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原文翻译【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蜀道难》原文翻译【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整体把握 篇1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则是第一道屏障,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此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2

【原作呈现】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音】

噫吁嚱(yī xu xī)鱼凫(fú)秦塞(sài)萦绕(yíng)

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shēn)抚膺(yīng)

巉岩(chán)飞湍(tuān)咨嗟(zī jiē)喧豗(huī)

砯崖(pīng)崔嵬(wéi)吮血(shǔn)

【文言基础知识】

(一)古今异义:

⒈危乎高哉;危;古意:高;现在:危险

⒉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古意:只;现在:表转折,但是

⒊尔来四万八千岁;尔;古意那,这指开国之初;现在:你,如此

⒋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相隔;现在:到

(二)通假字

1、所守或匪亲“匪”通“非”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三)词类活用

1、调朱颜;调,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2、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意思。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3、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4、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作状,向西。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四)特殊句式·倒装句

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和它后边“上青天”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上青天难”。

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相当“唉”。胡为:为何,为什么。这是一个疑问句中倒装句式,整体可以翻译为“唉,你这远方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参考译文】

噫,哎呀,好高啊好高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帝王,他们开国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日车也要回头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激流也要倒退迴川。连高飞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西行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跟着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人,不知是为什么?”

词语解释 篇3

噫吁戏:惊叹声。

蜀道:一般指自陕西进入四川的山路。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

茫然:茫味难详。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久远。

秦塞:秦地。古代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开始与中原相通。

太白:山名,秦岭主峰,在今陕西省周至一带。

天梯:上陡峰的山路。

六龙:相传太阳神坐由六条龙拉的车而行,被高标所阻而回车。

冲波逆折:激浪逆流。

黄鹤:即黄鹄,一种高飞的鸟。

猿猱:统指猿类。

青泥:岭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

萦岩峦:缭绕在山峰间。

抚膺:抚胸。

巉岩:险峭的山岩。

号:聒噪。

子规:杜鹃鸟。

凋朱颜:容颜为之衰老。

去天:离天。

绝壁:陡峭的山壁。

喧豗:轰响声。

嗟:叹息。

胡:何。

峥嵘、崔嵬:高峻的样子。

锦城:锦官城、今四川成都。

咨嗟:叹息。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4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基调。以下随着感情起伏和自然场景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心弦。

为什么说蜀道难行比上天还难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前奏,具有引人入胜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人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萦回和山势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艰难情状和畏俱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步履、惶悚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蜀道,还有更为奇险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特写;而后,跟踪而来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发生,并联系当时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安史之乱,证明诗人忧虑是有现实意义。

李白以变化莫测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灵魂和瑰伟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高大形象。

唐以前《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语言风格。诗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愤懑,迄无定论。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5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李白《蜀道难》赏析 篇6

千古诗人,莫不喜爱李太白;千古读者,更莫不熟知《蜀道难》。

一曲《蜀道难》以其狂放不羁的笔锋、奔放激越的豪情、奇诡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乃至力拔山河、气吞宇宙的气势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绝唱。而诗中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更以其雷霆万钧、惊天动地的笔力,纵横驰骋、飞扬跋扈的格调,回飙掣电、神出鬼没的变化,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结构,穿越时空的阻隔,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传世名旬。高声诵读,低吟品味,委实令人惊叹不已。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短短九个字,几乎可以说是《蜀道难》全诗的高度浓缩。三次咏叹,三度浓缩:

诗一开头,太白就以“噫吁嘁,危乎高哉”这一连串惊叹词引出了一声坼天裂地的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好像大地深处运行了几十万年的熔岩突然找到了喷火口,猛地冲出地面,直上云霄。这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呼啸是全诗的第一度浓缩。短短一句话,即把历史上的古蜀“开国”“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理上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以及神话中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三个从不同侧面描写的“蜀道之难”,以一言而尽蔽之。

接下来,诗歌继续转入对“蜀道之难”的正面描写:其山峰入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其山势陡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其山路曲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其山涧荡激,“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砅崖转石万壑雷”;其山林阴森,“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而攀爬于其中的行人呢?只能呼吸紧张,“扪参历井仰胁息”;心惊魂悸,“以手抚膺坐长叹”。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得不让神游蜀道的李白从心底深处再次仰天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惊呼慨叹,进而对蜀道艰险之状,旅人愁惨之情进行了再度浓缩。

最后,这位一直自命“功略盖天地”(李白《赠张相镐二首》之二)的青莲居士又高屋建瓴,站在长远的战略高度,给还陶醉于“开元盛世”的唐朝统治者敲响了战乱的警钟。真知灼见的他从“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中自然环境之险,看到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猛虎”“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汉中的政治形势之危。“大贤达机兆,岂独虑安危。”(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最后一次咏叹,恰恰浓缩了一向放荡不羁的诗人心中对大唐国事的深深隐忧与关切。

其次,从感情上说,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看似字面上的简单重复,却使诗人“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的炽烈激情闪展腾挪,跌宕起伏。三声咏叹,一波三折:

诗发乎情,但诗人在《蜀道难》诗中一气呵成的情感却因时、因景、因境而异。三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九天霹雳,是“谪仙人”高亢豪放情感的升华,犹如烈火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又如飓风卷地而来,山呼海啸。刚开始,“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登山则情满于山”,讲历史,谈地理,话传说,真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诗人心中倜傥不羁的感情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无所至极”的高空奋翮翱翔,顿时在读者的心海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然而“亢龙有悔”,随后在这“噫吁嘁,危乎高哉”“难于上青天”的天然蜀道、“政治蜀道”乃至“人生蜀道”面前,即使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翰林也不禁望而生畏,豪气锐减,渐生愁苦之绪;最后,诗人梦飞“难中之难,险中之险”的天下雄关——剑阁,在自思自忖,自嗟自叹之后,只能愁云密布,忧心忡忡,“侧身西望长咨嗟”。

从表面上看,这三声咏叹下来,诗人的感情似乎由高昂转入了低迷,可正如李白的《上李邕》中所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这回环往复的一唱三叹,在客观上把诗人感情的波涛,也把读者感情的波涛,一步步推向了顶峰。

再次,从结构上讲,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似一条红线将《蜀道难》的诗中之景、诗里之情、诗内之意以及诗外之音紧紧地联结了起来。三番咏叹,三个作用:

在篇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道厉声劈空而来,直破诗题,大有开宗明义、标示题旨、奠定基调之功。同时又突如其来,让读者蓦然惊愕,一时不知所措,造成一种凭空突兀的浩大气势。这样一来,接下来的高歌就如怒涛汹涌、波浪滔天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直泻而下,排山倒海,势如破竹。

在篇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第二次咏叹紧接在“畏途巉岩不可攀”和“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之后,隐隐表现出与先前惊叹奇景、引吭高歌心情不同的畏惧和疑虑心理,在结构上急转直下,同时又承上启下,为下面的触发人事埋下了伏笔。

在篇尾,早已百感交集、鼻酸眼热的诗人,终以最后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式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呼作结,犹如神龙摆尾,一方面与篇首飞龙在天似的惊呼遥相呼应,收束诗意,进而升华题旨,总括全篇;另一方面又与尾句“侧身西望长咨嗟”相和,一促一舒,一急一缓,声震山林,响遏行云,引人反思,余音不绝。

最后,从节奏上看,这一唱三叹,一脉相承,始而惧,继而悔,终于回头,如同贯穿于一首激昂飞扬的进行曲之中的主旋律,起声突然爆发,横空出世,曲终又突然收煞,戛然而止,好似惊涛骇浪,奇峰时出,时时激荡着读者的心弦,既极尽凸显了全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又大大增强了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荡气回肠,激情澎湃,慷慨击节,叹为观止。

蜀道难散文 篇7

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

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这是不为人鲜知的唐代诗人张文琮的《蜀道难》。每一次默读,总会让我想起九十年代初,一个外地司机开一台“面的”从沙溪上了凡洞,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就怎么也不敢开下沙溪,只得另请高明。

腿软?!

硬生生地害怕是因为山路崎岖,坡陡峻急,望一眼窗外都是悬崖,峭壁……

也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神对我们也特别的眷顾。

在徐徐的山风里,打开的记忆也有一个瞭望口。

怎能忘,一九七二年夏季,在建设位于海拔七百米的铁矿大破碎厂过程中,该厂急需的鄂式破碎机从沈阳矿山机械厂运到了沙溪,这台机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出来的比较新式,比较大型的破碎机,总重250多吨,有五大件组成,其中最大件是底座,重52吨,最小件是轴承,也有1.7米直径重33吨。看到如此大型的机器,可以看到矿山发展的希望,前景。大家心里像灌了蜜,一个劲的甜!

可是,全矿最大的载重汽车只有15吨,要把这庞然大物搬上山,谈何容易?

“我们的扛起着一根梁。”

“是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共和国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我们就得拿出矿山人的豪气。”

很快的,由王济平,屈锦周,董镇嵩,贺春华,胡荣,胡松林等同志组成了“三结合”抢运设备的

攻关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把十五吨法制贝利特汽车,改成大平板。

干!痛快淋漓!

抢!争分夺秒!

是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经过几个的日夜奋战,大平板车改装成功!

开好了头,就像槌,擂响了第一鼓。

那一天,阳光刚好!运输开始,一部180匹马力推机在平板车前作牵引,一部推机在后面作车挡,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徒步跟车检查……

蜿蜒的山路,两旁翠竹青青,像首长一样检阅着这一支队伍,当他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风,徐徐的吹,伸长枝条的翠竹,就像伸出了手臂,热烈的鼓掌。

向上,向上!

前进,前进!

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蜀道难,难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蜀道难,难以有凌云之志。蜀道难,难以有一头头拓荒牛。

岑水甜哟,渴了,掬一口。

岑水清哟,累了,洗一把脸。

饿了,由家属送饭。

这,不是新的长征么?这,怎又不是“军民鱼水情”?这,莫不是对矿山的无比热爱?

这,就像划亮了一根火柴,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

这,就是宝山人呀,艰苦卓绝的大宝山人,才能如此大气的书一笔豪迈壮志,任时光怎么地流逝,都无法退色。

天地酬勤!

几天之后,整套设备运到了破碎厂的工地。

蜀道难么,如果,一开始就退缩,如果,半途而废,如果,没有一点点崇高的信仰,那,怎不比登天还难?

蜀道难么,即使再难,难的过两条腿吗?

呵呵!蜀道不难,难的,是敢不敢做,敢不敢担当,敢不敢铁笔写春秋。

当我每次去破碎厂,还可以看到这一台机器,总忍不住上前摸摸。总情不自禁的想起往事,心里的思绪就压抑不住的澎湃。

难忘呀,一九七九。

接着,矿建安公司安装队钳工二班,投入了紧张的设备,电器安装调试工作,工程顺利进行。浓縮池,厂房建筑等土建工程也日以继夜地进行,工程进度较快,至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建成投产。

蜀道难,真的,难以上青天。

创作背景 篇8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