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贝多芬的经典励志故事(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专心致志进行研究是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最宝贵的是从其他事务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贝多芬因全身心地投入于音乐创作之中,经常会忘记其他事情。以下是两个例子。
据说贝多芬在全神贯注地创作《田园交响曲》期间,有一天到一家餐馆去用餐。他点了菜,但等了许久还不见上菜,于是他便开始思考他正在创作的曲子。当服务员端上菜来时,贝多芬说:“谢谢,我已用过餐了。”他把服务员打发走之后留下餐费便走了。
还有一次,一个朋友送给贝多芬一匹骏马。贝多芬当时做了人人都会做的事,骑上马绕城遛了一圈。骑了几次以后,他慢慢地把这匹马忘了,又开始步行或乘马车旅行。但是他的仆人并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他把该马照管起来,当发现贝多芬不再查问之后,便将它占为己有。仆人把马寄养在别人的马厩里,暗暗地付账,以免被他的主人知道马的存在。他经常一有机会就把该马租出去,用得来的钱支付他的开支,其余的收入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贝多芬是个不一般的天才,他虽然一生专注于音乐,但是他的许多事迹非常触动人心。贝多芬的悲惨身世让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古怪,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他的父亲从他苦练钢琴,他并没有因此痛恨音乐。反而把他的所有精力都用于创作音乐,由于他的天赋和勤奋,他很快得以成名。
少年时期的贝多芬失去了母亲,他并没有陷在对于母亲那种温柔的感情里无法自拔。不久后父亲也去世,他得到了自由的空间。贝多芬的感人事迹在于他一个人承担起全家的生计,他的弟弟妹妹们的生活全由他自己一人照顾。贝多芬不得不以喜爱的音乐当做养家的工具,以此供养家人的生活,为了生计,他只好努力赚钱。
当贝多芬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时。他的耳朵出现了问题,在此之后,他的听力一天天衰退,最终导致了耳聋。耳聋给他带来打击非常大,他无法再听到喜爱的音乐,也没有办法再创作音乐。但贝多芬对音乐非常执着,他用骨传导法来听声练习,在耳聋的情况下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
贝多芬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贝多芬的感人事迹在于一次次战胜自己,战胜苦难。他有着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悲惨的幼年,凄凉的少年,窘迫的中年,他都执着于音乐。贝多芬的感人事迹不止于此,他坚持的一生不是没有意义的,贝多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乐作品。
以前的音乐家地位比较低,西方古希腊时代学艺术是贵族的事情,古罗马以后是由奴隶学习来娱乐贵族的,所以没有地位要依赖贵族,知道莫扎特才开始做独立的音乐家,那个时代要想生活的好必须得有贵族支持,即使独立也需要做一些能取悦贵族的音乐。知道19世纪有了出版商这种事情才开始改善,但是大权当然在出版商手里。当然也有很富裕的音乐家比如亨德尔、门德尔松、普契尼、帕格尼尼等人。但与他们相比大多数音乐家还是需要取悦一些人的。
童年经历
1770年12月17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在五岁时患上中耳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十一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十三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求学时期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也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达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贝多芬在此期间创作《F小调前奏曲》、两首前奏曲等。
痛苦经历
贝多芬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
晚年时期
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晚年的贝多芬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1826年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