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建立(优秀4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Waner帮大伙儿分享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

师生关系的建立 篇1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赖以传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他整个的人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面对当代社会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扩大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的现实,应不断地思考自身职能,使学生们在富于教育性的师生关系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智能的发展,而且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

那么,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何积极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作初步的思考。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可行性策略

(一)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

(三)放宽视野,鼓励学生批判。只知道盲目服从,一味接受的学生永远只能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老师应放远目光,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出发,鼓励学生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挑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同时他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他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大量事实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理则会健康发展;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敌对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关系适应良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可以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学生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学生往往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态度或行为榜样,通过他们去了解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教师在“有意无意”中就充当了这样的“榜样”角色。学生通过师生关系这扇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人际关系网,发展社交技能,学会友好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学会选择发展,学会适应生存,从而有效加速社会化进程。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基础,而正确的教师观则是学生尊师的基础。教师的学生观大致可分为两类:有的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他们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以满腔热情、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把学生教育好。

四、 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因素。教师的民主作风对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学生言听计从。他们还任意惩处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理压抑却不敢发表意见,这种独断专行的教师作风是造成最坏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

总之,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及其重要性 篇2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师生关系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效,有助于大家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表达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论》中就提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这说明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近教师,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学生才会喜欢他进而接受他的教育,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实现其教育目的。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的进行。

二、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1. 尊重爱护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爱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生活领地,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分担他的学习,领悟他的思想,感受他的情感。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需要学生的尊重,学生同样也需要教师的尊重。然而受多年来师道尊严的影响,当教师出现错误时,说一声“对不起”却成了难以启齿的事情。如此一来是否会失去学生的尊重?在师德调查中,有的学生不喜欢某些教师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认为他从来没有错的时候。”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敢于说“对不起”。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一种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基础,双方互相交流,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2.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就要慎重,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给学生下定论,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接受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让每一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有意识转化成为后来的无意识。告诉他们“你也行”、“你很棒”,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精彩。

3. 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增强师生的密切关系

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在指正学生时,可以先从自己问题讲起,或批评前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等。相信在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4. 加强沟通,做学生的“知心人”

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沟通。师生间的互相沟通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因为这种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做学生的“知心人”。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教师要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切从沟通开始。

5. 多一点欣赏的眼光,给学生自信

歌德曾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既然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那我们的每个学生身上也就都有闪光点,我们就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多给学生鼓励的话语和鼓励的目光,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当学生的答案和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或者当学生的答案显得很肤浅甚至错误时,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死,或置之不理,而应当给予热情的鼓励、耐心地引导、细心地呵护,存留其熠熠生辉的思想的火苗。这一点,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可能只是多一点耐心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很可能是巨大的。

6. 家长的合理介入

我们老师往往因为学生的过错或对学生的不满而向家长告状,家长的过多介入,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降低,开始怀疑老师的能力,甚至讨厌老师。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参差不齐,有的家长觉得被老师叫到学校很没有面子,往往对孩子大声呵斥甚至拳脚相加。这样在孩子心里有了负面影响,会对老师存有戒心甚至产生敌对心理。我们老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思维活跃的大脑。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所以当他们出现问题时尽量与其面对面解决,要考虑他们的将来及以后的成长发展。只有在特殊问题、紧急情况下才与家长协商解决。切忌大事小事都找家长,我们要慎用并用好与家长沟通这一法宝,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

总之,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更多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有赖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赖于学校、家长、学生的全力配合。我们坚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并能迸发出更强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最优质的教育。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3

[摘 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

[关键词] 师生关系;教学作用;素质教育

作为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让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素质。与此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试图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要明白师生关系

“关系”一词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努力做到:

1、用“爱、勤、范”来拉近学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爱”字,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没有爱,也就谈不上教育。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2、对待学生要“真诚、理解”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这样对学生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等方面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才能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当今“应试教学”逐渐转向“素质教学” 的进程中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点说就是:

1、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教师灌、学生装”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课堂气氛也会瞬时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很明显例子。

3、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学习气氛。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同时,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学好关键在于多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开口。教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自由会话的环境和气氛。 如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深化中学教改,积极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均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人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并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切都应该从重视和建立良好的中师生关系开始。

作者简介:洛桑桑旦,日喀则南木林县第一中学藏文组,研究方向:中学教学。

论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4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构建;理解;教师;尊重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41-01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遵循理解与尊重学生的原则

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学生看待某些问题思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终究是不成熟的孩子。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老师起外号等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正确的学生观,主要应当包括对学生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并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独特个体;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允许学生在进步中出现反复;相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等等。

3.用心沟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俯下身子看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为实践活动,让真情与认识相互作用

3.1 充分发挥学生交流的主体作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但是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因为学生既不是单纯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同样有着交流的主观愿望与能动性。因为交流是双方平等的沟通,如果忽视这一点,交流就会失去一方,也就不成为交流了。因此握有交流主动权的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有多方面需要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对象,以平等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寄希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才可能进行持久的、和谐的师生交流。

3.2 充分开发相互交流的功能。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是一种多样的、开放的社会交际,这种交流既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以构建相应、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的能力。

3.3 充分突出师生交流的心理氛围。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重要的、适应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的态度和情绪成正比。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总之,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体验愉快情绪,产生工作和学习的愉;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愉快的关系,有助于建立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的关系,令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使教师的工作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要想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我们做教师的首先应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并且要明确的把你的爱表达出来。教育是一件虽简单却又很有艺术性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教师愿做有心人,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忠实于自己的岗位,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我们就会由学生的良师益友走向成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