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世界历史故事最新7篇

孔子与柏拉图关系 篇1

孔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顶尖的思想家、教育家,引领着各自国家的文化发展。相差一个世纪,隔着东西方本源性差异,令人费解的是,孔子与柏拉图居然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从经历来说,两人早期都是满怀信心想从政。孔子花了十多年,列国周游,过程中碰壁无数,如同千里马主动去寻伯乐;柏拉图也在欧洲、北非走了个来回,希望有一位君王能助自己实现满腔的政治抱负。但结果是双双受挫。

然后就不约而同想到通过教育传播思想。孔子与柏拉图在教育上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开办私塾的老师,他教授诗书礼乐,提出著名的“仁”的思想。柏拉图创建学院,名叫“阿卡德米”,主要传授数学几何天文等知识。用现代的话来比较,孔子更加偏重语文,柏拉图偏重数学。这与二人的哲学思想也息息相关。

在二人各自的理想世界里,孔子的著作《论语》可看出,他倡导仁义治国,将中庸之道奉为真理,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这种思想发展下去的话,会更偏向“人治”;而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也完整阐述了他的“理想国”构想,等级非常森严,分为护国者、卫国者以及生产者,各司其职,这种理念发展到今天便更偏向“法制”。孔子与柏拉图都是公认的先哲,各自擅长的领域有不同侧重点,但都无可置疑的推进了社会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文学影响 篇2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在哲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rl]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__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但是如果以现在的标准衡量,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篇3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篇4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篇5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当然,他也犯错误,但次数很少。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关系 篇6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学生柏拉图也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单就外貌与出身背景来看,两者就有着天壤之别。苏格拉底出身于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长得较为丑陋,但他为人较为亲切。善于采用问话的形式让别人认输。但是柏拉图确出身于贵族,家里非常有钱,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长得也较为帅气,这些使得他身上光芒四射,在和别人争论时,经常采用咄咄逼人的态势。柏拉图是一个唯心主义人,由于出生于贵族,所以他的很多思想都是为了维持奴隶主统治而宣传的。柏拉图的很多思想存在一定的荒谬性,比如他认为自然规律应该顺从于那些神学的权威,柏拉图通过一种和谐宇宙的思想,来为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本人非常尊崇数学,他自己也说过:我哪怕什么也不懂,但对于数学我非常了解。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就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统治者,也就是为了贵族阶层的利益。

苏格拉底没有柏拉图那么显赫的家室,他比较尊崇道德以及知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古希腊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一名老师,他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他认为事物的很多规律都是神安排的,最后被指控反对宗教而遭到杀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永远都是古希腊人民乃至整个西方的骄傲。

猜你喜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系 篇7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师傅,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他也是一名唯心主义者,奠定了西方唯心主义的发展。他为后世留下了经典的柏拉图式性爱,即强调精神恋爱,而不要追求肉体的享受,这与当代很多人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但他却道出了爱情的真谛。不止于此,柏拉图对于哲学的研究也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数学哲学观点发展到现在的“实在主义”,被称为现代柏拉图主义。

亚里士多德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受教于柏拉图,因此他有好多观点都是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但也正如亚里士多德自己所说:我尊重的我的老师,但我更尊重真理。

与老师的唯心主义不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客观唯物论,他认为物质是事物的本原。在很多问题上,他的想法与柏拉图都是大相径庭。这些差距由于柏拉图是贵族出生,他的思想中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很多都不是很切合实际。但亚里士多德长期生活在底层,深知百姓疾苦,更倾向于务实的思想,是自己老师思想的一种进步。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