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范文(最新4篇)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范文(最新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范文 篇1

关键词:课程体系;项目和工作任务;整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产物,是把课程体系的开发建立在工作系统上,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把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做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这项改革进行得相对较晚,比较零星,真正对课程内涵建设进行系统、全面、彻底地改革的不多,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项目化,强化实践,突出课证融合和双语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注重师资建设。

一、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课题组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开展了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与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向深圳20多家外贸企业和100多位毕业生发放了问卷。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课题组发现目前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仍以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为主

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设计,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用一些实务性课程取代了理论性课程,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直接导致了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都很难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过多

目前,各高职院校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必然会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叠交叉现象。比如,“对于单证的缮制、信用证审核”等内容的讲解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中重复出现。因此,这种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太细,缺乏综合性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按照国贸实务活动的环节分别开设的,其所涉及的谈判、运输、物流、报关、报检、制单等内容的开设,强调了全面、细化、深入,但没有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割裂了完成一项具体专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性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学生掌握一大堆理论,学习了一大堆课程,却仍然不能顺利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现象。

4.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加强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在实训室采用模拟软件、课堂中模拟场景来进行,不能接触真实的客户、产品或订单。因此,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性”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计

1.设计理念

在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依据外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工学� 本课程理论教学注重创新思维、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以外贸职业岗位要求为指导,以实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

三、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施建议

1.教学项目化

在国际贸易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以仿真的项目和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课程内容遵循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程序,以外贸业务员的具体�

2.突出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组织采用课堂讲授与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每个课程任务完成后,均设计一个业务技能训练,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训练。校内实训主要借助贸易软件来仿真模拟,校外实训由实训基地公司的业务员带领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实际业务操作,熟悉业务流程,强化动手能力。具体实训项目为:选择目标客户、函电磋商、签订外贸合同、审核和修改信用证、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缮制海运提单和核销单、办理退税等内容。

3.突出双语教学

外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工作时经常要用商务英语来处理相关业务。为此,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单证、函电、合同条款等知识要求采用英语进行教授和模拟练习。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适应性增强,逐渐扩大教学过程中英文部分所占的比例,探索一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4.突出课证融合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课证融合,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课程相关内容的选取要尽可能做到与单证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跟单员证等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一致,并尽可能在课后练习和模拟测试中使用相关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做到课证融通、双证并举。

5.开发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料

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种类繁多,但在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方面过分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弱化实践环节,这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做到流程化、任务化、项目化;教学资料包括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等。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教材的编写能力等。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其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到著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教改研究。

四、结 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解构学科课程,重构行动课程,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职位所需综合语言技能。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对进出口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 潘琼,李亚丽,李欢,张之浩。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1,(4).

[3] 乔庆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范文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模式;改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34-02

1序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大部分,也就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的两部分,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2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理论部分包括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等内容;实务部分包括市场调研、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款支付、商品价格核算、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中。比如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美国和欧盟新推行的“碳关税”,新的自由贸易区协议:如2010年9月12日正式生效的“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如2009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版英国《协会货物运输保险条款》,国际商会新推出的自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而很多教材即便是新出版的,也没有做到全面反映这些新的变化,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反映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新动态,不能将最新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的问题。比如选取的案例发生的时间比较早,内容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教师要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方能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实用性。

目前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部分时,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平均用力,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存在讲授内容过多,讲解程度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的毛病,学生感觉理论部分难于理解,不实用;而在讲实务部分时,不注意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的解释,一味注重所谓实际操作,比如对于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的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在运费、保险费的计算和提单、保险单如何填制上,造成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的重复。另外不重视对于实务操作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国内法律的讲解、解释,结果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总体上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没有建立起按照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进行规范操作的理念,掌握的实务操作会流于表面,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不能提供足够帮助。

2.2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老师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特别是使用PPT课件授课已很普遍。而几乎每个授课教师也都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演讲的形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PPT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目前采用较多并且较为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小组讨论,即由教师选取或由学生自选适当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分析,将其做成PPT,在课堂上演讲,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发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并且由于时间有限,不去充分查阅资料,不去自学相关知识,结果导致分析不到位,基本概念解释不清。导致讨论效果奇差,浪费课堂时间。

其次,教师没有很好地控制办法,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小组中部分同学忙碌,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课堂发言往往是小组代表,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更加灵活多样,要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教学形式和方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考试形式单一,考核不尽科学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考查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改变考试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考试中存在以下问题:

对技能、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方式大多侧重笔试,对于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采用较少。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名词解释、选择、填空、判断、案例分析等试题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考合一存在弊端。在传统的“教考合一”的模式下,任课教师既是命题人,又是阅卷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任课教师往往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或者用各种方式透露考试信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教学改革的建议

3.1教学内容上

3.1.1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范文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单证 单证 协同育人

一、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有关课程标准的研究大多是针对高职高专课程标准的研究,主要是从高职高专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内容、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原则、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等方面开展研究。丁� 刘永超提出单证教学要根据单证岗位要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刘永超,2008);崔玲提出单证教学应该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崔玲,2009);杨静认为单证教学要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杨静,2007),刘建提出了高职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与单证岗位零对接教学模式(刘建,2011)。关于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单证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很少见到相关研究成果。

应用型本科学院人才培养层次高于高职高专,其人才培养目标也高于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要具备本专业的全方面知识与技能,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从事国际贸易单证工作的有关从业人员,由于其岗位职责的不同,对于单证人才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国际贸易单证岗位要求及其从业资质标准。2011年12月30日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3号)《国际贸易业务职业分类和资质管理》(GB/T 28158-2011)已颁布并在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因此,应该在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单证岗位及其从业人员资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本科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应用型本科学院的国际贸易单证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因此,本课题研究对应用型本科课程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单证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研究

(一)国际商务单证员岗位技能标准分析

国际商务单证工作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根据销售合约和信用证条款从事审核、制作各种贸易单据和证书,提交银行办理议付手续或委托银行进行收款等与国际商务单证相关的工作。从事上述工作的专业人员就是国际商务单证员。由于单证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国际贸易业务中所应用的单据、证书和文件,包括信用证、汇票、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原产地证书等进行制作处理,因此,应用型本科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培养的单证人员应该具备系统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熟练的单证工作能力,具体来说,应该有以下三方面的业务知识:熟悉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国际惯例;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所使用的单证及流程;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相关各类单证所需外语。应用型本科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培养的单证人员同时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根据国际贸易合同,及时、准确、规范地独立或指导其他专业人员缮制所需单证的能力;识别单证中常见问题并予以解决的能力;发现信用证存在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的能力;使用办公软件和电子商务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研究

通过与全国电子单证项目管理办公室以及广东省内知名外贸企业进行合作,选送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派送老师全程指导观摩,与企业经理共同总结经验的方式,我们对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进行了总体设计,并 课程以单证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构建交易磋商、支付、备货、运输和保险以及报检报关五个教学篇、十二章,每章设计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课程总体设计如下:

三、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单证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

要使教学能达到上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范文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 理论 实务课程建设 创新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国际经济环境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也需要不断的前行和创新,但由于现阶段的教材出版时间比较老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讲解的话,所起到的教学效果必然无法与时代接轨。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要有着一定的差距。课程上的设置与国际贸易大环境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难以适应,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阻碍性的作用。

(二)重理论轻实践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并比较愿意采取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来说毫无意义,使得学生在日后的操作能力上表现的比较差。再加上学校在实践操作上投入的比较少,最终导致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理论得不到根本性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校所安排的动手操作课程比较少,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与现代化社会的实践能力要求呈现出了较大的差距。很多院校都为学生安排了毕业实习阶段,但由于经费问题或是基地建设等问题,导致最终的效果并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在毕业后学生很难适应岗位上的要求。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教材内容落后的情况,应积极的做出改革。教学的重点应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是主导者作用,作为教师应积极的进行进修或者培训,参加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会议,丰富自身的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及时的得到更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带给学生最新的内容。而对学校来说,应鼓励教师对国际贸易的新规定和技术等进行积极的药酒,将能力和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1]。只有教师本身有了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把握好最新的知识结构,将最新知识带给学生,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运用全新的知识来进行解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结合科技发展

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经济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国际贸易在方式上也呈现出了不同,每个区域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也在不断的网络技术所代替,在国际贸易教学上应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当前只有结合科学发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方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体现出更多的优势。

(三)善用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采取小组模式来进行讨论,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同时通过大家的意见来讲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首先,讨论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的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答案,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答案留下深刻的印象。讨论式教学能充分的带动学生之间互动。在讨论中,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将带动班级形成一个大的网络结构,不仅教师可以提供建议给学生,学生的想法也将激发教师产生新的想法,使师生共同获得发展。

(四)加强实践操作锻炼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应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践操作部分首先应在校内进行实施,通过课堂网络模拟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的环境,帮助他们对操作技能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可以在学校内设置场地,来进行模拟操作,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模拟国际贸易环境,并完成国际贸易的流程。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视野能够得到拓展,专业技能也将得到提升。此外,校外的实践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导致部分学校根本无法实现与校外实践的结合。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一些企业中来进行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最直接的锻炼。同时也可以安排相关的专家到校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岗位要求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推动专业的发展。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制作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件。课件中应突出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在理论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案例,使学生听起课来不会感到枯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扩大了教学的信息来那个,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录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件讲完之后为学生解疑,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的相关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 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此提出了建设的建议,希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娟。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J].农技服务,2014,01(1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