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心肌缺血的原因是什么(2篇)

心肌缺血是一种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疾病,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造成心肌缺血的原因是什么(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心肌缺血的原因 篇1

你好,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还有一种情况,心脏供血没有减少,但心脏氧需求量增加了,这是一种相对心肌缺血。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开口在升主动脉内。故临床显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此外还有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痉挛,X综合症,川崎病,冠状动脉炎症或者外伤,都可引起心肌缺血

拓展阅读(心肌缺血的食疗方法 篇2

心肌缺血的食疗方法:应减少饮食热能以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单糖和双糖摄入量,供给适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

(一)热能

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其中年龄和体力活动程度最重要。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和日常其他活动相对减少,基础代谢率也不断下降,因此每天所需的热能也相应减少。若有超重,应减少热能的供给以降低体重。评价体重是否正常,最简便方法是身高厘米数减去105作为体重上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30岁以上>15%过重,30岁以下>标准体重10%为过重,>标准体重20%为肥胖。蛋白质占总热能13%~15%、脂肪<20%、碳水化物65%左右为宜。有高胆固醇血症者,脂肪比例可降至16%,高甘油三酯血症者,碳水化物应控制在55%上下。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饱,最好少量多餐,每天4—5餐。

(二)控制脂肪

脂肪量占总热能20%,不应超过25%。多用植物油。作为预防饮食时,P/S比值应该>1;治疗饮食时,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5~20g/d,P/S比值应>2.o;禁用动物脂肪高的食物。

(三)限制胆固醇

食物胆固醇供给,作为预防饮食时限制在300mg/d以下,治疗饮食低于200mg/d;禁用高胆固醇食物。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及P/S比值可参考表18—2。

(四)碳水化物

宜选用多糖类碳水化物,占热能<65%。因纤维素、谷固醇、果胶等可降低胆固醇;肥胖者主食应限制,可吃些粗粮、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防治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有益。应限制含单糖和双糖高的食品。

(五)蛋白质

蛋白质按劳动强度供给,其中轻度体力劳动为1.26g/kg;极重度体力劳动可达1.75g/kg,动物蛋白占蛋白总量30%。冠心病饮食蛋白质应占总热能15%,或按2g/kg供给。尽量多用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其他如绿豆、赤豆也很好;因豆类含植物固醇较多,有利于胆酸排出,且被重吸收量减少,胆固醇合成随之减少。鱼类中河鱼或海鱼,大部分含胆固醇较低,如青鱼、草鱼、鲤鱼、甲鱼、黄鱼、鲳鱼、带鱼等胆固醇的含量<100mg%;故每天吃250g鱼,其胆固醇含量<300mg/d,鱼油在防治冠心病中有重要的价值。牛奶含抑制胆固醇合成因子,牛奶中脂肪和胆固醇使人担忧,但每l瓶牛奶仅含脂肪9g,胆固醇30mg,故冠心病患者不必禁牛奶。鸡蛋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是蛋黄中的胆固醇,1只鸡蛋约含250mg胆固醇;健康人每天增加1只鸡蛋,不影响血胆固醇;事实上适量吃鸡蛋有益无害,但不宜多吃。

(六)供给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食用新鲜绿叶蔬菜,深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素C。蔬菜体积大可饱腹,含粗纤维多,减少胆固醇吸收。水果含热能低,维生素C丰富,含有大量果胶;山楂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外,还有黄酮类物质,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和镇静作用,多聚黄烷有降压强心功能。海藻类,如海带、紫菜、发菜及黑木耳等富含蛋氨酸、钾、镁、铜、碘,均有利于冠心病治疗,但蛋氨酸不宜过多;配制饮食时应注意锌/铜比值不宜过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