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刘禹锡的基本资料介绍【优秀3篇】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下面是整理的诗人刘禹锡的基本资料介绍【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刘禹锡诗有哪些 篇1

刘禹锡诗中唐诗歌的代表人物,不仅异于流俗,在当时的同领域中自成一派,并且,因为刘禹锡自身性格刚毅,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刘禹锡的诗往往都能够蕴含一些道理,能够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刘禹锡的诗风,刚直豪放,短小精干,清新自然,与同期伟大诗人白居易齐名。

对刘禹锡来说,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三首诗莫过于:和玄都观相关的,也就是《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第一首诗是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召回时,游玩玄都观所作的,也是因为这首诗,刘禹锡在此被贬。后者是刘禹锡两次被贬返回京城,在此游玩时所想所感。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浪今又来。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是和刘禹锡被贬有关的,比如说:《陋室铭》,这一首诗,还有一个小典故,相传,刘禹锡在被贬时,常常受到当地官员的欺凌。有个官员看刘禹锡不顺眼,便让他去住一间很小的房子,刘禹锡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过,反而创造了一首《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享受现在的生活,这个官员也因此更是生气,但是最后也没能气着刘禹锡。

猜你喜欢:

刘禹锡的代表作简介 篇2

刘禹锡是众人眼中的“诗豪”,是后人眼中的“太阳神”,是大家眼中的“革新者”,其实,总的来说,刘禹锡在唐朝这个文化艺术横行的年代,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却以上这些,更多的还是,刘禹锡有自己的作品。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革新家。他的古诗诗风积极向上,总是在向我们传递正能量,不管是被贬或者在朝为官,总是能以乐观开朗,风趣清新的感觉来向我们展示其作品的优秀。那么,刘禹锡都有那些作品呢?

其实,总共来说,刘禹锡共有七百二十二首古诗,其中包括很多重名的,但是写过不同风格的古诗。并且,对于刘禹锡来说,著名的就是那么几首,并且能够流传下来,知道现在我们都还能够朗朗上口。其中就包括:《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另外,还有很多清新的风格,比如说《堤上行》、《蹋歌词》,更有人评论说是:“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可见刘禹锡的作品还是很常见的。

刘禹锡的创作风格可能更多的和刘禹锡的经历有关,从小出生在文学史家,所以耳濡目染,内心深处有着文人独特的坚持,很刚强,并且能够以理服天下,并且,面对被贬的生活,更是能够积极乐观,没有消极,没有颓废,反而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禹锡资料简介 篇3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晚年字号庐山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和韦应物并称“三杰”,而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是北方匈奴的后裔,籍贯洛阳,后为避安史之乱而迁居嘉兴。刘禹锡自幼学习吟诗作赋与儒家经典,十九岁前后游学长安时,在士林中的声誉颇高。公元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并于同年登博学鸿词科,初于淮南节度使杜佑处任记室,后随杜佑入朝,任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结交王叔文,并从王叔文等进行永贞革新,但公元805年,唐宪宗即位后,王叔文等人遭受打压,历时一百八十余天的永贞革新失败。其后二十三年的时间里,刘禹锡遭受多次贬谪,直到公元826年,才回到洛阳,任东都尚书,公元841年,刘禹锡被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刘禹锡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等人交游赋诗,生活倒也闲适。公元842年,刘禹锡在洛阳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于河南荥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