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最新6篇)

项目的风险分析可以在项目寿命期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6篇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分析报告 篇1

综观整个餐饮服务环节,按照区域分,风险点主要在乡镇、学校周边和建筑工地;按照主体分,风险点主要在学校食堂、群体性自办宴席、建筑工地食堂、烧烤店;按照环节分,风险点主要在管理制度、原料采购和加工制作;按照食品品种分,风险点主要在冷食类食品、野生菌等。

可以看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点和风险程度为:

一是部分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一般风险)

二是烧烤店加工操作环境差,食品在储存、加工等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中等风险)

三是小餐饮加工操作环境差,食品在储存、加工等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严重风险)

四是误采、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严重风险)

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篇2

1、需求变更风险

需求变更是软件项目经常发生的事情。在应用的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用户的需求定义的不明确,不够准确,或者是用户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APP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技术支持等,可能会产生需求变更的风险

风险管理计划: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是项目建设之初就制定好需求变更控制流程、记录并归档用户的需求变更申请。

2、沟通不良风险

项目组与项目各成员方沟通不良是影响项目顺利进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成员间可能存在需求、开发方向、技术上的差异导致沟通不良。

风险管理计划: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是项目建设之初就和项目各成员约定好沟通的渠道和方式、项目建设过程中多和项目各成员交流和沟通、注意培养和锻炼自身的沟通技巧。

3、进度风险

项目对进度要求非常苛刻(进度要求不高的项目,我们同样要考虑该风险),项目进度的延迟意味着失败的开发。

风险管理计划: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一般是分阶段交付产品、增加项目监控的频度和力度、多运用可行的办法保证工作质量避免返工。

4、质量风险

用户对软件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项目组成员同类型项目的开发经验不足,则需要密切关注项目的质量风险。

风险管理计划: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一般是经常和用户交流工作成果、品牌管理采用符合要求的开发流程、认真组织对产品的检查和评审、计划和组织严格的独立测试等。

5、系统性能风险

软件项目属于多用户并发的应用系统,系统对性能要求很高,这时项目组就需要关注项目的性能风险。

风险管理计划: 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一般是在进行项目开发之前先设计和搭建出系统的基础架构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架构符合性能指标后再进行后续工作。

6、技术风险

在软件项目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战略管理技术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项目组一定要本着项目的实际要求,选用合适、成熟的技术,千万不要无视项目的实际情况而选用一些虽然先进但并非项目所必须且自己又不熟悉的技术。如果项目所要求的技术项目成员不具备或掌握不够,则需要重点关注该风险因素。风险管理计划: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是选用项目所必须的技术、在技术应用之前,针对相关人员开展好技术培训工作。

7、团队成员协作风险

团队成员是否能齐心协力为项目的共同目标服务,生产管理是影响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风险管理计划:预防这种风险的办法是项目在建设之初项目经理就需要将项目目标、工作任务等和项目成员沟通清楚,采用公*、公正、公开的绩效考评制度,倡导团结互助的工作风尚等。

世间万物总是发展变化的,风险亦可能随时出现和变化。以上这些风险,应该是软件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主要风险,但由于项目本身的个性化特征,针对具体的项目,肯定会出现一些我们上面没有列举甚至是事先根本无法预期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项目经理有敏锐的观察力,去识别它们,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它们。

风险分析及评估 篇3

【摘要】随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卷入会计丑闻当中,如何正确认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再次成为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四大”审计风险评估模式进行比较,试图对“四大”之间审计风险评估模式的异同作一初步探讨,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正确、客观地认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频繁爆发了一系列极具震撼力的重大财务舞弊案。从我国内地的琼民源、银广厦,再到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讯,这些舞弊案件在严重危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审计职业面临信用甚至生存危机。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因审计失败而倒闭,毕马威也因施乐事件而卷入到会计丑闻之中,“五大”中的另一家德勤更是因为“科龙门”事件遭遇集体诉讼。人们不禁对以安达信为代表的“五大”国际会计公司目前所推崇采用的,各自均认为是完美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Business Risk-Oriented Auditing)提出了质疑。如何正确认识BRA再次成为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

有关BRA的争论,源于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站的角度不同,从而两者对BRA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BRA是以审计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审计方法,是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面临大量申诉威胁的情况下开发的,目前已经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得到全面推广。但遗憾的是有关“四大”在实践中究竟如何将审计风险具体落实到审计实务中从而来开展审计工作的,他们各自既未作系统介绍,也未曾公开。鉴于BRA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笔者从风险评估目标、风险评估范围、审计计划阶段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方法以及风险评估证据来源五要素入手,对“四大”审计风险评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正确、客观地认识BRA。

二、风险评估目标

BRA 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因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期望差越来越大。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实务中很多客户在审计之后面临着很高的经营风险甚至经营失败风险而引发审计失败。尽管经营失败并不必然带来审计失败,但当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完成以后发生经营失败导致审计失败,公众往往会有扩大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倾向,因此会给注册会计师带来极高的诉讼风险。为有效降低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卷入诉讼的几率,以“四大”为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开发了新的审计方法用以应对并控制诉讼风险,因此“四大”风险评估采用BRA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其总体目标也基本一致,即首先通过风险评估识别被审计单位的重大经营风险,特别是经营失败风险,并进而确定重大错报高风险(尤其是管理舞弊风险)环节,再根据风险的性质和高低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一步决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以及收集何种性质的证据,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审计效率及效果,从而将审计诉讼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内。

三、风险评估的范围

四、审计计划阶段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计划阶段就是一系列的风险评估过程,自始自终贯穿了风险评估程序。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BRA审计方法非常强调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在一个完整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花大量的时间用于制定较详细的审计计划。而在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审计人员就需要运用大量的风险评估程序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来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在审计计划阶段“四大”的风险评估程序总体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具体风险评估程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经营风险评估

在审计开始时,“四大”都需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收集充分、适当的风险评估证据。具体风险评估程序,PwC、E&Y和KPMG:战略分析战略经营风险评估战略相关控制了解及评价[战略控制和管理控制了解及评价]剩余战略经营风险评估流程分析流程经营风险评估流程相关控制了解及评价[流程控制和管理控制了解及评价]剩余流程经营风险评估剩余经营风险评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FST)重大缺陷风险(RMW)、重大错报风险(RMM)评估];DTT:影响生产经营的内部因素了解影响生产经营的外部因素了解经营风险评估被审计单位整体层次内部控制了解及评价剩余经营风险评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四大”各自风险评估程序的异同。

1. 共同点:一是“四大”关注的内外部因素相互之间基本相似,如行业状况、企业的目标、战略、企业财务业绩计量方法等,特别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状况和舞弊可能性;二是“四大”都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层次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进行了解。企业整体层次的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它们遍布整个企业,不仅仅只和某些特定的交易业务类别和账户余额或者其它具体认定事项相关。“四大” 通过分别了解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层次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了解,继而重点评价内部控制对经营风险,特别是舞弊风险预防和侦查的有效性(如考虑是否存在管理层逾越内部控制的可能性等),进而对剩余经营风险(即没有被整体层次内部控制防止或检查出的经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进行评估。

2. 差异:一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了解时关注的重点稍有差异。具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方式上,PwC、KPMG和E&Y 三者都是通过战略分析和流程分析两个程序来了解的,将最主要的精力花在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目标和战略以及关键的价值创造流程的分析上,从而来评估经营风险;DTT是通过了解影响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内外部因素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并没有表现出对上述因素特别的关注,而是通过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内外部因素,从而评估经营风险。由于上述了解方式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前三者在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了解时关注的重点和DTT稍有差异。二是 DTT 和 PwC 、KPMG、E&Y 在风险评估程序上也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在了解企业整体层次内部控制和评估经营风险时,后三者是通过对战略、流程相关的控制分别进行分析了解以及对相关的经营风险分别进行评估来完成的。而相比KPMG将风险评估的层次明确划分为三个,即财务报表整体层次(FST)、重大交易业务类别和账户余额层次(CAB)以及内在认定层次(ASR),并引入“重大缺陷风险”(Risk of Material Weakness,简称 RMW)概念,同时借鉴国际审计准则“重大错报风险”(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简称 RMM)概念,规定审计人员必须在三个层次下分别对 RMW 和 RMM 进行评估。在该步骤中 KPMG 最后需要分析剩余经营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并在财务报表整体层次(FST)对重大缺陷风险以及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初步评估。 KPMG 更是明确将企业整体层次内部控制分为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流程控制,又将经营风险分为战略经营风险和流程经营风险。因此,在概念上定义更加清晰。而 DTT 对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既没有进行明确的分类,在了解内部控制和评估经营风险时也没有分别进行了解和评估。

(二)固有风险评估

“四大”在评估固有风险之前首先都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账户、重大交易类别及相关重大认定进行识别,该步骤“四大”各自风险评估程序,PwC、E&Y和DTT:财务报表重要账户、重大交易类别及相关重大认定识别(结合财务报表整体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固有风险评估;KPMG:财务报表重要账户、重大交易类别及相关重大认定识别(结合 FST层次重大错报风险)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固有风险评估;经分析,“四大”各自风险评估程序的异同:

1.“四大”识别风险的红旗标志基本一致,如重要账户的识别标准包括账户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相关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及所需判断的程度等。“四大”在低层次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时,除考虑传统方法下所需考虑的因素(账户性质和组成、交易复杂程度、关联方等)之外,还重点考虑剩余经营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即考虑财务报表整体重大错报风险对相关账户、交易类别和认定产生的影响,因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样可能会在低层次继续存在。特别是当已经识别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舞弊情形时,审计人员尤其要关注舞弊风险对财务报表重要账户、重大交易类别及相关重大认定的影响。

2. KPMG 与其他三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识别重要账户、重大交易类别及相关重大认定的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KPMG 是在对被审计单位执行战略分析和流程分析的同时对重要账户、重大交易类别及相关重大认定进行识别的,可见其在时间安排上相比有所提前。二是 KPMG 需要在 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下分别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而PwC、E&Y和DTT则仅仅在认定层次进行评估。

(三)控制风险初步评估

由于企业(特别是像“四大”客户那样的大中型规模的企业)低层次具体的内部控制(除了控制环境要素以外的其它四要素)主要是针对各个交易业务类别来设计的,因此“四大”在了解低层次内部控制时是通过将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划分成若干业务循环,再按每一业务循环去了解内部控制。具体PwC和DTT:识别并了解认定层次关键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结合对企业整体层次内部控制的了解)认定层次控制风险初步评估决定认定层次审计策略(信赖/不信赖内部控制)(信赖)执行控制测试; KPMG:识别并了解 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关键控制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合对 FST 层次内部控制的了解)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 RMW(即控制风险)初步评估决定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审计策略(信赖/不信赖 内部控制)(信赖)分别执行控制测试;E&Y:识别认定层次关键控制初步决定认定层次审计策略(信赖/不信赖 内部控制)(信赖)了解认定层次关键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合对企业整体层次内部控制的了解)认定层次控制风险初步评估,决定是否执行控制测试。这种了解方式能使审计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各业务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上,提高审计程序的效率,也便于审计人员在以后的审计程序中按不同的业务循环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四大”的BRA与传统审计方法是保持一致的。各自对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异同点如下:

1. PwC 和DTT 对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程序基本一致。由于KPMG对风险评估层次划分的差异,使得KPMG在该步骤上同上述两者存在相应的差异。KPMG需要识别和了解 CAB 和ASR 两个层次的关键控制,并对这两个层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别进行评价,从而对各自的RMW (即控制风险)分别进行初步评估。再则PwC 和DTT 只需决定认定层次的审计策略,KPMG还需在CAB和ASR两个层次下分别决定审计策略,对于采取信赖内部控制策略的则要计划进一步的控制测试。

2. E&Y 与 PwC、DTT 存在一些差异。在识别了认定层次的关键控制后,E&Y 首先要决定相关认定的审计策略,对于采取信赖内部控制策略的认定就要进一步识别并了解和其相关的关键控制,而对于采取不信赖内部控制策略的认定就直接计划进一步实质性测试,不用了解和其相关的内部控制。对于采取信赖内部控制策略的认定,在对其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后,还需要最后决定是否对相关控制执行进一步的控制测试。

(四)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计划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是审计计划阶段的结束程序。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很难将它们单独分得非常清楚。因此在该步骤中,“四大”在单独对它们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还须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估,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联合评估,得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低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根据审计风险模型计算得出相应层次的检查风险初步水平,并依据检查风险初步水平来进一步计划相应层次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该步骤“四大”各自风险评估程序:PwC、E&Y和DTT:计划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认定层次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联合评估认定层次检查风险(DR)推导计划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KPMG:计划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CAB、ASR 层次 RMM 初步评估CAB、ASR 层次 DR 推导计划CAB、ASR 层次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特别指出的是,E&Y 在认定层次下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联合时专门引合风险(Combined Risk)的概念,定义联合风险为财务报表重要账户以及财务报表其它相关认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联合,并明确指出联合风险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其余的审计工作都要围绕联合风险来进行,联合风险的评估结果是决定实质性审计程序性质、时间以及范围的基础。事实上,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正是受到“四大”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联合评估构思的启发才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的。因此可以说,“四大”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联合评估是对传统审计方法风险评估模式的一大创新。经分析,该步骤 PwC、E&Y和DTT 风险评估总体程序基本一致,而 KPMG 在该步骤上与其他三者存在一些差异。KPMG 需要将 CAB 层次以及 ASR 层次各自的固有风险和 RMW 分别进行联合评估,从而来初步评估各自层次的RMM,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分别计算 CAB、ASR 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并进一步计划 CAB、ASR 层次各自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而其他“三大”仅仅需要在认定层次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联合以及在认定层次计划实质性测试程序即可。

五、风险评估方法的运用

BRA在风险评估时除了应用其他的方法之外,最注重对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审计人员不仅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大量的分析性工具和现代管理方法被运用到分析性程序中去。虽然“四大”在风险评估时都注重分析性程序的运用,但相互之间对分析性程序的重视程度和应用力度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由于在审计计划阶段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进行了解的方式不同,相比DTT,PwC、KPMG和E&Y更加注重对分析性程序的应用,在执行分析性程序时运用的分析性工具也相对较多。如在战略分析时运用了PSET分析和POPTER分析方法;在流程分析时运用到了价值链分析(VCA)和波士顿矩阵(BCG)以及SWOT分析方法;在绩效分析时运用了平衡积分卡(BSC)和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分析技术等。而DTT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时并没有将最主要的精力花在研究客户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流程上,而是综合考虑了影响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内外部因素,同时对报表资料实施初步分析性复核,如同业分析、纵向分析、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比较以及财务数据之间比较等。而在PwC、KPMG和E&Y三者中, PwC 更加注重也更擅长应用分析性程序来进行风险评估。这主要是因PwC 的客户多数为成熟型的超大规模公司,通过对客户实施大量的分析性程序有助于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同时也因为PwC 本身具有的风险评估工具――全球最佳实务(Global Best Practices,简称GBP)――使得其更擅长实施大量的分析性程序。

六、风险评估的取证

风险评估其实就是评价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和披露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实际经营状况之间的符合程度,而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就需要从多方面获取足够恰当的证据。证据可以从公司内部或者公司外部获取,由于从公司外部获取的证据相比从内部获取的证据更加不易受管理当局控制和歪曲,因而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BRA 在风险评估时除了注重从公司内部获取证据之外,也注重从公司外部获取证据。如“四大”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时都要获取公司外部信息(行业市场状况、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总体经营环境等),还会询问投资者、分析家以及前任注册会计师(若为新客户的话)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看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KPMG在对风险评估证据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有了新的进展,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提出了审计证据“三方印证”的理念。KPMG将风险评估基本证据来源分为三种,即EBS(Entity Business States)、MII(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termediaries)以及MBR(Management Business Representations),并将其获取证据的方法称为Triangulation(三方印证),指从上述三个基本证据来源收集可以相互佐证的证据的方法。由于从EBS获取的证据属于外部证据范畴,不容易被管理当局歪曲,因此该方法强调在风险评估三个层次(FST,CAB,ASR)评估风险时均要用从EBS获取的证据来对从MII 和MBR获取的证据进行佐证,这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风险。目前“三方印证”的取证理念已经代表了风险评估取证的一个新方向。

结束语

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篇4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有关委、办、局,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商业房地产项目销售的社会稳定风险控制,落实商业房地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现就我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评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成立市商业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评估审定工作。组长为市政府城建分管领导,小组成员为市维稳办、发改委、公安局、监察局、国土局、建设局、商务局、审计局、规划局、^v^、住保房管局、金融办、工商局、法院、项目所在地镇(街道)等单位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风险评估的审核牵头单位为市维稳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维稳办。

二、商业房地产项目上市销售必须经过项目风险评估,评估报告由开发企业提供,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销售的可售与自持比例,风险防范资金和自持比例的平衡方案,预售部分的销售方法、自留部分的经营开发、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风险及应急预案等。

三、风险评估报告的审定程序:

1.商业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由项目所在镇(街道)审定后,报市维稳办备案,市住保房管局根据市维稳办备案证明办理相关手续。

2.商业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含1万平方米)的,经项目所在地镇(街道)认定后报领导小组审定,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市住保房管局办理相关手续。

五、已取得预(销)售许可或已办理商品房初始登记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销售过程中被发现有违规销售行为的,市住保房管局应暂停办理该项目相关手续,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处罚。由开发企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经项目所在地镇(街道)认定后报领导小组审定,领导小组出具审查意见,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市住保房管局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六、土地已出让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办理自持部分产权证登记前被发现有违规销售行为的,相关部门应暂停办理该项目相关手续,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处罚,锁定相关自持比例并上交风险抵押金(由市政府设立风险抵押金专门账户,专款专用)。由开发企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经项目所在地镇(街道)认定后报领导小组审定,领导小组出具审查意见,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市国土、住保房管部门根据审查意见方可办理自留房地产的产权登记,自持部分不得分割办理产权证。

七、新上商业房地产项目,土地出让前须进行项目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通过后在土地出让协议中明确约定风险防范资金及自持比例、自持部分不得分割办理产权证等内容。项目建成并正常经营2年后,开发企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经项目所在地镇(街道)认定后报市领导小组审定,领导小组出具审查意见,并报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市国土、住保房管部门根据审查建议方可办理自留房地产的产权登记,自持部分不得分割办理产权证。

风险分析及评估 篇5

【关键词】医院;负债经营;风险;评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度 但是在相关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在医疗市场内部的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大多数的医院都选择了负债经营,以求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人们在关注到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负债经营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一、医院选择负债经营的原因

医院为了在短时期内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拓宽服务的范围,一般都会选择负债经营方式,从而快速的提高自身在医疗市场内部的竞争力。但是从根本上出发,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医院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管

医院要想扩大规模,就需要有大笔的资金,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从银行贷款,从而实施负债经营。但是政府内部的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使得医院的贷款以及融资的规模没有收到限制,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导致近几年来医院筹资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形成了大规模的医院负债经营现状。

2.政府没有给医院投入充足的资金

在政府内部都设有相关的医疗卫生事业部门,主要的职能就是对公共事业、基层的卫生和公共医院进行管制。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对公共事业以及基层的卫生比较关注,因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医院的资金投入就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医院本身的流动资金比较有限,只能满足于当前的经营管理,无法满足医院的扩展需求。因此,很多的医院都选择了负债经营的经营模式,以脱离目前资金紧缺的财务困境,更能快速提高自身在市场内部的竞争力,扩大规模满足更多患者的服务需求。医院一般都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进行负债经营融资,也会采用分期付款或者是租赁的渠道来进行融资行为。

3.医院对负债经营缺乏相应的防范机制

医院内部的负债经营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债务责任追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导致了医院的院长没有责任意识,不需要对医院内部的一切财务情况负责,为了追求自身的业绩或是政绩,就为自身创设有利的环境来扩大整个医院的经营规模,没有节制意识大量的购买相应的医疗设备等等。缺乏防范机制的主要原因就是医院自身的经营流动资金不足,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资金也有所降低,从而导致了医院出现了负债经营情况。

二、医院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医院为了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一般都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选择负债经营的经营模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缓解医院的资金问题,提高医院自身的影响力,但是过度的负债不仅不能环节医院的资金问题,反而会限制医院的长期发展,为其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1.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危机的几率增加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具有两面性,负债经营也是如此。从积极的方面看,负债经营能够快速的促进医院发展,扩大医院的影响力,但是从消极的方面看,负债经营可能会增加医院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财务危机的几率。因为医院的管理层在监督管理的时候没有有效的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从而导致了医院在进行负债建设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虑发展的规模,只是单方面的对医院进行资源投入,提高了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资本投入,转向了高成本、高风险和高负债及高科技的经营。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支撑管理,导致了医院在进行负债经营时,无法进行科学控制,容易出现负债的失控现象,引发医院的经营财务危机的几率大大增加。

2.医院的再筹资能力大大的降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力度在逐渐的降低,对医院的贷款建设政策也做到了逐渐放宽,在为医院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的机遇。大部分的医院都会为了稳定经营或者扩大规模而出现了资金不足的现象,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会选择银行贷款或者分期付款等方式来实行融资计划,从而有效的应对政府对医院经营的投入资金转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资金减少的同时,对医院的贷款和负债行为的监管机制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导致医院在筹集资金时的随意性过大,完全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盲目的筹资只会导致医院再筹资的能力大大的降低,为今后医院的经营带来的无法预估的影响,阻碍了医院的未来发展道路平稳及可持续。

3.医院的医疗风险快速提升

从目前的医院发展情况看,我们发现,患者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费用与医院的负债情况有关,负债的增加会提高相应的医疗费用。很多患者本身并不具有较强的经济能力,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医院负债的增加将会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医疗经济负担,医患关系将进一步加剧,导致医院的医疗风险快速提升。并且,我们也意识到医院的公益性日趋下降,究其缘由还是医院的过度负债经营造成的,医疗服务费用的快速增加引起了医疗的整体费用提高,使得社会对医院的怨言极大,打击了医院的整体公信力,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医院的社会效益,从医院的长远发展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的评估

1.财务指标设计原则

财务风险具有系统性,贯穿于医院价值活动的全过程,它不是离散的,而是连续存在于医院的整个经营活动。基于财务风险的特征,医院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系统性原则。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对各类风险的各个影响因素都给与充分考虑;其次,目的性原则,设计医院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应当目的明确,;最后,适宜性原则,设计的评估指标应能够适时、准确的反映医院财务活动的变化情况。

2.建立风险指标体系

遵循上述的标准,我们把风险指标体系进行分成两个等级。一级指标包括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状况及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其中,获利能力指标包含净资产收益率、业务收支结余率以及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三个二级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包含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数三个二级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包含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二级指标;发展能力包含资产保值周转率、收支结余增长率以及固定资产增长率。

3.风险指标的分析

(1)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前提,是医院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包含净资产收益率、业务收支结余率以及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三个指标,指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

(2)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是医院负债总额与资产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医院的风险越高,反之风险越低;流动比率,他表示每一元流动负责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医院长期偿债的能力,该指标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风险也就越小。

(3)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包含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指标,指标越高,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强,财务风险越低。

(4)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指标是衡量医院后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包含资产保值周转率、收支结余增长率以及固定资产增长率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越高,表面医院的医院未来的发展能力强,财务风险就小。

综上所述,各类指标是相互独立但有相互联系的,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估,医院可以通过建模、评分等方法来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评定风险的大小,进而采取防范措施。

四、提高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现如今,医院要想实现快速发展一般都是依靠负债经营,虽然这样的经营模式能够给医院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负债经营只会给医院的长期有效发展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医院整体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对策来提高医院在负债经营时的有效性,降低风险,保障整个社会群众的利益。

1.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对医院的负债经营情况进行长期有效的科学监管

医院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就要有效的控制自身的负债经营情况,这不仅仅关系到医院自身的经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要求,医院要考虑到社会群体的切身利益,从大方向上考虑,才能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医院在进行负债经营的过程中,政府就要对医院进行宏观上的管理规划,认真的实行自身的监管职能,从而确保医院在进行负债经营时是科学合理的。首先,政府要对医院的贷款额度进行限制,对于重大项目的贷款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其次,政府对医院的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对贷款行为和负债行为进行宏观上的管理,监督其负债经营是否超额度;再次,政府不能对医院的经营不顾,放任自流,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医院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且健全考核体系,定期对医院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估;同时,政府要在医院内部每个项目中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对医院进行评价,健全绩效目标评价体系,保障社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后,对医院院长的任命要科学全面,改革医院高层的考核机制,确保医院内部的清正廉洁等等。政府为了有效的降低医院在进行负债经营时的风险,避免出现财务危机,要不断的强化医院内部对于负债经营的风险意识,给医院高层灌输管理之余医院的重要性,能够严重影响到医院的经营状况,也要加强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推进医院平稳和谐的发展。

2.提高医院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

要如何防范医院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呢?关键的要点就是对负债规模的控制,只有有效的控制了医院负债的规模,才能提高医院内部对资金的利用率。我们一般将一个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的负债规模,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医院作为半公益性的产业,在负债经营时也可以用资产负债率来作为重要指标,以便于将医院的经营发展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通常来说,若是当医院的负债经营的资产负债率在0%~30%之间时,这所医院的经营处于安全的正常范围内;但是当医院的负债经营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50%,那么这所医院可能在对已有资金进行周转时会出现问题。因此,医院要着力关注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情况,对其进行时时的监控,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可用资金的有效性,增加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医院负债经营的科学合理性。

3.提高医院负债经营的其他对策

提高医院负债经营的对策除了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对医院的负债经营情况进行长期有效的科学监管和提高医院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外,还有构建相关的系统和建立合理的机制,例如医院内部应该构建相关的风险预警系统,在医院经营还未将要出现危机时能够及时的提醒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做出有效的应对;也可用建立有效的债务化解机制,医院在面对自身的负债情况时,可用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来达到发展经营的目的,以化解财务危机。医院也可以健全和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对医院内部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后,能够有效的对医院资产的管理进行强化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医院负债经营的目的。

五、结束语

从上述的情况中我们发现,医院在确定走负债的经营道路时,首先就是考虑在短时间内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却没有有效的考虑负债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社会、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对医院在负债经营时的财务风险进行预估,并且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帮助目前医院负债经营所面临的困境。但是,现如今还是有众多的医院

参考文献

[1]崔红。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成因、风险及对策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2(06).

[2]孙光禹。公立医院负债经营的制度规范与风险预警[J].特区经济,2014(10).

[3]王蕾。公立医院负债经营融资理财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4]方仕文。医院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规避[J].中国卫生经济,2000(10).

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篇6

1、项目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x月xx日止,本项目部共有员工15人,其中职工10人,外聘临时工5人。本项目固定资产净值: 296, 元,主要为车辆两台、地磅、全站仪、锚杆拉拨仪各一台及办公用设备19台。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2、项目收入、成本分析。

本项目承包单价按xxxxx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单价下浮确定,工程已到最后扫尾结算阶段,但业主计量清单还未出来,计量收入及形象产值均为预估金额。

施工队结算已基本预估结算完毕,已凭预估结算汇总表入账。 部分材料由施工队自行采购,列入其他劳务成本中

本项目无机械设备,使用也是租赁施工连队设备,机械台班费计入劳务成本中。机械使用费中除租赁其他机械设备费用外,其余费用是由机械作业科目结转的项目部汽车燃油费及折旧费用共计约52万元。

项目间接费用明细。

上表为本项目从20xx年xx月开工起至20xx年xx月费用开支说明。施工高峰期,项目人员约40人,其中职工约20人。职工五保一金从20xx年xx月开始核算上交,现已上交至20xx年xx月,已累计上交约万元。

所属上交为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管理费,按形象产值亿核算,见下表:

上交公司管理费明细表

3、项目盈亏预测。

项目盈亏预测明细

预测说明:

本项目承包单价按xxxxxxx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单价下浮确定,工程已到最后扫尾结算阶段,但业主计量清单还未出来,xxxx只按照他的临时计量金额为基准给予借支工程款,无任何期间支付证书依据,造成我项目计量被动。现在业主又下发新的计量规则要求全部重新计量及变更,以前批复的计量不知业主是否确认,故本项目计量收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主要项目施工连队结算也因业主计量清单未出只能预估结算,重新计量也影响到前期预估结算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给项目预测盈亏带来很大的不便,难以准确预测。项目地处xxxxxxx,给工程原材料的采购带来很大的不利,材料短缺,运输很困难费用也颇高,材料都要跨省采购或从市区才能运送到达工地。xxxxxxxx只提供钢材及火工品的材料,水泥及油料都要自行采购,加之施工期间水泥、柴油价格不断涨价,也只好多方面由各施工队自行采购,但业主还是按以前预算单价临时计量后借支工程款给我项目,造成我项目资金周转困难。

按与xxxxxxxx签订合同,同意原材料调差,但具体补差收入目前很难确定,若管理费按10%核算上交,项目盈亏可持*。待材料补差确定金额后,可补上1%的管理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