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看过高尔基的故事呢?了解过高尔基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尔基的励志故事简短【最新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尔基小故事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lo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lo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列宁小故事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名人故事: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更多关于名人故事的作文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他看见小高尔苦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书,不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农的灯油都快用沟了!老板娘也醒过来,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高尔基。 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小高尔在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河边,他注视着波光点点的伏尔加河,心里感觉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更让小高尔基感到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小高尔基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种问题。 小高尔基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从大量的书籍中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他最终成为苏联大文豪。 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
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
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
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 相关作文推荐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不禁为他的悲惨童年而感慨叹惜,又为他的坚定意志和对读书的热忱而感到敬佩。
高尔基家境贫寒,与母亲一同住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生性残暴,暴怒无常吝啬又小气,所以他只能够穿母亲和外祖母的破旧衣衫,也只能够依靠捡破烂来获取学费。富有的同学嘲笑他的身上有“臭味”。可是,高尔基却并没有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决心,依然靠捡破烂缴学费,并认真地读书。
---------家境贫寒的他
我们的条件和高尔基相比起来,好的不只是一点点。当今社会的我们大部分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中娇子。可高尔基呢?他那么小,就知道自己捡破烂赚钱上学。他靠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的未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他就算是给一个制图员当徒弟也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利用晚上的时间,点燃油灯看书、抄书。被制图员的母亲发现,书被撕破了,高尔基也得到了严厉的惩罚。在不久后,她被高尔基的意志所打动,虽然允许高尔基读书,但还是不断地旁敲侧击,想让他放弃读书。可是就算自己的眼睛被烟弄伤,他也不愿放弃。
--------意志坚定的高尔基
我不禁感慨:“我和他差太远了。”如果我不仅经历那样的遭遇,还要忍受各种痛苦,一定会放弃读书。
高尔基读书异常认真,他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上大学之后,他越发努力地读书。有许多书供他读,他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想要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可我只要有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喜欢的书就细读,不喜欢的就粗略一翻,知道了大概内容,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可他对待任何书都是字斟句酌,虽然学习环境比我们差,但却能够获得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读书十分认真。
一个人如果连读书都不认真,做其他事又怎么会认真呢?又何来成功这一说法。
--------读书认真的斯克列夫茨基
这就是我眼中的高尔基,热爱读书,却有着不一样的童年,虽然艰苦却意志坚定,虽然困难却会不停努力朝着未来前进。
入党的故事
_,海南省文昌县人,1893 年 1 月 27 日生于上海。_青年时代追 随伟大革命先行者_,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 年与_结婚。新中 国成立后,长期担任_职务。1981 年 5 月 29 日,_在北京逝世, 终年 88 岁。 _早年追随_,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_逝世后,她作为孙中 山理想和事业的坚定继承者, 同_右派进行了长期、 艰苦卓绝的斗争。 她“在 荆棘里潜行,在泥泞中奋战”,通过不断摸索、对比、鉴别,终于找到了中国共 产党。 从此, 她坚定地和中国_站在一起, 竭诚拥护中国_的政治主张, 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发展中国与各国人民之 间的友好合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_很早就向往加入中国_。那还是在 1937 年,一次,在和上海地 下党派到她身边工作的李云谈话时,她突然放低声音,轻轻地问李云:“我现在 算不算党员?”李云心里很热,但不能回答,就说:“我回去问问。”_期 待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天, 李云按组织的交待回答她说: “你和_员一样。 ” 她听后微笑地点点头。据李云回忆,那天她特别高兴,一定要留李云吃饭,并且 要给她做一个最拿手的凉拌紫菜头。 1957 年的一天,_和夫人王光美一起去看望她。_正式提出加入 中国_的要求,_很高兴,但慎重地表示:“这是一件大事情,我将转 报_和_。 ”不久, _、 _一起到上海看望_, 告诉她说: “_认真地讨论了你的入党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你暂留在党外对革命所 起的作用更大些。我们党的一切大事,我都会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与。”宋 庆龄听了心情很不平静,她服从党的决定,尊重党的意见,以同党密切合作的非 党人士身份开展工作,在许多方面的确起到了_员所不能起的特殊作用。 事实上,中国_也一直把她当作一位可亲可敬的特殊党员来对待。早在 上世纪 50 年代,_中央就决定专门送中央文件和外交文件给_阅读。遇 到一些重大事件,中央领导同志总是当面通知并征求她的意见。长期以来,党的 领导人_、_、_、_等都对_给予了高度信任和万分尊 重。1957 年,_中央决定派_、郭沫若、沈雁冰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
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_代表会议。_曾对王光美说过:“历次关键 时刻,宋副主席一直是支持我们党,同人民在一起的,她的贡献甚至超过了
我们 党的一些负责同志。”但_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她追求党,只是为了奉献自 己,想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我虽没有参加中国_, 但是我参加了中国革命。 时光荏苒。自 1957 年_向_正式提出入党要求算起,在以后的 20 多年里,由于十年浩劫的影响,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下来,而当年直接了解与处 理此事的_和_,也已先后辞世,但这些都没能影响_积极要求入 党的信念。 当_患白血病的消息传出后,时任__委员、_常委 会副委员长的_去看望她,_又一次向他提出了入党要求。1985 年 5 月 15 日早晨,_、_等同志一起去看望_,她在病榻上向他们再一次 提出了入党要求,一连重复了三遍。_和_同志告诉她,党在考虑她的入 党问题,她听后高兴地说:“好,好。” 下午 3 时,_主持召开_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_为中 国_正式党员。16 日上午,_去看望_,祝贺她加入中国_。 是日下午,第五届_常委会举行第十八次会议,根据_中央建议,会议 通过决定,授予__名誉主席称号。5 月 29 日,_静静 地闭上双目,与世长辞。 _终于以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 的夙愿。
机智小故事
1922 年 6 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_。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 包围了总统府。 凌晨两点钟, _接到秘密报告, 叛变的部队要攻打_住的越秀楼了。 _要_跟他一起撤离,_想:如果和_同时撤离,目标太大, 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_还在,不会过早 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_秘密撒离。_坚持要_一起走,_ 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_只得忍痛和_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化装成
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 照和_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 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越秀楼上的五十余 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_认为自己再留在 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 向外冲,一片
混乱。_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 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_ 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 他们刚走不多远, 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 _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等敌兵走远后,他们连 忙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才躲过了这次危险。 最后,_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_会合了。在场的 人无不佩服_的机智勇敢。
捐献庐山私人别墅
_的别墅位于庐山牯岭东谷的苍松翠柏之中,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为 二层石木结构的美式建筑。 1953 年 8 月中旬的一天,_特地去看自己的庐山别墅旧居河西路 51a 号私墅。她看到十几年过去了,旧居被这里的工作人员整修得很好。于是满意地 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完好啊。”随即,_客气、谦逊地对管理局的领 导和工人师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接着,_深思熟虑地又对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沈坚说:“我决定将这栋 小楼交给国家,由管理局统一管理,为来庐山休养的英模提供方便。我个人不再 需要它了。” 第二天上午,_指派秘书前往管理局房管科上缴了别墅的房产证明。又 叫秘书向管理局补缴了从 1949 年至 1953 年的房地产税, 并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 资。秘书还代表_表达了请庐山收回别墅服务于人民的心愿。 1980 年 8 月的一天,_收到庐山管理局的一封信。信上请求她允许他 们将其房产拆除,他们想要另盖别墅。_很快让她的办公室写了回信。信中 表示这房子解放后就交给人民政府了。对于房子的维修或是改造,一切由当地政 府决定。
李四光的故事
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李四光是农村中一位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他的祖父母更穷。 他们是蒙古族, 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 在清朝光绪年间 , 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黄冈的回龙山旁。 回龙山,蜿蜒起伏,气象不凡。人们传说回龙山原有九条龙蛰伏在这里,后 来 都乘着云雨回到龙宫去了,独有那第九条小龙,舍不得这个地方,又返了回 来,后来变成回龙山。它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李四光的祖父看到这个去处靠山有水,不愿再四处流浪,就带着妻儿在一座 破 庙里住了下来。 白天,他带着儿子李卓侯上山砍柴打草,换点粮食、零钱养家活口。晚上, 他 带着儿子在灯光下读四书五经。 清朝的时候设有科举考试。李卓候在父亲的教诲下进府应考,倒也考上了一 个 秀才,只可借家中无钱无势,因此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出路,只得在离家比较 远的另
一座破庙里,设了一个馆,靠着教几个农村的学生糊口。 1889 年 10 月 26 日,李四光就在这回龙山下的下张湾里诞生,因为他是父 亲李卓侯的第二个儿子,父亲给他起名叫仲揆。 六岁,小仲揆跟着一位名叫陈二爹的老先生发蒙了,他学习很用功,经常受 到陈二爹的夸奖。 爸爸让他这么早就读书,也是抱着“早发蒙、早出息”的希望。家里虽然贫 寒,但是,他交代给小仲揆的妈妈,家里宁可少吃点油,每天晚上也要给孩子们 一盏灯油,让他们可以在晚上读点书。 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 在 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 还带着 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时间稍 微长一点儿, 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 累。父亲怕把儿子 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清油灯的优点比煤油枪子灯要强多了, 它灯光清亮, 轻烟不起, 也没有怪味。 晚上,小仲揆和哥哥面对面坐在一张桌子跟前,他不忙打开自己的书包,却
先看了看油盏里的灯芯。妈妈在里面放了两根灯芯,小仲揆用拨灯很轻轻拨去一 根,只剩下一根。 “就点两根灯芯吧,孩子。”妈妈疼爱地说,“这是你爸爸关照过的,别 省这点儿油了。” “不是这个意思,妈妈。点一根灯芯,我可以多学一倍的时间。哥哥,是 吧?” 小仲揆说着,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哥哥。 “挺好,其实也差不多一般亮。”哥哥同意。 妈妈也就不再勉强。小仲揆和他的哥哥就这样默默地读呀,写呀,谁也不打 扰谁,一直坚持到灯盏里的油点完。 妈妈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 就着这一根灯芯所发出来的亮光, 摇着她的纺车。 晚上纺点纱线,还能换得几个零钱,好买点火柴、油盐,也给孩子们买点读书用 的笔墨纸张。
有心计的孩子
小仲揆一共有 7 个兄弟姊妹,还有一个年老卧病在床的爷爷,都指靠着他的 父亲教馆的那点收入过活。在农村,家里没有一个男劳力,收入又不宽裕,那日 子可是很难过的。吃饭谁去春谷?淘米谁去挑水?烧锅谁去砍柴? 这一切,都靠小仲揆的妈妈。 小仲揆渐渐长大了,他成了妈妈的好帮手。他用小提桶帮妈妈提水,让水缸 里的水总是满满的;他带着扒子上山去搂树叶,让灶堂底下的柴禾总是堆得高高 的…… 还有一件费力的活是舂米。 那是用脚踩着踏板, 一杵一杵朝着石碓里杵下去, 使稻谷的亮一点点退光而成为白米。 小仲揆看到妈妈舂米很累,就说:“妈妈,我来帮你舂。” 还不到 10 岁的
他,体重轻,力气小,怎么踩得动那又厚又笨、还绑着一个 大石杵的踏板呢? 小仲揆并不泄气,他找到一根绳子,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脚往 下踩动踏板的时候,同时用手使劲拉一下那根绳子,这样就能把石杵踩起来了。 妈妈看见孩子这么费劲,很心疼,就说:“仲揆,你别舂了,这个活儿不是 像你这么小的孩子干的。 小仲揆却悦:“妈妈,我要吃饭,也要帮助你舂米。
就这样, 小仲揆连踩带拉, 手脚一齐使劲, 虽然速度不快, 却是一杵一杵地, 坚持不懈地帮助妈妈把稻谷舂成了白米。吃菜也是困难的。有时妈妈说:“哎, 今天又没菜吃了。 小仲揍就会不声不响地提上一只小提篮,带上一个小铁盒,从菜地里挖出几 条蚯蚓装在里面,再拿起一根钓竿,走到屋前的池塘边,放下钓竿,静静地等候 着上钩的鱼。 小仲揆的手很灵巧,那根钓竿就是自己从竹园里砍的一根竹子做的,大蒜头 的秆儿做的浮子,缝衣针砸上一个弯钩儿就是钓钩。 在这小小的池塘旁边,也有左邻右舍的孩子,手里拿着钓竿站在塘边钓鱼。 可是只见小仲揆一会儿提起钓竿,一会儿放下钓竿,不大功夫,他就能给妈妈提 去小半桶作把长的鲫鱼爪子,而别的孩子还都没有什么收获。 当孩子们看见小仲揆提着装了不少鱼的小桶往家走的时候, 忍不住带着羡慕 的 神情问他: “咦,李仲揆,你怎么能钓那么多的鱼呢? 小仲楼反倒觉得问得奇怪,反问他们: “钓鱼的时候,你们都看着哪儿来着?你得盯着那个‘浮子’,它一动你 就要赶快提竿儿, 不能等到它都沉到水里去了好半天才提, 这时鱼把食都吃光了, 跑啦! 围在小仲揆跟前的孩子们嘻嘻地笑了,因为他们在钓鱼的时候,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并没有认真去把它当作一件事情来做,更没有去动脑筋琢磨琢磨,想 想怎样才能钓得又快又多——谁还为了钓鱼这么一件小事去费那么多的脑子 呢? 秋后,几个孩子一打伙,小仲揆跟着大家一同到离家比较远的一口公塘里去 踩藕。 枯萎的荷叶底下,埋藏在深深的烂泥里面的,是又白又嫩的藕。说也奇怪, 这 样又白又嫩的藕,总是一节一节连得很完整地被小仲揆从烂泥里踩了出来; 而别的孩子,却往往溅了一身泥浆,嘻嘻哈哈地在塘里闹腾半天,只能提着一节 半节的断藕茬子回家。 “真怪,李仲揆,怎么塘里的藕也全都被你碰上了,你怎么踩得这么好 呢?” 回家的路上,小伙伴忍不住又羡慕地问他。 小仲揆又奇怪地反问他们说:“你们是怎么踩的呢?我是顺着荷叶先踩到
藕, 再用脚细心地分出藕路,顺着它生长的方向,一脚一脚,一点一
点地把泥 踩去,让藕露出来,小心别在藕节的地方把藕踩断,这样再想找到就费事了。” 孩子们又嘻嘻地笑开了:“谁知道藕都怎么长在泥里面?又看不见,又摸不 着。 我们就用脚在烂泥里踩呀,端呀,东一脚,西一脚,有时好像踩着了,再 踩一脚, 又找不到了……” 邻居的大人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谁家的孩子勤快, 谁家的孩子手巧心灵, 他们都清清楚楚。怪不得四周的邻居都向小仲揆的妈妈夸奖说: “卓侯先生娘子,别看仲揆这个孩子年龄小,他的心思是多么细密啊!” 孩子们有谁不盼着过年的呢?只不过有钱人家的孩子过年盼着大人给买这 买那,给压岁钱;而穷苦人家的孩子过年,就得靠自己想着办法玩就是了。 小仲揆就是这样,冬天,野外的活儿少了,他就忙着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准备 过年的礼物。 有人送给他两个大香椽, 那是一种像广柑那样的果实, 放在屋子里满屋清香。 平常人们就把它放在房间里留着闻个清香味儿。 李仲揆却细心地用小刀将它剖成 两半,剥下皮来,把它们分别扣在小小的碗上风干,又用小刀在皮上刻了美丽的 花纹,再剥下来,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对又漂亮又芳香的小坛子,送给自己的 小妹妹装点小零碎。 他又上竹园里砍了两根毛竹,剖成细篾,七弯八绕地,扎了一盏花样翻新的 花灯——孙悟空打秋千。夜晚在灯里点上一支蜡烛,里外透明,那大闹天宫的猴 子翻在秋千上,待上不下,那副滑稽而又调皮的样儿,人们见了没有不乐的。这 是小仲揆送给弟弟的礼物。 他还帮着妈妈做米花糖——先用晾干的糯米饭炒成炒米,再用小火热点糖 稀, 就热将炒米拌在里面捏成炒米团,晾凉以后切成薄片,就是又香又脆的米 花糖。 小仲揆不声不响地把这一切都做好了,妈妈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自己也觉得 惊奇,这一切,他都是跟谁学的呢?她问: “孩子,谁教你刻字刻花的呀? ” “我在集上,看刻字的匠人刻的。” “谁教你扎的花灯呢? ” “我看见集上卖花灯的人扎过。 ” “那,炒米花糖你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啊?”
“我看见卖米花糖的老婆婆,她是这样做出来的啊!” 妈妈不再问了,原来他真是一个心眼细密的好孩子。
我也要造一艘铁船
山洼洼里的孩子是难得有机会进城去玩的。一天,小仲揆跟着爸爸,出了回 龙山,来到团风镇。 那是一座不大的镇子,不繁华,也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可是从镇边流过的汹 涌澎湃的长江,使小仲揆惊讶不已。 长江滔滔不绝地流着,各种各样的船只在长江里行驶。有用人摇着橹慢吞吞 前 进的小木船,有张着帆走得比较快的大木船,最令人仰慕的
就是那又高又大 又长的 大轮船了,它简直像一幢楼房在江面上航行,跑得快,装得多,上面还 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子,漂亮极了。 “爸爸,那是什么船呀?”小仲揆拉了拉爸爸的衣襟问。 “孩子,那是轮船。 ” “它是什么做的呀?那么大。” “钢铁做的。 ” “钢铁?”小仲揆问, ” “钢铁那么重,怎么能够浮在水上呢?” “因为船舱里面是空心的,”爸爸回答,“船就不会沉了。” “它不用人摇橹,又没有帆,怎么还跑得那么快呢?” “它是轮船,靠机器开动。” “机器怎么有力气去开动这么大的轮船呢?” “看见那根大烟囱了吗?瞧,它正冒着黑烟,那底下烧着煤,煤把机器里的 水烧开,水变成蒸汽,就能推动机器前进。” “烧煤就能推动机器?”小仲揆又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出神地看着向远方 驶去的大轮船,觉得这一切都太新鲜了。 “呜——!”轮船鸣了一声长长的汽笛,吓得小仲揆赶紧用双手捂住自己 的耳朵,同时又兴奋地大声对爸爸说:“爸爸,我听见它的叫声了,它的力气真 大啊! 叫声都那么吓人!” 说得爸爸也笑了。
回来的路上,小仲揆一直兴奋地和爸爸谈论着这种大轮船,这样的船真是太 有意思了。 突然,小仲揆说:“爸爸,我也要做一只铁船。” “你会吗?孩子。” “我去试试。” 回到家里,小仲揆果然忙开了,他从街上向修壶的爹爹要了一点“冰”铁皮 (就是“马口铁”) 回来, 先在纸上画好图样, 再比在铁皮上用剪子把它剪下来, 又用小锤敲敲打打,一艘两头翘起,中间有船舱,上面挂着小旗,还竖着一个大 烟 囱的小铁皮船就做出来了。 小仲揆把它拿到池塘边,小心地将它放到水里。 “它真的漂在水面上啦!” 小仲揆高兴地呼喊着,用手划动几下水,船还 能顺着水流前进一段距离。 “它是我做的小轮船!”小仲揆高兴地叫道,“呜——它叫了。” 那个时代,孩子们中根本还没有什么船模、舰模等活动,小仲揆做的这件新 玩意,吸引了隔壁左右邻居都来看热闹。 还是小仲揆的老师陈二爹见多识广, 他一面夸奖小仲揆做的这艘“轮船”真 “像”在长江里航行的那种大轮船,一面鼓励说:“仲揆这孩子有志气,现在造 小船,将来造大船!
记住民族的耻辱
当小仲揆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了让他把书再 读得深一点,这年他离开了给他发蒙的陈二爹,到爸爸的书馆里跟着读书去了。 那一天,小仲揆轻轻走进父亲的书房,发现父亲正在把放在桌上的文章盖起 来。 “爸爸,你在写什么?”小仲揆不由得感到有些神秘。 爸爸把藏在下面的文章重新拿了出来
,小仲揆一看,那上面的标题是: 《孔 孟的心肝》 。 它是当时不满清朝统治,在民间流传着的一些警世文章中的一篇,有人正在 托李卓侯先生给修改润色。不过当时小仲揆还不懂。他问:“爸爸, 《孔孟的心 肝》 是什么意思?”
父亲说:“这篇文章主要是说明孔子、盂子他们对于国民和社稷的一些想 法。” “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孟子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可如今,子民如同草芥,社稷 拱手送人,这是什么世道?!” “怎样才能做到民为贵呢?爸爸。” 父亲没有回答,只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民主共和”。 小仲揆懂事地点点头,表示有些明白父亲的意思。 父亲沉吟了一会儿,又感慨地吟诵了两句诗: 伤心怕看澎湖月, 妙手难回旅大春。 “澎湖月是什么意思呢?爸爸。” “孩子,清朝_,甲午海战,中国海军打不过日本海军,签订了《中 日马关条约》 ,中国承认战败,将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都割让给日本,还赔款 白银二万万两。” “旅大春又是什么意思呢?” “甲午海战之后没过几年,沙皇俄国又强迫中国签订了《中俄条约》 ,把我 国的海港旅顺和大连都租让给他们了。” “爸爸,中国为什么打不过他们呢?中国人怕死吗?” “中国人并不怕死,中国太落后了!”李卓侯愤慨地说,“就说甲午海战那 一回,海军总兵兼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打得多勇敢啊!本来他打赢了,可是后来他 的炮弹全用尽了,他想加速马力,用致远号去撞沉日本的军舰吉野号,谁知致远 号军舰是从外国买的,它的速度怎么也追不上吉野号,最后反而被吉野号发出的 ***击中, 邓世昌和全舰上的 250 多名官兵,全部英勇牺牲了! “真是民族的耻辱!”小小年纪的李仲揆,突然说出了一句和他的年龄很不 相称的话。 “记住甲午海战的教训吧,孩子。现在需要的是,发愤读书。”李卓侯勉励 着自己的儿子。 一天下午,父亲离馆出去办点儿事情,教馆里没有了老师,学生们就有点儿 像脱了缰的野马,闹翻了天。他们把桌子搭起来,做成戏台,一个个登台表演, 有唱湖北戏的,有唱湖北渔鼓道情的,也有唱湖北山歌的。 更有那调皮一点的孩子,偷偷地跑到附近农民的庄稼地里,挖来一些山芋和
花 生,或是偷摘一些豆子,就着点燃的野火,烧烤着美餐一顿。 天快擦黑的时候, 李卓侯先生回馆来了, 学生们一个个赶紧溜回自己的房舍, 一声不吭。和尚就向李先生一五一十地数落起这些不听话的学生来了。 李先生听老和尚说了许多孩子的不是, 可是没有提到自己的孩子, 就问: “老 师父,仲揆呢?您不要客气,实
话告诉我,这一下午他在干什么?” “不是我当面奉承您,李先生。”老和尚满面笑容地说:“您的儿子将来一 定会有出息。您走了以后,他一直遵照着您的吩咐,在那儿读呀,写呀!教室里 闹得不成个样子,他就躲到天井里去了,那儿安静。您瞧,他还在看书哩!” 李卓侯顺着和尚手指的方向看去,儿子仲揆坐在天井里的一张小凳上,手里 拿着一本书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仲揆,天都快黑了,进屋来看吧!” 小仲揆这才合起书,笑着说:“爸爸,你回来了。我只剩下一小段了,趁着 天井里还有点儿亮,就到这里看了一小会儿。” “刚才我回家看了一下,你母亲给你带了几个熟鸡蛋来。” 李仲揆接过父亲递给他的几个还有点热气的鸡蛋,乐呵呵地笑着,又还给爸 爸一个,说:“爸爸,这只给你吃。” 要多做好事 刚刚过完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节,睡到半夜,突然听到隔壁邻居的惊呼声: “起火了,起火了!快来救火啊!” 小仲揆全家赶紧起床救火。 原来是隔壁河南太婆家里的火冲破了房顶——她 的 孙子白天玩鞭炮,一个炮仗落到了柴草垛里,当时没有在意,半夜里却着起 火来了。 浓烟大火就发生在隔壁, 农村里谁家不是木头架子草棚的顶, 怎么不惊慌啊! 大家急急忙忙,有的往外搬东西,有的赶紧挑水救火。 慌乱中,突然不见了小仲揆,妈妈的心里惊疑不定:“这孩子,他跑到哪儿 去 啦? 经过七手八脚的抢救, 火熄灭了, 人们也渐渐散去, 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妈妈 这才看到,小仲揆也走出来了。只见他脸上左一块、右一块黑灰,鞋子全 湿了, 服上也是连上带泥, 衣 手里提着一只小提桶, 桶里放着一只瓢。 “孩子, 你上哪儿——你也去救火了吗?”母亲惊呼着。 小仲揆不声不响地点点头。 母亲赶紧把他拉到自己身边, 抚摸着额头上被火焰燎焦了的头发, 心疼地说: “孩子,你还不到 10 岁,人比桶也高不多少,怎么能去救火啊!
“我从塘里提半桶水,顺着搭在房后的梯子爬到房顶上去,用瓢一瓢一瓢地 往上面泼水。泼完了,我再去提一桶水。 “嗨!真难为这个孩子了,他怎么提得动这么一桶水啊! “他怎么爬得上那么高的梯子啊! 当邻居的大人们正在七嘴八舌夸奖小仲揆的时候, 他却溜走了——去看看遭 到 不幸的河南太婆的一家怎么样了。 他看到, 河南太婆从大火里被匆匆忙忙抢救出来的时候, 没有来得及穿棉衣, 此时正围着一床烧破了的旧棉被坐在那里,冻得瑟瑟发抖。 小仲揆走到自己的奶奶跟前, 轻轻地对奶奶说: “婆婆, 河南太婆没穿棉衣, 您给她几件衣服吧!” 奶奶看了看这个
懂事的孩子,走到自己刚刚抢救出来的包袱跟前,从不多的 衣服当中,找了几件可以御寒的衣服递给小仲揆。他抱着这几件衣服,赶紧跑到 河南太婆那儿去了。 这是在学馆里。一天晚上,入睡以后,仲揆在朦胧中仿佛感到有人在拉他枕 着的衣服,并没有在意。可是睡在他身旁的同学被惊醒了,原来有小偷来偷盖在 他们被子上的衣服。 手脚快的同学赶紧爬了起来去捉这个小偷, 不一会儿, 小偷果然被抓回来了, 他衣衫褴褛,被反扭着双手,并且显然已经挨了打,鼻青脸肿。很快,大家七千 八脚地把小偷吊到了树上。有人还在叫着:“非得打他一顿不可!” 李仲揆在吵吵嚷嚷中却返身走进了课堂,只见他端出来了一张凳子。 “他这是想干什么?”有的同学在悄俏议论。 李仲揆不声不响地将凳子放在被反吊在树上的小偷的脚下, 使他不致于悬空 晃 荡着。 这下子使得那些叫绑叫打的人泄了气,人群渐渐散开了。 李仲揆把绑着小偷的绳子解了开来, 让他自由, 然后又诚恳又认真地对他说: “你莫要做坏事,做了坏事,人家就要打你;你要多做好事,别人才会对你 好。” 小偷的眼眶里泪如泉涌,向李仲揆鞠了个躬,就跑了。 那些爱打闹的学生感到十分扫兴,他们抱怨李仲揆说: “他偷人家的东西,而且还想偷你的东西,你还去帮他。” 仲揆没有申辩。
也有人好奇地问李仲揆说:“那时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看见他穿得那么破,又那么瘦弱,他被反吊着,还挨打,太可怜了,心 里不忍。”小仲揆天真地回答。 “你放了他,他到别处去还会继续偷的,不教训他一顿,再也改不好。 “我想,”李仲揆和善地回答说,“人总是希望能够像人一样的生活。要不 是生活逼迫,也许不会走这条路。我希望他以后会做一个好人。 求学去 “喔喔喔!喔喔喔!”蜷缩在鸡窝里的大公鸡,把插在翅膀底下的脑袋伸出 来, 扑扑翅膀,打响了黎明前的鸡鸣! 山坎下的那间小破屋里,点着一根灯草的油灯,一直亮到这会儿。仲揆的妈 妈 缝完了最后一针,咬断了线头,把针别好。这原是她陪嫁时的衣服,如今给 即将出 门去求学的小仲揆改缝了一件棉袄。她将棉袄折好,又将几件已经缝补 好的换洗衣 服打成一个小包袱,就去灶堂底下点火做饭。 今天,她要送仲揆离开家乡到武昌去求学。这件事来得真是太突然了。前两 天,仲揆从爸爸的学馆里回来,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听城里回来的 人说,两湖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办了几个官费小学堂,那里教国文,教洋书,学得 好的,还 能出洋留学呐!爸爸让我上那儿考学去。 “你到武昌
去考学?”妈妈又惊讶,又为难地说,“钱呢? “妈妈,那是官费小学堂,不收学费,也不收饭费。 “傻孩子,学堂不收费,连盘缠钱也不要吗?这笔钱又在哪里呢? “那——”小仲揆想了想,还是决心试一试,“我去找下湾的陈二爹借几个 盘缠钱。 母亲默默地同意了。陈二爹是李仲揆的发蒙先生,一向就喜爱这个好学的孩 子,慨然借给了他。 不一会儿,小仲揆也起床了。今天必须赶个大早,先走 25 里旱地赶到团风, 才能赶上由团风开到武昌去的轮船。 妈妈叮嘱他说:“孩子,这回你是独自一人去武昌求学,离家远,那儿又没 有 亲人,你要自己照应自己,敬老师,爱学友,好好读书。” “妈妈,我一定好好念书。” 告别了妈妈和家里的亲人,小仲揆背起一个小包袱,夹上一把旧雨伞,上了 路。
他, 天庭饱满, 鼻梁挺直, 两只大眼晶莹闪亮, 脑后梳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 今天,他身穿蓝布衣袍,青布背心,脚下是母亲做的布袜和毛边布鞋。衣着虽然 俭朴,却已是一位英俊的少年。 他走过家旁经常去浇水的菜地,经过常帮妈妈提水和钓鱼的池塘,穿过村上 的那个小茶亭,踏上了通向回龙山街的崎岖小路。 东方露出了鱼肚色,蜿蜒起伏的回龙山在朦胧的晨曦中显得苍苍莽莽,下贩 耕 地的农民已经把牛牵了出来,手扶着犁耙在田埂上慢慢走着。挑担赶集的人, 也已稀稀落落地走在大路上。小仲揆的妈妈站在高处,手搭凉棚眺望着,她那亲 爱的儿 子正在向着远方走去。 再见,可爱而又贫困的故乡回龙山!
自己争取到的权利
1902 年的武汉三镇。 在汉水和长江交接的地方,龟山蛇山隔江相映,古老的黄鹤楼和西洋式的江 汉 关遥遥相望,这里就是当年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1840 年_战争 一役, 帝国主义用军舰和大炮轰开了清朝大门,武汉三镇就成为外国资本主义 侵入最早, 而又压迫最深的地区之一。它是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争 夺的对象,己经 成为一个畸形发展的城市。 李仲揆下船以后,打听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了南路高等小学堂,怯生生地走 进 去办理报考的手续。买了一张报名表就填写起来。 是太兴奋?太紧张?还是由于年轻没有经验?李仲揆自己也不知是怎么搞 的, 他提起笔来,在姓名栏下端端正正写下的不是“李仲揆”,却是“十四” 两个字。 当他发现这个错误的时候,“十四”已经无可挽回地摆在姓名栏里。他急忙 将 “十”字改成“李”字,这“四”字却是不好改动的了。重新买一张报名表 吗?他 只带了借来的不多的一点盘缠,付了船钱和饭费,他已无力再买第二张 报名表。就
叫“李四”吗?那多不好听,平常人们举例说到什么不相干的人的 时候,就用“张 三”、“李四”来代替,他不愿自己就叫这样一个名字。 还有补救的办法吗?李仲揆冷静下来想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来环顾四周。这 是 一所旧皇太子殿改建的学堂,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的油漆虽已斑
驳,大 匾上的“光被四表”四个大字,还清晰可见。 “光被四表”——李仲揆的目光停留在那儿,他得到启发,提起笔在“四” 字 的下面,加上一个“光”字。 “李四光!”仲揆端详着自己给自己起的这个新名字,觉得很高兴。“四面 发光,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多么响亮的名字啊! 年轻而又单纯的李四光,对于他自己的前途,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充满 着多么光明的憧憬啊! 从此,李四光成为李仲揆的大名,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 和 他当时在一瞬间起的美好的名字相符合。 入学考试虽然取得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但是主考先生看见李四光是一个农 村出来的穷孩子,不太愿意录取他。学堂里有位张先生,很惜爱李四光的才学, 极力向主考先生保荐说:“这孩子是我的先生的儿子,聪明好学,读书很用功, 这样的人才我们不应该放弃。 结果,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这在当时,叫做“案眉”,得到这个称 号 是很光荣的。 李四光正式成为南路高等小学堂里一名成绩佼佼的优等生。 两湖总督张之洞办学有一个指导思想,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不贫于财,而贫 于才”。他极力讲求兴学,就是为了“选真才,择时用”,主张要选拔出一些有 真才实学的人出来, 以适应当时发展工业、 实业的需要。 他还认为, 在办学当中, “小 学为急第一”,所以积极创办了一些以培养出洋留学和进一步深造的官费 高等小学 堂。他规定,凡在各路官费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学生,只要是考试名列 前茅的优秀生, 都可以保送出国。第一名送美国,第二名送英国,第三名送日 本。 李四光进入南路高等小学堂以后,发愤求学,虽然几次考试都是名列第一, 然而次次保送,他都是榜上无名。 开始,李四光还不明白这里而的奥妙。 然而,几次落选以后,李四光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问了。他问当初就力保他 入 学的张先生:“先生,几次我都榜上无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没有别的原因,”张先生说,“你看看,送出去留学的学生,哪一个不是 家里有钱有势的?你的家庭我知道,爸爸是个穷教书先生,哪轮得上呢?” “不合理!不公平!”李四光感到愤懑。
“不过,你也不必过于介意,”张先生宽慰他说,“我看你只要努力,
将来 也可以比他们有出息。” 可是血气方刚的少年李四光不服气,他想:“他们不派我去,我就自己去。 我一面做苦工,一面自己上学。” 他果真不辞而别离开了学校,搭便船去了上海,想自己到日本去留学。 然 而,很快他就明白“此路不通”,不得不仍旧回到小学堂。 学堂当局被李四光这种大胆的反抗行为激怒了。他们责备他,威胁说要开除 他, 还要追回他在官费小学堂里所享受的一切费用。 李四光争辩说:“学堂规定了的,成绩优秀就可以保送出国,我每次考试都 得第一名,为什么出洋的名单上就没有我呢?” 学堂当局哑口无言。 张先生出来排解说:“李四光也是求学心切,而且学业确实优良,这次暂缓 追究,且让他再考一次。若是仍旧考得第一,说明这孩子有志气,就送他出洋, 若是落榜,也是他自己不争气,那时再除名吧! 张先生是很器重李四光的,相信他是一个争气的孩子。 学堂当局也只好这样收场。 李四光暗暗下了决心。又一次考试揭榜,他果然又是名列第一。 这一次,学堂当局只得保送李四光出洋深造。按照李四光的学业成绩,本应 保送美国,但却卡了他一下,把他送往日本。就这样,也是李四光自己争取到的 权利。 得到出洋深造的机会,李四光兴奋极了。 但是,去学什么呢? 他想到童年时代和爸爸在江边的谈话, 那时他多么向往自己能造一艘钢铁轮 船; 他想到在爸爸的学馆里,听爸爸讲到的甲午海战失败带给中华民族的耻辱; 他站在长江岸边徘徊, 看到那来来往往, 游弋不绝的各色货轮、 客轮和兵舰, 没有一艘是中国制造…… “我要去学造船!——将来,我要为我的祖国制造出最优良的轮船、兵舰。 我的祖国一定要富强起来! 14 岁的李四光,带着他那美好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准备着动身上日本去 留学!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高尔基的故事
高尔基的人生经历 高尔基的人生经历
1868 年俄历 3 月 16 日,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即马克西 姆·高尔基)出生。高尔基五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因病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染 坊的外祖父家。 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 殴中。 后来, 破产的外祖父把老房子卖掉, 在卡那特街另买了一所房子。 《童 他在 年》一书中曾描绘:“这是一条没有铺装、长满了草,然而却很清洁而且安静的 街, 它穿过两排色彩斑斓的小屋, 一直通到田野。 新房子比从前那所漂亮、 可爱; 正面涂着令人感觉温暖恬静的深红的颜色; 三个天蓝色的窗扉和一扇带栅栏的顶 楼百叶窗鲜
亮得耀眼;靠左边的屋顶遮掩着榆树和菩提树的美丽的浓荫。”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有多 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向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 着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故事。 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一般不幸 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故事, 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 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 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记忆给了高尔基最初 的丰润的滋养。 高尔基后来被外祖父送回到莫斯科与母亲、继父一起生活。平日待他很冷淡 的母亲将他送进一所最下等的库那之小学念书。由于家境贫寒、衣食无着,高尔 基忍受着同学的嘲笑、侮辱以及个别老师的斥责、讥讽,他的内心深处深深厌恶 这个“猪的学校”。家中继父也经常打骂他与母亲,最终不堪忍受侮辱的高尔基 倔强地离家,开始了艰难的漂泊生活。他到一户富人家做工,读书读得入了神, 烧水时把茶壶烧坏了。 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 不容分说就朝他身上打来, 将他打得遍体鳞伤,不得不请医生来看。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非 常气愤地支持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害怕了, 生怕高尔基告她虐待, 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 “孩子! 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高尔基正色言道:“只要你允许 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高尔基 以皮肉之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高尔基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后来,他不仅成为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成了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读书的故事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 斯报》 ,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 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基兴致正 浓,怎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他看见 小高尔苦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书,不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 你把我农的灯油都快用沟了!”老板娘也醒过来,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 高尔基。 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小高尔在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河边,他注视着波光点点的伏尔加
河,心里感 觉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 和蔼可亲的胖厨师, 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 更让小高尔基感到惊喜的是, 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小高尔基 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 种问题。 小高尔基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从大量的书籍中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大 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他最终成为苏联大文豪。
列宁的故事
列宁吸烟的故事
列宁上大学时开始吸烟。列宁的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她懂得吸烟的害处。她 对儿子吸烟上了瘾感到很伤脑筋,曾多次叫列宁戒除这一不良嗜好。开始,列宁 面对着母亲的劝告只是微笑着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 大的危害。 ”母亲疼爱儿子, 她想了许多办法叫儿子戒烟, 可都没有效果。 后来, 她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一次,母亲对列宁说:“孩子,我们是靠你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抚恤金 是不多的,每一样多余的花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你吸烟虽然花费不多, 但日久天长, 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假如你不吸烟, 那对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 ” 那时,俄国的纸烟并不贵,母亲是为了叫列宁不吸烟才这样说。 列宁听到母亲的话,很受感动。他对母亲说:“好好,您说的这些过去我没 有考虑到。好!从今天开始,我不吸烟了。”列宁说完,把口袋里的烟掏出来放 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ine)评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 宁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 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 而小列宁因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说出实话会会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妈的责 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 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 未撒过谎。 于是,小列宁的妈妈就想:应该怎能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 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认 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 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
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 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
羞愧感。 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良心正 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 在小列宁临睡前, 妈妈又像往常一样, 一边抚摩着他的头, 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 阿尼亚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 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 会原谅你的。”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几天后,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寄来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谅小 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原谅后,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他还悄悄地 对妈妈说: “做诚实的人真好, 不用受良心的谴责。 ”妈妈看着儿子会心的笑了。
钮 扣
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列 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 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 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 “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 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 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 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犹豫不决。 人们对列 宁说: “他是个能干的人。 “是个有功之人。 “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 ” ” ” 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 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 过了 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 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 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 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 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
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 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 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 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 除了其他原因外, 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 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 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 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 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 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 他带来了答案: 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 幼虫孵出来后, 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