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细致的小编首席为家人们分享的7篇乡土中国与乡土文学,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虽然在进入小学之前,已经对乡土文化有了耳染目睹,但只有进入学校才能对乡土文化进行系统的内化,而小学作文课堂恰恰是承担这一重任的阵地之一。因此,将乡土教育融入小学作文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挖掘乡土文化,积累作文素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实际。我们要充分挖掘身边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俗话说,故土难离,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难忘乡土所特有的文化。乡土文化无处不在,学生缺少的只是发现乡土文化的眼睛。
很多学校高屋建瓴,对乡土教育和学科整合的课题进行研究。我们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这一珍贵资源,积累学生的作文素材。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走访民间艺人,搜集地方史志等方式丰富自己的乡土文化,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实地查看来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渊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媒体搜索相关信息。
“好作文来自好素材”。通过多种对乡土文化的挖掘途径,可以很好的拓展学生眼界,发现更多的乡土文化,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更多的素材可以x择。
这种文化可以是民俗民情、历史传说、革命事迹等软文化,也可以是特色制作、乡土游戏、本地特产等硬文化。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对学生搜集的乡土文化进行整理和分类,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穿插安排了很多学生寻访家乡文化的实践活动,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践行这些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乡土文化作文素材。
二、内化乡土文化,激发作文情感
如果说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那么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则是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内化过程。同时,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只有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才是真正的好作文。
很多的乡土文化蕴含在具有特色的乡土制作和乡土游戏中,这些制作和游戏充满了乡土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风筝的制作,就有很多流派,江苏南通的板鹞就是以其类似门板而得名,其功能各异的哨口令人眼花缭乱,板鹞上的图案更是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南通地区家家都有做板鹞的传统,我们就在学校设立了《板鹞》的校本教材,开设了“板鹞制作”课程,让学生在学校能系统地接受制作板鹞的训练。
“好作文源自实践”。在制作的过程中,框架的组成、交叉口的捆扎、面板的糊制,鹞面的美化、哨口的分布、尾绳的布置、引线的协调等等无一处不体现着乡土的特色,无一处不流淌着家乡的情感,这些情感只要通过学生亲手制作,亲身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得到,而这些情感才是学生作文中最感人的精华。
有很多的乡土游戏里也往往蕴含着乡土文化的智慧,例如推铁圈、踮格子、抽陀螺、行五码等等。
我们让孩子享受制作和玩乐过程的同时,学会如何进行观察,如何通过观察把过程写清楚,写细致;学会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把最感人的情节写感人,写细腻;学会如何谋篇构局,如何写好细节,如何用最贴切的语句进行描述。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安排了很多关于让学生呈现乡土文化的作文类型,例如,让学生通过信函的方式向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等。
“好作文源自真情”,乡土文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是一个精彩的作文过程。如果说素材是作文的血肉,那么情感就是作文灵魂。没有灵魂的作文就如行尸走肉,读来让人索然无味。
三、提炼乡土文化,升华作文主题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还必须融入学生的个性色彩,如果将这些个性的东西通过学生作文的形式提炼出来,就会使乡土文化更加精彩纷呈。
例如,板鹞上的装饰:可以通过剪贴、拼接、绘画等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眼中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来。草编的扎制:扎制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和当前社会的新兴事物接轨;扎制的方式也可因陋就简,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进行扎制;扎制的工具也可以借助现代的工具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 “议一议”“写一写”“秀一秀”的方式将这些乡土文化精髓提炼出来。这些提炼的方式没有顺序性和独立性,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的。“议”的是收获和感受,“写”的取舍后的乡土文化精华,“秀”的是学生提升的素养。学生通过“议”丰富“写”,通过“写”凝结“议”,通过“秀”来展示“议”和“写”。学生在“议”“写”“秀”中完成对乡土文化的提炼,对“爱家乡”“爱祖国”的主题进行升华。
关键词 乡土文化 退隐 乡村学校 德育
乡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孕育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人类文化趋于融合的同时也在摧毁原有的文化形态的边界,导致“乡土文化离农村德育渐行渐远”,因此,重视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探寻乡村学校德育摆脱困境的出路,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本义指家乡,故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贞观中,天下丰饶,士子皆乐乡土,不窥仕进。”这一概念可以推演为地方和区域之意,现代社会则成为与城市意义相对应的概念。文化,则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自觉与不自觉地所选取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与精神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不同形式。“乡土文化”是基于乡村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契合,这种精神上的结合是扎根于乡土这个特定的区域环境,是乡土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孕育出来的产物,“是一种纯原生态的文化,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风俗习惯,二是精神信仰,三是娱乐活动”。乡土文化因其内含和体现的精神伦理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M取心的真正动因。
乡土文化是乡土人在其特定地域内受地理地貌、气温气候等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积淀的生存方式,指导和规范着其社会实践,表现在其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意识、信念信仰、道德情操等方面,是乡土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以自己人认同为纽带构成的熟人社会,追根溯源是对祖先文化的崇拜,是对乡土深深的眷恋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的弥散性特征,从内在决定了乡土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乡土情怀和同根意识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乡土文化在乡村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的魂魄,是华夏民族精神寄托之所,能给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学校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对乡村学校德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俗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
道德源于生活。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小群体文化,有着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主要表现在该地域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中:如元宵节舞狮子就是一种富有民风的习俗,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再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地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习俗都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清明节、重阳节等教育孩子尊老敬老、缅怀祖先。这些节日习俗不仅传递了意识层面的道德规范、纪律规范等,还传递了潜意识层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活在乡村的少年儿童在其风俗习惯的熏陶下,有着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够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于个体内部,将德育的限制转化为发展,并在无形当中践行着一些优秀的道德准则,这是与我们所倡导的生活德育极为相符的。
2.精神信仰给予学校德育一定精神支撑
乡土文化内部存在的精神信仰和伦理原则是乡土人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已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系统。其精神信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乡土古老传统的信仰。人们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就成为乡土社会机体的支撑。这种对祖辈文化的精神信仰无疑成为一种无形的手,调节着人们的行为,维持着稳定的社会秩序。其二,是“由存在人情往来的人群所构成的认同圈子”。在自己人的圈子内,按照圈内原则办事,有着共同的精神信仰。农民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成为农民精神世界的某种信仰,可以不问理由地把族人当成自己人,这是祖先崇拜与同根意识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映射。在这种对乡土古老传统和自己人的信仰下构成的网络结构中,有着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深深扎根于与其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之中的。此外,其伦理原则也成为乡土人行为处事所必须恪守的原则,体现在长幼有序、对长辈的尊称等,最为典型的就是乡土社会特有的长老制,充分体现出晚辈对长者的尊敬和爱戴。精神信仰不仅体现了乡土人的基本价值观、基本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的精神发展需要即人们对品格提升、完善精神的渴望,给予了学校德育一定的精神支撑。
3.劳作和民间休闲娱乐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1)田间共同劳作体现自身精神价值,促进自我发展
在乡土社会之中,儿童常常与成人共同劳作于田间家舍,不仅有助于获得丰富的劳作技能和快乐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为儿童营造一种自主成长的氛围,体现出儿童自身的精神价值状态。儿童的任何一项劳动,不仅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而且也是自身精神价值的体现。劳作能够帮助儿童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规则意识,促进自我的良好发展。
(2)民间游戏给予积极情感体验,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
民间游戏植根于儿童生活,能够帮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道德中感受幸福。乡间的儿童少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跳格子、滚铁环、捉迷藏、打沙包、打弹弓、剪纸等民间游戏,还有摸鱼、爬树、将柳枝拧下来编帽子、吹哨子等一系列活动,滋润着孩子们的闲暇时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制作玩具,比如缝包、造弹弓、做剪纸等,儿童共同协定游戏规则,自己体验劳作的价值,享受共同游戏的快乐,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学会了与人友好相处的法则,其创造力和社会性在快乐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3)民间故事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品格发展
乡村课外书少,听老一辈讲述民间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化,民间故事讲述过程声情并茂,更具有感染力,更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共享和交流。此外,还有很多民间故事含有英雄人物事迹、诚信故事等,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能激发儿童的爱国情怀,促进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培养审美情趣等,塑造其良好品格。
总之,有效开发我们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乡村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德育源于生活,个体的德性也在生活中形成。乡土文化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德育回归于生活,通过个体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激发内心的道德情感并逐步转化为道德行为,让儿童自主自觉地选择过有道德的生活。
三、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当前现代化背景之下,乡土文化的退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被各种西方节日所替代。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即便处于乡土文化的小圈子,人们对于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堪比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孩子只知圣诞老人、情人节,而不知曹娥、二十四节气。其二,功利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瓦解着传统的精神信仰。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谋取利益和自身发展,将仁慈孝道、诚信等优良品质弃之不顾。乡土人的精神信仰逐渐解体,乡土意识逐渐淡化,充满乡土气息的熟人社会正在被功利主义解构。其三,传统的民间游戏、民间故事被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现代化娱乐方式逼退。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微博、微信取代了民间游戏和民间故事,民间艺术如剪纸、戏曲等被流行音乐取代。乡土传统渐行渐远,各种民间艺术瑰宝日趋流失。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正在发生退隐,并逐渐失去了其立足之根。这种变化给乡村学校德育带来一系列的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无根,处境尴尬
(1)根植于乡土的精神信仰被悬置,出现身份焦虑
乡土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乡土人生活之中并与之血脉相连的文化根基,是乡土人的“生命精神支柱”,包含着乡土人对泥土深深的眷恋之情。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乡情、乡恋、乡愁,正是乡土中国的精神所在。但是,这种乡土的精神寄托正在逐步瓦解。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农民及其子女们无不受到影响,远离土地,背井离乡,表面上被城市化,骨子里却没有办法,在“亦城亦乡”中漂泊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被割裂,失去平衡。根植于乡土的精神信仰被悬置,与其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致使他们的所谓城市生活不伦不类。此外,农村的少年儿童接受现代化如电子网络等的精神根基是肤浅的,缺乏乡土文化对其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全面浸润,这种精神根基犹如浮萍,这就导致少年儿童精神上发育不良且水平低劣,出现严重的身份焦虑现象。
乡土文化是乡土人精神信仰的母体,但是却被城市化发展逼退。作为有责任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学校,在此状况下,教育的力量被大打折扣。
(2)乡土文化主体地位被动摇,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及现代化,各种外来思想冲击着人们的乡土情怀,动摇了乡土文化的主体地位。此外,社会的进步和政策的倾斜,使得城市文化日益成为主流文化,乡土文化趋于弱势地位,出现甚至加剧了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则造就了城市文化的绝对吸引力。但是,在农村,城市文化终究是作为一副生面孔出现,乡土人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真正的文化认同。因而,当下的格局是,乡土人一方面认为乡土文化与时代格格不入而拒绝接受,另一方面却在追逐他们认为相对时尚的城市文化时遭遇尴尬,这就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危机,失去了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乡土人自然就产生了自卑、低落和消极无助的心理。
2.优秀德育资源流失,导致价值失范
乡土文化的退隐直接导致了优秀德育资源的流失。由于乡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优秀品质,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但是由于对现代文明的盲从,乡土文明常常被视为落后、陈旧、保守的东西被人们所鄙视甚至抛弃,优秀的德育资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俗取想、奢华取代朴实、利益取代道德,最终导致青少年道德水平滑坡,生活没有理想,生命没有价值。这种现象使得学校德育失去丰富的优质社会资源背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教育实效。
3.乡村学校德育生态网络遭到破坏,德育功能削弱
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组织体系,是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组合,以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作用。德育生态网络是秉持“天人合一”的精神主旨,将天文、地理、人情置于德育网络之中所构建的一个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网络系统,具有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特点,并内含有一整套的德育价值观。
(1)主导核心价值缺位,统一的德育观被瓦解
道德及其教育总是与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乡土社会是建立在乡土自然环境与村民生存方式基础上的充满浓厚人情味的社群。乡土文化的退变直接导致了儿童无法扎根于乡土去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温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致使天人合一价值观瓦解,统一的德育观因核心价值观的缺位而难以形成,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原有的和谐共生状态被打破。
(2)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性减弱,德育功能降低
德育生态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乡土文化退变之后,由乡土文化凝结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有序状态被打破,各部分之间彼此孤立,变得松散甚至解体,彼其整合性、包容性随之减弱,处于无序运行状态。与学校德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各系统在文化上的约束力就会下降,德育功能随之被弱化。
综上,乡土文化退隐带来的是学校德育与少年儿童生活的脱离,学校德育缺乏应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道德成为了空洞的说教,致使学校德育无法真正、全面地实现其功能和作用。
四、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措施
面对乡村德育资源流失和核心价值观受冲击的现状,乡土文化趋于退隐已成不可避免的事实,然而乡土文化对乡村学校德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又当如何作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
1.重建乡土文化,给乡村学校德育以精神支柱
重建乡土文化,需要基于乡土文化的内在更新发展,努力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并不是用其他文化将其代替。重建乡土文化的根本途径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政府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大对乡土文化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予以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同等程度的重视;第二,加强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保护乡土原生态文化。尤其是邀请专家加入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之中,在不失其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使其焕发青春,更美丽。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提高乡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调动社会各界加入到乡土文化重建和保护的队伍之中,找回蕴藏在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给乡村学校德育以精神支柱。
2.开发乡土德育课程。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以乡土文化为依托,开发乡土德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积极的乡土文化认知、健康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是文化化的德育,文化是包含德育的文化,文化与德育本性一致,功能上相互承载,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辩证的互动或交互中介关系。”学校德育就是运用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学习,能够激发道德情感,找回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开发乡土德育课程时,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如家乡的历史文化、英雄人物事迹等,激发学生对于乡土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其归属感。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乡土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参与乡土实践活动,了解其家乡淳朴的民风、浓厚的乡土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学生灵魂深处的思考,激发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教师的乡土情怀。用人格魅力感化儿童
一个偶然,我被吸引在《遗爱大瑶山――费孝通・王同惠》的专题电视里,感动?震撼?或是痛惜?我无法形容。电视悠扬而哀婉的旋律,拂动了窗帘,拂起了心绪,拂落了眼泪。我对妈妈说:“今年夏天,我们去大瑶山吧。”
广西金秀,大瑶山交通不便,连绵的丛林,陡峭的悬崖,蜿蜒的溪水,苍茫的群峰,真的无法想象新婚燕尔的费孝通与王同惠是怎样穿越山林,深入山旮旯间的瑶家小寨。夜幕中,费孝通身陷捕虎的陷阱,勇敢的王同惠搬开他身上的石块后,执意下山寻人救援竟失足山涧。这对新婚才一百零八天的夫妻从此分离,天上,人间。1935年,寒冬。正是这感人的岁月指引着我从电视画面、从教室走进大瑶山,亲身感受他和王同惠的人生传奇,感受他们留在这瑶乡世界的精神传奇,感受中国乡村的泥土、瑶寨民风的醇厚和物质生活的落后;走进大瑶山,不仅追忆费孝通和王同惠当年的足迹,记住历史的真实,更获得了对《乡土中国》与乡土文学浅识的视角。
理想悬壶济世的青年费孝通,却在东吴大学读医学预科时意识到:人最痛苦的不是疾病,是来自社会造成的贫穷。为此,两年之后他转入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要治病救人,就得先治理社会。“就是这种关心中国社会的民族情绪和企图减轻中国人民痛苦的愿望,促使费孝通学习社会学。而他研究中国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图填平由于他受西方教育所产生的他同广大中国人民之间的鸿沟”。大卫・阿古什的论断在《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开篇中得到印证,费孝通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是农民。他认为,他的重点是中国,是如何更好地了解他自己的社会,以便改进它。想要使中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就必须把研究与调查深入到中国乡土。
于是,费孝通穷毕生的努力,一边学习西方社会科学,一边走出图书馆进入社会,从而去发现真理。他的实证始于中国乡土,他研究的根系也深植中国的乡土。单单广西,他就五上大瑶山,尤其初次的“蒙难大瑶山”,痛失新婚妻子王同惠。在江苏,回到老家开弦弓村。在云南,“魁阁”的条件十分简陋,禄村、易村的日子更是艰苦……正是这些困难而充实、实证而严密的田野考察让费孝通真正深入中国乡土,深入乡土中深厚坚固的乡村伦理。尤其,他独具一格的治学方法使他的著述不同于其他社会学书籍那般深奥冷僻,他善于从累积的丰富材料里提炼出理论性的精华,清晰而形象的概念、结构,《乡土中国》就是通过生动幽默、通俗浅明的论述,引领着“学生们”一面探讨一面深入。一个个课题像细线串成的珠子,剔透灵动地滑落,激起共鸣与顿悟。如今的学术研究常常脱离现实天马行空,也许就是缺乏费孝通这样向社会生活问学与治学的精神吧?
是的,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对于国人的概念不仅仅是记录着一串串脚步的印泥,也不只是远洋国外,家中老人在行李中包裹的一乡土。封建农业国家的思想影响至今,在国人身上根深蒂固。以至于中国人的乡土性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神圣感,这是中国的根系,也是中国文学的根系。为此,中国乡土文学之树蔚然成荫,生生不息。
“乡土文学”之名源于鲁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二十世纪早期,鲁迅等一批客居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以笔回望故乡。鲁迅认为他们的写作“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鲁迅的《故乡》、《祝福》、《阿Q正传》,茅盾的《春蚕》,沈从文的《边城》等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笔触,把旧时代中国乡土尖锐的弊端与质朴的醇美展现在读者眼前,他们的精神之树根植于乡土,发芽,茂盛,中国的乡土文学便成长起来了。之后,赵树理、孙犁分别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以浓郁的乡土性真正使文学大众化;而当代的路遥、汪曾祺、韩少功、贾平凹们又以各自的笔力对时代趋势与乡土性进行了深邃的重审和新的阐析,他们都以广阔的乡土作各自的文化场景,书写父老乡亲的生存困难,寻觅使农民真正幸福的方法。这些“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最终发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乡土性中寻找答案。
由此可知,文学与社会学其实都是“人学”。
不同于作家的形象化,学者费孝通是这样论述乡土社会特性的:乡村里的人口附着在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从而形成人与人彼此熟悉的安稳且自私的礼俗社会,乡村生活富于地方性,这种人和人在空间排列的静止就是生活孤立和隔膜。而中国几千年来,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育而成的乡土社会,其基本结构特性也正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们的祖父辈,甚至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中国社会里。即使祖国正以飞速的脚步发展,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全民奔小康,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口依然是农民,大多数乡村依然闭塞落后。我曾多次到乡村,小学毕业前,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广西儿童发展状况考察夏令营”,看到今天乡村许多拔地而起的砖楼,也看到聚赌暴力和土地的荒凉,看到不少我的同龄人艰苦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成为留守少儿。其实,费孝通早就对乡村社会的孩子们有过解读:“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服从旧秩序的心愿。”在成人忙着挣钱的时代,他们无奈,只有服从成人世界。从过去无钱失学,到今天留守土地甚至被拐卖,他们服从父母,服从所有的成人,服从土地。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唤至今仍回响我们耳边。
针对城与乡的这种社会变革,费孝通早在1948年就敏锐指出:“中国都市的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的,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正如今天社会转型期,城市的现代化与乡村的荒原化,越来越多城市的霓彩喧闹,越来越多乡村的泥土叹息。乡土中国在历史巨变中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沉落,历史总在轮回。当农民们放下了祖祖辈辈紧握着的锄犁,告别了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儿女,离开了血脉曾经深深依赖的土地,一批接着一批,走进梦寐中的城市,即使干的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土气”成为城里人的骂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这是中国的无奈,乡土的尴尬。费孝通六十年前的论断颇具现实意义。
也为此,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向我们解析说:是因为中国基层社会受到很深的乡土传统的影响;明白了“闰土”会与“我”生分,是因为生活孤立、荒漠和隔膜;明白了老通宝虔诚地用蒜头占卜,整个村落因为“收蚕”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是因为依赖地方性经济得以生存的本能;明白了“三仙姑”、“二诸葛”装神弄鬼,是利用了中国乡村民间信仰中的实用和功利;明白了孙犁为何重笔农村妇女,是因为乡土社会男女有别,家族以同性关系为主轴,她们常常被忽视;明白了《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对土地既矛盾又割舍不了的复杂情感,韩少功《山南水北》里浓浓的乡土情结,因为乡土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土地的关系……乡土文学真的是“为人生”的文学。
乡土社会的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好的乡土文学,在于以乡土性融汇到作品里,在乎的是发自乡土深处的生命的脉动。鲁迅的意义在于直面乡土里的国民性,他自己也说过,他笔下的人物是拼凑起来的,就是说有中国农民的通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背负的阴阳两界的悲苦、闰土无法更改的麻木无奈……无不体现出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惜;茅盾的“悯农”在《春蚕》的“谷贱伤农”中,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农民真正的出路,需要在丰收之外寻找;沈从文展现的理想化的乡土生活,那浓郁的地方色彩、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赵树理以其活脱脱的农民语言,通俗幽默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的乡村进步青年和落后长辈形象;孙犁则以自然的语言、明丽流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劳动者,尤其是农村青年妇女的美好形象,形成了素朴深沉、优美淡雅的文风;而路遥把心贴近乡土,真心感受并记住农民的劳累与伤痛,《平凡的世界》在当下的意义也就不平凡了;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的风格,以文雅而清新的语言慢慢道出家乡的点点滴滴;韩少功的乡土回归、贾平凹的乡村白描都切切实实地从中国的乡土性出发,创造了一个个乡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乡土世界。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让“城”与“乡”彼此映照。乡土重建面临的难度在于乡村的空置与寂寞,老弱病残无法负担被青壮年们遗落在乡土上的重任。费孝通的意义重新燃亮了乡土和乡土文学。文学之流溢满了这样的乡土,今天本土的河床,流的已是现代文明的水,起的是现代文化的浪花。我生命的十七岁,因费孝通而流连在乡土中国里。他们催生了我的精神成长。
相宜,在校大学生,现居上海。曾若干。
1乡土文化教育的概念
所谓乡土文化,简而言之,即一个特定地域内各种文化的总称,其中包括地域特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地名、地区历史、社会情况、民间风情、名人特产、民间传说、方言美食等内容。乡土小学,具体而言,即富有乡土文化,极具地区特点的小学产品,其诞生和特点和所处地位人们的生活、意识息息相关,具有小学美术教学和使用双重价值。本地区历史丰富,文化久远,有着极为鲜明的民俗特色,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和教学,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而以方言、传说等无具体载体的乡土文化也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具备了进行乡土小学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条件。
2进行乡土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长期以来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意识到,若想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乡土小学美术教学服务,就必须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巧妙地设计将小学美术教学和环境结合为一体,并且大胆创新,以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感情的变化,创作亦不应受过多的约束,这些也都是小学美术发展史和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如果有效的进行乡土教育,不仅可以宣传本地区域文化,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为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打下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校、学生、教师和本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合理、科学的选择、改变和创造教学内容,使得小学美术教学和乡土文化、自然产生紧密、和谐的共鸣。
3小学美术教学的载体应当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从而使得教学和生活之间产生有效的联合。因此,在设计和开发教学内容和课程时,应当充分的对于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和学生日常生活有关。例如,在素描教学时,应提前嘱咐学生带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陶器制品,如罐、瓶、壶等,以及玉米、萝卜、土豆等常见的土产品。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可以使得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而且可以极大的刺激其学习积极性,利用常见的日用品和土产品来作为素描的教学,从而画出富有美感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植物秸秆、粘土、树根、玉米皮等极为常见,但是从小学美术教学的角度而言,却是非常特色而又贴近生活的材料,值得进行开发和创造。因此,应当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较为特殊,却又非常特殊的材料,进行创新和创造。在进行《树枝创意造型》的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对于美的眼光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勇于创新的品质。此外,应当注意对于学生艺术修养和生活品味的培养,并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小学美术教学应当以优秀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为载体
在我们身边,有着极为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具地方特色,和乡土小学文化有着极大的共同点,并且特点鲜明,生命力极强,不会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正因如此,作为一种艺术魅力和个性特点相结合,并且需要落于实践的课程,乡土小学必须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传承本地文化,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乡土小学美术教学绝对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应当走入社会,发掘当地优秀的乡土文化。实践中,笔者组织学生来到本地古文化街,进行写生课的学习,这就可以确保学生可以直观的进行感知和观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对小学学习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教学效率极高,而且可以为学校的小学教育加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途径。
5乡土文化教育的价值
5.1乡土文化要和其他学科相联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在促进小学美术课的学习时,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极大地促进,可以为学生美学思维的确立打下基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载体,乡土文化绝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将龙灯、旱船、狮舞、二人转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且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小学美术知识的同时,扩展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5.2结合社会实际,以实践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可以在课内外对于相应素材进行收集,加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也可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5.3对于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以德育来丰富内涵:乡土文化资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德育内容,可以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国乡土文化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此要进行有效的挖掘,寻找其中可以被小学教育利用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开展多样的活动,从根本上促进学生道德觉悟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深入、科学、有效的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来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欢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青华小学
参考文献:
[1]康海燕.漫谈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亚非.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效果[J].教育研究,2008,(07).
一味迎合市场,导致发自内心的作品少了,官场文学、小资文学、情爱文学泛滥,作品极力渲染都市人对灯红酒绿的沉迷,对奢靡生活的向往,热衷于描写贪欲、权欲、等等,以求刺激读者的感官。相反,最具生命力和最震撼人心的乡土文学,正被冷落和遗忘。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城市题材的作品写来写去,大致雷同,有新意的不多。而农村与农民则存在几千年了,可挖掘的素材多,可探讨的问题多,这类作品写来文化味更浓。
片面追求文学的城市化和商品属性,实为舍本求末,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学这些年来好作品少之又少。五四以来,乡土文学繁荣了近百年。鲁迅是乡土文学的鼻祖,其作品《祝福》、《社戏》、《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都是以农村为题材的。鲁迅以杂文见长,但时代局限性强,相反今天我们发现他的乡土散文、小说更有生命力,小时候学过的少年闰土,其形象至今过目不忘。
与鲁迅同时代的乡土作家,还有废名、彭家煌、艾芜、沙汀、台静农、沈从文、鲁彦、萧红等,他们的作品都带浓厚的乡土和地域色彩,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就像一幅明丽的风俗画。后来,乡土文学逐渐演变成流派,如以赵树理(包括马烽、西戎等)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他们都来自山西农村,作品基于现实,具体可感,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伤痕文学与寻根文学兴起,但乡土文学依然具有极高的地位。汪曾祺继承了他的老师沈从文的传统,继续举起乡土文学的创作大旗,作品着力描绘乡土的美,包括自然与人性的美。而寻根文学与伤痕文学也是基于乡土文学发展起来的。从贾平凹、实、莫言、韩少功、张承志、古华、张炜等人的作品中,都能读出浓郁的乡土味。
将乡土文学等同于没有市场,是一大误区。恰恰,这些作家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具价值的,他们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峰。在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作品中的乡土世界,成了联系无数人的精神纽带。现代文明对农村的冲击,使得大多数人只能从作品中去寻找远去的故土。尽管一些人远离了乡村,但根依然留在那里,父辈们还在那片土地上播种、收获。为改变命运,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不息。
乡土文学依然是拯救中国文学的希望所在,翻开时下的文学期刊,如《十月》、《收获》、《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纯文学刊物,发现那些感人肺腑的好作品,基本上是乡土题材。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以及李唯的《一九七九年的爱情》,写的都是乡土最常见的人和事,却将人拉回到久远的年月,感受沉淀的情与爱。
李洱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就是一部很成功的乡土文学,它讲述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村民选举这样的普通事件,关注乡土中国存在困难,写普通人的悲与喜。他曾对一位自认为与乡村无关的城市人说,“无论你住在中国的城市,还是住在外国的城市,只要你不是住在月亮上,发生在中国乡村的那些‘悲喜剧’,都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乡土文学渐渐淡出视野,与市场的误导不无关系,出版社以及文学刊物没有做好自身工作,如渠道发行、品牌推广以及文学引导,而是一味随波逐流,非要给文学包装得不洋不土,结果变成了为文学而文学。
关键词:文学泛娱乐化;乡土文学;必然联系
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文学出现了泛娱乐化的现象,现如今的诸多文学作品都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网络文学已经逐渐开始占据文学发展的主流地位,而随着文学泛娱乐化的出现,对传统的文学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对乡土文学的冲击最为严重。在网络文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乡土文学已经逐渐出现了衰微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学泛娱乐化与乡土文学衰微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微妙感。
1 文学泛娱乐化的现象及发展
文学泛娱乐化,最初是从网络文学开始的,起因是刚刚以子公司形式独立运营的腾讯文学宣布,将开展一系列“泛娱乐”文化产品的开发。所谓“泛娱乐”的文化产品,就是指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游戏等。时下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而伴随着网络文学付费阅读产业链的初步形成,继盛大之后,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都相继冲了进来。网络文学发展十余年,网络文学作家的高收入早已不再单纯依靠小说本身,小说背后的产业链开发才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把小说改编成游戏,还是改编为影视作品,抑或进行其他同名文化产品的创作,网络文学跨界深度合作后的市场,无疑是其更为强劲的增长点。
2 乡土文学衰微分析
乡土文学的进程,其实伴随着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它的第一个意义是记录;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揭示、反思,以及深层的文化思考。乡土看似描写乡村,其实它的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现当代任何一位以乡土文学为题材的小说家,几乎都无法完全回避关于现代意识和外部世界对乡村的影响。但是,不管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对现代文明取何种态度,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并非封闭的“乡土文学”,这一题材的文学类型,总是直接或间接应对着现代文明的挑战。
然而,目前写乡土的作家越来越少,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期后,乡土文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进入衰微状态。近年来,乡土文学呈现出严重的叙述取代描写的趋向,乡村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正渐次从乡土文学里退隐。
3 文学泛娱乐化与乡土文学衰微之间的必然联系
从古烁今,文学的发展趋势就在不断的变化,而在当今的文学发展态势中,从最初的青春文学,到如今的浪漫主义文学,其中都散发这泛娱乐化的气息。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的潜在应用价值被不断挖掘,目前娱乐市场中,大量的电视剧和游戏都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网络文学的强大读者群,造就了如今的电视剧业和游戏产业的再一次辉煌。随着文学泛娱乐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在当今的文坛中,娱乐化的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而随着文学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使得大量的严肃文学以及大众文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要属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尤为繁盛,在乡土文学作品中,详尽描述了乡土人文气息以及自然风光,在阅读乡土文学作品时,往往会给人以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乡村气息逐渐衰落,乡土文学作家无法接触到乡村和大自然,所创作的作品无法与读者形成共鸣,这样的文学作品失去了本身的淳朴。同时,在现今的社会中,快餐文化开始出现,人们无法花费时间去了解乡村生活,自然对于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无法深入的了解,这就造成了乡土文学作品市场的衰糜。但是造成乡土文学逐渐衰微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作家对现实的把控能力不足,在思想上无法做到独立,在文学性上缺乏钻研,这是乡土文学出现衰微的最根本原因,而文学的泛娱乐化是加快了乡土文学衰微的速度,其不可以说影响不深,但是也不可以说是没有影响,而正确的说法可以归结为乡土文学的衰微与文学泛娱乐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4 应对文学泛娱乐化的对策
乡土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应该得到有效的延续和继承,而要想使得乡土文学得到发展,就需要对文学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文学泛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出现了改变,这种娱乐化使得乡土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更加的风趣,其中生活气息较为浓重,而在娱乐化发展的同时,由于把控力度的不足,使得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乡土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也出现了质的变化。文学泛娱乐化使得乡土文学作品由通俗走向了庸俗,这是文学娱乐化的败笔。
乡土文学要能够对社会生活形成一种反映,而这种反应可以通过娱乐化来表现,但是其根源必须还是立足于实际生活。而文学泛娱乐化使得乡土文学的社会性降低,严重偏离了社会生活,乡土文学内涵也变得庸俗不堪。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对乡土文学泛娱乐化的症结进行有效的分析,从中找出关键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对文学泛娱乐化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恢复到原有的文学发展态势。
当然,乡土文学可以通过娱乐功能带动其他功能发挥作用。优秀的乡土文学并不回避、削弱文学的娱乐性,而是通过发挥娱乐功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乡土文学的认识、教育等功能。因此,文学娱乐性的正常发挥与“娱乐至死”的文化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乡土文学必须从社会的进步发展中获得自身进步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也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回归乡土文学自身,充分实现文学推动社会进步、改造世道人心的功能,实现乡土文学的审美理想。实际上,这也正是乡土文学破解“娱乐至死”、防止娱乐化倾向的正确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土文学衰微与文学泛娱乐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文学泛娱乐化直接造成了乡土文学的衰微,而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文学泛娱乐化进行改进,端正文学的娱乐化功能,同时乡土文学也要在立足社会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娱乐功能改变乡土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段,增加乡土文学的娱乐气息,从而推动乡土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权雅宁。论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审美追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李春青。在消费文化面前文艺学何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无独有偶,学术界最近举行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研讨会,也提出一个看似危言耸听的话题,即“乡土文学会不会消失”?这个议题非杞人忧天,它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性,以美国文学为例,自福克纳之后,历史乡土小说基本就很少见到了。
当城市化一步步挺进乡土中国时,这些隐忧也一步步呈现到我们面前,总有一天,会变得迫在眉睫。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篇《情归何处》,已然透露出乡土文学在逐渐蜕化过程中的突围方向,那就是从乡土文学走向都市乡土文学。
做出这样的判断,需要我们回到文学史的脉络进行梳理。
“乡土文学”最早由鲁迅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提出,他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根据这一描述,并结合鲁迅、许杰、台静农、废名、以至后来的沈从文和汪曾祺等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乡土文学中,乡土中国成为作家批判或者讴歌的对象。如20年代许杰、台静农、蹇先艾等作家,基本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落后的农村多批判而少欣赏;与此不同的是废名,他对乡土则怀着诗意般的美好记忆,此后沈从文、汪曾祺也是如此。不过,无情的批判也好,美好的缅怀也罢,他们的文学世界中始终存在一个乡村世界,如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蹇先艾的贵州等。
《情归何处》这篇小说的作者卞正锋,正如20年代的乡土派作家一样,也是来自乡村,怀着梦想来到大城市。在上海的当下,像卞正锋这样的作家不在少数,他们的处境和80年前左右的乡土派青年作家很是相似,他们的创作无法离开乡村经验,但是,他们对乡村经验的叙事大大的不同于20年代的乡土派作家。一个显然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乡土叙事带有漠视和驱逐乡土的情感元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以做个比较。《水葬》是蹇先艾的成名作,它向我们展示了古老乡村用天经地义的心态去水葬一位有偷窃行为的青年,以及在此仪式中群众对生命的麻木和残忍。小说强烈地流露出鲁迅式的批判庸众情怀。乡土中国虽然在他的叙事中成为了豪无诗意且急需变革的地方,但是,他对乡土的情感是炽热的,惟其如此,才会承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蹇先艾他们那批乡土派作家,始终直面乡村经验,乡土中国成为他们作品中不可回避的世界。
在小说《情归何处》中,这种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小说女主角梅子来自乡村,在上海艰难地生存着,希望通过奋斗或者嫁个上海老公,日子能够逐渐好起来。在这篇小说中,乡土空间已经消失,不过,乡土元素还是压缩在梅子的内心世界中,我们能够从梅子身上的一些品质(如面对高峰质朴的爱情,洗头房中无奈而倔强的反抗等),找到某种乡土期待。但是,如果对这篇小说的情感进行粗疏的概括,它与传统乡土派的文学的区别是明显的,从精神层面来看,乡土世界已经不再是乡下人进城叙事中无法绕开的表现对象。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被判定为一个落后的、必然被征服和淘汰的角色。对于这样一个充满否定化描述的空间,已经很难承担起精神家园的重担。它不可能像沈从文的乡土世界,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也不能像蹇先艾笔下的乡土世界,牵着作家一颗外冷内热的批判之心。而《情归何处》中的乡土世界,是梅子千方百计想要驱逐、想要离开的地方。在精神层面上,乡土世界已经被放逐了,因为它不再有能力承担精神价值,即使是批判性的。所以,在类似《情归何处》这样的作品中,乡土空间基本消失了,即使偶尔出现,也只是一个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