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故事(优秀7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孝的故事(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孝心的故事 篇1

东汉时的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体弱多病。黄香便主动承担家务,辛勤劳作,照顾父亲。

夏天,天气炎热,晚上屋里还有蚊子,使人难以入睡。为了让父亲休息好,黄香晚上总是先用扇子替父亲把席子扇凉,赶走蚊子,才让父亲躺下,使父亲能早些入睡。

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屋内被褥冰冷,黄香怕父亲受凉,在睡觉前,先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把被窝暖然,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孝心的故事 篇2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孝心的故事 篇3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孝心的故事 篇4

王祥,是琅琊人。他很小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又重新结了婚,为他找了一个继母。继母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甚至多次打骂王祥。渐渐地,父亲也不爱他了,对他很冷漠。

之后,他继母生了重病。继母想吃活鲤鱼。那个时候呀,正好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想要把冰融化,下河捉鱼。冰慢慢融化融化,他很快地便两条鲤鱼。继母吃了鲤鱼后,病很快好了。继母对他很惭愧。王祥长大后,做了大官,又造福了一方百姓。

孝心的故事 篇5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孝心的故事 篇6

吴猛,是晋朝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吴猛家里贫穷,家里空荡荡的,可谓是家徒四壁。甚至连一个便宜的蚊帐都买不起。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一群群的蚊子咬得他父亲,不能入睡。吴猛看着不能入睡的父亲,很难过。于是,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蚊子叮他,他也不驱赶。因为他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后,会去叮咬父亲。

孝心的故事 篇7

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那年,陈毅62岁,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飞机就去看望。陈毅刚跨进家门,就看见老母让身边照顾她的保姆藏起了什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来的是她刚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动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您老人家,心里着实难受。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

好说歹说,保姆怎么也不让陈毅洗,觉得让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裤子,多不好。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洗脏裤子怎么行?”

陈毅说:“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我小的时候,不知您多少次给我洗尿布屎裤。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然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也总算尽了一份孝心吧。”不容在推辞,陈毅便躬下身从床拿出母亲的尿裤和其他脏衣服,一起去洗得干干净净。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