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必考归纳【优秀9篇】

历史复习方法多种多样,相信,只要充分挖掘和了解学生,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我们就会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必考归纳【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8 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篇1

一、科学技术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二、医学 "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诗仙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 实诗圣白居易

《秦中吟》 《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书体书法家代表作颜体顔真卿

《多宝塔碑》柳体柳宗元

《玄秘塔碑》2、绘画阎立本

《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四、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五、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篇2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人 都城

契丹(辽) 契丹 10世纪初(916年)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1038年) 李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2世纪初期(1115年)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 后迁到中都

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今杭州)

宋代的和约

和约 签定双方 内容 意义

澶渊之盟 北宋-辽 辽军撤兵,宋给辽岁币 辽宋之间保持很长时期的和平局面

南宋-西夏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译汉文书,汲取中原文化

南宋-金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课 科举制的创立 篇3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阶段 人物 贡献 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1、改善了用人制度: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直到清朝末年才废除)

课 科举制的创立 篇4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完善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诞生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全梳理 篇5

一、隋唐科举制度:

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

[考试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北:P75-76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为元世祖。

[考试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2)戚继光训练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肃清。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北:P105—106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地在台湾登陆并迅速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和其他国家也起到保护作用。

六、雅克萨之战

北:P106—107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年,清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战败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七、郑和下西洋

北:P127-128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P128-129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废止。

八、“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历史影响

北:P129闭关锁国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北:P130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试说明]科学技术

一、司母戊鼎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共同点:

(1)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费散”。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三、都江堰

北:P54李冰石像图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四、长城

北:(1)P72(七年级上册)秦长城示意图。(2)秦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七年级下册)P117明朝时,在历代修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工程坚固,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结晶。

五、大运河

北:P4-5隋朝时开凿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六大发明

北:P40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了巨大影响。

(一)造纸术

北:P87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二)印刷术

北:P40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P8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保存也比较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指南针

北:P82宋代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火药

北:P82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

[考试说明]思想文化

一、孔子

北:P50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还是大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说:“当仁不让于师”。他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二、佛教传入的史实

北:P91佛教起来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史记》

北:P93—94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该书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四、《资治通鉴》

北:P8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一)甲骨文

北:P46商朝时期,将占卜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为卜辞。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二)金文

北:P49《每课一得》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

(三)小篆、隶书

北:P71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P71《秦统一文字表》

课 对外友好往来 篇6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比较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统治方法 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国策 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员到地方任职,烧毁珠玉锦绣,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

统治美称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开元之治

科举制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开创殿试和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对外交往 玄藏西游 鉴真东渡

民族关系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任用贤才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骆宾王 姚崇

名言名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

其它 被北方、西域首领奉为“天可汗”。歌舞《秦王破阵乐》 参与编创《霓裳羽衣舞》

课 开元盛世 篇7

一、“开元之治”

人物:唐玄宗。措施: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

二、唐朝经济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①城市布局: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②人口:百万人。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篇8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 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10 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

(1)时间:宋真宗统治时

(2)内容: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评价:①宋每年要给辽岁币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 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1 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12 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7 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政权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

10 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

11 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

12 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 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课 "和同为一家" 篇9

一、 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西南--吐蕃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1、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8 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4、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意义?

① 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5、金城公主入吐蕃

北方--回纥的勃兴:8 世纪中前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

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7 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8 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西南--苍山洱海见的南诏: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民族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吐番西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藏族回纥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靺鞨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车书本一家" 。满族南诏西南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