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浓(6篇)

《乡情浓(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乡情浓】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乡情浓 篇1

蒋啸镝,听其名字若电光火石,呼啸有声,接触其人,则感觉他为人行事具长者风范,富谦谦君子之风,集淳朴、温厚、贤良于一身,口碑极佳、受人拥戴。因此,从认识他那天起,我就尊称他为蒋老师。

初识蒋老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美术社主持年画编辑室工作,编辑室的同事、画家彭本人曾与蒋老师同班同学,当时约好蒋老师为我们画门神年画。我们的年画作者多在北方的一些省份,本地创作年画的画家不多,发展本地作者乃当务之急。当彭本人将蒋老师的门神画递交我发稿时,我的第一印象是画得清雅、细腻、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粗野之处。尽管门神画可以弄得威猛豪放一些,但我很快认同了蒋老师那对雅致而工整的门神画,我同时觉得,画年画正是需要这种严谨工细的画风。从此,蒋老师就成为我们年画编辑室的常年作者了。

新世纪以来,和蒋老师的交往更多了,他主持师大工程与设计学院的教学工作,经常邀请我到学校给学生讲民间美术课,或是参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每到他那间清洁而规整的办公室,先是热情与茶水的款待,接着就会看到他近期完成的工笔画作品。蒋老师的教务工作繁忙,家里妻子的身体也不太好,工作之余就在办公室的桌面上铺纸画画,且都是细腻入微的工笔画,有的已经赋彩,有的还是白描稿。常常让我从坐位上站起,走近画面,细细地、静静地欣赏他的作品,仿佛,只有以这样的观赏态度,方能与他的画面相匹配。记得有一次,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刚刚完成的工笔人物画,画上是一位温婉贤淑的中年女子,从人物的眼神与笑靥中我似乎读懂,这女子一定是他的亲人,一问果然画的是他的妻子。可以想象,在夜深人静的办公室,蒋老师伏案细描点染,画着与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这心中溢满了情愫,是能感化许多人的……蒋老师的工笔人物多以女性为题材,古今、中外、时尚、乡土,无所不涉,若要细致地观察其外表和认真地了解内心,又有谁能超过自己的妻子呢?我还见到他画自己的年轻媳妇和可爱的孙子,我想,这也许是蒋老师常常取自己的至爱亲人入画的原因所在。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友人孙建君、王连海应四川籍艺术家许丹之邀,为成都企业家李世平先生策划“两河文化木雕长廊”的工程,“两河”指中国的黄河与长江,“长廊”将容纳全国各省份的历史文明、民间传说、文化名人、古迹名胜、物产风俗等内容,木雕前需绘制上千米白描长卷。北京的孙建君老师立马想起了长沙的蒋啸镝,因为他是绘制白描画的高手。于是将皖南、浙江卷交与蒋老师创作。接下来蒋老师多方搜集素材、勾描草图,中途几次邀我们去他办公室审阅长卷初稿,其认真谦逊的态度令我诚服。不出半年,蒋老师的长卷完成了。在他的笔下,皖南的徽派风格建筑与民俗风貌、浙江河姆渡文明与吴越文化风土人情构成的艺术长卷,跃然纸上,让人赏心悦目、细细寻味……蒋老师以他精湛的白描技法与皖南、江浙的风情水融、相得益彰,仿佛是为他量身定造!

不久,蒋老师和全国一拨白描长卷名家的画稿被放大三倍,陆续投入雕刻之中,以浙江东阳民间木雕艺人为主的近百余工匠,经过十年来的精雕细刻,一件高2米、长3000余米的阴沉木雕文化长廊即将横空出世,它将是我国白描长卷史和木雕艺术史上的一部旷世之作。

蒋啸镝老师长年身居艺术教育岗位,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系主任、装潢系主任、工程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培养殚精竭虑,秉承“为学先为人”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曾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师大首届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荣获“曾宪梓高等教育基金会奖”。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多篇学术于部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出版了《中国工笔画技法》《透视学》等八部学术著作,设计的书籍封面达数百余种,插图、连环画上千幅,壁画稿数十余幅,其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和国际性展览。可以这么说,蒋老师驾驭的艺术之舟,双手摇着两只桨,一只桨是艺术教学,另一只桨是艺术创作实践,两只桨都摇得振臂有力、激越欢畅。

2012年,在长沙北二环的隐居文化会所,蒋老师举办了个人首次大型国画作品展览,以“忆・境”为主题,展出了他从艺四十余年来创作的百余幅工笔人物、山水、花鸟及写意花鸟作品。

走进这所充满着书香气息的文化会所,蒋老师的作品有序地陈列于各厅房与走道,呈现出一种雅的氛围和美的和谐。在他的工笔和写意作品之中,我更看重他的工笔,因为他的工笔画更贴近他的人品气质、艺术学养、绘画功力和审美趣味。

蒋老师的工笔画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他涉猎的领域的宽泛,可以说是山水、花鸟、人物兼而蓄之。先说蒋老师的工笔山水画。古人说山水画是文人寄托志向与情怀的体现;今人说山水画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蒋老师的工笔山水多表现湖湘山水,如《潇湘八景》《武陵风光天下奇》《韶山》《山水洲城》《四季美景》等;亦有祖国名山与古城,如《黄山》《丽江风光》等。他以写生画为基础,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紧密结合起来,面对壮美的大自然,抒发理想,寄托情怀,在工笔技法运用上,多吸取宋代院体画家繁密细腻的线条皴法,加之清丽葱润的色彩渲染,让自己的作品既透溢出传统山水画的典雅气息,同时也表现出新时代山水画的鲜明面貌。

再说他的工笔花鸟画。蒋老师的工笔花鸟画以小品居多,使我想起了湖南民间刺绣中的独幅绣片,一株折技花,一两只小鸟,或嘤嘤其鸣,或枝头对唱,好一派温馨平和景象。我想,这一定是他繁忙工作之后的遣兴之作,它能给人带来片刻宁静与休闲。既使画面丰满的《荷塘清趣》《荷花鸳鸯》,也都显得千般和谐、万般静谧。更有他笔下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无论是公鸡、鸡雏、猫咪、小狗、还是松鼠、猴子,甚至称为“王者风范”的老虎,它都是大自然王国的一员,充满着温存与灵性,彼此生存于各自的空间,相安无事。这也许就是“蒋氏工笔花鸟”的特出之处。

工笔人物画是蒋老师的“重头戏”,是他艺术生涯中倾注心血最多的一部分创作成果。我将他的人物创作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他身边熟悉和关心的人物,如他的亲人(《绿荫下》《祖孙情》《青春》等),民间艺人(《大师新作》《瓷坛新秀》《沙坪绣女》《篾匠》),其他人物(《天工园里》《惬意》《雅兴》《茶余饭后》《香花丛中》等);第二方面是中外、古今美人画,如民族舞蹈(《千手观音舞》《扇子舞》《羽毛舞》《蝶舞》《孔雀舞》等),当代美女(《芭蕾独舞》《球操》《女人体之一至五》),古代美女(《西施浣纱》《貂禅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金陵十二钗》等);第三方面是少数民族人物风情,是他的人物画中着墨最多、用情最深、表现最出彩的一部分,以表现苗家生活题材为主(《胜似闺女》《婆媳情》《悄悄话》《世代相传》《布娃娃》《边边场》《姐妹俩》《母子俩》《盼归》《晨妆》《柜台前》等),其他少数民族题材(《彝家乐》《赶墟》《思》《盛装映春晖》《三代人》《牧羊女》等)。

蒋老师笔下的人物,无论是亲人、民间艺人还是美丽时尚的少女,抒发出的是脉脉的人文亲情,表现出的是宁静而高雅的情调。特别是他精心刻画出来的少数民族人物,如《婆媳情》《胜似闺女》《世代相传》《姐妹俩》等,是他深入苗寨,观察生活,认真提炼,精心绘制的艺术结晶,堪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典范之作。这些人物渗透出来的心灵与质朴之美,作品散发出来的浓浓乡土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乡情浓 篇2

李人,广西钦州人,早年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艺艺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联合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最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等荣誉。

其设计创作的陶艺作品500余件(套),获国内外大奖作品有40余件(套),代表作有“高鼓花樽”、“壮乡石榴瓶”、“壮魂花缸”等。殊荣之首的“高鼓花樽”,是2006年中国推荐到联合国的100个金奖作品之一,是取得荣誉的13件工艺品之一,也是广西的唯一,更是陶制品的唯一。而“壮乡石榴瓶”、“壮魂花缸”也分别于2007、2008年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除此还荣获“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目前许多陶艺作品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博物馆。

怀着孜孜以求的艺术抱负,怀着为陶艺技艺奉献的痴心,怀着振兴坭兴陶事业的决心,虽几经波折却痴心不改,虽年过花甲却壮心不已。他,就是中国著名陶艺大师——李人。屈原曾这样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放在李大师的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在陶艺之路上,李大师一直以来都把振兴坭兴陶事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也在这路上尽情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人生。在李人的大师工作室里,我们见到了这位荣誉满身却朴实、和蔼的部级工艺美术大师。几句寒暄之后,我们就被大师带入他与坭兴陶的世界。

执着改变人生

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同时也是钦州市的城市名片,自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便享誉中外。2010年,坭兴陶又入选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近百年来,坭兴陶产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和部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长在坭兴陶之乡的李人从小就与坭兴陶结下了不解之缘。李人小的时候曾在钦州附小就读,学校跟坭兴陶厂只有一河之隔。由于对坭兴陶的好奇,小学三年级的他经常偷偷跟同伴游过河对面,看师傅们制作坭兴陶,经常流连忘返。中学时,李人出众的绘画天赋,令美术老师对他青睐有加,时常带着他和其他几个学生画画,这也成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让他开始对色彩、线条等绘画语言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1967年,李人下乡插队到林场工作,由于有扎实的美术功底,绘制领导头像、制作伟人泥塑便成了他日常最主要的工作。由于表现出色,他经常荣获公社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1972年,随着国家恢复出口单位的政策,坭兴陶厂作为复苏单位之一,很快便恢复了生产。恰巧此时碰上知识青年大选拔,具有绘画特长的他被坭兴陶厂选中,从此,李人踏出了陶艺人生的第一步。

进入坭兴陶厂后,李人从做学徒开始,认真学习雕刻技艺。经历过苦难洗礼的他,突然获得了能一展所长的岗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心底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倍加珍惜。不管白天黑夜,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原计划三年的学习期,他缩短到一年。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便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了坭兴陶所有的装饰及成型方法。进步速度之快,让工友们都赞叹不已。鉴于他已熟练掌握坭兴陶传统技艺法,领导决定让他担任雕刻班班长。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年后他便转为了车间副主任,两年后正式成为车间主任。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早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已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派专家到钦州实地考察,陶瓷美术系学生来实地学习。李人有幸作为厂方代表参与接待工作,负责现场协助交流指导工艺学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看到他精湛的手艺,立即决定收他为徒。经校领导同意,他作为特招生免试入学,直接从二年级开始学。在北京学习的两年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两年却让他受益匪浅,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工艺美术专业知识,为今后充分解决坭兴陶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此时的他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一方面学校想让他留校办工厂,另一方面市领导希望他为振兴钦州坭兴陶事业作贡献。两难之际,他还是选择回家乡作贡献。他说:“是钦州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是钦州的坭兴陶事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为钦州坭兴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陶艺路遇颠簸

回到坭兴陶厂后,李人担任了研究室主任一职。为加快发展钦州的坭兴陶事业,他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不断设计开发,生产了多款深受市场欢迎的日用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时间,钦州的坭兴陶产品名扬全国。可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企业突然转型,坭兴陶厂面临欠债危机导致停产,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职工们纷纷辞职到广东谋生,工厂一夜之间变得无限的凄凉。此时,广东多位老板向李人伸出了橄榄枝,想通过高额报酬邀请他过去发展,但都被他拒绝了。怀着对振兴钦州坭兴陶事业的强烈使命感,他不但没有走,反而与几个同事一起思索着如何保护好坭兴陶厂,以待他日。通过多方努力,在市领导的关怀下,坭兴陶厂得以保留。李人则带领留守的职工继续在厂里做泥塑及绘画。

2000年,市场出现了转机,李人与同伴筹集了8万多资金,成立了陶艺公司。公司运转的初期无比艰难,幸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媒体的大力宣传,才让坭兴陶重新恢复了生产。与此同时,市场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找准市场后,很快就克服了困难。然而问题又来了,受传统大缸窑烧制法的局性,坭兴陶制作的损坏率较高,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他们便不断往返于景德镇、佛山等地考察学习,最终采用了电窑制法。电窑烧成率高,但窑体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摸索攻关,终于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寻找到了真正适应坭兴陶生产的窑。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钦州坭兴陶的生产迅速扩大,坭兴陶厂由最初的2、3家迅速发展到100多家,产值也由原来的几百万发展到现在的几个亿。自此,发展坭兴陶变成了钦州市政府的重点项目。

正是这样一段经历,成就了李人的今天,也把坭兴陶发展带入了快车道。都说坭兴陶是钦州的名片,而李人则是坭兴陶的名片。是他把“艺术、功能、工艺与市场的理念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了产品“艺术化、实用化与商品化的统一”,在他设计和制作的200多种坭兴陶新品种中有半数获国家和省部级奖,作品先后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兴陶艺展未来

乡情浓 篇3

揉揉朦胧的睡眼,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我的脸庞上,伸一个懒腰,轻轻地、懒散地爬起来,奋力舒展着四肢。哦,新的一天来临了!我三下五下除二套上衣服,悄悄檫了把脸,随着一声“吱呀”的拉门声,我走出了院子。一抬头,看见爷爷拿起扁担正准备去挑水呢。我欢乐的跳到爷爷面前,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爷爷笑眯眯地摸了摸我的头,温柔地说:“起来啦,跟爷爷挑水去!”“好”我俏皮地朝爷爷笑了笑。

沐浴着黎明悠悠的清风,我们踏上了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那水桶随着摇摆的节奏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一支动听的乐曲,在这原本静谧的山村上空回荡,别有一番情趣。曙色正浓,我作了两个深呼吸,陶醉在晨曦的清新中。

路边一家农户门前,左边挂着一串黄澄澄的玉米棒子,右边吊着一串红艳艳的干枣,让人看了直流口水。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老乡,肩上也挑着担子,铁桶声音很沉,与爷爷的铁桶声融汇成一首别有韵味、节奏鲜明的“乡村交响曲”。听着这美妙的韵律,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因为在这里,没有竞争的压力,也没有城市中钢筋水泥的冷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祥和。

走过几条曲折的羊肠小道后,一条冰河出现在我们眼前,“千里冰封”,好似一条银鳞巨龙在山间蜿蜒盘旋。放眼望去,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爷爷扶着我,走在冰面上,滑滑的。不远处有一口“冰井”,是人们为了打水,专门在冰河上打的一口“井”。爷爷放下扁担,提起两只桶,往“井”里一舀,桶里立刻装满了水。爷爷身子望下一蹲,将担子往肩上一架,沉沉的担子被挑了起来,那动作十分娴熟。顺着小路,我们又往回走。

只听见“喔喔喔”声声鸡鸣,一群鸡出现在前面的山坡上。那群鸡中大部分是母鸡,白的、黑的、花的,各色各样,在地上一啄一啄地吃食。一只公鸡守在一旁,观察着四周,好像在为母鸡们站岗。那公鸡真漂亮,墨绿色的尾巴间夹杂着几根红黑相间的羽毛,全身橙黄,鸡冠通红,昂首挺胸,好不神气。

乡情浓 篇4

我从小在杭州长大,妈妈的老家却在上海浦东三林塘。终于盼来了这么一天,妈妈带我回到了她的家乡,还赶上了三林塘的传统节日――正月半庙会。在那个美妙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三林老街,在人头攒动中感受着老街特色。其中最让我这只小馋猫回味无穷的当然要数三林塘的麦芽糖啦!

要知道,这麦芽糖最早出现在妈妈的回忆里,一说起它就让我垂涎欲滴,这回,我非要妈妈带我去尝尝不可,顺便解解妈妈的相思之苦嘛!顺着长长的队伍,我们找到了麦芽糖铺。这里的顾客真不少,大人小孩都有,还有来凑热闹的外国朋友呢!我伸长脖子等啊等,过了好久才轮到我们。等不及妈妈付钱,我就激动地接过店主递过来的麦芽糖,双手使劲地搅动,口水已在我嘴里打转。我左右开弓,开心地搅呀、绕呀,还拗出了不同的造型和花纹,真好玩!怪不得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绕绕糖”呢!

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舔了一口,真甜啊!这甜味直直地钻到我的心窝里。我眯上眼睛,享受极了!贪心的我抿嘴咬了一大口,嘿,咬不下来还粘牙呢!我赶快把糖棒子往外拉。咦,拉出来的丝怎么那么长?这可怎么办?这黏黏的糖丝飘到了我的下巴上。我轻轻一抹,糖丝又粘到了手上。我往手上一撸,它又粘到了另外一条手臂上。我顾不上擦手,连续吃了好几口,感觉下巴痒痒的,用手一抹,怎么长胡子了?再一擦,才知道我的下巴上全都是此起彼伏的麦芽糖丝儿了。

“哈哈哈!”一旁的姥姥早已笑得前俯后仰,“这回,真成馋猫了!跟你妈小时候一模一样!”原来麦芽糖也是妈妈的最爱啊!不过妈妈吃麦芽糖可没我这么狼狈。她一边搅动绕绕糖,一边往嘴里递,咬一口,又迅速用糖棒把糖丝儿兜转起来。我学着她的样儿,终于顺利地把害惨我的麦芽糖啃了个精光,然后跑到洗手间,痛痛快快地把麦芽糖在我下巴上留的印迹全部洗干净。

好吃,好吃,真好吃!妈妈,明年我们还来三林塘吃绕绕糖。那缠缠绵绵、甜甜蜜蜜的糖丝中,绕不开的是我们浓郁的思乡情啊!

乡情浓 篇5

然而“家乡”在4~5岁孩子的心中是什么?答案恐怕难以描述。他们对家乡常州的了解甚少,诸如一些著名人物(三杰)、有名景点(洗砚池、穿月楼、篦箕巷)等几乎是一无所知,家乡的情感更谈不上。另外,作为一个开放城市,班里真真正正的常州后人已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的孩子都是随同父母工作而迁移来的新市民,他们对于常州的了解更少,深深地家乡情感更是难以体验,因而对孩子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可谓迫在眉睫。如何利用地方文化、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呢?

一、用整合、创造性的眼光去传承地方文化,让孩子体会常州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何传承?在此我们共同探索、查阅资料,利用日常生活和各种媒体获得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中《老常州市井风俗》一书给我们打开了了解常州的一扇大门,电视台的《老常州》栏目也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常州名人趣事有所帮助,成为主题活动开展的一个基石。根据孩子对龙城文化的零星知识,在收集、了解一些龙地名的由来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生成了三句普通话,半句常州方言的地名文化原创作品,三句半《龙成龙地名》,孩子们不光在园内表演得起劲儿,讲得顺溜,回家表演更是带劲儿,(因为爸爸妈妈不如他,他们不会说常州话);锡剧《双推磨》的欣赏、学习、表演,大大地激发了孩子对地方戏剧的好感。最为精彩的是用纯方言讲述的笑话故事《蚂(mo)蚁gao象鼻头》,诙谐幽默的故事内容,让孩子们深深喜爱,他们方言水平虽为蹩脚,但一份勇于表述、敢于表达的热情却欣然跃出,孩子学方言、讲方言的热情被激发;社会《老职业》和《叫卖声》的回味、体验,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染,孩子们模仿的叫卖声甜美、悦耳,从中感受到了常州人民勤劳、朴实、节俭的品格。

二、老游戏、新玩法,激发幼儿参与热情,让孩子体验常州民间游戏的童真乐趣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也是孩子最乐意参与的活动方式。常州民间流传着许多浓浓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风俗和游戏,它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这些风俗、游戏自然而然地担当了我们主题活动中的主角。给老游戏以新的生命活力,注入新的内涵是我们这次班本主题开展中的一大特色。“打弹子”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之一,场地小,投资少,只要几颗弹珠,孩子们就可以三五成群地自由游戏。传承、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经过重新思考、改编、巧妙设计生成了数学活动《打弹子》《拍墙头》等,将数的分合、单双数、顺倒数的学习融入其中,把以前纯属娱乐的游戏,给了它新的玩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让孩子的学习不觉枯燥。得雀子、划虎跳、鞭抽陀螺、跳皮筋、挑世界、斗田鸡等民间游戏的习得,既丰富了课程内容,让孩子体验了童趣和欢乐,更多的是对常州的地方游戏有了深入的了解。

三、把空间留给孩子,去感受、表现地方文化,营造具有新的地方文化的活动环境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对于孩子来说一种真实的体验比说教更有价值。为了让孩子能亲身感受,并逐渐了解家乡,除了力请家长用国庆长假,带领孩子游玩龙城外,我们将活动室的主题墙、空间都留给了孩子,利用创意美术的手段有选择性地将教育活动与环境的创设溶于一体,根据孩子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手法把龙城的名胜古迹等搬进活动室,营造成常州的缩影,美术活动《牌楼》《千果巷》《文亨桥》《明城墙》的创作;典故引领下的特色课程小组合作画教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常州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常州人民聪颖智慧。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感性认识,又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同时增加了孩子对家乡的一份浓浓深情。

乡情浓 篇6

内容摘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传世词作仅有五首,其中《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本文试图从乡情角度解读此作。

关键词:《渔家傲》; 乡情; 赏析;

按照传统的观点来解读《渔家傲》这首词,通常认为上阕描绘了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建功立业和思念家乡的纠结心态,真实感人。可我近来再读此词,突然发现,短小的《渔家傲》在描写景色、反映军情、渴望立功的同时,竟然句句饱含着思乡的情怀。

秋天是个思乡的季节,这几乎是文人墨客的共识。为何?大概因为秋天的风声听来不舒服,萧瑟不已。这点,欧阳修的《秋声赋》就很能说明问题。大概还因为秋天的植物开始枯萎,景象萧条,叶片凋零,很自然就产生了“叶落归根”的联想,进而开始思念家乡。此外,还有那个本该家人团聚的中秋佳节,更是让人割舍不了思乡的情愫。因此,本词开头的“塞下秋来风景异”,便是给我们奠定了思乡的基调。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思乡之情要比第一句明显一些。古人有“鸿雁传书”、“鱼雁传书”的传说,这“书”就是家信。离家在外的人,看到大雁就会想到家乡,想到家人,便在情理之中。至于说“无留意”,试想一下,连大雁都毅然飞逝,没有在这里停歇的意思,何况是戍边的将士?

有人会说,“四面边声连角起”也许是不见思乡情怀的一句,可我看不然。还记得“四面楚歌”的典故吗?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的计策,项羽误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据说,楚歌的歌词是:“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原来,楚霸王家乡的楚歌,全部是思乡念家的内容,声声都是来自故土的呼唤。那《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会不会也让将士们联想起家乡的歌谣?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同样流露着思乡之情。试想一下,重岩叠嶂的山峰里,“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一座守城就显得特别的孤单冷清,守城中的士兵也一定常常翘首远方,因为远方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的归属,那儿才是温馨的港湾,那儿才不再孤单。而句中的“长烟落日”,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形单只影、孤身一人的伤感。再说了,夕阳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乡意象。日落时刻,思家时分。太阳下山了,回家了,你我也该回家,不再游荡。

下阕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公认的坦露思乡心迹的句子。同赏一轮月,家在万里遥,心中不免犯愁,于是借酒浇愁,谁知愁更愁。一杯浊酒哪能消得了浓重的愁绪?这酒,不仅缺少家乡的味道,大概还因为泪水滑落,视线模糊,因而显得更为浑浊了吧?那何时才能返回家乡?只有打了胜仗,西夏不再侵犯,边境安宁了,才能回家乡。可现在,“燕然未勒”,尚未建功立业,还乡之日也便无从谈起,只能是望家兴叹“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表面上是写景,在我看来依然是写人。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是“人不寐”的前奏,情感上是“归无计”的哀伤,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且不谈“霜满地”已经给人以凄清的感觉,单这悠悠的羌管就弥散着思乡的旋律。羌笛是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的古羌族的传统乐器,吹奏的曲调往往是哀怨的,尤以吹奏《折杨柳》曲而闻名于世。北朝乐府中《折杨柳》的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诉说的正是思乡恋家之情。所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才有这样的经典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本词中这一句的意境类似,都在倾吐着戍边人儿的乡关之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