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老李给大家找到的5篇百科知识问答题目,欢迎参考。
这一场景不禁让人想起1950年英国科学家图灵提出的判定人工智能的标准――图灵测试。在很多时候,Siri能够很好地回答人们提出的种种问题,让人觉得它好像已经具有了思维。图灵曾预测,2000年前后,将出现能够让70%的人在5分钟内无法通过问答辨别的人工智能,Siri的出现,似乎是在图灵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对这位伟大学者的致敬。
Siri与语义识别
“隐藏在图灵模型背后深刻的科学思想对我们理解即将到来的21世纪第二次计算革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纪念图灵百年诞辰的“中国图灵年”活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玉成说。
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包括分布式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主体系统、人工思维模型、知识系统、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遗传与演化计算、人工智能应用等在内的庞杂知识和技术体系。例如,在2011年曾战胜人类选手夺得美国问答节目《危机边缘》冠军的大型计算机Waston中,就集成了高级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自动推理、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
语义识别曾被认为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障碍。机器翻译将“像蝴蝶一样飞行”(Fly like a butterfly)译成“苍蝇喜欢蝴蝶”(英文fly兼有“苍蝇”和“飞翔”的意思)是很常见的现象。Siri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例如,在用户说“ I like a romantic place for Italian food near my office.”(我想在办公室附近找一个浪漫的意大利餐厅)时, Siri会回答:“I am looking for a Italian restaurants which reviews say are romantic near your wok in San Jose.”(从大家评论的结果来看,在你公司附近最浪漫的餐厅在圣何塞)。这个回答说明 Siri 知道 near my office 是指定地点,并且将其和之前存储的用户的工作地点联系起来,听懂了 romantic 是个形容词,并能够通过网络上他人的评论来判断餐馆是否符合“romantic”的要求。
与早已出现的语音识别技术相比,Siri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实现语音识别,还能够实现语义识别,它会结合上下文结构去分析一个多义词究竟在这句话中是哪一个意思,并通过后台数据(包括用户使用过程中积累的信息记录)的挖掘,找到合适的答案。
从让设备更接近人工智能的角度上,苹果收购Siri是一着妙棋。Siri源自从斯坦福大学的SRI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剥离的一个项目。Siri的联合创始人兼工程副总裁亚当・奇也是该项目的首席架构师,CTO汤姆・格鲁伯是出身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语义网专家。2010年,苹果收购了Siri团队,收购价约在1亿~2亿美元之间。相较Siri的重要意义,这笔钱花得实在是非常划算。
当然,Siri不能完美地通过图灵测试。一位iPhone 4s用户大卫・琼斯向苹果提出的诉讼就说明了这一点。他指控苹果错误地描述了Siri功能:“Siri要么无法理解原告所提出的问题,要么在经过长时间等待后提供了错误的答案。”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生活
虽然Siri尚未中文版本,也让很多国人感到遗憾。但其实很多人早已不知不觉地应用过相关的技术。例如,现在一些网站会设立在线咨询模块,其中有一部分解答其实是由机器完成的。“例如,在电子商务领域,顾客有90%的问题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诸如询问产品价格、货品运送时间等。以京东商城为例,通过智能人机交互分流客户的电话咨询,可以为其节约20%以上的成本。”研究语义识别多年的小i机器人董事长袁辉表示。已经8岁的小i机器人也在近日联想的智能电视中担任了与用户交流的重任。
除了日常生活信息,人工智能还被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例如,美国一些城市早已开始运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将犯罪信息交给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实现对犯罪可能发生区域的预测并以此为依据安排巡逻警力。据报道,这些举措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使犯罪率大大下降。
不过,人工智能的前进也非坦途。就以语义识别为例,其技术难度很大,即使是Siri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很多类似产品的体验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由于成本高昂,仅在很少的行业得到应用。这些都是人工智能要更深地影响人们生活需要突破的障碍。
资料
图灵测试与人工智能
1950年10月,图灵在《机器能思考吗》一文中提出的图灵测试是迄今为止公认鉴定机器是否具备思维能力的方法。图灵提出,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IBM的Waston是目前为止最接近这一标准的机器,2011年,它在美国问答节目《危机边缘》中击败了人类选手夺得冠军。但Waston依然无法通过图灵测试。例如,反复问Waston同一个问题,它会一直回答正确答案,而不会指出“这个问题你已经问过了”。两者的区别在于,Waston回答问题的方式依然是从知识库里提取答案,而真正的智能则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够洞察到观察者在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并表示异议。
链接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举办“中国图灵年”系列活动
2012年,是图灵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图灵做出的学术贡献,欧洲可计算性协会主席,英国数学家、可计算性理论学家,利兹大学教授巴里・库珀发起并组织了2012年世界图灵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组织共同组成了图灵百年纪念咨询委员会(TCAC),以协调世界各地纪念图灵百年诞辰活动。
[关键词]“三农”科普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最近,我撰写的一本近50万字书――《“三农”热点问题真问实答》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并被选进农家书屋。这本书来自于我30年的工作点滴,也是我做编辑为农民读者服务30年交出的一份答卷。回顾过来路,感触良多。
1977年恢复高考,22岁当了三年半农民的我,放下手中的农活,花了五毛钱完成整个高考过程,走进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接受4年的高等农业教育,深深体会了求知若渴的滋味。从此,我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农民―大学生―编辑。
我在《新农业》期刊这个直接服务“三农”的编辑部里,做了30年的科普编辑。在这平凡实在的工作岗位上,我越来越深刻地悟到:一位编辑,能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生命,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和奋斗,这其中自有殚精竭虑、“曲肱而枕”之乐[1]。
现代农业生产包含百业,项目复杂,技术各异,问题繁多。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技术难题、知识困惑,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而现实中,农民找专家很困难,可供他们查找的资料很少,问身边人往往不解决问题,这是广大农村的普遍状况。问题急如火,节气不等人,不马上解决就会影响生产,造成损失,农民急需立竿见影解决难题的平台。我们《新农业》期刊有责任和义务将农民提出的疑难问题、共性的问题集中解答,及时在杂志上刊登出来,快递给农民读者,以解燃眉之急,这样会使千百万农民读者得知获益。于是,《新农业》杂志《编读对话》栏目应运而生。1990年首期的编者按是这样写的:
《编读对话》栏目与您见面了,负责本栏目的边为农首先向各位读者问好。编辑部每天收到来自各地的无所不问的信件,辟此一席,将解答信中提出的各类农业技术和知识问题。读者朋友,您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或不解之谜,或想钻钻“牛角尖儿”、“较较真儿”什么的,请写信给我,为农愿意做您的好朋友,解难释疑。[2]
大量的读者提问随之而来:种植养殖什么品种好?除草剂产生药害怎么办?甘薯覆膜栽培能增产不?大棚黄瓜得疫病咋治?公鸡打鸣是怎么回事?夏洛莱羊到哪里能买到?养鸵鸟能挣钱不?大豆下茬种植花生能行不?商纣王吃西瓜可能吗?岳云在山中用筷子插土豆练锤法是真的吗?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玉米的?猕猴桃在辽宁能栽培不?吃转基因食品有害吗?苹果卖不出去咋办?发展中药材生产有前途吗?新生儿没有承包地找谁说理?人参果到底是什么水果?骡子为什么不能生育?大棚收取特产税合理不???
这些完全是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原始信息,是农民长满老茧的手写在信纸上的疑问,是从田间地头传来的心声。读着一封封来信,作为编辑,我强烈感受到农民渴求解决所遇难题的急切心情、企盼的眼神、焦急的等待、丰收的寄托。通过那么多发皱的信件,可以觉察到农民犹豫再三的顾虑:信发出后人家能理会解答吗?
我在杂志上每期用两个版面,以“边为农”的笔名集中解答读者来信、来电、来人提出的疑难问题。多年前的农村,信息不畅,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学技术知识贫乏。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只能靠信件、电话或直接来人询问。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用百字解答对农民来说真的很速效、解渴、给力。农民在杂志上看到这些疑难解答,得到了新技术,分清了信息真假,很多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如今,“边为农”已经成为千百万农民读者熟悉的名字,成为他们心中可信赖的朋友。编辑部也因此经常挤满了农民,包括带队而来的乡长、村长。
现在,解答农民的各种疑难问题,已经成为我的职业习惯。农民大量的疑难问题每时每刻都充盈在我的脑海里。将这些来自生产第一线的疑难问题作为科研项目或课题加以研究、写成论文、编成书籍便成为《“三农”热点问题真问实答》的由来。30年来,几万人次的读者提问,集中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三农”的热点问题以及农民多方面的需求。《“三农”热点问题真问实答》真实记录了这些问题、需求和编者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变化历程、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成果更新转化的光辉成就以及农民在思想意识和收入方面提升的新境界。
作为科普期刊的编辑,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不能完全解答来自全国各地所涉各种技术和知识难题,因此关键是要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对读者要有真情和热心。在图书馆、资料室、网络上寻找答案的同时,要依靠大学教授、科研专家、业内人士、政府各部门权威以及各地经验丰富的专业学者来解决,答案才更科学准确。我常常手持信件找到教授的家,打电话占用专家学者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悉心向他们请教,再转化成科普语言刊登在杂志上。电话里,很多素不相识的专家听说是农民提出的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立即热情认真起来,给予详细具体讲解,急农民之所急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凝聚更多的是大学教授、各地专家、各涉农单位权威的智慧和无私奉献,没有稿费,没有咨询费,也没有劳务费,只有“三农”挂念在心中。当然,服务“三农”,科普编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亦不可或缺。
原隰[3],汗水和心血必将换来丰收和喜悦。莫说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衣裳”,莫说编辑工作“单调和辛苦”,编辑工作也有笔墨驰骋的洒脱天地,也有助人成功的乐趣。利用每期杂志答疑文章连续刊登而标题变化的特点,细心琢磨编排,会产生诗的效果。我将《编读对话》栏目1992年1―8期文章的标题,按顺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首诗:
科技鸿桥叙往来,信息万道分真戤。
排忧解难千丝语,晓澍春风百姓宅。
神农有路筹经纬,蓓暖源头富花开。
同川[4]励耜出金果,浩野泥书赞英侪。
这首诗是科普编辑为读者服务的真诚之心的写照,将为农民解答生产生活疑难问题、分析发家致富项目的无限乐趣表达得很充分。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农业大学毕业生,我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是我理所当然的选择。“三农”,是我们永远离不开的衣食之源,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们为之奉献智慧和力量是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和义务。
注释:
[1]田晓娜。四库全书精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667-701.
[2]边为农。编读对话。新农业,1990(1):54-55.
[3]诗经。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133.
百度营销是指基于百度的推广方式
这里说百度营销不是百度竞价排名,是指的一切基于百度的营销方式,包括百度竞价排名、百度优化、百度知道问答推广、百科推广、文库推广等等。笔者小马识途网络营销机构首席顾问马山,从事网络推广工作多年,五六年前就摸索着做问答推广,当时只是觉得这样可以起到宣传作用,业内也还有问答推广这个说法,因为那时候知道、百科这些产品都刚刚推出。
百度营销的路越走越窄
网络推广的手法,其实跟产品一样,也是存在生命周期的,也有灭亡的那一天。虽然有这么的百度营销推广方法,现在除了竞价排名能受到百度的保护以外,其他网站百度优化、问答推广、百科推广都受到了打击,稍微有一点广告就会被del,百度知道对提问和回答审核都是十分严密的了,有广告的提问和回答基本上是提交不上去的。以后做百度系列营销也就只能选择竞价排名了,可是竞价客户过多,费用过高也是问题。总之,当大家都看中网络推广的时候,网络推广来打市场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百科知识》:我们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呢?食品安全与否,谁说了算?食品安全有没有标准?
答: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要依据标准判别,而标准的制定要有国际认可的研究条件和翔实的数据作为背景,你的结论才能站得住脚。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准是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个国家参考这个标准,而非强制各国一定要使用该标准。
各个国家会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国的情况,在有科学证据的前提下,制定本国的标准。每一个标准的制订都需要通过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是需要科学技术来支撑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常常缺少人员和技术积累。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消费者对于更加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增长,这就要求食品安全相关标准也要更加健全:
《百科知识》:我国在标准方面有一些什么问题?
答:总体来看,由于我国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体系尚未完善,对有些违禁药物残留检测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时难以对食品中的这些残留实施有效监控,特别是非法添加物。
《百科知识》:既然我们国家的食品标准滞后,那能不能借鉴国外标准,把国外现成的标准拿来直接用?
答:我们是有部分标准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因为搞这些标准,国家要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时还受技术水平制约。
不是所有的国际标准都适用于我们国家,有些标准需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定。如国际食品安全标准里面有猪肉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国际上只定了一个猪肉的标准,因为脏器在国外很少有人吃,而中国人却吃得较多,脏器里的重金属通常是猪肉中的若干倍,如果不制定脏器重金属标准,只是去参照猪肉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百科知识》:有专家说,大规模生产的农产品往往不可能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等,特别是在中一国;但只要控制使用时间、浓度和种类,最后的产品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那么,我们如何去判断这些指标呢?
答:凡此种种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所有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之一,指对食品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界定、特征描述,并进行暴露量评估和结果描述的过程。其科学理论基础是毒理学的“剂量导致毒性”,即“剂量增加导致毒理效应出现并且加强”,也就是说,很多东西在超出剂量后有可能就会有毒性或危害。
风险评估可以告诉人们,对于某种食物或添加物每人每天吃多少是安全的。比如某种添加剂,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是每千克体重0.3毫克,只要不超过这个量,那么吃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品,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危害。如果每天的摄入量超过了每千克体重0.3毫克,就有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可以说,没有风险评估这个科学基础,我们的标准制定、限量设定、指南、市场监控等就失去了科学依据或科学指导,甚至会导致食品安全事件被炒作放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当然,风险评估也有局限性,如周期过长等。对于苏丹红,英国人研究了7年才有结果;而转基因食品,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至今仍无最终结论。
《百科知识》:看来风险评估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如何?
答:对某一食品限量进行风险评估,与做一个新药评估相似,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这个能力或实力。加之,我们国家真正系统地进行这项研究的科研机构实属凤毛麟角,专业化的机构还没有建立。在这方面,我们还需尽快提出思路,加快步伐。
有一点需要强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不能全部照搬国外的结果,毕竟中国的食品消费需求和结构,以及人种特征等有不同于国外的地方。
《百科知识》:三聚氰胺的风险评估情况如何?
答:关于三聚氰胺的耐受剂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通过实验得出人体的每日耐受剂量为0.63毫克/千克;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考虑到其他因素,得出每日耐受剂量为0.5毫克/千克。也就是说,体重50千克的人,每天允许的摄入量为25毫克,即体重50千克的人每天喝1升含有25毫克三聚氰胺的牛奶,即为耐受量。在食量相同情况下,体重越大,耐受量越高。所以,小孩比大人更敏感。
关键在于控制与防范
《百科知识》: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答: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研究薄弱;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缺少科学基础数据支撑;现行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仍然比较落后;食品安全溯源预警体系尚不完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等。
《百科知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
答:食品安全和品质损失可能发生在食品链上的任何环节,要一一找出这些风险是非常困难的,并且成本也十分昂贵。这就需要有计划地对食品链中多个环节进行控制和预防,从而有效地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对于食品链上一些潜在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应用良好操作规范加以控制,如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操作规范(GMP)等。
具备预防性特点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也不失为提高食品安全性的一个好办法。
由于科技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各国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其中,风险评估技术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核心技术;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检测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受到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国加快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化战略;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的监测、溯源和预警技术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成为提升食品安全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核心动力(以生物芯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全新毒理组学技术的发展)。
可以说,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制定合理科学的标准,对食品安全加以控制并保证严格执行,再加上一定的科学技术做支撑,食品安全才能有所保障。
解决从源头开始
《百科知识》:看来,要解决好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进一步加强检测力量。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能把食品安全的关把住了?
答: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靠检测技术来解决,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因为后期的加工环节相对容易监管,并非是构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症结。
举例来说,欧洲采用的是食品追溯体系。你在市场上买一块猪肉类食品,通过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很轻易地查到这头猪从种猪、生长环境、吃什么饲料以及如何加工、上市销售等等情况,相关数据至少保存5
年。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通过追溯体系很容易查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对饲养者和加工企业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从源头上减少了问题的发生。而在我国,过去监管部门的检测只是食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程序,很少考虑过程和源头问题。依据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背景,必须贯彻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原则。
《百科知识》:您刚才谈到一个词――食品追溯,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答:治理食品污染的根本在于源头治理,要治理源头,就得知道污染物在何处产生,如何传递,各自的贡献率是多少,如果只作下游的检测,治标不治本,治理成本会非常高。
所谓食品溯源,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及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记录与质量和安全有关的信息,使其能够被追踪,以有效监控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溯源的目的是要确定污染源头,发生地点和时段,以便在食品安全事件中采取果断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尽可能缩小控制和召回范围,减少盲目性,避免更大的损失。
食品安全立法和教育乃当务之急
《百科知识》:既然食品安全这么重要,那么,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些什么呢?
答:制定食品安全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食品安全治理的基础和根本所在,也是挽救中华文明的基础所在。这样做可以让人们清楚地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和知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大多数人对食品安全的状况并无客观、全面的认识,很多人什么都不敢吃,此种做法并不科学。但我们也不否认,不管国内国外,食品安全都存在不少危机和隐患,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温饱到安全,从安全到科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保障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
《百科知识》: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家,您能否给本刊读者一些建议?
答:食不单,管住嘴;体没宽,放开腿。或者说:食不单,体没宽;管住嘴,放开腿。
相关链接
近年部分食品安全问题
“苏丹红”鸭蛋
2006年11月,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成鸭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苏丹红四号。随后,全国其他地区也陆续发现含苏丹红的红心成鸭蛋。
该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
“嗑药”多宝鱼
2006年11月,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多宝鱼的抽检结果,样品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而且,水产品体内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效果。
瘦肉精中毒
2006年9月13日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肉率,已禁用。
食用后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肌肉震颤、心悸等中毒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心脏骤停甚至昏迷死亡。
人造蜂蜜事件
2006年7月,某媒体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据称,这些人造蜂蜜,有的是用白糖加水加硫酸进行熬制;有的直接用饴糖、糖浆来冒充;有的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
假蜂蜜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可言,而且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
PVC保鲜膜被列入禁用黑名单
2005年10月,有报道称日韩致癌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转道中国。含有DEHA的保鲜膜遇上油脂或高温时(超过100℃),增塑剂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有致癌可能性。
啤酒甲醛风波
2005年7月,有媒体报道,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这种可疑致癌物,“95%啤酒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
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大量食用可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食用可致癌。
“苏丹红”事件席卷全国
2005年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肯德基、麦当劳公司的产品中亦被查出含有苏丹红色素。
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会增加致癌的危险性。
阜阳劣质奶粉
关键词:业务咨询平台;内训师;知识资源管理;邮政业务百科
一、引言
中国邮政作为大型央企,80万员工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业务种类开展范围广,包括函件业务、包裹业务、汇兑业务、报刊发行业务、集邮业务、速递物流业务、金融业务等上百种业务。自2005年以来,中国邮政始终坚持人才强邮的战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新技术促进远程培训的实施与开展,自主建设了中国邮政网络学院。中国邮政网络学院已经解决了中国邮政组织大规模培训学习的难题,为邮政员工提供了远程培训学习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面授培训的不足。然而,远程培训天然的不足是无法解决实时互动问题,无法及时、准确的解答员工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笔者基于邮政企业远程培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提出了研究和建设邮政企业线上业务咨询平台的策略,希望能对邮政及其他企业建设线上业务咨询平台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线上业务咨询平台的定位
邮政企业线上业务咨询平台,是集邮政专业知识管理、搜索、询问与解答等功能于一身的平台,员工在日常工作和参加培训中,如遇到业务疑难问题,可通过线上业务咨询平台向业务专家进行咨询,也可通过专业知识资源库进行搜索,能够快速、精准的获取问题答案。在线上业务咨询平台的应用上,员工可向特定业务专家进行咨询问题,也可直接将问题抛给专业条线的所有业务专家进行咨询,业务专家收到问题消息后可通过手机APP或远程培训网进行解答。咨询内容可采用图文、视频、音频等格式进行交流,以丰富业务专家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形式。
三、建设线上业务咨询平台的策略
关于邮政企业建设线上业务咨询平台的策略,笔者认为,需结合企业实际,并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整合各级内训师资源,完善内训师考核办法。建设线上业务咨询平台在研发上不存在技术障碍,最大的障碍是缺少邮政业务领域专家参与企业远程培训活动,即培训师资保障问题。师资保障直接影响着业务咨询活动的顺利组织与实施,没有师资的线上业务咨询平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拥有一支勤劳、专业、敬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业务咨询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条件,也是业务咨询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内训师是指在某个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能承担一定的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工作,具备相应的授课能力,并得到正式聘任的企业员工。在该办法中还规定了内训师的考核标准,包括集中授课、编写教材、制录远程课件、编写远程课件脚本以及其他培训工作等相关指标。就目前来看,解决线上业务咨询平台师资保障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要充分依托邮政企业现有的集团级、省级和地市级内训师专业队伍,分专业、分级别建立起远程培训业务咨询专家体系,用以承担企业员工在工作和培训中遇到的各种业务问题咨询工作。另外,在内训师考核标准上,考虑增加线上业务咨询工作量的指标项,以适应远程培训发展的新需要。
(二)梳理邮政专业知识体系,建立专业知识资源库。在邮政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为加快邮政业务转型发展,集团公司根据中国邮政面临的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企业资源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从业务层面提出确立了“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邮政业务的转型发展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邮政专业知识资源库可为员工提供丰富实用的学习资源,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目前,邮政专业知识体系还不够健全,需要业务部门认真梳理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形成邮政业务专有技术和知识,并提高对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从而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邮政企业要更快更好发展,就需要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累积自身的知识经验,建立邮政专业知识资源库,具体来说需分三步逐步实施。首先,在邮政各业务条线内部,要以建设专业知识资源库为重点,科学的对现有知识进行分门归类,包括制度流程、标准规范、培训材料、考试试题、典型案例、常见问题等。其次,专业知识资源库正常运行后,加大力度推动专业知识的创新及日常积累,建立完善全面的邮政专业知识统计与分析机制。邮政专业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图像等明确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难以明确表达,体现个性化的知识。这就需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并沉淀到专业知识资源库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最终,使邮政的专业知识资源得以积累、共享、传承、利用以及创新,扩大知识资源应用的规模及领域,规范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估,对知识资源实施全面管理。
(三)建设知识资源库搜索引擎,打造邮政业务百科。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多的人乐于利用互联网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网民经常调侃“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可见这两个搜索引擎已在众多网民心中根深蒂固。比如百度百科,它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平台,旨在创造一个涵盖各领域知识的中文信息收集平台。百度百科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互联网用户的力量,汇聚上亿用户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受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启示,笔者认为在邮政企业线上业务咨询平台上,也非常有必要建设知识资源库搜索引擎,员工可通过搜索引擎在知识资源库中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答案。另外,邮政企业可借鉴百度百科模式,在中国邮政网络学院上依托邮政专业知识资源库打造邮政业务百科,让员工形成一种“遇到业务疑难问题,就找邮政业务百科”的好习惯。在打造邮政业务百科的过程中,要制定规范健全的百科管理制度和流程,充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百科建设,企业内训师要对百科的质量严格把关,保证每一个业务百科描述准确精炼。将来,会形成业务百科、投递业务百科、揽收业务百科、集邮业务百科等系列百科。
四、结束语
中国邮政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80万员工遍布全国各地,业务范围覆盖物流、金融、保险、证券、集邮、电商等众多行业。在工作中,当员工遇到业务疑难问题时,往往不能快速找到权威专家为其解答,通过该平台能够解决此问题,更好的服务于业务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在邮政企业内部建立线上业务咨询平台,无论是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还是在持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