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是现代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一种典范,并具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网络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仍使人们受益。如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经典美文欣赏精选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家乡盛产茶叶,一个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几棵茶树。
这茶树凝结天地清气,又得春露滋养,越发显得灵气了。风挑逗着她那刚被春雨洗涤的头发。天空中堆着浓厚的白云,起伏的茶树如层层绿浪,往远处铺展开去。簇拥着青色群山,空中有断续而悠扬的鸟鸣,刚下过雨的空气有着甘甜的清香,再加上这茶叶自带的体香融合在一起,给人美的享受!
小时候,我经常与堂哥堂姐躲在大片大片的茶林玩“躲猫猫”,一玩就是一上午。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天真闲趣,直到家里人在茶林园口处拼命探着脑袋,叫唤着寻找自家的孩子,这才尽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茶园。那时,家里就数我最贪玩,时常被祖母数落,她用手点了又点我的额头,打趣道:“你呀你!一点没个女孩样!整天呆在茶林里玩,要是哪一天自己困在里头,你就哭吧!”我吐了吐舌头,朝祖母做了鬼脸,蹦蹦跳跳地逃开了。祖父在世时,到了采茶季节,总会去采茶。祖父步履蹒跚,动作娴熟,双手在茶树上轻点,旋……本还是空寂寂的竹篓,一会就吃得饱饱的。之后,到家便将铁锅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茶叶放在里面焙炒……
制茶在故乡是很讲究的,先是杀青,杀青也叫炒青。现在是机械化做茶了,但制茶的古法依然还在,除了杀青,还有揉捻、烘干、摊凉、理条、提毫、做形、焙干等,看起来容易,却也不容易呢!我没亲手做过茶,所以对其了解有限。但看祖父做茶时,翻、摊、揉、捻、。眼疾手快,动作有如舞蹈,直看得人眼花缭乱,这过程还是很享受的。山上有茶,山下有塘,晴天好天气,采茶的采茶,钓鱼的钓鱼,喝茶的喝茶,捏一撮新茶,用沸水冲下,任茶叶在杯中翻动,一芽一叶,亭亭玉立,轻盈灵动,如雀舌叽喳,舒腰展翅,杯盏生烟……喝到嘴里,一缕清香溢于唇齿间……
忽然想起黄聪的《人生若茶》,觉得十分有理。夏天,茶能解署,刚入嘴那苦涩的味,只为等到那回味后的新凉,人生就如这一杯茶,先苦后甜。
月是故乡明,茶是故乡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茶乡。
在如此季节里,品着一杯茶,有滋有味。如此,甚好!
是一种欢欣鼓舞的情绪,希望与人分享并得到认可。
完全是一种自我认可的价值体现。丝毫不体会身边人的感受,人性中最自私本质的泄露。无法逃避的对周遭的人群施以攻击。愉悦自己的心怀,却并不能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美感。反之,注定功德无量。我们无可厚非。偏偏一些人,拿自己的喜好当成公益,大有宣传扩大之需,对别人造成精神负累全然不觉,让人苦不堪言。
深有体会,便会常常自我醒省,不做那个被人避之不及的人,自己的喜欢只管尽数归于自己私有,点一盏柔和灯盏,借一束银白月光,细细把玩潜心爱恋,都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如若是花,必会花开有期,花香四溢,只要你不花香过敏,自有花香入怀。尘世之间,只有一种花香可以逆风传送——德馨涌溢。
曾经一度喜欢拿自己喜欢的东西送人,偶然的一次,发现我的喜欢在他角落里蒙尘,亦或成为哄孩子的玩具遭受摧残直至破损。这一幕使自己受到严重打击。观念产生动摇。才算明白:最好的礼物,不在价值多少,一定要送那个同样喜欢和懂它的人。送出去的是希望,它的归宿得到圆满和延伸,使喜欢的情绪抻枝长蔓花开枝头。
喜欢还是欣赏的,都应该保持数量的纯净,数量繁杂使其珍贵性变得可疑。
最好的那个给你。只此一个。绝无仅有。是真的喜欢。
今早走路,猛见麻车坞口桥边有迎春花开。照着桥下的浅水,金英翠萼,弱条纤柔,妸娜极了。这儿我前两天也来走过,只见零星的几簇桃花绽放,迎春花记得是没有的。
迎春花的名曰迎春,我想是由于她的颇能迎春吧?许叔重《说文》说:迎,逢也。段玉裁注:逢,遇也。《正韻》说:物未來而往迓之,物來而接之,为迎。什么意思?就是人家没来,你跑去他那里接他来,人家若是来了,则你就在那儿招待。
记得今年是春节之前就立春的,十二月十九公历2月4日吧,今天3月14日,掐指算算,春天的走到时节这里边来,已经一月有奇了。其时迎春花既未去“迓”,又不在“接”,时至如今,姗姗来迟,兀自搔首弄姿,真是”浪得迎春世上名”,严重失职了!我是没有黄巢那样的志向抱负了,否则是一定要着其甭“与桃花一处开”的!
其实,在我住的小区里是也栽种有迎春的。从楼道出来要走到对面地下室去,小径的两边,物业的师傅们多年来把迎春们修剪得都细细瘦瘦高高挑挑,活象哪家单位的大厅门口夹道而立的两队迎宾小姐,一色合身的旗袍,缝线里露着白腿,风起时,柔腰曼摇,衣袂飘飘,风骚极了。
但很奇怪,我自入住以来十几年,无论春前春后,都从未见过它们花开。这些迎春啊,是不是并不待见那万类竞趋,“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天?好比是在心中有着自励:春天,你要来便自来,要我奉迎,那是勿来事的。这些迎春啊,就为一个不字,竟连自已的绽放都给取消了,真是很有个性。
今天是雨水节,昨夜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雨。开始还细雨绵绵,渐渐的越下越大,雨滴打在蓬檐上嘀哒作响。古时“有人独对世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我是一夜不眠,担心公园角落里那两三株白梅。
前些时日,到张江艺术公园转了一圈,看见靠河边的角落里那两三株白梅,几根瘦枝上顶着几朵盛开的小白花,让人爱怜!在这萧瑟的园林里,就因了这几枝瘦梅,总算嗅到了一点春天的味道。此间婉约情怀,不与外人道。
一大早赶到单位,收拾停当,忙跑去察看我心爱的白梅。
有人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晨起,想送你一枝春,却没有听到卖花声,因为杏花还没有开,桃花还没有红,梨花还没有上枝头。”而我,只想看到我的白梅安然无恙!
白梅,蕊蕴九色,疏朗清绝,幽芳蚀骨。雨后的白梅,更是那美人春睡起,回眸一眼百媚生。朵朵梅花,缀着晶亮亮的水珠,娇嫩妩媚。原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梅花是岁寒三友,人冬天怕冷,梅花正相反,天气寒冷,最好再多些雨水,这是梅花最喜欢的气候。
一夜凉雨,澄清了天地,洗去了浮躁,回归了初心,仿佛醍醐灌顶,清净着空气,也清净着人们的心灵。
在冷冷的雨声里,东风送暖,冰雪消融,潺潺流水,边轻唱着初春欢快的旋律,边耐心等待深情的落花,曼舞着款款流入海洋。
细雨无声,好雨多情,那丝丝缕缕的缠绵,那滋润如酥的甘滑,那沾衣欲湿的内敛,比起柳絮飘雪,柳烟锁雾的盛春来,暖味更入心,韵味更隽永。捧一掬清亮亮甜滋滋的春雨,拥抱一个喜盈盈新崭崭的春天。
相对于南国的雨丝如织地飘下,北地的绵绵细雨实在是太少见了。也许是缺少了霏霏烟雨漆湿的青砖灰瓦,我总觉得北域的落点儿多了些许的率性豪放。要么是“簌簌唰唰”地大雪纷飞、搓绵扯絮,要么是“噼里啪啦”地大雨滂沱、如注如倾。不过,最近几天,陕北的雨也飘得翩翩。如果不是水坑里还融有薄冰,沙地里少了一些泥土的芬芳,我一定以为我回到了家乡。
我的家乡在江淮大地,那里的柳树从来不会光秃秃的。我是见过雪的,不过家乡的积雪是存不住三天的。冬日的残草往往绿得苍苍,丝丝雪水沾过,也会嫩嫩的,绿绿的,油油的。二月底,我曾回家探亲访友,再回望淮水泱泱,楚都城中已是弱柳扶风、和风化雨、润物无声。
故乡的春雨是不用打伞的。暖景融融,画卷长舒,如小婴儿的脸蛋儿,娇嫩欲滴,吹弹可破,春风拂面,荡斜半城烟雨;灵石迸裂,新苗初临,似刚落地的鸡雏儿,娇莺初啭,萦萦绕绕,细雨絮絮,滋润一缕和风,一切都轻柔的可爱。
故乡的春雨也是打不住伞的。煦煦和风熏暖了冰僵的面容,如烟细雨温存了尘封的生命。馥郁含苞飘香,芬芳探土相视,新雏破壳而出,青芽疏疏,桃红点点,梨花带雨,绿藻漾漾。杨柳风吹面不寒,杏花雨沾衣欲湿,一切都不及这痴绝的颠醉。
可是,这里是陕北的驼城啊。这里,春风不解楚都雅致;这里,细雨不识淮水风情。然而,这里并不缺少春天的张力!听,河冰裂帛,溪水缓缓漫向春堤;看,积雪消融,冰缝里露出了河底的深邃;闻,灰沙化土,土沙里带有了土腥的潮湿。
我想:清淮滨之苍灵也好,麟州城之青阳也罢。当春风化雨,再寒冷的冬季也要过去,枯藤老树也将吐翠爆青,一切都会充满希望。春天来了,花开还会远么?
我又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了,头顶投下的阳光有些刺眼,我下意识地伸出手挡在眼上。背后的背包,前方的车流,身处在这城中,觉得有些空旷。
常常在夏天的时候去唐河公园,坐在河边的堤坝上,抱着膝盖,或者面朝河水,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说说笑笑。河水自东向西,有断流的地方,可我并不在意,我在这里回忆,回忆那年的初恋,回忆那时的忧伤。随风的杨柳摆动,水里的倒影轻舞……
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散发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家,熟悉的生活方式,在我心里共鸣着。每一个店铺,每一个摊贩,灵丘话的吆喝,总能勾起我的儿时记忆。门口摆着的老式音响,还在发出震耳欲聋的歌曲吗?
他给了我第一本课外书,他给了我第一件新衣服,他带给我欢乐,也留下了孤独。他拥有着那么多角落,却也在被外来文化悄悄地腐蚀。我时常坐在碰碰凉或者德克士,吃完汉堡之后总要来一杯咖啡,勺子在杯子里搅动,我的眼睛却在望着窗外的车流与人潮,十年之后,我是否还能看见那个纯粹的灵丘。
凉粉曾经润滑过我的口腔,刀削面曾经填满过我的胃,焖面曾经勾引过我的味蕾,红稀粥曾经喝过多少碗?我是个吃货,我爱灵丘的小吃,熟悉,好吃,亲切。我在想,如果我以后每天都吃山珍海味,灵丘的饭菜一定还是我内心那份挥之不去的感觉。
我坐在回家的车上,灵丘已进入黑夜,我看着灵丘的夜景,道路两旁的店铺灯火通明,小区也是万家灯火齐明,车依然川流不息,而行人少了很多。车子驶出城区,两旁的路灯像高大的卫士,指引前进的方向。我觉得很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
静静的唐河,流淌在这片大地上,哺育着我们,虽然灵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他永远是我的家。我爱灵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