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忍辱取胜
六出祁山时,孔明自己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孔明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 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的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 道:
你既出身为大将,统帅中原的大军,不敢武力相斗,以决胜负,却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与妇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派人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你如果还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决战。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笑着说:“孔明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
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够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请允许我们立即出战,以决胜负。”马司懿说: “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无奈天子早就有了明确的旨意,令我们坚守不战,如果现在轻率出战,便是违抗国君命令了。”众将还是愤怒难平。司马懿 说:“你们既要出战,等我向天子申报批准以后,大家同心协力迎敌,你们看怎么样?”众将都答应了。
司马懿便写好表章,派遣使者往合肥军前,奏闻皇帝曹睿。曹睿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臣才能低下,而责任重大,陛下曾经明确指示,令臣坚守不战,等待蜀人自己败亡;无奈诸葛亮送来一身妇人服装,将臣视作妇人,耻辱太重了!臣谨预先奏请陛下:近日臣将拼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
曹睿看完后,对众大臣说:“司马懿既已坚守不出,为什么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说:“司马懿本来不想出战,必定是因为诸葛亮这一番侮辱,众将愤怒,才故 意上了这道表章,希望陛下更明确地重申一下坚守不战的旨意,以遏制一下众将求战的心情。”曹睿认为他说得十分有理,便命令辛毗持着皇帝的符节,到渭水北岸 司马懿大营传旨,不许出战。司马懿迎接谓书到大帐之中,辛毗当众宣读道:“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众将只好按圣旨的意思去办。
这个故事是对“激将法”的一个“反动”,司马懿能忍受侮辱,坚持到底,显示出一个谋略家的卓越见地。兵法上说,不战在我。也就是说,一旦遇到形势于己不 利的情况,战与不战的权利在自己手中,此时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应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个成功的英雄应能屈能伸,能刚能柔,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陆逊暮入八阵图的故事
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下的长江边上,《三国演义》说是诸葛亮摆“八阵图”的地方。其实,八阵图只是七八十堆乱石,并不是诸葛亮摆的,而是居住在三峡一带的古代巴国人垒的祭祀台。
诸葛亮进川时,从荆州溯江而上到达这个地方;他看到这一堆堆的乱石,星罗棋布,十分壮观。于是,他向当地百姓打听。一个有知识的老者告诉他:这些石堆的来历可不一般,居住在三峡的祖先们,为了祈求天神保佑他们免灾消祸,便在江边垒起祭祀台。这些祭祀台是按一定的图形垒起的,纵横都是八个,八八六十四个,高五尺,宽六尺,台与台之间宽九尺,又名“八阵图”。
诸葛亮听得入神,忽然想到什么事情似的。他仔仔细细地观看八阵图,又漫步到八阵图外的江边观察地形。只见两岸峭壁千仞,巍峨雄壮,悬崖对峙,遮天蔽曰;瞿塘峡似葫芦瓶口,滟滪滩前如万马奔腾,水险浪急,发出轰隆轰隆雷鸣般的吼声,震得山呼谷应。
江边有个渔翁告诉诸葛亮,这里是三峡的入口,金川之水汇集在这里,一泻千里,势不可当,号称“天下雄关”。
诸葛亮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不停地点头惊叹。他看完地形,已是傍晚时分了,正要漫步回营,突然峡谷刮来一阵狂风,谷窄风急,猛烈异常。一时漫天尘土,飞沙走石。一个农夫告诉诸葛亮,这里每天都要刮阵狂风。
深夜,诸葛亮静坐营房,回忆起白天看到的奇异风光,思考着今后的治蜀之道。他想:主公今日虽然得蜀,东吴岂肯甘休?孙权据有江汉广阔之地,民殷国富,日后难免兴兵伐蜀。白帝城乃蜀国门户,必须设兵把守。过去曾在兵书上看到“八阵图”三字,但不知究竟是个啥样。此时他联想起巴人祭祀的八阵图,莫非正是兵书上的八阵图?此图八八六十四垒,星罗棋布,四面八方,通道盘曲,人马入阵,一时方向难辨。如果能利用这里特殊的天气,再加上滟滪滩怒涛如雷,就胜似埋伏下雄兵百万,何不用此阵势去对付东吴的进攻?诸葛亮越想心里越亮,立即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诸葛亮吩咐留人在此驻守,并做了详细部署,然后才率兵进蜀。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后来陆逊追赶刘备,来到白帝城下。留守将士就在黄昏时候,把陆逊诱入八阵图。一时飞沙走石,陆逊迷了道路,差点送命。这一番惊吓,使陆逊深知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便连忙退兵了。
曹操献刀
话说西凉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乱,统帅二十万大军进驻洛阳,废了少帝,立了献帝,自封为相国。他欺主弄权,残暴凶狠;大臣们想除掉他,却没有办法。校尉曹操(字孟德)暗中早有杀董卓之心,他经常出入相国府,渐渐取得了董卓的信任。
一日,曹操从王司徒处借来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走入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一侧。
董卓问“孟德今天为何来得这么晚?”曹操说:“我的马走不快,所以迟了。”
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出去了。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想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机会。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从铜镜内看见曹操抽刀,转身急问:“孟德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了,曹操急忙说:“我得了一口宝刀,想要献给相国。”
董卓接刀一看,长足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曹操牵着马出了相府,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
吕布对董卓说:“曹操好象有行刺之举。”董卓有些醒悟,于是派人去追。此时曹操已经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三国志>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庶无奈,为其母,奔了曹操,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原因是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当时曹操看赵云如此厉害,就想生擒赵云,但是杀了很久没擒到,谋士就说用弓箭射杀,徐庶说:丞相如果能生擒此人,庶定能将他说服,归丞相所用,曹操当时下了一令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这是他给曹操出的第一策。
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后来就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曹操大兴五色棒
曹操二十岁那年被举为孝廉,在东汉宫廷里做皇室的侍从官。他聪明能干,文有文才,武有武略,皇上不久又派他当洛阳北部尉。洛阳城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北部居住的皇亲国戚、豪强官宦最多。他们抢占民房,搜刮民财,在城里盖起一连几十栋豪华楼房住宅;城郊的大片良田成了他们的花园、猎场。加上这些大官宦家中豢养的食客、打手,倚官仗势,为非作歹,苦害良民,把京城北部搞得乌烟瘴气,昏天黑地,谁也不敢管,谁也不敢问。曹操上任后,就要改变改变这种混乱局面,治治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曹操搬进部尉衙门。衙门里年久失修,墙倒屋塌,门窗破烂不堪。曹操找工匠修门窗墙壁,又找木工做了二十根手腕一样粗的、红黄蓝白黑五色大棒,在朱红大门两边各竖十根,十分耀眼。平时破旧的衙门一下威严起来,过往行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啦。有的说,新来的部尉真的不一样,看样子还真要管管那些横行霸道的人。有的说,大官们都不敢管,一个小小部尉他敢吗?还不是新官上任,虚张声势罢了,挨棒子的还不都是良民!人们正在议论着,从衙门里走出两个兵士,抬着一块大木牌,高六尺六,宽三尺三,竖在大门的正中间。大家上前一看,上面写的是一道禁令:
为维持北城安宁,防止歹徒夜间扰害良民,实行宵禁。违者,不论平民官宦,一律用五色棒严惩。
当天夜里,曹操就派巡夜兵士巡查违犯夜禁令的人,并吩咐说:“只要遇到夜行的,做坏事的,不管他是什么人,一律抓来审问。”
第一天过去了,巡夜官回禀说:“报告部尉大人,平安无事,没有查到违令的人。”
第二天过去了,巡夜官回禀说:“报告部尉大人,平安无事,没有查到违令的人。”
第三天过去了,巡夜官回禀说:“报告部尉大人,平安无事,没有查到违令的人。”
曹操犯疑了:那些皇亲国戚、豪强官宦一向横行霸道,无恶不作,难道凭自己一道禁令,都会老老实实了吗?
第四天,巡夜官带着兵士又去巡查时,曹操走到巡夜官面前说:“今晚查夜,我跟你们一起去。”
站在一旁的老吏说:“部尉大人,过去的部尉从来不去查夜。”
曹操说:“过去是过去的规矩,现在有现在的规矩。夜禁令是我下的,我应该亲自去查看。”
这天正是月黑头,大街小巷黑灯瞎火,漆黑一片,四下没有一点声音,只有那些官邸里有时飘出阵阵丝竹声。曹操和巡夜兵士走了一条街又一条街,过了一条巷又一条巷,什么也没有发现。曹操正在纳闷,突然从街头转角的地方,露出了灯光,闪出一群人影。前面两人提着灯笼;灯后,一人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华丽的衣裳;马后,跟着几个持枪舞棒的人。这群人走到一家民房门前停下。一个提灯的人说:“老爷,你要的那个娘们就住在这里。”
骑在马上的人说:“把门打开。”
“住手!”这群人正持刀破门,曹操和巡夜兵士赶来。曹操喝问道:“你们都是些什么人,胆敢违犯夜禁令,出来为非作歹?”
骑在马上的人,瞪了曹操一眼,大怒:“哪来的小子,敢问老爷我来了!”
曹操见这人如此蛮横,满脸横肉,喝得醉醺醺的。他心里盘算:你就是天王老子,我也得治治你。一手握紧剑柄,挺直胸膛,说:“洛阳北部尉曹操,在此巡夜。”
骑在马上的人哈哈大笑说:“小小部尉,也敢来管我!”
“你违令,我是部尉,就得管!”曹操勃然大怒,一挥剑命令兵士,“把这些歹徒抓起来!”
“大胆!”跟在骑马人后边的一个随从,向前拦住喝道,“这是蹇硕大人的叔父蹇老爷。”
曹操一听是蹇叔,早听说这家伙仗着侄儿蹇硕在朝的权势,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是洛阳城北一个出名的恶霸。曹操哪能轻易放了他,一掌推开上前说话的随从,喝道:“谁犯了禁令,都得依法惩处!”
随从原以为曹操听了蹇叔的名字,会谢罪走开,没想到曹操真的和以前的部尉不同,十分认真。他们怕吃眼前亏,都悄悄地溜了。只有蹇叔把肥头一歪,说:“你能把我怎样?”
曹操严肃地说:“请大人跟我们到衙门走一趟。”
蹇叔头一扭说:“不去。”
曹操向兵士们一挥手,兵士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蹇叔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曹操把蹇叔带到部尉衙门,喊声:“升堂!”一群持着五色棒的兵士分两边站定,把蹇叔押上大堂。蹇叔仍仗着自己是蹇硕的叔父,谅曹操不敢把他怎么样,依然盛气凌人,叫道:“我,我是朝廷命官,你,你一个小小部尉,不能审问我!”
曹操冷笑一声说:“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你就是皇亲国戚,违犯禁令,也要依法惩处!”
站在一旁的老吏怕曹操真的棒打蹇叔,惹下大祸,慌忙走到曹操面前,对着曹操的耳朵小声地说:“部尉大人,刑不上大夫。蹇老爷是蹇硕大人的叔父,部尉对他动刑,恐怕……”
曹操说:“禁令要么不设,设了就必须执行!”
蹇叔见曹操真的要用刑,吓得脸色蜡黄,嚣张气焰一下子没有了,两腿发软,瘫在地上,哀叫求饶。
曹操命令兵士棒打五十。兵士们立即将蹇叔按倒在地,挥起五色大棒一五一十狠狠地打了起来。这个作恶多端的老家伙,开始还嗷嗷地叫着,挨到三十棒时,就连吭也吭不出声来了。
第二天,曹操在衙门前贴出一张告示,把蹇叔的罪恶公之于众。从此再没有人敢夜里出来为非作歹了。好人见到北部尉衙门前的五色棒就交口称赞,坏人见到北部尉衙门前的五色棒就心惊胆战。那些皇亲国戚、豪强官宦想除掉曹操,无奈找不到借口,只好假借“提拔”、“重用”为名,不久就把曹操赶出了洛阳城,调到顿丘县当县令去了。
石人坑
安徽省亳县城南,有一个坑叫石人坑。坑中站着两个石人,他们都是谁呢?
传说东汉末年,董卓乱政,曹操行刺董卓未能得手,奔回老家谯郡(今安徽省亳县),招兵买马,待时机成熟讨伐董卓。董卓遍行文书,画影图形,却没有捉住曹操,便派了两个刺客到谯郡去刺杀曹操。
这两个刺客一个黑脸,一个红脸,他们日夜赶路,一天,来到谯郡北城门外,天还没有亮,城门紧闭着。他俩从北门转到西门,又从西门转到南门,到南门时,天已蒙蒙亮了,碰到一个拾粪的老头。红脸汉和黑脸汉连忙询问老头:“什么时候开城门?曹操住在城里什么地方?他手下有多少人马?”拾粪的老头看他俩慌慌张张,满脸杀气,就断定他们不是好人,便故意说:“曹操正在招兵买马,投奔他的人很多,你二位是不是也来投奔他?”红脸汉和黑脸汉支支吾吾。拾粪老头便和他们闲扯起来,从董卓鸩杀少帝、绞死唐妃、独揽朝政、无恶不作,一直讲到曹操刺董卓,是为天下百姓除害。拾粪的老头最后说:“曹操真是天下的义士,你们要真想投奔他,等我把粪箕子送回去,就来带你们去。”说罢便转身回庄了。
等拾粪的老头走后,红脸汉对黑脸汉说:“曹操为天下百姓除害,我们要是杀害了他,不就留下千古恶名了吗?”
黑脸汉说:“不杀他,我们回去怎样交差?”
“要是我们忠奸不辨,滥杀无辜,不就成了没有肝胆的石头人了吗?”
“管他石头人、木头人,杀了曹操,拿了赏银再说!”他俩争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进城去杀曹操。他俩向南门走去,越走腿越重,越走越走不动,走到一片洼地里,就一步也不能动了。
等到拾粪老头转回来时,看见黑脸汉和红脸汉已经在洼地里变成了石头人。一个满脸怨气,一个满脸愁容。不用说,那满脸怨气的是红脸汉变的;那满面愁容的是黑脸汉变的。从此以后,那块洼地便被称为“石人坑”。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子,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关羽败走麦城
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出兵对付曹操的军队,把他们赶到了长安。这样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就自立为汉中王。接着,刘备又派关羽攻打樊城,恰好这时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大水淹没了曹军大将于禁的七支大军,乘胜包围了曹军占据的樊城。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他写信给孙权,劝说孙权乘现在荆州后防空虚,攻取被刘备夺去的荆州。这样,当关羽听说荆州被夺,定会撤军回救,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孙权采纳了曹操的建议,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吕蒙从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处都是烽火台,防备也不见有松懈的迹象。他和孙权商量,对外假称生病回去休养了,以此来麻痹关羽。孙权另派年轻的陆逊接替吕蒙。
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对他水淹于禁七军大大称赞了一番,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万分仰慕之情。
关羽看信后,认为陆逊初出茅庐,比吕蒙好对付多了,就放松了警惕,陆续把防守荆州的人马调拨到樊城。
孙权得知计谋得逞,立刻派吕蒙起兵攻打荆州。吕蒙把战船伪装成商船,派一些士兵乔装打扮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样,自己率兵埋伏在船舱内,骗过烽火台上的防守士兵,把船靠了岸。到了半夜三更,躲在船舱里的士兵一拥而出,出其不意地杀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领了荆州。
吕蒙趁热打铁,派人劝说江陵(今湖北荆洲一带)、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守军投降,那些将领原本对关羽就有意见,经不起三劝两劝,就投靠了东吴。
关羽得知荆州、江陵等长江要塞相继失守,非常震惊,几乎不敢相信,他马上率兵从樊城南撤。
而吕蒙进入江陵后,释放了被关羽俘获关押的于禁,又派人抚慰蜀军将士和家属。这些举措,使蜀军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许多将士半路而逃。关羽恨得咬牙切齿,大叫:“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孙权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关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率兵赶到,派诸葛瑾多次劝说关羽投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头上竖起白旗,暗地里带了十几个骑兵弃城往西而逃。
孙权闻讯,派兵阻断了关羽必经之路,埋伏在草丛中,用绊马索绊倒关羽等人,活捉了关羽。
孙权亲自出马,再次劝关羽投降,然而关羽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我和刘皇叔一起共谋大业,怎会和你这样的叛贼共事。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废话!”
孙权怕留下后患,杀了关羽。
关羽被害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昏倒在地,醒来后不吃不喝,整天痛哭不止。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则日日哀鸣,也不吃不喝,没几天就死了。
袁绍如果不死那么早,曹操能消灭袁绍集团吗?在小编看来,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已经很难再度东山再起了。实际上袁绍在回到老巢后,因为羞愧难当,更兼气闷内心,不久就郁郁而终了。所以即便袁绍不早死,最终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阶下囚,到那时更悲惨。
官渡之战,袁绍集团损失巨大,其中武将张颌、高览选择投降,谋臣许攸因为内部谋臣争斗而投靠曹操。武将颜良文丑自己淳于琼战死,谋臣沮授被擒后死了,田丰在官渡之战时已经下狱,而袁绍刚刚回去,就选择杀了田丰。当时袁绍带领的十几万大军,更是死了有七八万之多。原来对于曹操的绝对优势,到了官渡之战后,已经最多达到持平的状态了。
田丰给袁绍提建议,趁着曹操攻打刘备的档口赶紧发动进攻,而袁绍则说,哎呦喂,我的小儿子生病了,不能打仗。气的田丰用拐杖触地,连连大骂“千载难逢的时机,因为孩子生病就放弃了”,由此被袁绍疏远。后来曹操打败了刘备,回师防守,袁绍想要一战定胜负,田丰又建议他选拔精锐,攻打曹操防守薄弱处,结果袁绍不愿意听,田丰还反复劝说,惹得袁绍发怒,借口他扰乱军心关到了牢房里。后来袁绍官渡之战失败,仅仅八百人跑回去了,回去后大家都以为田丰梦获得重用,田丰却说,我的死期到了。果然,袁绍因为愧对田丰选择杀掉了他。
从这里看,一个是袁绍相当刚愎自用,对于谋臣提出的建议,往往不予采纳。另一个是袁绍不梦正确面对失败,失败或者犯了错误之后更愿意迁怒于人。第三个,袁绍其实是个大糊涂蛋,对于战略形式的变化很不敏感,对于战略目标很有点侠客精神——能一次决战搞定就不愿意拖着。第四,袁绍不懂兵法。这样一个人物,妄为四世三公,少年成名,统帅四州之地,却难有所成。尤其碰上曹操这样的对手时,袁绍在经营四周之地时,对百姓是很好的。所以普通民众很支持他。这可以说是其唯一优点了。
袁绍起于南阳,然后又受封冀州等州。在南阳收下逢纪和许攸,在冀州又收下沮授、田丰、郭图、审配等人,这些人在内部并不和谐,各自不服气不说,还相互形成阻力,给对方暗中下绊子,在袁绍面前身后争权夺利,以谋取个人利益。其中以沮授、田丰和许攸名声较大。但是三个人的意见经常都不被采纳。虽然袁绍统一北方四州时听了沮授的战略部属,但是拿下四州之后的袁绍一下子自信心爆棚,唯一相信的是眼前的利益和个人的脸面,对于众多谋臣,因为各自有各自帮助的幼主,所以也完全不能形成合力。
所以就算是他不死,曹操也会加快消灭袁绍集团。袁绍不死,必被捉。捉住之后,曹操会把袁绍待若上宾,请汉献帝赏赐大官,比如封冀公。然后以袁绍的名义,让手下投降。投降者,都官加一级,然后都养起来,然后再择优录用。很多诸侯看曹操对人们的优待,很多人会率军来降。天下还有谁呀?刘表,刘彰,张鲁,马腾,孙权,刘备。来者高官厚禄,高薪养官。那时天下可能只剩下刘备和孙权。
刘备依附刘表,刘表已降,刘备无处可去。要么投降,要么远走他乡,伺机而动。肯定没有了三分天下。可能会奔波半生,以皇叔之名,回到汉献帝身边。在看孙权,假如的孙权比历史的孙权实力要低,因为曹操以占天时,有的人和,孙权十有八九也会纳降,天下大定矣。曹操可能成为一代名臣,或者通过禅位,成为大魏的开国明君。曹操知道历史发展成这样,不禁哈哈大笑,也没有了观沧海。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即便袁绍活着,也是迟早被曹操分割吞食的下场。
姜维背水破王经
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决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以取中原。后主刘禅 准其所请,命往汉中作战前准备。征西大将军张翼自以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姜维不从。张翼见出兵已势在必行,便向姜维提议道:“以往多不克而还, 皆因出兵动作过于迟缓。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兵淬不及防,必然全胜矣。”
姜维于是引兵5万远征,兵至 洮水,魏雍州(今陕西西安)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得到前线战报。王经先率兵马步骑7万人迎战。姜维似已成竹在胸,对张翼、夏侯霸各授机宜,先使二人领兵 去作准备,他自己乃引大军背依洮水列阵。王经见姜维此等阵势,回头对其牙将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人说:“蜀兵背水为阵,败则将全部投没于水中。姜维骁 勇,你们四位可与交战,若其后退,便可追击。”王经企图恃众将姜维逼退,以使覆没于洮水之中。四将领令,分左右杀出,来战姜维。姜维似乎已知王经心意,略 战几个回合,拨转马头,望本阵便走,若有难敌的样子。王经不知是计,大驱士众一起赶上,想要追杀蜀军。姜维率军往洮西而退,待退到洮水岸边,对众将士大呼 道:“形势如此急迫,诸将何不努力!”众将听姜维一呼,见后退无路,便掉头奋力杀向魏军。王经支持不住,被打得大败。此时,早已准备好的张翼、夏侯霸又率 兵抄了王经的后路,分两路杀来,王经被围在当中。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直如入无人之境。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被逼无路,逃入 洮水者不计其数,斩首万余,尸遗遍野,血流成河。王经只率百骑杀出重围,径往狄道(今甘肃临姚)败去。逃入城中,闭门不出。
背水列 阵,按照兵法,乃是兵家大忌。一代名将韩信在破赵之际,依据对当时的形势分析,敌众我寡,毅然采取出奇制胜之谋,背水列阵,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 亡地而后存”,使自己身处绝境,故当两军交接时,人人殊死而战,使弱寡变为强大,人人以一当十,最终以弱制强。姜维所用计谋正是背水一战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