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精选7篇

这次为您整理了校长实名推荐制范文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1

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

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社会公平中精神文化公平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它蕴含着人权思想,教育公平强调的是一个受教育群体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群体在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方面所占有的平等份额。它是个体受教育者能够获得相应的平等份额的前提。教育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上,表现在义务教育、非义务阶段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等级上,具体表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层次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基础,其实质是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教育公平在现代社会承载着稳定社会、保证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效率,社会就停滞不前。效率就是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的组合和配置状况,它直接表现为效益与成本的比率。教育效率作为社会效率中的一部分,就是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其直接表现为教育效益与教育投入或教育成本的比率,显示的是教育系统的功能状况。

对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两者的关系,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两者都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那么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也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关系。这样,无论是“对立说”,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只能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还是“一致说”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教育公平的本质就在于促进效率的提高,公平和效率并重,两者是相互融合的;抑或是“两相兼顾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些论断均未看到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其研究都显得过于抽象而未切中问题的实质,从而对于教育效率与公平的结构性认识不足。其次,从结构视角看两者的关系,教育公平和效率可分为三级结构,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效率,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效率,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效率。在不同结构层次,我们应具体分析并探索出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最佳耦合状态。

二、从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视角分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缺乏灵活性的高考制度中,大胆创新,确实能够让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敲开北大之门,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深造,但是其制度本身受到舆论的抨击,质疑其在后续操作过程中会变味,成为个别人暗箱操作的捷径,导致腐败,影响公平。其实,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一项高考制度改革,无非就是要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从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光发热。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制度是否完善,操作中是否会违背公平原则,值得引起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学校长实名制是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冲突的一个缩影。大一统的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看似把所有的学生拉到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考试竞争,但是在高考招生时,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的差距,原本的高考招生制度从一元的分数标准已经转化为多元标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仍属短缺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另外教育领域在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政府部门监管,导致学校这一方净土也沾染上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因此,高考招生制度在公众的心中一直存有不公平的阴影。而北京大学推出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在面向社会公众公示的情况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面试合格者,能获得降分录取的机会。只是校长的推荐就能具有如此分量的“官方权威”,原来的一考定终身,竟变成了一荐定终身,而相比之下,能获得校长推荐的学生毕竟是少之又少,这其中是否隐含着教育不公平?而校长实名推荐制初衷是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有特殊才能和禀赋的学生,从而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效率。对于政府和大学而言,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是改革最直接而迫切的诉求,但对于公众而言,最敏感的一定是教育公平,校长实名推荐制也正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之间博弈的表现。

其次,教育机会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公平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也是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接受教育的人,不因其家庭背景、自然禀性和特定环境而丧失或多得到某一层次教育的机会。从社会的表层上看,人们生活的社会中首先要求的和感觉到的是表面上的公平,表面上的公平即原则上的、规则上的、形式上的、起点上的公平,即人们在合理的原则面前所实现的公平。校长实名推荐制推出后,公众对于这项新的招生制度改革关注度高涨,并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质疑其公正性,从中折射出教育机会公平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大地位,教育改革稍微操作不当,引发的不公正事件,都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最后,招生制度的不断革新表明我国还缺乏成熟稳定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当前我国的教育界,教育教学革新不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只是自主招生制度的最新改革成果,另外,保送生、外语类专业招生、自主选拔录取,复旦的“直推生”,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天才班”等各种各样的自主招生制度和培养机制,不仅使进入优秀大学的途径趋于多元化,弥补了高考制度的缺陷,同时也说明我国的教育制度还不成熟,还处在发展与实验阶段。缺少对以往的改革经验和教训的深刻认识与反思,缺乏具备科学价值的评估。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花样繁多的自主招生考试、层出不穷的推荐模式将会使高考招生制度走向变得更加多样化。

三、从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视角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建议

追求效率和公平是人的本性,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应给予积极的支持。效率和公平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价值。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全面性。这样的人必然也是能够创造并享受全部社会价值的人,这些社会价值涵盖的各个方面也就是效率的价值和公平的价值。由于需要是实践的原动力,那么需要也就是实践的结果——效率和公平的原动力,即追求效率和公平是人的本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虽然会有种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隐含其中,但是就其最终的目的来看,它是为了追求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最佳结合方式而作出的一项有益探索。在一个只注重教育效率或只强调教育公平的社会中,教育效率势必不会得到提高,教育公平也缺乏保障,而校长实名推荐制对于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最佳耦合状态的探求,我们首先要给予积极的支持。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与法律保障。制度是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并具有决定效率和公平的两项重要功能。最完美的制度应当是既能创造效率,又能提供较高程度的公平。为保证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最优价值的结合,就必须有一套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游戏规则,这套规则就是教育制度。合理的教育制度可以使教育内部成员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则清晰明确,使人们在相同的原则下获得所规定的权利、责任、义务,让人们感受到公平。法律制度化的教育公平,即把原本政府的强制力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和体现在一定形式的程序中。从利益整合的角度来看,教育法律制度提供了利益最大化的秩序稳定性,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互惠的合作环境,同时又制约着不同利益实体在追求差异极大的目标中不致出现俱受伤害的冲突。教育法律制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使无数教育内部成员的利益冲突可以在教育这个空间的范围内从事着自身的自由选择活动,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又对这种选择有着约束作用,这对保证实现教育公平有一定意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涉及到的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疑问,亟需要有相应的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和法规,保证教育公平的制度供给。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2

的学生上北大,那么这种模式就可以为北大提供创新型人才。但如果校长们只是按成绩来推选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为那些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多一次机会罢了。不过,我们何尝不可以给校长们一丁点信任呢?

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做法,我也希望校长可以给那些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一次机会。这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北大会体现出其意义,而且那些特长生在北大这样的学府的培养下,以后定会成为顶尖人才,说不定还可以为中国拿个诺贝尔奖。

罗颖:我持反对态度,理由如下:

第一,中学校长的推荐毕竟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能像高考那样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正的优秀学生、优秀人才。这样就必然会导致这一部分生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这项制度与教育公平的原则相违背,并不是全国每一所学校都能获得名额,所以,可以享受被推荐资格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北大招生总数中占了约3%,这样就等于在无形中增加了其他学生的高考压力。

第三,由于北大强烈的吸引力,家长们必然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等享有推荐资格的名校,长此以往,全国的教育必然会出现混乱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实行这项制度是不可取的。

罗红英:我认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制度很好,理由有以下三点:

1 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让一些特长生脱颖而出,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多方面的特长生聚集到一起,就可相互弥补除特长以外方面的不足,形成良好的风气。

2 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学子们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有单方面特长但被“全面发展”所排挤的学子们,这样人才就会不断涌现。

3 “实名”可以防止校长受贿的腐败现象。这样,在给了相关校长很大的权利的同时,又适当地限制了他们的权利,从而达到公平、公正这一要求。

周求煜:我不赞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原因是:

1 由于校长推荐学生的具体要求或标准未明确,这点将可能会使各校的标准各不相同,甚至很容易杂带校长的个人情感,导致招生腐败现象发生,会引发不公平现象,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2 此制度易被个别中学“利用”,比如并不推荐最好学生,而让他们通过高考来达到上重点的目韵,反而推荐下一等级学生,以增加上线率。

3 即便校长够公正无私,但迫于社会上广泛关注与北大门坎,必然小心翼翼,难以真心推荐特长突出之“怪才”“偏才”,更多的是一些分高的优等生,这与此制度本意相违背。

4 即便能够按制度本意执行,也将会抑制学生全面发展,会有学生过早过度偏科,以达被推荐标准,这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相矛盾。综上所述,可知此制度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引发多个不利因素。

吴靖:这种制度绝对有益于发现人才,很人性化。华罗庚如果英语、化学不及格,凭他的数学成绩能否上清华呢?我想清华未必有几个人数学造诣有华罗庚高,无疑他有资格上清华。一个真正杰出的人,不可能擅长每门科目,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称为“数字教育”。

但话说回来,北大这项政策未必能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名额十分珍贵,学校校长会因为怕浪费名额而推荐分数高的学生,这样对校长有利,可以增大学校名气,又可以让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却打击了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他们会认识到原来自己这方面特长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还是会埋没。倘若这项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还是应当支持,但是,校长考虑到自身和学校的利益,无法真正做到,这只是一个理想化制度罢了,要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的价值,还需彻底摆脱分数的限制。

同济大学也宣布,将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首次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上海七八十所示范性实验中学的校长,可直接向同济大学推荐学习成绩优异、或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或在科技创新等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长和潜能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

结束语:新任教育部部长向公众表达了教育均衡为义务教育阶段重中之重的愿景,明确“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就是高校自主招生的前奏曲,自主招生的对象不该是全面平均发展的学生,而应该选拔适合学科特色、有悟性、有专长的学生。要想招到这样的学生,招生方式就要改变,不能只看分数或者材料,应该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为国选材的角度真正负起责任来。北大的这种方式是一种大胆尝试,这种尝试与西方的体系很像或者说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现有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的考试体制、教育体系跟过去的科举相比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和进步。那北大也好,清华等名校也罢,推出一种新的招考制度也应该可以理解,改革就意味着要尝试,尝试就意味着还不完美。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3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北大自主选拔创新形式,是否有效,是否还有发展下去的生命力,能否真正起到选拔优质人才的作用,还要北大自己来判定。

北大招办接受本刊采访指出:北大对实名制考生有长期的跟踪测评,根据对在校学生的追踪调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上来的学生学业成绩绩点比其他学生平均高出0.18(绩点最高值为4),在社会服务和获奖方面高出近20个百分点,在本科生科研方面高出8个百分点。其中学业成绩积点是一个综合评价,每差0.1就需要在学科成绩上高出很多。

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上迈出的最重要的步伐是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代表的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探索。实施这项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现行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整体框架内,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用长期的过程性评价替代高考的一次偶然性评价,努力为不同类型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我们希望通过招生录取制度上的变化,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除了高考这一座独木桥外,其实还有很多座桥――只要大学和中学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搭桥。

原本,这只是北京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一项尝试而已,却出乎意料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教育领域的话题能够上升到各大报纸甚至是娱乐媒体的头版,在长达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高度关注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进程,并在它推出的2009年被列为十大教育新闻之一,这在新闻史上也是罕见的。

坦率地说,当年社会舆论对这一政策口诛笔伐,质疑之声一片的时候,处在风口浪尖的我却出奇地平静――也许,当风暴袭来的时候,风暴的中心恰恰是安静的――我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众的担忧和质疑是否成立,中学校长是否会“暗箱操作”,这些问题不需要辩论,事实要比语言有力得多。事实上,公众最为担心的腐败问题恰恰是我最不担心的问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9年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北大实施这一政策的消息刚一,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改革会造成公正的丧失,“超过九成的网民反对这一改革”。随着推荐过程的结束,人们所担忧和推断的事情并没有出现,每一个校长都公平、公正、公开地推荐了综合素质最优秀的学生,经得起各方的任何质疑。有惊无险的推荐结果,使人们对公正质疑的声音渐渐平息,但继之而起的是对推荐标准的质疑和对推荐结果的失望。由此进入第二阶段。由于推荐结果与高考结果基本一致,使人们原先所寄予的选拔“偏才”“怪才”的期待化为泡影,失望的意见压倒性地成为主导声音。当我在媒体上明确表示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并阐述了四点理由之后,对此的批评基本停止――也许这使得人们更加失望以至于不愿意再批评了吧?由此进入到第三阶段。当公平正义和“偏才”“怪才”都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之后,社会舆论发现了一个新的新闻话题――“掐尖”。有人认为这场改革“其实只是北大导演的一场‘掐尖戏’而已,其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和清华等名校争抢优质生源”。这一话题由于其意义和影响相比公平正义和“偏才”“怪才”已大为逊色,社会舆论在经历了二十多天的激烈辩论后也出现了“审美疲劳”,有关讨论没过几天后就迅速销声匿迹,为这一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事件――或许只是新闻事件――划上了句号。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效果的逐渐显现,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意义和价值还将被进一步地发掘和被社会认知。仅就当年而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至少产生了三方面的效果:

一是使一批中学从区域性影响走向全国影响。这些中学原本只在本省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改革,它们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中心;

二是使一批中学校长的教育思想被社会认识、理解和接受。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家就蕴藏在中学。在大学行政化色彩日益严重的今天,大学校长更像一个政府官员而很难产生独立的教育思想,但中学校长则不然,他们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基础教育和自己的学校。他们对学生怀有爱和感情,有自己的社会和职业责任感,而且也很少有未来担任政府官员的期望和动力(我认识的大部分中学校长就是如此),他们更能纯粹地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去研究考虑问题。有人曾批评说,学生如此众多,中学校长怎么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熟悉呢――言外之意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没有现实基础。但我认为,如果一个中学校长不能够做到对自己学校里最有特点、最优秀的学生了如指掌的话,他可能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也就不会是一位优秀的校长。

第三个效果是重建了社会对于中学教育和中学校长诚信的信心,推动了中国教育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近年来,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社会诚信程度迅速下降,社会公众对于中学校长颇多微辞,中学校长在社会道德谱系中不再拥有道德光环和职业神圣感。事实上,社会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集体的心理不信任。但是,三年来,我们没有发现一起违规操作的情况。实践证明,中学校长是可以被信任的群体。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学校长的言行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中学校长应当是社会最值得信赖的群体之一。改革的顺利实施使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对中学校长诚信的信任,我认为这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产生的最重要的政策后果,对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经过三年的探索,现在我们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充满信心――我们正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做正确的事情。目前,人们对这项改革还有许多批评意见,我们充分理解并感谢这些批评,从这些批评意见中也汲取了更多的智慧,促使我们以更加谨慎的态度稳步推进改革,把好事办好。但教育改革从来都要以时间为代价,并非一蹴而就。我预计,这项政策将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才会慢慢见到一些效果,如果持续改下去,十年之后――十年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其实是非常非常短暂的――我们将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道路。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4

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试点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39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面试合格的学生北京大学将降30分录取。此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方声音】

1.北大解释为何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继11月16日公布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名单后,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今天向社会各界解释了为何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负责人表示,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政策的初衷,是想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进一步探索新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学校和学生把精力从被动应付考试逐步转移到主动培养素质上,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使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

据其介绍,北大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推进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从理念上说,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实践上说,我们在保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整体稳定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自主招生,招收保送生、特长生等方式,选拔了一大批综合素质好,学科特长突出的学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这项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中的环节之一。”

北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属于“增量改革”,是在不减少其他自主招生学生录取机会的前提下,通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吸收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北大。同时,其他许多出类拔萃的,但此次没有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仍然可以继续通过自主招生制度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

(选自《光明日报》)

2.推荐上北大又成分数比拼,校长感叹身不由己

“非不能也,实不敢也!”南开中学校长宋璞感慨地用这句话来概括这次推荐学生的过程,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他不得不以分数为标准做最后定夺。

宋璞说,第一次搞这种实名推荐,感到压力非常大。外界对校长的猜忌,公众对学校的不信任,都让他感到难以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推荐。

“这批学生中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从内心来讲,我也想推荐那些成绩差一点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但其考试分数未必能达到北大的录取标准。但这样的学生北大敢录取吗?就算录取了,其他学生和家长能没有意见吗?”宋璞说,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唯有分数是最有说服力的。

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说,为了公平起见,不能根据校长的个人意愿随意推荐学生,他们制订出一套推荐规则,仍然按考试成绩来决定人选。巴蜀中学确定的三名推荐生分别是理科班的阳盼、袁潇和文科班的韦宇丹,这三名学生在最近几次考试的分数排名都排在全校第一名或第二名,凭考试分数无可争议地入选。

(选自《重庆晚报》)

3.推荐上北大,家长疑虑重重

在被推荐学生中,一名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选择并不满意,他本来希望孩子能上北京另一所大学。

另一位推荐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凭我家孩子的成绩,北大、清华都考得上。此前这两所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已经提前来学校做了招生宣传,还跟他们进行了接触,都希望能填报他们的学校。”“我感觉这两所学校竞争非常激烈,所谓校长实名推荐,并不能选出什么特别的人才,只不过是北大的一个提前掐尖计划而已。”

4.教育部:这是有益尝试,鼓励北大探索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教育部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要求,遵循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

同时表示,由于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实践的范围和时间均有限,各种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为这些积极探索创造宽松的环境与氛围。

5.知易行难,七成网友反对北大试行“实名推荐制”

新浪网进行了一项调查:你如何看待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其中,67.5%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实名推荐制对多数人不公平”;24.8%的网友表示支持,觉得“可以弥补高考选拔人才机制的不足,发现高素质学生”;另有7.7%的网友表示“不好说”。

【正反观点大擂台】

正方观点

观点一:对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制度,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有益的尝试。

观点二:有利于北大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提醒校长注意身份和职业道德,提高推荐的公信力。

观点三:有利于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对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深化和探索,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

反方观点

观点一:39所学校评定规则不透明:参与申请的400余所中学都是哪些省份的什么中学?为什么不能公布名单?

观点二:北大公示的39所具备推荐资质的中学名单中没有一所农村中学,导致名单遭质疑。

观点三:实名推荐制无疑会扩大中学校长手中的权力,给权力寻租造就空间,容易导致招生腐败。

【观点解读】

1.是否能保证公平公正成争议焦点

“谁能获得北大面试通行证就凭校长一句话,校长的权力太大了!”一位家长不解地表示。一些家长还指出,学校每年都有一二十个保送生,推荐的过程还算民主,所以争议也小。如果是校长一人推荐,相信早就炸锅了。他们还担心,校长的权力大了后,肯定有人托人情、送礼,大行不正之风,这样好事反而成了坏事。

2.给尝试以信任与宽容,走出当下教育改革寸步难行的囚徒困境

一边呼吁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一边却又不信任改革者的改革尝试;呼吁尊重教育自主和大学自治,可教育想自主了,大学想自主招生了,又对大学的自主能力和教育的自治力充满不信任――一种很有感召力的、代表了多数人意见的声音是:不自主就很难让人放心,只有大学先自治,教育能自主之后,才有资格让人相信。可什么样的教育叫自主,如何才叫真正自治呢?这本身就没有公认的标准。而且教育自主和大学自治的改革需要较长的过程,难道等到舆论公认大学已经自主了才能相信教育、信任他们吗?一方面敦促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又不信任改革者;一方面呼吁教育自主,另一方面又担心自主中的腐败,这就是困境。

要走出这种困境,只有选择相信。教育改革要取得突破,舆论首先必须突破那种“给教育自主就必然会滋生腐败”的心理障碍。质疑和批判需要勇气,但有时候信任更需要大智慧、大勇气,一味地怀疑和否定,只能使一切停留在原地。

3.警惕新瓶装旧酒

北大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直处在传媒聚光灯下,大众麦克风前。在南师大附中“校园牛人”成为江苏省校长推荐上北大第一人之后,武汉二中、华师一附中、北师大二附中等相继公示了推荐名单,结果大同小异,多是成绩突出的学生。最新公布名单的重庆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入选学生均是最近几次考试中的前一两名,所谓推荐,依然是考试分数的大比拼。

一项兼顾效率与个性的自主招生改革,刚刚上路就要与现有的“保送生”“自荐生”制度并轨,显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态势。以重庆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为例,每年考取北大的学生有数十名,现在被校长实名推荐的前一两名学生,如果不出意外,参加考试同样能考上北大,所谓校长实名推荐制已了无新意。相信这并非是北大的初衷。原本想对现有录取制度进行探索和补充,结果却成了争抢优质生源的“新花招”,提前将重点省市的“状元苗子”收入囊中。

4.要为偏才、怪才创造成材的土壤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要推就推怪才。”

他认为,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是用一个尺度、一张考卷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考生队伍中筛选人才,突出的是公平和效率。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有利于所考核的几个学科水平非常均衡的学生,同时导致考试对一些学生而言成了专门的“技术”,一旦考完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就淡忘了。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只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高水平群体,但是,并不是只有各科目都能拿到高分的学生才有培养价值,相反,一些杰出人才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

“我个人觉得应该推荐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特别超常的才华,而在其他方面暂时略有不足的学生。他们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不能生存,但却具备可贵的培养价值。而绝对不能为了提高学校学生考上名校的比例,就推荐那些可能降几分能考上,不降分有危险的学生。推良不推优是绝对不允许的。”

【针刺文一】

中学校长没胆识,

北大招生探索难觅奇才

堵力

北大最近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从国际引进的好针剂,方一注射就引起了一系列不良反应,招惹来一片对骂之声。

一种声音赞好,将北大的招生新政提升到了“打破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高度,认为多元化的招生途径有利于不拘一格选人才。

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是担心此举会滋生腐败,绝大多数网友认为中学校长面对的是“选公子还是选才子”的问题。

其实,这个所谓的改革既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遏制应试的灵丹妙药,也不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它只是“分数决定论”的副产品。

先看被推荐的优秀学生的推荐理由。南师大附中获得推荐资格的匡超:成绩年级第一,学科竞赛考得很好;文科生里他理科学得最好,理科生里他文科学得最好。好学生有三种:一、平时学习成绩好。二、学科竞赛考得很好。三、学生活动能力强。一般来说,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很不容易了,匡超三样都很厉害。

还有,武汉二中推荐的宋铁凡“经常考年级第一”;巴蜀中学确定的阳盼、袁潇和韦宇丹最近几次考试的分数也使他们无可争议地入选。

改革来改革去,大家把眼光还是聚焦在学习成绩上。奇怪的是那些成绩均衡德才兼备、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不需要校长实名制推荐一样能上北大,为什么还要把这宝贵的机会叠加到这种校园牛人身上去?

从脑科学意义上讲,人在中学时代属于潜人才,才华能力都处于隐形状态。高考屡遭诟病,就是因为它用长达6年的时间逼着孩子产生显性成果,并以此来衡量和评判其是否有接受大学教育的资格。

所以,作为高考制度的补充,自主招生理应肩负起拾遗补缺的作用,打捞那些有可能在高考中失利,进不了名校的怪才、专才。

再看这获得推荐资格的39所中学,哪个不是北大、清华的生源基地?

就说北京人熟悉的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他们比的从来就不是本科升学率,而是比状元出多少,比通过考SAT赴海外名校留学的人数。对于这类生源极佳、师资极佳、学校条件极佳的学校,上北大的个把名额对于它们来说到底有多大意义?特别是那些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更是叠加了各种优质资源。进了这些基地,学生们就可以成群结队地涌进北大、清华。不是有种说法,人大牛,牛不过人大附中吗?每年这几所学校都有大量保送和自主招生的名额,很多学生不喜欢保送的专业就主动放弃自己考,或者既报考自主招生院校又申请去海外名校,谁会像偏远地区普通学校那么稀罕北大这仨瓜两枣的名额呢?

仍然是穷的穷死富的富死,所以有人评论,按照北大的方案,本意是想让钱钟书或者韩寒这样可能会被高考体制“枪毙”的人也能进入北大校园,可现在看来,他们连上重点高中的资格都没有,又怎么可能获得被推荐资格?

记得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不好,有时数学还不及格。当时在江苏金坛中学任教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是华罗庚的数学老师。他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了:“你看看他那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人才’吗?”王维克激动地反驳:“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是的,创新型人才往往禀赋卓异,缺点明显,很容易就因为一个理由被淘汰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需要的就是王维克那样一双从沙子里淘金的眼睛。

再看看当下这些有实名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最终还是不能免俗地把成绩作为推荐标准,实在令人叹息。

“非不能也,实不敢也!”重庆南开中学校长宋璞用这句话来概括这次推荐学生的程序,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他不得不以分数为标准来定夺。

看来,中国的中学校长除了要有辨才识人的伯乐眼,更要有胆量。如果中学校长不是有胆识的教育家,而只是唯唯诺诺的教育官员,那么北大的招生新政所达到的效果,无非就是跟清华抢抢生源而已。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9.11.24)

【针刺文二】

不妨给北大一次

尝试的机会

张显峰

酝酿已久的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终于正式亮相,全国39所中学获得北大2010年“校长实名推荐”资质。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北大的这一改革之举,甚至有人批评这是“历史的倒退”。我倒是认为,不妨理性对待北大的勇敢探索,哪怕是给它一次试错的机会。

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带来的种种可能的不公表示担忧是正常的,但是改革本来就是有风险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是在不断的试错和纠错的努力中走向成功的。

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广为诟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应该说是革除这种弊端,探索多元化招生的一种尝试。就像北大所说的,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当然,联想到种种高考舞弊现象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人们不免会有这样的担忧:这一与高考相比缺乏硬杠杠的制度,会不会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本来意在成为选拔“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渠道,会不会因为种种顾虑成了“高分俱乐部”?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会不会成为挤破脑袋的择校热门?很多省市和农村中学没有获得资质,会不会加剧新的教育不公……

有这样的思考是可贵的,尤其在北大的这一制度尚未真正实施之时,舆论对它可能带来的种种“负作用”“先期曝光”,更是难能可贵。我相信,决意改革的北大不会对这些信息置若罔闻的。

但也不能因为种种先验的结果和预期的可能,而放弃改革的尝试。这就好比担心某种不测,就不敢出门一样。其实一些世界名校的招生,大都采用推荐制,校长、教授、校友,以及学生本人,都可以推荐或自荐。这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制度,而且也被证明是选拔种子人才的有效途径,它给了很多偏才、怪才和低分不低能的学生得以走进名校的机会。

这一制度最终能不能在中国行得通,当然还要看实践,实践是检验一个制度好坏的唯一标准。北大既然有这样的勇气,我们何不拭目以待?况且推荐的学生只占北大总招生人数的3%,给它探索的空间,或许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即便舆论的种种担忧不幸应验,这也是有价值的;至少可以考验这个制度的成熟性和社会的诚信,也会让更多的人明白,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非一两所学校或教育界一己之力所能为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改良。

(选自《四川日报》)

【点评】

议论文的文眼是论点,一个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的论点能让人久久品味。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出,大众多站在公平正义以及国情基础上阐发议论。本文作者从创新就有风险,改革就有阻力,不改革便没有进步的角度进行论述,提出“不妨给北大一次尝试的机会”的观点,立意就更高远一些。中学生写作文应在提高对观点的提炼升华能力上多下功夫。

【训练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南师附中公告中,该校高三学生匡超已经被定为学校即将推荐给北大的人选,目前正在接受“公示”,成为江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第一人”。对于这个决定,学校里的反应相对正常。“匡超啊,超牛的!文科生里他理科学得最好,理科生里他文科学得最好!”该校已被清华提前录取的学生赵鹏如此评价。

钱钟书数学等理科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而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数学考了0分的吴晗则在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破格录取。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向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提出这一问题。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5

【正方观点】

校长推荐制在路上

校长推荐制作为一次突破常规招生方式的改革,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但我认为,实施校长实名推荐制理应利大于弊,应该理性对待。

首先,这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成功经验背景下的一次有益探索。北京大学打破了一张考卷定终身的传统,现实意义非同凡响。其次,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不意味着“一推就成”,相反,为了确保“推荐”的公平、公正、公开,北大对中学校长要进行筛选和考察,并对获得推荐资格的校长和被推荐的学生进行公示,弄虚作假的中学和学生都将被取消资格。再次,实名推荐制虽然可能导致“潜规则”的出现,但实名推荐制不仅对高校选拔人才方式的突破具有积极意义,且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也势必起到正面导向作用。只要采用合理引导、严格监督和认真查处等手段,伴随实名推荐制正式实施而派生的“潜规则”,也必然能够得到遏止。

当然,客观地讲,校长推荐制尚在路上,其优越性至今仍无法充分显现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明朗起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曾利华湖南耒阳市教育局)

校长推荐制,我为你鼓掌

我要为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而鼓掌。正如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老人所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一个人总有他长处与短处,而教育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和挖掘他们所具有的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特殊兴趣和特殊潜能,对于所谓的“奇才”“偏才”“怪才”不可用同一标尺来度量。

我们欣喜地看到,就在2009年的高考中,一位用文言文写作的学生,虽然总分没有达到本科线,但三峡大学却在国家招生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破格录取了该学生;复旦大学也录取了只有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硕博连读。这也说明制度在完善,人才选拔的方式在悄然革新。(许织云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教师)

【反方观点】

校长推荐难保公平

客观地看,“校长实名推荐”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也有利于社会诚信导向。不过,虽然有学校和校长的双重诚信做保证,并有“公示”的程序,但公众仍然担心会受权力和金钱的左右。

前车之鉴如“加分制度”。加分制本是一项很好的补漏制度,但2009年一些地方暴露的“加分门”显示,这一举措在一些地方,几乎被权势所挟持。“校长实名推荐”会不会也成念歪的好经,会不会像“加分制”一样,沦为权势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又一通道,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下,绝非多虑。(孙继兰 安徽濉溪县濉溪镇教师)

校长推荐制走不了多远

我认为校长推荐制不会走得很远。第一,实名推荐条件还不成熟。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构建与营造、校长的思想觉悟的培养与提高、高校的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第二,受众面有限。任何创新之举,都应该使多数人受惠,而不是为了个别人或是极少数人谋利。(邱明文安徽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中心学校教导副主任)

“新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真正走近每一位高三教师、考生、家长的时候,与之相关的各种声音几乎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作为一线老师,我也只能在众说纷纭中说一声“遗憾”。

愚以为 “新高考”是被逼出来的,是“被改革”的结果。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的弊端逐渐显现,民间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强烈。直至本世纪初,在各方的调查、研究、通力合作下,终于拿出了一套较新的方案和教材,自然随之也就必须拿出一套新的高考方案来。但是,那些已经远离一线讲台的老师或专家,是否了解学情,知道学生,懂得学法?如果一线教师没有话语权,就不可避免地会有“教学归教学,考试归考试”的情况出现。要扭转这种局面,改革的全过程都应当有一线教师参与,话语权必须有相当一部分交到一线教师的手中。

“实名推荐”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推荐的结果却与北大的初衷相悖,因为被推荐的学生中没有出现什么“偏才”“怪才”“天才”,反而是每个学校数一数二不需要推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尤其是充分了解学生的班主任没有推荐权,而是对学生并不了解的校长,你说这种推荐怎么不“形式大于内容”呢?

校长推荐制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是对于结果,我们只能遗憾地说,“新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杨新国 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教师)

【记者手记】

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阵痛,阵痛过后才是新生的喜悦。北京大学推行的“中学校长推荐制”是新高考的一次大胆尝试,90名被推荐的学生于2009年12月5日全部通过公示,并于2010年2月4日与其他一千多名考生一同参加了面试。北大面试出题灵活,覆盖面广,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考查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6

质疑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关键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降低三十分

此举的目的,显然是打破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用意应该是好的。但殊不知,“一考定终身”不管多么不合理,在残缺的制度中多少提供了些公平竞争。其不合理中蕴涵着合理成分。中国的许多事情就是如此。看似不合理的,其实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许多写在纸上很合理的东西,一旦实施则变得很不合理。比如“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说起来也许头头是道,但是老百姓本能的反应是一百个不信任。因为这种制度很难避免腐败,甚至必然带来腐败。

其实,北大的这一改革,还远不是“写在纸上的合理、实施起来不合理”的问题。北大自己的家庭作业没有做好,写在纸上的东西就有许多漏洞,或者对一些关键问题语焉不详。真要实施起来,即使不走形也会带来不公平。

降低30分特别录取校长推荐生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一关键问题北大基本没有交代。众所周知,北大一直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为此向纳税人要下巨款。那么,世界一流大学,比如哈佛、耶鲁等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降低分数录取学生呢?这种优惠录取,绝大部分是给了那些低收入、少数民族等弱势阶层。北大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从纸面上写的东西看,似乎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按照北大的方案,不是全国所有的中学校长都具有推荐资格。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其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再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中学才能获得参加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的资格。可见,并非所有的中学都是平等的。按中国的“国情”,几乎肯定那些重点学校具有优先权。举个例子,一个名声显赫的“县一中”,和同县一个穷村落中在危险校舍中勉强维持的中学,哪家校长更有资格推荐?几乎肯定是“县一中”的校长。那个穷村子里的学校也许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哪里还有心思到北大要推荐名额?而“县一中”也自然被当地政要精英的子弟挤得满满的。村子里的孩子则是清一色的贫民子弟。结果呢?越有机会的人就越有机会,没有机会的人则绝无机会。按北大这套规矩,贫富分化会通过教育体制被固定、强化。

美国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你越是在办学条件差的地方读书,越能获得“高考加分”。我十几年前在耶鲁读书时就碰到一个学生,她称她住的地方是当地的红灯区,从小和***一起长大,学校里仅有四个白人。这种学生,即使分数稍低些也被常青藤求之不得。另外耶鲁一教授,孩子一直上私立学校,但高中突然转到纽黑文臭名昭著的公立学校去读书。据说那里大部分学生的父亲都关在监狱里。这教授算的是:孩子已经长大了,对这种糟糕学校中无所不在的毒品、犯罪有抵御能力,同时在这种学校就读,申请大学时能以相对较低的成绩挤进好大学。后来果然如愿以偿。美国名校录取的游戏规则很清楚:一个从小受了最好的教育、成绩和履历都非常优秀的学生,经常在录取委员会中受到这样的质问: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么多机会,我们学校为什么还要把另一个难得的机会给你?结果,这样的学生尽管“综合素质”优异也可能被刷掉。相反,一个各方面都差许多的学生则会被录取进来。录取委员会的理由是:看看他这年轻的一生,几乎什么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挣扎到现在,离我们的门槛就差那么一点。该轮到他的!事实上,从哈佛、耶鲁,到像弗吉尼亚大学这种一流的州立大学,都主动出击,投入资源到最穷、最弱势的阶层和地区,说服那些自己也不相信能上这种大学的穷学生申请。

我不知道北大怎样审查中学校长的推荐资格。我希望北大不要盯着重点,甚至要绕开重点。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素质要全面考量,一个所谓的高考状元的素质不一定比一个农村的孩子素质更高。我为周校长的见识喝彩。但是,要把这样的远见在技术上落实,北大就必须派自己的人去最穷困、最破落、甚至几乎没有严格意义的学校的地方去寻找人才,而不是把推荐权交给某些已经处于教育强势地位的中学校长。

推荐制解决不了教育弊病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

近日,北大要搞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本来嘛,中国的最高学府稍微有点动静便就成了新闻,更何况还是关系到颇为敏感的招生这码事儿,议论自然是少不了的。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等学府招生基本都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北大也概莫能外。依照常理,既然有了正常的招生渠道,何必费心搞什么校长实名推荐?

原来,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学生数,几十年来教育投入大增,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却没有培养出几个像样的杰出人才,连学界泰斗钱学森先生临终前都恋恋不忘此事。

北大是中国精英荟萃之地,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理应担当重任。于是,北大想到了搞校长实名推荐制,其用意估计该是通过这一机制,选拔出如华罗庚、钱钟书、钱学森一般的英才苗子。

善意推测,北大做此抉择的初衷应该不坏,但能否取得成效,就不能不让人心生疑虑了。首先实名推荐机制能否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运转?中国社会向来注重人情世故,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结在一起,使得本该是圣洁崇高的教育殿堂变得扑朔迷离起来。2009年高考加分时,在重庆、浙江一些学校就出现了严重的弄虚作假现象,媒体披露消息后,全国舆论顿时大哗,因此,如何保证在实施校长推荐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恐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且全国30多个省份,北大只圈定了13个省份作为校长实名推荐的实验田,这种地域上的歧视也让人有些不舒服。不知道北大制定区域、选定学校的依据是什么呢?

其次,说句公允话,如今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责任不能都推到北大、清华等少数名校身上,而应该从整个教育体制上寻找存在的问题和弊病。中国的孩子,大凡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就未曾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个性的培养,小学、中学差不多全是如此。等到学生们高中毕业时,估计创新、开拓、质疑、独立思考等等优良的品质被现行教育体制消耗得差不多了,大学招进的只能是这样的生源,又能有多大作为呢?

所以,对于中国教育而言,当务之急是应该考虑如何进行必要的教育改革,如何完善高考制度,如何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北大若是真想为中国教育做点事,不妨在这些方面多做尝试。

北大校长推荐制噎不死人饿死人

关键词:腐败制度设计公平

国内这些年尝试“校长推荐制”不止北大一家,上海的复旦、交大、同济都曾采纳校长直荐自主招生,可是北大却是被骂得最为“风光”的一家。日前呱呱坠地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几乎遭到了一边倒的讨伐,11月10日的调查显示,只有两成公众支持,七成公众则投了反对票。

北大放权给各中学校长,让他们担当“守门人”,公众的第一反应却直接发酵成了:谁会被不明不白挤下车?公众“没信心”不是瞎胡闹,这些年的招生乱象、腐败丑闻的确也伤了公众的心。一提到“推荐”,自然让人想到了“后门”,独木桥难走,有人就有办法“绕道”。

可是,即使面临道德的质疑,“校长推荐制”本身的价值依然不可替代。即便有道德问题,那也只是制度的一个漏洞,除非尊重制度,别无他途。

所谓“校长推荐制”,本来就是“新瓶装旧酒”。华罗庚初中数学考试不及格、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分、曹禺三次高考落榜,季羡林、闻一多、吴晗、臧克家等等也都是走了“捷径”。如今再无大师,“一刀切”的高考制度扼杀天才已经被证实了几十年。

再看美国,学术成绩通过统一高考(SAT)体现,而非学术因素则依据写作、学校和教师推荐、社区活动、领导能力、体育、创造才能、面试来评分,背景因素包括是否少数族裔、是否当地居民、父母是否校友、捐赠数额、信用记录等等。每项都有分值。

人是社会动物,人人都有“私心”,校长也不例外。可是制度设计却可以看住“人性本恶”。美国的综合打分选拔体系就是这么一个“三好学生”,虽然评价因素非常复杂,但是都能量化,高分高能自然服众。校长推荐看似很重要,但是学生没那金钢钻,也揽不了瓷器活。

况且人数也是九牛一毛,只占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而且仅仅降了30分,打折的力度顶多只有九五折,学生的“成色”差异根本没啥区别。我看,这一小步迈得可谓小心翼翼,现在很多人一定要推测,小碎步要摔个大跟头,我不信。

如果正如北大所说,这是一个程序设计,不是校长简简单单就是签个名,而要经过学生公选、老师讨论、家长确认、北大专家组“质量再考评”、名单公示,能最终过五关斩六将的绝不是等闲之辈。

校长实名推荐制 篇7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核心是想在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整体框架下,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中学校长推荐制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可以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中学和学生能够把精力从被动应付考试逐步转化为主动培养素质,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使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

这项新政策实施的关键,在于中学校长能够真正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把那些综合素质优秀、学科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推荐给北大。这项政策除了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进行补充,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学校长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神圣使命,他们的言行将对中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应当是社会最值得信赖的群体之一。希望中学校长能够站在为国选材的高度,倍加珍惜中学和自身的声誉,真正把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更适合北大培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输送到北大接受最好的教育。

更广泛的公平,是需要整个教育结构的变化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当然,到目前为止,现行的高考制度还是最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北大虽在招生中实行了包括中学校长推荐制在内的自主招生政策,但绝大部分考生还是通过高考进入北大的,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边远地区还是发达地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又是公平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