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海燕》课文(2篇)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它的创作成因与高尔基的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海燕》课文(2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八年级《海燕》课文 篇1

《海燕》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燕》简析

一、结构清晰。

全文分三部分。1至6段为第一部分,7至11段为第二部分,12至16段为第三部分。

二、对比明显。

文中有两种敌对势力,一种是以狂风、乌云、响雷为代表的邪恶势力,一种是以海燕、波浪、大海为代表的正义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间的斗争日趋激烈。

在斗争的第一阶段,“狂风卷集着乌云”,风“狂”云“乌”,开篇即造成一种紧张局势。而海燕无所畏惧,“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他要用叫喊表达“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在斗争的第二阶段,“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震怒”,“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一个“直压”,一个“恶狠狠地”“甩”,一个“轰鸣”,狼狈为奸,声色俱厉。然海燕仍在飞翔,“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在笑乌云的虚张声势,笑乌云的色厉内荏,因为“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波浪则用飞沫“跟狂风争鸣”,表达自己的愤怒。

在斗争的第三阶段,“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闪电也来助纣为虐。但是苍茫的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海燕——这个胜利的预言家,仍在高傲的飞翔,它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象征寓意。

文中的海燕,凭借弱小的身子,面对狂风、乌云、响雷、闪电的恐吓、威胁,一直高傲的飞翔、抗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俨然是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的斗士的化身。大海无声,却毫不犹豫地将闪电的剑光熄灭,波浪无语,却愤怒地和狂风争鸣。它们是海燕的生活背景,也是海燕的战斗背景。它们就像广大的人民群众,默默无声然而积极的参与到斗争中来,给了海燕这个斗士莫大的鼓舞和支持。

面对海燕勇敢的挑战,狂风、乌云、响雷、闪电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它们一味恐吓,步步紧逼,妄图摧毁海燕的斗争意志。显然这一切并不奏效,连它们自己也感到“困乏”,它们只有用更大的声响掩饰它们的恐惧。

以海鸥、海鸭、企鹅为代表的软弱派,被紧张激烈的斗争吓破了胆。除了无病呻吟、战战兢兢外,它们要么到处乱窜,要么明哲保身。它们不像海燕为战斗而生,“享受不到战斗的欢乐”,它们时刻考虑的是自己是否安全。为了安全,它们宁可被统治阶级欺侮、伤害。

四、场面壮观。

以大海为背景,雄浑壮阔;以对比推进情节,扣人心弦;风声、雷声、闪电、乌云、白浪、沧海、海燕,音响色彩俱佳。

八年级《海燕》课文 篇2

【创意说明】

以教材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结合专题开展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同时,阅读后的整理、汇报、交流,又是对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资源一次有益的锻炼。

【教学步骤】

活动前,学生自结成组,推荐组长,通过图书馆、书店、上网等渠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活动后,组员协作整理成果,组长活动汇报,全班交流。

1、围绕高尔基和高尔基作品阅读。了解高尔基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写作风格、人格品质、影响贡献等,并熟读他几部作品。

2、围绕象征手法阅读。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象征手法的特点、运用及作用。教师先推荐几篇文章,如冰心的《小桔灯》、茅盾的《白杨礼赞》、屠格涅夫的《门槛》等,学生查阅,再适当补充阅读。

3、围绕海燕形象阅读。查阅二至三位具有海燕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资料或文章;或从报刊及其它新闻媒体中搜集新时期的海燕材料,讲述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

〖课文扩读材料〗

门槛(屠格涅夫)

使用建议:这是屠格涅夫一首著名的散文诗,其表现手法、思想内涵与《海燕》不无相似之处。门槛可以理解为参加革命与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的象征,也有人理解为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教学时,可进行延伸阅读,重点思考门槛的象征意义,体会象征在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相关资源材料〗

关于散文诗的象征:

在所有的文学技巧中,象征可称得上散文诗的宠儿。这与散文诗小巧玲珑的外形有关,象征是一种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技巧,它可使散文诗在短小篇幅内包容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宏大的境界。

文学象征的定义可粗略说成某种形象的含意大于其本身。象征常常与意象和比喻渗透在一起,很难分辨。一般说来,意象意味着它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喻意味着并非它所说的;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与意象和比喻相比,象征的内容最丰富,也最难掌握。美国评论家劳·坡林曾用一个绝妙比喻,准确说明象征意义的丰富:象征好像蛋白石,它的光能在慢慢转动的不同角度下放射不同的色彩。

象征的种类繁多,广泛运用的有两类,即情感象征和理智象征。

情感象征指抽象的感觉形式或自然物象本来无情无意,而在人的审美体验中呈现出某种人自身情感的意味。如王尔碑的《云》:两朵流云,偶然相遇。它们默默对话,它们结伴远行。两只小船,升起帆儿,飘呀飘呀忽然风来了,小船消逝,杳无痕迹只有沉默的天海记得:那一瞬间洁白的帆影。诗人借助自然,表达人的某种情感。在抒情体散文诗中,常用到情感象征,它比直抒胸臆的写法更有表现力,更有审美情趣。

理智象征借助于艺术意象去象征某种抽象的观念或理念。如波德莱尔的《每个人的怪兽》。全诗是一种病态社会的生动写照。人完全失去了自由,背负一个巨大的怪物,这怪物比枷锁还厉害,用它两只巨大的前爪勾住背负者的胸膛,使背负者个个都成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麻木不仁的盲目过客。这就是理智象征产生的力量:似乎离开了生活,却表达了比生活更深刻的真实。理智象征多用于哲理体散文诗。

情感象征和理智象征属非寓言式象征。还有寓言式象征,最突出的特点是它首先是群体象征,且被固定在一个布局中,象征与被象征不必靠想像来联接,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如鲁迅的《秋夜》《古城》。作者用漫画式的线条勾勒一个简短的故事,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内涵,供读者细细揣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