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3篇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3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1

第一,要重视40分钟的听课时间。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但是有些同学没有把握这一重要的学习机会,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课后自己看书来解决老师所讲的问题。因而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上课也就没有要求自己集中精力去认真听课,结果将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因此,希望同学们懂得珍惜上课40分钟的`宝贵学习时间,保证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第二,明确听课的具体任务。一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往往会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达到的目的明确提出。这时同学们一定要一一记住。并根据这些要求认真听老师的课。这样,带着一定的任务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

第三,打知识基础,扫除听课障碍。有些同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缺漏多。造成听新课困难和听不懂,这样就很难集中精神往下听了。这些同学解决上课分心的首要任务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及时补好知识缺漏,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第四,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上课坐40分钟难免会辛苦,也难免会有内外的干扰,这时,同学们要凭意志力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把注意力自始至终集中到听课上来。

第五,生活要有规律,要按时作息,并且要克服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到深夜的习惯,不要让无聊的事耗费宝贵的精力,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来满足学习的需要。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2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方法一、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东方司乐特别向各位家长强调: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是我们家长的最终目的。家长不可能永远陪读,永远看着孩子学习。甚至到了初中,高中,许多家长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所以,“抓”是为了“放”,大家一定要早作准备。

方法二、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放松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孩子可以玩、听音乐、休息等,不管干什么,家长都不去干涉,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和愉快,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时,就会比较愿意开始较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方法三、乒乓球训练法:让孩子将乒乓球拍平端于胸前,离胸部大约10厘米左右,保持球拍不倾斜,然后将乒乓球轻轻放于球拍的中间,在球停稳后把手拿开,目光要始终注视球拍上的球。若球要掉落,可利用手腕的巧劲微调球拍使球不落地。家长或者老师用秒表在旁边记录时间,球落地算一次,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计时。

注意事项

在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后,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解决,特别是家长要有耐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寻找原因,帮助孩子一起进行克服。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3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1 第一:儿童注意障碍主要是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廷长。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2 第二: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维持注意较长时间去从事某一活动,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3 第三:有听觉注意障碍时,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的耳朵有问题的感觉。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

注意事项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让孩子自己寻找一下上课的乐趣,培养一下孩子的兴趣。可以让孩子补补锌,多让孩子吃一些核桃,平时多和孩子做些游戏,有助于孩子提高注意力。

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定时完成任务

循序渐进的做法是,开始家长给孩子定一个起点,起点相对要低,如孩子可以持续5分钟不分心,那起点定在4分钟左右。孩子持续专心在这个标准以上,家长就给予表扬,及时的表扬,哪怕多一秒钟也行。这样就会鼓起孩子的信心和兴趣,争取一点儿一点儿地增加。专家提醒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坚持原则和底线,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还有一点要提醒家长: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注意力逐渐集中,作业完成比较迅速,家长切切不能说:“还剩这么多时间,再做一点题。”又给孩子加练习,其结果就是暗示孩子:作业做慢一点反而不加练习,又把孩子推回到拖沓状态。孩子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精力就集中,注意力也才集中,这种状态非常宝贵,家长不要破坏掉。

第二,从细节着手要求

从生活习惯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求孩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饮食;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东西用过就还原;做事要认真做好,否则重来……离开了细节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朱煜表示,现在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很多家长对孩子实行“散养”,但“散养”并不代表不注重纪律性的培养,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规矩还是要的,并且要坚持贯彻执行。

第三,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专家指出,部分孩子粗心大意,学习心不在焉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大包大揽,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喜欢明确指出,这样慢慢地孩子有了依赖心理,正确的作法是让孩子自己找出错误所在,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