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
农村发展建设是实现全民小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关于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范文,欢迎阅读! 20**年12月18日,**市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视频会议在昆明召开,xx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踊,市委副书记、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永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思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军等领导在个旧分会场收看了会议。 会上,市农业厅、xx市、xx市、xx县和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总结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成果。 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仇和全面总结了全省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对下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仇和指出,确权登记颁证,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的基点;土地有序流转,是抓好农村这一头的支点;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好这3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实现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仇和要求,一要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抓实确权登记颁证。抓好试点成果应用,研究提炼试点工作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措施、技术方法,稳定承包关系、维护农民权益、引导群众参与,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20xx年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基本完成。同时,坚持“多权同确”,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其他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有机衔接。
二要在依法治理的轨道上深化改革,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法治的思维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加快推动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集中,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三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三化”转化、带动、服务“三农”,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综合考量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仇和强调,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确定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安排的任务,强化组织领导、部门责任、宣传发动和督促检查,协同推进、无缝对接、攻坚克难,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视频会议结束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踊要求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好仇和副书记的重要讲话,组织制定和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方案,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执行力,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工作,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因地制宜,以典型引路,认真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来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
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
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之路。从体制变革的视角,可将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979年至1985年破立剧烈的体制大变革时期,1986年至1993年新体制巩固时期,1994年至党的十六大召开体制变革进一步深化时期和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目前也面临不少难题,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农村发展仍然落后;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等。对此,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等。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 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开始谱写新的篇章。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 困难重重, 但由于它顺民心, 得民意, 故犹如长江之水, 滚滚东流, 不可阻挡, 不可抗拒, 迅速普及神州大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 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 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0多年前, 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30多年来, 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逐步推进, 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 又任重道远。为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有必要回顾3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宝贵
经验, 并根据世情、国情的新变化, 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明确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继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农村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签定“生死契约”,偷偷搞起家庭承包。我们党顺应民意,农民自发的改革变成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自觉改革。截止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改革,中国在农村建立了基本的经济制度,保障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3年, 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巩固时期。 农村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重点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阶段确定了农产品流通的“双轨制”模式, 逐步形成和提高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使我国在农业增长中开始实质性地引进市场因素, 从而迈出了我国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一步[1]。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2年, 农村改革进入突破阶段, 开始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框架。论者指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推进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这一阶段的改革不仅使农民更完整地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启动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 从而为中国农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实现持续发展, 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础。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 农村改革进入历史转变阶段, 重点是推进税费改革和综合改革, 实施惠农政策,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学者们认为,第四阶段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大变化, 是自新世纪以来的减免以至取消农业税, 并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 还在于从根本上改革了新中国以来通过索取农业剩余实现工业化的非均衡化发展道路 [2] 。
二、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显然要充分肯定,但肯定成就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面向未来,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我们
应该总结经验,居安思危,引领未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三句话对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第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从农业基础角度看,我国农业的水土资源正面临着越来越紧缺的发展状况。比如说耕地面积,从1996年到2008年,12年时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833.33万公顷,约等于一个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或三个浙江省的耕地面积。我国现在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另外,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非常短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且分布很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3/4;我国水利设施也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增长中科技含量太低,我国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大约在48%-49% ,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要低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仍有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量施用化肥,从长期效应来说,必然引起水土流失。可见,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未来的土壤资源、自然环境为代价的。面对这样一种严峻的局面,中央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解决当前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固然有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问题。如果单纯从GDP 、财政收入角度考量,投资农业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农业的确需要大量的投入[3]。
第二,“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最关心的或者说与他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八件事,分别为路、电、水、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路、电、水、气是关系民生的四大硬件,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投入量也非常大。单从道路角度讲,我国现有行政村60多万个,其中80%左右开通了公交班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是四大软件。以教育为例,2003年之后,国务院下决心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1.8亿受教育的孩子中有1.5亿在农村,这确实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这些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如率先在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期间生活困难的住校生,国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免费教育的受益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仍然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三,“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虽然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但仍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的水平,这个差距甚至比改革前还要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看不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4]。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大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加快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防止农村生产要素加剧外流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存在着土地价值、农村资金、优秀劳动力“三个净流出”,这是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关于土地价值净流出。解决土地价值净流出问题,关键措施要把握两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从严控制征地规模。二是要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原则,政府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中用于“三农”的比例,包括用此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和改善农村民生等等。解决农村资金净流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回流机制。同时,政府应从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出发,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5]。
第二、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必须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权不能动摇。在搞活使用权方面,如果做好了这篇文章,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非常迫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之举[6]。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
第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至今尚未根本破除,主要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真正还农民以国民待遇。一是要坚决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好“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全面推进户籍、教育、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
第四、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问题。在措施上除上文提到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确保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二是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农民工以真正国民待遇,确保农民工在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工伤保险等方面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力,特别是平等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权利,降低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门槛,使他们能够转得出、留得住,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第五、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必须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切实妥善解决好。一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使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一样,在同一个市场下获得同等收益。三是健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安置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消除因失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问题。目前有好多村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甚至是“空壳化”,因此,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集体经济的环境。
第七、简政放权,提高县级统筹城乡发展能力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充实县级财力非常关键,没有县域经济作强有力的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但目前县一级普遍感到“有限权力、无限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中央和省级要简政放权,调整和规范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赋予县这一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特别是赋予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决策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
第八、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问题。要着眼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把农民的素质提高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九、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保障能力
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9]。
总之,要通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10]。
[1] 罗菊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 攀登,2010(1)
[2] 黄震。 30年农村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J]。 理论前沿,2008(16)
[3]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4] 陈锡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总体思路[N]。 浙江大学学报,2009,39(4)
[5] 马晓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关注几个问题[J]。 农村实用技术2010(7)
[6] 毕建康。衰落之路与强盛之道--探索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J]。 领导科学
2003(20)
[7] 寻广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思考[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8]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 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9] 王德章。郭晓杨哈尔滨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与改善公共政策的研究[J]。 商
业经济,2011(16)
[10] 宫希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1)
实践教学案例建设项目文本
案例名称: 红手印的思考——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项目负责人:
叶 高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18日 学校(盖章):
滁 州 学 院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一二年五月 红手印的思考——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实践教学案例文本
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叶 高
当我们回顾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如果没有大包干精神,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必须进一步发扬大包干精神;在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大力弘扬沈浩精神,积极倡导不唯书、不为上、勇字当头、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一、实践教学案例文本
案例文本载体
(一):大包干纪念馆
大包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怕风险、敢闯敢干的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大包干的历史功绩和精神动力将愈益显现。
凤阳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以此建立的大包干纪念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内分主展厅、多功能厅、附展厅、餐厅等部分。主展厅由《抉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和大型群雕《十八颗红手印》以及实物展台、展柜组成,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酝酿到发生、发展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大包干纪念馆已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案例文本载体
(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选派干部的先进典型。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于2010年6月底在沈浩同志生前战斗了6年的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小岗村建成开放。
整个陈列室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陈列室里陈列了沈浩同志生前办公和生活中 用过的部分实物、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及300余幅图片,再现了沈浩同志生前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果。陈列室已经成为纪念和缅怀沈浩同志的重要场所,是党员干部学习沈浩事迹、弘扬沈浩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案例文本正文:
红手印的思考——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大包干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起步,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一)18颗救命的红手印
在凤阳县一个名叫小岗的村子里,发生了中国最具影响力一项举措:大包干——18位普通村民用红手印拯救了自己,挑战了权威,创造了奇迹,成为标志我国农村改革起点的里程碑。
大包干的诞生有其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小岗村贫穷落后,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农民基本温饱问题无法解决,所以每年的秋收过后,一家老小都外出流浪,生活举步维艰。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冷的夜晚,时任村副主任的关友江带领十几位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签下了“生死契约”,从此小岗人的生活发生改变。
从1978年开始,安徽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一年就大变样,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国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后来,中央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
时隔34年,思考那18颗红手印给我国农村带来了什么?给城市带来了什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我们知道,任何一场真正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变革,都不是先知们的启 示,而是人民为自身解放而创造的。历史经验显示,改革往往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置之死地而后生。那18位敢于说不,敢于斗争,敢于实践的农民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中国普通农民的勇气与智慧。看着那18颗红手印,读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我们社员自己的”的顺口溜,我们需要更深刻的思考,需要勇于创新的精神,在面对权威、理论、文件、制度的定向思维和固守思想时,要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时刻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农民的选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动力。小岗人率先实行的农业大包干不仅改变了中国农业长达二十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的彻底解体,而且开启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闸门。小岗人这种敢想、敢干、敢闯的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成为当代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时刻铭记,无论是学习与生活,大事或小事,遇到疑惑,遇到不解,一定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所谓的权威面前,敢于驳斥和否定一些不合时宜的“真理”,用创新的思维寻找科学方法,用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真理所在。
(二)走向富裕的98颗红手印
“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的小岗村,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2004年2月,沈浩作为省委组织部第二批选派干部到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时间为3年。遇见他的村民并没有投来盼望的眼光,而是带着冷漠发问:“一个省城的年轻人,镀金来的吧?”走进小岗村的沈浩,所见所闻出乎意料。冷漠的话语并没有冷却这个不服输的皖北汉子的如火热情,反倒让他变得更冷静,他说:“群众表现出的冷漠,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他们要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他花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08户人家挨家挨户跑了两遍,与每一位村民促膝谈心,反复念叨一个道理:小岗村只有发展才能富裕。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沈浩和众村民的良苦用心,被命名为“友谊大道”的水泥路高质量完成,节余了一半资金。这之后的小岗,新事一桩接着一桩,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全部收回;开通了有线电视和自来水;修起了小岗农贸市场;建立了村卫生院;住房工程让26户困难群众率先搬进了二层新楼房;村里还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新建的大包干纪念馆,成为凤阳乃至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 沈浩带领村民发展农业、旅游业,外招科技人才,引进科学技术。他带领农民大面积种植葡萄,办葡萄文化旅游节。同时在市县帮助下,他先后引进小岗面业、小岗钢业、捷成皮业、节能电器等企业。同时总投资1.5亿元的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建成投产,总投资1.5亿元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开工建设,由香港普朗特国际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小岗村生态农业产业园成功签约。
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瓶颈,在沈浩任职的第3年被突破。2006年,一纸摁着98颗小岗村村民红手印的“请愿书”递到了省城,请求让沈浩在小岗再干3年。这98颗红手印开启了小岗的富裕之路,开启了小岗人走向灿烂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摁下一个红手印更能表达一个中国农民的情感?掏心扒肝的心愿,都浓缩在这一个个红手印里。组织上征求沈浩的意见,他低着头半晌沉默,家有老母妻女,他牵挂。然而,他终于还是抬起头,做出了留下的抉择。98颗红手印,拴住了他的心„„他引领小岗,振翅高飞。
(三)寄托梦想与思念的红手印
沈浩为小岗付出的一切,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对小岗村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沈浩说:“群众的认可,是对你最大的褒奖。”面对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沈浩更加努力工作,争取把小岗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2009年,或许是很平凡的一年,但对于小岗村的村民来说,这一年不同寻常。2009年秋,眼看沈浩的第二个3年任期即将结束,小岗人再也坐不住了。9月24日,小岗村村民又摁下了186颗红手印,再次挽留省城来的好书记。这纸红手印,寄托了富裕起来的小岗人更远大的梦想„„
但不幸的是,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倒在小岗村工作的第一线,年仅46岁,噩耗传来,小岗村上下无一不为这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痛哭流泪,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的上街为沈浩书记送行,小岗村村民舍不得这位好书记,于是第三次按下手印,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小岗村,让他看着小岗村今后的发展。
“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 沈浩不平凡的足迹,感人至深的业绩,乐于奉献的无私情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忠厚老实 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电影《第一书记》以平实、日常化的方式,艺术地再现了沈浩短暂而绚烂的人生6年春秋,沈浩把一腔的爱都给了小岗村的父老乡亲。因为他不仅仅是儿子、丈夫、父亲,他的血管里,还流淌着土地给予的爱,流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他是多么普通的一个人,又是多么特别的一个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鞠躬尽瘁;作为一个儿子,他令老母亲痛心;作为一个丈夫,他留有亏欠;作为一个父亲,他遗憾懊悔。能这样奉献自己,燃烧自己,沈浩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无尽的思绪里,向着他心中的忠诚前行着,前进着。
小岗村如今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小岗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红手印,一次次为自己创造了幸福和成功。而梦想的旅途还未走完,相信小岗人定会继续拼搏,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二、思考讨论题
(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理性分析和深刻揭示农村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理清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明确下一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改革重点。如何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
(二)沈浩精神的形成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他用生命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联系实际,请阐述怎样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姿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推动安徽全面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案例解析
(一)大包干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唯书、不唯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二是勇字当头、甘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三是善于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既敢闯敢干,又讲求科学理性。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不仅是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需要,而且是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沈浩同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6年来与小岗人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深刻地把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统一起来,把党性自觉与人格情操统一起来,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真谛,在新的历史时期缔造了沈浩精神。
四、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八章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的辅助教学。
本案例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包干精神,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生活现实,最终得到决策层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才促使大包干最终从幕后走向前台,赢得向世人展示实绩的机会,挽救了当时惨淡经营的中国农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大包干的发源及其重大意义,大包干在农村就是一场伟大革命。
(二)沈浩同志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从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干实事,赢民心。他树立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楷模和精神丰碑,弘扬他无私奉献、扎实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三)30多年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不但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告别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时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市场在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尽管如此,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制约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因农业和农村发展而得到有效治理和根本解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扩大,以至于我们党不得不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经济体制具有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的特点,其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和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势必陷入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的被动局面。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形势下和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驻村干部:xx
根据《xx县信息产业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本人利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与驻点村干部群众座谈,查阅统计资料,挨家挨户的实地考察等各种途径,了解了驻点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与及当前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关注的改革,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驻点村基本情况
xx县
白花镇莆田村辖14个村小组,有农户440户共1350人,农村劳动力800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同时,该村利用国家龙头企业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进驻的契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出租田地近13平方公里,盘活了村的闲置土地和资产,兴办年销售 3.8 亿多元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集团。
二、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70%的安装了电话,75%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甘泉村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山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莆田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而公共汽车的再次开通更是方便了村民的出入,全村屯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 同时,在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扶持下,莆田村辖下的百岭村小组兴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统一规划的公寓等等,莆田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村企关系复杂,导致企业目前对村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由于受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制约,直接导致村建设工作进度慢和停顿,甘泉村小组办公楼建设,民心工程之一的莆田村水利工程改造建设和土地治理目前都由于资金严重缺乏而无法开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莆田村14个村小组基本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二是多年来形成的沉重乡村债务压在头上,全村有10个村负有高低不等的外债,乡村债务不能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灌溉面积不多,大多地块都要靠天落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
(三)资源枯竭,村财收入贫乏
属村集体所有的林地很少(多数已被长期出租),基本上没有能砍伐的林木和种植的耕地,村财十分贫乏,除出租地收入外,村财几乎没有收入。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
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五)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莆田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六)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干部严重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目前莆田村的党员只有60人,平均年龄达到57岁,下来只有从组织上加强村班子建设,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做到支部所在、民心所向。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四、农村发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紧抓政策机遇
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解决“三农”难题,始终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好中央政策,寻求各方支持和援助,从财政支出、企业扶助、农业生产补贴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帮助和实惠。
(二)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
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带动村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三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村主导产业培育、示范项目和整治项目的补助。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五)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发展年轻党员工作,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农村的情况会更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