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打一字是什么【最新2篇】

现如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古文观止打一字是什么【最新2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古文观止》阅读答案与翻译 篇1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乐毅:战国时燕将。②骑劫:燕国将领。③田单:战国时齐人。④蔽:疲困。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且谢之曰 谢:道歉

B.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委:委屈

C.会先王弃群臣 会:正赶上

D.遂捐燕而归赵 捐:抛弃

13.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A.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B.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C.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D.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

1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毅很有才能。替燕昭国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

B.燕惠王继位不信任乐毅。他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乐毅逃到赵国,赵国封乐毅为望诸君。

C.燕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认识到自己刚继位时被身边的人所蒙骗,不应责备乐毅。

D.燕王动之以情劝说乐毅。认为乐毅为自己打算无可厚非,但这样就无法报答先王对乐毅的恩情。

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君。

答案

12.B B.“先王举国而委将军”的意思是: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委”是“托付,委托”的意思,不是“委屈”。故选B。

13.C正确的句读是: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故选C。

14.C C.“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中的“让”是“责备”的意思;根据“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以及燕王认为“乐毅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从中可以看出其非常明确责备之意。故C项所说的“他认识到自己刚继位时被身边的人所蒙骗,不应责备乐毅”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15.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最终打败燕军。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诈(欺骗、哄骗)、卒(最终)、败(打败,使……战败)”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参考译文: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最终打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燕王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这是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是。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为将军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古文观止》阅读答案与翻译 篇2

黄贞文传

(清)杨凤苞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成进士,不谒选而归。

南都①初建,求仕者争趋之,淳耀独不赴。或问故,应曰:某公素善余,今方与当国者比,往必为彼牢笼矣。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卒不往。迨嘉定被围,偕弟渊耀暨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诸人固守。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将死,僧止之曰:公未仕,可勿死也。淳耀曰: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今借上人一片干净土,死得所矣。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经死。

渊耀字伟恭,年十五,补诸生。幼颖异,甫就傅,即向学。既乃受业于兄,悉得其绪论,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性狷介,不妄交游。淳耀登第后,与之书曰:传胪②时,人见鼎甲先上殿,皆啧啧称羡,以为登仙,吾此时叹息无限。天地间自有为数千年一人.数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渊耀得书,益以品节自厉。就义时,见兄头帻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就缢于右。

淳耀所著诗.古文.制举业,原本六经,旁通三史③,规范先正④,皆传于世。卒年四十一。门人私谥贞文。渊耀卒年二十二。有《谷帘学吟》。兄弟死时,口血喷壁间,入砖寸许,其迹历久不灭云。

(选自《续古文观止》)

【注】①南都:南明福王政权的首都南京。②传胪:殿试后宣旨唱名。③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④先正:先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苟取一钱? 苟:或许

B.某公素善余 善:交好

C.往往启其所未及 启:陈述

D.益以品节自厉 厉:磨砺

5.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说明黄贞文忠诚磊落的一组是( )

①昼所为,夜必书之 ②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 ③成进士,不谒选而归 ④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 ⑤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 ⑥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淳耀到礼部参加考试,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官,被他严词拒绝。因为他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B.在民族危亡关头,黄淳耀挺身而出,率志士抵抗入侵,城破后自缢而死,表现出凛然难犯的民族气节。

C.黄淳耀的品节对他的弟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黄淳耀就义后,弟弟渊耀戴着哥哥掉下的头巾从容就义。

D.黄淳耀写作的诗文.置办的产业都已传在世上,文章最后对兄弟死时的细节描写更是富有传奇色彩。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

(2)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

参考答案:

4、答案 A(解析 苟:苟且,随便。)

5、答案 D(解析 ①是说黄淳耀有记日记的习惯,生活态度严谨;④是说城被攻破后兄弟二人一同来到竹胜庵;⑥是说弟弟黄渊耀的)

6、答案 B(解析 A项应是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第一;C项应是看见哥哥的头巾掉在地上,便拾起替他戴好;D制举业不是指置办产业,应是指写应试文章)

7、答案 (1)君子初进身必须循着正道,怎么可以损伤名义而屈从私情呢?(始以徇各1分,大意2分)

(2)向前不能替国家出力,退后不能隐居保持自身清白,读书缺乏收获,学道没有成绩。(宣力洁身寡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从小就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曾经写日记,白天做的事,晚上必定记下来。穿乱麻作絮的袍子,吃糙米饭,不随便拿一文钱。崇祯十六年到礼部参加考试,有一个显要人物示意,想推荐他做第一,被他严词拒绝。中进士后,没有到礼部等候选官就回家了

南京南明政权刚成立时,求官的人争相前往,只有黄淳耀没去。有人问他不去的原因,他回答说:某公向来与我交好,如今正与主持国政的人勾结,我如果前去,必定会被他笼络。君子初进身必须循着正道,怎么可以损伤名义而屈从私情呢?到底没有去。等到嘉定城被清兵包围,他便同弟弟渊耀和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等人坚守城池。等到城被攻破,兄弟二人一同来到城西的竹胜庵。正要自尽的时候,庵里的和尚制止他说:你还没有做官,可以不必死。淳耀说:城沦陷了,人就应该殉难,这是读书人职分内的事情罢了。如今借上人这一块干净的地方,就死得其所了。说完向和尚讨了笔写道: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在城西僧舍内自尽。唉,向前不能替国家出力,退后不能隐居保持自身清白,读书缺乏收获,学道没有成绩,忠心耿耿,光明磊落,这颗心就是了。写完,就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向北拜了两拜,自缢而死。

渊耀,字伟恭,十五岁时,补了生员。小时候特别聪明,刚刚跟老师读书,就立志向学,不久就跟哥哥读书,完全学到了哥哥的思想主张。平时讲论品学修养,常常陈述他哥哥所没有讲到的义理。为人谨慎小心,不胡乱结交朋友。淳耀考中进士后,给他写信说:殿试后宣旨唱名时,人们看到鼎甲(状元.榜眼.探花)先上殿,都啧啧称赞,羡慕不已,认为成仙一般,我这时却无限叹息。天地之间,有愿意做数千年才出一人.数百年才出一人的人,现在的人竟不肯做数千年.数百年才出的一个人,却只想做三年中就出的一个人,可笑啊!渊耀得了这封信,更加磨砺自己的。品德气节。就义时,看见哥哥的头巾掉在地上,便下来拾起替他戴好,才在哥哥的右边自缢而死。

淳耀所著的诗.古文.应试文章,根基在六经,广通《史记》和前后《汉书》,以先贤为准则,都已传在世上。死时才四十一岁,门人给他的谥号叫贞文。渊耀死时只二十二岁,有《谷帘学吟》诗稿。兄弟俩死的时候,口中的血喷射到墙壁上,透入砖中一寸左右,这血迹经历很长时间仍没有褪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