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zǒu,从夭从止。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巴山越岭】:爬山越岭。是指善于登山行走。
【北辕南辙】:辕:车前驾以引车的两根直木;北辕:车子向北行驶;辙:车轮压过的痕迹。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是指目标和行动不一致。
【步履艰难】: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藏踪蹑迹】: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尺步绳趋】: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蹿房越脊】:旧小说多用来是指侠客、盗贼等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行走。
【跌跌跄跄】:行走不稳的样子。
【东荡西游】: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东倒西歪】: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是指物体倾斜不正。
【东踅西倒】:是指行走艰难。
【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是指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各行其道】: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行号卧泣】: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是指悲痛之极。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行色怱怱】: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同“行色匆匆”。
【行者让路】:行走的人相互让路。指大家都谦逊有礼。
【缓步代车】: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缓步当车】:缓:慢;步:步行。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捷径窘步】:捷径:近道;窘步:因行走太急而感到困难。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简便的速成办法,其结果并不理想。
【矩步方行】: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礼门义路】:指“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门,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
【立盹行眠】:站立、行走时都在睡觉。是指十分疲倦。
【陆梁放肆】:陆梁:跳着行走的样子,引申为跋扈。是指十分嚣张,肆无忌惮。
【木牛流马】: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扭扭捏捏】: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是指举止言谈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
【徘徊不前】:徘徊:来回地行走。犹豫不决,停步不前。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徘徊观望】:徘徊:来回地行走。是指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
【人间行路难】:在人间行走艰难。比喻世道艰险。
【如蹈汤火】:蹈:踩;汤:滚水。就好像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子。
【山高路陡】: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
【山高路险】: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足迹或车辙。是指具有高尚行为的人,不愿意人们对他有所觉察。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十驾难及】:驾车行走一天的路程为一驾。用十倍于人的工夫也难于赶上别人。比喻能力有限,不能胜任。
【霜行草宿】: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是指奔波劳苦。
【推舟于陆】:推船在陆地上行走。比喻劳而无功。
【拖浆带水】: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无胫而行】:胫:小腿。没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能迅速传播。
【信步而行】: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摇摇摆摆】:①是指主意不定。②行走不稳的样子。③坦然自得的样子。
【夜行被绣】:指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
【衣绣夜行】:衣:穿。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亦作“衣锦夜游”、“衣锦夜行”。
【衣绣昼行】:昼:白天。穿了锦绣衣服在白昼行走。比喻在本乡作官,或富贵后回到故乡。
【择地而蹈】:选择地方行走。是指做事小心谨慎。
【昼夜兼行】:昼夜:白天和黑夜;兼:加倍;行:行走。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是指急速地赶路。
1、踉踉跄跄
【拼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解释】: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例句】:看他那踉踉跄跄的样子,一定是喝醉了。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2、趔趄
【拼音】:liè qie
【解释】:身子歪斜,行路不稳的样子
【例句】:他趔趄地走着。
【出处】
1、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不觉地身趔趄,不觉地醉模糊。”
2、《红楼梦》第四四回:“﹝凤姐﹞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便蹑脚儿走了。”
3、梁斌《红旗谱》二:“猛地一起身,没站住脚又趔趄了两步,倒在座椅上。”
4、《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老婆子讨得没趣,只得趔趄着退到后面。”
5、《老残游记》第十二回:“那十五六岁的,却立住,不好意思坐。老残就脱了鞋子,挪到炕里边去盘膝坐了,让他好坐。他就侧着身,趔趄着坐下了。”
6、《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得站在书房门口趔趄着,欲进不进。”
3、摇摇欲坠
【拼音】:yáo yáo yù zhuì
【解释】: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例句】: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下的王朝已濒临摇摇欲坠的状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4、四脚朝天
【拼音】:sì jiǎo cháo tiān
【解释】: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例句】:昨天晚上,我喜不自胜,乐得一蹦三尺高,差点就摔个四脚朝天。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叫声未绝,早被大鹏一嘴啄得四脚朝天,呜呼哀哉。”
1、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2、步履如飞: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快速如飞。
3、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4、鸭行鹅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5、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6、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7、痿人念起:下肢瘫痪的人总想着能够站起来走路。比喻某种念头十分强烈而无法实现。
8、行步如飞: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9、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0、轻手软脚: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1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2、步履安详: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13、行走如风: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快得像风一样。
14、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15、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16、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17、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18、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19、踉踉跄跄: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20、行不从径: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21、行步如风: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快得像风一样。
22、轻脚轻手: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23、行常带经: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24、步态蹒跚: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
25、走及奔马: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
26、道而不径: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27、鹤行鸭步:形容走路连摇带跑的样子。
28、迈四方步: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比喻办事缓慢。
29、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同“分花约柳”。
30、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吃饭时要防止被食物噎住,走路时要防止摔跤。形容处事小心谨慎。
31、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32、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33、手快脚轻:手的动作快,走路脚步轻。指人的动作轻快。
34、捏脚捏手: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35、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36、花飞蝶舞:鲜花和蝴蝶随风起舞、飘飞。比喻年轻女子的走路姿势柔美轻盈。
37、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38、被发徒跣:徒跣:赤脚步行。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39、鸭步鹅行: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40、胫大于股者难以步:胫:小腿;股:大腿;步:行走。小腿比大腿大则无法稳健地走路。比喻本末倒置则无法相互配合使用。
41、行疾如飞:形容走路的步子轻得像飞一样。
42、一步三摇: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43、鹰视虎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44、轻手蹑脚:犹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同“轻手软脚”。
45、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走路;靡靡:行走迟缓的样子。走路缓慢,心里晃荡。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46、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畔:田界。种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让别人先走。形容礼让成为社会风气。
47、独行踽踽: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48、衣锦夜行: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4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50、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51、趔趄而行:身子歪斜不稳地走路。
52、施施而行:形容走路缓慢。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53、鹅行鸭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54、分花约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亦作“分花拂柳”。
55、行走如飞:形容走路快得像飞一样。
大步流星 连蹦带跳 凝神注视 道听途说 飞檐走壁 东奔西窜 怒目而视
大摇大摆 横冲直撞 左顾右盼 步履艰难 飞似得跑 东张西望 一瘸一拐
奔走如飞 挤眉弄眼 匍匐前进 上窜下跳 瞻前顾后 蹑手蹑脚 举目远望
步履轻盈 极目了望 走马看花 虎视眈眈 眼明手快 眼疾手快 风驰电掣
审视 洞察 打量 巡视 目击 目睹
会见 召见 定睛一看 目不转睛 凝神注视 怒目而视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挤眉弄眼 瞻前顾后 举目远望 极目了望 尽收眼底
察言观色 刮目相看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走马看花
电光石火 眼明手捷 雷厉风行 流星赶月 星驰电走 ***离弦 动如脱兔
放声痛哭 失声痛哭 痛哭流涕 声泪俱下 哭哭啼啼 泣不成声 哭爹叫娘
捶胸顿足 号啕大哭 抱头痛哭 点头微笑 抿着嘴笑 淡然一笑 手舞足蹈
大快朵颐 张牙舞爪 抓耳挠腮 面面相觑 嬉皮笑脸 摇头晃脑 长吁短叹
动若脱兔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闻鸡起舞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散步 漫步 踏步 信步 转悠 闲逛 徜徉 踉跄 蹒跚 踱方步 健步如飞 步履矫健 步履轻盈 大步流星 飞檐走壁 大摇大摆 步履艰难一瘸一拐 匍匐前进 蹑手蹑脚
[跑]小跑 慢跑 飞跑 飞奔 飞越 扭头就跑 拔腿就跑 连蹦带跳 东奔西窜横冲直撞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跑得比兔子还快 飞似得跑
瞧 瞅 过目 注视 端详 凝视 仰视 俯瞰 远眺 了望 张望 回顾 环视 扫视 窥视 怒视 浏览 啜泣 抽泣 呜咽 哀号 号哭 痛哭 潸然泪下 泪流满面 放声痛哭 失声痛哭 痛哭流涕 声泪俱下 哭哭啼啼 泣不成声 哭爹叫娘 捶胸顿足号啕大哭 抱头痛哭 老泪纵横 哭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