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技术及管理(优秀3篇)

黄瓜是很多人想要种植的蔬菜,当我们在种植黄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黄瓜栽培技术及管理(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黄瓜定植后的管理 篇1

(1)前期管理:从定植到瓜条开始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称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为主。这个时期的气温和光照虽已明显降低,但还未到达最低点。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有利气候条件,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低温、弱光及特殊天气的适应能力。前期管理的技术水平高低,对中后期的植株生长、抗病、耐寒能力以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浇好前三水:先要浇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围土壤分层,影响缓苗。在定植后10—15天,浇好缓苗水,这一水要浇足浇透,从畦中间的暗沟浇入,水位要顶到定植孔。根瓜采收后晴天上午浇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促根控秧:定植后一周内为促进缓苗,白天25-32℃,夜间15-17℃。缓苗后要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2℃,早晨揭帘前维持在10℃即可,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若温度管理偏高,植株长势过旺,到最严寒的1、2月份抵御低温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时叶片过大,地面严重遮阴,也会影响地温的升高及根系的发育。

植株吊蔓与调整:当植株长到6-7片叶后开始甩蔓时,及时拉线吊蔓。随着茎蔓的生长,茎蔓往吊绳上缠绕,以后每2-3天一次。

(2)中期管理:从根瓜采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称之为中期管理,这段时间在冬茬黄瓜生产中温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时候,是管理的难的时候,同时也是产量产值形成的高峰。

温度管理:此时期温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尽量早揭晚盖,并实行四段变温管理,上午8:00-13:00,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超过32℃时开始放风。下午13:00-15:30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温度维持在20-30℃之间,盖帘后室内气温下降平缓,前半夜温度维持在20-15℃,后半夜12-10℃,即有利于养分输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增高,日照时数的增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制造的养分增多,夜间的温度也应提高,前半夜22-16℃,后半夜15-12℃,有利于养分的输送和瓜条生长。

湿度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室内放风量小,极易形成高湿环境,发生各种病害,针对这一特点,应实行低温、低湿的管理措施。白天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夜间维持在85-90%之间,早晨叶片尽量不结水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不旱不浇水,水后要大放风,用药时尽量选择烟雾剂和粉尘。

追肥:随着采瓜量的增加,及时补充养分。根据采收量和植株表现,确定追肥的品种和数量,一般在第四水开始随水追肥,如果叶片、瓜条颜色较深,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并注意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施用时先将肥料溶解随水追肥。若植株颜色较浅,叶片较大,则以追磷钾肥为主。追肥量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追肥量过大。3月份以后,可结合浇水追施稀粪和沼液沼渣,但要注意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3)后期管理

落蔓摘叶:随着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陆续采收,生长点接近屋面时要采取落蔓。方法是,在落蔓的上方把拴在铁线上的塑料绳解开,使黄瓜生长点下落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重新拴好,落蔓前将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摘掉,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病害传播。

加强水肥管理,延长采收期:进入4月以后,为防止植株衰老、脱肥,尽量延长采收期,此时应注意加强肥水的管理,一般5-7天浇一次水,7-10天追一次肥,并确保冲施肥的质量。若出现花打顶,呈萎缩状时,可采取闷尖摘心,促生回头瓜。为提高瓜条的商品率,应及时疏掉弯瓜、病瓜和多余的小瓜。采收一定要及时,不可延迟采收而影响瓜条的商品率及总产量。

(4)特殊天气的管理

在遇寒流、阴雪、连阴天的特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给生产造成损失。

在强寒流到来时,严密防寒保温,增加纸被,草帘等覆盖物,室内采取临时加温,生火炉、点灯泡等措施

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防止棚面积雪而增加骨架负荷过重导致温室骨架倒塌。

连阴天时及早采收瓜条,减少瓜条对养分的消耗,在不明显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尽量揭开草帘争取一定时间的散射光。天气骤晴后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养分和增加棚内湿度,若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时,可适当进行临时回苫。

5、采收

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后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盆栽黄瓜的种植方法 篇2

首先选择种植土壤,土壤酸碱度在6.0-7.5为宜,保证丰富的营养和有机质,密度适宜,能保留水分和营养的土壤。可DIY制作营养土,将菜田土、粪干未、厩肥按3:1:1混合搭配,再加入多菌灵100-200克就能制作出营养土。

选择盆的标准是直径要大于20厘米,高度大于15厘米,盆地孔眼较大。

在盆中放入制好的营养土,浇透充足的水。

用50度左右的热水烫洗种子,再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5个小时,捞出沥干后播种到准备好的盆中,开始培育幼苗。

3天内后种子就可发芽,等叶子长出后选择一颗最健康的苗株进行培育,在15天左右带土壤移植。

定植2到3天后开始松土,土壤干燥较快,每次浇水完成后要及时松土,使水能够渗透到盆地。

浇水时要注意每次量不要太多,保持较高的频率,使土壤维持不板结的状态。结瓜后浇水频率提高到每天1~2次,在夏季注意气温状况,根据黄土土壤的湿润程度适当提高浇水次数。

施肥要依据少量多次的原则,用硝酸铵、尿素等化肥即可,施肥后及时浇水。

待到黄瓜长出藤蔓后,在盆里搭架便于黄瓜爬蔓,将两个支架绑在一起,把瓜放到架上任其生长。

黄瓜开花掉落后果实会继续生长,继续浇水、施肥等到黄瓜果实长成。

温室黄瓜种植技术 篇3

1、品种选择

黄瓜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植株长势旺而不易徒长,分枝少,雌瓜节位低,节瓜性能好,瓜条大小适中,外观和风味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2、育苗

育苗的时间安排(以黑子南瓜为例)

第1天播黄瓜,第4天播南瓜,第12天嫁接,第22天断根,第35天定植。

3、定植前的准备

(1)覆盖棚膜及棚室消毒,定植前一个月把棚膜覆盖好,并进行棚室消毒,消毒可使用敌敌畏200毫升,加入硫磺1.5-2公斤,与锯末混匀点燃,闷棚1-2天,可有效地杀死棚内的病虫卵。对于根结线虫较厉害的的棚室,还可以亩施石灰氮80公斤,充分混匀。

(2)整地与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充分腐熟好的有机肥10000公斤,深翻40厘米混匀。也可以连年施入发酵腐烂的碎草、麦秸、稻壳等有机物。最好的措施就是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既可有效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又可减轻病害发生,改善产品品质,而且增产效果突出。

(3)做床与覆地膜:冬季温室栽培黄瓜应起高床,并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法,床宽1.2米,高15厘米左右,并采取地膜覆盖。也可以先定植后覆膜。

(4)定植期的确定:冬春茬黄瓜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定植。

(5)定植方法、密度:每亩栽培3500株左右。定植苗要严格筛选,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按28-30厘米株距开好定植穴,将苗植入穴内,浇好水,然后覆地膜。

4、定植后的管理

(1)前期管理:从定植到瓜条开始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称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为主。这个时期的气温和光照虽已明显降低,但还未到达最低点。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有利气候条件,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低温、弱光及特殊天气的适应能力。前期管理的技术水平高低,对中后期的植株生长、抗病、耐寒能力以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浇好前三水:先要浇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围土壤分层,影响缓苗。在定植后10—15天,浇好缓苗水,这一水要浇足浇透,从畦中间的暗沟浇入,水位要顶到定植孔。根瓜采收后晴天上午浇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促根控秧:定植后一周内为促进缓苗,白天25-32℃,夜间15-17℃。缓苗后要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2℃,早晨揭帘前维持在10℃即可,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若温度管理偏高,植株长势过旺,到最严寒的1、2月份抵御低温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时叶片过大,地面严重遮阴,也会影响地温的升高及根系的发育。

植株吊蔓与调整:当植株长到6-7片叶后开始甩蔓时,及时拉线吊蔓。随着茎蔓的生长,茎蔓往吊绳上缠绕,以后每2-3天一次。

(2)中期管理:从根瓜采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称之为中期管理,这段时间在冬茬黄瓜生产中温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时候,是管理的难的时候,同时也是产量产值形成的高峰。

温度管理:此时期温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尽量早揭晚盖,并实行四段变温管理,上午8:00-13:00,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超过32℃时开始放风。下午13:00-15:30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温度维持在20-30℃之间,盖帘后室内气温下降平缓,前半夜温度维持在20-15℃,后半夜12-10℃,即有利于养分输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增高,日照时数的增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制造的养分增多,夜间的温度也应提高,前半夜22-16℃,后半夜15-12℃,有利于养分的输送和瓜条生长。

湿度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室内放风量小,极易形成高湿环境,发生各种病害,针对这一特点,应实行低温、低湿的管理措施。白天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夜间维持在85-90%之间,早晨叶片尽量不结水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不旱不浇水,水后要大放风,用药时尽量选择烟雾剂和粉尘。

追肥:随着采瓜量的增加,及时补充养分。根据采收量和植株表现,确定追肥的品种和数量,一般在第四水开始随水追肥,如果叶片、瓜条颜色较深,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并注意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施用时先将肥料溶解随水追肥。若植株颜色较浅,叶片较大,则以追磷钾肥为主。追肥量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追肥量过大。3月份以后,可结合浇水追施稀粪和沼液沼渣,但要注意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3)后期管理

落蔓摘叶:随着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陆续采收,生长点接近屋面时要采取落蔓。方法是,在落蔓的上方把拴在铁线上的塑料绳解开,使黄瓜生长点下落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重新拴好,落蔓前将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摘掉,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病害传播。

加强水肥管理,延长采收期:进入4月以后,为防止植株衰老、脱肥,尽量延长采收期,此时应注意加强肥水的管理,一般5-7天浇一次水,7-10天追一次肥,并确保冲施肥的质量。若出现花打顶,呈萎缩状时,可采取闷尖摘心,促生回头瓜。为提高瓜条的商品率,应及时疏掉弯瓜、病瓜和多余的小瓜。采收一定要及时,不可延迟采收而影响瓜条的商品率及总产量。

(4)特殊天气的管理

在遇寒流、阴雪、连阴天的特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给生产造成损失。

在强寒流到来时,严密防寒保温,增加纸被,草帘等覆盖物,室内采取临时加温,生火炉、点灯泡等措施

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防止棚面积雪而增加骨架负荷过重导致温室骨架倒塌。

连阴天时及早采收瓜条,减少瓜条对养分的消耗,在不明显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尽量揭开草帘争取一定时间的散射光。天气骤晴后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养分和增加棚内湿度,若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时,可适当进行临时回苫。

5、采收

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后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减轻黄瓜苦味方法

施肥要合理 幼苗期应控制施用氮肥,避免植株徒长。随着植株的生长,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到开花结果盛期,加强氮肥供应。黄瓜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基本上是5:2:6。氮肥过多或磷、钾肥过少时最易产生苦味。

避免低温或高温地温在13℃以下时,由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到影响,苦味瓜就会较多。地温在30℃以上的高温持续时间太长时,也会使苦味瓜增多。

黄瓜的病虫害防治

1、 霜霉病

属真菌性病害,其发病部位在黄瓜中上部叶片,在田间观察时应掌握以下要点,每日上午8时左右,看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层,若具备这三点可确诊为霜霉病。适宜发病环境是温度16℃~22 ℃,相对湿度在83%以上。该病病菌有两怕,即怕干燥、怕高温。干燥时病菌3~5天自然死亡。在棚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把温度控制到45℃2小时,在喷施适当的药剂防治,很容易的控制此病。

药剂防治:可选用安克、普力克、灭克、霜脲锰锌、抑快净、金雷多米尔和阿米西达。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时,要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同时发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中,加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

2、灰霉病

症状:可为害瓜、叶片和茎蔓。为害瓜条多先侵染败落的花,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后,再进一步侵染到幼瓜,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直径20~50毫米,病斑边缘明显,表面呈浅红褐色,生有少量灰霉。茎蔓受害引起局部腐烂,严重时病茎折断,整株死亡。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温室内本病常在入冬后湿度大、放风不及时且温度低时开始发生。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药剂防治:保护地内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2.5%适乐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西米达悬浮剂1500倍液。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沾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3、 ***病

症状: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干枯。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病斑,密生***霉斑。在秋天,有时在病班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此病在叶片布满***,发病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它叶部病害容易区别。此病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25℃, 适宜相对湿度是35~45%。所以,***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幼嫩、徒长的植株易感此病。

防治方法:***菌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在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2500倍液,或2%加收米400倍液等,每隔5~7天喷一次,并农药的交替使用。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撒。

4、 病毒病

症状:黄瓜病毒病主要危害叶和瓜。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生。幼苗期发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浓绿与淡绿相间呈花叶状。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节间短而粗,叶片明显皱缩增厚,新叶呈黄绿相间花叶,病叶严重时反卷,病株下部老叶逐渐枯黄。瓜条发病后停止生长,表面呈深浅绿相间的花斑。严重时瓜表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植株,节间缩短,簇生小叶,不结瓜,导致萎缩枯死。主要靠蚜虫、飞虱、田间操作传播。在高温、干旱、日照强的条件下发病重。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多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移栽后立即用“天达2116”10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发病初期可用20%毒克星500倍液或20%病毒A500液喷雾,每7天一次。

5、 细菌角斑病

症状:幼苗期子叶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于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土壤中的病菌通过灌水、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作业在田间传播蔓延。病菌由气孔、伤口、水孔侵入寄主。发病的适宜温度18一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 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铜制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3次。喷药须仔细周到地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6、 根结线虫

症状:主要为害根部。根受害后发育不良,侧根多,并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时串生,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被害株地上部分发育不良,叶色黄,天早时萎蔫枯死,易误认为是枯萎病株。根结线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27℃时繁殖一代需25-30天,幼虫在10℃时停止活动,55 ℃经10分钟死亡。线虫多在20厘米深土层内活动,以3-10厘米土层内最多。线虫靠土壤、病苗、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播蔓延。地势高、土壤疏松、盐分低的条件下宜于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沙土地、重茬地发病重。在无寄主的条件下,线虫在土中可存活1年。

防治方法:土壤消毒,种植前结合深翻亩施用石灰氮80公斤,土壤用1.8%虫螨克乳油每平方米1-1.5毫升兑水6升消毒,或每亩用米乐尔3%颗粒剂4-6千克,拌干细土50千克撒施;生长期再用1.8%虫螨克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1~2次,间隔10-15天。收获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以沤肥。另外亩施用两吨沼渣可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有条件的地方在蔬菜采收结束后可种一茬水稻效果更好。   7、 ***虱

***虱食性很杂,可危害多种蔬菜。主要以若虫为害,集中在黄瓜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为害时还分泌密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尽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西红柿、菜豆不能混栽。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虱为害轻的蔬菜,下茬再种黄瓜、番茄。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摘除老叶并烧毁。在温室设置黄板可有效地防治***虱。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把1%***或2.5%戊菊酯(杀灭菊酯)油剂雾化成雾滴,悬浮在空气中杀灭成虫效果很好。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用2.5%***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隔6~7天1次,连续防治3次。还可用烟雾剂进行熏蒸,连续2-3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