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的原文及翻译(9篇)

古诗饮酒赏析 篇1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处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本诗选自《陶渊明全集》。

二、重点词语及易错字

1、结庐:建造房屋

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

4、尓:这样

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6、相与:共同,一起

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

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 篱 辨

三、翻译

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梅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四、内容及主题

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自己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含蓄地告诉人们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妙感受。

五、名句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是点睛之笔,看似平淡,实则极富哲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深沉感情。

六、写法归纳

1、全诗融说理、抒情、写景于一体,朴素而形象地表现了陶渊明厌弃世俗陶醉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2、诗歌用语质朴而意味深长,不假修饰却诗意盎然。

其七∶ 篇2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二∶ 篇3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十∶ 篇4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译文: 篇5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其一∶ 篇6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古诗饮酒赏析 篇7

【名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出处】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注】

秋菊花开,颜色秀美,在露珠的滋润下,更显风姿绰约。我采摘一些菊花瓣泡到酒中,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恼,远离喧嚣之地,过我隐居的生活。

①裛(yì意):通“浥”,沾湿。掇(duo多):采摘。英:花。

②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文选》卷三十李善注“泛此忘忧物”说:“《毛诗》曰:‘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苌曰:‘非我无酒,可以忘忧也。’潘岳《秋菊赋》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说明】

《饮酒》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陶渊明在偏僻山村,没有世俗侵扰,时常醉酒之后诗兴大发,一挥而就,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就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此诗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表面写饮酒的悠闲自在,实际却隐藏着作者深沉的哀伤。秋天是菊花开得最美的季节,在众芳摇落之时,它傲立枝头,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正因为菊花具有不媚俗不趋时的高尚节操,陶渊明才如此喜爱菊花,“秋菊有佳色”,“佳色”不过是“浅红淡白间深黄”,它的颜色并不十分绚丽,作者之所以称“佳”,那是因为菊花的内在品格之美。“裛露掇其英”,作者趁菊花沾满露珠之时采摘菊花瓣,真是色香俱佳。晋代有服食菊花的习俗,据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然而,作者服食菊花不仅在于强身,还代表了其高洁的志趣与操守。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如此。更多有关菊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作者将菊花瓣泛于酒中饮下,就觉得突然间忘却了世间的烦恼,而且饮下这菊花泡的酒,就使我远离了官场是非,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忘忧”,如果心中无忧,自然不会“忘忧”,这里透出了作者胸郁积的幽愤之情;“遗世”,超脱俗世,主要是指远离官场,隐居避世。结合“忘忧”看,这里的“遗世”,也含有愤激的成分。因为陶渊明本不想隐居,他有志“大济于苍生”,只是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才决定退隐。

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表达了终生隐居的决心。这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做法,作者心有壮志,却不满这黑暗的现实,他的饮酒看似是怡然自乐,其实也是一种宣泄激愤的方式。

知识点归纳: 篇8

1、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饮酒陶渊明及全文赏析 篇9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一起尽兴饮酒,忘我的乐趣。饮酒陶渊明及全文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如下:

饮酒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饮酒翻译:

老友赏识我志趣,

相约携酒到一起。

荆柴铺地松下坐,

酒过数巡已酣醉。

父老相杂乱言语,

行杯饮酒失次第。

不觉世上有我在,

身外之物何足贵?

神志恍惚在酒中,

酒中自有深意味。

词解释:

(1)故人:老朋友。挈(qiè切)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2)班荆:铺荆于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3)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4)这两句是说,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5)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饮酒赏析:

这首诗写与友人畅饮,旨在表现饮酒之中物我皆忘、超然物外的乐趣。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