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8篇】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1

20xx年中秋节活动总结范文一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传统佳节,更为了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各班成功开展了以“知民俗庆中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和吃月饼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同学们一一了解了中秋节各个朝代的传说: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学生们还饶有兴趣地布置软木板,用丢弃的月饼包装盒制作城市建筑模型,既环保又开发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结合时代潮流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故事传说,让学生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而且也使同学们懂得感恩回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很好“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同学们去努力学习,用以报答父母恩情。

主题班会给同学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这次庆中秋主题班会让我们今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友好快乐地相处,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20xx年中秋节活动总结范文二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学生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太深,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上级精神《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中秋节前夕,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对活动开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二、节前广泛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2、在班会上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历史背景、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活动丰富、全员参与、共同体验、动手实践、收获快乐

1、在搜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同学和老师不但培养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手抄报、花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共度中秋佳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通过对中秋诗歌的朗诵,对中秋的传说、小故事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同学的浓厚兴趣,更使教育内容丰富起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空洞的说教变得具体、实际,同学们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育形式。切身的体验使同学有了真实的感受。同学们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弘扬了民族文化。老师们也在活动中踊跃参与,谱写一曲“满幼颂”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也使得我们的办学理念得以升华。

3、开展“和谐校园•欢乐中秋”主题各类相关系列活动。由各年级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社区护绿、护卫”活动,不仅是我们的学生,就连居民们的参与热情也很高。整个系列活动虽紧凑但是充实有意义,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节日”会有他们自己更好、更透彻的诠释。

20xx年中秋节活动总结范文三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在迎国庆期间,社区围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彰显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中秋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要求社区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讲文明•树新风和献爱心等具体要求,把节日活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工作和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社区在节日期间在各院落悬挂了国旗和庆“双节”的宣传横幅、利用宣传栏、电子展示屏大力宣传中秋节相关知识,着重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让群众在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秋节资料 篇2

广东人中秋节吃螺原因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更说小孩子中秋吃田螺,会明目。炒田螺前,田螺底部会弄掉,吃的时候,先把田螺盖拿走,把螺肉吃掉。那么,在月光之下吃田螺,田螺壳从头到尾都通了。且田螺盖与眼睛相似,因而吃田螺寓意“明目”。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一来民间认为吃田螺可明目,传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来认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来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

另一方面,“螺”字与粤语“罗”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罗食”,俗话说“无得食,问田螺(罗)”,中秋夜吃田螺,有丰收之意,代表五谷丰登。

据资料记载,中秋吮石螺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为风俗。

中秋前后,本来就是田螺和石螺当道的季节,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风俗。“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赠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头啖过又香螺。”

民间早有田螺可以明目的说法,顾名思义是因为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前后食之呢。因为这时候,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吃田螺的最佳时节。

有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自主

一、活动背景

中秋文化的魅力,使中秋成为非常有凝聚力的节日。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让我们小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之际,亲自体验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相继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之一――走进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主题

走进中秋节。

(二)目标

1.加深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2.切实锻炼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访问的能力。

3.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

式,增强自信心。

(三)人员

五(1)班师生。

(四)时间

2012年9、10月份。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在指导老师或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提出主题,合理筛选,制订计划

1.预设铺垫,引入主题

3.引导思考,生成课题

3.指导研究方法和汇报方式

4.分组选定研究课题

5.制订研究计划

6.研究活动开题报告

7.小组修改研究计划

8.总结延伸

(二)实施阶段:组内合作,实践研究,整理资料

1.小组分头行动,分工协作,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第一组:“中秋起源”组

根据计划开展活动,同学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第二组:“食在中秋”组

同学们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中秋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并拍摄月饼的照片,品尝味道。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做月饼,做桂花糕,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爱在中秋”组

他们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和中秋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中秋节饰品。同学们还学写对联、制作贴画,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吟在中秋”组

该小组定点定时,集体查找中秋节诗词,并一一理解。资料收集后,又进行了工作的分配:制作ppt,编电子小报,在社区出黑板报等等。

2.整理归纳研究成果,准备汇报交流。

(三)展示阶段:信息交流,动手实践,展示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小组代表介绍本组活动获得的成果及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出示相关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同学提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询问。

(1)“中秋起源”小队收集了中秋由来相关的典故、大量图片资料等,制作手抄报,制成了ppt,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2)“食在中秋”小队,主要研究中秋节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即“月饼”的来历、象征意义及制作工序,并模拟操作实践。

(3)“爱在中秋”小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及中秋节风俗习惯的由来,如对传统对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等等。活动中,同学们当场写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诚挚的祝福。

(4)“吟在中秋”小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还有集体学习等途径,以制作电子小报、出黑板报、绘制手抄报,还有以表演诗朗诵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2.归纳总结,班级展示一星期

3.总结延伸

(1)将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与大家共享。

(2)鼓励继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为下一个传统节日的研究做好准备。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一)学生

这样的课真好,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做调查时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等。更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我们特别愿意上这样的课,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陈××)

我是一个成绩在班里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在这次活动中,我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地进行了实践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组长分配给我的调查任务,并在交流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我能行!(杨×)

(二)教师

1.以学生为主,提供开放的空间

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选择由他们自主实践和探索,从而有兴趣地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对“中秋节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学生面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了其生动活泼地发展,发展了综合的实践能力。

2.指导学生阶段活动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

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是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建议他们组内召开讨论会。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加深对自己的活动进程、进步情况及自己优缺点的认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次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提供了调查问卷供学生进行反思。

3.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提高活动层面

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4

[关键词] 建军编师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考证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时部队番号仍是沿用左派的番号,称国民革命军。秋收起义一开始,“乡村用农民革命军,城市用工人革命军名义,简称农军、工军,合称工农革命军”[1],这些名称贴切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公开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这第一支体现我党军队特色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到底在什么地方组建的,党史界却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提出安源编师说,有的认为在铜鼓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笔者根据现有史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安源编师之说不准确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之《土地革命战争大事月表》记载:“月初,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并将参加起义的革命武装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以卢德铭任总指挥……”[2]湖南省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撰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论述:“安源军事会议主要解决了下述几个问题:成立湘赣边界秋收暴动的指挥机关――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以原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为基础,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3]上述观点都持安源会议编师说,这一论点是党史界的主流观点。

历史留给我们关于安源会议的史料很少,《潘心源报告》是其中最重要的文件,让我们重温潘心源对安源会议的介绍:“阴历八月初(日子不记得了),同志召集安源会议,到会者、潘心源、蔡以忱、宁迪卿、王兴亚、杨俊等。讨论的问题是军事及农民暴动的布置,当时他们对于各县的情形不十分明了,因此,我的发言比较多。大概结论是分为三路……”[4]认真研读这段文字,笔者认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安源会议编师没有史料依据。《潘心源报告》中并没有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介绍,只有将起义部队分为几路的说明。若此时已将各路秋收起义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亲历者潘心源应该会在其《报告》中将部队番号写出来,而不只是写“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二是安源会议缺乏编师的前提条件。《潘心源报告》介绍,等“对于各县的情形不十分明了”,但南昌暴动前后一直随浏阳农军行动、最了解情况的潘心源对平江工农义勇队此时已一分为二、编制不复存在竟然也一无所知。这一点从安源会议的军事部署可知。建军编师最起码的前提条件,应该明了每一支部队的基本情况,既然部队所在的方位都不清楚,所以此时编师则是无从下手的。三是安源会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会议。从安源会议的参加对象看,既然是军事会议,却并没有师部和一、三团的主要军事领导参加。再者,不同于余洒度在修水,在安源是来去匆匆,时间很短,情况不熟悉,也没有酝酿过程,只在一个会议上凭潘心源单方面介绍就将这几支部队进行整编,未免过于草率,也不合情理。

故笔者认为,安源会议并没有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二、铜鼓编师之说无依据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写到:“接着,又赶到铜鼓,召集位于修水、铜鼓各部负责人或代表开会,传达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秋收起义的决定,任命余洒度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长,余贲民为副师长,该部编为2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第3团。”[5]

笔者认为这一表述是缺乏依据的。我们首先考证一下到达铜鼓县城的时间,《苏先俊报告》明确说明:“10日来到铜鼓,即组织前敌委员会,以泽东同志为书记,先俊等为委员。”[6]即到达铜鼓县城的时间是9月10日。此时召集驻修水的卢德铭、余洒度等开会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的余洒度等“因以时迫,未便迟疑,乃将第一团改道长寿(九月九日)取平江……”[7]第一师师部及所属一团已于到达铜鼓县城的前一天离开了修水县城,举行了起义,10日卢德铭、余洒度正率领一师及一团在渣津进攻平江的路上,无法来铜鼓参加会议。遍找秋收起义的原始材料和回忆文章,也没有在铜鼓“召集位于修水、铜鼓各部负责人或代表开会……”之说。故此时编师,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因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已于9月9日在镰刀斧头旗帜上展示出来了。事实上,卢德铭、余洒度与会面只是在秋收起义爆发若干天后的湖南浏阳孙家段见面,正如铁心在其《从警卫团说到工农革命军》中所描述的:“过了排埠以后,在依山傍水的某村午餐时,我们工农革命军的领袖才一起见面了。”[8]而此前却并没有与卢德铭、余洒度见面的记录。

因此,在铜鼓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之说法也不正确。

三、建军编师应在修水山口

笔者认为,真正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应在修水山口的建军编师大会上。理由如下:

1.起义前夕召开了山口会议。

很多参加秋收起义的亲历者直接提到“山口会议”,党史上的“山口会议”确实是存在的。

何长工回忆:“起义前夕,师部在修水的山口主持召开了一个‘山口会议’。我虽然没有参加,但是我清楚,参加这次会议有师的领导,还有一、三团营以上的干部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整编会,会议决定将原警卫团的一个营由伍中豪同志率领充实第三团,加强第三团的基层领导……”[9]

吴开瑞回忆:“到铜鼓不久,得知警卫团到了铜、修二县之间的山口。苏先俊骑着马,挂着手枪,带两个人前往山口,与警卫团联系上了。”[10]

张启龙和宋任穷等也有类似的回忆。

2.山口会议是建军编师的会议。

那么,山口会议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会议?有的研究者认为山口会议只是“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的整编会;有的则认为山口会议上组建的即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但为了保存我党的这支重要军事力量,而采取了权宜之计,对外称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根据亲历者的回忆和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是准确的。

赖毅回忆:“开始是以‘国民革命军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名义驻扎的。用这个番号,主要是缓和同江西军阀朱培德的关系”。[11]

陈树华的回忆说得更清楚:“到修水后,我们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把余贲民部从武宁招来,编为特务营(卫队营)。我们知道苏先俊部在铜鼓,因为都是同学,决定让他做第三团团长……同时我们想取缓兵之计,集中精力练兵,所以又做了一面江西省防军第一师的旗帜,以省防军的关防印信盖税务收据,还造具全师名册,派人到南昌请朱培德收编,以迷惑他。”[12]

山口镇土著居民的回忆则更详细:

魏信品老人说:“我28岁时,正是丁卯年,在万寿宫(即山口会议地址)下隔壁福和铺当店员,见万寿宫门口上方用红纸写了四个簸箕大字‘世界大同’,还扎了柏树牌坊,万寿宫中用红纸贴了一幅横联叫‘工农革命军建军编师庆祝大会’。”[13]

杨祖泳老人说:“中秋节前山口来了部队,借我家桌子写标语,标语内容大概记得几句‘热烈庆祝工农革命军成立’……”[14]

再仔细研究《余洒度报告》和《苏先俊报告》可知,山口会议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无疑。

《余洒度报告》中说:“到修水即召集两部负责同志会议,商统一事……为灰色态度起见,改用江西省防军第一师名义,度即被指为师长,贲民为副师长,内部负责为师委会……合计共有枪一千三百余枝,机关枪两艇(挺),子弹每人平均约百发。”[15]这则原始材料进一步说明山口会议是存在的,并在山口会议上成立了工农革命军和党的“师委会”,只是“灰色”起见改用“省防军”名义。余洒度在这里用“改”字,正说明这支部队打的旗号内外有别,否则,就没有必要“改”。

《苏先俊报告》则是山口会议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更为有力的证据。《苏先俊报告》中称:“第三期,一、名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二、实力:步枪一千三百枝,机关枪二艇(挺),驳壳枪二十枝。三、作战经过:……十一日修水第一团及新编第四团向平江进发,第三团向浏阳前进,安源、醴陵部队向老关进攻。”[16]苏先俊所述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实力,与《余洒度报告》中所述军力惊人吻合,正好是修水和铜鼓部队的实力,不包含安源的部队。《苏先俊报告》中还有一个细节,修水和铜鼓的部队分别称为“第一团”、“第四团”、“第三团”,而“安源、醴陵的部队”并未有番号。这是苏先俊的漏记,还是此时安源的部队尚未纳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体系中,尚未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不得而知。但由此可进一步说明,修水与铜鼓的部队自成体系,安源部队编入前,就已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了。

退一步说,假设山口会议只是组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是掩人耳目的编师,只是打出灰色旗号。这反而是不合常理的。因为如果是组建一个“光明正大”的省防军,则可大张旗鼓地进行,没有必要躲到偏远的山口老街去举行;只是造造册子,形式上的编师,也没有必要将平江农军一分为二,更没有必要把伍中豪、黄坚、黄永胜等派到铜鼓去;只是组建省防军,没有必要将组建省防军这件事郑重其事地“派吴会治来鄂报告一切”。正因为这是组建我党自己的军队,是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所以才躲到偏远的山口去进行,并将编师结果郑重地向党汇报。

因此,山口会议并非只是组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而是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3.中共中央和鄂赣省委在建军编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如此重大的事件,是谁领导实施的?笔者认为,中共中央和鄂赣省委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湖北省委的作用不容低估。由于修水离鄂中不远,与鄂南3县通城、崇阳、通山山水相连,且素有往来,便于联络。特别是警卫团刚从湖北武汉开来,进驻修水,且卢德铭和韩浚等人过去同湖北省委的向警予熟悉,易于沟通关系。相反,这一重大事件却与湖南省委无关,湖南省委对警卫团和平、浏农军南昌暴动后的去向不甚了解,湖南省委和正集中精力筹划湘中7县暴动,直到暴动在即,才与师部接上关系。

保存下来的历史文件和有关资料,为我们证实了中共中央和鄂赣省委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

《江西省委给寿昌信》中说:“六、莲永及修铜两部分农军,此间均已派专人前往指导……”[17]

《关于江西准备秋暴情形致金山》信中说:“平浏农军在修水、铜鼓时曾派人来此接洽,此间亦召人前去报告现在军政情况,并提议以后进行以及一切联络事宜,派去之人尚未回来。”[18]

《余洒度报告》中说:“不久得通城刘××(注:即刘基宋)同学转来鄂中消息云:鄂中所有动作,并得军部的通告,嘱我们积极准备。”[19]

易礼容给苏先俊信中说:“……闻洒度已向中央领有款项,能分兄处若干否?”[20]

刘基宋在其《加入共产党与脱节后工作经过》中写道:“我们既无法与大军会集,乃共商将全部合编为工农红军第一师,推余洒度为师长,我为参谋长,暂驻现地。旋中共武汉政治局派关学参同志前来传令,其主旨为中共决定在武汉来一个暴动,令我们作外应。”[21]

综上所述,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关于秋收暴动、组织工农革命军的指示,通过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江西省委的渠道传达到驻修水、铜鼓的部队,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促使他们在修水山口召开了建军编师大会,诞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山口会议的召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正如何长工1958年9月5日在总直机关马列主义业余大学作报告时所言:“这样,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就成立起来了。在中国,在东方,就有了红旗和白旗的对立,有了红军和白军的对立,在后来有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和白色政权的对立,这就是修水整编的意义。”[22]

参考文献

[1]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62页.

[2]田园东、廖国良.《土地革命战争大事月表》[M].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6月,第7页.

[3]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9页.

[4]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121页.

[5]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M].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印刷,第22页.

[6]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77页.

[7]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113页.

[8]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212页.

[9]江西省文物厅文物处等.《秋收起义在江西》[M].文物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印刷,第182页.

[10]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168页.

[11]江西省文物厅文物处等.《秋收起义在江西》[M].文物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印刷,第187页.

[12]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156―157页.

[13]刘烈根、朱正平.采访修水山口老街居民魏信品等记录[Z].1977年6月29日,原件存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

[14]刘烈根、朱正平.采访修水山口老街居民魏信品等记录[Z].1977年6月29日,原件存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

[15]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112―113页.

[16]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77页.

[17]江西省文物厅文物处等.《秋收起义在江西》[M].文物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印刷,第17―18页.

[18]江西省文物厅文物处等.《秋收起义在江西》[M].文物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印刷,第23页.

[19]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协作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印刷,第113页.

[20]江西省文物厅文物处等.《秋收起义在江西》[M].文物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印刷,第251页.

中秋节资料 篇5

关键词:低能见度;低跑道视程;相关性

1 概述

根据有关统计[1],国际民航事故原因分类中,由低能见度造成的事故占气象原因的16%,高于雷暴。由此可见,低能见度对飞机的起降和飞行安全有直接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低能见度和低跑道视程的气候规律和变化特点,对机场、航空公司制定和合理安排航班计划,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

文章利用昌北机场近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昌北机场的低能见度和低跑道视程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气候资料的统计,可以为飞行员、签派员在今后的决策中起到借鉴作用,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2 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

2.1 资料来源。文章的数据来自南昌昌北机场2000年-2014年共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2000年-2013年9月主要是供航观测,保证00-12时(文章中使用的时间均为世界时)13小时的观测资料齐全;2013年9月之后,有全天候24小时的观测资料。昌北机场属于Ⅰ类精密进近运行机场,即要求能见度不小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的精密进近着陆。

2.2 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机场运行标准,文章把低于800米的能见度定义为低能见度,把低于550米的跑道视程定义为低跑道视程。从15年的观测资料中选取00-12(世界时)13小时的低能见度和低跑道视程,进行年、月、日变化的特征及出现频率进行分析。选取所有的观测资料对低能见度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低能见度和低跑道视程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跑道低能见度和跑道视程的平滑处理,得出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和天气背景下,昌北机场的能见度和跑道视程的相关系数[2]。

3 低能见度的变化规律

3.1 低能见度的年际变化。昌北机场的低能见度值的变化规律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2000年到2010年呈每年一高一低的高低起伏规律分布;另一阶段是2010年到2014年连续两年一致上升或下降变化趋势分布。对低能见度出现频率进行分析发现,低能见度的出现频率与其年平均值有一定的关系。低能见度出现频率小的年份,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出现概率多的年份,其能见度值均较为居中。

3.2 低能见度的年变化。低能见度的年变化规律明显,5月份和9月份最大,1月份和12月份最小。冬季的低能见度值最小,春夏次之,秋季最大。低能见度出现天数的年变化规律明显,出现的天数先降后升,9月为最低点。低能见度出现在冬季的天数最多,占总数的50%;春季次之,夏季最少。因此,低能见度在冬春的值较小且出现频率较大,影响也最为严重;夏秋出现频率小,且其值较大。

3.3 低能见度的日变化。昌北机场低能见度的日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先升后波动的上升下降交替分布。低能见度在晨间及上午出现占70%以上,且其值较低。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的在00时最大,然后迅速减小。低能见度在冬季主要在03时之前,春秋季节主要在02时之前。在冬春季节的清晨,不仅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较大,其能见度值也较小。

3.4 低能见度的持续时间分析。由表1可看出,昌北机场低能见度的出现的次数与持续时间成反比。低能见度值持续时间在季节的分布上与其出现频率的分布较为一致,在冬春季节出现的较多,秋季出现的较少。在夏秋季节低能见度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出现在超过2小时的也较为少见。而冬春季节,随着低能见度的出现频率较高,其持续时间在4小时内的次数也较高。

4 跑道视程的变化规律

4.1 低跑道视程的年际变化。低跑道视程值的年际变化呈明显的上下起伏波动,其中2013年的低跑道视程值最低,2009年最高。对历年平均的低跑道视程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发现,低跑道视程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在2000年-2006年在2%上下波动;2006年-2012年的起伏波动较大。总的来看,昌北机场低跑道视程值较低,低跑道视程的出现频率较小,且其变化规律与低能见度度的年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4.2 跑道视程的年变化。低跑道视程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节的低跑道视程值较低,夏秋季节的其值较高。低跑道视程出现频率也为中间低两头高的分布,低跑道视程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夏秋季节较为少见。因此,低跑道视程在冬春季节的值较低,出现的频率也较大;而在夏秋季节,出现的频率较小且其平均值也较大;对飞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尤其是冬季。

4.3 跑道视程的日变化。累年逐时平均低跑道视程的变化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平均低跑道视程值在00-02及06-11之间的值较低,而最高值出现在04时,由此可见,低跑道视程一般在02之后逐步好转。低跑道视程在一天的清晨出现的频率最高,然后逐渐减少,在03时迅速减小。

5 低能见度和低跑道视程相关性分析

能见度(VIS)与跑道视程(RVR)都是用来表征大气浑浊程度的物理量,为进一步明确昌北机场的能见度与跑道视程的关系,对低能见度与低跑道视程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

5.1 低能见度时,跑道视程高于运行标准的频率。在低能见度时,跑道视程大于等于400米的频率约为70%,大于等于550米及600米的约为60%。由此,在低能见度于标准时,至少在60%的情况下,飞机是可以起降的。在标准附近跑道视程的波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小,对飞行安全来看,还是比较稳定的。

5.2 跑道视程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文章对观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后,对能见度值和跑道视程进行相关系数的分析,跑道视程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均通过99%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样本较大的时候,得出的跑道视程与能见度的相关性高达0.75,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经过对比平均,南昌机场的跑道视程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约为0.7,相关性较强。

6 结束语

(1)昌北机场低能见度在冬季出现的最多,低能见度值最小;春秋次之,夏季最少。低能见度在清晨的出现概率明显较大,尤其时冬季清晨,出现概率极高。低能见度的出现次数与其持续时间呈反比,在冬春季节最多,夏秋较少。(2)昌北机场低跑道视程在冬春季节较为常见,且低能见度值较低,夏秋较少。80%的低跑道视程出现在03时之前,且其跑道视程较差。(3)在低能见度时,低跑道视程的概率低于40%,在低能见度于标准时,至少在60%的情况下,飞机是可以起降的。(4)能见度与跑道视程相关性显著且较强,相关系数约为0.7。

参考文献

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6

【2017年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一】一、活动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五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2017年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二】活动主题:中秋节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月圆、月缺)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 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2017年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三】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中秋节资料 篇7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一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

五、活动地点

社区、学生家中、图书馆、超市等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活动内容

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下:

活动一调查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月饼

1.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2.感受月饼的香甜。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歌和对联。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欣赏中秋节的美景

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拿起你的笔来记录一下中秋节的美景

(二)活动步骤

1.合作交流,落实任务

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分析整理,总结汇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时间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完成活动任务。

3.活动总经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

(3)活动时间、地点

(4)活动分工

(5)活动步骤

(6)活动过程

(7)活动体会

4.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回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评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信息的行为,可以评价动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应放在调查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多样性上。特别要评价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及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采访笔记尽量记详细,及时做好笔记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为活动保留好第一手的资料。。

2.要亲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区及个人的习俗习惯,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

3..小组成员间保持联络,注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有困难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修日以及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

5.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由指导教师带入网吧或学校微机室,任何学生不能擅自个人出入网吧。

6.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二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material)、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material),合理整理资料(material),对资料(material)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material),分析资料(material)、整理资料(material)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20**年7月13号

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明立身传承之本。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了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的

每年秋季开学没多久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要求,经同学们商量决定开展以走近中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中秋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中秋节所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三、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所以我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允许学生在不同方面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搜集阅读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等,感受古代文化;

(3)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汇报的能力;

(2)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通过亲手尝试做贺卡,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目标:

(1)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

五、活动地点

社区、学生家中、图书馆、超市等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活动内容

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走进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下: 活动一调查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中秋节的月饼

1.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

2.感受月饼的香甜。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品味中秋节的诗词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歌和对联。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欣赏中秋节的美景

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拿起你的笔来记录一下中秋节的美景

(二)活动步骤

1.合作交流,落实任务

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单独完成等形式,利用中秋假期时间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汇报,完成活动任务。

3.活动总经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

(3)活动时间、地点

(4)活动分工

(5)活动步骤

(6)活动过程

(7)活动体会

4.成果展示,反思评价回到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评价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信息的行为,可以评价动手操作的方式方法,重点应放在调查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多样性上。特别要评价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整理材料、操作工具等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及交往与表达的能力。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态度要认真谨慎,采访笔记尽量记详细,及时做好笔记的整理的工作,并注意保持,为活动保留好第一手的资料。。

2.要亲善友好,尊重不同地区及个人的习俗习惯,包括饮食、服装、礼仪等。

3.小组成员间保持联络,注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有困难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修日以及每周综合实践活动课。

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8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就应引导学生首先确定目标,本次要进行搜集的资料是要与中秋节有关的。其次可以从中秋节的简介、节日活动、起源,进行搜集,这样就有条有理了。最后,确定搜集的方式,可以采用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方法,告知学生在查阅中发现所需的资料,应及时做好摘录,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复印。也可以进行调查和采访,引导学生明确调查和采访的问题和对象,然后制作问卷,拟定提纲,准备好记录的工具。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可以用U盘储存,也可以直接存入电脑,整理打印。总之,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主题,分别到不同的地点,如图书室,电脑室等,采用不同工具和手段搜集资料,然后通过信息处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调查、访问,当好小记者的能力

上面我们讲到了有关中秋节的调查和采访,在设计问卷之前,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技巧与要领,掌握问卷设计方法。关于中秋节的调查问卷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我们此次的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向人们宣传中秋节的知识,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意识。耽误您的宝贵时间,在此向您致谢!(1)请说出中秋节的时间?(2)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3)请列举几个有关中秋节的习俗。(4)请讲讲你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通过这样的调查与采访,学生会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设置问题的能力,在采访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走上辩论台”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确定的论题是“上网的利与弊”。活动之前我就根据学生的观点,把他们分为正方与反方。辩论赛开始前,正反两方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反两方根据组长的安排,做了明细的分工,各自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选出三位辩手,再进行资料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并拥有了充足的事实与道理相结合的论据作为后盾,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在辩论赛中,选手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