会低于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