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励志小故事通用4篇

史蒂芬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霍金的励志小故事通用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霍金名人故事 篇1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霍金的故事 篇2

霍金患有一种不寻常的早发性和慢发性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俗称渐冻症。这疾病开始于霍金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那时,他发现自己动作越来越笨拙,时常不知缘由地摔跤,划船也变得力不从心。

有一次,他还从楼梯上摔下来,头先着地,造成暂时的记忆力轻微丧失。在剑桥大学时,状况更加恶化,他的讲话有些含糊不清霍金的父母亲也注意到他的健康问题,带他去看专科医生。在21岁时,医生诊断其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有两年好活,但是,两年光阴飞驰而去,他仍旧活着。60年代后期,霍金的身体状况又开始恶化,行动走路都必须使用拐杖,不再能定期教课。由于霍金逐渐失去写字能力,他自己发展出一种替代的视觉性方法,他在脑里形成各种不同的心智图案与心智方程,他可以用这些心智元素来思考物理问题。

物理学者维尔纳?以色列表示,霍金的思考过程,有如莫扎特只凭借想象就写出一整首极具特色的交响乐曲。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霍金的励志小故事 篇3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与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霍金的励志小故事 篇4

1942年1月8日,这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诞生了一位后来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的伟大人物——史蒂芬威廉霍金。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德国曾承诺不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所以当时居住在伦敦的霍金父母便选择了"牛津”这个安全地静候霍金的到来。霍金的父亲是约克郡人,家境并不富裕,却努力完成了在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学业,并成为了热带病专家。母亲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也在牛津大学研究过哲学、政治和经济。

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并不强,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了阅读。上学后,他在班级里的成绩也并不突出,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他的作业经常“很不整洁”,老师们都觉得他简直是“无可救药”,就连他的同学也瞧不起他,经常嘲笑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霍金逐渐表现出对“事物是如何运行的”这类问题的兴趣。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探其究竟,但对于如何把它们组装回去,他却没有办法了。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他的父母并不会因为这些而责罚他,他的父亲还会不断帮助他,并主动教他数学和物理知识。

在霍金12岁时,他所在的班级里有两个淘气的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他们认为霍金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外号——爱因斯坦。可是让所有曾经嘲弄过他的人都没有想到的是,20多年后,当年那个被他们认为必定会一事无成的小男孩,竟然成为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十三四岁的时候,霍金发现自己对与物理学方面相关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中学的物理学并不深奥,可是对当时大多数中学生而言,这门课程是枯燥乏味的。霍金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所以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基础牢固,才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等问题。从此之后,霍金走上了真正的科学探索之旅。

17岁那年,霍金拿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地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开始研究宇宙学。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

涉足宇宙学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一种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患病之初的霍金,甚至曾打算放弃自己从事宇宙学研究的理想。好在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这使他又重新调整好状态,克服了种种困难,顽强地从挫折中站了起来,勇敢地面对自己不幸的遭遇,继续投入到他所钟爱的事业和研究中去。

1973年,霍金发现了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少,但温度却会相应升高,最终黑洞会发生爆炸并消失。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对外宣布:黑洞不断地福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霍金辐射”是以量子效应理论推测出的一种由黑体散发出来的热福射。有了“霍金辐射”的理论,就能解释降低黑洞的质量而导致黑洞蒸发的现象。同样是在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奖(其影响力仅次于诺贝尔奖)。

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十分艰难,后来他还不幸患上了肺炎,并接受了穿气管手术,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说话了。已经全身瘫痪的霍金,必须要靠电动轮椅来代替双脚,说话和写字也需要依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的帮助。就连阅读这一最平常的活动,也需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都摊平放在桌上,他才能在轮椅的帮助下逐页去看。尽管如此,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在他所钟爱的领域里不断前行。

霍金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伟大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果壳中的宇宙》等,其中《时间简史》的影响力最大。在《时间简史》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的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作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了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秘。《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了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该书的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识,但是从该书出版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都取得了非凡性的进步。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的最新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宇宙创生的30万年《金传》,200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之前,显示出了霍金超出常人的时空感知能力。

霍金能够被世人所知晓,不仅在于他是一个相当成功并且极富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中的强者。他不断探索的专业精神和坚毅顽强的品质深深地吸引并影响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霍金患病后,曾有6次和死神非常近距离的“交手”,但他都顽强地活了下来。在一次演讲结束后,有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他:“病魔已将您永远地固定在了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您失去了太多吗?”大师的脸上满是笑意,用他当时仅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了键盘之后,显示屏出现了以下四行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

回答完了那个记者的提问以后,他又吃力地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时的现场不再沉寂,霎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霍金是不幸的,他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然而霍金是坚强的,他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都是他在患病之后获得的。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也证明了残疾的身体并不是通向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以及对科学研究的不懈追求,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他无负于“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和“宇宙之王”的美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